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三一學院超人氣教授【含金量最高的思考課】
如何把數學、哲學、經濟學,變成一個超級好用的思考工具?
經典暢銷三部曲,一次擁有!▋首部曲:像數學家一樣思考
寫程式─跑模型─回測歷史
數學,原來可以用來做這些學校不會教的事!
像是幫助你逃出荒島、操控演算法、在金融市場上賺大錢……
◤ 26堂讓文科生也著迷的大腦衝浪課 ◢
只要懂這些科普知識,你就很迷人!
在現實世界中,我們所有的商業活動皆是構築在數字之上,
而在網路世界裡,電腦語言更是24小時不間斷的根據數字在運作。
這本書將透過一個個看似「理所當然」的生活知識,
為讀者揭開一幅「數學家的思考地圖」,
告訴你:數學怎麼讓我們避免犯錯、戰勝機率,甚至是躲過死亡風險……
◤ 什麼是新世代必備的核心【數養】?
相較於以理解數學本質為目標的「純數學」不同,本書所出現的數學,皆屬於「應用數學」的範疇──你可以透過邏輯思考,將之用於解決真實世界(或人生中)的問題,像是計算一筆貸款的利息、測量時間與距離,或是趕在瘟疫大流行之前算出你的自保之道:
◎ 誰規定10代表的一定比9還要多?
◎ 外星人距離我們有多遠?
◎ 媒體上的統計數字是怎麼操弄我們的?
◎ 數據與事實之間究竟存在因果?或只是巧合?
◎ 該如何測量一個星球到底有多大?
◎ 該如何測量那些難以量化的事物?
◎ 該如何從資訊海中撈出正確答案?
◎ 該如何讓機率站在你的那一邊?
◎ 你的下一步,值得冒這個險嗎?
別忘了,數學可以同時為光明或邪惡的目的所用──數字可以用於闡述、解釋或釐清事實,卻也可以用於欺騙、擾亂或混淆人心。倘若無法理解上述這些數學性的資訊,我們將有極大的機率被欺騙或誤導──或單純地錯失某些事物。
◤ 為什麼你要像數學家一樣【思考】?
在數學家的世界裡,「提出問題很簡單,回答問題卻很困難」,因為你必須學會綜觀全局,透過層層推導的邏輯假設,最後才能展示出一個堅若磐石的「證明」。這與透過直覺或經驗法則來做決策截然不同。
至今那些最成功的企業家、領導者,甚至政治人物,無不擁有一顆數學腦,他們熟知天地萬物如同「費波那契數列」(第二十三章)般自有其生存之道;歷史會如同「等距映射」理論(第十三章)般重複上演;而意外也會如同「黑天鵝效應」(第十章)般必然發生。
本書作者安.魯尼指出,作為一個超級好用的思考工具,「數學」將提供我們一套理解周圍萬物的方法,讓我們為各種現象建立模型和進行預測。對學生族群而言,本書將提供迥異於教科書上,逸趣橫生的數學應用方式;而對於已進入社會、各行各業的讀者而言,本書也將帶來發人深省的嶄新觀點,你將擁有全新視野,重新看待過去難解的生活謎題。
▋二部曲:像哲學家一樣思考
釐清現況─提出假設─做出決策
哲學,原來可以用來做這些學校不會教的事!
像是指引善惡路徑、挑戰主流思想、最大化推理能力,
甚至是超脫生死愛慾……
◤ 27堂讓理工人也著迷的人生思辨課 ◢
只要懂這些哲普知識,你就很迷人!
從賈伯斯時代開始,改變世界的蘋果公司就已祕密聘請一位來自史丹佛大學的全職的哲學家,作為公司內部訓練的精神導師。
科技巨頭Google為了解決科技帶來的倫理道德問題,也找來牛津大學的哲學教授協助工程師們做好把關工作。
二十世紀最成功的金融巨鱷索羅斯,師承卡爾‧波普的哲學,更稱呼自己是一名「失敗的哲學家」……
◤為什麼所有人都迫切想要【像哲學家一樣思考】?
