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大喜、大是大非、大搖大擺的無排練人生,
欲拒還迎、欲語還休的微喜劇史詩。
重溫娘一般的溫暖!
超斜槓全方位表演創作者——又仁的苦笑生活私解剖,
突破內分泌失調與白髮激增的裡外掙扎,
一腳跨出性別、階級、城鄉的成長年代記!
直到有天我明白了,
所有的口是心非與矛盾,是為了孩子端出的逞強,
或說是她慢慢長出的勇敢,
更是她在我們成長的路上從未停止學著,如何當媽媽……
而我也在努力成為她的孩子。
我娘/我娘,絕妙的一語雙關,既是性別認同的驕傲與直言不諱,亦是對自己影響至深的母親之抒懷與坦白。表演創作者——又仁的首度全書寫創作,卸下姿態萬千的舞台造型,以幾近赤裸的態度,爬梳內在幽微的心緒。從事美髮業的母親、警員的父親與經營金香店的阿嬤,此非戲劇本事卻是最戲劇化的人生鋪陳,笑中帶淚,苦樂參半,家庭是每個人的世界之起點,世界的縮影也能在家的記憶中尋獲對照。
時移境遷,書中藉由個人長成的記憶,輻射出長久存於社會、教育與價值觀裡的種種不安,作者翔實記述生命裡重要女性角色帶來的養分,從而釐清心念的波折與扭轉,在不確然自由的年代,碰壁、摸索、踟躕……以至漸漸看見指引的光。人生如戲,浮生如夢,我們必須同時面對生活裡的豐盛與荒蕪,反覆在懊悔與體悟中強大自我,然唯一無法拒斥的生命定數是,對母親的連結,因為她是每個人的最初。
★受粉絲與媒體譽為「新生代國民媽媽」——秀娥(就是又仁)的真實人生悲喜劇,超斜槓全方位表演創作者——又仁(就是秀娥)的苦笑生活私解剖,跨出性別、階級、城鄉的成長年代記!
★精彩收錄:風靡萬千!「一鏡到底:秀娥系列」劇本選讀 & 絕對露骨!「我娘與我,有借有還」煲愛日記。
作者簡介:
又仁
一九八九年出生,雲林斗六人,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畢業。全方位創作藝人,演員、主持人、YouTuber,也是歌手。本名涂又仁,阿母都叫我「涂寶」。始終相信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任務。
十九歲正式踏入劇場,二十歲定居臺北,過著邊念書邊演出的日子,也做平面設計和劇場行政。二十五歲退伍後嘗試從劇場跨足網路短片創作,以女性角色為創作主軸。二十七歲編寫並演出「秀娥」一鏡到底短片系列,被媒體和大眾稱「新生代國民媽媽」。至今,持續穿梭影視和劇場。
近年影視演出:公視人生劇展《淚滴卡卡》、公視臺語臺《逐工一句》。節目主持:17TV《決戰17唱》、TVBS歡樂臺《周末鳥仁秀》。音樂作品:《阿娘尾牙》。劇場演出:楊景翔演劇團《單身租隊友》、果陀劇場《酸酸酸民曆》、慢島劇團《鐵工廠-莎瓦哩卡》音樂劇、黑眼睛跨劇團《胖節-體脂家庭代工FATCORY》等。
Facebook:又仁∣Instagram:you_jen_∣YouTube:又仁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艾怡良、唐綺陽、澎恰恰、謝盈萱、謝瓊煖、聶永真——溫暖相挺。
名人推薦:★艾怡良、唐綺陽、澎恰恰、謝盈萱、謝瓊煖、聶永真——溫暖相挺。
章節試閱
SCENE 01 學著當媽媽
長大後發現,媽媽對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有著各種矛盾,現在想起,對於她的這些矛盾,充滿心疼。
