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注意!這不是尋常的童書導讀工具書,而是憤世媽媽學習如何當一個母親的真實生命故事。透過與無數的繪本或兒童小說的相互撞擊,她寫下了自己的嘗試、犯錯、反省、修正以及領悟。
在這本書中,著名的詩人與專欄作家林蔚昀帶我們讀了各種主題的繪本與兒童書,可是她並不企圖用這些圖書來解決教養難題(雖然也許可以),而是當作理解孩子、他人與自己的工具。
自己、他人和世界是這本書的主軸。在熟悉的親子日常中,她變身雪赫拉沙德王妃,講述一個又一個故事,故事中有書、有難搞但可愛的小野獸,有情緒小劇場,也有廣大的世界。重要的是,透過這些故事,她帶我們一起去習慣孩子、熟悉孩子、了解孩子(以及大人自己的內心小孩)。
推薦人
● 這不僅是一本林蔚昀分享繪本與童書的書,更是林蔚昀的真實人生。——吳在媖(兒童文學作家、繪本人生寫作課帶領人)
● 蔚昀在一種不斷反省、辯證、翻轉的動態過程中,揭示了她是如何學習成為一個母親。——吳俞萱(詩人、實驗教育工作者)
● 林蔚昀帶領讀者從繪本裡走進日常,再讓讀者從生活中走進故事裡。——陳培瑜(閱讀推廣人)
● 陪伴孩子的同時,也讓自己過一次童年的母親的私房寶典……——游佩芸(作家、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 這本書不教你解決教養問題,而是像鏡子一樣讓你照見自己。——廖瞇(作家、獨立教育工作者)
● 育兒之路會遭遇的種種問題,作者幾乎都涵蓋到了!——潘家欣(詩人)
● 那些為孩子唸故事的上千個日子裡,我們因故事加深了對世界的認識!——諶淑婷(文字工作者)
推薦語
就是林蔚昀!討論繪本和童書的文字,同樣有著她獨特的味道,一如我認識的她:認真活著、認真思考、認真對待周邊的人與世界......這不僅是一本林蔚昀分享繪本與童書的書,更是林蔚昀的真實人生。喜歡這本書裡每一篇的標題,像一首短詩,輕敲我們的心。
——吳在媖(兒童文學作家、繪本人生寫作課帶領人)
蔚昀以「我們不了解孩子」作為起點,試圖理解孩子行為表象背後的幽微感受。她時常寫到「重要」二字,那接續其後的道理往往不是向我們說教,而是她積極地在嘗試、犯錯、修正、再次嘗試的英雄之旅上,切實體驗到了生命對她的教誨。於是,她寫下的那些重要頓悟也在一種不斷反省、辯證、翻轉的動態過程中,揭示了她是如何學習成為一個母親。她總是務實地看清各種條件中的可能性,再因應找出那具有狂想性格的作法,毫無疑問,真正的詩就是在種種限制下突圍和萌生的。
——吳俞萱(詩人、實驗教育工作者)
林蔚昀帶領讀者從繪本裡走進日常,再讓讀者從生活中走進故事裡,來回穿梭其中,故事豐富了作家的居家生活,也精采了我們的閱讀經驗。
——陳培瑜(閱讀推廣人)
陪伴孩子的同時,也讓自己過一次童年的母親的私房寶典……
——游佩芸(作家、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憤世媽媽不是一開始就憤世,也不是一開始就是媽媽,更不是一開始就讀那麼多繪本。憤世媽媽很注重兒童權利,但還是會跟小孩吵架,而且會很誠實的承認自己的不足。這是我喜歡憤世媽媽的原因。而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她說:「讀繪本對我來說,是理解孩子和自己的工具。」這裡的工具,指的不是教你解決教養問題的指南、說明書,而是像鏡子一樣讓你照見自己,又像放大鏡讓人看到原本不知道的世界,甚至也有些像橋梁,連接了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廖瞇(作家、獨立教育工作者)
這是本親子共讀必備的故事指南!從大便到出門去冒險,從阿公阿嬤的無邊溺愛到手足相處的甘苦談,育兒之路會遭遇的種種問題,作者幾乎都涵蓋到了,簡直太貼心啦(手比愛心),買起來!
——潘家欣(詩人)
「童話不是乘載夢想的迷幻劑,而是喚醒現實的清醒劑。」這句出自韓劇的台詞,最能說明那些為孩子唸故事的上千個日子裡,我們是如何因故事拓展了自己的生活視野,加深了對世界的認識,故事的主題總是涵蓋孩子的成長環境,也挖掘出成人在日復一日生活裡疏忽遺忘的那些事,昨天、今天、明天,我們就算讀了1001夜也還不夠呢!
