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如此靠腰,需要哲學家來撐腰!本書讓人重新認識三十七位古代和中世紀的哲學家,且看古聖先哲如何廢中求生存,從而留下智慧的精華。
★ 最近比較煩?需要哲學家討拍取暖陪伴我們微笑度過生命的難關?本書讓人重新認識五十一位近代西方哲學家,看看古聖先哲如何煩中作樂,從而留下智慧的精華。
《人生雖然有點廢,就靠哲學翻轉它》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誰都只想耍廢良久,
遭遇生命卡關接二連三,恭請37位哲學家帶我們破廢闖關!
學校不會考,但一定要懂得哲學思考,人生困惑難解,卻能睿智面對。傅佩榮教授以輕鬆小品、深入淺出的方式,引領現代人換一顆哲學家的腦袋,用多元化的思維,應對各式各樣的生命大哉問!
工作壓力神大,靠購物宣洩變成月光族,問問哲學家該怎麼辦?!享樂主義的代表魯克雷休斯教人搞清楚到底毛病出在哪裡,知道真正的快樂止於何處,敲開致富的最佳途徑。
生活充滿各種不大不小的痛苦,讓人軟弱無力受不了!看看西塞羅怎麼說?他認為要練習做到能忍受時就忍受,不能忍受時就躲開,逃避並不可恥而且可用。
傅佩榮教授介紹日常就在思索人生課題的三十七位西方哲學家,從古希臘時代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以至中世紀的奧古斯丁、多瑪斯等人,透過同樣在愛恨情仇中努力活著的先哲的故事,以及一個精闢的觀念或一句犀利的名言,常常可以想通某種奧妙的道理。原來,柏拉圖的戀愛使人陷入神聖的瘋狂,開始活出真正的自己,而西塞羅指出決定未來的是自己的勇氣,有了面對命運的勇氣,將更有誠意珍惜現在。灰心喪志想尋求力量?厭世耍廢想找到良方?哲學是處理煩惱和焦慮的指南,傅教授從現代角度解讀哲學家的思考歷程,只要傾聽他們的忠告,就能翻轉腦袋,逆轉人生。
《人生雖然有點煩,就靠哲學扭轉它》
人生總有好煩好亂的時候,好想擺脫心煩氣躁?
就請51位哲學家帶你轉換情緒,讓生命轉彎!
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過的坎,在人生道路的轉彎處,可以選擇活得煩亂或是愉快自在。傅佩榮教授以輕鬆有趣的故事、犀利精闢的字句,引領現代人重新認識古代哲學家,用新穎另類的思考角度,來面對擺盪在痛苦與厭煩之間的生命。
覺得工作好累好煩,請問哲學家怎麼看?伏爾泰認為沒事做等於沒活著,他教人了解工作如何成為最大的快樂,還能代替幻想。
是否總是空虛寂寞覺得冷?羨慕嫉妒恨別人為何談戀愛容易成功?威廉•詹姆士說,這是因為樂觀的人始終堅持那人一定會愛我,促使美夢逐漸成真。
欲望未能滿足,人覺得痛苦;欲望一旦滿足,人又覺得無聊。老是厭世悲鳴上演內心小劇場?煩惱焦慮想尋求解藥?傅佩榮教授引介日常就在思索情緒危機與生命難題的五十一位近代哲學家,從宗教轉向人間的佩脫拉克、亞爾貝蒂,以至現代的佛洛伊德、沙特、卡繆等人。透過這些西方哲學家的詼諧小故事與格言金句,可以學習怎麼看待煩悶這種生活中難以避免的感受,練習化苦為樂,扭轉人生。
作者簡介:
傅佩榮
上海市人,臺大哲學研究所畢業,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臺大哲學系教授、系主任兼哲學研究所所長,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
在臺大開設「哲學與人生」課程,座無虛席,受教者上萬人;另外,多次應邀前往馬來西亞、韓國、美國、新加坡等地的華人社團作傳統文化講座,亦在大陸多家電視臺主講國學。曾獲國家文藝獎、中正文化獎、教育部教學特優獎,及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新浪、搜狐二〇〇七年度傑出文化人物、《民生報》評選校園熱門教授等獎項。
傅佩榮潛心研究國學,專心注解,並重新解讀《論語》、《孟子》、《易經》等傳統經典。他不但長年致力於國學的普及與推廣,更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學養,集四十年潛心治學心得,以哲學建構和邏輯分析的視角,搭建起東西方思想的橋梁,堪稱中西文化的擺渡者。
已出版作品有《原來老子這樣說》、《原來孔子這樣說》、《原來莊子這樣說》、《原來孟子這樣說》、《論語的人文之美》[第一部]、《論語的生命解惑》(《論語的人文之美》第二部)、《人生困惑問莊子》[第一部]、《人生困惑問莊子》[第二部]、《荒謬之外──卡繆思想研究》、《會思想的蘆葦》、《最後一張王牌》、《傅佩榮的易經入門課》、《無用的日子讀老莊》等書、《人生雖然有點廢,就靠哲學翻轉它》[第一部]等書。。
傅佩榮國學官方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9S7VJzSXFj41-V6UV2sNA
章節試閱
《人生雖然有點廢,就靠哲學翻轉它》
哲學家大臣——塞內卡(Seneca,約4 B.C.-65A.D.)
生於羅馬帝國的科爾多瓦,是斯多亞學派的哲學家、政治家、劇作家。曾任尼祿皇帝的導師及顧問,為了避開政治鬥爭而一度引退,但最後仍被尼祿皇帝逼迫自殺。他提倡禁欲主義,要求人們離棄欲望和罪惡,對基督教影響甚大,被德國哲學家恩格斯稱為「基督教的叔父」
哲學家大臣
羅馬時代的斯多葛學派有三位代表,他們分別是大臣、奴隸與君王。席內卡是羅馬皇帝尼祿的老師及顧問。這位皇帝就是造成羅馬大火並歸咎於初期基督徒的暴君。
席內卡認為,哲學是人們善度正當生活的規律。研究哲學的目的是為了實踐,不然即是浪費時間。斯多亞學派原本主張唯物論,但是席內卡傾向於把神看成超越物質的。他談到靈魂時,口吻也近似柏拉圖二元論的觀點,他說:「我們的身體是加於靈魂的負擔與苦刑,靈魂在重壓之下陷於桎梏。」人的德行與價值全在人心,外在資產不會帶來真正幸福,它們只是命運之神的虛幻禮物,愚昧的人才會相信那些東西。
席內卡長期在朝為官,深知誘惑與墮落的可怕,因此他不主張人的德行「若非全有即是全無」,而是強調進德階段。首先要離棄某些罪惡;其次要養成毅力,屢仆屢起;然後可以不再犯錯。「最悲慘的奴役,是一個人做了自己欲望的奴隸。」由此出發,推己及人,「你若真想為自己而活,就必須為別人而活。」最後呢?
