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德萬
定價:NT$ 560
優惠價:79 折,NT$ 442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齊邦媛:
他在學術研究中看到,中國在20世紀前半葉傷亡數千百萬軍民,捐軀衛國,戰後卻多數未能歸葬鄉里。1949之後,生者無言,死者默默,寫史之際,豈止感到悲憫與同情而已。
這關鍵15年,成就了你我熟知的現代中國!
也許,沒有誰的國家是真的。
在建國神話的夢幻中,真相與謊言,都成了現實。
這是課本中最混亂、難以卒睹、令人放棄理解的一段歷史,是一個政府走向潰敗、國家邁向分裂、人民必須受難,真相難辨的傷痛故事。
和平被有關民族間平等、擁有自決權利、民主和人權等偉大原則割裂。它無法產生希望,也無法形成和解,卻能夠滋養核戰和末日的恐懼。
──方德萬
今日的中國,何以會是如此?到底是誰打贏了關鍵的戰爭?
隔海高唱的歷史,哪個才是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型塑現代世界的關鍵,中國在其中的角色尤其難解。這段近代中國進程,由連串的錯誤、分裂、敗亡、注定受難的傷痛寫就。
《戰火中國》以全新視角,重新梳理這段令人慨歎,凝縮重要轉捩點與變化的歷史,且在大脈絡下特別穿插陳克文與齊邦媛的個人史,補足了大歷史角度忽略的老百姓生命軌跡。
過去西方學者認為中國在二戰無足輕重,但《戰火中國》作者方德萬指出,當眾人目光集中在歐洲戰場時,1937年至1952年中國正在打一場複雜的全面戰爭,不但要面對同時並存、相互拉扯的多股的外敵,還有同樣分裂並進的內憂。
新中國,就在這麼飄搖動蕩的土地上誕生。
要探究新中國真正的本質,必須盡力拋開抵抗外侮的英雄式主觀論述色彩,同時並論各派系在抗戰時期的作為、決策、成功與失敗,以及日本、蘇聯、美國、英國等勢力的政治考量與行動。《戰火中國》全書分為四部份:第一部「立國大業」論析蔣介石掌權至1937年中日開戰期間,圍繞其與國民黨的連串事件;第二部「歷史轉捩點」講述對日抗戰的時代精神轉變,分論日本、國民黨如何試圖取勝,以及中國共產黨的擴張;第三部「試煉」和第四部「新中國」,則檢視成為世界大戰一部分的抗日戰爭、日本戰敗後的中國內戰,以及在韓戰中逐漸浮現的冷戰面貌。
作者簡介:
方德萬(Hans van de Ven)
荷蘭漢學家,英國劍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曾任臺灣中央研究院訪問學者、中國南京大學歷史學系客座教授。著有:Breaking with the Past: The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nd Global Origins of Modernity in China、War and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5-1945、From Friend to Comrade: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1920-1927等書,合編之The Battle for China獲2012年軍事歷史學會(Society for Military History)傑出圖書獎(Distinguished Book Award)。
譯者簡介:
何啟仁
畢業於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72年班、海軍官校76年班、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後於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近現代中國研究中心(CECMC)取得高等研究文憑(DEA, Diplôme d’études approfondies),並為該中心博士生。譯作有:《中國革命的起源1915-1949》、《主宰中國的太子黨》。
譯校者簡介
沈高陽
中山大學世界史碩士,攻讀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中。擅長數種語言。曾編著《百川匯南粵——海上絲綢之路對嶺南文化的影響(兩卷)》,並有多本譯注。
