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針對人體各部位的常見疾病,
結合穴位按摩,及刮痧、拔罐、溫灸、鹽熨等方法的運用,
有效解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各種病症,
即使沒有任何基礎,也可以從頭到腳活用中醫,建立正確健康的養生觀念。各界菁英,好評推薦!
施老師多年行醫的經驗和條理分明的講述,一層層地剝開中醫和中藥的面紗!
近三年的學習,讓我透徹釐清許多中西醫混淆似是而非的資訊。──褚玫蘭
從説文解字對中醫的概述、八綱辯證、經絡穴位、刮痧、拔罐走罐、溫灸、鹽熨等,
施老師深入淺出的解說、生動活潑的教學,讓我能一窺中醫博大精深的奧堂,
更多的是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和家人朋友的保健知識。──陳美君
中醫養生法不僅讓我的身體更健康,
同時也讓我的心恬靜、喜樂,充滿力量。──余靜儀
本書乃作者累積幾十年的醫療與教學經驗及人生體驗編寫而成,希望能讓讀者在短時間內初步了解中醫的概況,及一些實用的養生保健方法,並進一步了解身、心、靈在健康方面的重要性。更希望讀者看了本書後,能建立起正確的養生保健的觀念。
全書主要分四個篇章來論述。第一篇講述中醫的基本觀念,及疾病發生的原因,還有中醫在一般生活上的運用。第二篇介紹經絡穴位的概念及分布走向,以及經絡與禪修的關係。第三篇也是本書的重頭戲,從頭到腳活用中醫,針對各部位的常見疾病,結合穴位按摩,及刮痧、拔罐、溫灸、鹽熨等方法的運用,來解決問題。
第四篇則表達一個觀念:要保持健康的身體,除了均衡的飲食,規律的起居,適度的運動,穴位的按摩,更重要的,還要保持一個健康良善的心態。即養生必須從「心」開始。身心靈合一,才是最完美的養生(身)之道。
本書特色◎結合作者數十年行醫與教學經驗,從日常生活常見的毛病症頭著手,如頭痛、肩頸痠痛、五十肩、眼睛痠澀、關節膝蓋痠痛等等,結合穴位按摩,及刮痧、拔罐、溫灸、鹽熨等方法運用,讓您快速有效舒緩解決問題。
◎圖文並茂,容易閱讀,讓您快速看懂並靈活運用。如中醫急救篇中,詳述暈厥的症狀、判斷,及如何處理。即使沒有上過中醫課,只要看過此書,如遇到緊急狀態,也能幫助所需之人。
作者簡介:
施莉莎
出生於浙江杭州,從小在西子湖畔長大,中小學是在動盪的文革中度過,1977年大陸文革結束,恢復了停辦10年的大學聯考。1978年作者剛好高中畢業,那一年的大學聯考,是10年來同等學歷的人皆可參加,盛況空前,但僧多粥少,當年的大學了了無幾,整個浙江只有5所大學,可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幸得命運之神的眷顧,當年便順利考入浙江省中醫學院中醫系。寒窗苦讀五年,畢業後分配在杭州某醫院任職中醫,1991年升任主治醫師,在大陸期間主要從事中醫醫療工作十餘年。
1995年因緣際會漂洋過海來到台灣,來台以後主要從事中醫教育工作,剛來台灣時在台灣中國針灸學會任教,也與精油美容界合作教學。1999年,台灣開始成立了社區大學,這20年來主要在社區大學任教,先後在新北市淡水社大,台北市大同、萬華、大安社大擔任講師,主要開設中醫養生的系列課程。
在台任教期間,也是作者的寫作高峰期,著有:《芳香經絡療法》、《全方位中醫保健》、《觀舌辨寒熱:四季保健康》、《掌紋養生學》、《中醫美容DIY》等書。
推薦序
中西醫理相容活用
二○一七年炎炎夏日,挨在冷氣房內,身上仍冒著汗,心中盤算找些中醫相關的東西學學,衡量著時間,找著了莉莎老師的耳穴課,直奔社大。
盼著、盼著幾週後,莉莎老師說:「出口轉內銷&反射區。」我愣住了,耳穴是什麼?穴道能做什麼?一大團疑惑?
