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獨立於「我」以外的心智,
但是只要我們自問:「發生了什麼?」覺醒就開始了
樹幹就是「我」的感覺,所有其他的想法都由我延伸而出。
而「心智」就像茂密的樹冠,有許多念頭,也相當複雜。
複雜就是失焦的心智,回歸「我」的感覺就像回家,
「我」就是心的名字,安靜且圓滿。
在短暫的表象背後,有著永恆。
在侷限的表象背後,有著無限。
在痛苦的表象背後,有著自由;有著美。
本書作者索羅門‧卡茲除了是專業的心理師,
還曾經在緬甸與斯里蘭卡當過僧侶,
結合其廣納深厚東方文化的西方視野,
揭開遮蓋住存在本質的那道神祕面紗。
本書特色:
✧作者結合其諮商經驗與宗教背景,指出心智運作的盲點,並循序漸進提供回歸寧靜本我的方法。
✧書中提供多種靜心方法,如梵咒、慈心禪等,藉由靜心停止紊亂的思緒,重新平靜身心。
✧透過優美的文字及詩作,引領讀者踏上找回快樂的道路。
✧誠摯推薦 身心靈工作者 張仙武
第三世巴麥欽哲仁波切 黃英傑博士
臺灣完形治療學派之父 許宜銘
完形心理導師 王牧絃
美國加州婚姻與家庭心理治療師 許翊誠
作者簡介:
索羅門.卡茲博士(Dr. Solomon Katz)
身為納粹大屠殺倖存者(他的父親參與了華沙猶太人起義)的孩子,索羅門‧卡茲生長在古典猶太文化之中,幼年時就能流利地說古典希伯來文。他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主修哲學──主要是印度哲學。畢業之後,他加入當時位在長島南安普敦的林迪斯法恩(Lindisfarne)靈性社群。在林迪斯法恩的時候,他接觸到禪宗、瑜伽和內觀(Vipassana)靜心。他對靜心的興趣最終引導他前往亞洲,在緬甸與斯里蘭卡作為佛教僧侶與靜心教師而生活。
在斯里蘭卡,他在Salgala的隱居所住了一段時間,那裡位在從雨林突出的山頂上,一群長尾葉猴、一條眼鏡蛇、一隻鬣蜥是他最近的鄰居;他還在Kanduboda教授靜心。等到他回到西方,開始在哈佛大學修讀博士學位,他已經完成為期整整三年(這裡待三個月,那裡待六個月)的禁語靜心。在哈佛,他同時取得世界宗教的神學研究碩士(M.T.S.)以及諮商及諮詢心理學的教育學碩士與教育學博士(M.Ed., Ed.D.)。他在哈佛大學附屬的教學醫院──Mt. Auburn醫院──受訓、執業並教授心理學;他也在哈佛醫學院的心理學系擔任臨床指導員教職。他結了婚,養大了四個女兒;在如今的空巢期中,他獻出這本書,書中是他由廣泛的靜心、學術與臨床經驗中所收集的智慧。
譯者簡介:
林瑞堂 Rainjana
台大外文所碩士,譯有《齊瑞爾訊息:重返列木里亞》、《發現亞特蘭提斯》、《光行者》、《內在的微笑》、《人格原型書》、《人間天使決斷力》、《沒有改善不了的視力》等靈性、心理、商業、文學等多種類型之書籍作品。
章節試閱
第一章:心智
我和同事在心理健康領域工作。我擔任心理師,她是精神科護理從業人員,我們共同創辦並經營一間診所。最近,我跟她說起我正在處理的一位患者。她問:「你對他的診斷是什麼?」我想要回答:「我對他的診斷和我處理的每個人一樣:他擁有心智。」或者我可以說得更清楚:「他認真看待自己的想法。他受制於自己的想法。他相信自己腦中進行的對話很重要。」這是我對他(還有對所有人)的診斷。