——諶淑婷(文字工作者)
本書特色
看林蔚昀談繪本和童書,最讓人著迷的,不只是她談論了數百本來自世界各地、甚至許多我們所不知道的書。還包括她像個千面女郎那樣,揉合了詩人的浪漫、哲人的批判,既有母親的務實,也有捍衛自己內心小孩的堅持。
因此,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她風趣的討論屎尿問題,也用同理的態度理解孩子鬧情緒、手足紛爭,並且勇敢地承認身為母親的狼性。她關心性教育、兒童人權、公民社會、歷史人文,也敢直面性別認同與性侵問題。
最令人心有戚戚焉的是,她並沒有被親子教養這頂大帽子遮蔽目光,窄化了閱讀的目的與樂趣。在討論這些書的同時,她不斷強調:自己、他人和世界才是這本書的主軸。她希望透過閱讀這些繪本與童書,我們能拋下成人的主觀,回憶起自己曾經是個孩子。因此,所謂的教養並不是高高在上去指導孩子,而是習慣孩子、熟悉孩子、了解孩子,以及大人自己的內心小孩。
作者簡介:
林蔚昀
1982年生,臺北人。長年致力在華語界推廣波蘭文學,於2013年獲得波蘭文化部頒發波蘭文化功勳獎章,是首位獲得此項殊榮的臺灣人。著有《我媽媽的寄生蟲》、《易鄉人》、《自己和不是自己的房間》等書,譯有《如何愛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的教育札記》、《麥提國王執政記》、《麥提國王在無人島》、《布魯卡的日記:波蘭兒童人權之父柯札克的孤兒之家故事》、《當我再次是個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選集》等作。
經營粉絲專頁:憤世媽媽
章節試閱
第一篇:我是誰呀?
「媽媽,你是誰呀?」孩子最近常常問。
我:「我是媽媽呀。」
老二:「喔,你是你媽媽呀。」
老大不滿意:「不是,你不是媽媽。」
我:「我是吸血鬼呀。」
老大哈哈大笑:「好啊,你來吸我的血啊。」然後又問:「你是誰呀?」
這樣對話,可以這樣無限迴圈下去。有一次我真的掰不出來了,反問:「那我是誰啊?」
老大:「你是你呀。」
我是我,真是個好答案。
但我又是誰?我又是什麼呢?
「我」是個奇妙的東西,會跑會跳,會吃喝拉撒,會思考,會做夢,會出生,會死掉。
「我」是個永遠的大哉問。孩子們也在問自己這個問題,所以他們才會不停的追問。
第一夜到第八夜,就讓我們來談談關於「我」的二三事,從最簡單的吃喝拉撒,聊到情緒、人我分際和「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第一夜:道在屎溺
有一次,我媽、我家老大和我圍在尿布檯旁邊,幫小兒子換尿布。我憂心忡忡的說起,小兒子昨天大便比較稀,不知道有沒有生病。
「拉肚子嗎?還是只是便便比較軟?」我媽實事求是的問。
「比較軟。」我說,又追問:「那是什麼原因才會比較軟?」
「沒什麼原因啊,大便有時候就是比較快通過腸道,就像火車快飛一樣。」說完,這位七十幾歲、已經從心所欲,不踰矩的老太太,就放聲高歌:「大便快飛,大便快飛,穿過小腸,來到大腸,不知經過幾公尺,來到直腸,來到肛門,大便出來真歡喜……」讓我們全都哈哈大笑。
可能因爲身為寄生蟲學家,常要和屎溺打交道,我媽向來百無禁忌。但她同時很有科學精神,這首出口成章的歌謠裡,還有關於消化系統的知識呢。我朋友甚至開玩笑說:「叫你媽錄一張科學阿嬤唱童謠好了!一定會大賣!」
和我媽不同,我從小就有潔癖,整天都在洗手。我曾以為這樣的我,絕不可能當媽媽。但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生了孩子後,潔癖不藥而癒,而且為了確保孩子的健康,我每天都會認真根據兒童健康手冊的「嬰兒黃金九色卡」觀察大便呢!