像是她對我們在課業上的要求,許多成分或許來自於鄰居與親戚之間的比較,叛逆的中學時期我會特別點出「比較心態」回嘴,當然、一位天秤座媽媽在氣頭上聽到「頂嘴」只會更加爆炸,下一步就是上演將我的參考書或練習測驗卷丟入垃圾桶的戲碼,等氣消了會撿回來告訴我說媽媽都是為我好。我想許多爸媽也是如此,將期望放在小孩的課業上,另一方面就是壓力。但她打從心底,真的這麼在乎課業上的「分數」嗎?或者也是周遭各方耳語帶來的壓力?後來我和老妹都走上戲劇路,媽媽和老爸北上來看我每一場演出,似乎代表她終於放下了那些標準與限制。可能是大學後我們都離家,她管不著了,或許覺得小孩沒學壞就好,也可能回想過去對我們的要求,像是她在守住某種自己設下的底線;又或者是如今,我們都更認識彼此了。
另一種矛盾,是在我幼稚園大班時發現的。
幼稚園時她總是每天早上騎著機車載我到學校後,再開張家中客廳的家庭髮廊。但那一天我清晰記得,雨下得很大,機車被老爸騎去警局上班,她盡快將我套上一件輕便雨衣,牽著我和老妹到隔壁,將老妹暫時託給張太太後借了機車。張太太是媽媽的常客,來做頭髮時會跟著爸媽一樣叫我的小名「涂寶」,記得我小時很愛模仿她高亢親切的語調說話,我媽就會笑到東倒西歪。
跳上機車後座,媽要我緊抱她,迅速將身穿的大件桃紅色雨衣一大塊包覆住我的頭,不讓迎風射過來的支支雨點往我臉上來。那段路我被整片桃紅包圍,伴著媽媽熟悉的香水味。桃紅之外的世界蒙著一層悶悶的不斷掃過的唰唰雨聲,聲響越來越密集、節拍越來越快,交雜各種人車聲嗡嗡地出現又瞬間閃逝,當時媽媽肯定被時間逼得焦躁。
在心理時間預測快到學校時,突然一個強力停頓,擺動,將我用力往後甩動又大力彈回,碰一聲撞上老媽的背部。聽見一聲尖銳的女人喊叫後,整片桃紅世界往左下方傾斜,我頭上安全帽先碰到一面牆,力道不算太大,到左腳小腿肚內側有擠壓的力道襲來,帶點灼熱讓我下意識立刻抽出。我才發現那是柏油路,不是牆,我是躺著的,剛剛是她的喊叫聲,機車是不是倒了?我才迅速鑽出那片桃紅,媽媽側躺在我眼前,安全帽依然在頭上,旁邊的雨聲和人車聲變得尖銳清晰。我緩緩抬起頭才看見,四周許多人圍上,前方停著一輛藍色小貨車,視線掃回倒下的機車,後照鏡都碎裂了,啊,車禍,是我們自己出車禍了,媽媽!愣了一小段時間,才開始搖晃我媽,只覺得剛剛的一切都是慢動作。剛好左方對面有間醫院,對,我已經快到幼稚園了,那是學校附近的醫院欸,我當時這樣想。很快地,有幾位穿著白衣的人衝向我們,還有人推著一張有滾輪的床,又有人將我扶起,一切才從慢速轉回正常。
後來我就坐在病房中了。記得護士一邊幫我擦藥一邊說好在只有小腿擦傷,沒多久,媽醒來了。周圍除了醫護人員,爸也趕來了,似乎還有一位中年男子大概是小貨車司機,我的大班導師和園長也來了。我怎麼在醫院?媽醒來後開始問問題,爸爸簡單回覆也要她不要擔心。涂寶呢?我立刻湊上前讓媽媽看見我。妹妹呢?爸爸回說妹妹在張太太家,要她放心。但那時我已經知道怪了,果然沒五分鐘,媽媽開始重複這些問題,又問到我時,我立刻抓著她的手告訴她:我在這裡。心裡開始慌,園長先將我帶往學校。
想必已過中午,周圍沒有時鐘,園長先帶我到學校的廚房,她陪我坐在廚房某個角落吃飯,廚房阿姨們已經開始收拾各班的大型餐具。那天吃的是我最愛的炒飯,一如往常吃了兩盤以上,園長笑我很會吃,這樣很好。而我一邊扒著飯一邊沒忘媽媽的狀況而開始問園長,她只要我別擔心,說媽媽沒事。左小腿上的擦傷提醒著,刺刺的。
過兩天後媽媽回來了,那幾天爸爸都沒去上班,在家陪她,跟著媽在家裡外走來走去,媽媽一樣重複各種問題,大多是生活上的瑣事或是我和妹妹在哪裡之類的。我下課回到家只敢偷偷在一旁看著,寫功課也看,洗完澡也會在房間偷聽,一心很怕媽媽會不會哪天忘記我們。
