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暢銷書、《君子雜誌》評選最佳書籍☆
政治不只荒唐,是非.常.荒.唐.
但他仍堅信深愛這個國家的人,就能改變這個國家。一個對政治冷感的大學生,
不到三十歲,成為美國總統重要的文膽之一!
一名年輕人懷抱改變國家的夢想,
經過幻滅與失望,卻也一次次重新被啟發……巴拉克‧歐巴馬坐鎮白宮的那八年,年輕人主導了美國的命運――像大衛‧利特這樣二十多歲的青年,一回神就發現自己身在全世界最高權力的白宮辦公室裡。他在大學四年級還是個對政治沒什麼興趣的大學生;聽了歐巴馬一場演講,變成「歐巴馬腦粉」,跑去競選團隊當志工;二○一一年,他成為史上最年輕的白宮講稿撰稿者之一。除了幫歐巴馬總統寫過氣候變遷與司法正義改革等嚴肅議題的演講稿,利特還是歐巴馬總統的笑話寫手。
利特在這本發自內心、令人耳目一新的回憶錄中,帶我們探索歐巴馬的世界,用幽默的細節勾勒出不小心引起國際外交事件、差點燒了總統頭髮、在白宮男廁馬桶裡看到一片鮭魚、在空軍一號上被同事看到半裸身體、還當面告訴總統他長得像希特勒等趣事……利特把他在白宮八年來的奇聞軼事編寫成書,讓我們知道政治其實再荒唐不過!無論你的政治立場為何,肯定會被他逗笑。
見過政治的混亂、挫折,甚至對政治幻滅後,利特再也不是「歐巴馬腦粉」,但還是深信當初吸引他加入歐巴馬陣營的那句話:「深愛這個國家的人,就能改變這個國家。」真正的愛──無論對象是總統、是一個人、是一個國家──有更多層次、更多不同的質感。真正的愛,是在一件事物的缺陷公諸於世後繼續為它奮鬥,是在幻滅後允許我們繼續相信的東西。
他在敘說美國白宮不為人知的一面,同時,也讓我們看見一個超越政治、職場、環境的個人成長故事,並且告訴我們,無論現今的情勢如何,誰都無法定義我們、定義我們的國家。
「任何人都能改變國家與國民生活……
遊行者、理想家與自由鬥士確實會帶來改變;
但現在我也知道,坐在空氣悶熱、地毯很醜的辦公室工作人員,
同樣能帶來改變。」──大衛.利特「大衛‧利特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他寫了一本機智、有深度又幽默好笑的白宮回憶錄,即使不是政治專家也能讀得津津有味。」
——當代喜劇界巨擘 賈德.阿帕托(Judd Apatow)
「大衛‧利特用歡脫的筆觸,回顧自己從競選團隊打雜小弟到後來成為總統文膽的過程,文字時而動人,時而引人發笑,是本令人欲罷不能的好書。」
——大衛.阿克塞爾羅(David Axelrod),巴拉克.歐巴馬總統前高級顧問,《信仰者:我在政治圈打滾的四十年》作者
「如果你本來就懷念歐巴馬任職美國總統的日子,大衛會讓你更想念歐巴馬,還會重新點燃你對政治的希望與信念。」
——史蒂芬妮.柯特(Stephanie Cutter),巴拉克.歐巴馬前任顧問與競選團隊副經理
「太棒了――一本簡潔有力、笑點滿滿又誠摯衷心的回憶錄。我們亟需這本書。」
——基根-麥可.凱(Keegan-Michael Key)
「精采絕倫的回憶錄……讀完後,你會找到我們現在亟需的希望:政府真的可能改善國家。」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華頓商學院教授,《給予》和《反叛,改變世界的力量》作者
「大衛‧利特是天才……他總是聰明、機智又惹人大笑。」
——比利.埃西納(Billy Eichner),《比利街頭秀》主持人
「極具啟發性――別被妄自菲薄的旁白給騙了,這位年輕撰稿者機智風趣,擁有源自豐富經驗的智慧,且關懷他人。」
——麥特.華許(Matt Walsh),HBO影集《副人之仁》主演
「利特是個天生的說書人,也是人見人愛的開心果。」
——泰格.諾塔洛(Tig Notaro),《我是普通人》作者
「超棒的書……它提醒我們,一個偉大的總統不只會啟發他的幕僚團隊,還能啟發一整個國家。」
——安妮.法迪曼(Anne Fadiman),《書趣:一個普通讀者的自白》作者
「大衛‧利特的文字幽默又溫暖人心,無論政治立場為何,讀者肯定會被他逗笑。」
——麥克.柏比葛利亞(Mike Birbiglia),《伴我夢遊》作者
「一本傑出、幽默又一針見血的回憶錄,清楚道出在美國倒數第二任總統手下辦事的種種。」
——約翰.莫藍尼(John Mulaney),《喔,哈囉秀》共同創作者與主持人
作者簡介:
大衛.利特
大衛‧利特於二○一一年進入白宮,二○一六年以總統特別助理與總統演講撰稿者身分離開白宮。被稱為「總統的搞笑靈感泉源」的他,從二○○九年開始為歐巴馬總統的演講貢獻笑話,四度為白宮記者協會晚宴的講稿執筆。利特的文章曾刊登於《洋蔥報》(The Onion)、《麥斯威尼網路趨勢》(McSweeney’s Internet Tendency)、《柯夢波丹》雜誌(Cosmopolitan)、《瀟灑》月刊(GQ)、《浮華世界》雜誌(Vanity Fair)、《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與《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他現任Funny Or Die華府辦公處的撰稿主任兼總製作人,和未婚妻賈姬‧卡普勒(Jacqui Kappler)與兩條金魚――佛羅倫斯(Florence)和杜安(Duane)――同住在華府。
譯者簡介:
朱崇旻
曾在美國居住九年,畢業於臺灣大學生化科技系,是以小說為食的謎樣生物,時時尋覓下一本好書。喜歡翻譯時推敲琢磨的過程,並認為無論是什麼題材的書,譯者都應該忠實傳達作者的立場。興趣包含寫小說、武術、室內布置和冬眠。欲聯絡請洽:joycechuminmin@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大衛‧利特用歡脫的筆觸,回顧自己從競選團隊打雜小弟到後來成為總統文膽的過程,文字時而動人,時而引人發笑,是本令人欲罷不能的好書。」
――大衛‧阿克塞爾羅(David Axelrod),巴拉克‧歐巴馬總統前高級顧問,《信仰者:我在政治圈打滾的四十年》(Believer: My Forty Years in Politics)作者
「太棒了――一本簡潔有力、笑點滿滿又誠摯衷心的回憶錄。我們亟需這本書。」
――基根-麥可‧凱(Keegan-Michael Key)
「精采絕倫的回憶錄……讀完後,你會找到我們現在亟需的希望:政府真的可能改善國家。」
――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反叛,改變世界的力量: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2》(Originals: How Non-Conformists Move the World)作者
「大衛‧利特是天才……他總是聰明、機智又惹人大笑。」
――比利‧埃西納(Billy Eichner),《比利街頭秀》(Billy on the Street)主持人