「當你活著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愛你;當你死去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惋惜。」席內卡如是說。
伊比鳩魯學派的始祖——伊比鳩魯(Epicurus,341-270B.C.)
生於薩摩斯島,父母親都是雅典人,他十八歲時搬到雅典,之後在小亞細亞受到德謨克利特原子論的影響。西元前三○七年他在雅典建立了伊比鳩魯學派,據說該學派居住在他的住家和庭院內,與外部世界完全隔絕,因此被稱為「花園學派」。他認為最大的善來自快樂,並區分了動態的快樂和靜態的快樂,並認為價值判斷源自感官的快樂與痛苦,主張道德是能產生持久快樂的行動。他在分析宗教和神學上的罪惡問題時,提出有名的伊比鳩魯悖論(Epicurean Paradox)。
伊比鳩魯軼事
希臘哲學接近尾聲時,出現一派稱為享樂主義的學者。此派創始人是伊比鳩魯。
既然倡言「享樂」,難免受人批判。人們傳說他為了飲食之樂,每天必須嘔吐好幾次;他還縱情聲色,與藝妓往來頻繁。他被人們說得一無是處,甚至罵他是「放蕩者」、「豬玀」等。
事實並非如此。伊比鳩魯的學生讚揚他的節制,說他最多偶爾喝一杯酒,平時喝水就滿足了,窮困時只吃豆子維生。一個學生說:「當我們比較伊比鳩魯與其他人的生活時,甚至可以稱他那種溫和自足的生活為一種神話。」
他對家人與朋友十分照顧,對奴隸也平等看待,允許他們參與哲學討論。他還在遺囑中宣布讓奴隸獲得自由。他說自己從十四歲就開始對哲學感到興趣,並且終身保持這種熱忱,他在訣別書中提到:「為了再次慶祝我那值得讚揚的有生之年,並為它畫下休止符,我寫下這些話語給你們。排尿的困難與痢疾帶來不可名狀的痛苦,儘管如此,當我回憶我們的哲學對話時,心靈的愉悅讓我可以忍受這些痛苦。」他把花園與房舍留贈弟子,讓他們在那兒繼續講學討論。他的學派又稱為「花園學派」。
享樂主義
伊比鳩魯說:「享樂是幸福生活的起源與目標。」不過,他所謂的享樂不是指感官上的滿足而已。享樂是指更細緻的心靈喜悅,如:友好的談話、聆聽音樂、欣賞藝術品,尤其是從事哲學思維。
哲學是生活的實踐,「如果哲學家的話語無法平息激情,無法把激情逐出心靈,那麼這些話語便是空洞的。」只有心靈歸於平靜和諧,才是真正的享樂。
他說:「我們必須讓自己從交易買賣與政治活動的牢籠中解放出來。」因此,要避開公共生活,回歸私人生活。學派的座右銘是「隱居」,但並非與世隔絕,而是以「友誼」取代忙碌的社交生活。「獲得友誼的能力,是促使智慧邁向幸福的所有方式中,最重要的一項。」「友誼環繞著世界起舞,並向我們宣示:我們應該甦醒去面對幸福。」
號稱享樂主義,所強調的卻是「知足常樂」。他說:「誰不知足,誰就不會幸福,即使他是世界的主宰也不例外。」這句話讓人想起老子所說的「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哲學家立場不同,但是談到人生問題,所得的結論卻往往相似,總是要人以理性的態度收斂自省,而不可陷入情欲的困境中。享樂主義的真諦即在於此。
不需要恐懼
伊比鳩魯認為,一般人很容易陷於三種恐懼之中。一是宇宙是否充滿危險?二是神明是否宰制人類?三是死亡是否結束人生?
關於宇宙,伊比鳩魯接受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宇宙萬物都是原子的機械式活動,原子不能來自虛無,也不會化為虛無。變化只是原子的分裂與重組,既然如此,人在宇宙中一點也不危險,又何必害怕?
其次,神明會宰制人類,賞善罰惡,甚至任意無常加以擺布嗎?伊氏認為,神明有自己的生活領域,不會干擾人間瑣事。人類真正的虔誠,「並非時常以布遮面,轉向石像或接近祭壇,亦非拜倒在地,在神廟前伸開雙手,更非以牲畜之血灑向祭壇,遍發誓言;而是能夠在平靜之中,以心靈探索萬事萬物」。
然後,死亡又是怎麼回事?人死之時,靈魂離開身體,知覺隨之消失。他說:「我們不必害怕死亡,因為如果我們存在,死亡就不存在;如果死亡存在,我們就不存在。」他又說:「知道死亡是一種虛無,使我們短暫的生命變得非常可貴。」能夠破除上述三種恐懼,人生應該比較快樂。這種享樂主義是需要智慧的。
新柏拉圖主義之父——普羅提諾(Plotinus,約204-270A.D.)
生於埃及,曾在亞歷山卓求學,老師是柏拉圖學派的薩卡斯(Ammonius Saccas)。他是新柏拉圖學派最著名的哲學家,更被認為是新柏拉圖主義之父。他的一生遭逢羅馬史上最多災多難的時期,但這一切在著作中卻沒有提到,反而擺脫了現世的悲慘,轉身觀照一個善與美的太一世界。他凸顯了柏拉圖哲學中的宗教傾向,影響後來基督教的神祕主義思想,認為人神能合一,達到永恆的極樂,。
上界與下界
柏拉圖哲學有一個難題,就是上界與下界如何溝通。所謂下界,是指我們日常生活所經驗的,充滿變化的一切。變化之物不可靠,那麼我們如何構成可靠的知識呢?柏拉圖認為要使用理性而排除感官的干擾。
理性的對象是理型,理型所構成的世界稱為上界。譬如,張三做了一件勇敢的事,我怎麼知道那是勇敢呢?因為我的理性知道勇敢之所以為勇敢的理型。接著要問的是:勇敢理型與具體的勇敢行為如何可以聯繫?這就是所謂的二界溝通問題。
新柏拉圖主義面對這個挑戰,如何回應呢?普羅提諾提出「流衍論」。簡單說來,由於上界的存在太豐盛了,於是滿而溢,往下流衍再形成下界。譬如,最初只有「太一」(絕對的一)存在,像太陽一樣發出無限光芒,由它流衍出「知性」,再依序衍生出「世界魂」、「個人靈魂」、「物質世界」。正如陽光照射,越往下光線越弱,存在程度越低,所以充滿各種變化。
普羅提諾的年代已到了公元後第三世紀,哲學界的思考焦點轉向如何協調新興的天主教與希臘哲學。普氏的新柏拉圖主義代表希臘哲學的最後高峰。
人生的進程
依普羅提諾所說,萬物的存在是由最初的「太一」流衍而成的。以人來說,由靈魂與身體所組成。靈魂往上可以聯繫「世界魂」,身體往下無法脫離「物質世界」。人的生命既然是這種二元架構,人生的進程就很清楚了:要努力擺脫身體的墮落趨勢,認真培育靈魂的上升動力。
普氏生於埃及,曾到亞歷山卓遊學,四十歲時在羅馬建立學派,推廣新柏拉圖主義。他倡導三種修練:一、欣賞音樂,保持靈魂和諧;二、演算數學,提升抽象能力;三、沉思冥想,專心觀照太一。經過長期努力,靈魂得以淨化而向上提升,進而與知性結合。此時,靈魂仍有自我意識。抵達最後階段,靈魂進入忘我境界,與太一密契合一。
他說:「那時,人就像在天堂上所見的一樣,同時看到神與自己:自己成了放射狀,充滿知性界的光,甚至與純淨的光合而為一,既無負擔也無重量。啊!簡直就化為神明,在本質上變成神了。」
他的話語極為深刻,啟發我們的思想。「眼睛如果沒有變得像太陽,它就看不見太陽;心也是如此,本身如果不美,就看不見美。」人生如果缺乏修練,一切只是變化生滅的幻影,誰又能肯定自己活得更好?