即便已經習慣與大便為伍,最近我卻有一個小小的困擾,就是我那七歲的大兒子,開口閉口都是大便。我知道小孩從四、五歲起,就對屎尿屁特別感興趣,上了學後更樂此不疲。雖然我有時候也會因為屎尿屁話題而哈哈大笑,但是,一直聽還是會累啊。我不懂,為什麼我問兒子要不要吃青菜,他會嘿嘿呵呵笑著回我:「那你要吃大便嗎?」他會推著大球在房間走,用《瑪莉有隻小綿羊!》的旋律唱:「我是一隻糞金龜,糞金龜,糞金龜……」外婆來時,他也會沒大沒小的開玩笑:「你是一個大便/尿尿嗎?」
有時候,我會假裝沒聽到他的大便經。有時候我會斥責他:「不要亂講話!」或是回嘴:「你才是大便啦。」但是好像沒什麼效果,我愈罵,他講得愈開心。我媽看我生氣,於是開導我:「小孩子就這樣啦,而且大便很重要啊,人生就是吃和拉。」
這樣一講,好像也有道理。確實,吃和拉是人生要務,是健康的基石。所以,市面上才會有那麼多關於怎麼吃、怎麼拉的書吧。大人看健康養生書和食譜,小孩子就看各式各樣的「消化道文學」。
說起「消化道文學」,那可真是琳瑯滿目,從吃到拉,從放屁到屎尿,應有盡有。有描繪食物從口腔到肛門旅程的《自己吃吧!》(Znak,二○一二),有鼓勵小小孩自己上廁所的《米米坐馬桶》(和英,二○一一),有教孩子多吃膳食纖維、有便意就要去上廁所以防便秘的《黃金便便大出來》(上人,二○一二),有介紹動物便便的科普書《屎來糞多學院》(幼獅,二○一五),也有教人分辨各種不同的屁,從無聲無息、出其不意到天荒地老,共有十種,按壓書還會發出聲音的《屁:一本觀察者的指南》(Chronicle Books,二○○八)……
我喜歡結合實用知識和狂野奇想的繪本,所以,《便便接龍》(時報,二○一七)很對我的胃口,孩子也喜歡。故事從一個小朋友想上廁所開始,聯想到廁所很臭,然後想到爸爸的大便又臭又長,繼續想到恐龍大便也很長(下方還有補充知識:在美國華盛頓州發現了一公尺長的恐龍大便,是五千三百萬年前的化石)。接著,他又東想西想,想到大象大便(於是又介紹了一下大象大便可做環保再生紙)、麻雀大便、蠶大便(介紹蠶大便也可入藥)、兔子大便、糞金龜……最後,大便終於順利大出,故事圓滿結束。
《你不敢說的:大便故事一籮筐》(和英,二○○四)和《便便接龍》相反,它沒什麼敘事手法或結構,而是由科普知識主導。然而,它的有趣程度完全不下《便便接龍》。你在這本書中可以發現:狐狸的大便聞起來酸酸的,就像臭襪子。藍鯨如果吃了磷蝦,大出來的便便就是粉紅色的,看起來像一大坨草莓冰淇淋漂浮在海上。鳥爸爸、鳥媽媽為了不讓雛鳥暴露行蹤被天敵吃掉,會把牠們的便便帶到遠處丟掉。蝙蝠洞裡經年累月堆了非常多蝙蝠大便,比如在南美一個洞穴裡,每天能累積五十噸的蝙蝠大便,研究者可以在大便山上滑雪……尼古拉.戴維斯的文筆十分幽默,尼爾.雷登的插畫也非常好笑,兩個加在一起互相呼應,就像溫熱的蘋果派加上冰涼的香草醬一樣速配。
雖然大便這麼有內涵,可以成為一本書的主角,但有時候它也可以是緩解緊張戲劇張力的甘草,或是扭轉劣勢的救星。在李瑾倫的《子兒吐吐》(信誼,二○一八)中,主人翁胖臉兒一開始為「吃了木瓜子,頭上會長樹」而煩惱,後來卻想:「有棵樹也不錯耶?大家可以來摘水果乘涼。」第二天一早起來卻發現:「木瓜子和便便一起大出來了!」這讓他有一點失望,也有一點安心。感謝大便,我們依然腳踏實的生活,沒有太天馬行空。
不過,史蒂芬妮.布雷克的《誰是便便噗~:超人兔》(遠流,二○一四)就完全是一個天馬行空的故事。故事中的小兔子西蒙只會說一句話:「便便噗~」不管是媽媽叫他起床,還是爸爸叫他吃菠菜。但也因為這句話,這個小屁孩才能從大野狼的肚腹中生還,沒有變成大便……
我念《誰是便便噗~:超人兔》給兒子聽的時候,我倆都哈哈大笑,他笑得尤其高興。也許,他在小兔子西蒙身上看到自己,而且這一次,講屁話不但沒有被指責,還被表揚了呢!
第二夜:來談談不知道怎麼談的性
大兒子最近開始對性變得很感興趣,而且不只是小時候那種開口閉口「雞雞」、「屁屁」、「ㄋㄟㄋㄟ」的玩笑跳針,他現在也會跟我說:「媽,我剛在街上看到一張很色的照片喔!」(他指的是照相館外的人體藝術攝影)我問:「為什麼色?你知道什麼是色嗎?」他卻說不知道,是聽同學說的。
同學也會說:誰誰誰和誰誰誰結婚。同學把同學(都是男生)推進女廁,於是被老師扣分。但是,老師沒解釋為什麼不可以這麼做,我也不太知道要如何清楚明瞭又簡短的解釋,所以當下只說「不可以這樣喔!」混過去。
但是,時間在流逝,孩子也在長大,對性的好奇也愈來愈多。該來的總是會來,即使覺得尷尬,不知道怎麼談、怎麼面對,還是得和小孩談性。
為什麼會尷尬?嗯,可能是因為,從小就沒有人跟我談這些事,而且大家講到性都遮遮掩掩。健康教育教了什麼,我差不多都忘了,只記得教到那課的時候,男生們發出邪邪的笑聲。性從小是禁忌,和許多人一樣,我的性知識是從漫畫、電影、小說、新聞、口耳相傳、自己摸索中得來的。長大後,我對性的態度扭扭捏捏,即使是兩個孩子的媽了,談起性依然會不好意思,也無法真心喜歡自己的身體。這樣一想,不談好像不太好,所以,更應該和孩子好好談啊。
可是要怎麼談?性教育包含那麼多面向,有生理知識、性別氣質、性騷擾、性侵害、性別平權、性別認同、性傾向……該從哪裡談起?尺度又要如何拿捏?談太少,怕孩子不懂,談太多,又怕孩子過度聯想,或者是談一談,發現自己懂的也不多。有一次,我試著和孩子談精卵結合會變成受精卵,孩子問:「那如果已經有受精卵,後來又有精子跑進來,會不會又多一個受精卵呢?」想要解釋時,竟然發現我不知道答案!