「極具啟發性――別被妄自菲薄的旁白給騙了,這位年輕撰稿者機智風趣,擁有源自豐富經驗的智慧,且關懷他人。」
――麥特‧華許(Matt Walsh),HBO影集《副人之仁》(Veep)主演
「利特是個天生的說書人,也是人見人愛的開心果。」
――泰格‧諾塔洛(Tig Notaro),《我是普通人》(I’m Just a Person)作者
「超棒的書……它提醒我們,一個偉大的總統不只會啟發他的幕僚團隊,還能啟發一整個國家。」
――安妮‧法迪曼(Anne Fadiman),《書趣――一個普通讀者的自白》(Ex Libris: Confessions of a Common Reader)作者
「大衛‧利特的文字幽默又溫暖人心,無論政治立場為何,讀者肯定會被他逗笑。」
――麥克‧柏比葛利亞(Mike Birbiglia),《伴我夢遊》(Sleepwalk with Me: And Other Painfully True Stories)作者
「如果你本來就懷念歐巴馬任職美國總統的日子,大衛會讓你更想念歐巴馬,還會重新點燃你對政治的希望與信念。」
――史蒂芬妮‧柯特(Stephanie Cutter),巴拉克‧歐巴馬前任顧問與競選團隊副經理
「一本傑出、幽默又一針見血的回憶錄,清楚道出在美國倒數第二任總統手下辦事的種種。」
――約翰‧莫藍尼(John Mulaney),《喔,哈囉秀》(Oh, Hello)共同創作者與主持人
名人推薦:「大衛‧利特用歡脫的筆觸,回顧自己從競選團隊打雜小弟到後來成為總統文膽的過程,文字時而動人,時而引人發笑,是本令人欲罷不能的好書。」
――大衛‧阿克塞爾羅(David Axelrod),巴拉克‧歐巴馬總統前高級顧問,《信仰者:我在政治圈打滾的四十年》(Believer: My Forty Years in Politics)作者
「太棒了――一本簡潔有力、笑點滿滿又誠摯衷心的回憶錄。我們亟需這本書。」
――基根-麥可‧凱(Keegan-Michael Key)
「精采絕倫的回憶錄……讀完後,你會找到我們現在亟需的希望:政府真的可能改善國家。」
――亞當‧格蘭特(Ada...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痴迷
我在二○○八年一月三日,把自己的心靈獻祭給了巴拉克‧歐巴馬。我沒有滿腔熱愛地發表宣言,沒有人在我胸口上刺下歐巴馬的「希望」海報,但我還是經歷了改變身心的轉化。前一刻,我還是個對政治沒什麼興趣的大四學生;下一秒,我成了願意為伊利諾州一位新手參議員做牛做馬的腦殘粉。
如果你認識變成腦殘粉之前的我,你絕對猜不到我會有這一天。加入歐巴馬團隊的前一年夏天,我去搞笑報社《洋蔥報》實習,上司是個穿著滾輪球鞋,在辦公桌前擺攤販售女性生理用品的傢伙。那真是我夢寐以求的工作。我每天端茶送水和打雜,作為回報,他們讓我旁聽編輯會議,我親耳聽到一位資深編輯瀕臨精神崩潰的發言:「我們是搞笑報社,不是無腦報社!」他吼出這一句之後就衝出會議室了。我從來沒參與過如此有意義的活動。
問題是,我和其他人格格不入。我身為實習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校對文章和寫些關於天氣的笑話,可是後者一直妨礙我完成第一項工作。我每天早上走進辦公室腦中就浮現一句話:「食」破天驚~天黑黑!我知道這句話不好笑,可是它像真言、像腫瘤在我腦中扎根。結果錯字就這麼錯下去,連寫句就這麼連寫了下去。
食破天驚~天黑黑。食破天驚~天黑黑。食破天驚~天黑黑。
你要知道,我不是隨便打工,這可是我夢寐以求的工作,《洋蔥報》可是我的摯愛。我從小住在紐約曼哈頓,時至今日我還記得九一一事件過後幾週,我深信自己十年級沒讀完就會被蓋達組織(al Qaeda)做掉,當時我看到《洋蔥報》一則頭條:
「驚!劫機者如臨地府
束手無策,女子竟大烤美國國旗蛋糕」
在黑暗痛苦的那一刻,一份小小的諷刺報紙展現出我深愛的美國精神,它大膽反抗,它桀驁不馴,它偏要在人心惶惶的時期樂觀向上。是《洋蔥報》給了我希望,我開始覺得自己或許有機會在死前脫離處男之身。你告訴我,還有比這更令人振奮的事嗎?
若說諷刺文學是美國最好的一面,那政治一定是美國最糟的一面。我的家族故事就是「美國夢」的故事。我的曾祖父曾祖母逃離俄羅斯的宗教迫害,來到美國。經過了兩代,我的父母週末不再待在紐約市,他們逃到鄉村別墅度假去了。我從來沒有為自己的好生活感到愧疚,因為我從小到大學到的信念是「努力工作的人能在美國得到回報」。但父母也告訴我,即使是勵志故事中白手起家的成功者,也必須仰賴運氣。他們告訴我,我生活在美國夢之中的代價就是,我必須扛起將這份夢想與好生活帶給別人的責任,這樣才公平。
但是,負責經營這個國家的人可不這麼想。小布希坐鎮白宮時,百萬富翁與億萬富豪得到各種減稅福利,學校卻經費不足,道路和橋梁無人修繕,國民家戶收入不停走下坡,財政赤字逐漸膨脹。
更要緊的是,美國還發動了戰爭。小布希總統為了「摧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入侵伊拉克,戰爭打到一半,我們才發現那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壓根不存在,要反悔也來不及了。我們毀了別人的國家,不得不承擔引發混亂的責任。前國務卿科林‧鮑爾(Colin Powell)把這個道理稱為「陶倉規則」(Pottery Barn rule),意思就是你把人家要賣的陶瓷打破了,你就得買帳。不過很難想像,我們這次參訪陶倉打破的不是陶器而已,而是數兆美元和幾千條美國國民的人命。
換句話說,我們國家的領導人做了糟糕的決策。根據我在政治課學到的理論,我們應該找更好的領導人取代他們;然而在現實世界,入侵伊拉克的行動成了藉口,掩飾了黑暗且一點也不民主的真相。反對戰爭、反對用酷刑虐待俘虜,甚至是反對讓富人減稅的人們,被扣上近似叛國的罪名。支持總統的政策和支持美國的軍隊卻成了同義詞。這項選舉策略既危險又憤世嫉俗,竟然奏效了。
說到這裡,你應該看得出我從小就不怎麼喜歡政客。儘管如此,在我成長的環境中,人們時時刻刻告訴我,我有機會改變世界――於是,急著要證明自己能改變世界的我,在二○○四年加入總統候選人約翰‧凱瑞(John Kerry)的團隊,以志工的身分幫凱瑞助選。
我們理論上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我們支持平等!支持機會!支持一般人!但實際上,我們被貼上「不美國」、「左派民主黨」、「懦弱」與「膽小」等標籤,比《綠野仙蹤》(The Wonderful Wizard of Oz)裡那些畏畏縮縮的小矮人還不如。我相信凱瑞若當上總統,肯定能做得比小布希好,不過他為自己辯駁時總是缺了點自信,彷彿他想讓所有人同意披頭四(Beatles)最有才華的歌手是林哥(Ringo)。凱瑞落選時,我心碎了――不僅是心碎,我還感到深深的羞愧,我居然相信自己微薄的力量能改變國家走向。我怎麼這麼傻?怎麼這麼天真?
