回顧總統任內,他以獨到而周延的觀點,探索了總統權的範圍與侷限,也以獨特見解,剖析美國涇渭分明的政黨政治以及國際外交上的折衝。歐巴馬帶領讀者深入白宮橢圓形辦公室以及戰情室,進入莫斯科、開羅、北京等地。透過本書,我們能一窺其思路,包括他籌組內閣時的全盤考量、苦思如何解決全球金融危機、忖度俄羅斯總統普丁的盤算、克服看似無法踰越的逆境讓〈平價醫療法〉(Affordable Care Act)在國會闖關、為了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略與將領起衝突、落實華爾街改革、因應災難性的墨西哥灣油井爆炸、授權狙擊賓拉登的「海神之矛行動」等等。
為了善用這項良機,我們團隊安排我過境日本與韓國,並在新加坡與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十個成員國開會。途中我會宣布,自己有意繼續推動小布希政府開始協商的全新美國與亞洲貿易協定——這項協定的目標遠大,重點在敲定可落實的勞工與環境條款,民主黨與工會常抱怨過去協定(例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在這些方面付之闕如。我們向記者表示,我們後來所謂「轉向亞洲」(pivot to Asia)的整體目標,並非要圍堵中國或扼殺其成長,而是為了重新確立美國與亞洲的關係,強化國際法框架,而正是在這個框架下,亞太地區國家——包括中國——才能在短時間內成長得如此神速。
我們在北京的第一天以國宴畫下句點,其中文化節目包括經典的中國京劇,以及藏族、維吾爾族與蒙古族舞團的綜合表演(司儀好心指出,所有少數民族在中國都受到尊重,這對數千名藏族與維吾爾族政治犯而言想必前所未聞),還有人民解放軍管弦樂團為我演奏的史提夫.汪達〈電話訴衷情〉(I Just Called to Say I Love You)(胡主席靠過來跟我說:「我們知道你最愛他的歌」)。在生理時鐘被打亂整整五天後,我們整個團隊快撐不下去了;隔壁桌的賴瑞.薩默斯早已熟睡,嘴巴大開、頭向後歪,讓法夫斯發了封電子郵件給全團隊:「看來某人需要二度紓『睏』嘍。」
歐巴馬總統任期結束之後,美國有不少專書與文章探討他的執政績效,有人認為歐巴馬長於政策、拙於政治;亦有人強調他精神遺產不少、政治突破不多。作為一個媒體工作者與大學傳播科系教師,歐巴馬競選總統時所高呼的「是的,我們做得到」(Yes we can),迄今猶在耳畔迴盪。但歐巴馬的八年總統任期過去了,推翻諸多歐氏政策的川普,亦在紛亂之中結束四年任期,美國民主卻已呈現歐巴馬口中的危機,何以致之?
無論外界評價如何,這位原本無意從政的社會工作者、民權律師,早在二○○○年參選聯邦眾議員失敗時就曾虛心檢討:「我已經成為政治人物,但我並不是優秀的政治家」。以政客及政治家的反思作為日後從政的新起點,無論是否同意歐巴馬卸任總統時所宣稱的「改變,我們做到了!」(Change, we did it!) 相信不少人可以同意,歐巴馬不僅開啟非裔美國人的從政新里程,亦為面臨劇烈衝擊中的「美國理想」做出新詮釋。
經由個人的社會實踐,歐巴馬認為,許多推動改革的美國人已形成一種「信念共同體」,相信「我們可以懷疑,可以質問,而且仍然可以尋求超越此時此地的偉大抱負」。憑藉此種強大的行動信念,歐巴馬於總統任內確實打開了諸多「可能之門」(the door of possibilities),激勵不少美國民眾重新思考:「這個國家是什麼,它可能成為什麼模樣。」儘管不少努力只是開啟了小小的門窗,甚至有些政策最終亦淪為幻影,但努力的過程終究彌足珍貴,飽含啟示。
他當選總統後,同樣堅持「深入群眾」路線。「每次出國參訪期間,我都特意舉行市民大會(town hall meeting)與年輕人互動。事前,我們不大確定會遇到何種狀況。會不會遭嗆聲?在毫無腳本的大會中,還有人來虧我。」靠著這些接觸,歐巴馬深切掌握民心。二〇一七年一月他離開白宮時,民意支持率高達六三%,史上僅次於柯林頓(六六%)與雷根(六四%)。這絕非憑空而來。
前言 PART1‧下注The Bet PART2‧是的,我們做得到Yes We Can PART3‧叛徒Renegade PART4‧傲骨之戰The Good Fight PART5‧世事就是如此The World as It Is PART6‧險些丟飯碗In the Barrel PART7‧高空鋼索On the High Wire 致謝 照片來源
前言 PART1‧下注The Bet PART2‧是的,我們做得到Yes We Can PART3‧叛徒Renegade PART4‧傲骨之戰The Good Fight PART5‧世事就是如此The World as It Is PART6‧險些丟飯碗In the Barrel PART7‧高空鋼索On the High Wire 致謝 照片來源