哲學豆知識:生命階段
蘇格拉底說:年輕人學習知識;成年人有所作為;老年人退出社會活動,依自我的意願過日子。他把生命分為三個階段,並分別有所期許。相對於此,孔子說:君子有三戒,年輕時不要好色,壯年時不要好鬥,老年時不要貪得無厭。中西哲人之說相互輝映,都指出了人生的修練之道。
我們不妨結合上述兩種說法,提出簡單而明確的建議。年輕時,除了約束感官欲望之外,還須進而努力求知;壯年時,除了不要爭強好勝之外,還須對社會有所貢獻;老年時,除了消除貪婪之心,還須學會放下,過幾年輕鬆自在的日子。
羅馬詩人賀瑞斯特別針對老年人,提出一番規勸。他說:「你若是一個明智的人,請及時取下你那匹老馬的籠頭,不要跑到後來,馬失前蹄,跌倒在地,成為眾人的笑柄。」
人在年輕或壯年時,如果犯錯,還有改正或補救的機會。到了老年階段再犯錯,誰能幫得上忙?問題在於:老年人缺乏安全感,總想抓住具體的財富。經過一生的歷練,最後覺悟的是:只有財富可靠。這樣的人生如果不是過於悲慘,就是自己全無慧根,無法明白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共和體制的擁護者——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約106-43B.C)
生於騎士階級的貴族家庭,是羅馬共和國晚期的哲學家、政治家、作家、雄辯家。他曾經擔任羅馬共和國的執政官,是共和體制的忠誠捍衛者,後來被政敵馬克.安東尼(Marcus Antonius)派人殺害。他是羅馬當時出名的文學人物,也為羅馬人引介了很多希臘哲學的作品,使得希臘哲學的研究得以延續,更長遠影響了歐洲的政治和哲學思想。
配合身分
義大利有一句諺語:「但願船夫只談風向,農夫只談耕牛,武士只談傷口,牧人只談羊群。」每個人負責自己專業的工作,整個社會才可大步前進。這個道理對國君尤其重要。
如果稱讚一位國君,說他是好畫家、好建築師、好律師,其實反而有些嘲弄的味道。亞歷山大大帝年輕時,一群樂師請他一展歌喉,他唱得讓人動容。父親馬其頓國王腓力對他說:「你唱得那麼好,不覺得羞恥嗎?」君王的任務是治理百姓,不必花時間在表演上。
西塞羅曾經擔任羅馬帝國的執政官,但是他留給後世的是文學作品,他的雄辯術更是卓越過人。有一次他要在公眾前演講,但時間有些緊湊,難以從容準備。一名僕人跑來向他報告,說演講推遲到第二天了。他心情忽然高興起來,就賜給這名奴隸人身自由。
席內卡說得好:「說話和諧悅耳,並非男子漢的榮耀。」孔子有個學生仲弓,別人批評他「仁而不佞」,意思是:德行雖好,但口才不佳。孔子說:德行是要一輩子努力的,但口才太好反而容易招來別人的厭惡。對一般人來說,在專業能力之外,只有培養德行是光明大道。這種觀念中西皆然,在德行方面每個人都有無可逃避的責任。
苦樂之間
苦樂有如兄弟,經常攜手而來。人們都希望離苦得樂,但是關鍵在於個人的看法。西塞羅認為:「痛苦不取決於人的本性,而在於人的看法。」譬如,受到父母責怪,一定使人苦惱嗎?如果知道父母是「愛之深,責之切」,就不但不覺難過,反而深感幸福。
西塞羅又說:「我們對痛苦與快樂的態度,常被某些偏見所控制。心靈軟弱無力時,連被蜜蜂螫了一下都會大嚷大叫。因此,我們需要的,除了正確觀念之外,還有自制力。」我國古人早就有「樂不可極,樂極則生悲」的說法,提醒我們節制情緒。也許快樂較易節制,但是痛苦呢?
痛苦到極點,大概就是死亡了。但是西塞羅認為:「死亡是最大痛苦的結束。人生中充滿各種不大不小的痛苦。我們要練習做到:能忍受時就忍受,不能忍受時就躲開。如果躲不開,那麼不如結束讓我們討厭的人生,就像退出舞臺一般。」他所說的「退出舞臺」,可以理解為不再競逐權力與財富;但是「結束人生」如果是指自殺而言,則未必可取。
苦樂若是取決於人的看法,我們應該可以做到化苦為樂。這種看法需要與自制力配合,才可逐漸生效,不然只是一句空話。
命運難解
希臘人有各種占卜方法,目的是希望提早知道自己的命運。但是,知道了可以改變嗎?若可改變,則所測知的命運顯然不準;若不可改變,則預先知道又有何用?