我受夠了政治,也不再相信老套的故事,在我看來,只有自我矛盾的人才想「改變世界」,那些人吃到不是有機栽植的番茄就要大呼小叫,卻從不想想自己用的大麻是從何而來。只有穿西裝打領帶去上課,未來注定成為白領罪犯的人才想「奪回國家的主導權」。
那我呢?我發現自己無法改變世界後,開始變本加厲地嘲諷這個世界。我在大學時期最熱衷於我的即興喜劇團,第二熱衷於搞笑雜誌。當我開始在《洋蔥報》實習,發現熱愛這份工作的同事都是些痴痴傻傻、笨拙尷尬的虛無主義者時,我並沒有幻滅,反而高興得不得了。我恨不得成為憤世嫉俗卻又魅力無限的人,我幻想以後要在開會時崩潰然後衝出會議室,我的目標是寫出《洋蔥報》有史以來最好笑的天氣笑話!
食破天驚~天黑黑。食破天驚~天黑黑。食破天驚~天黑黑。
有時候,你很難知道自己究竟是缺乏天賦,還是命運要你走上一條不同的路。我開始做自己夢寐以求的工作時,滿心希望以後能買一大箱特大號衛生棉,跟著老闆的腳步――或是他溜直排輪的軌跡――前進。可是八月來臨,《洋蔥報》刊登了另一名實習生――瑪麗安娜――寫的六則笑話,我寫的笑話卻沒有一則合格。
「現在想想,」我心想,「這份工作好像沒什麼意義。」
我此生首次開始追求更深切的意義,但因為之前為凱瑞助選的經歷太過慘痛,我一次也沒想過要往政治界發展。結果,我去應徵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CIA)。希望主修歷史、有領導喜劇團經驗的我,能成功報效中情局,讓奧薩瑪‧賓拉登(Osama bin Laden)嚐嚐正義的滋味。
我不記得中情局的電話打來時,我人在哪裡了。反正當時我讀大四,不是正在宿醉就是準備宿醉。至於電話那頭的面試官叫什麼名字,我也記不得了,我只記得那是個聽起來就像美國人的名字,可能是奇普或吉米之類的吧,而且他的語氣意外地陽光,有點像挨家挨戶銷售餐具或分時合租別墅方案的推銷員。
「好喔,來吧!」名字也許是巴迪――還是泰克斯?――的面試官說。「我先問你第一個問題:你過去一年內有沒有用過非法物質?」
假如我當初對中情局撒謊,也許就能通過測試,現在的我就不會在這裡寫白宮回憶錄,而是為中情局執行機密任務,不是用藏在麻醉槍裡的小麻醉槍毒殺毒梟,就是為了國家安全和嬌喘連連的超級名模做愛。但實際上能不能通過測試我也不曉得。總之,我坦承自己兩個月前抽過大麻。
面試官陽光般溫暖的聲音消失了。「一般情況下,我們很歡迎不墨守成規的人,」面試官――他是不是叫斯基伯?――告訴我。「可是非常抱歉,我們不能考慮過去十二個月內曾使用非法物質的人。」就這樣,我追緝恐怖分子的事業結束了。
我原以為自己對「意義」的追求會隨著加入中情局的夢想破滅,就像保麗龍餐盒隨著昨晚外帶的中國菜一起丟進垃圾桶那樣,沒想到我明知自己不可能成為中情局特務,還是希望能找到有意義的人生。接下來數週,我幻想成為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自己:嬉皮士、環遊世界旅行家、銀行家、彈藍調吉他的白人男生……但我總覺得這些不同的我,有點像小半號的牛仔褲,穿在身上感覺不怎麼舒服,而且一點也沒有修飾我的缺點或展現出我的優點。我從十一月開始尋找能取代這些選項的「新的自己」,到了跨年那一天,我深深陷入懷疑自我存在的泥沼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別人可能會投入耶穌的懷抱、開始吃天然食材的「原始人飲食」,或翻開哲學家艾茵‧蘭德(Ayn Rand)的著作。
而我呢?我在新年的一月三日,找到了一位總統候選人。
「發掘」這位候選人的時候,我坐在一架準備降落在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的飛機上。當年機上電視直播才剛推出不久,我正要從家庭購物電視網(Home Shopping Network)轉臺去看娛樂與體育節目電視網(ESPN)比較不重要的體育賽事,無意中看到愛荷華州一場競選活動的新聞報導,看樣子一場黨團會議剛結束,有人正要發表演說。我想說反正我也不曉得要做什麼,乾脆檢查安全帶有繫緊、餐盤有收好,然後用位子上小小的螢幕看一個兩英寸高的小傢伙宣告勝利。
我不是沒聽過巴拉克‧歐巴馬這個人,我聽過他在二○○四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基本政策演說,我有幾個比較積極參與政治的朋友有在關注他參選總統的行動;可是我這個人這麼成熟,怎麼可能把那些朋友的話當真?拜託,他們竟然支持一個中間名是「海珊」(Hussein)的人當美國總統?那何不乾脆也投給牙仙子?何不提名脫口秀主持人琥碧‧戈柏(Whoopi Goldberg)當下一任教宗?