關鍵原因之一,在於這些站在時代浪頭上的人深知:哲學家的思辨能力,能幫助人們跳脫思維定勢,養成「質疑固有想法」的能力,進一步掌握(或創造)未來趨勢。
因為──生命是由一連串的選擇所組成,生而為人,我們每天所面臨的困境,困難的往往並非問題本身,而是「要如何在各種可能性中做出選擇」。本書將透過一個個看似「理所當然」的生活知識,為讀者揭開一幅「哲學家的思考地圖」,告訴你:哲學如何形塑我們的價值與道德思考框架,讓你過上更富有的生活!
◤ 哲學,為什麼是新世代必備的【破框思維】?
我們都生活在有文化及法律規範的社會中,我們確信自己應該遵守「規範」,但某些時候,這可能與我們所認為的「何謂正確」互有衝突──事情發生了,並不代表它應該發生。
兩百年前,許多美國人蓄奴,這並不意味著「奴隸制」在以往或將來都是正確的──為了讓社會更進步,必須有人企圖打破傳統,並開始嘗試予以改變。
如果你認為事情應該有所改變,那麼你就需要一個良好的道德思考基礎,如此便能向別人解釋,並予以說服。在你真正決定要「做些什麼」之前,你必須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以及「為什麼會這樣想」。這就是我們需要哲學的原因──你可以透過邏輯思考,將之用於解決真實世界(或人生中)的問題:
◎ 為什麼你要選擇這麼做而不那樣做?
◎ 該如何去看待現在的你與過去的你?
◎ 厄運為什麼總是會找上你?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真是如此嗎?
◎ 行為的「意圖」和「後果」有什麼關係?
◎ 你真的相信且渴望實踐「平等」嗎?
◎ 要如何定義一個「有道德」的生活?
◎ 你願意當一個挑戰主流的「吹哨者」嗎?
◎ 該苟且偷生?還是奮起抗爭?
本書將會向讀者提出大量的問題,藉此測試你心中的那把尺。一旦你開始思考生活、拋出的無數問題,便會意猶未盡、難以停止,最終,你將回答「我想的是什麼?」這個問題──所有的一切皆根源於此。
▋三部曲: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掌握慾望─分配資源─創造供需
經濟學,原來可以用來做這些學校不會教的事!
像是洞悉群眾行為、戳破制度謊言、最大化交易利益、
脫貧致富,甚至是改變這個世界……
◤ 24堂讓文理宅也著迷的市場供需課 ◢
只要懂這些財商思維,你就很迷人!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自2007年爆發金融海嘯以來,美國民眾開始意識到「財務素養」的重要性,有愈來愈多公立學校,針對10歲以上的孩童提供經濟學課程,讓孩子認識經濟、財務規劃、創業等基本觀念,部分學區甚至從幼兒園開始,就讓孩子們摸索金錢和商品之間的關係,五年級就開始學習什麼是供給與需求……
◤ 為什麼所有人都迫切想要【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搞懂經濟學,就是搞懂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與運作方式」,經濟學是建立財商(FQ)思維的重要基礎,本書將為各個領域的讀者,建立經濟學的基本概念與生活中的應用方式──你將會知道你的錢從哪裡來、流到哪裡去,以及該如何在遊戲規則中避開風險、累積財富。
◤ 一本最實用的【經濟學思考入門】
在經濟學家的世界裡,經濟學是一門「行為科學」,用來研究如何選擇具有多種用途的「有限資源」,藉以生產物品與勞務,供應人類社會目前與將來的消費。本書作者安.魯尼指出,作為一個超級好用的思考工具,「經濟學」將提供我們一套「掌握慾望」→「分配資源」→「創造供需」的財商思維。
對學生族群而言,本書將提供迥異於教科書上,逸趣橫生的經濟學應用方式;而對於已進入社會、各行各業的讀者而言,本書也將帶來發人深省的嶄新觀點,你將擁有全新視野,重新看待過去難解的生活謎題:
◎ 商品的成本真的能夠反映它的價值嗎?
