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史的深度解謎
文化研究的扛鼎力作
以一手見聞與秘辛考掘
破解兩位絕代女神的明星神話
同樣出生於1920年
出道於1930年代中期
待過東寶
合作導演的重疊性極高
甚至還合演過兩部電影
成為「極致日本女性」的兩種典型
然而,時代的浪潮、個人的選擇
卻把她們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
黃建業 李道明 湯禎兆 鄭秉泓 推薦
李香蘭一開始打著「日語流利的中國人」這個招牌獲得好評,戰後公開承認自己日本人的身分,繼續以山口淑子之名活躍於演藝圈。來到好萊塢之後馬上取了山口雪莉這個藝名,同時李香蘭這個名字在香港再次翻紅。和日本外交官結婚後,她冠夫姓更名為大鷹淑子,來到巴勒斯坦難民營,這時的她又是大家口中的香蜜拉。過去日本人對她抱持的神話影像,是一個跨越國籍、跨越民族、跨越語言,總是以他者身分出現的美麗女子。而這樣的形象當中,永遠蕩漾著某種危險、破壞秩序的誘惑者氣息。
相對於她,原節子在戰前、戰時、戰後始終扮演著謹守規範的日本女性。她先是受到兄長庇護下的可愛妹妹,接著又成了可自豪站在西方面前的日本女性代表。戰敗後,她成為日本戰後民主主義的旗手,並且漸漸演化為傳統貞潔美德的象徵。如果說李香蘭總是扮演殖民地或佔領區的女人,那麼原節子正好相反,向來以其展現日本純粹本質的女性形象獲得讚美。
這種神話影像上的二元對立,究竟有幾分真實?本書嘗試證明,至今膾炙人口的影像背後,存在著日本電影長久以來有意遮掩、或任憑遺忘的各種事實。闡述以往從未被放進政治脈絡中討論的原節子與反猶太主義和國家主義間的關連,同時也有別於過去觀點,以去政治化的音樂劇女星、對巴勒斯坦解放鬥爭共鳴的角度來描繪李香蘭。
身為電影史家,促使我提筆寫下本書的動機,除了對這兩人絕無僅有的美麗油然而生的感歎,還有我深信「所有的美麗都是由意識形態所建構」的美學觀。
【系列叢書介紹】
四方田犬彥作品選集
四方田犬彥是當代比較文學、電影史、漫畫論、符號學重鎮,薩伊德、達維希和巴索里尼的日譯者,也是旅行之王,跨領域的雜食家,觀點精闢入微,著作超過百本,在各個領域都具有深遠影響。前此中文出版包括《可愛力量大》、《心悅台灣》、《守望香港》(與也斯合著)等。黑眼睛文化精選他各方位的代表作,呈現這位文藝復興人的精彩人生與精闢觀點。
革命青春──高校一九六八(自傳)
高達的女人們(電影)
摩滅之賦(文化散文)
天才的餐桌(飲食文學)
感恩日本書物(古典文學評介)
人生的乞食(詩集)
李香蘭與原節子(電影)
摩洛哥流謫(旅行文學)
作者簡介:
四方田犬彥
一九五三年生於日本兵庫縣西宮。畢業於東京教育大學農學部附屬中學、高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主修宗教學、研究所學習比較文學。現於明治學院大學教授電影史。《月島物語》(集英社文庫)榮獲齊藤綠雨文學獎,《歡迎來到電影史》(岩波書店)獲三得利學藝獎,《摩洛哥流謫》(新潮社)獲伊藤整文學獎。發表著作逾百本,中譯本者有中譯本者有《革命青春-高校1968》、《高達的女人們》、《摩滅之賦》、《天才的餐桌》(以上均為黑眼睛文化出版)、《可愛力量大》、《心悅台灣》、《守望香港》(與也斯合著)等等。
譯者簡介:
詹慕如
自由口筆譯工作者。譯作多數為文學小說、人文作品,並從事各領域之同步、逐步口譯。
