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潘孟安、古源光、黃啟倫,專文力薦★
★30位產官學第一線領導人,一致推薦★
地方創生✕智慧城市✕搖籃到搖籃的永續設計
10年後的世界,將以什麼面貌呈現?
當人口、資源、環境瀕臨極限,一場新型態的經濟革命應運而起。
永續、綠化、零浪費,這些關鍵字已不能停留於美好願景中,在台灣人口老化速率名列世界前茅的現下,更是近在眼前的迫切需求。
▌國際觀點,在地實踐
面對全球化的惡化短缺問題,本書討論國內/外的研究案例,結合作者自身多年的積累,由建築、社區、環境、政策、經濟等多元載體,探討「永續」的核心價值。以建築尺度,展開在地化的永續價值,產業思維轉變之脈絡。以聚落尺度,展開智慧社區的空間美學,連結城鄉發展課題。
▌多元案例,切身經驗
台灣在地 宜蘭厝、高雄厝、臺中宜居建築、屏東農村六藝遊
獲獎評析 普立茲克建築獎、台灣建築園冶獎
國外趨勢 荷蘭boxtel生態農村、德國七星金牌農村
▌豐富資料,深入淺出
涵蓋產、官、學各面向一手資訊,收錄作者精心製作的習題、解答,特闢附錄詳載內文出現的計畫法案、會議宣言。既供全面性參考,又使版面乾淨,閱讀順暢。
荷蘭的循環經濟、日本的地方創生,台灣需借鏡地理條件和人口規模相似的指標性國家,在有限資源創造效益最大化。無論是不動產、建築、社區營造領域,或是想掌握未來趨勢的人,都得以透過本書共創our common future。
★好評力薦
「閱讀之後,不僅是『預料之中』的好書,更是一本『預料之外』的寶貴資料。」——陳菊 總統府秘書長
「以永續手法透過人、空間、產業詮釋美學新概念,具有相當的啟發性和參考性。」——潘孟安 屏東縣縣長
「桂鳳主任參與政策制訂及計畫推動已有相當豐富的經驗累積,加上其十多年來的學術研究成果……文字流暢、條理分明,並能收深入淺出之效,實屬難得。」——古源光 國立屏東大學校長
「觀點精闢,不僅可讓非建築、城鄉規劃等讀者,淺顯易懂,又可瞭解中央、地方政策內涵及農村生態社區建構模式及評估指標。」——黃啟倫 台灣省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理事長
作者簡介:
張桂鳳 Chang Kuei-Feng
現職 國立屏東大學不動產經營學系 副教授兼系主任
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建築系,建築博士
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委員
屏東縣城鄉發展處處長
專長 永續住宅評估、綠建築計畫、綠色城鄉規劃、生態社區營造
Email daphne@mail.nptu.edu.tw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文力薦
陳菊 總統府秘書長
潘孟安 屏東縣縣長
古源光 國立屏東大學校長
黃啟倫 台灣省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理事長
●一致推薦
王世賢 屏東縣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王志輝 台東縣副縣長
江子超 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第20屆理事長
江哲銘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退休)
吳欣修 內政部營建署署長
李正偉 南投縣政府建設處長
李正聰 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
車牧勒薩以.拉勒格安 屏東縣三地門鄉鄉長
周伯丞 樹德科技大學設計學院院長
林子森 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第18&19屆理事長
林學堅 基進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不動產開發部執行長/嘉義縣政府經濟發展處前處長
邱英浩 台北市立大學市政管理學院教授兼院長
凃耀斌 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第23屆理事長
洪光佐 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第22屆理事長
洪啟東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專任教授兼設計學院院長
張啟英 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第21屆理事長
張耀仁 冠騏國際地產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世雷 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第10屆理事長
陳亞麟 屏東縣枋寮鄉鄉長
彭光輝 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榮譽教授
黃文彬 台中市都市發展局局長
黃秀文 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第24屆理事長
黃振全 農委會水保局台中分局長
楊欽富 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第13屆理事長
蔡敏文 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第2及11屆理事長
鄭平清 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第8&9屆理事長
名人推薦:●專文力薦
陳菊 總統府秘書長
潘孟安 屏東縣縣長
古源光 國立屏東大學校長
黃啟倫 台灣省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理事長
●一致推薦
王世賢 屏東縣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王志輝 台東縣副縣長
江子超 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第20屆理事長
江哲銘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退休)
吳欣修 內政部營建署署長
李正偉 南投縣政府建設處長
李正聰 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理事長
車牧勒薩以.拉勒格安 屏東縣三地門鄉鄉長
周伯丞 樹德科技大學設計學院院長
林子森 高雄市建築經營協會第18&19屆理事長
林...
