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琴音樂演奏的三要素乃:「技巧、提琴及琴弓。」
一支琴弓不只是工藝品,而是一件藝術品,是具有生命的。
全新增訂內容,再次滿足讀者的胃
◎新增多種珍貴名弓圖鑑
◎增修製弓流程圖片順序
◎修正統一專有名詞
◎更新多張製弓圖片與製弓材料圖
好的琴弓會適當地貼合在弦上,不會扼殺聲音,即使過份運弓的壓力,也會被弓桿所吸收。
琴弓被稱為「提琴的靈魂」,因為演奏家精湛美妙的運弓,使提琴得以展現各種旋律與音色變化。提琴的演奏,無論是靜態的持弓或動態的運弓,及婉轉悠揚的弓法,都與琴弓結構息息相關。
音樂家演奏時,注意力放在詮釋樂曲上,演奏家琴弓在手,心手一致,弓手一體,也幾乎遺忘了琴弓的存在,這才是演奏追求的極致。
演奏家追求名家老弓,以創造更美的演奏音色。投資者也看中其投資價值。在絢麗的誘惑下, 琴弓裝飾了金銀等珍貴材料,為精選木料與優越手工所搭配,珍貴難得的木料更顯其昂貴價值所在!
理想的弓,猶如舌頭般靈巧
琴弓和演奏家的肌肉及神經聯繫緊密,發揮淋漓。
好的琴弓,可立即反應音樂家的情緒,又能精鍊樂器所發出的音響,宛若手臂的延伸,琴弓和肌肉及神經聯繫緊密,操作起來隨心所欲。因此歷來有持弓法的改變,以因應琴弓型態及演奏技巧所需。
關於琴弓的知識涵養,遠比價格更為重要。諸如琴弓的歷史、結構功能、製造、保養及製弓師經歷等等,一一具備也才能培養慧眼。
本書介紹世界各地,包含法國、英國、德國及中國具有市場行情的製弓師,可透過書中介紹瞭解他們的製弓經歷,以及認識他們琴弓的特色與價值。
這些不可不知故事,便成就非凡「弓藝品」的永恆眼光。
作者簡介:
莊仲平
英國里玆大學碩士,原為資深工程師,自幼愛好古典音樂及提琴演奏,特拜師學習提琴與琴弓製造,親赴世界各地製琴城鎮探訪當代製琴名家,並將多年的理工經驗應用於提琴研究。相信提琴知識是人類文明演進和智慧的結晶,應與愛樂者共享。著有《提琴的秘密》、《提琴之愛》及《提琴工作室裡的樂章》等三本提琴書。文章散見於各報章雜誌。
鄭亞拿
德國美茵茲大學德語文學、音樂學博士班,擅長比較文學與文化研究。自幼學習鋼琴與小提琴演奏,曾任音樂老師、外文雜誌總編、研究助理。熱愛美的事物,著有《京都.茶室名庭巡禮》。
章節試閱
琴弓的起源
千百萬年來,自然界的昆蟲即知磨擦發聲,蚱蜢以後腳磨擦翅膀,蟋蟀以雙翅相擦發出連續聲響。至於遠古人類,文獻最早的弓弦樂器記載,是印度雅利安古籍提到五千年前錫蘭國王拉瓦那(Ravana)所發明以弓擦弦的樂器「拉瓦那斯特隆」(Ravanastron)。我們不清楚這種樂器的型態,但是琴弓極可能是半弧形的箭弓狀,因為西元八百年的琴弓,甚至在現今中亞及非洲地區,仍有箭弓狀的樂器。無論如何,弓弦樂器源於東方無庸置疑,而且廣泛而普遍使用的。
拉瓦那斯特隆後來傳入阿富汗及波斯,在西元一世紀之初,即阿富汗大月氏王國時代,其形態演變為琵琶狀。此琵琶形的弓弦樂器再傳入阿拉伯,約為七世紀時。不過西方文明之源的古希臘羅馬,卻沒有使用弓弦樂器的記載,雖然他們征服的領地遠達中東、中亞與印度,也見識到東方的弓弦樂器,但彼時並未引進,可能這種東方奇特的音調,並不合西洋人的品味。他們那時代喜愛的是豎琴、抱琴與魯特琴等音質細膩的撥弦音色。
隨著穆斯林勢力的西進,約西元八世紀,摩爾人在西班牙半島建立回教亞拉岡王朝,阿拉伯的弓弦樂器才傳入西班牙,稱為「雷貝克琴」(rebec或rebeca),在同一時期,也傳入希臘、東歐及義大利等地。弓弦樂器自傳入歐洲,十一世紀起開始有極大的改良。十六世紀中葉現代提琴誕生,在巴哈時代(1685-1750),也就是巴洛克時代,流行於日耳曼地區的琴弓仍是古老的外突弓桿。