諸如「焦慮」或「憂鬱」這類的臨床診斷,所描述的是不同的心智模式,也可以說是心智鑽牛角尖的不同方式。或者,治療的焦點也許放在自我價值、自我形象、或是自我懷疑;這些是心智糾結的其他方式。心智會以許多方式糾結纏繞,而心智不同的關注對象則會創造不同的情緒干擾。但是,歸根究柢,最普世通用的診斷總是「他或她擁有心智,而心智不停糾結。」
有句格言這麼說:「浪費心智真是可怕的事。」確實,不過心智也可以是個可怕的東西。沉迷於擔憂、恐懼、焦慮、沮喪等各類型的不快樂──這些全都是心智的產物。世上的衝突(例如憤怒、暴力、戰爭)也全都是心智的產物。
擁有心智沒那麼美好。人需善用心智,或者,如果可能,根本不要運用心智。這樣,平靜或許就會來到。
電動工具
心智就像電動工具,例如電鋸。如果用在它所設計的目的,電鋸會很有幫助。冬天我們會用木頭溫暖自己的家,但是曝曬了整個夏天的乾硬柴火堆如果沒有電鋸,幾乎不可能處理。只是,電鋸必須以適當方式使用,要用於當用之處,否則就會造成災難。心智的力量也同樣強大,能帶來超凡的創造力與發明,不過如果使用不當,就會成為摧毀個人與世界的工具。
手指與開關
多數人在身陷混亂時都會尋求心理師協助。不過,到底真正的問題是什麼?當然人生的種種事務或許處在混亂狀態。人際關係可能會出現危機,像孤獨或離婚。可能是失業,可能有財務危機,尤其在經濟艱困的時代。身體可能出現疾病。不過我們可以想像,某人即使面臨死亡也可能完全平靜──或者這人也可能大為驚慌。
不快樂是內在混亂造成的,不見得是因為外在環境。外在環境會對心智造成壓力,像按下心智的開關。不過,如果不去按按鈕,如果內在沒有糾結,心智即使面對危機,也能保持平靜。
印度的智者尼薩加達塔(Nisargadatta)曾說:「生命充滿著環;要把你的鉤子扳直。」如果沒有鉤子,人生向你拋來的環就沒有地方掛。有時候我會用更白話的方式說:「人生處處都是手指;趕快拆掉你的開關。」
生命中總會有手指想觸發你的開關。那或許是生命的目的之一,去按你的開關、去指出還剩下哪些開關、還有什麼地方很脆弱、還有你的心智在什麼地方還是會鑽牛角尖。如果人生實現其目的,讓你注意,甚至將你推向混亂,以便獲得啟發,這樣你也無須擔心。你的工作是拆除自己的開關。等到開關都一個不剩,反應也不會再發生;這時內在的混亂,亦即心智,大部分都已經排除,潛在的平靜就會湧現。
平衡
蹣跚學步的嬰兒必須找到平衡的那個點。剛開始還不知道平衡,會多次失望地跌坐在尿布上。不過,嬰兒必須透過嘗試與錯誤來發現並掌握平衡。
等到嬰兒長成幼兒,要學騎腳踏車,她同樣得找到平衡點。在她開始嘗試騎腳踏車時,還不知道平衡點,仍需要去探索。不過,平衡點一旦找到,就會越來越熟悉,騎車的喜悅也會隨之開啟。只是,如果她在走路或騎車時失去平衡──假設在結冰路面上走路時滑倒,或是騎車被沙堆絆倒──巨大的不安和不舒服的感覺就會出現,而她會迫切想要將自己導正,因為失去平衡的感覺極度不舒服。平衡就是喜悅,失去平衡就是混亂與慌張。
在靈性層面,我們都像努力要找到平衡點的小孩。無論是努力要找到自己的快樂的人,或是努力在男性、女性、國家之間找到和平的社會,都是這樣。就像學習走路或騎腳踏車的小孩,存在的平衡點、生命的平衡點都得先找到才會知道。不過只要找到,也就代表著喜悅。根據直覺,平衡──無論是在走路、騎車、或是過生活──感覺都是正確的,而失衡感覺是錯的、是一種個人與社會受苦的狀態。