然後,我聽了他的演說。
多年後的今天,我已經是寫過好幾十篇總統演講稿的撰稿人,每次聽到演講,腦袋就會自動編輯講稿。在愛荷華演講的那一夜,歐巴馬的開場白如下:「有人說,這一天永遠不可能來臨。」我現在回顧這段文字,不禁想問:他說的「有人」是指誰?他們真的說過「永遠」兩個字嗎?如果「有人」認為一個募款行動相當有力的反戰派候選人「永遠」不可能在三強鼎立的民主黨選戰中勝出,特別是原來支持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的白領勞工有部分被約翰‧愛德華茲(John Edwards)拉走……那「有人」顯然沒什麼常識,還是別亂講話。
當然,當時坐飛機聽演講的我還不會分析得這麼深入,這是我後來才養成的習慣――順帶一提,我當時不會因壓力過大而失眠,也不能在白宮西廂的海軍餐廳(Navy Mess)用餐。當時的我聽得入迷,只聽歐巴馬參議員接著說:
「一些比較悲觀或憤世嫉俗的人不認為我們能走到今天,但在這歷史性的一刻,你們做了他們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他說話的樣子就和電影裡的總統沒兩樣,而且他看起來比我爸還年輕。我根本沒時間懷疑,連仔細思考的能力都消失無蹤,我瞬間成為巴拉克‧歐巴馬的信徒。
接下來十二分鐘,巴拉克‧歐巴馬繼續演說,除了起落裝置彈出,我以為我們全都死定了的一剎那以外,我聽得如痴如醉。他說我們是同一個國家的國民,我煞有其事地對隔壁的男士點點頭。他說他會團結民主黨與共和黨支持者的力量,為美國人提供更完善的健保,我聽了深信不疑。他掃視全場的志工與組織者。
「你們能走到今天、來到這裡,」他告訴眾人,「是因為你們深信美國精神,相信即使面對不可能,深愛這個國家的人們還是能改變這個國家。」
我和其他二十一歲的青年一樣,那種突然墜入愛河、無可自拔的感覺,我再熟悉不過了。「我認識一個女生,」能接受這種話題的朋友常聽我口若懸河地說個不停,聽到耳朵都快長繭了,「她是加州來的,而我以前在華盛頓州住過一個星期,我們都待過美國西岸!你看,我們有好多共同點喔!」聽歐巴馬演說的我,感受到的不是生理上的吸引力,¬而是他身為候選人的吸引力,而且我不得不說,政治和其他方面差別其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大,我們通常還是會聽從自己的心。
「我深愛這個國家!」我心想,「我能改變它!歐巴馬怎麼這麼懂我!」
飛機接近跑道時,我試圖釐清剛剛發生的一切。我出生在雷根(Reagan)任職總統的末期,那時政府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它就是這個國家的問題。我第一次投票是在小布希當總統的時期,當時無論對國外和國內,都充斥著「你不是支持我們,就是支持恐怖分子」的思想,競爭對手全被抹黑成恐怖主義擁護者。現在,飛行在紐約市上空數千英尺的我,從一位總統候選人口裡得知我們不是分成支持共和黨的紅州與支持民主黨的藍州,而都是美利堅合眾國。只要能團結各方力量,我們就能建造自己無法獨力完成的偉大事業。
出了跑道後,我已經成為話題總是離不開歐巴馬的粉絲,而且我這種人多的是,理想主義軍團在學園、在美國成形,我們宛如渴望希望與改變的殭屍群。
過一段時間,批評者會嘲笑我們對歐巴馬深深的景仰,叫我們「歐巴馬腦殘粉」(Obamabots)。老實說,他們說得有幾分道理,為歐巴馬著迷並不是我們的個人選擇,我感覺自己成了潛伏特務機器人殺手電影裡的角色(這類電影每幾年出一部,你應該看過吧?),開關一開,潛伏已久的編碼被啟動了,原本溫溫吞吞的主角突然能用湯匙殘殺敵人。我是從來沒殘殺過別人啦,就連那些口口聲聲要別人「上領英(LinkedIn)找我的帳戶」的人,我也一個都沒殺過;但我覺得自己和機器人殺手有不少共同點。我被寫入「厚臉皮」的預編程式,可以厚臉皮地向朋友募款,還能隨機打電話給別人,給他們投票的建議。現在,有人開啟了我的厚臉皮開關。
回到學校之後,我加入我們學校的「為美國選歐巴馬」(Obama for America)分部,組織者發給我們一張張寫滿陌生人姓名與電話號碼的清單,我每天晚上打無數通電話,打到手指發痠才休息。現在的我,比起打電話更有機會接到這種電話,我掛電話的速度超級快,你要是不知情,可能會以為我怕被電話毒死。但二○○八年的我和今天的我不一樣,那是個特別的選季,民主黨支持者很樂意聽一個短短四個月前才能合法飲酒的陌生人提供投票的建議。
我把那些冷不防接到我電話的人們當成「我的選民」。如果他們不接電話,我會給他們留一段大約一分鐘的語音留言;如果他們接起電話,我會向我的選民傳達同一段訊息,最後留時間讓他們提問。我會在一些小方面客製化我的訊息。我也許會告訴名叫蒂芬妮的女性,歐巴馬能讓人們團結起來;我也許會對名叫塔克的男性提起他在中西部的祖先;我可能會向名叫特雷孝的男性不時提到「歷史性」一詞。
但無論對象是誰,我最常提及的就是伊拉克議題。在這場戰爭前夕,希拉蕊支持小布希派軍入侵伊拉克,至於她的動機是個人原則或維持剛強形象的堅持,沒有人看得出來。我們再看看歐巴馬,在二○○二年,和小布希唱反調就等於提早終結自己的政治生涯,但歐巴馬還是毫不忌諱地稱伊拉克戰爭為一場「愚蠢的戰爭」。我常告訴我的選民,一位總統需要判斷能力與勇氣這兩種特質,而我支持的候選人僅憑一場演說就完美展現出這兩者。
「那經驗呢?他不是只當過兩年的參議員嗎?」
「我覺得這不重要,」我信誓旦旦地說。要我把即興喜劇團的指導權交給大二的學弟妹,我寧可引火自焚;可是說到經營美國,我卻深信一位才剛當上參議員不久的總統候選人有辦法摸出一條門路。
講完電話後,我會給選民打分數:五分表示這個人支持希拉蕊,三分表示這個人沒意見,一分表示他支持我們。打了一兩個星期的電話後,你想得到的每一個議題――候選人的可選性(electability)、教育、基礎建設、基改作物――我幾乎都講過,我在試圖說服選民的過程中學到一個訣竅,那就是把個人經驗當成專業知識,拿去自吹自擂。
「我當然支持美國的農民了,我超愛吃沙拉的!」
「我的祖父、祖母、外公、外婆都還健在,我不得不關心社會安全保險啊!」
嗯,你懂的。