張志雲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貿易史教授、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榮譽資深研究員、日本東京大學客座教授。近代史、海關史、帝國史研究者,師從畢可思教授(Robert Bickers)。主要研究中外關係史、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史、中國海關史、歷史地理資訊系統等。代表作有:Government, Imperialism and Nationalism in China: Th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nd its Chinese Staff、The Chinese Journals of L.K. Little, 1943-1954, An Eyewittness Account of War and Revolution(三卷)等。
名人推薦:
這本書因為有新材料,能作比較,才能打開中國抗戰史新視野;因為有關懷才會注意歷史發展細節;因為有感情才能寫出戰火中具人性、有溫情又生動的歷史。
──呂芳上
本書的魅力不僅是累積方教授近年研究成果的大成以外,亦具體呈現他對中國社會人情世故的深層洞察力,讓全書的敘述,皆能貼切反映中國人對處理世事的行為模式,使得本書成功的跨越文化的鴻溝,是一本國人不需強用理性、僅憑感性就能接納的佳作。
──黃自進
《戰火中國》引用齊、陳兩人的生命書寫,正是用這些小故事為大歷史憑添細節與血肉,既宏觀又微觀,既公眾又個人,既由上而下又由下而上,增加過往難得聽聞的平民聲音,強化了本書的論點與感染力。
──單德興
這些無法左右局勢卻深陷大勢所趨的平民視角,營造出對當時對中國發展的迷惘、對戰爭的恐慌、對和平歲月有著平凡的充實喜悅,以及失去的傷痛。
──金哲毅
二十世紀中國內戰的熾烈程度不亞於其與日本、韓國、美國之間的戰爭。透過此傑出的視角,方德萬明晰地闡述了這段歷史進程,同時謹慎地揭示了暴力如何消磨、耗損了生存在這艱難時期的中國人的生活。
──卜正民
方德萬率先證明了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地位,比過去人們認為的要重要得多。
──芮納.米德
方德萬的《戰火中國》不僅書寫戰爭中的戰爭挑戰當代人的記憶,還重新把戰爭作為政治媒介論述。如此一來,他敏銳地恢復了中國在二戰最重要的餘留,並非反法西斯戰爭,而是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解放戰爭」的說法。
──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
這是近年我讀過,以中國為題最佳的書……史料豐富、道德態度謹慎、非比尋常地幽微且書寫精妙。
──John Wilson, First Things
《戰火中國》對這段時代的闡述,遠優於我讀過的一切作品。冷靜、面面俱到且書寫精妙,是本傳世之書。
──Arthur Waldr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戰火中國》精彩地呈現了中國在摧毀與蛻變之途的重要十五年。無論對現代中國的所知多少,本書都會是對全球軍事史感興趣的讀者必讀經典之作。
──Stephen MacKinnon,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導論(節錄)
要將國共內戰和對日抗戰分開,是幾乎不可能的事。僅舉一例,中共的勝利需要一個紀律極其嚴明的黨,要求它的部隊、黨小組、工作單位及群眾組織,橫亙中國廣垠的土地執行協同戰略。在一九四○年代初,正當中國對日戰況最嚴峻的時刻,毛澤東花了兩年時間,以整黨整肅異己和推動政治學習,迫使同僚驚懼的臣服於他的領導。反面的例子則是國民黨的分崩離析──在對日戰爭中,人們愈來愈清楚國民黨崩解的情況──這也是毛澤東認為如果革命要取得他所想要的勝利,就不能讓這種情況存在的一個原因。然而毛澤東之所以能取得勝利,還有一些因對日抗戰造成的重要因素,諸如人們高漲的情緒、社會解體、經濟崩潰,還有軍事權威的分裂等等。此外,還由於國民黨分兵圍剿中共根據地,其中抽調的包括一些精銳部隊,這當然也削弱了他們的抗日力量。
人為地將抗戰與國共內戰分別而論,至少會使歷史偏向片面有利的解讀(甚至可能更糟)。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勇表現的說法,掩蓋了國民黨和共產黨都曾執行過的一些可怕的策略,諸如焦土政策、洩洪淹沒大片土地、城市恐怖運動、暗殺整肅,以及利用饑荒作為軍事作戰手段。戰爭中無可避免地會使用令人難過和恐怖的手段。然而,就算中國人有任何理由,認為自己能從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之一中存活過來值得驕傲,並引以為應該慶祝的集體成就,歷史學者仍要試圖還原真實的樣貌。