沒辦法,只好去找書來看了。我一口氣亂槍打鳥的訂了十幾本書,有給媽媽看的教科書,也有給孩子看的繪本。如果我沒辦法教他,至少我們可以一起學吧。可是,當我開始翻閱繪本,發現很多繪本不是很說教,就是圖很醜,或是雖然在教性別,但是觀念依然刻板保守。
正苦惱時,剛好之前託老公從波蘭訂的性教育繪本寄到了。開箱一看,真是琳琅滿目啊!有波蘭本土創作的性別繪本和性教育繪本,也有翻譯自國外的。最引人注意的是來自瑞典的《小雞雞大百科》(Rabén & Sjögren,二○○三),封面上有各式各樣、彷彿在做體操的小雞雞,翻開一頁,裡面還寫到在蒙大拿州的睪丸節,大家會一起吃牛的睪丸!這本書有姊妹作,叫《小妹妹大百科》(Rabén & Sjögren,二○○四),顧名思義,就是關於女性的性器官。
《小雞雞大百科》還有教如何用各國語言說小雞雞!歡樂歸歡樂,對八歲小孩來說,書裡面的尺度有點太寬了……我自己念起來也有點不好意思。考慮到內容、美感、我可以接受的程度,最後我選出翻翻書《小寶寶是怎麼來的?》(Usborne,二○○二)和《布魯長大了》(Editorial Juventud,二○一八),用這兩本書來和兒子談性。
《小寶寶是怎麼來的?》是本很可愛的、用科普角度談性教育的書。每一頁都有一個問題,比如第一頁的問題是:「小寶寶是怎麼來的?」翻開人類母親的肚子,會看到裡面有胎兒;翻開葉片,會看到底下有蝴蝶下的蛋;翻開企鵝,則會看到企鵝爸爸在孵蛋。接下來,讀者可以一步一步認識:動物和人分別是如何交配/性交的(但人類部分處理得比較隱晦……可以同場加映劉宗瑀醫師所著的《跟著小劉醫師,來玩性教育翻翻書》(親子天下,二○一八)作為輔助),小寶寶要多久才會長大,人類和動物父母怎麼照顧孩子,孩子如何成長,比如怎麼飛、怎麼走,小寶寶長大後會變怎樣,毛蟲變蝴蝶,蝌蚪變青蛙,小孩變大人……很奇妙,從這個角度看,性突然變得沒那麼尷尬了,因為就是很自然的現象。
不過,《小寶寶是怎麼來的?》還是給比較小的孩子看的書。兒子的年齡,應該比較適合看《男孩是怎麼長大的?》。這本書的作者是內分泌小兒科醫師,所以她以實事求是的科學角度,結合輕鬆、生活化的故事,向小讀者(其實對大讀者來說也很有用)呈現男孩成長的歷程。故事的主人翁布魯是個十歲的男孩,他最大的煩惱就是姊姊一直笑他:「矮冬瓜!長不大!」父母帶他去看醫生,醫生告訴他:「女孩子十歲就開始發育,男孩要等到十一歲,這是正常的!」然後,醫生還和他解釋,男孩的睪丸也會從十一歲開始發育,要用一種叫睪丸體積測量器(orchidometer)的東西來測量大小。當了兩個孩子的媽,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有這種東西!
之後,當布魯愈長愈大,他鬆了一口氣的發現,他不再是矮冬瓜了,他的腳長大了、腿也長長了(褲子都要換了),他臉上開始長青春痘,他也看到比他年長的朋友長了胸毛,同學間彼此會取笑小雞雞太小。於是,老師就和他們談陽具,談它的生理構造,也提醒男生們包皮可能藏污納垢,所以要好好清洗……然後,布魯也經歷到夢遺與變聲,以及情緒風暴。一路上,他的父母和醫師都陪伴著他。對小讀者來說,布魯或許也可成為他們的陪伴,像個大哥哥一樣告訴他們:沒關係喔,成長路上的不安恐懼和快樂欣喜,我都會和你一起走過。這本繪本也有姊妹作,叫《米雅長大了》(Editorial Juventud,二○一六),主角是布魯的姊姊米蘭。
有經驗大人的陪伴,對成長中的孩子來說是重要的,尤其在孩子遇到挫折,甚至是壓迫與傷害的時候——這其中也包括性騷擾和性侵害。《蝴蝶朵朵》(字畝,二○一九)就是一本在講兒童遭受性侵害的繪本,主題雖然沉重,但是作者和繪者們把重點放在性侵事件的面對和處理上,因此故事沒有陷於陰鬱和絕望中(雖然在現實世界中,情況通常沒那麼美好……)。當媽媽發現朵朵的言行變得奇怪,她化身為朵朵喜愛的小兔子玩偶和朵朵溝通,讓朵朵能信任她,放心說出自己遭受到的傷害,而媽媽也勇敢的面對、解決了問題,讓傷害朵朵的人被法律制裁,而朵朵也能重拾歡笑。
追根究底,親子之間最重要的還是信任。有了信任,就可以談很多事,不管是人生哲理、人際關係、情緒感受、失敗挫折……還是性。只是比起其他的話題,性好像需要更多的信任,而且家長也要有能談論這個話題的自信。
我還是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自信,以平常心去和孩子談性,因為之前每次都談得很尷尬。但是,不如就邊做邊學吧!