有希臘悲劇之父雅號的愛斯奇勒士,測知自己某年某月某日將被「壓死」。他到了那一天,刻意走出屋外,待在曠野,以免地震時被屋頂壓死。結果呢?一隻老鷹抓住一隻烏龜在天空飛,飛到曠野上空時負荷不了,鬆開了爪子。這隻烏龜往下掉,正好砸在愛斯奇勒士頭上,把他「壓死」了。
西塞羅說:「知道未來,其實毫無用處;因此,徒勞地擔憂將來,是可悲的。」賀瑞斯說得比較中肯,他說:「神用預言洩露未來,以此嘲笑人類慌亂失態。過完一天,敢說自己『活了一天』的人,才算掌握了自己的命運。不管上帝讓明天烏雲密布還是陽光燦爛,那又有什麼關係?」他的建議是:人要活在每一天的當下,無法活在此刻,又如何可能奢望未來?
西塞羅也有積極的說法,他指出:「命運的寶座要賜給誰?是你還是我?讓我們用勇氣來證實吧!」因此,決定未來的是自己的勇氣。勇氣給人帶來希望。有了面對命運的勇氣,也將更有誠意珍惜現在。
伊比鳩魯思想的闡述者——魯克雷休斯(Titus Lucretius Carus,約99-55B.C.)
羅馬共和國晚期的詩人和哲學家,以《論萬物的本質》(De Rerum Natura)著稱於世,此書以長詩的形式呈現伊比鳩魯的思想,對奧古斯都時期的詩人維吉爾(Virgil)與賀拉斯(Horace)有深遠的影響。
欲望的困擾
只要活著,就會有欲望。但是欲望常給人帶來困擾,這時又該怎麼辦?
享樂主義的後期代表是魯克雷休斯,他清楚指出:「想要的東西得不到,它就比什麼都好;想要的東西到了手,那就想要另一樣東西。人的欲望永遠如此。」以我的買書經驗為例,買到手的書放在家裡書架上,難得翻一次;聽別人介紹某些絕版書,又羨慕不已,總希望買到一本。
人們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因此終身都在尋覓,有如在追求一塊土地,以為找到之後就可以放下自己的包袱。魯克雷休斯說:「人們弄不清楚欲望應有的界線,也不知道真正的快樂止於何處。」事實上,人們所需要的一切,並不難找到;但是欲望使人產生無限的「想要」,而想要總是超過了「需要」。如此一來,人的困擾又要如何消解?
毛病出在自己身上。魯克雷休斯把人心比喻為器皿,他說:「從外面倒進來的就算是瓊漿玉液,但是器皿髒了,再好的東西也會在裡面壞掉。」因此,方法只有一個,就是改變自己的觀念。譬如,「致富的最佳途徑,即是降低自己的欲望」。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欲。」可謂一語道破個中奧祕。
《人生雖然有點煩,就靠哲學扭轉它》
懷疑主義的先覺——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西元1533-1592A.D.)
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家,波爾多人。曾任職於波爾多最高法院,後來隱居蒙田堡專注寫作,以《隨筆》三卷名垂後世。他在哲學上最著名的就是懷疑主義,深刻影響了笛卡兒與巴斯卡。
描繪死亡
法國作家讓人印象深刻的首推蒙田。他不是學院派的哲學家,但是知識淵博、見解奇特,總能使人一新耳目。他的《隨筆》引述古人言論與事蹟,幾乎無頁無之。
如果依照古訓所謂的「探究哲理即是練習死亡」,那麼蒙田是不折不扣的哲學家。他說:「對死亡的熟思就是對自由的熟思。誰領悟了死亡,誰就不再有被奴役的心靈,就能無視於一切束縛與強制。誰真正懂得失去生命不是件壞事,誰就能坦然面對生活中的任何事。」
接著他引述羅馬詩人賀拉斯所云:「把照亮你的每一天當做最後一天,讚美它賜給你意外的恩惠和時間。」
蒙田承認,他最愛讀的書是有關死的陳述。他如果是編書的,就要彙編一本死亡評論集。但是我們不可誤以為他因而忽略了生命的可貴。他說:「誰教導人死亡,就是教導人生活。」假如你沒有好好利用人生,讓生命白白溜走,那麼失去生命又有什麼要緊?
更積極的建議是:生命的用途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如何使用。有的人活得很久,卻幾乎沒有活過。最後,他引述一位羅馬哲學家魯克雷修斯的話說:「為何不像酒足飯飽的賓客,開開心心地離去?」
教育孩子
蒙田在《隨筆》中談到如何教育孩子。不論父母或老師,都應該告訴孩子:
「你可以渴望什麼,辛苦掙來的錢如何使用,國家與父母對你有什麼要求,上帝要你成為怎樣的人,祂為你設定了什麼角色,你為什麼存在,為什麼出生。」
真正知道的東西,就要會使用。「不必注意老師,不必看著書本;死背書本得來的才能,是令人遺憾的才能。」柏拉圖認為:堅定的意志、明確的信念與真誠的心態,才是真正的哲學。這種哲學不會脫離實際的人生。
賀拉斯說:「想成為智者,那就行動吧!遲遲不敢生活的人,就像等河水退光後才敢過河的鄉下人,但河水卻是永不乾涸的。」
在蒙田心中,哲學是什麼?他說:「沒有比哲學更輕鬆愉快的科目了,我差點要說她喜歡逗樂了。她只勸誡人們快快樂樂地生活。」心靈裝進了哲學,就會煥發健康的色彩。哲學能夠平息人們內心的風暴,教誨人們渴望歡笑。她熱愛生活,欣賞美麗、榮譽與健康。她助人適當地使用這些財富,也準備隨時失去這一切。教育孩子,怎能忽略哲學這個可愛的科目?
法蘭西思想之父——伏爾泰(Voltaire,1694-1778A.D.)