本書的敘事脈絡,從正規戰事的失利開始,再到有些人所謂的解放戰爭。從一九三七年日本和國民黨部隊開戰後,雙方皆視戰爭攸關現代性和國家地位,均以正規作戰待之。他們相信戰爭就是進行武力部署,以工業化製造的武器裝備部隊,並以總參謀部協調行動,再依總體作戰的想法由政府各部動員所需物資和人力投入,畢竟數量就是一切。這是來自於十九世紀軍事思想家克勞塞維茲(Carl von Clausewitz)的戰爭概念。克勞塞維茲認為,戰爭是由兩個內部團結的敵對社會進行鬥爭,所有發生的事件都會放進雙方辯證的演繹中。但這種模式的戰爭未能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考驗,又不清楚何種模式能夠取而代之。在眾多可能性裡,一端是核戰,所幸發生核戰的可能性高過於現實性;中間則有美軍在越南發動的戰爭,可視此類為利用管理技術進行的戰爭,其特徵在於利用表格、圖形、統計、計算,還有現代商業實務發展出的技術應用;而在這眾多可能性的另一端,則是不對稱戰爭(經常發生在常備部隊與起事反抗者之間)及恐怖主義。6
不論是中國或日本,在衝突早期都對正規戰爭做出了錯誤的假想和推測。一九三八年秋天之前,國民黨終於承認原本某些人所希望能把日本人趕到太平洋上是不可能的了,而且此後也沒辦法繼續維持與之前和日軍間的那般頻繁、密切的交戰狀態。日本原本的想法並不認為自己可以迫使中國投降,但也不太願意花費力氣將國民黨政府趕到後來避遷所在的重慶,更判斷蘇聯入侵東北將使他們疲於分心應對,會造成重大風險。
不論是國民黨或是日本人都在設法尋求新手段,卻都沒能跳出正規作戰模式。日本人著重在政治手段,想要藉由扶植一批能與其合作的地區性政權,藉以將中國改變為聯邦國家。一九四○年到一九四一年,日本更實施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第一波的瘋狂大轟炸,為的就是要摧毀國民黨的戰鬥意志。國民黨的戰略強調游擊作戰,並為了確保外界的援助特別看重外交。他們往遼闊的中國內陸撤退,迫使日本人分散兵力,在不同戰區間轉移發動有限攻擊手段推動戰事進行。國民黨也轉而使用傳統的方式進行動員,包括責付農村幹部進行兵力徵補、以恐怖活動阻止日軍的力量在城市鞏固。然而,一切行動遠未達到要和日本勢均力敵的目標,反而製造了一臺戰爭絞肉機,蹂躪了整個國家,卻沒有帶來任何解決方案。隨著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本攻擊珍珠港造成戰況國際化之後,中國的對日作戰策略有了轉變,分擔了部分戰事給美國、英國,甚至蘇聯,也確保了中國有可能成為這一戰爭的勝利者之一。共產黨力量在此段時間開始崛起壯大,這點對中國尤其重要。共產黨勢力的擴展分為兩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抗戰開始的前兩年,一九三七年到一九三九年,第二段時期則是從一九四四年到一九四五年。在第一階段,為了在日軍戰線後方建立根據地,共產黨部隊和幹部自陝西北部的延安四出。他們進行小型游擊,且避免和強大的日軍正面接觸。現階段的中國共產黨還無法離開國民黨,因此也要和國民黨並肩戰鬥。他們面對敵人眾多和只資源極少的情況,小心翼翼的調整在當時分裂社會中的政治、軍事和文化策略。這種情況下,共產黨的作戰不可能循辯證的克勞塞維茲路徑。
……我給了自己一個挑戰,去探討這場戰爭在文化面相上如何被理解。書中有兩個人的經歷,被我交叉用於分析,一個是於戰爭期間成年的年輕女士,另一位則是身處希望逐漸破滅的中產階級的國民黨官員。前者是齊邦媛,她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了一份美好的回憶錄,留給我們;後者為陳克文,他仔細的將自己周遭發生的人和事記在了日記裡。這兩人的背景迥異。齊邦媛出身東北一個具有相當政治影響力的家庭,而陳克文來自南部山區一個受過教育但貧窮的家庭。他們的經歷並非具有相當代表性或是十分典型,但透過他們之眼看到的那些事件,卻能讓我們更為貼近這場戰爭。由於他們兩人雖接近權力,卻都止於邊緣,所以能夠提供我們沒那麼意識形態的觀點,看法不同於那些到目前為止都還在主導歷史學和文學回憶錄的共產黨或國民黨高官。