第三夜:你的規定不是我的規定
不知是不是叛逆期又到了,八歲的大兒子和我衝突不斷。早上起床、晚上上床要三催四請,軟硬兼施是家常便飯,叫他不要在弟弟想睡時吵鬧、不要把球往天花板丟免得丟到燈,他不當一回事,道歉也嬉皮笑臉。對他大吼,他不但吼回來,還學我生氣崩潰的樣子。叫他好好刷牙,免得要做根管治療,他說反正醫師說不用做(事實是,前後看了五位醫師,三位說要,兩位說不要)。叫他穿衣服,他不肯。要我幫他拿長褲,拿來不是他要的,又花半個鐘頭發脾氣、滿地翻滾,哭哭啼啼下樓,到樓下冷得發抖,又不肯開口,問他好幾次才點頭說要穿外套……
我真不知道,其他父母是怎麼面對這一切的。網路上那些說面對孩子無理取鬧要有耐心、不要和他的情緒一起起舞、要溫柔堅定設下界線講理溝通的父母和專家,我都酸葡萄的認為,他們要不是修養已臻化境,就是除了教養孩子之外,生活當中沒有其他煩惱,不然就是隱惡揚善。我也不是沒試過溫柔堅定設下界線啊,我甚至還連虎媽鷹爸的威脅利誘都試過了,只是不管軟硬通通沒用。最後只能阿Q的自我安慰:「嗯,這個時期大概就這樣吧,孩子就是會想要挑戰大人的權威,來證明自己。」
孩子的心態可以理解,畢竟我們小時候也這樣,甚至現在面對自己的父母,也要爭個我對你錯。有時候,孩子的堅持不無道理,只是每次遇到,我內心還是會忍不住罵一句:「小屁孩!」然後,先入為主的認為,孩子只是為反而反。只有在靜下來回想,或在看繪本時,我才有心情和餘裕,去思考孩子的立場和處境。
有時候,孩子反抗,只是單純的想嘗試別的可能,看看大人是在說實話、還是在騙人,就像《挖鼻孔好好玩》(采實,二○一七)中的小象、小老鼠和小青蛙想知道爸爸、媽媽說「挖鼻孔鼻子會受傷」是不是真的,於是跑去問爺爺、奶奶,結果發現他們在大挖特挖。或者,孩子生氣,是因為事情發展不如預期,於是惱羞成怒,如同《蘑菇國王》(Dreams,二○一三)中的國王,只因為「本王開開心心去採蘑菇,森林裡竟然沒有蘑菇」,就想要把整座森林砍掉。
我知道,有些人會盡量配合孩子的希望和要求,比如《什麼!》(阿布拉,二〇二〇)中的奶奶,孫子說他沒法睡,因為沒有毛毯、枕頭、小熊……奶奶就無中生有,把這些東西DIY出來了。我無法如此(沒錢也沒時間啊),而且我也不覺得,當個有求必應的媽媽,對我和孩子來說是件好事。
那怎麼辦?能讓步的我盡量會讓步,比如他真的很不喜歡、我也覺得可以不用做的事那就不做。如果身體沒有特別髒,可以不洗澡,刷牙(但又怕被醫生叫去做根管,會有那麼多蛀牙,就是因為以前都不管他刷牙的事啊)、可以不要穿衣(但感冒了可是會一人中獎,全家同遊呢)。不過,要是對自己和他人做危險舉動,或攸關健康安全的事,我就覺得不能退讓。
當然啦,我不讓,他也不讓,常常是兩敗俱傷。在他眼中,我可能像是《誰都不准通過!》(字畝,二○一六)中那個將軍,不准任何人從左頁跨到右頁,既古板又獨裁,應該早點被推翻。而在我看來,他才像是《紅綠燈》(長江少兒,二〇一五)裡那個莽撞的綠燈,因為想讓一條狗過馬路,擅自變綠,造成交通癱瘓,最後還被車撞到,把爛攤子留給守規矩的紅燈收拾,是個徹頭徹尾的麻煩人物啊。
然而,不管在《紅綠燈》還是《誰都不准通過!》中,舊有規則最後還是被打破了,新的規則隨之建立。我想,這是一種必然吧。無論好壞,無論我們想不想,都必須不斷磨合,各退一步,即使這是慘烈廝殺後的短暫休兵。
畢竟,我們還是需要彼此,也必須互相合作才能一起生活,就像《麥提國王執政記》(心靈工坊,二〇一八)裡的兒童國王和成人大臣。一開始,大臣們瞧不起麥提,為他做所有的決定,卻差點讓國家輸了戰爭。麥提親上火線,證明自己會打仗後,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把不聽話的大臣打入大牢,卻發現沒了大臣和他們的經驗及智慧,他無法治理國家,甚至連打勝仗要索賠都不知道。