臉書專頁:譯窩豐 www.facebook.com/interjptw
章節試閱
神話諸貌
一九九八年九月,我應邀參加劇團四季於濱松町新建劇場的開幕活動。聽說始終無緣觀賞的《音樂劇李香蘭》即將在此次開幕活動中以嶄新面貌上演,我遂約了朋友陳凱歌一同前往。這位中國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當時剛結束《荊軻刺秦王》的剪接,連日熬夜顯得面容憔悴,但出於對李香蘭的高度興趣,他堅持非去不可。當時謠傳李香蘭本人屆時會登台致意。
大約兩星期前,我們在歌舞伎町的小酒館裡喝酒,趁著酒興說起誰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亞洲女性。我隨口說出腦中冒出的許多名字,例如宋家三姊妹、甘地夫人等等,不過陳凱歌似乎早有人選,只是賊賊笑著,我好奇問道,那你覺得是誰?他只簡短回答:「李香蘭」。
「你記得我在《末代皇帝》那齣電影裡跑過龍套吧?當時導演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不知該怎麼用李香蘭這個演員,後來索性把她的戲全刪了。」為了確認他的想法,我最後又追問:「那江青呢?」他語氣堅定地回答我:「那種垃圾有啥好說的?怎麼比得上李香蘭。」他又補上一句:「如果可能,我希望有朝一日能為她拍一部電影。」
老實說,《音樂劇李香蘭》讓我很失望。首先,敘述歷史事件的台詞太多,呈現不出該劇的娛樂性輪廓。再者,一齣優秀音樂劇必須要有足以脫離原本舞台、獨立持續傳唱的歌曲,但是看完戲後沒有任何一段旋律讓我留下深刻印象。主角歌唱實力不足,被來自中國的配角搶盡鋒頭。我對滿映歷史已有些許涉獵,觀戲時忍不住在意起細節的草率。為什麼不安排甘粕大尉出場?為什麼如此輕易地區分人物善惡?我覺得必須以分析眼光來徹底探討這齣戲企圖在意識形態上強調、或者隱瞞些什麼。這齣音樂劇自首演以來,不僅在日本國內大受歡迎,在中國甚至舊滿洲國地區都享有壓倒性支持,我開始思索這個事實究竟代表什麼意義,認為確有加以分析之必要。
不過比起表演內容,更讓我驚訝的是首演當天受邀觀戲的豪華賓客陣容。導演淺利慶太可說充分地發揮了他的政治手腕。我的座位就在中曾根康弘後方,落幕後走出大廳,還發現了小澤一郎和竹下登的身影。但許多在劇場或舞蹈表演首演日常不期而遇的同年代評論家或記者等熟面孔,這天竟無一個人也沒見著。很遺憾,山口淑子本人最後並沒有現身。主辦單位表示,因為她從上海出發的班機誤點,來不及在致詞時間前從成田機場趕回東京。當時的首相小淵惠三自稱代山口淑子之職,發表了冗長致詞。
我一邊聽著總理大臣演講一邊想,到底是那裡不同?距今約六十年前,李香蘭主演的《支那之夜》在日本公開上映,那齣電影和今天的音樂劇有何不同?這兩者高舉中日友好之名、實則為了政治算計而利用歌舞樂曲的結構並無二致。過去走在軍事侵略路上的日本,將友好國家「支那」的形象改變為符合日本需要的面貌,藉此讓滿洲國的成立合理化。而現在已進入高度消費社會的日本,或許也只是為了建立跟共產黨政權的政治友好關係,再次利用這個神話。我總覺得,現已改名為大鷹淑子的李香蘭本人,似乎早已對劇中各種細節的單純化了然於心,正在我們看不見的劇場高處包廂,悠然俯瞰自己神話的再生與增殖。眼前的光景確實非比尋常。《音樂劇李香蘭》所呈現的故事自此成為李香蘭神話的定本,並且由日本和中國共享這個美麗結果。這或許才是李香蘭獲得最終光榮勝利的證明。