《戰火中國》也將會討論在戰爭不同時點的歷史、文化和意識形態的轉變。共產黨和國民黨的爭鬥不僅是在戰場上見分曉,更是在民心中爭高下。在這方面共產黨占有持續性的優勢,最起碼能夠保有年輕人中的秀異之士對他們的追隨。革命本是年輕人的事業,而且當時大部分的中國人口都是年輕人。要了解共產黨之為何能取得勝利,就要了解為什麼他們的觀點會具有吸引力。我的研究也會觀照這些視角,將焦點放在中國這樣一個當時既貧窮又落後的國家,在那時期發生的這些影響甚鉅的,有關文學、藝術、哲學及價值論戰、歷史探討和政治辯論之上,而這些事務之所以湧現,確實是因為日本侵略帶來了滅亡的威脅。
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的戰時將領與政治領袖仍為後人周知,此種情形在蘇聯也逐漸普遍,主要是因為這些人物都留下了日記或是回憶錄,這在中國卻屬少見。近幾年,相關人物的回憶錄和日記陸續浮上檯面,讓我們得以就各種戰役、運動和戰略決策等基礎的現實事件,做更進一步的探索。在這本書中,這些在關鍵時刻領導中國的人物的面貌會更為人性化。在他們下的這些決策裡,個人網絡和關係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因為在一個嚴重分化的國家,人際關係的掌握毫無疑問地是特別重要的。
對於中國從一九三七年到一九五三年所發生的戰爭,本書視之為一連串環環相扣的事件。就像我之前提過的,它的軍事(還有其他方面)的主旋律是對克勞塞維茲辯證式戰爭的解構,以及中國解放戰爭的成形,並由參與構思和執行的領導人,抱有希望、參與戰鬥、操心憂慮和捨身殉命的人民,以及克勞塞維茲所提及的不確定的風險與機會,兩軍衝撞時難以預測和控制的變化……等等,交相驅動而成。這本書也讓鄉村中國和農村居民重新在故事中占有重要位置,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僅中國有鄉村,全世界都有鄉村。8這本書也強調學術研究、藝術、文化和意識形態對了解戰時中國的重要性。然而,我的這份研究仍慎重的以戰爭角度思考戰爭;也就是說,要發掘戰爭的思考脈絡、分析有關規畫、檢證如何執行,而非哀憐戰爭的恐怖,僅是將它視為意識形態和政治鬥爭的背景場域,或者,把它和這些事務放在一起,用來建構有關當今世界的論述。
……全書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立國大業」,從蔣介石取得權力開始,接著檢視國民黨打造一個屬於中國人的國家所做的努力,以及他們為抗日戰爭做的準備,最後分析蔣介石於一九三七年夏天做出的開戰決定。如果說抗戰會發生,日本要負首要責任,但也由於華北發生危機時,蔣介石的反應啟動了一連串的事件,才讓中國和日本之間沒完沒了的打仗打了七年之久。
第二部分是「歷史轉捩點」,涵蓋時間為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二年,追索日本和國民黨各自運用傳統手段想要在一場傳統戰爭中獲勝的企圖,以及中國共產黨初期的擴張,還有戰時共產主義的出現。這個時期也是時代精神改變的重要轉捩點。首先,雖然有部分人熱切的迎接中日間的戰爭,但是大部分的人仍維持事不關己的態度。但這種情形隨著犧牲的增加而改變。一九三八年底,日本占領許多中國大城市,但也要面對一群不將日本人驅離國土誓不罷休的反抗者,他們視他們所在的時代為國家未來和文化絕續的關鍵時代。
第三部分的「試煉」和第四部分的「新中國」,檢視成為世界大戰一部分之後的抗日戰爭,和在日本戰敗後隨之而起的中國內戰,以及在韓戰中新浮現出的冷戰。第三部分著重以盟軍觀點來看中國戰勝日本,強調中國在軍事上所獲利益不大,但在政治上獲益甚多,這個結果對於今日我們所在的世界相當重要……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47折263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5折 | 0 |
6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4折 | 4 |
5折 | 18 |
6折 | 5 |
7折 | 6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方德萬
優惠價: 79 折, NT$ 442 NT$ 560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齊邦媛:
他在學術研究中看到,中國在20世紀前半葉傷亡數千百萬軍民,捐軀衛國,戰後卻多數未能歸葬鄉里。1949之後,生者無言,死者默默,寫史之際,豈止感到悲憫與同情而已。
這關鍵15年,成就了你我熟知的現代中國!