於是,麥提和大臣達成了協議:他不要當個專斷的暴君,而是要當改革者。他會和大人合作,但也請大人尊重他、聆聽他的意見,「不能讓身為國王的他,必須從食物儲藏室裡偷東西,或者從花園裡偷水果給自己的朋友,或是妒忌的透過柵欄看著外面的男孩玩耍。(……)他也沒有要做什麼壞事——他只是想要像所有人一樣,當個快樂的男孩,並且希望大臣不要折磨他。」
看到這段話,彷彿看到了大兒子的影子。是啊,他也只是想快快樂樂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希望大人(爸爸、媽媽)不要忽視他的意見(即使那些意見在大人眼中匪夷所思)、不要只忙著給他一堆規定和禁止……雖然有時候他會大吼、尖叫、唱反調,但和大人的吼叫、威脅、出爾反爾比起來,根本是小巫見大巫。
像麥提國王那樣會反省的「暴君」是會犯錯、會修正錯誤的「明君」,但《小黃瓜國王》(作者:克莉絲蒂娜.涅斯林格,繪者:尤塔.鮑爾,東方出版社出版)裡自稱「寡人」、看起來像綠色麵團的不知名生物,就是自私自利、侵門踏戶進入別人家、高傲的把自己的規定強加在別人身上,卻不遵守其他人規定,也不尊重其他人的真正暴君。和這樣的暴君沒什麼好討論的,只能義正嚴詞的反抗,把他列為拒絕往來戶。
有時候,我認為我是麥提國王;有時候,我卻不無恐懼的發現,我是那個蠻橫跋扈的小黃瓜國王。我想,孩子也是一樣的。要避免成為真暴君,必須時時提醒自己:「我的規定不是你的規定,你的規定也不是我的規定。要能讓大家都遵守,還是必須透過溝通協商(即使火藥味很重),而不是要雙方盲從啊。」
溝通是妥協出來的,而妥協是發現蠻幹沒有用的時候生出來的。有一次出門搭公車,大兒子選擇坐在公車的橫槓上,我覺得很危險,叫他不要坐,結果他就跨坐。我一直念、一直念,他覺得很煩。我回家後,還想把他留在外頭訓話,他的情緒也上來了。進門後我繼續念,他終於大爆發,我們大吵了一架。我不懂,為什麼我講這麼多次,孩子還是不聽呢?後來我冷靜下來,覺得這樣不行。所以,我決定去找孩子聊聊。兒子躺在床上,我告訴他,我不是來罵他,只是想知道為什麼,講這麼多次他還是不聽。他不說話,於是我繼續問、繼續等,直到他拿起一個厚紙板,開始寫字。於是,我們開始筆談。
他說,他覺得這樣可以節省一個座位。我問,你不想坐在真正的座位上嗎?他回答,有時候沒有其他位子。我說,可是今天有,畫了一個困惑的表情。他說,因為他已經習慣了,而且那裡離門比較近(這是真的,而且很多時候,我需要他幫我刷卡,方便我抬娃娃車下去)。我說,好的我瞭解了,但是那裡還是很危險。要是司機緊急煞車,我擔心你可能會摔下去。他說,OK,畫了一個遵命的手勢。我說,Thank you。如果你真的要坐那,請你要非常小心,晚安。
所以,之後就天下太平,他就沒有跨坐在橫槓上了嗎?才不可能啦。他有時候還是會坐,我學會反應不要那麼激烈,也持續提醒他要注意。我想這件事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不是結果,而是我們找到了一個可以溝通的方式。
第一篇:我是誰呀?
「媽媽,你是誰呀?」孩子最近常常問。
我:「我是媽媽呀。」
老二:「喔,你是你媽媽呀。」
老大不滿意:「不是,你不是媽媽。」
我:「我是吸血鬼呀。」
老大哈哈大笑:「好啊,你來吸我的血啊。」然後又問:「你是誰呀?」
這樣對話,可以這樣無限迴圈下去。有一次我真的掰不出來了,反問:「那我是誰啊?」
老大:「你是你呀。」
我是我,真是個好答案。
但我又是誰?我又是什麼呢?
「我」是個奇妙的東西,會跑會跳,會吃喝拉撒,會思考,會做夢,會出生,會死掉。
「我」是個永遠的大哉問。孩子們也...
