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核心研究課題是中國各地區全要素生產率比較,涵蓋省級(一級行政區,包括22個省、4個直轄市和5個自治區)、地級(二級行政區)兩個層面。二級行政區包括地級市、盟和自治州,共計332個。
所謂生產率,是指產出與投入之比。直觀上來講,同樣多的投入能生產更多產出者生產率更高,或者生產同樣產出的投入更少者生產率更高。但是不幸的是,我們遇到的問題中往往沒有這種「同樣的投入」和「同樣的產出」,我們遇到的現實問題往往是投入和產出都是不同的。因此,我們需要找到一個比較的基準,即求出產出與投入的比值,也就是求出平均來講每一單位投入的產出值。
當只用一種投入生產一種產出時,用產出與投入之比來衡量生產率是準確無誤的,因為這種計算度量出了這種要素的所有貢獻,乃至刻畫了導致這種單一產出增加的全部原因。但是,當用多種投入來生產一種產出時,例如,農民用勞動和土地兩種投入生產糧食,仍然用上述方式來計算生產率,即用產出除以投入,就不那麼好操作了。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現在有兩種甚至更多種投入,產出(如果只有一種的話)除以哪一種投入呢?實際上,產出除以任一要素投入如勞動投入都是可以的,但是這時候計算出來的是偏生產率或單要素生產率。偏要素生產率或單要素生產率也是我們常用的分析工具,如勞動生產率會用於很多微觀與宏觀問題的分析,而且勞動生產率的短期週期性行為與全要素生產率非常類似。但是,從概念上講,偏要素生產率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計算出來的比如勞動生產率,並不能反應勞動這種要素的貢獻。就像數學求導一樣,偏導數的值取決於其他變量的取值,勞動生產率的大小可能反應的是資本的作用。
由此導致的用產出與投入比來度量生產率的第二個問題就是:如果我們想要要素的全部貢獻,在多投入的情況下,需要把不同類型的投入進行某種加總平均,這樣計算出來的生產率就不會出現與上面那種偏要素生產率類似的不能反應要素貢獻的情況。這種將不同類型要素投入加總平均計算總的或綜合的投入水準,以此去除產出,計算出來的就是全要素生產率。
本書的研究問題就是中國各地區全要素生產率水準值的差異。在研究的時間範圍方面,省級地區全要素生產率的分析為1978-2017年,地級全要素生產率的分析為1999-2017年。存在時間界限的差異,主要是考慮到了數據的可獲得性。在地級層面上,1999年之前的很多數據是不可獲得的,而且地級行政區劃變動較多,這進一步加大了獲得1999年之前的地
作者簡介:
蔡曉陳,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經濟增長與發展。
章節試閱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意義
一、研究背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歷次工業技術革命,對各國競爭力無不產生巨大影響。以紡織業和蒸汽機動力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得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機時代」,也使得英國從一個小漁村變成了世界霸主。以電力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也極大地提高了美、德、日等國的相對競爭力。以計算機、空間技術、原子能等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技術革命使得人類社會進入「自動化時代」,極大地提高了蘇聯的相對實力。當前正在發生的以互聯網應用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技術革命將使得人類社會進入「信息化時代」,也必將改變各國的相對實力,從目前趨勢來看,必將帶動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技術進步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作用,乃是因為它能極大地提高生產力,提供新的產品和服務。技術進步之所以能成為各國政府重要的政策考量變量,乃是因為技術是眾多經濟社會變量中變化較快且能推動一個國家實現「彎道超車」和「蛙跳發展」的重要因素。雖然總體來看,技術具有累積性、繼承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有一定基礎但是技術較為落後的國家能通過佈局新一代技術實現技術上的反超。誠如馬歇爾所說,「自然沒有飛躍」,但是技術是更為容易變動的變量,技術的飛躍與跨越在理論上具有可能性,實踐上也不乏成功的先例。
改革開放之初,中國決策者就充分認識到了科技進步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促進作用,做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1975年,鄧小平指導起草《中國科學院工作匯報提綱》時,就以馬克思「生產力中包括科學」的論述為依據,指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1978年3月18日,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鄧小平在講話中指出,腦力勞動者的絕大多數已經是無產階級自己的一部分,四個現代化的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並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論斷。1988年,鄧小平在同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胡薩克談話時進一步指出:「馬克思說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事實證明這話講得很對。依我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科學有力的論斷,深刻揭示了科學技術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生產力學說,給中國的科技體制改革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動力,點燃了中國科技創新的聖火,也給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指明了方向。1985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提出改革科技體制;1985年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的第一計劃——— 「星火計劃」誕生;1995年全國科技大會提出「科教興國」戰略;1999年全國技術創新大會提出進一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建設國家知識創新體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2006年全國科技大會提出要建設創新型國家,發布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12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舉行了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大會全面部署了《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2016年5月30日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提出: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促進科技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為重點,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著力解決制約科技創新的突出問題,充分發揮科技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奠定堅實基礎。正是由於極為重視科學技術創新,中國的研發投入突飛猛進,研發投入強度早已於2013年達到了發達國家平均2%的水準。
二、研究意義:全要素生產率與高質量發展