而法國在1620年就已出現直桿又靈活的美桑那弓(Mersenne),所以此時歐洲並存著這兩種型態的琴弓。在巴洛克時代,包括巴哈、韓德爾、史梅哲(Johann Heinrich Schmelzer)和泰勒曼的音樂,後來趨向旋律快速複雜的單音旋律,必須使用直弓才足以操控。直到十八世紀中晚,完美的琴弓才發展出來,達到製作精良兼具藝術性的境界。
至於文明甚早的中國,早有二胡、南胡等弓弦樂器,但也來自中亞。宋代(西元1200年)沈括的《夢溪筆談》裡記載著一種馬尾胡琴:「馬尾胡琴隨漢車,曲聲猶自怨單于。」此處已明確地指出馬尾胡琴源自於西域,它是以馬尾做的弓,擦弦發聲。
十六世紀提琴產業剛開始發展時,琴弓未受重視,製琴家賣琴時,弓與琴盒被當作配件來搭售,並不講究品質。兩百多年來,弓如同松香和肩墊一般。
也由此可知,為何從前製琴師兼差製造琴弓。
製弓被當成一項獨立的專業,咸信是從法朗梭.圖特之兄李奧納多.圖特(Nicolas Léonard Tourte)所開始的,在他之前,未曾聽聞有製弓師的存在。似乎早期琴弓的發展遠落後於提琴,而且作者隱姓埋名,從不貼上標籤。從前我們不確定琴弓是製琴家兼造,或另有專業製弓家。直到在史特拉底瓦里遺物中發現琴弓設計圖,才使人明白,十八世紀的史特拉底瓦里也同時製造琴弓。雖然他的提琴貼有標籤,但是他的琴弓並沒有任何署名。英國希爾公司曾經收藏兩支史特拉底瓦里所製琴弓,為世上唯二被認定由他本人所親造的真品,帶槽蛇根木的巴洛克弓。
琴弓的發展最早由狀如半弧形的箭弓,後來彎度愈來愈平,長度愈變愈長。弓根綁弓毛的尾庫由固定位置,發展為可滑動調整,弓毛的張力由姆指控制改為精密的螺絲調整。十六世紀美洲的木材進口到歐洲,開始用於琴弓,巴洛克弓使用蛇根木,而圖特則選用了更為理想的柏南布科木(Pernambuco)。此時在琴弓美學大有進化,弓桿的流線型、弓尖及尾庫造型的美化,及金銀、貝殼等材料的裝飾,使琴弓成為優雅的藝術品,在十八世紀末的法蘭梭.圖特手上達到完美而無可超越的境界。
琴弓改良伴隨提琴的發展而來,當提琴樂器表現到相當精密的地步,隨著提琴演奏技術不斷地發展,音樂家遂開始感受琴弓的重要性,而逐步提高對弓的要求。當時即有人說,琴弓是提琴的靈魂,此後琴弓隨需求而改良,琴弓經歷漫長的歲月,才從簡陋的式樣逐漸演變成今日的現代弓。
世上琴弓以法國、英國、德國所製較有名氣。一般來說,法國學派線條優雅,操作靈敏,德國學派弓桿堅硬,講求結實耐用,而英國學派居中。在價格上,法國弓最貴,其次是英國弓,而德國弓價格低廉。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要以製弓家的名氣而定,德國的鮑許(Bausch)、普雷取奈(Pfretzschner)及紐貝格爾(Nürnberger)是世界名弓,也屬高價。
十八世紀中葉前,製琴師琴兼做琴弓,會在提琴內貼上名牌,但琴弓上並沒有署名。直到十八世紀中葉,開始有人為琴弓烙標籤。現存世上最早有標籤的是一支署名杜全(DUCHAINE)的弓,杜全於1750至1760年間在密爾古工作,其餘資料不詳。另一支很早有標籤的弓是「TOURTE. L, AUX 15 VINGT」,為克拉默式的弓,係圖特之兄,李奧納多.圖特在1768至1777年間所製。