某天晚上,媽媽一個人走到陽臺紗門前,小心翼翼地左顧右盼像在找什麼,像是對眼前的一切充滿陌生,爸爸沒一會出現問她要不要出去陽臺吹吹風,媽突然探了一下陽臺方向說,很暗。媽媽怕暗嗎?我當時跳出這想法,偷偷在房間望著爸媽的一舉一動,爸爸立刻安慰說,放心、陽臺有小燈。
原來媽媽也怕黑。
比較大了之後,才知道當時媽媽因為在小貨車後方的那一下撞擊,導致腦部有些微的出血並結塊,因而產生選擇性忘記事情、問了又忘的症狀,大概經過兩週的治療後就復原了。
原來媽媽怕黑,這是那時很大的衝擊。因為媽常在晚上要我們到陽臺幫忙洗衣或晾衣,我總會喊著好暗好暗,她總是回說怕什麼,又沒有東西會把你吃掉,然後我就回答誰叫妳都騙人說有虎姑婆。更大了之後,媽也跟我承認她怕黑、怕蛇、怕走在小巷子裡。
直到有天我明白了,所有的口是心非與矛盾,是為了孩子端出的逞強,或說是她慢慢長出的勇敢,更是她在我們成長的路上從未停止學著,如何當媽媽。
SCENE 09 送餅乾的男孩
二零一六年因為創作短片爆紅後,與經紀公司開始合作,特別辦了出道記者會,與大眾正式打招呼。會後的平面訪談,我直接向媒體朋友表明同志身分,一方面不想存有曖昧地帶就直接了當吧,也不願日後被特別檢視或是做文章。另一方面,這真的是再正常、再一般不過的事啊,我跟別人沒有不一樣。
曾經有人因此對於我在表演或角色詮釋上的能力產生質疑,初期的灰心是一定有的,甚至冒出「又被貼了標籤嗎」、「是不是不適合走這條路」等疑問,久了,根本無需跟這些人計較,我不需要向他們證明什麼,只要持續在專業上發揮,努力把對的事做好,帶給人力量,總有一天他們會明白的。
後來,我常會碰到同一個提問:小時候是否曾遭到霸凌對待呢?
首先,慶幸從小就對所謂的「霸凌」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因為我們的教育制度,從國小開始就有各種考試,「比較」無所不在,無論同儕之間、大人之間、親戚之間等等太多太多,只要嗅到這樣的情況,要嘛閃人,如果閃不開,乾脆回覆「我也拿過畫畫比賽第一名啊」,抱持一種你說A我回B的轉移方式,結束一切。
這兩種方式也應用在被言語霸凌的時候。國小五年級開始,我的身材越吃越胖,足以讓一些同學指著喊「死胖子」,再者是性別氣質上的辱罵,「娘炮」、「娘娘腔」真的習以為常了。碰到辱罵,除了上述兩種方式,冷處理也滿有效的,要嘛冷冷看著他們許久,覺得不好玩了就會離開,要嘛就是連我自己都愣住的方式——
有次合唱比賽,被音樂老師指派為班上的指揮,記得是唱臺語歌〈農村曲〉,曲調輕快,需要一位節奏感和肢體豐富的學生,我沒有讓音樂老師失望,除了班上拿到好成績,還拿下最佳指揮獎。但因為那次比賽,有個男同學知道我在哪一班,從那天起對我展開更密集的攻擊。
可能因為常跟女生混在一起,也可能從國小到高中,最常擔任的是學藝股長,興趣和專長也都是被刻板歸類在「女生喜歡」的各種事物上,因此時常被那些臭男生罵「娘」。那位男同學曾在掃地時間,三番兩次「特地」跑來罵我娘炮,有時下課一打鐘就出現在教室門口嚇我,死胖子、娘炮等字眼連珠炮,我都閃避或冷眼。後來甚至開始動手,扯我褲子、推我肩膀,那時我意識到他不會罷休。
有次他推我的力道太大,我踉蹌了一下,用力轉身看著他,他似乎因為我的大動作頓了一下,當下想大聲回罵,或是將他的行為吼出來,讓所有同學聽到,但我忍住了。下一秒慢慢走向他,走到彼此只有二十公分的距離,「謝謝。」我淡淡地脫口而出這兩個字,他愣住了,突然石化。我到底為什麼會說謝謝啊?