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科學判斷,並據此確定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任務和奮鬥目標,歷來都是我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前進的基礎和前提,體現了我黨實事求是的哲學基礎與重要思想方法。1981年,《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寫道:「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中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表述正確認識和把握了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成為我們一貫的表述,從黨的十三大報告到黨的十八大報告都是如此。2017年10月18日,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重大歷史性成就,解決了14億人口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反應了人民的需要不斷拓展和提升、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也反應了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黨的十九大報告還指出,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階段這一表述是繼2014年11月「新常態」這個發展階段表述後的又一新表述。高質量發展階段是對新常態的繼承與具體化。高質量發展這一新概念被提出後,眾多學者對它的內涵、特徵尤其是實現路徑做了眾多研究,目前一個基本共識是:以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高質量發展。
實際上,「全要素生產率」這一不為普通公眾所熟悉的經濟學專業詞彙,早在2015年3月李克強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被首次提出。此後,習近平同志的多次講話、多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乃至政府規劃均提到了全要素生產率。從國家領導人和政府文件中提及的全要素生產率概念的時間軸可以看出,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理念貫穿於中國整體經濟、信息產業、農業乃至人才培養等不同的方面,將在中國經濟社會生活中起到重要的指揮棒作用。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意義
一、研究背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歷次工業技術革命,對各國競爭力無不產生巨大影響。以紡織業和蒸汽機動力為代表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使得人類社會進入「蒸汽機時代」,也使得英國從一個小漁村變成了世界霸主。以電力為代表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也極大地提高了美、德、日等國的相對競爭力。以計算機、空間技術、原子能等為代表的第三次工業技術革命使得人類社會進入「自動化時代」,極大地提高了蘇聯的相對實力。當前正在發生的以互聯網應用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技術革命將使得人類社會進入「...
推薦序
經濟發展是一個非線性的多重均衡過程,在不同發展階段,各類增長與發展的影響因素交替發揮著主導性作用。在發展早期階段,如何利用剩餘勞動力是主要課題;在發展中期階段,隨著剩餘勞動力紅利逐漸消失,全要素生產率逐漸成為主導性因素。
本書用發展核算方法,比較了中國31個省級行政區、32個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其餘300個地級行政區的全要素生產率水準值及其排名,其中省級行政區的比較基準為北京市,地級行政區(包括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的比較基準為成都市。從我的閱讀經歷來看,這是發展核算方法在中國的首次應用。本書可作為教研人員參考書,也可作為政府部門、企業管理者瞭解中國不同地區全要素生產率的資料來源。
經濟發展是一個非線性的多重均衡過程,在不同發展階段,各類增長與發展的影響因素交替發揮著主導性作用。在發展早期階段,如何利用剩餘勞動力是主要課題;在發展中期階段,隨著剩餘勞動力紅利逐漸消失,全要素生產率逐漸成為主導性因素。
本書用發展核算方法,比較了中國31個省級行政區、32個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其餘300個地級行政區的全要素生產率水準值及其排名,其中省級行政區的比較基準為北京市,地級行政區(包括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的比較基準為成都市。從我的閱讀經歷來看,這是發展核算方法在中國的首次應用。本書可作為教...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意義………………………………………………… (1)
一、研究背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1)
二、研究意義:全要素生產率與高質量發展……………………… (3)
第二節 本書研究範圍…………………………………………………… (3)
第二章 全要素生產率的含義與核算方法 ……………………………… (5)
第一節 全要素生產率的含義…………………………………………… (5)
一、生產率與全要素生產率………………………………………… (5)
二、全要素生產率的內涵…………………………………………… (6)
第二節 發展核算………………………………………………………… (7)
第三章 省級全要素生產率比較 ………………………………………… (9)
第一節 數據來源與核算結果概述……………………………………… (9)
第二節 發展核算結果比較 …………………………………………… (10)
一、東部 …………………………………………………………… (10)
二、中部 …………………………………………………………… (20)
三、西部 …………………………………………………………… (27)
四、東北 …………………………………………………………… (39)
第四章 省會與副省級城市全要素生產率比較 ……………………… (43)
第一節 數據概述 ……………………………………………………… (43)
一、省會城市與副省級城市 ……………………………………… (43)
二、數據處理方法 ………………………………………………… (43)
第二節 發展核算結果比較 …………………………………………… (44)
一、東部 …………………………………………………………… (44)
二、中部 …………………………………………………………… (55)
三、西部 …………………………………………………………… (61)
四、東北 …………………………………………………………… (73)
第五章 其他地級行政區全要素生產率比較 …………………………… (78)
第一節 地區說明 ……………………………………………………… (78)
第二節 發展核算結果比較 …………………………………………… (79)
一、東部 …………………………………………………………… (79)
二、中部 …………………………………………………………… (94)
三、西部…………………………………………………………… (109)
四、東北…………………………………………………………… (134)
第六章 比較結論及其啟示 ……………………………………………… (142)
參考文獻 …………………………………………………………………… (147)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意義………………………………………………… (1)
一、研究背景: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1)
二、研究意義:全要素生產率與高質量發展……………………… (3)
第二節 本書研究範圍…………………………………………………… (3)
第二章 全要素生產率的含義與核算方法 ……………………………… (5)
第一節 全要素生產率的含義…………………………………………… (5)
一、生產率與全要素生產率……………...
商品資料
出版社:財經錢線文化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20-05-21ISBN/ISSN:978957680415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56頁開數:17*23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