也許,沒有誰的國家是真的。
在建國神話的夢幻中,真相與謊言,都成了現實。
這是課本中最混亂、難以卒睹、令人放棄理解的一段歷史,是一個政府走向潰敗、國家邁向分裂、人民必須受難,真相難辨的傷痛故事。
和平被有關民族間平等、擁有自決權利、民主和人權等偉大原則割裂。它無法產生希望,也無法形成和解,卻能夠滋養核戰和末日的恐懼。
──方德萬
今日的中國,何以會是如此?到底是誰打贏了關鍵的戰爭?
隔海高唱的歷史,哪個才是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型塑現代世界的關鍵,中國在其中的角色尤其難解。這段近代中國進程,由連串的錯誤、分裂、敗亡、注定受難的傷痛寫就。
《戰火中國》以全新視角,重新梳理這段令人慨歎,凝縮重要轉捩點與變化的歷史,且在大脈絡下特別穿插陳克文與齊邦媛的個人史,補足了大歷史角度忽略的老百姓生命軌跡。
過去西方學者認為中國在二戰無足輕重,但《戰火中國》作者方德萬指出,當眾人目光集中在歐洲戰場時,1937年至1952年中國正在打一場複雜的全面戰爭,不但要面對同時並存、相互拉扯的多股的外敵,還有同樣分裂並進的內憂。
新中國,就在這麼飄搖動蕩的土地上誕生。
要探究新中國真正的本質,必須盡力拋開抵抗外侮的英雄式主觀論述色彩,同時並論各派系在抗戰時期的作為、決策、成功與失敗,以及日本、蘇聯、美國、英國等勢力的政治考量與行動。《戰火中國》全書分為四部份:第一部「立國大業」論析蔣介石掌權至1937年中日開戰期間,圍繞其與國民黨的連串事件;第二部「歷史轉捩點」講述對日抗戰的時代精神轉變,分論日本、國民黨如何試圖取勝,以及中國共產黨的擴張;第三部「試煉」和第四部「新中國」,則檢視成為世界大戰一部分的抗日戰爭、日本戰敗後的中國內戰,以及在韓戰中逐漸浮現的冷戰面貌。
作者簡介:
方德萬(Hans van de Ven)
荷蘭漢學家,英國劍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曾任臺灣中央研究院訪問學者、中國南京大學歷史學系客座教授。著有:Breaking with the Past: The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nd Global Origins of Modernity in China、War and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5-1945、From Friend to Comrade: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1920-1927等書,合編之The Battle for China獲2012年軍事歷史學會(Society for Military History)傑出圖書獎(Distinguished Book Award)。
譯者簡介:
何啟仁
畢業於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72年班、海軍官校76年班、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後於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近現代中國研究中心(CECMC)取得高等研究文憑(DEA, Diplôme d’études approfondies),並為該中心博士生。譯作有:《中國革命的起源1915-1949》、《主宰中國的太子黨》。
譯校者簡介
沈高陽
中山大學世界史碩士,攻讀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中。擅長數種語言。曾編著《百川匯南粵——海上絲綢之路對嶺南文化的影響(兩卷)》,並有多本譯注。