症狀
如果你失去平衡,立刻就會有不舒服的感覺。不舒服是身體組織層面的回應,指出有地方出了問題。不舒服是失去平衡、失調即將開始的「症狀」。
假設你在高速公路上,車子開在右線道,而且你完美地、平衡地開在車道中央。你在這個車道的「中心」。你很平衡,既不偏右也不偏左,一切都很好。
接著你開始恍神,開始向右偏移。你不再保持在中央,而是開始偏移。不過,高速公路旁的邊溝讓你的輪胎隆隆作響,也讓你醒悟自己已經失衡,危險正在逼近。
路邊的邊溝就像症狀,是道路在告訴你車子已經遠離車道中心。這個回饋要你趕快回到正軌,不然就會擦撞護欄,帶來更戲劇化的症狀,說明事情已經嚴重出錯。
生理或情緒症狀,無論是精細難辨或是明顯到不忍卒睹,同樣都指出某處出了問題。如果你安住於心,那麼喜悅、平靜、光明的啟迪將會佔上風,世界就會一切都好。如果略微偏離了心,那麼不舒服的症狀就會出現,那是身體層面的訊息。症狀是你的朋友,因為它提醒你注意已經失去平衡,必須趕快調整。必須重新尋回心,才能重建平靜。因為心是閃耀的存在,在直覺上,心也是一切確實都好的所在。
靈魂整復
我朋友傑米的肩膀在接受手術之前經常脫臼。往往我們打著壘球,比賽就得暫停。擅長瑜伽和身體力學的安迪會跑過來幫忙。傑米在肩膀脫臼時會非常疼痛。等到安迪替他將手臂復位,傑米的疼痛就緩解了,比賽也可以繼續。幸好手術長久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同樣的,在心智脫臼的時候,我們也會在情緒上受苦。就像生理疼痛指出生理層面的失調,情緒痛苦的症狀也指出心智的失調。不過,就像肩膀問題的例子,只要內在的一切復位,快樂之泉就會流動。不快樂指出心智出了問題,指出某些真理仍未為人所見。
因此,我有時候會說心理工作或靈性工作是「靈魂整復」(The Chiropractics of the Soul)。整脊師會試圖校正身體,藉此緩解造成疼痛的關節夾擠。等到脊椎打直、就位,等到沒有神經受到壓迫,那麼能量就能自由流動,疼痛也會消失。在心理學或靈性範疇,如果「靈魂」適當地排列校準,痛苦就會消失。
再一次,這暗示著平靜與快樂是自然狀況。不快樂是排列失常的症狀,是提醒我們注意的內在干擾。等到靈魂以適當方式校準,快樂就會重新出現──這正是我們所有人都渴望的平衡狀態。
心與萬有
讓我們先來想想「靈魂」這個字。「靈魂」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喜歡以下這個定義,它符合印度哲學,也和多數靈性傳統有共同點。印度哲學認為真我(Atman)即是梵(Brahman):亦即安住於個體內在的靈或「真我」(Atman)事實上就是絕對的存在或「梵」(Brahman)。個體的靈魂和宇宙的靈魂完全相同。換句話說,你的本質,你最親密的層面,你的存在的核心就是宇宙存在,是永恆,是萬有。因此,靈魂就是心與萬有。在核心處,你確實就是神。弔詭的是,最親密的部分卻也最為寬廣。
關於這點,稍後我會詳加說明。要在追求平靜與健康的主要目的上有所進展,我們並不一定要接受這個前提。我會說明這個觀點的理由,而且許多靈性傳統都肯定這一點。