與陳凱歌道別後,我在歸途中想起了原節子,同樣是神話女星,她卻呈現出與李香蘭極為對照的形式。兩位女星都巧合地生於一九二〇年,也都在一九三〇年代中期以電影明星身份出道,不久便紅極一時。一九三八年原節子主演的電影讓東京日本劇場大堂外圍繞了三圈的排隊行列,兩年後,一九四一年二月,李香蘭在此舉辦歌謠秀,隊伍包圍了同一棟建築物長達七圈半。伏水修、山本嘉次郎、渡邊邦男乃至黑澤明,她們演出電影的導演重疊性極高。不、更巧的是這兩人都有一段時期棲身東寶(以及其後的新東寶),兩人在戰前和戰後也各有一齣共同參演的作品。
儘管如此,現今日本人心中的原節子神話與李香蘭神話,無論內容或者存在形態都完全不同。
李香蘭期待自己持續被塑造成神話、二次神話,同時也透過堪稱氾濫的影像來達到目的;原節子則完全消失在大眾面前,透過這種悖論方式達成二次神話的結果。自從一九六二年在東寶的《忠臣藏》中露出塗黑牙齒嫣然一笑之後,她未曾做出任何宣言,讓息影成為既成事實,自此徹底消失在影像世界中,神秘生涯之謎更強化了原節子的神話性,使她成為日本電影史上空前絕後、帶有深遠意涵的人物。
古意的笑容、永遠的處女、西洋式美貌,以及充分具備戰後社會早已喪失的日式貞節賢淑。至今為止,多重包圍在原節子身邊的神話影像大半不出這些範圍。往年的電影粉絲偶爾會憶起,不知現在的原節子過得如何?影迷們透過早已永遠告別銀幕上的女星,回顧日本電影光榮的「舊時」,又或沉浸在日本尚未進入高度成長時期的貧窮年代,並且憂心今日社會墮落的亂象。
原節子的神話並不侷限於特定世代。電影發明後近百年,一九九二年英國電影雜誌《視與聽》選出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為世界影史最佳影片第三名。之後也二度在二〇〇二年、二〇一二年該誌進行的問卷調查中拔得頭籌。贏得這些榮耀的同時,伴隨著濃濃的懷舊風情,她的影像也再次喚醒所有影迷的記憶。我在大學教電影史大約十年,在這期間不知有多少學生交出關於原節子相當有意思的畢業論文。有個學生詳細分析她在黑澤明《我於青春無悔》中的表情,以及捕捉她表情的角度和燈光與戰後民主主義的意識形態之間有何關連;另一個學生從自己姨婆和原節子同時期進東寶這個事實出發,試圖從沒有人記得的小演員角度,重新觀察這位重量級女演員;又有另一個學生將碰巧和原節子上過同一家幼稚園的祖母口述,寫成專題研究課的短篇報告。對於一九七〇年代後半出生的大學生來說,原節子依然是個閃耀偶像。他(她)們通過原節子出現在錄影帶畫面中的身影,對祖父母那一輩進行溫馨訪談,學會將這些紀錄運用在電影史論文上。
*
為了讓大家更具體了解這兩位女演員散發的不同光環,我想先介紹一個小故事,由此可以看出同年代的日本人如何看待她們兩人。這是我研究所指導教授、專門研究美國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家佐伯彰一 的親身體驗。
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剛從大學英文系畢業的佐伯青年受命赴海軍預校教授英文,當時官掛少尉的他出發前往鹿兒島。與家人在東京車站道別後,正準備搭上前往鹿兒島長途列車的二等車廂,他發現先行進入車廂的幾位同事顯得神色浮躁。他不經意地環視四周,才發現原節子竟坐在同一輛車廂中、近在咫尺。當時二十一歲的佐伯彰一當下訝然失語。原節子和兩位看似姐姐的女性同行,她們前排的位置沒有人坐。這群年輕海軍教師都刻意避開,沒敢坐在那裡,只在相隔稍遠處用緊張眼神暗暗守護著她的一舉一動。