法國啟蒙時代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生於巴黎富裕的家庭。通曉拉丁文、希臘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和英語等多國語言。他經常針砭朝政,曾因寫詩諷刺宮廷貴族而遭流放和關押入獄。他以《哲學通信》宣揚英國的改革,批判法國的專制政體,並為《百科全書》撰寫條目。他是啟蒙運動公認的導師與領袖,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父」,主張言論自由,反對君主制度,抨擊天主教會。
工作狂熱
啟蒙運動的主要舵手是伏爾泰。當時是法國激烈動盪的時代,伏爾泰的生平亦是如此。他似乎生性好事,與宗教界、政治界都合不來。他有一段時間幾無容身之處。他被禁止居住在巴黎,還曾被關進巴士底監獄,但他在那兒卻享有特權,可以和典獄長同桌共餐。從後代的眼光來看,是那位典獄長享有與他共餐的特權。
法國作家雨果說:「舉出伏爾泰,無異於形容了整個十八世紀。」從未有一個作家在生前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幾乎每一本書都被查禁,但他卻為自己奉行的真理殺開一條血路,到了最後,教宗與帝王都來奉承他,半個世界留神傾聽他的每一句話。暫且不談他所謂的真理,也不管他如何縱情於人間享樂,至少他的工作狂熱是讓人佩服的。
他說:「沒事做等於沒活著。」他的祕書說,他只有在時間上是非常吝惜的。「一個人必須想盡辦法給自己工作,使自己在世間撐得下去……我年紀越大,越覺得工作是必要的。工作最後成為最大的快樂,還代替了我們對生命的幻想。」他甚至說:「你如果不想自殺,就須時時有些事情在做。」他活到八十四歲,造成巨大影響。他死後十一年爆發了法國大革命。
顛覆宗教
伏爾泰代表啟蒙運動的精神。所謂啟蒙,首先就須揭穿宗教中的迷信成分,為此他與天主教公然爭辯。光是這份勇氣就讓人佩服了。他個人相信上帝,但對於代表上帝的教會卻毫不留情地批判。教會是由人群組成的,人性的弱點往往汙染了神聖的源頭。
他指出:上帝創造了世界,又讓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藉此拯救世人,但是對於無緣得知此一救世計畫的大多數世人來說,卻反而有墜入地獄的危險。「這樣的教義是難以置信且令人厭煩的,它使得上帝一變而成為惡魔本身。」
他最擔心狂熱的信仰。因為這種信仰會導致「嗜殺成性」的作為,會「促成犯罪」,簡直是一種「地獄的妄想症」。他反對迷信與狂熱,但並不認為人可以沒有信仰。他說:「我不是基督徒,正是因為我要賦予上帝更多的愛,所以我才不是基督徒。」
他嚮往的是在自然狀態下所產生的信仰,是不需要經由舊約與新約才可顯示給人的上帝。他說:「一定存在某物,存在一個永恆的東西,因為萬物不可能源自虛無。」這種觀念合乎理性的要求,但卻無法滿足人心的最深渴望。看來哲學家與宗教家各有自己的上帝,並且不易協調。
無奈人生
伏爾泰批判當時在歐洲擁有龐大勢力的天主教與基督教,並且自行提出一種無所不包的上帝觀念,有如自然界的精神力量。他否認自己是無神論者,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卻過得十分無奈。
他的私生活一片紊亂。他為自己找一個神學上的理由:「上帝將我們安置在這個世界上,是為了讓我們享樂,其他一切都是平淡庸俗、令人噁心而可悲可憐的。」他一生不愁錢財,晚年還有一百六十名侍從,不過生活依然一團糟。他說:「我已經習慣軀體與心靈上的亂七八糟了。」
他宣揚理性,但最後陷入了懷疑論,剩下的只有絕望。他說:「當我想到我經歷了所有探討之後,還是不知道我從何而來,我是什麼,我將往何處去,我將成為什麼,我就幾乎陷入絕望中。」
「這個世界彷彿是一堆空洞與虛無,是令人厭惡的。無聊的吹噓,這就是生命……我們所有人都像是被判了死刑的俘虜……當時候到了,他就會發現這一生是白活了一場。」伏爾泰有如「置之死地而後生」,最後承認自己一生想要的東西是「獨立與安靜」。為了這麼簡單的目標而奮鬥一生,並與傳統決裂,伏爾泰可曾懊惱過?
悲觀哲學家——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A.D.)
生於德國富商家庭,早年在英國、法國接受教育,就讀哥廷根大學的期間,從醫學轉讀哲學,後來取得博士學位,任教於柏林大學。他是唯意志論和悲觀主義的創始人,《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為其代表作,認為受意志支配會帶來虛無和痛苦,有「悲觀哲學家」的外號。
最差的世界
萊布尼茲認為:這個世界是所有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叔本華對此大唱反調,宣稱這是個最差的世界。他為何這麼悲觀呢?
叔本華自稱「憤世嫉俗者」、「藐視人類者」;他在大學教書,但沒有人在乎他,能與他相處的只有一條忠實的捲毛狗。他的學說獨樹一幟。他對此充滿自信,他宣稱:「時候將會來到,有一天誰要是不知道我對某些事物的看法,就會顯得愚昧無知。」
他認為:「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得太近,會覺得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又會感覺寒冷;人必須保持適當的距離。」
人生是很可憐的。「通常所見,快樂常不是我們所希望的快樂,而痛苦則遠遠超過我們所預計的痛苦。」就算一個人成功了,也別高興,因為「財富就像海水,飲得越多,渴得越厲害;名聲實際上也是如此」。簡單說出其中的道理,就是:「人生如鐘擺,來回擺盪於痛苦與無聊之間。」
欲望未能滿足,人覺得痛苦;欲望一旦滿足,人又覺得無聊。人的本質即是意志,永遠在發出「我要」的欲望。
自殺問題
叔本華的外號是「悲觀哲學家」,如果從他的話來判斷,會覺得人生不但沒有希望,甚至充滿了痛苦與折磨。他為何會這麼想?
叔本華認為:人的本質不是理性,而是意志。整個世界也是一個大的意志。所謂意志,就是表現出「我要」的力量。人人如此,世間豈不是你爭我奪的戰場?他說過一句常受誤解的話:「道德是指我對別人的慈善,但我的本質即是意志,總是與別人爭鬥;因此最高的道德即是自殺,自殺使我不再與人衝突。」然而,說這句話的叔本華自己並沒有自殺。
他另外想出兩個解決辦法。一是美感默觀,就是對週遭事物採取「無關心(無私趣)的旁觀者」立場,由此暫時使自己擺脫受意志及欲望所奴役的狀態。二是禁欲苦修,因為人的心中有一頭野獸,「牠正等待機會狂暴咆哮來傷害別人;若是未受阻止,就會毀滅別人」。這頭野獸是人類求生意志的直接表現,因此要禁欲苦修以求自我否定。
「我們的世界以及一切恆星與銀河都是空虛無物。」人生唯有一條出路,就是在發現此一真理時,對別人表示同情,再推至「無關心的愛」。面對共同命運,人還能怎麼辦?
實效主義的奠基者——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1910A.D.)