總得先說服自己才能學得好吧!解剖&组織我並不陌生,打些底子練功夫囉!從較拿手的西洋文獻入手,瑞典神經學家和北京中醫單位協同研究,證實經絡穴道是一條「低流阻循經通道」,也包含著肥大细胞&組織胺的運作。這些概念拉近了和病理學的關係,茅塞頓開。
逐漸的,聆聽莉莎老師一一述說穴道,腦袋依然在外頭徘徊,基本功還是不足,沒法分清楚「肝」是中醫的肝還是西醫的肝?再接再厲,五臟六腑、十二經絡、外加中藥轉了一大回。總算能將Spirit emotion metabolic&Circulation filtration development&Maintenance連上了病理學,中西相輔相成。
數年來,隨著老師,從耳穴一路探索中醫,開啟我的中西醫理相容活用,期待著老師的《從頭到腳,活用中醫》,必然花火燦爛。
蘇柏誠(醫院病理科主任)
由淺入深了解中醫及經絡穴位
因為對中醫一直很感興趣,因緣際會上了老師的課。對一個入門者,老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帶領我進入中醫學的世界,多年來學習了中醫基礎及辨證、經絡學、耳穴等,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學以致用,以學得的中醫知識幫助周遭的朋友。
今施老師以多年教學經驗編寫本書,也是由淺入深讓讀者了解中醫及經絡穴位,進而教導讀者日常實用的方法由頭至腳活用中醫,希望達到用心養生的身心靈平衡境界。
張龍昌(牙醫師)
用身心靈正確養生
認識莉莎老師,是緣於在社區大學的學習,而有機會獲得她對於中醫的教導。也因為長期以來,一直都在她的教授下,從中醫學理上的基礎中醫學、中藥學到中醫技能的穴道按摩、耳穴等,獲益匪淺。
這幾年來跟著施老師的帶領下,最有收穫且最佩服的就是她每每能夠將複雜的中醫學,以深入淺出的方法,讓我們容易理解而不用死背的,例如講到中醫診斷的虛實辨別。最讓我們能夠一直的維持這樣的學習樂趣是她指導下幫助我們建立起「學以致用的本領」。最近的例子就是大家課外教學時,有同學暈車了,她提醒著同學應用著所學的穴道按摩及耳穴來對治,促使同學在最短時間內就看到效果,仿彿是上了一場中醫效果驗證的課程了。
欣聞施老師願意再次就她所學的中醫專業知識與智慧,並將其在醫療領域的經驗及教學過程的心得,編寫成册《從頭到腳,活用中醫》,這樣一如往常的教學分享,幫助大家,身心靈上的正確養生保健增進。對於施老師的善舉,依據追隨學習的經驗,在此毫不猶豫的予以推薦!冀求因此大家都能建立起正確的養生保健及培養應用體驗了!
廖柏棋(會計師)
養身重在養生
養身養生──用心養生。懷著對中醫博大精深的好奇,加入社大行列即跟著施老師探索中醫梗槪。施老師上課講解深入淺出,大宇宙小宇宙整體觀的對應探索,中醫的學與術,經絡、風寒暑濕、陰陽調和,讓我在課堂中無壓力的了解人體與宇宙的奧妙,古老中醫的智慧。
老師利用實證實例提醒同學們:養身重在養生。生命的答案水知道,善念善思產生美麗的水結晶,此論觀落實在學期末的中藥保養品製作,集善思成就善行,將手作之成品得以分享所需大眾以此結緣、惜福,讓參與同學均得以在無負擔下,體會在生活中落實常懷感恩心,以身養生之奧義。本書為施老師上課精華值得收藏深入研讀,特予推薦。
黃純英(中華電信職員)
釐清中西醫似是而非的資訊
打開目錄看到說文解字──「中」、「醫」,時光瞬間跳回二○一三年的九月,初次在大安社大聽到的中醫概述。中庸之道、藥箱、矢(刀/針)、酉(酒)、疫……大半已模糊的記憶,似乎又回來了!