好的,竟然還有更荒謬的進展。隔天第一堂下課鐘響沒五分鐘,他出現在教室門口,收起平時的浮躁,首次叫了我名字,揮手示意要我過去。我有點忐忑,不忘提醒隔壁同學,若有任何不好的事情發生,立刻叫老師。
「這給你。」他從合作社買了包餅乾,遞給我。
「謝謝。」這次的謝謝,總算是合情合理了。
他點了頭,迅速跑走,消失在我面前。餅乾包裝上,貼著一張小紙條,寫著「對不起」。
奇怪又奇妙的感覺突然在胸口搔著,他道歉了,因為我昨天那聲莫名其妙的謝謝嗎?當天下午,我買了餅乾回送給他。回想起來,不知道自己那聲「謝謝」,讓他在那一天之內經歷了什麼,他從此不再欺負我,甚至不再那樣對待任何同學。
而有個夢,在那時期時常出現。
我在國小教室外的走廊奔跑,像在躲著誰,不斷往前慌張奔跑,但走廊不尋常地越來越長,左彎右拐沒有盡頭。冷不防一道刺眼的白光射了過來,充滿整個畫面。大概到第三次做這個夢時,我已經知道會抵達一間超大的寺廟。果然,白光之後我已經在那間寺廟外的廣場,也知道繼續往右手邊跑,會經過一條巨型的龍雕像,再往前跑,看到老虎雕像時,會出現寺廟角落的提款機。不知道為什麼,爸每次都會在那裡提款。如同前一次夢境一樣穿著警察制服出現,我還在逃命,得向他求救,但已經第三次了,之前不敢叫爸爸,這次想賭賭看,結果會不會跟上次不一樣。我吼著爸爸、爸爸,一邊拍著他,孰料他轉過頭來是一張比旁邊老虎雕像還可怕的老虎臉,扭曲、帶著血紅,而且充滿皺褶,不是爸爸的臉,他快速地俯衝過來,啊!
我醒了,又是那個噩夢。
後來稍微理出這個夢,和被霸凌的經歷似乎有所連結,尤其是時間點的巧合。我是個報喜不報憂的小孩,如果跟爸媽說出經歷,相信他們應該會挺難過的。到了中學時,類似的言語或肢體霸凌沒有消失,尷尬的是,除了花很長的時間,內心糾結地問自己,這樣的性別氣質是否是不對的,也總認為自己可以處理這些情緒和處境,而選擇隱瞞。
當時的我在心理上確實產生過各種影響,不管是送餅乾的男孩,或是其他遭受過的類似行為,這夢就是其一。夢裡映照出潛意識的恐懼,恰好都在遭遇這些攻擊行為之後。真心希望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都不要成為這樣的被害者或加害者,不僅是孩子,許多大人更需要理解相關教育的重要。
送餅乾的男孩,還有過去的又仁啊,讓我抱抱你們,好嗎?