十九世紀時,提琴製造大師逐漸凋零,而製弓技術日新月異,製弓名師輩出。
弓弦樂器進入歐洲後,由聖經的插圖、版畫、油畫及雕塑等可見各時代琴弓的樣式。十七世紀之後有實物遺留,更可確知其演進。我們發現1600至1750年間巴洛克時代,是琴弓快速演進的時期,這期間的弓都可稱「巴洛克弓」。彼時琴弓的製造者仍然匿名,到了1750年,才開始出現以作者為名的商標。
美桑那弓(Mersenne)1620
美桑那弓出現於1620年左右,最早以尾庫綁弓毛,係固定式尾庫。弓尖造型線條流暢,有如箭頭。美桑那(Marin Mersenne, 1588-1648)是法國樂理家與數學家,被尊為「聲響之父」。
巴桑尼弓(Bassani)1680
巴桑尼弓出現於1680年左右,在弓桿尾部有一齒條,可移動的尾庫以鉤子卡在齒上,藉以調整弓毛的張力。巴桑尼(Giovanni Battista Bassani, 1647-1716)是義大利帕都瓦的作曲家及小提琴演奏家,才華洋溢,弓法造詣甚高,有學者推論,他應為科瑞里之師。
柯瑞里弓(Corelli)1700
柯瑞里(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是音樂史上第一個專業的小提琴演奏家,首次嘗試以小提琴奏出饒富歌唱般音樂的可能,確立了小提琴的獨奏地位,而被稱為「小提琴奏鳴曲之父」。1700年間,他所指導設計的琴弓以他命名。琴弓發展自柯瑞里弓起,弓匠配合音樂家的實際演奏需求,加以調整改良。
柯瑞里弓為巴洛克弓的典型代表,這種弓較巴桑尼弓長,弓桿較為平直,尚屬外凸型。最好的巴洛克弓使用蛇根木,來自南美亞馬遜流域,木紋黑白相間,質地甚為堅韌。為了減輕重量及美觀,桿身有縱槽溝,其弓尖造型線條優美,下彎而尖如天鵝喙。尾庫卡在弓根的位置,並以弓毛緊壓。
巴洛克弓長度在1730年後更為加長,所以有巴洛克短弓及長弓兩種款式,當時巴哈父親所使用的,即為短弓。
塔替尼弓(Tartini)1740
塔替尼(Giuseppe Tartini, 1692-1770)是義大利天才小提琴家,曾經擔任宮廷樂師,為樂隊第一小提琴手及指揮。他寫過數百首曲子,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魔鬼的顫音》小提琴奏鳴曲。塔替尼非常重視弓法訓練,他認為運弓應具備生動的感覺,要帶有歌唱性,他的名言即是:「唯有歌唱優美的人,才能夠奏出好的小提琴音樂。」
塔替尼研究運弓技巧,1750年出版《弓法的藝術》變奏曲集,闡述弓法與指法的藝術,以不同運弓技巧,表現出不同的變奏,曾經被翻譯成各國語文,至今仍被視為習琴教本。
塔替尼不只對提琴演奏技術有所貢獻,對琴弓構造亦有所改良,史上稱之為「塔替尼弓」。他把科瑞里弓桿加長,以發揮更多的技巧,往後弓桿即一直保持在這個長度。塔替尼在弓桿上刻了兩道直線深溝,以便握弓。他使用較高的弓尖,使弓桿拉直卻不會與弓毛碰撞,弓桿直挺而不外凸,並且減輕弓尖,使運弓演奏的靈活度提高,發揮更多的演奏技巧。
塔替尼弓屬於巴洛克弓,跟現代弓相較,弓毛較少,約有八十至一百根,拉奏時反應稍慢,重量輕軟,聲音顯弱。塔替尼弓基本上已經十分接近現代琴弓, 1760年後,增加了弓根的調整螺絲,可細微地調整弓毛拉力或放鬆弓毛,延長弓桿彈性壽命,但此機械的原始發明者不詳。
克拉默弓(Cramer)1770