推薦序
菊姊序
▌「「厝」連接人與土地情感
接到潘縣長電話,提到曾擔任過他縣府團隊的城鄉發展處長要出書,想邀請我寫序,心想與這位處長並未共事過,怎麼會想到我,經由潘縣長說明之後,讓我毫不猶豫答應,其緣起是從我擔任高雄市長推動的「高雄厝」開始。
2010年12月25日高雄縣、市合併改制成為南台灣具潛力與競爭力的大高雄市,我們當時提出「生態、經濟、宜居、創意、國際」五項施政核心價值,落實產業創新、宜居環境、人本社福及安全城市,為高雄創造下一個百年風華的發展願景。然而,行政區土地面積擴大十八倍,除了原本都會平地,增添沿海、丘陵、山地等多樣化地形地貌,對我和市府團隊來說,除了全力促進「城」與「鄉」的均衡發展,更要讓「高雄人」凝聚超越行政區界定的在地認同和情感。
所以,2011年高雄市政府與民間合作啟動具在地特色的「高雄厝」計畫,因為我瞭解「厝」是連結人與土地情感交流的最佳空間。「高雄厝」是為了創造建築產業、永續環境以及城市美學的三贏,打造真正屬於高雄人的生活空間。因此,我們讓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共同參與、營造適合氣候環境、反映多元文化,找到屬於在地建築的認同性、識別性、自明性與未來性。另外,「高雄厝」的設計也必須反映在地自明性,可以透過「埕」空間的創造設計,勾勒出生活文化之間的接觸、交流與傳承,創造土地與建築新價值。
▌全球在地化「DNA」及「know how」
1992年巴西里約「地球高峰會」發表「里約宣言」,提出「二十一世紀議程」(Agenda 21),再度發出地球環境對於全球氣候變遷的警訊。隨即國內為積極落實永續台灣理念,行政院參考聯合國二十一世紀議程相關行動方案,2000年完成「21世紀議程—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作為檢證國家整體發展政策的基礎、規劃施政願景的基礎。
原本從書名《建築美學.永續城鄉》,應是以「永續」觀點,透過建築、社區、農村、城鄉等載體,娓娓道出生活空間美學。但是,閱讀之後,不僅是「預料之中」的好書,更是一本「預料之外」的寶貴資料,尤其是作為一本大學教課書籍,涵蓋層面是從全球觀點切入,再分析國內產業界及政策推動現況,並以桂鳳主任多年學理研究為基礎,彙整成一本兼具實務與理論,城鄉宏觀與建築微觀視野的大學教科書。
第壹篇「建築幸福美學」,從全球永續發展共識,以NGOs非官方發起普立茲克建築獎及台灣建築園冶獎的得獎趨勢,說明國際營建產業發展動向。可從2010年之後普立茲克得獎建築師看見端倪,例如2013年得獎者伊東豊雄、2014年得獎者坂茂、2018年得獎者巴克里希納.多西等,其作品皆是呼應氣候變遷與災害複合(CO2減量、防災、救援)、人口高齡化、人道精神、社會住宅或平價住宅。又從高雄發起園冶獎得獎作品,更是印證不動產價值思維轉變,從人文與環境綠化效益帶起一個生活價值,這也是我推動「高雄厝」的初衷。在一個高度全球化的時代,市民一定要凝聚共識並發出強大的訊息,城市才有identity,才有「識別性」,這就是glocalization,兼具國際視野並融合在地需求和特色的動態關係,真正做到「全球接軌、在地行動」。