SCENE 13 媽媽的背影
「我很想繼續升學啊,只是那時候阿嬤叫我快點出來工作幫忙家裡,我又是老大,所以國中畢業後就離開家到臺北學美髮……」媽哽咽著。
戲劇系大二時的暑假,我和妹妹一起籌備一個劇場演出,回老家找靈感,也想翻找老家存放的回憶小物。當晚和媽在她的房間聊著。我們坐在床邊的木質地板上,雙手舒適地靠在床面,可以聞到床上有媽媽的淡淡香水味。媽穿著最愛的酒紅色細肩連身過膝裙睡衣,粉色鯊魚夾隨意將她的波浪長髮固定在頭頂,她盤坐在床上擦著指甲油,一邊和我們聊著。媽是感性的人,從小到大看她哭過許多次,她不避諱在我們面前表達各種情感。不知道是否受職業影響,也或許她本來就這麼健談,不管是她的客人,或是身為兒女的我們,和她說話很容易放鬆,很容易被她吸引。
她說在臺北學美髮時,跟到不錯的老闆娘,但是對於環境不熟悉,時常覺得沒人可以訴說心事。冬天時最痛苦,一天洗完好幾顆頭、持續練習染髮,洗劑、藥水等長時間的使用和浸泡,冰冷的雙手早就破皮紅腫。幫客人洗頭時,雙手痛到顫抖只能忍著不敢吭聲,還是得把整天的工作好好完成,把該學的學好。晚上回到和其他學徒合租的小租屋,雙手擦了擦藥,回到房間只能躲在棉被裡偷哭,不敢每天打電話回家哭訴,她說阿嬤真不是普通的嚴厲啊,要她好好堅強,之後就可以回雲林的髮廊工作。
「那時候真的很氣你們外婆耶,現在回想起來還是這樣覺得,小時候真的很辛苦。我好喜歡讀書,但阿公阿嬤覺得女生不用讀那麼高啦,趕快出來幫忙家裡比較實際。家裡有好多事要幫忙,他們每天都一早出去工作,我凌晨就要起床,天還沒亮,抱著整袋衣服和工具,騎腳踏車穿越一整片樹林,啊路燈也不多喔,很黑,自己一個人到河邊洗衣服。每次都好怕沿路有人跟蹤我,還是河邊有什麼東西跑出來,欸,我一個女生在那邊洗衣服,很恐怖。」
媽媽邊留著眼淚,邊笑著回顧這些往事,我們抽了面紙給她,她擦了臉上的淚水,忍不住笑了一下,我和妹妹也含淚看著她笑了。
「洗完衣服回到家,我就要趕快煮飯煮菜喔,因為要叫你們阿姨和舅舅起床上學,讓他們可以吃早餐。有幾次太晚回來煮飯,被妳外婆抓到,我就被打被罵,帶著瘀青的小腿去學校。以前真的重男輕女,你舅舅不愛念書,很會打扮也很會玩,阿公阿嬤還是對他最好,啊也不會逼你舅舅去工作,只因算命師說舅舅和阿姨都很聰明不用擔心。換作我,只要事情做錯就挨罵、被打。國三的時候我終於轉到最好的升學班,還一直被阻止念高中,好奇怪耶。」
那時候才知道,為什麼媽在我們都上幼稚園後,堅持去考高職夜校。念完高中,一直是她小小的夢想。「你們爸爸也是很好啦,很支持我去上學,而且媽媽很爭氣,全校第二名畢業喔。」
回想起來是有一段時間,傍晚幼稚園下了課就被帶去爸爸的莿桐老家給阿公阿嬤帶。吃完阿嬤煮的晚餐,陪阿公看新聞和他最愛的《大陸尋奇》,或是跟住在附近的堂哥堂姊玩,等十點多媽媽下課來接我們回家。回家洗完澡,最常看到的就是媽專心趴在床上念書複習筆記的背影。那個背影,給我的力量超乎想像。
高三學測後,考上靜宜大學觀光學系,那時開心地離家,卻也突然意識到好多事情得開始自己面對。那時戲劇系面試後落榜,下定決心好好念觀光,給自己許多壓力,無論是生活、人際、課業或各類活動,參加啦啦隊、參與活動主持、實習當領隊賺錢,也經歷了不敢說的初戀。後來給了自己更多期許,卻無法放下戲劇的夢想,跑到新竹參加面試而錄取了劇團的儲備演員,開始東奔西跑,邊念書邊揹著大小道具演出的日子,那時只能尋求家裡經濟上更多的協助,爸的不諒解也加深了心理上的沉重感,尤其大二上學期偷偷休學,決定轉考戲劇系的那段時間。
對家人,我總是報喜不報憂。直到有天走在往學校餐廳的路上,伴著即將爆發的情緒,望著手機許久撥給了媽。種種壓力和隱瞞,在聽到媽的聲音那一刻,眼淚直接衝了下來。「媽媽,我……我覺得好累。」試圖讓哽咽斷續的聲音,顯得堅強些。媽沉默了幾秒,溫柔地要我加油,告訴我,想休息的時候就要休息。好多事情不敢說,無論是感情狀態、偷偷休學的事、在劇團排練演出的壓力等等。調適好情緒,沉默了一陣子,最後只鼓起勇氣告訴她,我休學了。她沒多說什麼,繼續為我打氣,要我找一天回家。