佐伯老師說,當時原節子在車中渡過一夜後,在下關悄悄下車。從她的年譜判斷,這趟旅行應該是為了要前往朝鮮參加在滿浦鎮拍攝的反共電影《望樓敢死隊》,開往釜山的船通常都由下關港出發。同行女子可能是她的親姐姐,也就是導演熊谷久虎的夫人。當時原節子二十三歲。年輕的海軍少尉近距離看見幾年前銀幕上第一次看到的電影《新樂土》女主角,被其神聖美貌所震懾,不敢上前出聲搭話。我聽說這個故事距離事件當時已經過了五十六年,但是依然可以從佐伯教授平靜的語氣背後,感受到他至今仍難掩亢奮的心情。
這個小插曲有兩個地方讓我覺得很有意思。第一是原節子這個女演員那足以震撼粉絲的美貌。根據佐伯彰一的證詞,原節子帶有一種同時代活躍女明星所沒有的莊嚴氣息。假如今天列車上出現的是大家暱稱小秀的高峰秀子,海軍士官們可能就敢輕鬆上前攀談吧。不過另外一點,他們對原節子感覺到某種命中注定般的親密,也是不爭的事實。由東寶製作的電影《飛向決戰晴空》在隔年一九四三年九月上映。在此稍稍離題,原節子在戲中飾演的正是深受土浦航空學校少年兵仰慕的年長女性。她在戰爭期間所演出的角色,多半是在後方守護著年輕士兵,或者目送他們上戰場的大姐姐或新婚妻子。當時佐伯教授他們一行人中,也有從土浦轉調鹿兒島的教師。他們對原節子的情感想必已經不是單純的明星崇拜,而將她視為一位了解自己身處世界的極致日本女性。
聊到一個段落,佐伯教授又說起另一段回憶。戰爭結束後,一九五〇韓戰爆發,佐伯教授赴美留學。當時的美國社會不像現在這樣熱愛壽司跟動漫,周圍幾乎沒人對日本有興趣。身為戰敗國的留學生,他心裡懷抱著些許鬱懣。某天他拿起報紙的週日版,看到頭版的醒目標題:「來好萊塢學習How to kiss的日本女子」,原來戰時演出《支那之夜》那個紅極一時的李香蘭,現在以山口雪莉(Shirley Yamaguchi)之名獲得大篇幅介紹。哎呀呀,這女人還會推銷自己,這就是他當年的印象。我猜想那應該是山口淑子在一九五一年五月為演出金維多的《東方就是東方》而赴美的介紹。這麼推算起來,距離前述與原節子的巧遇大約相隔了八年。
美國報紙這種介紹方式象徵著什麼?翻開日本電影史,可以發現在戰前描繪男女接吻情景是嚴重禁忌,從紀錄中發現,戰後的佔領軍總司令部為了推動民主式的文化政策,曾下令在日本電影中插入接吻畫面。「日本人連接吻也不懂」這種風評,想來應該是戰後美國影人帶著嘲諷意味流傳下來的。前述報紙報導似乎也繼承了這個脈絡。另外不可忽略的一點是「來好萊塢學習」這種寫法。《東方就是東方》在美國上映時的英文片名為《Japanese War Bride》。如同字面,故事描述的是日本女子與美國士兵相戀後、來到美國的故事。在這樣的架構中可以清楚看出戰勝國美國以男性自居,將戰敗國日本設定為女性,兼具東方主義和性別政治的問題。這篇報導暗示著一個主動來到美國接受性調教的亞洲女子,獲得美國以父性寬容予以接納的故事。而調教或順服這些主題,正是山口淑子自李香蘭時代以來不斷扮演的角色。
佐伯彰一眼中所見的原節子和山口雪莉,都為了演出電影正在離開故國途中。而兩者的方向、立場,以及觀察者的感想可說正好相反。原節子從日本內地前往殖民地朝鮮,也就是以赫赫有名的強者之姿駕臨,那身影讓人感受到敬畏和親密交雜的情緒。而山口淑子從戰敗國日本(不管是從政治上或電影史上來看)前往佔領日本的美國,在好萊塢沒沒無名的年輕留學生則懷抱著複雜情緒,從遠處觀望著她。不過其中還是有些共通之處。這兩位日本電影代表性女演員,都接受了積極涉及與殖民主義、戰爭佔領等事件的角色,藉此建構起自己的神話,這又與法西斯主義、東方主義,以及性別政治問題密切相關。