從宜蘭厝、高雄厝、台中宜居建築及屏東綠建築來詮釋台灣在地思維永續建築,其實更突顯出近年來因為各地方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努力,台灣國際競爭力與城鄉形象的大幅提升。記得桂鳳主任在2011年開始協助我推動高雄厝計畫時,陸續與荷蘭、德國、美國、澳洲、加拿大、日本、香港、韓國等專家學者交換永續建築的構想,也與iiSBE、大阪府建築士事務所協會等簽訂合作備忘錄,讓國際友人充分瞭解具國際觀視野、在地特色、綠建築技術的高雄建築,不僅可促進產業升級,兼顧節能與高齡者的生活品質與尊嚴,更提升高雄的國際能見度,喚起市民對於高雄風土及人文的關注,這就是高雄DNA及 know how。
▌台灣競爭力從永續宏觀在地思維開始
我出生在宜蘭縣三星鄉,從小生長在蘭陽平原上農村長大,深刻體認目前農村發展困境與問題,聽潘縣長轉述桂鳳主任在擔任城鄉發展處長時,除了致力推動綠建築自治條例、BIPV等,並協助屏東縣成立全國第一個農村推動辦公室,整合跨局處資源,投入農村再生及社區營造,並將永續觀念、智慧科技新概念導入農村生活空間之中,以「農村六藝美學」詮釋被遺忘已久的農村原型,具有相當的開創性。
台灣有80%土地都是非都市農漁村、鄉村、山地區等,但是有80%人都居住在都會區,這本書以地方創生與鄉鎮發展及枋寮案例作為總結,點出台灣現階段面臨的高齡少子化、人口過度集中大都會、鄉村產業勞動力不足、城鄉差距日益擴大以及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深得我心。
這本書名為《建築美學.永續城鄉》,傳達桂鳳主任她十多年來一直關注的重心,希望這本書的出版,可以鼓勵新一代台灣青年,在今日全球化競爭的社會之中,持續關心台灣建築城鄉議題,堅持永續宏觀在地思維,贏得應有尊重及台灣競爭力,在此推薦桂鳳博士新書。
中華民國總統府祕書長
陳菊
2020年1月30日
菊姊序
▌「「厝」連接人與土地情感
接到潘縣長電話,提到曾擔任過他縣府團隊的城鄉發展處長要出書,想邀請我寫序,心想與這位處長並未共事過,怎麼會想到我,經由潘縣長說明之後,讓我毫不猶豫答應,其緣起是從我擔任高雄市長推動的「高雄厝」開始。
2010年12月25日高雄縣、市合併改制成為南台灣具潛力與競爭力的大高雄市,我們當時提出「生態、經濟、宜居、創意、國際」五項施政核心價值,落實產業創新、宜居環境、人本社福及安全城市,為高雄創造下一個百年風華的發展願景。然而,行政區土地面積擴大十八倍,除了原本都會平地,增添...
作者序
▌理論建構
1992年參與祐生研究基金會與恩師江哲銘教授研究團隊,懵懵懂懂開始接觸下世代居住規格、共生生態環、共生化等研究,1994年考上建築師之後在建築師事務工作,陸續接觸到綠建築概念,期間有機會去歐洲參訪,慢慢開啟永續建築概念,且在2002年時參加聯合國在荷蘭辦理國際永續建築短期課程,住宿在荷蘭boxtel鄉村社區,實地體驗了幾週的生態農村生活,此時開始參與國際永續會議(World Sustainable Building Conference, WSB),同時亦走訪北歐幾個國家的永續建築、生態社區、再利用更新、工業區再生等案例,看到歐洲將循環、低碳、智慧科技等概念已經陸續導入實際案例之中。