◎ 經濟不好時應該「刺激振興」還是「撙節緊縮」?
◎ 股票市場如何牽動一國的經濟發展?
◎「自由市場經濟」與「管制經濟」有什麼差別?
◎ 如何從國際貿易中獲得最大利益?
◎ 跨國企業有哪些不能說的避稅祕密?
◎ 政府喊窮,為什麼不乾脆印更多鈔票就好了?
◎ 國內的弱勢族群還很多,為什麼還要對外援助?
◎ 不平等的災難:如果你是那99%,誰才是那1%?
作者簡介:
▋安.魯尼(劍橋大學最會說故事的暢銷作家)
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博士,專研中世紀文學。她曾經研究並教授中世紀的英國和法國文學,現為專職寫作者,和一群動物與女兒們定居劍橋。她為幼小的孩童寫輕鬆易懂的書、為年長一點的孩子寫篇幅稍長的書,也為大人們寫任何形式和篇幅長短不拘的書籍。著有《像數學家一樣思考》、《像哲學家一樣思考》、《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等膾炙人口的暢銷書。
譯者簡介:
▋李祐寧
畢業於政治大學新聞系,旅居海外,目前從事專職翻譯工作。譯作包含《甜與權力》、《行為投資金律》、《自私的藝術》、《波克夏大學》、《金融投機史》、《華爾街孤狼巴魯克》、《異常流行幻象與群眾瘋狂》、《跳痛的愛》等。
▋許玉意
清華大學中文系學士,任職出版社多年,負責商管書編輯,現專事翻譯。
▋林奕伶
曾任電視台國際新聞編譯,國際通訊社財經新聞編譯。譯有:《真理機器:真理機器:區塊鏈與數位時代的新憲法》、《虛擬貨幣革命:區塊鏈科技,物聯網經濟,去中心化金融系統挑戰全球經濟秩序》、《動機迷思:成功取決心態而非動機,高成就者的自我驅動法則》、《社交天性:人類行為的起點──為什麼大腦天生愛社交?》、《創意插畫聖經》、《人體素描聖經》等書。
目錄
▋首部曲:像數學家一樣思考
INTRODUCTION前言
說真的,數學到底是什麼?
在處理資料和知識上,有兩種根本上不同的方法。一是從觀察出發、二是從思考出發,所謂的數學,也是如此。
Chapter1
數學是被創造的?還是被發現的?
數學怎麼可能「編」得出來呢?還是其實可以?但正如同我們無法說「樹」這個字,對樹本身來說是錯誤的一樣……
Chapter2
為什麼我們需要數字的幫忙?
早在人類社會發展初期,就已經掌握了數字。你還記得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會1、2、3、4、5……自言自語地數數嗎?
Chapter3
數字會不會有「不夠用」的一天?
並不是每一種數字系統,都可以無窮盡地延展下去。但很多時候,這取決於我們(或其他會數數的動物)對無限的想像。
Chapter4
誰規定10代表的一定比9還要多?
我們之所以發展出「十進位」的數字系統,或許是因為我們擁有十根手指頭和腳指頭,讓數到十最容易。但如果是外星人呢?
Chapter5
為什麼最簡單的問題反而最難回答?
對數學家來說,提出一個問題很簡單,但回答一個問題卻無比困難,因為你必須提出堅若磐石的「證明」來說服他們。
Chapter6
巴比倫人為你每天的吃喝拉撒做了什麼?
你幾點鐘起床?在手錶指針呈現哪個角度時出門?你的星座是什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發明,其由來遠比你猜測得還要古老……
Chapter7
肉眼能看見的「天文數字」有多大呢?
一般來說,所有的數字都有其用處,但某些數字實在是大到難以實際操作。對某些數學家而言,「數字的盡頭」始終是一個迷人的疑問。
Chapter8
天長地久有時盡?「無窮」可以被量化嗎?
所謂的「宇宙」,可以容納無窮無盡的事物嗎?倘若那些超級無敵霹靂大的數字根本一點用處都沒有,那麼「無窮」又有多少用處呢?