作者序
透過繪本,看見兒童——寫給曾經是孩子的大人們
「沒有孩子── 只有人;但是他們的認知和我們不同,經驗和我們不同,衝動和我們不同,情感和我們不同。我們要記得,我們不了解他們。」
波蘭兒童人權之父雅努什.柯札克如是說。
我一直很喜歡他這段話,這裡面有兩個重點:
孩子是和大人平等的人,這是第一個重點。
大人不了解孩子,這是第二個重點。
可是,大人又曾經是孩子。為什麼曾經是孩子的大人,長大後卻忘記當一個孩子是什麼感覺了呢?為什麼大人無法了解、同理兒童?為什麼當大人還是孩子的時候,討厭身邊的大人對待他的方式,長大後,卻用同樣的方式對待孩子?
這些疑問,是我在當媽媽之後,一直在思索的。小時候,我討厭媽媽陪我睡覺時,總是叫我「快去睡」。那時我總是委屈的想:「為什麼她不想和我在一起?」沒想到,等我當了媽,一天到晚也都在對孩子說:「快去睡!我等一下還要工作!」小時候,我開口閉口都是:「好無聊喔。」長大後,聽到小孩說:「好無聊喔。」我反而會罵他們:「無聊就自己找事做!我想要無聊都沒辦法無聊呢!」
我會為了好多事罵小孩,罵他們不穿衣服,罵他們拖拖拉拉,罵他們講都講不聽。叫他們不要在家踢球,他們偏偏要踢;叫他們不要跑來跑去,鬼吼鬼叫,他們偏偏要這樣做,叫他們不要看YouTube了,不要再玩了,要回家了,他們卻一直說:「等一下!等一下!」或「馬上!」然後,繼續看,繼續玩。
當然啦,我知道罵沒有用,也會提醒自己要換位思考,不要成為我小時候不想成為的那種大人(我罵孩子那些話,都是我小時候聽過,而且覺得好討厭的呢)。要同理孩子,要記得「他們只是孩子,他們還在學……」,但總是失敗。我無法真心理解孩子在想什麼,為什麼做出這樣,而不是那樣的行為。所以,我也無法同理他們。
直到,我看了柯札克的兒童小說《當我再次是個孩子》,才能稍微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柯札克寫到,一群男孩在下課時,去學校中庭瘋狂打雪仗,聽到上課鐘響了,沒有馬上進教室,反而更瘋狂的玩耍。他們是因為叛逆而這麼做嗎?不是的,而是「鐘聲會讓我們更有力氣玩,就像是行軍時的樂聲。如果在鐘響前,我們還為了保留力氣,有一點點矜持,現在我們則完全放手一搏。我們要把力氣用盡、用到底、把最後一點點碎屑般的能量,完全傾倒出來,像是清晨前的最後一支舞」。
因為知道遊戲要結束了,因為捨不得,所以要把握最後一分鐘玩好、玩滿。這個道理我也不是不知道,但知道是一回事,看到柯札克用如此細膩的方式寫出來,讓我能感同身受,又是另一回事。在《當我再次是個孩子》中,有許多這樣讓我恍然大悟的片刻,而在繪本和兒童小說中,也有許許多多讓我明白「啊,原來孩子那時候是這樣想/這樣感受」的畫面。
原來,大人不是不能明白、同理孩子,只是需要有人提醒,讓他們重新想起,那些他們在成長過程中不被允許,於是必須隱瞞、壓抑、遺忘的感覺。這是我寫《大人和小孩的一千零一夜》的初衷——我就是透過繪本和兒童小說,去理解孩子和孩子的世界,而孩子也透過閱讀理解自己、他人和世界。
自己、他人和世界是這本書的主軸。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先認識自己、對自己感興趣;然後認識他人,對他人感興趣;最後認識這個世界,對世界感興趣。在第一章〈我是誰呀?〉中,我會談談一些和孩子的身體、心靈、情緒、思想有關的想法,以及相關的繪本。在第二章〈讓人又愛又討厭的別人〉中,我會談談孩子最熟悉的他人(媽媽、爸爸、祖父母、手足、朋友同學),還有自己和他人的互動。在第三章中,則會談談孩子和世界的互動,以及我覺得孩子在世界上立足,需要知道的事,以及對他們來說重要的事。
因為第一章到第三章都是媽媽在碎碎念和列舉書單,為了讓孩子也能有發聲的機會,所以在第四章中,我列舉了一些孩子們在不同年齡層喜歡的書,也說了說我對這些書的觀察。原本我希望,他們可以自己說說喜歡的理由。但是因為有截稿期限,所以作罷。而且,當我問孩子為什麼喜歡,孩子的回答通常是簡短的「不知道」或「很好玩/很有趣」,那好像也沒什麼好寫的……小孩喜歡什麼東西,或不喜歡什麼東西,好像不需要太多理由,反而是我們大人需要比較多理由。
必須說明的是,這不是一本繪本導讀,所以不會有文本或圖像的分析。我不是繪本研究家,只是一個讀繪本的媽媽。繪本對我來說,是理解孩子和自己的工具。但是,當我說「工具」的時候,我的意思不是要家長拿這本書來「教小孩」。老實說,我很怕「拿書來教小孩」,或者說,就算要教,也應該是要用潛移默化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去理解,而不是用力說教。我覺得,閱讀應該是一件愉快的、自己想做才做的事,如果連愉快的休閒活動都要「寓教於樂」,那搞不好就不會想做了啊。