克拉默弓是以音樂家克拉默(Wilhelm Cramer, 1746-1799)命名的弓,克拉默在當時有甚高的聲望,他經常使用這種琴弓。克拉默弓首度將弓桿反向彎曲,弧度稍平,弓桿較具抗彎性。弓尖加高,使弓毛不致碰到弓桿,弓尖的重量增加,有助於平衡性。運弓時靈活隨意,觸弦性佳,可如歌似地演奏。
於尾庫具備移動式的螺旋調整裝置,與弓桿接觸面改良成三個面,使尾庫平穩。小白片貼在弓尖,此時也開始有人使用柏南布科木製弓。反向彎曲的弓桿,代表著琴弓的現代化驅式。克拉默弓流行於1770至1790年之間,被歸為過渡時期的弓,所謂過渡時期,意思是朝向圖特弓發展,具有現代弓的雛型。依照最新研究咸信,這是李奧納多.圖特參考克拉默的意見所造。
圖特弓/維奧第弓(Tourte/Viotti)1790
圖特弓或維奧第弓是法國製弓師法朗梭.圖特(François Xavier Tourte, 1747-1835)與義大利音樂家維奧第所合作研發的弓。
義大利小提琴家維奧第(Giovanni Battista Viotti, 1755-1824)被稱為「現代提琴演奏之父」,是當時歐洲最具影響力的小提琴家。維奧第是首位讓巴黎與倫敦聽眾見識史特拉底瓦里琴音的演奏家,它傑出的音色與表現對聽眾而言,是全新的感受。維奧第宣稱「小提琴的關鍵在弓」,因為他所作樂曲與創新的演奏技巧,需要更先進的琴弓才能充分發揮,而巴洛克弓無法提供所需彈力與連續跳弓,來演奏現代音樂。
據說維奧第經常蒞臨法朗梭.圖特的製弓工作室,與圖特一起研究琴弓的設計。他提供實際的演奏經驗來要求琴弓的控制、力道及型態等功能,相信改良舊弓將更能發揮史特拉底瓦里提琴的潛力。自此琴弓終於達到完善境界,與完美的提琴能細緻地交互作用,發出美好的音律。
維奧第把圖特的弓演奏得出神入化,因此同時代許多小提琴家爭相想要使用圖特弓來演奏。由於圖特弓的優異演奏特性,使得整個十九世紀的演奏家更能把技巧發揮地淋漓盡致。但自圖特之後,琴弓的基本結構已幾無改進空間。在他之後,琴弓的演變被視為是改良,而非創新。雖然也有人提出一些修改的發明,但都無法再超越圖特弓。
特殊弓—碳纖弓、巴哈彎弓
碳纖弓
因為弓桿材料柏南布科木的珍貴難得,很早就有人研究其他替代材料,之前有人試過中空鐵管、石墨、玻璃纖維及碳纖,其中以碳纖材料最為成功。
碳纖弓是1985年所研發出來的合成料琴弓,質量堅致,能製成適當弧度、重量及彈性,模仿最好的木弓。其內部中空,可製成纖細輕巧的琴弓。碳纖弓堅硬反應快,可重擊而不裂,適合用來演奏強音,供音樂家自在地探索音色及技巧。它堅韌耐用,又能抵抗濕度與氣壓便化,最是方便旅行演奏。有人進一步發明碳纖弓外包真木皮,外表及觸感與木桿幾無差異,以肉眼極其難辨。
碳纖弓有很低的震波阻尼(減震)能力,所以振動反應迅速,音響比木弓乾淨清晰,但泛音沒有木弓豐富。因此有人嫌其缺乏音色變化,因為音色是音樂的要素。也有人認為它反應快,適用演奏爵士樂。很多人說碳纖弓類似塑膠之物的實用品,不像木料典範,是給初學者用的。
如今碳纖弓已愈來愈普及,音樂界也有許多演奏家使用,包括有名氣的行家。傳統珍貴的柏南布科木的減量、漲價,及碳纖弓的改良,促使碳纖弓逐漸有利。以功能及價格來說,碳纖弓是所有改良弓中成功,並值得繼續改進的種類。但在典藏價值上,碳纖弓畢竟是工業產品,可大量生產,缺乏柏南布科木的珍貴性與師傅手工的藝術性。
巴哈彎弓
巴哈彎弓的緣起與發展
巴哈彎弓的研製,是琴弓改革上少數的亮點。由於長期以來有多位知名音樂家的努力,履次在演奏會上以巴哈彎弓演出,甚至灌錄唱片,獲得相當成果,所以值得認識。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巴哈彎弓其實是個美麗的錯誤。