張志雲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貿易史教授、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榮譽資深研究員、日本東京大學客座教授。近代史、海關史、帝國史研究者,師從畢可思教授(Robert Bickers)。主要研究中外關係史、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史、中國海關史、歷史地理資訊系統等。代表作有:Government, Imperialism and Nationalism in China: Th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nd its Chinese Staff、The Chinese Journals of L.K. Little, 1943-1954, An Eyewittness Account of War and Revolution(三卷)等。
名人推薦:
這本書因為有新材料,能作比較,才能打開中國抗戰史新視野;因為有關懷才會注意歷史發展細節;因為有感情才能寫出戰火中具人性、有溫情又生動的歷史。
──呂芳上
本書的魅力不僅是累積方教授近年研究成果的大成以外,亦具體呈現他對中國社會人情世故的深層洞察力,讓全書的敘述,皆能貼切反映中國人對處理世事的行為模式,使得本書成功的跨越文化的鴻溝,是一本國人不需強用理性、僅憑感性就能接納的佳作。
──黃自進
《戰火中國》引用齊、陳兩人的生命書寫,正是用這些小故事為大歷史憑添細節與血肉,既宏觀又微觀,既公眾又個人,既由上而下又由下而上,增加過往難得聽聞的平民聲音,強化了本書的論點與感染力。
──單德興
這些無法左右局勢卻深陷大勢所趨的平民視角,營造出對當時對中國發展的迷惘、對戰爭的恐慌、對和平歲月有著平凡的充實喜悅,以及失去的傷痛。
──金哲毅
二十世紀中國內戰的熾烈程度不亞於其與日本、韓國、美國之間的戰爭。透過此傑出的視角,方德萬明晰地闡述了這段歷史進程,同時謹慎地揭示了暴力如何消磨、耗損了生存在這艱難時期的中國人的生活。
──卜正民
方德萬率先證明了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地位,比過去人們認為的要重要得多。
──芮納.米德
方德萬的《戰火中國》不僅書寫戰爭中的戰爭挑戰當代人的記憶,還重新把戰爭作為政治媒介論述。如此一來,他敏銳地恢復了中國在二戰最重要的餘留,並非反法西斯戰爭,而是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解放戰爭」的說法。
──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
這是近年我讀過,以中國為題最佳的書……史料豐富、道德態度謹慎、非比尋常地幽微且書寫精妙。
──John Wilson, First Things
《戰火中國》對這段時代的闡述,遠優於我讀過的一切作品。冷靜、面面俱到且書寫精妙,是本傳世之書。
──Arthur Waldr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戰火中國》精彩地呈現了中國在摧毀與蛻變之途的重要十五年。無論對現代中國的所知多少,本書都會是對全球軍事史感興趣的讀者必讀經典之作。
──Stephen MacKinnon,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導論(節錄)
要將國共內戰和對日抗戰分開,是幾乎不可能的事。僅舉一例,中共的勝利需要一個紀律極其嚴明的黨,要求它的部隊、黨小組、工作單位及群眾組織,橫亙中國廣垠的土地執行協同戰略。在一九四○年代初,正當中國對日戰況最嚴峻的時刻,毛澤東花了兩年時間,以整黨整肅異己和推動政治學習,迫使同僚驚懼的臣服於他的領導。反面的例子則是國民黨的分崩離析──在對日戰爭中,人們愈來愈清楚國民黨崩解的情況──這也是毛澤東認為如果革命要取得他所想要的勝利,就不能讓這種情況存在的一個原因。然而毛澤東之所以能取得勝利,還有一些因對日抗戰造成的重要因素,諸如人們高漲的情緒、社會解體、經濟崩潰,還有軍事權威的分裂等等。此外,還由於國民黨分兵圍剿中共根據地,其中抽調的包括一些精銳部隊,這當然也削弱了他們的抗日力量。
人為地將抗戰與國共內戰分別而論,至少會使歷史偏向片面有利的解讀(甚至可能更糟)。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勇表現的說法,掩蓋了國民黨和共產黨都曾執行過的一些可怕的策略,諸如焦土政策、洩洪淹沒大片土地、城市恐怖運動、暗殺整肅,以及利用饑荒作為軍事作戰手段。戰爭中無可避免地會使用令人難過和恐怖的手段。然而,就算中國人有任何理由,認為自己能從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之一中存活過來值得驕傲,並引以為應該慶祝的集體成就,歷史學者仍要試圖還原真實的樣貌。