2002年荷蘭國際永續課程結束後,回到學校繼續進修建築博士,開始將永續發展與建築空間做一連結,在修習時協助江哲銘教授出版永續建築導論,這是全台灣第一本出版談論永續建築之書籍;同時完成個人博士論文,亦是第一本將國際永續建築評估指標應用在台灣地區操作之博士研究。2005年初到屏東大學任教,開始將永續建築指標之環境、經濟、社會之概念,落實於高雄在地化建築「高雄厝」推動;2009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南台灣,隔年2010年時公布農村再生條例,此時有機會參與屏東農村再生總體計畫,在兼顧生活生產生態之外,並將永續建築指標與智慧生活、防災網絡整合,希冀可以營造台灣農村產業自然地景;亦在涂明達老師(彰化縣前副縣長)推薦之下,擔任屏東縣景觀總顧問,此時將永續發展概念,結合台灣城鄉風貌目標「建構具國土美學的生態城鄉環境」,協助屏東縣政府創造具本土文化風格、綠意盎然、適意美質之永續家園。
▌實務應用
2015年到屏東縣政府城鄉發展處服務,在潘孟安縣長、台灣省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黃啟倫理事長、及屏東縣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王世賢理事長支持之下,催生屏東縣綠建築自治條例,同年2015年潘縣長成立全國第一個農村再生推動辦公室,讓我更直接參與農村再生計畫政策推動。2018年底從屏東縣政府歸建回屏東大學,在經歷過近四年公部門政務參與,著實對我教授的課程產生正面影響,開始思索如何讓台灣高等教育的課程,多加一些對切身生活的家鄉填加些在地化元素與環境關懷,進而延伸至教授之通識課程,因而起心動念開始整理這幾年來的參與的事務與研究累積,也思考如何將其
實務與理論結合,融入課程之中,這書可說是一本大學專業與通識教育結合之教科書。
初與出版社討論書的架構時,本以農村再生與城鄉美學為主題,適逢2019年台灣地方創生元年,以及包浩斯(Bauhaus)滿一世紀,面對全球化的風潮影響:能源問題、環境問題、資源短缺問題、人口問題、糧食問題⋯⋯問題,也這個機會讓我參考國內外的研究案例,將「永續建築的核心價值:社會、環境、經濟」一併納入,擴展至農村再生及地方創生的尺度思維。
▌建築永續 農村美學
本書定位為「建築永續 農村美學」,永續與美學概念其源自「formfollows function」、「less is more」,以及呼應2015年聯合國17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form follows function」如同「路易斯.蘇利文」建築大師提出的理論,強調建築的形態(外觀造型)是隨著內部機能的需要而設計的,空間規劃必須符合功能性和合理性,才可帶來更美好的生活,如同農村的地景地貌是隨著生活、產業及周遭環境,是很好地整合成整體、彼此相關聯的組成,反映了自然界中共生系統;「less is more」是從曾任包浩斯(Bauhaus )校長的現代主義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所提出,亦是影響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和FACEBOOK創辦人扎克伯格追求極致的簡潔和質感,重視功能、技術和經濟效益,以及藝術和技術相結合的原則;聯合國「SDGs」,則涵蓋社會、經濟及環境等領域,人口老化、氣候變遷、能源轉型、長期照護、弱勢照顧及社會包容等進步價值,皆與台灣永續發展息息相關。