美國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出生於紐約。他的弟弟亨利‧詹姆士是著名的作家。一八六四年進入哈佛大學,並在一九六九年獲得醫學博士學位,但後來卻得了抑鬱症。與皮爾士一同被視為實效主義的奠基者,主張以實效決定真理。他出版的《心理學原理》,被公認為心理學界的權威性著作。
激發能量
威廉‧詹姆士兼具心理學家與哲學家雙重身分。他的主張是「實效主義」(舊譯「實用主義」),他的言論相對的也較符合我們的實際需求。
他說:「人們習慣上只用了自身能力的一小部分。」「與我們應有的成就相比,我們仍在半醒狀態。」既然如此,何不振作起來?他說:有些男人談戀愛容易成功,只因為他們總是樂觀地堅持:「她們一定會愛我!」人的意志本身就會促使其願望逐漸實現。
他說:「人們在夏天練習溜冰,在冬天練習游泳。」乍聽之下會覺得他說反了。但他的意思是:在潛意識中人的肢體會互相配合,使你過了一個夏天之後發現溜冰技巧更好了,而在過了一個冬天之後,游泳的技術也進步了。
他在哲學上的貢獻之一是提出「信仰的意志」之說。要不要信仰神?這本身就是每一個人自己在決定的問題。邏輯與科學幫不上忙,因為它涉及人的生命態度,沒有誰對誰錯的判斷。重要的是:許多信徒因為信仰而活出了不凡的人生。他說:「我自己相信:神存在的證明,主要在於人的內在經驗。」缺乏體驗,根本產生不了力量。一旦體驗到了,又何必在乎別人怎麼評論?
希望哲學的戲劇家——馬塞爾(Gabriel Marcel,1889-1973A.D.)
生於法國巴黎,除了哲學家的身分,也是舉世矚目的戲劇家。宗教啟蒙是巴哈的﹤受難曲﹥,四十歲時皈依天主教,在信仰中肯定了存在的絕對性,從而對生命意義有更深刻的領悟。他提出一套希望哲學,力圖擺脫人被物化的處境,恢復你我之間的親密關係。其戲劇作品反映形而上的省思,並堅持用日常的語言撰述哲學,著有《形上日記》、《是與有》、《旅途之人》、《人性尊嚴的存在背景》等代表作。
走出孤獨
馬塞爾生於巴黎,四歲喪母,他說:「在我的一生中,母親似乎一直神祕地留在我身邊。」他從小就有孤獨體驗,他說:「人生只有一種痛苦,就是孤獨無依。」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參加紅十字會,調查失蹤官兵,接受家屬詢問,由此體驗了人的個別性與不可替代性。他思考「我們」一詞的意義,再肯定「我與你」是互為主體的,然後相信:所謂「存在」,即是「與別人一起存在」,使別人由「他」變成「你」,因而有相愛的可能。
他的宗教啟蒙老師是巴哈的音樂《受難曲》,他在四十歲時皈依天主教。在信仰中,他肯定了存在之絕對性,從而對生命意義有了更徹底的領悟。他認為人的尊嚴與偉大在於:人與絕對者合作,使自身內在的潛能充分施展開來。他說:「存在就是存在得更多。」活著的意義在於不斷革新自我,展現人性的內在力量。
每當情緒低落時,他就借助音樂與大自然的撫慰。他說:「音樂不含有意義,也許音樂本身就是意義。」他繼續說:「是音樂,並且只是音樂,使我發現救援之光,為我開啟了一條通往真理的途徑。」他所謂的音樂應指古典音樂,我們不妨參考他的意見,也來體驗一番。
迎向希望
法國哲學家的表達方式比較柔性,喜歡借用小說、戲劇、散文來詮釋自己的思想。馬塞爾在《明日之亡者》中,借劇中人物之口說:「愛一個人,就是對他說:你啊,你不會死。」這句話肯定了人間真摯的愛可以突破死亡的威脅與困境。
馬塞爾的學說也屬於存在主義一系。他說:「存在是深不可測的奧祕,始終邀請我以一個主體的身分去投入。」首先要分辨的是兩個字:是與有。每個人都擁有一些東西,像工作、家庭、朋友、房子、手錶、衣服等。當你擁有的越多時,會不會覺得壓力隨之而來?馬塞爾說:「擁有即是被擁有。」你所擁有的東西會不會反過來「占據」你的時間與心思?
問題在於:你「有」的越多,你「是」的越少。一個每天忙碌的人,沒有時間與力氣去耕耘自己的內心世界。久而久之,人被「物化」了,不再是真正的人。馬塞爾提出一套「希望哲學」,要人擺脫「以己為物」與「以人為物」的處境,恢復「我與你」的親密關係。與別人互相臨在,保持開放之心,隨時準備為人服務,進而能夠無私地愛人,也願意為愛而犧牲自己。
《人生雖然有點廢,就靠哲學翻轉它》
哲學家大臣——塞內卡(Seneca,約4 B.C.-65A.D.)
生於羅馬帝國的科爾多瓦,是斯多亞學派的哲學家、政治家、劇作家。曾任尼祿皇帝的導師及顧問,為了避開政治鬥爭而一度引退,但最後仍被尼祿皇帝逼迫自殺。他提倡禁欲主義,要求人們離棄欲望和罪惡,對基督教影響甚大,被德國哲學家恩格斯稱為「基督教的叔父」
哲學家大臣
羅馬時代的斯多葛學派有三位代表,他們分別是大臣、奴隸與君王。席內卡是羅馬皇帝尼祿的老師及顧問。這位皇帝就是造成羅馬大火並歸咎於初期基督徒的暴君。
席內卡認為,哲學...
作者序
《人生雖然有點廢,就靠哲學翻轉它》、《人生雖然有點煩,就靠哲學扭轉它》
小故事比較有趣(新版序)
有個學生聽我講西方哲學,說他記下了一百多個故事與笑話。我問他對哪一位哲學家印象深刻,他卻答不上來。哲學家也是平凡人,只是他們把人所特有的「理性」發揮到較高層次,然後體現於日常生活的言行,顯得有些突兀罷了。因為與眾不同,常有反差效果,然後變得有趣了。
西方哲學歷經二千六百多年,哲學家的故事自然不少。
譬如,第一位哲學家是古希臘的泰勒斯,他曾專心觀察星空,不慎摔進一口淺井,為他提燈籠的女僕笑著說:「我們家主人連地面的狀況都沒搞清楚,卻去關心天上的狀況。」泰勒斯仰望星空,不純粹是出於對天文學的興趣,他所在意的是:人間一切與周遭萬物都在變化之中,到底有沒有不變的東西呢?宇宙深處還有什麼祕密可以讓人探索的呢?
泰勒斯提醒人們兩點:一,要轉移焦點,不要受困於變化無已的現象,而要探索現象背後的來源與根基;二,要設法使用理性所能找到的元素,來做一個完整而有系統的解釋。他由此擺脫了希臘神話的束縛,也提出了新的觀點:「水」是萬物的來源。他的觀點很快也很容易受到挑戰,但是他的思維方法開啟了「愛智慧」的哲學之路。
此後的西方哲學家有什麼表現呢?首先,要努力尋找現象背後永恆的本體;其次,要認真建構一套哲學系統。於是展現在歷史上的,是百家爭鳴,聚訟不休;但也是百花齊放,精采紛呈。問題在於:誰的說法是正確的?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看一套哲學在真實人生中的驗證。誰的說法可以回應「不同時空」中多數人的理性思維?誰的說法可以引領人們得到內心的安頓?誰的說法可以助人在關鍵時刻做出重大抉擇?