從小就接觸中醫治療但完全不懂醫理,在施老師的課堂上,她多年行醫的經驗和條理分明的講述,一層層地剝開中醫和中藥的面紗。近三年的學習,讓我透徹釐清許多中西醫混淆似是而非的資訊,大半是長輩或網路錯傳的觀念,雖然許多內容都忘了,但正確的中醫觀念倒是有深植入心,懂得自己照護身心在未病時了。
現在施老師出版《從頭到腳,活用中醫》,沒上過課的人不需花三年就能得到老師的真髓,而我們學過又還給老師的人,也能藉這書再次溫習,真是太棒了!
褚玫蘭(老師)
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原本就在社大上課的我,十五年前因緣際會的踏入了施老師的中醫殿堂。直至今日,一路從中藥方劑、藥膳食補、中醫入門、經絡穴位、按摩推拿、刮痧拔罐、溫灸、掌紋耳穴、中醫內科、活用中醫,老師以淺顯易懂的教學,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以實用佐以理論,再配合老師多年的經驗實例,及實用易懂的著作,讓大家知道中醫不是那麼難懂的。也令我十五年來,欲罷不能的跟隨著老師,總覺得有老師就令人有說不出的安心。因為老師不只是教授身體上保健,更兼顧心靈的養生,教導學生要有正確的判斷能力,以自己學到的自助助人,並要有做公益的心。今天老師將這些化為文字,成為一本內容豐富的著作,定是一本實用的精彩好書,我先預訂一本哦!
陳慧敏(工程師)
健康養生最佳良方
中醫是中國人的智慧結晶,可是對我而言却總覺得遙不可及,但這一切從上莉莎老師的課開始翻轉,近十年來無論上課或閱讀老師的著作,讓我對古人的智慧結晶不再陌生,直至今日,看老師的著作已是一種身心靈的饗宴。
老師引導我們從認識中醫到探索中醫,到一步一步學習中醫,從而瞭解疾病的成因。更進一步讓我初窺經絡穴位的奧秘,並學習如何用經絡按摩拔罐走罐及刮痧……來減輕不適,達到鬆弛的效果等,對我的助益之大實難言喻。
前不久聽聞老師將《從頭到腳,活用中醫》付梓,這不禁讓人雀躍萬分,相信這對忙碌的現代人,將是非常適合及實用,必是健康養生的最佳良方!
柳秀娥(商務)
用心養生維持身心靈平衡
在社大跟著施老師學習中醫已經邁入第七年,從説文解字對中醫的概述、八綱辯證、舌診、經絡穴位、刮痧、抜罐走罐、溫灸、鹽熨、紫雲膏、青黛膏的製作、耳穴、藥草學等,老師深入淺出的解說、生動活潑的教學,讓我能一窺中醫博大精深的奧堂,更多的是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和家人朋友的保健知識。
施老師是一位人間的修行者,毫不藏私地將所學、用心實驗的體證授與大家。告訴我們最有效的養生方法,其實就是維持身心靈的平衡,就是要用心養生。
常常在想這麼好的中醫保健課程,如果親朋好友也能聽到學到該有多好。很開心老師能將這些寶貴的中醫養生方法結集成書出版,感謝老師!
陳美君(商務)
在生活中實踐與體驗中醫美好
第一次見到莉莎老師是在大安社大成果展,其實那次是去好朋友的義賣會,當天下大雨很冷,因緣際會隔壁攤位是莉莎老師義診耳穴,好驚奇中醫裡有這麼神奇療法;當下我就報名中醫課程,從基礎理論望聞問切開始,掌紋養生、四季藥膳、舌診、耳穴、經絡……受益很多,應用日常生活,也分享給親朋好友中醫妙用理論與實踐。
莉莎老師的課程非常有趣,除了課程所學還有手作紫雲膏、中藥皂,過程除了運用中草藥還有自製產品。當我分享手作產品得到很多讚美,讓人非常有成就感!