我和這些民主黨支持者甚少提及一個議題,但這個議題總是在我們腦中徘徊不去,它就是……種族。我支持的候選人是非裔美國人,他在選民超過百分之九十都是白人的愛荷華州勝選,可說是奇蹟中的奇蹟,但奇蹟確實發生了。這,就是歐巴馬如此有吸引力的原因:他不僅為改變國家奮鬥,他就是改變。他是信使,同時也是再重要不過的訊息。你聽到先知將應許之地描述得有如人間天堂,當然會想追隨他;當你親眼看到他將大海一分為二時,更是五體投地,全心追隨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將福音傳播出去簡直是自私。我的朋友們一覺醒來,發現我成了福音傳播者,而這個狂熱的信徒不怎麼在乎你的靈魂,卻說什麼也要得到你神聖的一票。至於策略嗎,我的策略靈感取自諸位先賢烈士。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絕食抗議,羅莎‧帕克斯(Rosa Parks)拒絕讓座,那我呢?我把通訊錄的所有人剪貼到郵件的密件副本欄,然後在信中寫下我對當週新聞的看法。
「歐巴馬前幾天能連連勝選,是因為有很多支持者在幫他拉票。他每一次在選戰中大敗競爭對手,勢力就變得更壯大!」
從來沒有人回覆我的福音公報,但我一點也不在乎,反正我愛這個國家,我正在努力改變這個國家。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在推動黑人人權運動時,應該也沒順利到哪裡去吧。
@空行
為巴拉克‧歐巴馬撥出第一通電話的四週後,我終於有機會親自投給他了。康乃狄克州在二月五日進行民主黨初選。我們雖然是小州,卻和「收養」希拉蕊‧柯林頓的紐約州相鄰,因此這次黨內初選特別重要。選前大約一週,競選團隊宣布歐巴馬會親臨演說。
基督教有種稱為「被提」(rapture)的概念,意思是耶穌再臨時,已死的信徒將復活升天,還在世的信徒也會升天與耶穌重聚。我們猶太人不相信有「被提」這回事,可是在歐巴馬的造勢活動前那幾晚,我夜夜躺在床上期盼歐巴馬的到來,似乎多少體會到基督徒的感受了。二月四日,神聖的時刻終於來臨,我號召一群歐巴馬支持者,未經室友同意就「借」了她的車前往康乃狄克州哈特福市朝聖。
過了幾年,我現在隨車隊前往造勢會場,有時會感到好奇,觀眾沒事參加造勢活動做什麼?講者演說前好幾個小時,你就得等會場開門,排隊通過金屬探測器,等活動開始,等講者上臺說話。等了兩個小時,聽了至多一個小時的演講後,你還得等講者離場,等前面的所有人離場,最後還要等你的公車或火車或車子過來。你去聽總統或總統候選人演說,基本上就是去參加站著乾等的運動會。
何不上網看轉播就好了?我心想,我都忘了自己數年前大老遠跑去哈特福等了好幾個小時,你要我別去,我說什麼也不肯呢!我們站在籃球場上,和其他一萬六千個朝聖者站在一塊,高舉自製的看板。我們和其他人一起玩人浪,還有幾個人試著帶頭歡呼。
「我、們、做、得、到!我、們、做、得、到!我、們……太早了嗎?好吧,不要理我。」
最後,我們都忘記究竟過了多少時間,造勢活動總算開始了。巴拉克‧歐巴馬和泰德‧甘迺迪(Ted Kennedy)連續一週同臺演說,兩個不甚搭調的政治人物一起邁上有機會改變人生的旅程,這感覺有點像茱莉‧安德魯絲(Julie Andrews)和女神卡卡(Lady Gaga)合錄一張聖誕專輯一樣奇怪。政治界老鳥先前不慎失足,但還是能憑數十年的經驗走下去;菜鳥有時略顯經驗不足,卻擁有過人的才華。兩人合作滿足了民主黨所有的基本要求。他們承諾會終結伊拉克戰爭,提供平價的保健系統,並為中產階級爭取權益。
有趣的是,他們說的話我居然一個字也不記得。在飛往甘迺迪機場的飛機上,我為歐巴馬這位候選人著迷;在哈特福,我則是為觀眾著迷。我當然見過多元的群眾――在大學的招生宣傳手冊上見過――但我看著這些數以千計、不停尖叫的民主黨支持者,才首次發現自己也是這個多元群體的一分子。
把美國社會簡化成「一條魚、兩條魚、紅色的魚、藍色的魚」有點冒險,但那天午後的球場上不存在樣板主義(tokenism),年輕人、老人、同性戀、異性戀、黑人、白人、男人、女人、窮人、富人,形形色色的人齊聚一堂。在美國,這些差異經常使人們分裂為不同群體,但我在哈特福看到了希望,而代表這份希望的並不是我們的總統候選人,而是我們這些支持者。我們為自己的身分與背景感到驕傲,不過最令我們驕傲的是,我們得以參與如此宏大的一場運動。
「U、S、A!U、S、A!」
後方傳來逐漸壯大的呼聲,我驚訝地發現自己也跟著吶喊了起來。這種未經加工的愛國主義誕生於小布希當總統那幾年,所謂的「愛國」就等同支持侵略他國的行動;當時,右派認領了「自由」與「自主」等詞句,左派則毫不猶豫地拋棄這些字眼。而現在,我們聚在一起喊口號時,我們的言語與動作不帶一絲諷刺。
我們不只為其他歐巴馬腦殘粉歡呼,高喊「我們做得到!」時,我們指的是包括歐巴馬支持者、希拉蕊支持者、共和黨員、無黨籍人士。我們打從心底相信,再過不久,所有人都將恍然大悟,看見正確的道路。
當然,在那之前,我們必須勝選。回校後,我和朋友把一間宿舍寢室當總部用,我們不再打電話,乾脆帶著宣傳品挨家挨戶提醒選民去投票。巡完一輪後,我投下自己的一票,視線停留在歐巴馬名字旁那個塗黑的小圈圈。接著,我又未經同意就「借用」室友的車,載選民去投票。
我和朋友聚在酒吧看開票結果,一開始,我們看著希拉蕊遙遙領先,酒吧裡氣氛凝重。後來哈特福、布里斯托、紐哈芬等大城市的開票結果也出爐了,我們這才看清康乃狄克州民主黨初選的結果。最後,兩位候選人的得票數差了一萬四千票,以微幅差距獲勝。一群大學生又叫又跳地回校園總部去,在路上經過兩個乞丐。他們看看我們,我們也看看他們。
「巴拉克‧歐巴馬?」
「巴拉克‧歐巴馬!」
我們突然抱在一起,尖叫著跳上跳下。我們這群大學生和那兩個乞丐的人生也許有天壤之別,但這些差異都因歐巴馬的勝利消失了。當時,我深信全世界都從根本改變了。
逼我看清現實的,是那時候和我關係曖昧的大三學妹――艾莉卡。我知道她到民主黨初選的那天早上還是不曉得該投給誰,但我把這當成她讀哲學的副作用。在我看來,她最後一定能做正確的選擇。
結果呢?結果,她把自己那一票投給希拉蕊。她告訴我,她喜歡歐巴馬,但她想支持同樣是女性的希拉蕊。我「理論上」理解她的選擇,但「實際上」,這感覺像是我們一起去吃晚餐時,她若無其事地點了道人肉料理。我試圖讓她看清自己的選擇有多愚昧,但不知為何,她並沒有如我所想地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數日後,我們結束了那段曖昧的關係。
那時候歐巴馬屢戰屢勝,內布拉斯加州、緬因州、馬里蘭州、威斯康辛州……從康乃狄克州的初選到二月十九日,總共辦了十一次州內初選,那十一次全都是我們得勝。到了二月底,歐巴馬顯然勝券在握。他集結非裔美國人、中產階級白人與年輕人的力量,使數月前毫無瓜葛的群體團結一氣。現在,他即將成為代表民主黨參選的總統候選人。我呼吸著勝利的味道,哪有時間為一場已經結束的曖昧戀情哀悼?