Chapter9
媒體上的統計數字是怎麼操弄我們的?
小心,眼見不一定為真!很多時候,所謂的「統計數字」不過是一個糟糕的謊言,如果你知道如何正確解讀這些數字的話。
Chapter10
數據與事實之間究竟存在因果?或只是巧合?
調查報告與財務報表上頭所顯示的數字真的重要嗎?數字真的能展示出它所宣稱的內容嗎?或者只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巧合而已?
Chapter11
該如何測量一個星球到底有多大?
假如你突然發現:自己被困在另一個星球上,此時該怎麼辦?你能設法釐清這個星球有多大,然後制定逃生計畫嗎?
Chapter12
從倫敦到洛杉磯最快的方法是?
也許你會打開Google Map來尋找靈感,毫無疑問的,從A 點到B 點的最短路徑自然是一直線──但你確定這真的是一條直線嗎?
Chapter13
壁紙目錄裡頭隱藏的驚人祕密!
當我們裝潢新家時,看著琳琅滿目的壁紙或磁磚目錄並想著「樣式還真多啊」,確實相當合情合理,但數學家看到的可並非如此……
Chapter14
該如何判斷與預測答案的正確性?
嬰兒應該有多重?紅尾蚺應該有多長?人們多久會去一次超市?這些問題通通可以透過平均值的計算建立模型,並找到答案!
Chapter15
該如何測量那些難以量化的事物?
並非所有事物都可靠「數數」來解決,當我們想知道一片沙灘上究竟有多少粒沙子,或一粒沙中有多少原子?此時就需要用到一把特殊的尺……
Chapter16
該如何從資訊海中撈出正確答案?
我們不會用「公釐」來測量鯨魚的長度,或用「公里」來測量原子的大小。像是民調這類的海量資訊時,想求得正確答案就必須使用正確的工具。
Chapter17
你該擔心一場席捲全球的瘟疫嗎?
聖經《啟示錄》中所述的四騎士─—瘟疫、戰爭、饑荒和死亡,每個世紀至少會重演一次。大流行病真的很可怕,而數學,可以幫助我們嗎?
Chapter18
外星人在哪裡?
想當然爾,我們絕對不會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體,外星人距離我們有多遠?這個問題或許只有數學可以回答。
Chapter19
質數有什麼一定要知道的祕密?
質數的用途遠比你所想到的還更多──或許你壓根兒都不會想到,數位時代所有的網路交易,都是一群黑壓壓的質數大軍幫你完成的。
Chapter20
該如何讓機率站在你的那一邊?
每一天,我們都必須和機率(亦稱之為「機會」或「風險」)交手,有時甚至是在我們渾然未覺的情況下,機率就已為我們的人生做出決定。
Chapter21
你的生日是哪一天?
你相信嗎?在一個有三十人的房間裡,其中兩個人的生日,有極大的機率(遠超過一半)會是在同一天……
Chapter22
你的下一步,值得冒這個險嗎?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T.S.艾略特說:「只有那些冒險走到更遠的人,才能知道自己可以走多遠。」但在數學上,你還需要知道更多。
Chapter23
大自然懂得多少數學呢?
你相信大自然也會數數嗎?事實上,生活在自然界的各種動植物,或許早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已熟稔繁衍後代的數學法則。
Chapter24
什麼是讓藝術家也瘋狂的完美形狀?
放眼觀察大自然,我們可以見到許多奇形怪狀的形體──以及某些相較之下,非常優美的形狀,而這竟然也是出自數學的傑作。
Chapter25
數字已經逐漸失控了嗎?
數字成長的速度可以是相當驚人的。愛因斯坦說:「複利的威力遠大於原子彈。」但這可並非只是對於你的銀行存款而言。
Chapter26
我究竟喝了多少酒?
某一樣極為重要的數學計算工具──斜率,其實是一位非常在乎「自己到底喝到多少酒」的德國人所發明的。
▋二部曲:像哲學家一樣思考
前言
說真的,哲學到底是什麼?