就目前而言,這個觀點指出,如果你找到自己的核心──通常是透過某種形式的靜心冥想──那麼你就會潛入心智的定義與侷限之下,並且瞭解自己是寬廣且不受定義的。就像有人說的,神就藏在男男女女的心裡,因為神知道這是他們最不會前來查看的地方。或者,借用拉瑪那.馬哈希的話,「發現你是誰之後,你或許就會明瞭什麼是神。」
寂靜
內在的糾結──心智的忙碌──就是煩亂。煩亂是平靜的相反;平靜是沒有煩亂的狀態。由於平靜是沒有煩亂,因此要獲得內在平靜,煩亂就必須消退。心智必須變得寂靜。等到心智很寂靜,平靜就會顯露,因為平靜就是那個寂靜本身。
心智如果安分就位,就不會造成任何干擾,是安靜的。它就像依照用途、正確使用、而且僅在需要時使用的動力工具。(你不會讓電鋸整天在客廳裡運轉。)沒有焦慮,沒有憂鬱,不會有恐懼或失敗的念頭,這些都是「脫臼」的心智。如果你非常注意,就會發現你腦袋裡的對話很不舒服、很吵雜、干擾著平靜,就像雜訊干擾著原本清晰的訊號;這些是身體層面的訊息,指出心智偏離正軌,需要再次「向心導航」。
第一章:心智
我和同事在心理健康領域工作。我擔任心理師,她是精神科護理從業人員,我們共同創辦並經營一間診所。最近,我跟她說起我正在處理的一位患者。她問:「你對他的診斷是什麼?」我想要回答:「我對他的診斷和我處理的每個人一樣:他擁有心智。」或者我可以說得更清楚:「他認真看待自己的想法。他受制於自己的想法。他相信自己腦中進行的對話很重要。」這是我對他(還有對所有人)的診斷。
諸如「焦慮」或「憂鬱」這類的臨床診斷,所描述的是不同的心智模式,也可以說是心智鑽牛角尖的不同方式。或者,治療的焦點也許放在自我...
推薦序
推薦語
作者跨界悠遊於各個文化知識的領域當中,對於各種身分認同(identity)輕易地捨棄,汲取地球上各種傳統的智慧結晶,提煉出這本屬於現代人心智和靈性的《肘後方》(東晉葛洪的醫書名稱,寓意是醫學不再高貴神秘,而是如在手邊般的親切實用)。本書旁徵博引但緊扣生命本質,撥開重重的靈性迷霧,讓我們零距離地體會神聖泉源的芬芳!
張仙武(Thomas Zhang)
─────────────────
歷史學博士、教師、身心靈工作者
作者索羅門‧卡茲對於「每個人在各個層面都能有無限富足,只是自己很負面而讓自我欲望無法實現」的說法有不同的見解。指出欲望只會在讓它實現的條件出現時才會實現,已實現事物是因為條件已經成熟所以實現。這個觀點十分貼近佛法的緣起論,顯然在他猶太文化、印度哲學、西方諮商心理學背景外,禪宗、南傳內觀經驗仍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第三世巴麥欽哲仁波切‧黃英傑博士
─────────────────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教師
《活佛老師說》、《活佛老師問》作者
「想法的味道」影響著自己「靈魂氣候」,我個人非常喜歡作者Solomon Katz用這美麗且透徹的文字來形容「心智」。想了解什麼是「想法的味道」?「靈魂氣候」又與我們有何關聯?有何影響?閱讀這本《存在之美》,相信會帶給你對「心智」的正/負面思考有更深的了解,推薦給對生命充滿好奇且正在提升靈魂頻率的你!