因此,本書分為二大部分:「壹、建築永續美學」篇及「貳、農村城鄉美學」篇。「壹、建築永續美學」篇,以「建築尺度」規模,展開永續與在地化建築思維的居住品質與價值美學,可以使修習不動產及建築課程的學生,瞭解建築產業思維轉變之脈絡,及綠建築評估內涵;亦可使修習通識課程的學生,透過諾貝爾級的「普立茲克建築獎」、「台灣建築園冶獎」案例詮釋,學習「formfollows function」及「less is more」的建築永續美學。「貳、農村城鄉美學」篇,以「聚落尺度」規模,展開低碳智慧社區思維的農村六藝生活空間美學,可以使修習不動產及建築課程的學生,瞭解如何從農村再生計畫發展及生態社區建構模式,進一步再連結到城鄉發展及地方創生;亦可使修習通識課程的學生,透過德國金牌農村案例、台灣農村再生案例及地方創生案例等,學習其所呈現區域及地方認同的地景、生態文化、及結合農業產業生活聚落之空間美學。
▌壹、建築永續美學篇
從永續介入建築思維轉變的第一章開始;接著第二章是從引領國際建築潮流及發展趨勢之建築獎開始分析,並特別選擇NGO民間發起且具國際代表性的「普立茲克建築獎」、「台灣建築園冶獎」,剖析各時期得獎建築師及得獎案例與全球建築產業發展趨勢之關聯性;第三章開始從全球不動產價值思維轉變,以相關研究論文分析永續建築對不動產市場影響;第四章則展開美國、日本、WELL健康建築認證等評估工具之發展;第五章則以台灣綠建築標章,及台灣地方特色綠建築:宜蘭厝、高雄厝、台中宜居建築、屏東綠建築等政策法令及案例,鑒觀永續建築台灣在地思維之作為,從建築居住空間興起健康生活態度美學。
▌貳、農村城鄉美學篇
從農村社區轉變的第六章展開台灣農村面臨問題及發展困境,並說明目前美國、日本、韓國等農業產業化分級及產業六級化等概念;第七章開始介紹台灣2010年推動的農村再生政策,與農村再生社區類型與分布情況,及農村再生計畫內涵;第八章以Sternenfels德國七星金牌農村案例印證,現階段農村社區要永續發展,不是只有傳統的農業,並且嘗試與其他的產業的聯結,且不僅只是把傳統農業改成觀光或休閒,更涵蓋媒體、創業、公共服務、世代交替⋯⋯等等面向導入不同的概念,讓農村發展基礎更加厚實;並展開低碳智慧農村規劃內容與生態社區建構模式,例如:台灣EEWH-EC、美國LEED-ND、日本CASBEE-UD、SNTOOL等,已從「建築尺度」評估規模轉為「聚落或社區」層級規模;第九章以農村六藝-農藝、食藝、綠藝、工藝、文藝、遊藝,詮釋農村生活空間美學,並以「屏東農村六藝遊」案例展開說明,強調農村再生2.0的產業及區域地景美學營造;第十章則以地方創生案例,如同國發會指導方針,利用「優化地方產業,鞏固就業機會」,「建設鄉鎮都市,點亮城鎮偏鄉」,「推動品牌台灣,擴大國際聯結」等三大策略,促使我國土地的利用更為明確,達成「適地適用」,提升國
土美質,營造富麗創意的城鄉環境。
感謝陳菊秘書長、潘孟安縣長、古源光校長及黃啟倫理事長為本書撰序,更感謝恩師江哲銘教授、iiSBE執行長Nils Larsson與祐生研究基金會啟蒙與指導,及多年來在屏東大學永續建成中心研究團隊們的共同學習與累積,他們是本書得以
出版的最大助力。
▌理論建構
1992年參與祐生研究基金會與恩師江哲銘教授研究團隊,懵懵懂懂開始接觸下世代居住規格、共生生態環、共生化等研究,1994年考上建築師之後在建築師事務工作,陸續接觸到綠建築概念,期間有機會去歐洲參訪,慢慢開啟永續建築概念,且在2002年時參加聯合國在荷蘭辦理國際永續建築短期課程,住宿在荷蘭boxtel鄉村社區,實地體驗了幾週的生態農村生活,此時開始參與國際永續會議(World Sustainable Building Conference, WSB),同時亦走訪北歐幾個國家的永續建築、生態社區、再利用更新、工業區再生等案例,看到歐洲將循環、低碳...