透過闡述命題、邏輯推理與論證,哲學試圖向我們揭示「何謂真理」的答案,
並據此歸納出人生的規則與信念。
Chapter1
你真的在思考嗎?
還是只是在「想」而已?
詢問自己應該做什麼,以及試圖決定自己對某個議題的看法──
這是進行哲學思考的起點,邏輯和理性則是串連思緒的線索。
Chapter2
哲學家眼中的「現實」到底是什麼意思?
假如有一棵樹在森林裡倒下,但附近並沒有任何人聽到「樹倒下」的聲音,
那麼,這棵樹究竟有沒有發出聲音呢?
Chapter3
「知識」與「天賦」是本來就存在我們身上的嗎?
你有想過我們從小到大是如何「知道」事物的嗎?
而你又有幾分把握──自己「確實知道」這些事物呢?
Chapter4
我們如何辨別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並加以分類?
人類對於「分類」這件事的喜好可謂無窮無盡,
但分類究竟是反映了現實中的分配,還是它創造了人工的類別?
Chapter5
為什麼你要選擇這麼做而不那樣做?
該選擇茶還是咖啡呢?你以為這個選擇可以展現你的自由意志嗎?
究竟是你選擇成為你自己,還是你的存在早已命中注定?
Chapter6
你的靈魂或意識是怎麼控制身體的?
假設每個人的身體裡都依附著一個靈魂,那麼在這部複雜的生物機器之中,
哪一個部分才是真實的你呢?
Chapter7
該如何去看待現在的你與過去的你?
所謂的「你」,是由基因還是目前從事的工作所界定的呢?
身分與自我認同,難道不是一種穩定不變的事物嗎?
Chapter8
屋漏偏逢連夜雨?厄運為什麼總是會找上你?
生活中為什麼充斥著痛苦與不幸?上帝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假如宇宙是如以難以理解、深不可測,那麼是否一切都無所謂呢?
Chapter9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真是如此嗎?
好運真的會降臨在那些善良的人身上嗎?邪惡之徒是否真的會自食惡果?
當你行善(或為惡)時,或許應該這麼思考……
Chapter10
搶先入手一支新iPhone會讓你快樂嗎?
「血拚」這個行為能為你帶來更多快樂嗎?或者應該這麼問:
人,有可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嗎?哲學家帶你直指問題的真相。
Chapter11
生命與死亡究竟有什麼好處?
如果是永生呢?
人生沒有再來一次的機會,多數人窮其一生都在避免死亡,
但是「沒有終點」的人生,會不會其實是一個更糟糕的前景?
Chapter12
上帝真的存在嗎?
你能找出不信祂的理由嗎?
你能選擇自己的信仰嗎?抑或其實是信仰選擇了你?
如果一個人生來就沒有信仰,他是否自此就被排除在天國之外?
Chapter13
動物是否也會有自由意志?
你是否曾經注視著狗的眼睛,並認定牠有靈魂?
事實上,許多動物都能表現出同理心、利他和共享的行為。這意味著什麼?
Chapter14
你是否能夠實在的說
並精準的講?
我們可以運用「語言」來敘述實情或撒謊欺騙,但對哲學家來說,
更有趣的問題是:單詞和含義之間,究竟是如何連結的?
Chapter15
該如何做正確的事?
哲學的實際應用,在於它可以幫助我們決定「如何行動」。
面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決策,哲學派得上用場的地方比你想的多更多!
Chapter16
女巫應該被燒死嗎?
對者恆對,錯者恆錯嗎?抑或是根據時代和環境的轉變而有所不同?
誰又能為對錯、規則和道德準則下定義?
Chapter17
你的「意圖」和行為的「後果」之間,
有什麼關係?
闖禍之後,說出「但我不是故意的」會有什麼差別嗎?
只要我們擁有良善的意圖,那麼行為的後果是不是真的不重要了?
Chapter18
愛情和戰爭會有所謂的「合理公平」嗎?
當我們說「目的可以合理化手段」,並以此作為做錯事的藉口時,這是真的嗎?
還是說這是暴力專制的祕方?
Chapter19
我們能創造一個「完美」的社會嗎?