眾所周知,音樂之父巴哈習於運用大量的和弦,他認為這是提琴樂曲之必要。巴哈音樂中有許多和弦,在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及組曲中,有許多三及四和弦。尤其第二組曲中的夏康舞曲,幾乎包含小提琴獨奏的所有演奏技巧,囊括大量的和弦。這首夏康舞曲多達二十九段變奏,經常獨立於組曲,被單獨挑出來演奏,對於演奏家的技巧與音樂表達來說,具有相當的挑戰性。
因為提琴的四弦不為平面,對應於指板的弧度成高低不平。而現代弓弓桿的弓毛緊繃,無法同時接觸三弦或四弦,來產生複音。現代弓無法依巴哈樂譜演奏三和弦及四和弦。演奏家碰到這種複音樂曲,只能權宜採用琶音或分解和弦,但造成和弦間隙而欠缺連貫。
但在巴哈時代(1685-1750),通行於日耳曼地區的琴弓仍是古老的外突彎弓,雖然巴洛克時代法國與義大利已出現直桿,那時歐洲並存著直桿與半圓彎曲兩型態的弓。這種日耳曼琴弓的弓毛鬆軟,適合演奏巴洛克時代的複音音樂。更有人認為巴洛克時代德國作曲家的作品,就要用日耳曼彎弓來演奏,才能表現音樂的精髓。
為了忠於巴哈音樂創作的理念,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在1908年的巴哈音樂研究論文中曾經疾呼,必須忠實和弦的演奏,而非分解和弦演奏法,不容許巴哈的藝術被打折。1954年史懷哲與小提琴家泰曼宜(Emil Telmanyi)及製琴家威斯特高(Knud Vestergaard)合作製造了一支威嘉巴哈弓(Vega Bach Bow),並且舉辦多場演奏會,恬靜古樸的音色,確實符合巴哈音樂的風格。史懷哲表示,任何人聽了以威嘉巴哈弓演奏的夏康舞曲,就會發現,不分解的和弦能流暢無間斷地演出,從藝術觀點上來說,是令人滿意的。
後來又有人研發出不同型態的彎弓,較有名的是小提琴家蓋赫勒(Rudolf Gähler)及大提琴家麥可.巴哈(Michael Bach)共同發展另一種型態的彎弓,以此演奏巴哈全套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之後有多位作曲家譜寫彎弓的樂曲。1990年麥可.巴哈又研發了大、中、小及低音提琴系列的彎弓,命名為「巴哈弓」,並且獲得大提琴泰斗羅斯托洛波維奇(Mstislav Rostropovich)的讚賞,已量產上市。
巴哈彎弓的美麗誤解
前人以樂曲的結構推論,巴哈弦樂曲中和弦可能是使用古代彎弓演奏,但以巴哈活躍的年代考據,彼時已是科瑞里巴洛克弓的時代。科瑞里弓較為平直,運弓上優於古代外突的彎弓。科瑞里弓當時已盛行於義大利與法國,巴哈不可能沒見識過這種較為先進的琴弓。他雖然譜寫科瑞里弓所難以觸及的三音、四音和弦,應該允許和弦分解的方式拉奏,相信這是無傷大雅的。
琴弓的起源
千百萬年來,自然界的昆蟲即知磨擦發聲,蚱蜢以後腳磨擦翅膀,蟋蟀以雙翅相擦發出連續聲響。至於遠古人類,文獻最早的弓弦樂器記載,是印度雅利安古籍提到五千年前錫蘭國王拉瓦那(Ravana)所發明以弓擦弦的樂器「拉瓦那斯特隆」(Ravanastron)。我們不清楚這種樂器的型態,但是琴弓極可能是半弧形的箭弓狀,因為西元八百年的琴弓,甚至在現今中亞及非洲地區,仍有箭弓狀的樂器。無論如何,弓弦樂器源於東方無庸置疑,而且廣泛而普遍使用的。
拉瓦那斯特隆後來傳入阿富汗及波斯,在西元一世紀之初,即阿富汗大月氏王國時代,...