我不會用繪本去教小孩,而是試圖打開對話的可能,看看繪本和小說如何能與生活互動。所以,幾乎每一篇開頭,都會有一個日常生活的場景,然後發展出一些融合教育想法、繪本閱讀和日常觀察的隨想。這本書原本是我在「人本教育札記」寫的每月專欄,寫了二十個月,所以也可以說,這是我用繪本和隨想的形式,在寫我和孩子的成長日記(讀者會發現,文中的孩子年齡有改變,想法也有改變。同樣的,我也在改變)。我期望,這不是一本教大人怎麼教孩子、可以從繪本中得到什麼的書,而是一本讓大人習慣孩子、熟悉孩子、了解孩子(以及自己的內心小孩)的書。這麼一來,大人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可以放過孩子,也放過自己(笑)。
不過,這也不是一本讓大人自我感覺良好,「喔耶,那我們就一起當小孩吧,不用管社會規範怎麼說了」的書。童年無法重來,我們大人再怎麼努力,都無法回去當小孩了;小孩再怎麼不想長大,也無法留在童年(其實,小孩是害怕長大,又期待長大的)。做父母的人,要記得自己必須引導孩子進入社會。在社會化的過程中,會有各種挑戰及挫敗,父母了解了這些挑戰和挫敗,就更知道如何引導、陪伴孩子。雖然這本書主要是寫給大人看的,讓他們了解什麼是小孩,但也讓大人可以和孩子共讀,讓孩子了解自己和大人,並讓大人小孩一起討論一些事。(但千萬不要強迫討論,也千萬不要強迫小孩讀書)
繪本讓我看到:有各種各樣的孩子,孩子會遇上各種各樣的事,這些是正常的。其實不只繪本,文學對我來說的價值也在於此。文學說:我們不必活成某一個特定的樣子。我們可以是我們自己。一定可以找到一個方式,讓我們是我們自己,但也可以在世界(的修羅場)上活下去。
透過繪本,看見兒童——寫給曾經是孩子的大人們
「沒有孩子── 只有人;但是他們的認知和我們不同,經驗和我們不同,衝動和我們不同,情感和我們不同。我們要記得,我們不了解他們。」
波蘭兒童人權之父雅努什.柯札克如是說。
我一直很喜歡他這段話,這裡面有兩個重點:
孩子是和大人平等的人,這是第一個重點。
大人不了解孩子,這是第二個重點。
可是,大人又曾經是孩子。為什麼曾經是孩子的大人,長大後卻忘記當一個孩子是什麼感覺了呢?為什麼大人無法了解、同理兒童?為什麼當大人還是孩子的時候,討厭身邊的大人對待他的方式...
目錄
推薦語
作者序
透過繪本,看見兒童——寫給曾經是孩子的大人們
第一篇:我是誰呀?
第一夜:道在屎溺
第二夜:來談談不知道怎麼談的性
第三夜:你的規定不是我的規定
第四夜:不要怕,只是情緒而已
第五夜:想像共和國
第六夜:好好活著,才能好好死去
第七夜:走出家門去冒險
第八夜:覺得很挫敗嗎?沒關係,我也是
第二篇:讓人又愛又討厭的別人
第九夜:媽媽是千面女郎
第十夜:爸爸們,請向比利時的青蛙看齊
第十ㄧ夜:沒關係阿公和有求必應阿嬤
第十二夜:手足情深,就是可以一起搗蛋
第十三夜:可以和我做朋友嗎?
第十四夜:做自己的艱難
第十五夜:彩虹是所有人的彩虹
第三篇:世界是一所學校
第十六夜:準備好長大進入這個世界了嗎?
第十七夜:家家有本難寫的作業
第十八夜:來自土地的歌
第十九夜:歷史重要嗎?
第二十夜:你喜歡畫畫嗎?
第二十一夜:兒童權利是可以去想吃冰的地方吃冰
第四篇:孩子喜歡的圖書
第二十二夜:孩子們自選的圖書(幼兒)
第二十三夜:孩子們自選的圖書(小童)
第二十四夜:孩子們自選的圖書(大童)
推薦語
作者序
透過繪本,看見兒童——寫給曾經是孩子的大人們
第一篇:我是誰呀?
第一夜:道在屎溺
第二夜:來談談不知道怎麼談的性
第三夜:你的規定不是我的規定
第四夜:不要怕,只是情緒而已
第五夜:想像共和國
第六夜:好好活著,才能好好死去
第七夜:走出家門去冒險
第八夜:覺得很挫敗嗎?沒關係,我也是
第二篇:讓人又愛又討厭的別人
第九夜:媽媽是千面女郎
第十夜:爸爸們,請向比利時的青蛙看齊
第十ㄧ夜:沒關係阿公和有求必應阿嬤
第十二夜:手足情深,就是可以一起搗蛋
第十三夜:可以和我做朋...
商品資料
出版社:字畝文化出版日期:2020-07-29ISBN/ISSN:978986550530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6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