王牧絃
─────────────────
完形心理導師
生命潛能出版社負責人
推薦序
實相就是存在
本書將靈修、佛學的修練,以及西方心理學思想、心理治療整合,是一本相當難得的好書。
作者曾在緬甸及斯里蘭卡出家,不間斷地靜心,甚至曾經禁語三年,是很扎實的佛教與靈性修行。從整本書看來,作者非常擅於邏輯思考,在雙方面的整合過程中,條理分明,非常具說服力。這本書很適合對靈修、佛學,或是對心理學、心理諮商有興趣,也有一些基礎的人,當然更適合對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有興趣,並想要深入了解的人。
作者在本書中先用佛教的四聖諦──苦、集、滅、道作為整本書的脈絡,將正面思考、負面思考、無念(也就是無思考),和物質界、星芒界、致因界三界之間串聯起來,也將其關係解釋地非常清晰。並且對所有的心理困擾:強迫症、躁鬱症,或人際關係的困境以及原生家庭的影響、心理創傷對行為造成的干擾等諸多問題背後形成的主因,也就是認知──因為生命經驗帶來認知上的扭曲做了總結。
我本身有完形心理學的背景,其將人的感知分為三界:外界、內界、中界。內界是只有每個個人能接觸到的,比方人對身體的感覺,以及情緒、感情。除了本人之外,沒有任何其他人能夠代替我們去經驗。外界則是在皮膚之外,存在於外界的所有物體,形象、他人、環境等,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樣的外在環境。中界則是所謂的思考。若以佛學的觀點來看,內界跟外界都是實際的存在,也就是存在於當下的;而中界則跟當下無關,不是過去,就是未來。
這本書叫存在之美,所謂的存在就等於當下,因為只有當下是存在的,過去已經過去,未來則尚未來到。完形心理學也強調,大多數人都成為了中界的囚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有能力隨時停留在內界與外界,也就是當下實存的,但是不自覺地會被中界──也就是過去的經驗所形成的認知扭曲緊緊抓住。而以這些扭曲的認知來看待自己、別人、社會、世界,正是造成許多心因性疾病的主因。
我特別欣賞作者提出的一個概念:「說話或聆聽」。說話是我們的意念──也就是中界開始活動的時候,那正是我們的「自我感」在開始說話;聆聽則是安靜下來,讓自我感跟中界的思考再次停下、並且聆聽。聆聽內界,也就是身體的感覺;聆聽每個剎那情緒面升起的感覺;聆聽你呼吸的進出;聆聽你呼吸時帶來的身體變化。或去聆聽外面的世界;聆聽外面世界產生的聲音;聆聽妳的孩子正在跟妳訴說,他內在世界的經驗跟感覺。當然看也是一種聆聽;接觸也是一種聆聽。你在聆聽接觸的感覺;你在聆聽看到的事物之形狀與顏色。以說話或聆聽來取代「顛倒夢想」與「當下」的意念思考,是很棒的創意,很好理解,而且比較容易實踐。
作者還提供了多種靜心方法:梵咒、慈心禪等。作者也寫了許多優美小詩,如果能仔細閱讀並想像詩所描繪的景象,對靜心也會有幫助。我強烈推薦對心理學、佛學、靈修有興趣,特別是對它們之間的關聯有興趣的人,務必要閱讀這本書。
佛陀一生的教導只有一個,那就是「實相」。實相就是存在,就是當下,也就是這本書的書名──存在之美。當你能夠進入這個世界,你就真的能夠經驗存在本身之美。
許宜銘
─────────────────
臺灣完形治療學派之父
推薦序
生命色彩畫出的美
在現今這個社會上,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東西,新聞、政治、家庭、健康等等。一切的一切把我們時間的空隙都擠得滿滿的,我們好像一直在跑步、一直在追尋,然而最可怕的是,在所有奔跑的過程當中,我們其實愈來愈不開心、愈來愈痛苦。
每一個人都在尋找各種不同的答案,尤其是在現下複雜的社會,我們如何找尋我們所需要的答案?我們如何去回答人類幾千年來一直在問的那一個問題:如何擁有快樂?