本書的敘事脈絡,從正規戰事的失利開始,再到有些人所謂的解放戰爭。從一九三七年日本和國民黨部隊開戰後,雙方皆視戰爭攸關現代性和國家地位,均以正規作戰待之。他們相信戰爭就是進行武力部署,以工業化製造的武器裝備部隊,並以總參謀部協調行動,再依總體作戰的想法由政府各部動員所需物資和人力投入,畢竟數量就是一切。這是來自於十九世紀軍事思想家克勞塞維茲(Carl von Clausewitz)的戰爭概念。克勞塞維茲認為,戰爭是由兩個內部團結的敵對社會進行鬥爭,所有發生的事件都會放進雙方辯證的演繹中。但這種模式的戰爭未能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考驗,又不清楚何種模式能夠取而代之。在眾多可能性裡,一端是核戰,所幸發生核戰的可能性高過於現實性;中間則有美軍在越南發動的戰爭,可視此類為利用管理技術進行的戰爭,其特徵在於利用表格、圖形、統計、計算,還有現代商業實務發展出的技術應用;而在這眾多可能性的另一端,則是不對稱戰爭(經常發生在常備部隊與起事反抗者之間)及恐怖主義。6
不論是中國或日本,在衝突早期都對正規戰爭做出了錯誤的假想和推測。一九三八年秋天之前,國民黨終於承認原本某些人所希望能把日本人趕到太平洋上是不可能的了,而且此後也沒辦法繼續維持與之前和日軍間的那般頻繁、密切的交戰狀態。日本原本的想法並不認為自己可以迫使中國投降,但也不太願意花費力氣將國民黨政府趕到後來避遷所在的重慶,更判斷蘇聯入侵東北將使他們疲於分心應對,會造成重大風險。
不論是國民黨或是日本人都在設法尋求新手段,卻都沒能跳出正規作戰模式。日本人著重在政治手段,想要藉由扶植一批能與其合作的地區性政權,藉以將中國改變為聯邦國家。一九四○年到一九四一年,日本更實施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第一波的瘋狂大轟炸,為的就是要摧毀國民黨的戰鬥意志。國民黨的戰略強調游擊作戰,並為了確保外界的援助特別看重外交。他們往遼闊的中國內陸撤退,迫使日本人分散兵力,在不同戰區間轉移發動有限攻擊手段推動戰事進行。國民黨也轉而使用傳統的方式進行動員,包括責付農村幹部進行兵力徵補、以恐怖活動阻止日軍的力量在城市鞏固。然而,一切行動遠未達到要和日本勢均力敵的目標,反而製造了一臺戰爭絞肉機,蹂躪了整個國家,卻沒有帶來任何解決方案。隨著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本攻擊珍珠港造成戰況國際化之後,中國的對日作戰策略有了轉變,分擔了部分戰事給美國、英國,甚至蘇聯,也確保了中國有可能成為這一戰爭的勝利者之一。共產黨力量在此段時間開始崛起壯大,這點對中國尤其重要。共產黨勢力的擴展分為兩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抗戰開始的前兩年,一九三七年到一九三九年,第二段時期則是從一九四四年到一九四五年。在第一階段,為了在日軍戰線後方建立根據地,共產黨部隊和幹部自陝西北部的延安四出。他們進行小型游擊,且避免和強大的日軍正面接觸。現階段的中國共產黨還無法離開國民黨,因此也要和國民黨並肩戰鬥。他們面對敵人眾多和只資源極少的情況,小心翼翼的調整在當時分裂社會中的政治、軍事和文化策略。這種情況下,共產黨的作戰不可能循辯證的克勞塞維茲路徑。
……我給了自己一個挑戰,去探討這場戰爭在文化面相上如何被理解。書中有兩個人的經歷,被我交叉用於分析,一個是於戰爭期間成年的年輕女士,另一位則是身處希望逐漸破滅的中產階級的國民黨官員。前者是齊邦媛,她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了一份美好的回憶錄,留給我們;後者為陳克文,他仔細的將自己周遭發生的人和事記在了日記裡。這兩人的背景迥異。齊邦媛出身東北一個具有相當政治影響力的家庭,而陳克文來自南部山區一個受過教育但貧窮的家庭。他們的經歷並非具有相當代表性或是十分典型,但透過他們之眼看到的那些事件,卻能讓我們更為貼近這場戰爭。由於他們兩人雖接近權力,卻都止於邊緣,所以能夠提供我們沒那麼意識形態的觀點,看法不同於那些到目前為止都還在主導歷史學和文學回憶錄的共產黨或國民黨高官。