上面列的幾個問題近乎紙上談兵。譬如,我十八歲開始學習西方哲學,再怎麼用功也只能勉強考慮第一點:誰的說法可以回應不同時空中多數人的理性思維?畢達哥拉斯、德謨克利特、柏拉圖、亞里斯多德,誰說得更有道理?這份名單如果延伸到中世紀,再涵蓋近代與當代,則是一組美妙無比的愛智隊伍,他們的觀點「保證」讓我們頭昏眼花而無所適從。
以個人經驗來說,我每念一位哲學家的書,往往會覺得「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但是哲學家的說法各有千秋,有的針鋒相對,有的異中見同,也有的重點有別,因此我在學習過程中再三提醒自己避免先入為主,要有同情的理解。於是,我特別留意哲學家的生平背景、時代環境、個人遭遇、心路歷程,然後也得知他們的許多小故事與格言金句。譬如,笛卡兒為了遊歷各地而從軍,後來選擇住在荷蘭專心思考,但最後又接受瑞典女王的邀約,前去為她上課,不久即病死異鄉。他的「我思故我在」是百年金句,但意義並非字面所指。他說:「不要讓我的欲望超過我的能力範圍。」這句話對一般人才真有具體的啟發,我也經常以此自省。
言行特殊而見解高超的,像史賓諾莎、康德、叔本華、尼采、維根斯坦、列維納斯等人,也都有各自的言論與行動,可以開啟我們的眼界、引領我們的思維,使我們感受生命的豐富含意與無窮趣味。
我在臺大哲學系的課以中國哲學為主,同時也教過十幾年西方哲學,如形上學、宗教哲學與西方哲學史的前半段(古希臘與中世紀)。另外則長期在洪建全基金會授課,為好學的民間朋友講述西方哲學。教西方哲學要做到讓人「聽得懂、想得通、做得到」,實在是不容易的事。我這一生都在如此挑戰自己,雖然辛苦,也得到許多快樂。快樂之一就是知道了西方哲學家的生平小故事以及他們雋永精妙的短語。現在我將這些資料寫成二○九篇短文與朋友分享。本書出版於二○一二年,現在由九歌出版社重編出版,看來大方清新,更增加了閱讀的樂趣。
傅佩榮二○一九年,十二月一日
點到為止的小品
我們不是西方人,但是對於像「蘇格拉底、柏拉圖、笛卡兒、康德、馬克思、尼采」這些名字卻耳熟能詳。何以如此?因為他們是哲學家,說話不但很有條理,並且富於弦外之音,讓人低迴沉思,進而想要一探究竟。
西方哲學綿延二千六百多年,發源於希臘愛琴海地區,延伸到地中海周邊,再擴及整個歐洲,直至北美。就時間的長度與空間的廣度來看,西方哲學並不特別醒目,但是就其內含的豐富深刻,與影響人類的強度效應來看,則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正如我們談到現代化時,不能不以「西化」為其主軸,西方哲學對於今日世界的意義也仍不失其主軸的地位。
在其他的文化體系中,哲學常與宗教、文學、歷史、藝術等相混共融。在西方則不然,哲學開闢了自己的道路,以「愛好智慧」為標竿,扣緊理性思維的原則,以此考察人類的現實生活與高遠理想。這樣的哲學即使可能在一段時日,甚至長達千年傾注全力於探索自然界或輔助宗教界,但總是會保存其「一點靈明」,而再度回到人的主體性,建構「以人為中心」的思想大廈。用「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一語描寫西方哲學界,可謂恰如其分。
初學者面對這樣的遼闊天地,內心難免惶惑。我讀大學時,一位老師鄭重提醒我們:「要想念好西方哲學,必須學會五種語文:希臘文、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然而,就算學會這五種語文,還要看你有無研習哲學的興趣及領悟哲理的慧根。我的學習方法是最笨的,後來卻證明是最有效的。先說語文,除了希臘文,其他的我都認真學過,但真正學得好的只有英文。我很早就從事翻譯工作,把英文哲學作品譯為中文,數量總計超過二百萬字。這實在是笨工夫,但效果很好,因為翻譯是用中文清楚表達原文的所有含義。經過這樣的自我訓練,許多西方哲學家成為我的老師與朋友。
我在臺大哲學系教書,近年的研究領域是中國哲學,但是前二十年我一直在教的是「形上學」與「宗教哲學」,後來還教了三年的「西洋哲學史(上)—希臘及中世紀」。在教學過程中,我逐漸明白一個道理,就是:我們不是西方人,我們學西方哲學目的有二:一是了解西方文化的核心理念與根本關懷,二是學會西方人的思辨方式與系統架構。從這樣的角度講解西方哲學,學生才可真正受益。
接著,西方哲學引起許多社會人士的興趣,民間基金會與學習機構也開辦了這一類課程。我在洪建全基金會講過「西方心靈的品味」,介紹二十四位哲學家的人生觀;後來還以連續三年的時間暢談「西方哲學精華錄」,共七十二講。在教學相長的過程中,我又體認了一個事實,就是:西方哲學家的一個觀念或一句名言,常可助人想通人生的某種奧妙道理。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確非虛語。這些哲學家在文化上與時空上,同我們相距甚遠,但是正因為這樣的距離,使我們覺悟了:只要是人,就須面對某些永恆而普遍的難題,並且這些難題的解答不出幾種可能的選項。既然如此,我們就沒有必要困陷於自己當下的迷惘處境,並且對於化解這些處境的線索也開始有了頭緒。
尼采說:「哲學家是文化的醫生。」醫生有辦法測知病情的趨勢,也有能力把握救治的線索。明白人生的趨勢與線索,不正是轉危為安、化苦為樂的契機嗎?一般人沒有耐心閱讀哲學家的長篇論證與繁複思辨,因此我以「點到為止」的短文方式,介紹西方哲學家的生平軼事與思想點滴,總計二百零九篇。現在集結成書,希望能為好學的朋友提供一點沉思的趣味。
傅佩榮 二○一二年,十月八日
《人生雖然有點廢,就靠哲學翻轉它》、《人生雖然有點煩,就靠哲學扭轉它》
小故事比較有趣(新版序)
有個學生聽我講西方哲學,說他記下了一百多個故事與笑話。我問他對哪一位哲學家印象深刻,他卻答不上來。哲學家也是平凡人,只是他們把人所特有的「理性」發揮到較高層次,然後體現於日常生活的言行,顯得有些突兀罷了。因為與眾不同,常有反差效果,然後變得有趣了。
西方哲學歷經二千六百多年,哲學家的故事自然不少。
譬如,第一位哲學家是古希臘的泰勒斯,他曾專心觀察星空,不慎摔進一口淺井,為他提燈籠的女僕笑著說:「我們...