這是現代社會的需求,這是人類在心裡一直以來的渴望,有很多書籍、各種成功人士、激勵講師,會跟我們陳述、詮釋所謂的喜悅之道或所謂的成功之道。然而在這麼多提供我們解答的書籍當中,Solomon博士的這本《存在之美》佔了非常特別的一席之地,因為這一部作品不是提供一個所謂快樂的方程式,不是一個看了就能懂的作品,而是從各種主題和敘事手法看見實相的邀請。尋求生命的快樂或是生命的旅程,本來就沒有簡單的方程式,沒有單一層面的揭露,而是多個主題相互的輝映。現代的我們需要的也不只是單一的答案,而是從宗教、哲學、科學、等等各種層面,來給開啟智慧的泉源,協助我們找尋那份喜悅。
而這本書就是一位在佛教寺院出過家的猶太人,還俗後以東西方理念結合哈佛學院世界宗教研究,錘煉出來的一本作品。更難得可貴的是,在這本書裡,他還結合了兩個我非常喜歡的東西,一是他本身的生命經驗,包括在各種專業中的經歷,二是他的創意作品與呈現,包括詩詞、故事等等。
在閱讀的過程中,他的每一個文字,就好像生命的藍圖的一筆一劃,帶領我們用他的眼睛認識宇宙,經驗喜悅。當我們搭上他的這艘生命之舟時,他也伸出手邀請我們去體驗他生命歷程當中所得到的收穫。所以這不是一本從頭看到尾就結束的書,而是無比豐盛的呈現,把藝術創作、生命故事、人類文明以及靈魂摩擦出來的火光,用優美詩意呈現出來。
就像他書中所說的,他希望這本書是一本我們可以放在書架上面,一再閱讀後會有新的看見、新的體悟與收穫。而我覺得,其實這就是存在的美,這就是這個世代我們需要的東西,以多元的智慧慢慢回歸到生命的中心。
最後,我想分享我很喜歡在他書中關於美的一段話:「我看著夜空,深感震驚,我聽到蟋蟀和螽斯天籟般的嗡鳴,彷彿來自地球的唵聲,是地球層面的音樂,並且感到震驚。我們只需在自然界中尋找,就能感受到震驚,就能被美淹沒。」
希望每個有機會看這本書的讀者,讓書中的聲音、畫面,帶領你一步一步地回歸當下,全然地欣賞存在的美。
許翊誠
─────────────────
美國加州婚姻與家庭心理治療師
導讀
在某個整合心理學與宗教的機構接受面試時,我曾被問到:「你為什麼離開了自己的宗教傳統?」他們很清楚我的背景:我的父母浸淫於正統猶太教(Orthodox Judaism)文化,兩人都是納粹大屠殺的倖存者。在接受面試的當時,我仍在哈佛醫學院附屬的教學機構執行臨床心理學業務及監督工作,而且我還在哈佛完成了心理學與宗教的研究所學業。面試的問題是指我在研究所之前的經驗,就是在緬甸和斯里蘭卡出家,過著佛教僧人的生活。
我誠實回答:我從來都不真的覺得自己是特別的「什麼」。出家為僧的時候,我並不認為自己是個佛教徒。我從來不覺得任何標籤確實正中紅心:猶太人、佛教徒、美國人、人類。當然這些都是……不過也不完全正確。
結果我所描述的感受本身也是一個宗教傳統:梵文的「Neti neti」──意為「不是這個,不是這個」──這是深植於印度智慧之中的否定實踐。這個實踐支持了我天生想否認所有自我定義的傾向。之所以沒有標籤感覺恰當,有個很好的理由:標籤永遠不完整,因此也不會準確。
透過否定,你最終會找到無法加以否定的根本實相(亦即存在本身),而且「那個」就是你。不過,只有在拋棄更為表象的描述與認同之後,你才會抵達那裡。我敢打賭,大師們會同意這點。偉大的靈性導師試圖指出實相、自由、永恆。佛陀不是想創造佛教徒;基督不是想創造基督徒。偉大的導師真正想要的是真理──無論你稱之為神、涅槃、自我了悟──並不是想創造追尋者。
因此,偉大的導師照亮了道路。由於我的個人傾向,因此某些教導比其他教導聽來更為真實,不過這點既關係到個人品味,也關係到真理。有些教導使用我更能理解的語言,運用與我有更深共鳴的概念,因此我會受到更深的吸引。
儘管我在西方傳統中成長,坐在小學教室時就能流暢地閱讀希伯來文經典,但是對我的主要影響來自於東方:包括佛教以及拉瑪那.馬哈希(Ramana Maharshi)這位逝世於1950年的現代靈性大師。