於是,我轉而將希望寄託在新的戀情上,對朋友滔滔不絕地說:「我認識一個女生,我一直不敢約她,她也從來沒表現出希望我約她的意思!你看,我們有很多共同點喔!」
這個女生名叫愛米,她是個有趣又叛逆的女孩,喜歡的東西包括蝙蝠俠和電腦科學。我這種人和愛米根本不是同一個層級。但每當我懷疑自己,歐巴馬的言語就會在我腦中響起:「當我們面對不可能的困境,當別人告訴我們,我們還沒做好準備、我們不該嘗試,或者我們無法做到這件事的時候,每一代美國人的回答都一樣,我們的信念就是我們美國人的精神。」這句話宛如真言,宛如腫瘤,在我腦海扎根。
我們做得到。我們做得到。我們做得到。
然而隨著二月底一步步逼近,愛米種種禮貌的暗示卻告訴我:你做不到。我使出渾身解數,自己做墨西哥酥餅給她吃,把剩下三分之一瓶黃尾袋鼠葡萄酒(Yellowtail)給她喝、找《黑道家族》(The Sopranos)DVD給她看,結果每次都碰了軟釘子。
然後,就在我萬念俱灰之時,命運為我開了一扇窗:愛米也得了歐巴馬狂熱症。在三月四日,羅德島州民主黨初選那一天,我問愛米要不要丟下一切,和我一起去羅德島州挨家挨戶為歐巴馬「傳福音」拜票――然後呢?她竟然答應了!我趁她還來不及反悔,趕緊「借用」室友的車,沿著九十五號州際公路疾駛向羅德島。
從我們抵達羅德島州那一刻,我就知道歐巴馬不太可能贏下這一場戰鬥。羅德島州選民聽到我建議他們投給歐巴馬時的反應,就像有一次我半夜一點邀愛米去散心,她當時的反應一模一樣。儘管如此,即使是和我們意見相左的人,也多少察覺到自己身在歷史的轉捩點。這些人通常完全不認同我們的說法,但他們看到年輕人為了改變我們所有人深愛的國家而登門造訪,還是十分高興。有個支持希拉蕊的選民問我們要不要吃檸檬蛋糕,還有一個擔心我會凍死,邀我進屋裡去。一個蓄了鬍子的男人打開家門,對我提出我為歐巴馬助選過程中,從來沒有人問過的問題:
「你是猶太人嗎?」
我回答「是」,他便邀我進他小小的白色屋子,和他們一家一同進行安息日禱告。這家人完全沒有要投給歐巴馬的意思。他們看上去寧可破戒吃一大盤培根起斯漢堡,也不肯投給我支持的候選人;但他們還是友善地邀請我進屋禱告。政治就該是如此――生命就該是如此。
我回到街上和愛米會合,心中充滿了希望與信心,我知道天下即將改變。在羅德島州戰敗又如何?美國將開啟閃亮的嶄新篇章,而我們將是帶來改變的那批人。我並沒有失望,反而興奮不已,我覺得自己充滿力量、欣喜若狂,這是我從來沒有過的感覺。
我和愛米回到車上,我知道她也感受到這份喜悅了,我很想湊過去親她,但這太普通、太像平時的政治、太局限於現狀了。我不給自己多想的時間,瘋狂的語句脫口而出:
「要不要脫光衣服開車回紐哈芬?」
她肯定想都沒想過我會說出這種話,但我的提議卻在可行的範圍內,就和巴拉克‧歐巴馬一樣。她只遲疑了一秒。
我已經不記得我們是怎麼做到的了,但如果邊開車邊脫衣服是一種成就,那我們絕對「解成就」了。城市的街道有減速丘和紅綠燈,比較有挑戰性;等我們開上高速公路,我們就自由了。我開到最左線,一路飆過無數車,其他駕駛人瞥見我們車內的情景都驚得目瞪口呆。
我們是在約會嗎?還是公然猥褻?不管是何者,我們都不希望這趟旅程結束。我和愛米每次四目相對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每次看到警車我們都會緊張得全身緊繃。我們決定闖入水族館――我們當時覺得這很理所當然――結果失敗,於是我們再次開上高速公路,繼續光著身子開車。
「有人說,這一天永遠不可能來臨。」我心想。
倘若你問我,我今生政治道路上最重要的一刻是什麼時候,我當然很想告訴你,是我在飛機上聽到巴拉克‧歐巴馬演講的那一剎那,或是我第一次見到他本人的造勢活動,或是六個星期後,在我和愛米之間擦出火花,火苗又迅速熄滅後,歐巴馬那場著名的「種族演說」。
但如果我這麼回答你,我就是在說謊。改變我人生軌跡的瞬間,發生在車水馬龍的州際公路上,那時我光溜溜的屁股貼在從室友那裡「借來」的日產車(Nissan)駕駛座上。短短數月前,社會上人人憤世嫉俗;但現在,我們卻能著手建造一個更好的世界――一個陌生人會邀請你進屋子裡吃飯,你喜歡的女孩會為莫名其妙的原因把衣服脫光的世界。我們不只是為改變而奮鬥,我們就是改變。我踩著油門,興奮與期盼的心情令我起雞皮疙瘩。
二十一歲的我,生活在巴拉克‧歐巴馬的美國,在我看來,世界上沒有不可能的事。
第一章 痴迷
我在二○○八年一月三日,把自己的心靈獻祭給了巴拉克‧歐巴馬。我沒有滿腔熱愛地發表宣言,沒有人在我胸口上刺下歐巴馬的「希望」海報,但我還是經歷了改變身心的轉化。前一刻,我還是個對政治沒什麼興趣的大四學生;下一秒,我成了願意為伊利諾州一位新手參議員做牛做馬的腦殘粉。
如果你認識變成腦殘粉之前的我,你絕對猜不到我會有這一天。加入歐巴馬團隊的前一年夏天,我去搞笑報社《洋蔥報》實習,上司是個穿著滾輪球鞋,在辦公桌前擺攤販售女性生理用品的傢伙。那真是我夢寐以求的工作。我每天端茶送水和打雜,作為回...