雖然之前我有點排斥中醫,直到入門,才發現中醫是我國幾千年的精萃,在現代忙碌生活中實踐與體驗到中醫的好處,尤其在老師精闢有趣的課程裡得到更多的收穫。
葉美華
運用中醫處理疑難病痛
我們追隨老師已逾四個寒暑,平時與老師研習中醫內容,並瞭解身體傷痛,如何治癒身體。現今正值大陸武漢的新冠肺炎騷擾之際,而能於百忙之中適時推出《從頭到腳,活用中醫》一書,告訴我們當身體有恙時,要如何處理;再加上身心靈的心理配合兼治,則更易於處理任何疑難病痛。
謹以此段,記述本書的內容要點,也希望各位能依書之所言,慢慢的體會,感謝各位。
李建時
透過中醫養生與自然合一
我很享受上莉莎老師的課,雖是上課,但我常於聽課中神馳於中醫的世界:那世界是個非常生活化、實用化的自然、慢活境界,是一段段先人古老智慧的吉光片羽。
中醫其實講的是人心,「病由心生」,這句話在我向莉莎老師學習中醫的課程中深信不疑,透過中醫養生的方法,讓我漸次懂得如何與自然合一、與真我合一,融入再融入……。
中醫養生法不僅讓我的身體更健康,同時也讓我的心恬靜、喜樂,充滿力量。
余靜儀
運用中醫自我保健
偶然的機會中,在社大選讀一些進修的課程,尤其當自己的身體亮起了紅燈,想說學些中醫養生也不錯,因此認識了生命中的貴人──施莉莎老師,這些年的學習,除了自我保健以外,更讓我重視養生之道,現在老師出版了這本《從頭到腳,活用中醫》在此鄭重的介紹。書中「說中醫、話疾病」,並以捷運網路的轉運站(例如板南線在忠孝新生站,可轉換中和新蘆線),來解釋人體經絡穴位關係、起源、怎麼發現的、與禪修的關係,經絡穴位的概念,穴位如何測量、功效……中醫如何活用、急救、應用方法、使用穴位等。
做到頭部按摩、眼睛保健,透過一些手法,藉由刮痧、拔罐、走罐、溫灸、鹽熨進而改善肩頸痠痛、腰背痠痛、足膝關節痠痛、腳踝痠痛及足底疼痛等,以及如何──用「心」養生。感恩如此大作,恵我良多。
楊錦翔(商務)
多年行醫與教學的大匯集
跟著施老師學習中醫已有四年,施老師醫術精湛,教學認真,《從頭到腳,活用中醫》這本書,更是老師多年的行醫及敎學的大匯集,內容深入淺出,把中醫養生保健的觀念,做了非常詳盡的介紹。
同時,在第三篇第六~十章更談到有關於身體各部位疼痛發生時,該如何啓動自身的自癒能カ,精闢的配穴按摩,是極為有效緩解疼痛的方法。故特別推薦此書給各位朋友,希望能受用。
徐秋琴(公務員)
值得推薦的實用寶典
跟著施老師從經絡開始學起,四年多來受到很大的啓發,對個人健康有很大的幫助。此次,施老師把實用的中醫理論與實際的臨床應用充分結合,對所有對中醫有興趣的人,提供有用的知識,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實用寶典,請大家一同來學習,並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對自己及家人的身體健康,一定會有很大的助益。
洪明宗(商務)
日常生活中做好保健
和施老師上課得到很多養身實用心得,一是面部經絡八條按摩線,雖然只是用面霜及精油塗抹後用手指推兩次,沒精確到位也有活絡血路效果,尤其是眼部的上下兩條精絡穴位,隨時按壓可達到鬆弛壓力,視力舒展明亮,在工作及生活中因電腦過度使用中得以保健雙眼。
二是自從用了老師做的紫雲護唇膏,天然舒適,市售品用後常有緊繃感,所以不再買市售護唇膏了。恭喜老師再出書造福大衆。
林淑娟(商務)
中西醫理相容活用
二○一七年炎炎夏日,挨在冷氣房內,身上仍冒著汗,心中盤算找些中醫相關的東西學學,衡量著時間,找著了莉莎老師的耳穴課,直奔社大。
盼著、盼著幾週後,莉莎老師說:「出口轉內銷&反射區。」我愣住了,耳穴是什麼?穴道能做什麼?一大團疑惑?