有越來越多人肯定拉瑪那是最高等級的靈性天才。在《Talk with Ramana Maharshi》*一書的序言中,肯恩‧威爾柏**(Ken Wilber)寫道:「本書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智者充滿生命的聲音,甚至可能是這個時代或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靈性了悟。」
我完全同意。拉瑪那提供了人類曾表達過的最純淨的教導。因此,我會經常引用拉瑪那,用他當作真理的試金石。
讓我說明本書的架構與目的。本書渴望成為兩件事:其一是一本教你掌握心智的手冊,好讓你在靈性的道路上前進,在路途中找到更大的快樂;其一是一件藝術品。因此,本書會運用不同的寫作風格。某些章節會帶領讀者在靈性道路上闊步前進,就像你搭遊覽車駛過行程表上仔細列出的路線,身旁的導遊逐一介紹經過的景點。有些時候,行程會暫停;你們從車上魚貫而出,在著名地標的紀念品店內隨意瀏覽。那時,前進的動作會停止,寫作會由散文轉變成某些更接近詩的文體讓你瀏覽──而且即使在帶你前進的章節內,散文中也會有詩意點綴其中。我的意圖是讓整本書有更大的力量,長遠來看能更加清晰。只是,有時候,清晰需要時間才能閃爍。我希望這本書能陪伴讀者,或許讀過不只一次,或許能留在床頭櫃一陣子,或者在最初讀完的多年之後,能再次由書櫃中抽出。
教學法(Didactics)
我有位作畫也教授繪畫的朋友曾說,
藝術家無需以最明白的詞彙列舉一切。
某些奧祕需要保留──就像蒙娜麗莎──
要有點深度令人無盡思索。
藝術的目的之一就是引領觀者
抵達無法明言的深度;
筆墨無法形容之、超越諸般已知的深度。
但,透過「描繪」未知,藝術提供通向它的道路。
這是藝術的教學方法,是它的指導方式。
還有另一種指導方式──
或許是科學或哲學的教學法吧──
要盡可能清楚明白;
要探索歧義,拾取清晰,
接著完美地傳達得到的洞見,
提供道路抵達同樣的洞見,
透過「完美」描繪的地圖,
一個眾人都能遵循的精確公式,
不留絲毫誤解的空間。
親愛的讀者,我們走在這裡,
介於清晰的教學法以及
奧祕的教學法,之間。
*譯註:本書作者所引用的版本為Inner Directions出版社於2000年出版之版本,ISBN編號為1878019007。台灣另有依據相同書名之印度版本(ISBN編號為8188018074)翻譯出版之版本《對話真我: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的教誨經典》(紅桌文化,2018)。
** 編註:美國作家、哲學家、超個人心理學家。
推薦語
作者跨界悠遊於各個文化知識的領域當中,對於各種身分認同(identity)輕易地捨棄,汲取地球上各種傳統的智慧結晶,提煉出這本屬於現代人心智和靈性的《肘後方》(東晉葛洪的醫書名稱,寓意是醫學不再高貴神秘,而是如在手邊般的親切實用)。本書旁徵博引但緊扣生命本質,撥開重重的靈性迷霧,讓我們零距離地體會神聖泉源的芬芳!
張仙武(Thomas Zhang)
─────────────────
歷史學博士、教師、身心靈工作者
作者索羅門‧卡茲對於「每個人在各個層面都能有無限富足,只是自己很負面而讓自我欲望無法實現」的說...
目錄
推薦序
各界推薦
前言
第1章:心智
第2章:負面思考
第3章:正面思考
第4章:中場插曲─故事集
第5章:無思考
第6章:原初意識
第7章:沒有距離需要跨越
第8章:神的芬芳
參考書目
致謝
關於作者
推薦序
各界推薦
前言
第1章:心智
第2章:負面思考
第3章:正面思考
第4章:中場插曲─故事集
第5章:無思考
第6章:原初意識
第7章:沒有距離需要跨越
第8章:神的芬芳
參考書目
致謝
關於作者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04頁開數:25K(14.8 x 21 x 1.5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