作者序
空軍一號上的芝麻菜
「幹,那臺車在打滑!」
那個整顆頭探出車窗的傢伙不知道自己是在對車隊叫罵,就算他知道,他應該也不在乎。這天是二○一六年一月二十日,華府的路面積了一英寸的雪,使美國首都陷入混亂,用電影來比喻的話,我們現在應該介於《冰雪奇緣》(Frozen)和《瘋狂麥斯》(Mad Max)兩個世界之間。
總統不應該被困在車陣裡。永遠不為塞車煩惱,是當總統的福利之一。可惜今晚是例外,突如其來的一場雪不僅害華府街道塞得水洩不通,還迫使總統的直升機停飛,工作人員甚至連為總統專車開道都來不及。白宮軍事辦公室也只能幫總統升級裝備:美國總統平常都搭別稱「野獸」(The Beast)的總統座車,那是一輛披著禮車皮的坦克車,可是現在路面結了冰,比起厚重的裝甲,總統座車更需要雪地牽引力。巴拉克‧歐巴馬還是美國的大統帥,市場隨他的意志變化,美國與其他國家的命運握在他手裡。但在今晚,巴拉克‧歐巴馬也就是個坐在運動休旅車裡的中年爸爸,下班後急著準時回到家。
至少他有四輪傳動車可以坐。像我這種資淺小參謀搭的是普通十五人座小巴,我們這臺車一直在路上打滑,走的是歪七扭八的蛇行路線。
沒想到我們一離開安德魯斯聯合基地(Andrews Air Force Base),就一頭栽進了滑稽的譬喻,交通就像困在華府的僵局裡,前進的速度慢到令人崩潰。這是我最後一次陪同美國總統出行,我們深信自己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卻又擔心巴士的輪子會掉下來,這倒是挺符合現況的。我們猛然滑向一排停在路邊的車輛,我甚至聽到自封為權威人士的最新評論:
「幹,那臺車打滑了!」
排除萬難後,我們重獲控制權,繼續緩慢前進。
今早登機時,我才沒去想這些象徵手法,我比較關心的是零食。從前從前,登上空軍一號簡直像穿過魔法衣櫥進入神奇的納尼亞(Narnia)。可是時至我最後一次登機的今日,我已經習以為常。上了登機梯後,我經過會議室,從水果碗裡拔幾顆葡萄來吃,把外套掛在衣櫃裡,隨手拿一條乙太網路線,順便拿一盒給總統吃的M&M巧克力。我點一杯冰咖啡,抬起座椅的腳踏板,別上上了釉的金屬別針,讓特勤局特務知道他們不能把我一槍斃了。完成上述動作之後,我試著在午餐前修完講稿。
我每次看到總統在飛機上吃東西,他通常都是吃雞胸肉或蔬菜這種健康的食物。至於我們其他人吃的食物,我強烈懷疑那是食人族特地用來把人養肥的飼料。我們的飲食滿是熱量,菜單搭著配菜。那天早上我們搭機從安德魯斯聯合基地前往底特律,明明是一趟短短的旅程,卻提供口感綿密的布利起司「佐」香脆義式培根與香烤鄉村大蒜麵包,新鮮芝麻菜「佐」現磨胡椒與帕馬森起司。
我曾問過一位名叫泰德的空服員,為什麼連所謂「清淡」的選項,要麼不是撒了碎培根,就是淋了切達起司醬?
他回答:「軍隊是用肚子在行軍的。」
對真正的軍隊來說,吃飯可能真的很重要,人家可是受過訓練的軍人,他們長途行軍和殺人要耗費一大堆熱量。我不過是個演講撰稿者,又不用行軍,也不必擔心被敵軍槍擊――我該擔心的反而是吃太撐了,頭腦無法正常思考。我在總統專機上大啖塞了料的豬排、蟹味椒鹽捲餅,還有理論上是「零嘴」的一大杯水牛城藍起司沾醬。我對講稿做了最後一分鐘的更動後通常會犒賞自己,從窗邊的糖果盤拿一小包特趣或士力架巧克力棒來啃。你以為我說完了嗎?還差得遠呢!前面那都只是零食,我還沒說到真正的甜點。誰曉得我在為國服務這段期間,吃了多少個山核桃派、草莓凍糕、蘋果塔和布朗尼?
倘若你問十年前的我:你覺得二十九歲的你會做什麼事?我絕對不會回答:在空軍一號上把自己吃到血管瀕臨爆裂。我讀的是耶魯大學沒錯,的確有一拖拉庫同學從一出生就開始競選各種官職,可是我和他們不一樣。我每次想像自己二十歲到三十歲這十年,都是想像自己踏上驚險刺激的冒險,到人跡罕至的地方欣賞美景、學習新語言,還有練出六塊腹肌。在我的想像中,我會擾亂現有制度,不是推翻就是超越它們。加入這個體系?那是絕對、絕對不可能的。那太荒唐了。
時間快轉,十年過去了,我沒有踏上尋找自我的旅行,卻建立了牢固的人際關係網。我的皮夾裡有一小疊名片,包包裡還有厚厚一疊備用名片。每次我搭空軍一號出差,幫我遞上熱毛巾的軍官都會一本正經地叫我「長官」。
如果我不留神,可能還會相信這是我應得的待遇。
但是,身為參謀團隊一員的我,總會遇到宛如當頭一棒的事件,把我打醒。前往底特律的兩個月前,我去看歐巴馬總統錄製每週演講。這些錄影時我通常會偷偷躲在角落,但那天我居然大剌剌坐在前排正中間。當總統向提字機一瞥時,剛好對上我的視線。
死死盯著總統不放的人,通常得不到什麼好處。可是現在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移開視線。如果我學珍‧奧斯汀(Jane Austen)小說裡羞赧的女孩子垂下眼簾,只會讓雙方更尷尬。我只能一直一直盯著歐巴馬總統,歐巴馬總統也一直一直看著我。最後,就像我已經煎熬了好幾個小時之久,他終於開口。
「你,在這裡做什麼?」他其實也沒有不高興,只是覺得有點詫異我在場,像是你走進屋子看到狗沒有乖乖待在狗籠裡,反而跑到客廳亂晃。
如果是別的年輕幕僚,應該能用更得體的方式處理,像是冠冕堂皇地說:「我是來為國服務的!」你也可以簡潔明瞭地回答:「我是來抓錯字的。」
我卻是這樣應對的:首先,我試著擺出若無其事的模樣,對自由世界的領導人露出「啊呀,你逮到我了!」的連續殺人犯笑容,然後說:
「沒事,我只是來看看而已。」
總統用鼻子淺淺吸一口氣,揚眉望向攝影師,接著嘆氣地說:
「每次利特在旁邊,都會害我緊張。」
我百分之九十相信歐巴馬總統是在開玩笑。不過,兩個月後的這一天,我最後一次跟隨他出差時,滿肚子芝麻菜與布利起司的我還是盡量避開他的視線。到了底特律,在後臺準備演講時,歐巴馬總統一如往常地和提字機操作員握手,和個人助理談笑。時間到了,他走上臺提醒臺下所有的汽車業工作者,七年前是他救了他們的產業。
我為歐巴馬總統寫過不少和汽車業有關的講稿,這次的演講沒什麼新奇的內容,但總統說到最後一段時,我卻不禁熱淚盈眶。我試著為一路走來的每道里程碑做心理準備:鎮靜地面對我為總統寫的最後一份講稿,最後一次搭乘總統車隊,在空軍一號上的最後一趟旅程。儘管如此,排山倒海的懷念還是潰堤了。我飛也似地逃離幕僚團隊的席位,躲進男廁,用左手撐著洗手槽,右手抓著缺了第一頁的講稿。
你是大人了,我提醒自己,大人怎麼可以在老闆的老闆面前掉眼淚?