總得先說服自己才能學得好吧!解剖&组織我並不陌生,打些底子練功夫囉!從較拿手的西洋文獻入手,瑞典神經學家和北京中醫單位協同研究,證實經絡穴道是一條「低流阻循經通道」,也包含著肥大细胞&組織胺的運作。這些概念拉近了和病理學的關係,茅塞頓開。
逐漸的,聆聽...
作者序
養生從「心」開始
已經擱筆快十年了,之前有出版過幾本書,如《芳香經絡療法》、《望舌辨寒熱》、《掌紋養生學》、《中醫美容DlY》等七本書,後因教學繁忙一直無心再提筆。上學期班上的秀珊同學來問我:「老師,我聽了您的課,也看了您寫的幾本書,很有收穫,您是否可以再寫一本,我可以幫你出版。」「妳是?」「我在出版社工作,我們總編之前也上過您的課,是她推薦我來上課的。」就這樣我來到了日日幸福出版社,見到了總編淑娟,老友相見份外親切,我們就一起討論了寫作的方向,回去思考疏理了一下,將我這二十年的教學經驗和幾十年的中醫臨床經驗相結合,本書的大綱就這樣成形了。
本書主要針對那些對中醫養生保健有興趣的各位讀者,很多讀者可能喜歡中醫,但并不一定了解中醫,所以本書就從「中醫」二個字開始說起,深入淺出地闡述中醫的基礎理論,並將中醫養生的觀念運用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讓中醫從高深的理論走向日常居家運用。
本書主要分四個篇章來論述。第一篇講述中醫的基本觀念,及疾病發生的原因,還有中醫在一般生活上的運用。第二篇介紹經絡穴位的概念及分布走向,以及經絡與禪修的關係。第三篇也是本書的重頭戲,從頭到腳活用中醫,針對各部位的常見疾病,結合穴位按摩,及刮痧、拔罐、溫灸、鹽熨等方法的運用,來解決問題。如中醫急救篇中,詳述暈厥的症狀、判斷,及如何處理。讓讀者就算沒有上過中醫課,只要看過此書,如遇到緊急狀態,也能幫助所需之人。還有肩頸痠痛、五十肩、腳底筋膜炎等疾病,如何居家用中醫穴位按摩,再配合撥罐或溫灸來處理,來改善症狀。而且每一步驟都是圖文並茂,讀者很容易看懂並運用。
本來寫到第三篇就可以結束了,但我總覺得不夠完善,因為完整的人生,應該是身心靈三位一體的,如果只著重在身體上,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所以最後補寫了第四篇。其實第四篇與中醫並沒有太大的關聯,這是我幾年前,受到《水知道答案》這本書的啟發,自己用橘子和茶花所做的有關意念方面的實驗。我把這一實驗放在本書的最後,是想表達一個觀念:要保持健康的身體,除了均衡的飲食,規律的起居,適度的運動,穴位的按摩,更重要的,還要保持一個健康良善的心態。
有的人非常注重養生,平時只吃有機的食物,這當然非常好,但是就算你牛羊都自己養,牛奶也自己擠,水果蔬菜也都自己種,如果不注重養心,那麼前面所做的一百分努力,其效果卻是很有限的,有時還不如當下的一個轉念,當你常常保持善念保持正念,比吃什麼補藥的能量都強。即養生從「心」開始。
最後,希望各位有緣讀到此書的朋友,能喜歡這本書,更希望大家能從中有所收穫。
因個人才疏學淺,難免掛一漏萬,還望大家海涵,有不對之處,還望指正。
祝福各位讀者朋友都能身心健康,萬事如意!
施莉莎
養生從「心」開始
已經擱筆快十年了,之前有出版過幾本書,如《芳香經絡療法》、《望舌辨寒熱》、《掌紋養生學》、《中醫美容DlY》等七本書,後因教學繁忙一直無心再提筆。上學期班上的秀珊同學來問我:「老師,我聽了您的課,也看了您寫的幾本書,很有收穫,您是否可以再寫一本,我可以幫你出版。」「妳是?」「我在出版社工作,我們總編之前也上過您的課,是她推薦我來上課的。」就這樣我來到了日日幸福出版社,見到了總編淑娟,老友相見份外親切,我們就一起討論了寫作的方向,回去思考疏理了一下,將我這二十年的教學經驗和幾十年的中...