「貧窮」會永遠跟著我們嗎?或者,我們能創造出一個兼顧群體需求
和個人需求、對所有人都公平的世界?
Chapter20
你真的相信且渴望實踐「平等」嗎?
我們或許相信平等,但我們之中有多少人是真正提倡平等呢?
例如,實現我們個人潛能的平等機會,勢必需要不平等的條件……
Chapter21
劫富濟貧是個好主意嗎?
所有的經濟體系,都試圖在劫富與濟貧之間找到平衡。
但我們該如何在「個人權利」與「眾人權益」之間取得平衡?
Chapter22
要如何定義一個「有道德」的生活?
「想要別人怎麼對待你,你也要怎麼樣對待別人」。
問題是,在現實世界中真的有辦法總是依照這個準則行事嗎?
Chapter23
機器人有辦法做到「獨立思考」嗎?
AI人工智慧的極限在哪裡?假設機器人擁有自我心智、可以獨立思考的那一天來臨,我們又該賦予他多少權力?
Chapter24
你願意為了大家的安全,犧牲自己的隱私嗎?
政府宣稱,監控能使我們免於受到更大的傷害。但是我們要為此付出什麼代價呢?而你願意犧牲這「一點點」的隱私嗎?
Chapter25
你願意當一個挑戰主流的「吹哨者」嗎?
你可能將因此面臨一連串的訴訟、挑釁或報復性回應,也可能因此失去家庭、健康,甚至性命。你該自找麻煩嗎?
Chapter26
施比受更有福嗎?
每一件禮物,都有「贈與者」和「收受者」,當哪一個人會比較好呢?
有義務和無義務的付出,又有什麼不同?
Chapter27
該苟且偷生?還是奮起抗爭?
當人生旅途上面臨某些令人難以承受的危機,我們必像哲學家一樣思考:
所謂的生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並沒有)結論
▋三部曲: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NTRODUCTION前言
說真的,經濟學到底是什麼?
「經濟學」就存在我們身邊,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從貨幣、商品到消費,從分配資源到創造供需,處處都是經濟學的學問。
Chapter 1
為什麼我們需要
貨幣的幫忙?
人類所有的商業活動,是經濟學的根本,而用來交易的貨幣,則是一筆交易得以完成的核心。它不僅有交換價值,也有實用價值。
Chapter 2
從「製造」物品開始
的經濟活動
人類為了生存,必須製造各式各樣的物品來過日子。我們學會利用身邊的免費資源做出各種工具,並賦予它們交易的價值……
Chapter 3
供給與需求
是如何運作的?
在一個自由市場中,經濟情況會按照「供需法則」進行變化。一樣商品的需求會隨著價格上漲而減少;隨著價格下跌而增加……
Chapter 4
商品的成本真的
能夠反映它的價值嗎?
對生產者來說,一樣商品的價值可用生產時耗費的成本來衡量。但對消費者而言,價值是由他們期望從商品得到的益處來決定……
Chapter 5
如何分辨一個國家
是富裕還是貧窮?
你生活在一個富裕的國家嗎?對經濟學家來說,衡量並比較國家之間的「相對財富」,是一個相當棘手又微妙的過程……
Chapter 6
我們的經濟體系
是如何發展到今天這一步的?
我們每天在報章雜誌上讀到的現代「經濟體系」,其實已經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過程中不斷地隨著社會變遷而調整適應……
Chapter 7
自由市場經濟
與管制經濟
一個國家鮮少有機會能從頭「設計經濟」。經濟該自由?還是該管制?當我們在思考哪種經濟體制比較好時,不能只抱持一種觀點……
Chapter 8
不繳稅不行嗎?
「人生在世,沒有人能逃得過死亡,以及繳稅。」這是一句至理名言,但對執政者與經濟學家來說,他們對繳稅的盤算可不只如此……
Chapter9
為什麼不乾脆印
更多鈔票就好了?
在一個經濟體中,流通的貨幣總額是固定的,但是當舉債太多,政府喊窮、錢不夠用的時候,印更多錢就能夠解決問題了嗎?