目錄
菊姐序
孟安縣長序
源光校長序
啟倫理事長序
自序
壹、建築幸福美學
1 建築思維轉變
1.1 永續觀念發展歷程
1.2 永續發展目標
2 建築大獎趨勢
2.1 普立茲克建築獎
2.1.1 何謂普立茲克建築獎
2.1.2 普立茲克獎得獎分析
2.1.3 歷屆得獎建築師與歐美日建築產業發展趨勢
2.2 台灣建築園冶獎
2.2.1 何謂建築園冶獎
2.2.2 歷年園冶獎得獎與台灣建築產業發展趨勢
3 從不動產看永續建築
3.1 不動產價值思維轉變
3.1.1 不動產市場之意義
3.1.2 不動產市場之循環關係人
3.1.3 不動產價格之影響因素
3.1.4 永續建築之附加價值
3.1.5 建築空間環境綠化效益
3.2 永續建築、綠建築與不動產價值
3.2.1 永續建築對不動產市場影響因素
3.2.2 國內外永續、綠化對不動產市場影響
3.3 永續性能與不動產價值評估
3.3.1 不動產評估整合永續性能
3.3.2 整合不動產市場價值與建物永續性能之評估系統
4 永續建築評估工具發展
4.1 評估工具分類
4.2 永續建築物評估面向
4.3 永續建築環境評估尺度
4.4 國內外永續建築環境評估工具
4.4.1 SBTOOL
4.4.2 美國LEED評估系統
4.4.3 日本CASBEE評估系統
4.4.4 WELL健康建築認證
5 永續建築在地思維
5.1 台灣綠建築標章
5.1.1 台灣綠建築EEWH評估系統
5.2.2 台灣綠建築案例
5.2 台灣地方特色建築
5.2.1 宜蘭厝
5.2.2 高雄厝
5.2.3 台中宜居建築
5.2.4 屏東綠建築
貳、永續城鄉發展
6 農村社區轉變
6.1 台灣農村現況
6.1.1 農村發展困境
6.1.2 農村變遷所面臨問題
6.2 農村及農村社區
6.2.1 農村社區
6.2.2 社區定義
6.2.3 農村產業
6.3 永續社區
6.3.1 生態農村
6.3.2 永續社區
7 台灣農村再生政策內涵
7.1 農村建設政策與永續發展
7.2 台灣農村再生政策
7.2.1 農村再生計畫發展歷程
7.2.2 農村再生相關法令
7.3 農村再生計畫
7.3.1 農村再生社區分布
7.3.2 農村再生社區規劃範圍
7.3.3 農村再生推動計畫
8 低碳智慧農村社區
8.1 農村社區規劃
8.1.1 農村社區規劃法令規定
8.1.2 農村社區規劃面向
8.1.3 德國金牌農村社區案例
8.2 農村生態社區建構模式
8.2.1 台灣EEWH-EC生態社區評估系統
8.2.2 美國LEED生態社區評估系統
8.2.3 日本CASBEE生態社區城市評估系統
8.2.4 iiSBE SNTOOL永續社區評估系統
8.3 智慧生活與永續智慧社區
8.3.1 智慧生活
8.3.2 智慧綠建築與社區計畫
8.4 低碳智慧農村發展
8.4.1 低碳農村智慧生活網絡
8.4.2 低碳農村雲基地建構模型
9 農村城鄉空間美學
9.1 農村六藝美學
9.1.1 農村六藝定義
9.1.2 農村六藝遊案例
9.2 農村產業及區域地景美學營造
9.2.1 農村產業及景觀總合發展計畫
9.2.2 案例分析
10 農村創生到城鄉永續發展
10.1 國土計畫政策內涵
10.1.1 城鄉永續與國土空間發展
10.1.2 國土計畫及鄉村發展
10.2 地方創生與鄉鎮發展
10.2.1 台灣地方創生政策內涵
10.2.2 農村與地方創生案例分析
10.2.3 地方創生政策對於台灣國土規劃之影響
習題
解答
附錄
附錄一 聯合國17個永續發展目標
附錄二 國土計畫法摘錄
附錄三 綠建築九大指標新建工程評定書及指標評估表
附錄四 高雄市高雄厝設計及鼓勵回饋辦法
附錄五 台中市鼓勵宜居建築設施設置及回饋辦法
附錄六 屏東縣綠建築自治條例
菊姐序
孟安縣長序
源光校長序
啟倫理事長序
自序
壹、建築幸福美學
1 建築思維轉變
1.1 永續觀念發展歷程
1.2 永續發展目標
2 建築大獎趨勢
2.1 普立茲克建築獎
2.1.1 何謂普立茲克建築獎
2.1.2 普立茲克獎得獎分析
2.1.3 歷屆得獎建築師與歐美日建築產業發展趨勢
2.2 台灣建築園冶獎
2.2.1 何謂建築園冶獎
2.2.2 歷年園冶獎得獎與台灣建築產業發展趨勢
3 從不動產看永續建築
3.1 不動產價值思維轉變
3.1.1 不動產市場之意義
3.1.2 不動產市場之循環關係人
3.1.3 不動產價格之影響因素
...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60頁開數:16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