目錄
《人生雖然有點廢,就靠哲學翻轉它》
新版序:小故事比較有趣
自序:點到為止的小品
古代哲學
01泰勒斯
廚房有神明
精明的腦袋
笨拙的腳步
02安納齊曼德
測量金字塔
03畢達哥拉斯
數學的奧妙
輪迴的觀念
04赫拉克利特
性格與命運
萬物在流轉
05贊諾芬尼斯
神與人不同
06巴門尼德
女神的智慧
讓心思安靜
07芝諾
追不上烏龜
08恩培多克勒
多元宇宙觀
靈魂的輪迴
09安納薩格拉
誠實的告白
心智的作用
10德謨克利特
古代唯物論
依感覺而活
11普羅塔哥拉
萬物的尺度
相對的價值
12高爾吉亞
溝通的困難
13蘇格拉底
哲人的妻子
城內的居民
真誠的反省
死亡的省思
14柏拉圖
隱形的考驗
困處於洞穴
幼兒教育
陶冶身心
靈魂三分
神聖的瘋狂
哲學家君王
幸福的人生
15安提斯泰尼
犬儒學派
16亞里斯多德
以哲學之名
思考的運作
簡單的邏輯
四種原因
潛能與實現
一個實體
理性與德行
觀想的幸福
憐憫與恐懼
17芝諾
斯多葛學派
完全有德
芝諾軼事
18塞內卡
哲學家大臣
19埃比克泰特
哲學家奴隸
20奧雷流士
哲學家皇帝
21伊比鳩魯
伊比鳩魯軼事
享樂主義
不需要恐懼
22皮羅
懷疑的心態
懷疑主義
哲學豆知識:面對風暴
23普羅提諾
上界與下界
人生的進程
哲學豆知識:生命階段
24西塞羅
配合身分
苦樂之間
命運難解
25魯克雷休斯
欲望的困擾
中世紀哲學
哲學豆知識:基督宗教
哲學豆知識:天主教的信仰
哲學豆知識:迫害基督徒
26德爾圖良
兩條路線
哲學豆知識:三位一體
27亞提那哥拉
護教立場
28奧利金
妥協觀點
哲學豆知識:萬物復原
哲學豆知識:真知主義
哲學豆知識:體驗之路
29摩尼
摩尼主義
30奧古斯丁
奧古斯丁
拿起來讀
我的存在
啟迪人心
上帝之城
惡是什麼
哲學豆知識:原罪之說
哲學豆知識:否定之道
哲學豆知識:哲學教育
哲學豆知識:共相問題
哲學豆知識:針尖天使
31安瑟姆
政教之間
為了理解
先天論證
批判先天論證
32大亞爾伯
修會制度
33多瑪斯
經院哲學
從感覺出發
五路證明
幸福人生
34斯考特
善的定義
35奧坎
神的自由
奧坎的剃刀
36艾克哈特
心的轉向
在神之內
自我修練
心靈火花
37尼古拉
博學的無知
哲學豆知識:驕傲之罪
《人生雖然有點煩,就靠哲學扭轉它》
新版序:小故事比較有趣
自序:點到為止的小品
近代哲學
01佩脫拉克
轉向人間
佩脫拉克
02亞爾貝蒂
人文主義
03米蘭多拉
人的尊嚴
04馬基維利
權謀政治
05馬丁路德
哲學豆知識:宗教裁判
哲學豆知識:宗贖罪券
宗教改革
06哥白尼
科學革命
哲學豆知識:宗新的神觀
07培根
四種偶像
培根隨筆
08霍布斯
人與狼
09蒙田
描繪死亡
教育孩子
10笛卡兒
戴著面具
理性之光
思考方法
圓滿體系
生活格言
11巴斯卡
天才兒童
雙重真理
賭注論證
12史賓諾沙
開除教籍
愛恨之間
認真推理
人的自由
13萊布尼茲
追根究底
單子論
神的正義
14洛克
心靈白板
政治原理
15貝克萊
深山的花
16伏爾泰
哲學豆知識:宗啟蒙運動
工作狂熱
顛覆宗教
無奈人生
17盧梭
文明之惡
懺悔之心
啟蒙爭議
良知之聲
18休謨
相貌平凡
自我消失
自然宗教
幽默心情
19康德
知識來源
道德的契機
一絲不苟
如何談愛
無上命令
美是什麼
宗教新解
20費希特
思想的天空
借錢問題
純粹自我
21謝林
少年天才
美與真
22黑格爾
大器晚成
教授之爭
絕對唯心論
實在與合理
省思人生
23叔本華
最差的世界
自殺問題
24費爾巴哈
神的由來
25馬克思
自由的人
人的特色
26歌德
浪漫主義
27佛洛伊德
三大革命
28齊克果
突顯存在
人生三階段
29尼采
小牧師
精神三變
上帝已死
超人角色
權力意志
30威廉詹姆士
激發能量
31胡塞爾
自由想像法
32柏格森
生命衝力
33懷德海
注意歷程
34羅素
聰明的腦袋
羅素的感言
35維根斯坦
生活儉樸
天才側寫
36卡西勒
使用符號
37雅士培
突破界限
真誠的存在
38海德格
翻譯老子
人的一生
屬於自己
39馬塞爾
走出孤獨
迎向希望
40沙特
空洞的熱情
看待別人
絕對自由
41卡繆
荒謬大師
推石上山
42德日進
人的現象
43李維史陀
結構之用
44高達美
真理的意指
45利科
惡的問題
46哈伯馬斯
溝通理論
47德希達
解構主義
48羅爾斯
無知之幕
49朗尼根
依然愛智
50列維納斯
他者的意義
51艾里亞德
神聖時空
《人生雖然有點廢,就靠哲學翻轉它》
新版序:小故事比較有趣
自序:點到為止的小品
古代哲學
01泰勒斯
廚房有神明
精明的腦袋
笨拙的腳步
02安納齊曼德
測量金字塔
03畢達哥拉斯
數學的奧妙
輪迴的觀念
04赫拉克利特
性格與命運
萬物在流轉
05贊諾芬尼斯
神與人不同
06巴門尼德
女神的智慧
讓心思安靜
07芝諾
追不上烏龜
08恩培多克勒
多元宇宙觀
靈魂的輪迴
09安納薩格拉
誠實的告白
心智的作用
10德謨克利特
古代唯物論
依感覺而活
11普羅塔哥拉
萬...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32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