Chapter10
如果國家沒有製造業
真的沒問題嗎?
在後工業時代,有愈來愈多的已開發國家,把煙囪林立、勞力密集的製造業轉移到海外的「世界工廠」,但這麼做真的沒問題嗎?
Chapter11
你願意為你的
購物清單付多少錢?
消費心理學的專家們,正努力將商品的價格控制在吸引你「把錢掏出來」的水準。有時候,越叫你千萬不要買,你偏偏越想買……
Chapter12
為什麼你找不到
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
勞動市場的好壞,是影響一個國家經濟成長率很重要的一環,既然名為「市場」,它同樣也與供給和需求密切相關……
Chapter13
國營企業應該民營化嗎?
有些國家的公共事業、工業和基礎建設等公司,是由政府擁有;而在其他國家卻是交由民間經營。如果由你來作主,你會怎麼做?
Chapter14
通貨膨脹是好事
還是壞事?
同樣的一張鈔票,能買到的東西卻只有十年前的一半不到。沒有人喜歡物價越來越貴,但物價停滯不前,對經濟發展卻絕非好事……
Chapter15
如果你是那99%
誰才是那1%?
「不平等」是現代經濟的災難,經濟學家帶你從所得、財富與消費的差異,釐清為什麼「毫無節制的不平等將導致災難」?
Chapter16
為什麼要付錢給農民
要他們別再種了?
農田與牧場生產過剩,導致賣不出去的牛奶成「湖」、過剩的奶油成「山」,這是過去歐洲經濟共同體真實且慘痛的寫照……
Chapter17
你手上的現金
即將被淘汰了嗎?
回想一下,你上次到銀行提領大筆現金是什麼時候?攜帶現金曾經是財富的標誌,但現在,它卻是「社會邊緣」的象徵……
Chapter18
經濟崩潰是如何發生的?
二○○八年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至今仍讓許多人心有餘悸,但別忘了一句市場上的名言:「今天發生的一切,未來也將再次發生。」
Chapter19
經濟不好時應該刺激振興
還是撙節緊縮?
刺激與緊縮、撒錢投資或勒緊褲帶?哪一種方式才是解救經濟衰退的最佳藥方?經濟學家對此僵持不下,但答案其實有跡可循……
Chapter20
零售業大洗牌與
消失的中產階級
網際網路革命帶給傳統零售業巨大的衝擊,但同時也帶來許多新的機會。與此同時,全球消費市場也正面臨極端的變化……
Chapter21
股票市場如何牽動一國
的經濟發展?
「股市」堪稱是一個國家經濟形勢的核心,對投資人、企業主與執政者來說,沒有比「樂觀看多」的牛市更重要的事……
Chapter22
提供對外援助究竟是幫助
還是阻礙?
針對開發中國家進行各項援助一直是個有爭議的議題,從經濟學家的角度來看,問題絕非「花錢了事」這麼簡單……
Chapter23
如何從國際貿易中
獲得最大利益?
拜全球化之賜,從事國際貿易已變得比以往更容易,但這並不代表你只需輸出「優勢商品」就好,經濟學家還有更多必須考量的著眼點……
Chapter24
跨國企業不能說
的避稅祕密
逃稅是犯罪行為,但避稅不是,而全球化讓大型企業無不卯起來逃避他們該付的錢。根據統計,這讓全球整體經濟損失高達一兆美元……
▋首部曲:像數學家一樣思考
INTRODUCTION前言
說真的,數學到底是什麼?
在處理資料和知識上,有兩種根本上不同的方法。一是從觀察出發、二是從思考出發,所謂的數學,也是如此。
Chapter1
數學是被創造的?還是被發現的?
數學怎麼可能「編」得出來呢?還是其實可以?但正如同我們無法說「樹」這個字,對樹本身來說是錯誤的一樣……
Chapter2
為什麼我們需要數字的幫忙?
早在人類社會發展初期,就已經掌握了數字。你還記得自己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會1、2、3、4、5……自言自語地數數嗎?
Chapter3
數字會不會有「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