我努力整理好情緒,深深呼吸,回到等候室。跟總統出差就是這樣,你前一秒和全世界最重要的人命運相繫;下一秒,你只能在廢棄的小學三年級教室或空無一人的辦公室裡消磨時間。五分鐘、十分鐘過去了,走廊傳來清亮的呼喚:
「利特!」
是歐巴馬總統,他左手拿著的講稿是由我擬的,現在第一頁上清楚簽了他的名字。他的右手掌心朝上地伸向我,要和我握手。
「你要走怎麼不先告訴我?」他說。
「其實我正要偷溜出去。」我的標準很低,所以對我來說這已經是很好的玩笑話了。總統也跟著開玩笑說:
「我抓到你了,看來你偷溜的技術還有待加強。」
他開口要問我問題時,一名助理揮手示意演講後訪談用的攝影機。「算了,」他說。「我們到飛機上再聊吧。」
我們當然沒有再聊,總統在坐飛機回華府的路上忙著處理總統該處理的事,我忙著吃古巴公雞嘴醬佐新鮮沙拉,還有控制自己的情緒。空軍一號距離安德魯斯聯合基地大約半小時航程時,我才聽到「天候不佳」。不久後,我們就在暴風雪中降落。再過不久,車隊出發了,我們赫然發現路上塞滿汽車。
現在,我們哪裡也去不了。紅燈亮起,車隊再次停止前進,這次是停在一家福來雞(Chick-fil-A)旁。唉,又是另一個譬喻。我既緊張又焦躁,感覺沒有人想得出解決辦法。
就在這時,共和黨政客莎拉‧裴琳(Sarah Palin)的聲音在我腦中響起。每當我心情跌到谷底,她的聲音就會冒出來,她簡直是恨我入骨的神仙教母。
「所以呢?」她問我,「你的希望呢?你改變這個國家的心願呢?結果怎麼樣啊?」
從二○一○年歐巴馬總統的支持率一路下滑,茶黨運動聲勢日益壯大那段時期開始,她就不時會說出這句話。重點是,如果你無視她譏諷的語氣與討厭的腔調,你會發現這其實是個好問題。我二十到三十歲的生命,有大半生活在歐巴馬世界當中,事業方面非常成功,但在影響更廣的方面呢?我和許多愛上候選人,看著那位候選人當上美國總統的人一樣,對我來說,過去八年我的心情起起伏伏,一下在雲端,一下在谷底。我看過史無前例的選舉與期中選舉的潰敗,經歷過通過健保法的喜悅與為新法辯護的疲勞。我看著美國首位黑人總統踏進白宮,讓聯邦變得更完美;但他將在一年後離開白宮,取而代之的則是集美國所有不完美於一身的唐納‧川普。
車隊繼續打滑。接下來二十英里路程我們往左溜又往右滑,經歷一次又一次險境,最後終於抵達白宮南草坪。抵達目的地後,我一如既往地下車:穿過白宮西廂辦公室,走向我在街道對面的辦公室。這條路我走過無數次,但這將是最後一次。行經玫瑰花園,皮鞋踩著柱廊的石板地前行時,我聽到莎拉‧裴琳的問句飄在一月寒冷的空氣中。
所以,結果怎麼樣啊?
空軍一號上的芝麻菜
「幹,那臺車在打滑!」
那個整顆頭探出車窗的傢伙不知道自己是在對車隊叫罵,就算他知道,他應該也不在乎。這天是二○一六年一月二十日,華府的路面積了一英寸的雪,使美國首都陷入混亂,用電影來比喻的話,我們現在應該介於《冰雪奇緣》(Frozen)和《瘋狂麥斯》(Mad Max)兩個世界之間。
總統不應該被困在車陣裡。永遠不為塞車煩惱,是當總統的福利之一。可惜今晚是例外,突如其來的一場雪不僅害華府街道塞得水洩不通,還迫使總統的直升機停飛,工作人員甚至連為總統專車開道都來不及。白宮軍事辦公室也只能幫總...
目錄
關於「事實」
前言 空軍一號上的芝麻菜
第一部 歐巴馬腦粉
第一章 痴迷
第二章 如何弄到在白宮的工作……的相反
第三章 可以工作了!
第四章 權力走廊
第五章 馬桶裡的鮭魚
第六章 歐巴馬完蛋了嗎?
第七章 伊斯威特效應
第八章 首戰
第二部 我們在歷史上(微不足道)的地位
第九章 希特勒與嘴脣
第十章 煉獄的果汁
第十一章 聖戰
第十二章 木桶中
第十三章 夢想清單
第十四章 大糖山
第十五章 終點線
尾聲 被踩扁的蠍子
關於「事實」
前言 空軍一號上的芝麻菜
第一部 歐巴馬腦粉
第一章 痴迷
第二章 如何弄到在白宮的工作……的相反
第三章 可以工作了!
第四章 權力走廊
第五章 馬桶裡的鮭魚
第六章 歐巴馬完蛋了嗎?
第七章 伊斯威特效應
第八章 首戰
第二部 我們在歷史上(微不足道)的地位
第九章 希特勒與嘴脣
第十章 煉獄的果汁
第十一章 聖戰
第十二章 木桶中
第十三章 夢想清單
第十四章 大糖山
第十五章 終點線
尾聲 被踩扁的蠍子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76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