作者序
很久以前,我的提琴啟蒙老師就告訴我,好的琴弓會適當地貼合在弦上,不會扼殺聲音,即使過份運弓的壓力,也會被弓桿所吸收。當時我雖無法體會琴弓精微之異,但琴弓藝術的神奇一直深烙在我腦海裡。
拜師學藝時,老師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眼睛好不好啊?」
這句話有兩層涵意,一是極小缺點也看得出的眼力,另一是美感的視覺。美學的眼力是一種藝術素質,我也是經過多年才領悟的奧秘,經過長時間接觸,才咀嚼出它的味道。
當我們平心靜氣虔誠地眼觀弓,弓觀心,凝神靜氣,摸撫著流線修長的弓桿,光滑的表皮幾無毛孔。弓頭是最令人不解的,每次都讓我看得入迷,雖然看似同樣造型,其實每支弓都有不同的面貌,就像每個人的面孔,都是不一樣的。若專注望著弓頭,弓頭就突然躍出了生命,可發現它的精神,我原先喜歡靈敏銳利的弓頭,後來發現簡素質樸的風格也不錯,低調平凡另有風貌。
仔細觀察琴弓的美學,發現竟是如此充滿禪意,欣賞琴弓時要用內心審視,像宗教般地虔誠。要做出一支好弓,首先要修身養性,培養精密的自我要求,及追求完美的態度。一支弓的製作融入了製弓師的精神,如職人對工藝以宗教儀式般的專注,將神韻與生命注入作品。除了眼到之外,還要具備手到的工藝技能,再加上藝術家敏銳的巧思,賦以琴弓美學上的造形風格。若能如此,一支琴弓不只是工藝品,而是一件藝術品,是具有生命的。
琴弓的知識浩瀚,市面始終沒有一本華文的琴弓專業書籍,頂多是提琴書裡的篇章。而歐美雖有外文琴弓方面的書,但大多係琴弓製作歷史與製弓師介紹,而對於琴弓結構、評鑒與保養等方面,仍然未能週全。其實我們動心買弓之前,宜先瞭解琴弓的結構、製造、保養及製弓家背景等,概念遠比議價更為重要。
琴弓的知識看似簡單,卻又困難。我曾在網上Amazon及ebay搜羅所能找到的琴弓書籍,也研讀二十幾年來《Strad》雜誌上所有的琴弓文獻。為了增進實務所需,我曾赴中國大陸拜名師陳龍根先生學習琴弓製造,也擔任過琴弓維修師,並且遠赴歐洲參訪多座樂器博物館與製弓名家。待我陸續完成《提琴的祕密》、《提琴之愛》與《提琴工作室裡的樂章》三書之後,琴弓研究的架構才逐漸成形,醞釀長達十年之久。
世上各國製琴的書多,製弓的書少;製琴的人多,製弓的人少。很幸運地,我在這些年中結識了幾位履在國際得獎的大師,並且參訪他們的製弓心得。
得過國際製弓比賽十次金獎的名家葛樹聲,認為製弓最重要的是創意與工藝,而最基本的工藝是弓尖、弧度與弓桿粗細的流暢,傳統的形象必須保持,最後才加上一點點的創意。他認為各種罕見材料的做法只是花俏,而從不採用。同樣多次獲獎的馬榮弟,則認為琴弓製造是精密度的要求,精密度需要眼力,對百分之一毫米的差距要有敏銳度,看得出其精妙之處,並認知其美醜。馬榮弟以藝術品的理念來作弓,所以喜歡尋找各式特殊材料,以製造不同風格材料的琴弓。我的製弓老師是得獎無數的陳龍根,他的眼力極佳,能看出精微之處與細膩美感,再加上持之以恒,所以做出極其精美的弓,也喜歡極簡風格之弓,不多做額外贅飾。