《戰火中國》也將會討論在戰爭不同時點的歷史、文化和意識形態的轉變。共產黨和國民黨的爭鬥不僅是在戰場上見分曉,更是在民心中爭高下。在這方面共產黨占有持續性的優勢,最起碼能夠保有年輕人中的秀異之士對他們的追隨。革命本是年輕人的事業,而且當時大部分的中國人口都是年輕人。要了解共產黨之為何能取得勝利,就要了解為什麼他們的觀點會具有吸引力。我的研究也會觀照這些視角,將焦點放在中國這樣一個當時既貧窮又落後的國家,在那時期發生的這些影響甚鉅的,有關文學、藝術、哲學及價值論戰、歷史探討和政治辯論之上,而這些事務之所以湧現,確實是因為日本侵略帶來了滅亡的威脅。
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的戰時將領與政治領袖仍為後人周知,此種情形在蘇聯也逐漸普遍,主要是因為這些人物都留下了日記或是回憶錄,這在中國卻屬少見。近幾年,相關人物的回憶錄和日記陸續浮上檯面,讓我們得以就各種戰役、運動和戰略決策等基礎的現實事件,做更進一步的探索。在這本書中,這些在關鍵時刻領導中國的人物的面貌會更為人性化。在他們下的這些決策裡,個人網絡和關係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因為在一個嚴重分化的國家,人際關係的掌握毫無疑問地是特別重要的。
對於中國從一九三七年到一九五三年所發生的戰爭,本書視之為一連串環環相扣的事件。就像我之前提過的,它的軍事(還有其他方面)的主旋律是對克勞塞維茲辯證式戰爭的解構,以及中國解放戰爭的成形,並由參與構思和執行的領導人,抱有希望、參與戰鬥、操心憂慮和捨身殉命的人民,以及克勞塞維茲所提及的不確定的風險與機會,兩軍衝撞時難以預測和控制的變化……等等,交相驅動而成。這本書也讓鄉村中國和農村居民重新在故事中占有重要位置,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僅中國有鄉村,全世界都有鄉村。8這本書也強調學術研究、藝術、文化和意識形態對了解戰時中國的重要性。然而,我的這份研究仍慎重的以戰爭角度思考戰爭;也就是說,要發掘戰爭的思考脈絡、分析有關規畫、檢證如何執行,而非哀憐戰爭的恐怖,僅是將它視為意識形態和政治鬥爭的背景場域,或者,把它和這些事務放在一起,用來建構有關當今世界的論述。
……全書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立國大業」,從蔣介石取得權力開始,接著檢視國民黨打造一個屬於中國人的國家所做的努力,以及他們為抗日戰爭做的準備,最後分析蔣介石於一九三七年夏天做出的開戰決定。如果說抗戰會發生,日本要負首要責任,但也由於華北發生危機時,蔣介石的反應啟動了一連串的事件,才讓中國和日本之間沒完沒了的打仗打了七年之久。
第二部分是「歷史轉捩點」,涵蓋時間為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二年,追索日本和國民黨各自運用傳統手段想要在一場傳統戰爭中獲勝的企圖,以及中國共產黨初期的擴張,還有戰時共產主義的出現。這個時期也是時代精神改變的重要轉捩點。首先,雖然有部分人熱切的迎接中日間的戰爭,但是大部分的人仍維持事不關己的態度。但這種情形隨著犧牲的增加而改變。一九三八年底,日本占領許多中國大城市,但也要面對一群不將日本人驅離國土誓不罷休的反抗者,他們視他們所在的時代為國家未來和文化絕續的關鍵時代。
第三部分的「試煉」和第四部分的「新中國」,檢視成為世界大戰一部分之後的抗日戰爭,和在日本戰敗後隨之而起的中國內戰,以及在韓戰中新浮現出的冷戰。第三部分著重以盟軍觀點來看中國戰勝日本,強調中國在軍事上所獲利益不大,但在政治上獲益甚多,這個結果對於今日我們所在的世界相當重要……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5折 | 0 |
6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4折 | 4 |
5折 | 18 |
6折 | 5 |
7折 | 6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47折263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