目錄
推薦序1:中西醫理相容活用
推薦序2:由淺入深了解中醫及經絡穴位
推薦序3:用身心靈正確養生
推薦序4:養身重在養生
推薦序5:釐清中西醫似是而非的資訊
推薦序6: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推薦序7:健康養生最佳良方
推薦序8:用心養生維持身心靈平衡
推薦序9:在生活中實踐與體驗中醫美好
推薦序10:運用中醫處理疑難病痛
推薦序11:透過中醫養生與自然合一
推薦序12:運用中醫自我保健
推薦序13:多年行醫與敎學的大匯集
推薦序14:值得推薦的實用寶典
推薦序15:日常生活中做好保健
作者序:養生從「心」開始
附錄:本書經絡穴位一覽表
第一篇 說文解字──概述中醫
第一章 從「中醫」二字說起
◆「中」字的意義
◆「醫」字的意義
第二章 說文解字──話疾病
◆「疾」字的意思(外因)
◆「病」字的意思(內因)
◆ 不內外因
第二篇 人體捷運──經絡穴位
第一章 從經絡起源說起
◆經絡是怎麼發現的
◆經絡與禪修的關係
第二章 經絡穴位的概念
◆經絡的概念
◆穴位的概念
◆十四經絡概述
◆怎麼測量穴位
◆穴位的功效
第三篇 從頭到腳──活用中醫
第一章 中醫急救──穴到人醒
◆中醫急救的適應症
◆中醫急救的常用穴位
◆常見急症的中醫急救方法
第二章 頭部按摩──梳到絡通
◆頭部的穴位及投影
◆梳頭按摩
◆梳頭的功效
第三章 眼睛保健
◆眼部穴位
◆眼保健操
第四章 刮痧、拔罐及走罐
◆刮痧拔罐及走罐的功效
◆刮痧拔罐及走罐的注意事項
◆刮痧、拔罐及走罐的操作
◆刮痧、拔罐後的皮膚顏色及意義
第五章 溫灸與鹽熨
◆溫灸
◆鹽熨
第六章 肩頸痠痛──罐到肌鬆
◆肩頸痠痛的原因
◆肩頸痠痛的配穴
◆肩頸痠痛的居家保健
第七章 五十肩痛──溫灸爬牆
◆五十肩的病因及症狀
◆肩關節周圍的穴位
◆五十肩的居家輔助治療
第八章 腰背痠痛──軟硬兼施
◆腰痛的病因、分類及症狀
◆腰痛相關穴位
◆腰背痠痛的居家保健
第九章 足膝痠痛──慎用冰敷
◆膝關節痠痛
◆腳踝痠痛──急慢有別
第十章 足底疼痛──踩鹽梳頭
◆足底疼痛的成因
◆相關症狀
◆足部經穴及反射區
◆足底痛的居家保健
第四篇 用「心」實驗──用心養生
第一章 說文解字──話「心」性
◆「心」字中三點的意思
◆「心」字的中心一點的意思
◆「心」字乚外的二點的意思
第二章 中醫對「心」的認知
◆心主血脈
◆心主神明
◆心開竅於舌,舌為心之苗
第三章 用「心」做實驗
◆水的實驗
◆筆者的實驗
◆身心靈平衡
推薦序1:中西醫理相容活用
推薦序2:由淺入深了解中醫及經絡穴位
推薦序3:用身心靈正確養生
推薦序4:養身重在養生
推薦序5:釐清中西醫似是而非的資訊
推薦序6: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推薦序7:健康養生最佳良方
推薦序8:用心養生維持身心靈平衡
推薦序9:在生活中實踐與體驗中醫美好
推薦序10:運用中醫處理疑難病痛
推薦序11:透過中醫養生與自然合一
推薦序12:運用中醫自我保健
推薦序13:多年行醫與敎學的大匯集
推薦序14:值得推薦的實用寶典
推薦序15:日常生活中做好保健
作者序:養生...
商品資料
出版社:日日學出版日期:2020-05-15ISBN/ISSN:978986977666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0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