其實好的琴弓不僅弓桿堅致好握,而且有精練音響的效果,提琴的發音透過琴弓而美化,滿足聆賞者的聽覺。因弓桿弧度、粗細、重心平衡的因素,使演奏者運弓如魚得水,隨心所欲,無視琴弓的存在,完全浸淫在音樂表現上。這種物理性與機械原理正是我等理工背景者深感興趣的地方,也是本書所欲探討的重點。希望我的研究成果,能夠提昇提琴演奏者與愛樂者的琴弓知識,有助於其演奏選購。
本書的撰寫是與留德研究音樂學的鄭亞拿老師所共同完成。此外要感謝陳龍根先生的指導、陳瑞政工作室提供所藏名弓、音樂家周春祥先生提供所藏名弓的拍攝、歐德樂器公司葉約亞先生的推介,以及高談出版社許總編的編輯出版。
很久以前,我的提琴啟蒙老師就告訴我,好的琴弓會適當地貼合在弦上,不會扼殺聲音,即使過份運弓的壓力,也會被弓桿所吸收。當時我雖無法體會琴弓精微之異,但琴弓藝術的神奇一直深烙在我腦海裡。
拜師學藝時,老師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眼睛好不好啊?」
這句話有兩層涵意,一是極小缺點也看得出的眼力,另一是美感的視覺。美學的眼力是一種藝術素質,我也是經過多年才領悟的奧秘,經過長時間接觸,才咀嚼出它的味道。
當我們平心靜氣虔誠地眼觀弓,弓觀心,凝神靜氣,摸撫著流線修長的弓桿,光滑的表皮幾無毛孔。弓頭是最令人不解的,...
目錄
自序
導讀
第一章/琴弓的歷史
琴弓的起源
特殊弓的誕生
第二章/琴弓的科學與美學
琴弓的構造
琴弓的物理機制
弓藝與工藝
第三章/弓毛與松香
弓毛
松香
第四章/琴弓與弓法
古代持弓法
近代持弓法
運弓與表現
第五章/琴弓的評鑒與選購
優良琴弓的條件
選好琴弓
第六章/琴弓的製造與保養
造一把好弓
琴弓保養
更換弓毛
第七章/琴弓的故事
製弓傳奇:圖特家族
法國的製弓城鎮與製弓名師
英國的製弓名師與希爾提琴公司
德奧的製弓城鎮與製弓名師
中國的製弓城鎮與製弓名師
琴弓年史表
參考書目
自序
導讀
第一章/琴弓的歷史
琴弓的起源
特殊弓的誕生
第二章/琴弓的科學與美學
琴弓的構造
琴弓的物理機制
弓藝與工藝
第三章/弓毛與松香
弓毛
松香
第四章/琴弓與弓法
古代持弓法
近代持弓法
運弓與表現
第五章/琴弓的評鑒與選購
優良琴弓的條件
選好琴弓
第六章/琴弓的製造與保養
造一把好弓
琴弓保養
更換弓毛
第七章/琴弓的故事
製弓傳奇:圖特家族
法國的製弓城鎮與製弓名師
英國的製弓名師與希爾提琴公司
德奧的製弓城鎮與製弓名師
中國的製弓城鎮與製弓名師
琴弓年史表
參...
商品資料
出版社:華滋出版出版日期:2020-02-19ISBN/ISSN:9789869829731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16頁開數:長16.5 x寬21.5 x厚1.7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