回顧總統任內,他以獨到而周延的觀點,探索了總統權的範圍與侷限,也以獨特見解,剖析美國涇渭分明的政黨政治以及國際外交上的折衝。歐巴馬帶領讀者深入白宮橢圓形辦公室以及戰情室,進入莫斯科、開羅、北京等地。透過本書,我們能一窺其思路,包括他籌組內閣時的全盤考量、苦思如何解決全球金融危機、忖度俄羅斯總統普丁的盤算、克服看似無法踰越的逆境讓〈平價醫療法〉(Affordable Care Act)在國會闖關、為了美國在阿富汗的戰略與將領起衝突、落實華爾街改革、因應災難性的墨西哥灣油井爆炸、授權狙擊賓拉登的「海神之矛行動」等等。
為了善用這項良機,我們團隊安排我過境日本與韓國,並在新加坡與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十個成員國開會。途中我會宣布,自己有意繼續推動小布希政府開始協商的全新美國與亞洲貿易協定——這項協定的目標遠大,重點在敲定可落實的勞工與環境條款,民主黨與工會常抱怨過去協定(例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在這些方面付之闕如。我們向記者表示,我們後來所謂「轉向亞洲」(pivot to Asia)的整體目標,並非要圍堵中國或扼殺其成長,而是為了重新確立美國與亞洲的關係,強化國際法框架,而正是在這個框架下,亞太地區國家——包括中國——才能在短時間內成長得如此神速。
我們在北京的第一天以國宴畫下句點,其中文化節目包括經典的中國京劇,以及藏族、維吾爾族與蒙古族舞團的綜合表演(司儀好心指出,所有少數民族在中國都受到尊重,這對數千名藏族與維吾爾族政治犯而言想必前所未聞),還有人民解放軍管弦樂團為我演奏的史提夫.汪達〈電話訴衷情〉(I Just Called to Say I Love You)(胡主席靠過來跟我說:「我們知道你最愛他的歌」)。在生理時鐘被打亂整整五天後,我們整個團隊快撐不下去了;隔壁桌的賴瑞.薩默斯早已熟睡,嘴巴大開、頭向後歪,讓法夫斯發了封電子郵件給全團隊:「看來某人需要二度紓『睏』嘍。」
歐巴馬總統任期結束之後,美國有不少專書與文章探討他的執政績效,有人認為歐巴馬長於政策、拙於政治;亦有人強調他精神遺產不少、政治突破不多。作為一個媒體工作者與大學傳播科系教師,歐巴馬競選總統時所高呼的「是的,我們做得到」(Yes we can),迄今猶在耳畔迴盪。但歐巴馬的八年總統任期過去了,推翻諸多歐氏政策的川普,亦在紛亂之中結束四年任期,美國民主卻已呈現歐巴馬口中的危機,何以致之?
無論外界評價如何,這位原本無意從政的社會工作者、民權律師,早在二○○○年參選聯邦眾議員失敗時就曾虛心檢討:「我已經成為政治人物,但我並不是優秀的政治家」。以政客及政治家的反思作為日後從政的新起點,無論是否同意歐巴馬卸任總統時所宣稱的「改變,我們做到了!」(Change, we did it!) 相信不少人可以同意,歐巴馬不僅開啟非裔美國人的從政新里程,亦為面臨劇烈衝擊中的「美國理想」做出新詮釋。
經由個人的社會實踐,歐巴馬認為,許多推動改革的美國人已形成一種「信念共同體」,相信「我們可以懷疑,可以質問,而且仍然可以尋求超越此時此地的偉大抱負」。憑藉此種強大的行動信念,歐巴馬於總統任內確實打開了諸多「可能之門」(the door of possibilities),激勵不少美國民眾重新思考:「這個國家是什麼,它可能成為什麼模樣。」儘管不少努力只是開啟了小小的門窗,甚至有些政策最終亦淪為幻影,但努力的過程終究彌足珍貴,飽含啟示。
他當選總統後,同樣堅持「深入群眾」路線。「每次出國參訪期間,我都特意舉行市民大會(town hall meeting)與年輕人互動。事前,我們不大確定會遇到何種狀況。會不會遭嗆聲?在毫無腳本的大會中,還有人來虧我。」靠著這些接觸,歐巴馬深切掌握民心。二〇一七年一月他離開白宮時,民意支持率高達六三%,史上僅次於柯林頓(六六%)與雷根(六四%)。這絕非憑空而來。
前言 PART1‧下注The Bet PART2‧是的,我們做得到Yes We Can PART3‧叛徒Renegade PART4‧傲骨之戰The Good Fight PART5‧世事就是如此The World as It Is PART6‧險些丟飯碗In the Barrel PART7‧高空鋼索On the High Wire 致謝 照片來源
前言 PART1‧下注The Bet PART2‧是的,我們做得到Yes We Can PART3‧叛徒Renegade PART4‧傲骨之戰The Good Fight PART5‧世事就是如此The World as It Is PART6‧險些丟飯碗In the Barrel PART7‧高空鋼索On the High Wire 致謝 照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