通話結束後,我快步走到無人角落,蹲坐下來好好哭一場。那時我想到媽的背影,在髮廊忙完一整天,夜校下課回家後還要照顧兩個小孩,繼續讀書到半夜的,那個美麗又堅強的背影。
整個夜晚,我、妹妹和媽,哭笑著聊到凌晨,才肯互道晚安,一旁爸的打呼聲也陪伴著我們。我到現在都還沒跟媽說過,那些夜晚的她的背影,在我感到無助、無力或挫折時,始終給我好大的力量。她帶給我們的,不僅是一種堅毅,還有一分我和妹妹都遺傳到她的給人鼓舞又溫暖的超能力。
SCENE 01 學著當媽媽
長大後發現,媽媽對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有著各種矛盾,現在想起,對於她的這些矛盾,充滿心疼。
像是她對我們在課業上的要求,許多成分或許來自於鄰居與親戚之間的比較,叛逆的中學時期我會特別點出「比較心態」回嘴,當然、一位天秤座媽媽在氣頭上聽到「頂嘴」只會更加爆炸,下一步就是上演將我的參考書或練習測驗卷丟入垃圾桶的戲碼,等氣消了會撿回來告訴我說媽媽都是為我好。我想許多爸媽也是如此,將期望放在小孩的課業上,另一方面就是壓力。但她打從心底,真的這麼在乎課業上的「分數」嗎?或者也是周遭各...
作者序
漸漸發現喜歡在某個時期,就用一個作品來整理自己,這樣的紀錄也希望帶著分享的心情與動機。
二零一二年的夏天,在臺北南海藝廊做了第一齣獨角戲,整理我二十二歲以前的人生,那是將自己祕密的感情故事結合了演員身分的一種分享,在舞臺上。事隔八年,這樣的分享,就是你們現在翻閱的這本書(真沒想過,事情會這樣發展啊!)。
二零一五年考取表演專長的替代役,我跟各領域厲害的表演者們一起服役,整整一年在臺灣各地巡迴公益演出。那時和一些傑出的特技演員、舞者、音樂人以及同是劇場出身的演員們,聊著退伍後的方向及規劃,也因新媒體崛起,讓我們覺得可以做點事。那一年對我的衝擊很大,除了與各方高手一起練功、排練、演出,已經不只是幕前舞臺上演出的切磋,更是幕後工作的各種磨合與激發,訓練出不同的思維和心智,跳脫過往的圈子,發現世界真的好大好大。
這也是為何退伍後回到劇場,我已經一邊悄悄在準備跨足網路短片的創作。跨到新的領域會恐懼嗎?當然會,但人生就是這樣啊。當年若沒有衝動跑去劇團徵選、沒有從觀光系休學走上戲劇這條路,也不會經歷各種打工,或是經歷一邊在辦公室兼職一邊排練演出的日子。二零一六年五月,模仿唐綺陽老師的影片讓我經歷了所謂爆紅的當下,這也成了後來能在網路持續創作,以及跨足到影視圈的開端。當時曾經歷一小段混沌時光,才漸漸拉回想以演員視角在網路創作的初衷,並鎖定女性角色的扮演作為說故事的核心。作品生成背後,就是身邊從小到大,生命中重要的女性們給我的養分,尤其是我媽,並且影響著我的長成。
沒錯,就是長成。
二零一七年秉著這樣的概念,創造了「秀娥媽媽」。敲打出那些劇本臺詞時,突然覺得可以成為一個短片系列。那時依然忙著電視節目的主持工作,生活不太穩定,在「秀娥系列」第二集發表後,連日爆增的瀏覽率,讓這個角色被更多人認識,也是我沒預期過的迴響。
感謝出版本書的夏民,在還沒有頭緒時,他很自然地讓我說出這些劇本背後的故事。將人生故事再度挖出並不難,但集結成文字時,內心的忐忑與壓力讓我時常在腦中吶喊:「用演的真的比較快啊啊啊!」進入寫書的過程後,幾度失眠外加內分泌失調,白頭髮甚至猖狂竄出。
完稿時,坐在陽臺看著夜晚天空,滿想大哭的,突然覺得寫這本書跟演戲相似,也是將一部分的自己梳理之後攤開來。感謝和我同住的愛人,必須被迫看著我在寫書期間各種奇怪行徑,例如時不時自言自語或亂抓頭髮,外加打亂他的作息。他正是秀娥系列的導演和攝影師,更是重要的創意發想協力,如果沒有他,無法拍成這系列短片,辛苦你了,愛你。
書中不僅收錄精選的秀娥系列劇本,重要的是那些人生中私密的成長故事,如同當初創作這系列的初衷,正是想傳達一些生命經歷的共鳴。我將重點放在我與媽媽身上,也是與秀娥這個媽媽角色的連結,並從故事中,延伸到那些影響過我的重要女性們。這些藏在短片靈感背後,從未公開過的故事也間接道出,我是如何長成的。
超級感謝曾經因為我的創作而獲得溫暖、獲得歡笑的粉絲、觀眾們,以及許多陌生的朋友們,總在看完作品後願意分享自己真實的生命故事給我,那是一分好大好大的信任,我也不斷從中獲得許多能量,甚至在未來的戲劇演出中,多了更多寶藏得以運用在情感詮釋上。一直覺得演員的腦海中都有好多個抽屜,存放著各種情緒記憶,演戲的時候,我們需要哪一個抽屜就可以打開來,應用在角色身上。
希望這本書,也能扮演著這樣的角色。無論是否看過我的演出或短片創作,都希望這些故事能與你們的生命產生共鳴,也會覺得「對,我有個誰誰誰也是這樣」、「原來我們都經歷過這一段啊」之類的,我一定會因為這些無形的互動,而覺得內分泌失調和提前長出白頭髮很值得。又或者,真的像一本能收藏進你們內心抽屜中的書,需要靈感或療癒時,可以拿出來看一看,希望能從中獲得我獨特的,娘一般的溫暖。
漸漸發現喜歡在某個時期,就用一個作品來整理自己,這樣的紀錄也希望帶著分享的心情與動機。
二零一二年的夏天,在臺北南海藝廊做了第一齣獨角戲,整理我二十二歲以前的人生,那是將自己祕密的感情故事結合了演員身分的一種分享,在舞臺上。事隔八年,這樣的分享,就是你們現在翻閱的這本書(真沒想過,事情會這樣發展啊!)。
二零一五年考取表演專長的替代役,我跟各領域厲害的表演者們一起服役,整整一年在臺灣各地巡迴公益演出。那時和一些傑出的特技演員、舞者、音樂人以及同是劇場出身的演員們,聊著退伍後的方向及規劃,也因新媒...
目錄
SCENE 01 學著當媽媽
SCENE 02 「喂,巧麗,您好。」
SCENE 03 外婆的洋裝
SCENE 04 姨婆雜貨店的芭比
SCENE 05 遊戲王
SCENE 06 基努李維
SCENE 07 國小的女朋友
SCENE 08 菜市場的分離
SCENE 09 送餅乾的男孩
SCENE 10 游泳課
SCENE 11 阿公的葬禮
SCENE 12 異男忘
SCENE 13 媽媽的背影
SCENE 14 獨角戲
SCENE 15 臺藝十三妹
SCENE 16 花童向前走
SCENE 17 921凌晨
SCENE 18 肉鬆與薯泥蛋沙拉
關於秀娥:家、扮裝、一鏡到底
讀劇本之前
「一鏡到底:秀娥系列」(劇本選讀)
「我娘與我,有借有還」煲愛日記
SCENE 01 學著當媽媽
SCENE 02 「喂,巧麗,您好。」
SCENE 03 外婆的洋裝
SCENE 04 姨婆雜貨店的芭比
SCENE 05 遊戲王
SCENE 06 基努李維
SCENE 07 國小的女朋友
SCENE 08 菜市場的分離
SCENE 09 送餅乾的男孩
SCENE 10 游泳課
SCENE 11 阿公的葬禮
SCENE 12 異男忘
SCENE 13 媽媽的背影
SCENE 14 獨角戲
SCENE 15 臺藝十三妹
SCENE 16 花童向前走
SCENE 17 921凌晨
SCENE 18 肉鬆與薯泥蛋沙拉
關於秀娥:家、扮裝、一鏡到底
讀劇本之前
「一鏡到底:秀娥系列」(劇本選讀)
「我娘與我,有借有還...
商品資料
出版社:逗點文創社出版日期:2020-08-01ISBN/ISSN:978986981706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76頁開數:12.8*19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