一位是深入參與政治與權力的中樞,汲汲營營於再造自己神話的女演員;一位是早在近半世紀前便遠離銀幕,近乎頑固地堅守沉默,使其謎樣神話更加深不可測的女演員。我思索著有沒有可能藉由比較這兩人神話成形的過程,迫近日本電影史過去極少人關注的性別政治與殖民主義、法西斯與國家主義等問題,因而催生出此書。
神話諸貌
一九九八年九月,我應邀參加劇團四季於濱松町新建劇場的開幕活動。聽說始終無緣觀賞的《音樂劇李香蘭》即將在此次開幕活動中以嶄新面貌上演,我遂約了朋友陳凱歌一同前往。這位中國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當時剛結束《荊軻刺秦王》的剪接,連日熬夜顯得面容憔悴,但出於對李香蘭的高度興趣,他堅持非去不可。當時謠傳李香蘭本人屆時會登台致意。
大約兩星期前,我們在歌舞伎町的小酒館裡喝酒,趁著酒興說起誰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亞洲女性。我隨口說出腦中冒出的許多名字,例如宋家三姊妹、甘地夫人等等,不過陳凱歌似乎早有人選,只...
作者序
中文版後記
我非常開心得知這本書在二〇一九年於台灣發行中文版。
二〇一四年,九十三歲的李香蘭在東京結束她的一生。當天所有媒體競相報導她的死訊,但電視上並沒有播放任何她的「代表作」。在回顧她人生時,也幾乎無人提及她後半生投身於隨軍慰安婦和巴勒斯坦解放戰爭等問題的貢獻。儘管如此,在這之後,以她為主角的音樂劇依然賣座暢銷。
原節子比李香蘭多活了一年,二〇一五年以九十四歲高齡去世。遺屬隱瞞死訊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後才對外公開。日本媒體立刻一片騷然,電視上開始播映由小津安二郎導演執導的原節子「代表作」。來自海外則有蘇珊・桑塔格、周蕾等許多女性評論家紛紛讚美原節子。在國外很少有人知道原節子在戰前、戰時與日本的軍國主義有多麼深厚的關係,在日本,提及這件事已成為一種不明文的禁忌。
身為作者,我誠摯希望華語圈有識讀者能透過本書,對於日本兩位代表性女演員建構起具批判性的意見。
中文版後記
我非常開心得知這本書在二〇一九年於台灣發行中文版。
二〇一四年,九十三歲的李香蘭在東京結束她的一生。當天所有媒體競相報導她的死訊,但電視上並沒有播放任何她的「代表作」。在回顧她人生時,也幾乎無人提及她後半生投身於隨軍慰安婦和巴勒斯坦解放戰爭等問題的貢獻。儘管如此,在這之後,以她為主角的音樂劇依然賣座暢銷。
原節子比李香蘭多活了一年,二〇一五年以九十四歲高齡去世。遺屬隱瞞死訊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後才對外公開。日本媒體立刻一片騷然,電視上開始播映由小津安二郎導演執導的原節子「代表作」。來自海外則...
目錄
第一章 兩個女演員
神話諸貌
理念的面容 事件的面容
第二章 原節子 一九二○~一九四五
制服處女
《新樂土》
納粹德國的體驗
從海外之行歸來的美少女
軍國女神
第三章 李香蘭 一九二○~一九四六
身為中國人
大陸三部曲的功過
大東亞共榮圈的美少女
滿映後期
上海與敗戰
第四章 原節子 一九四六 ~二○一五
沒落貴族的千金
民主主義的女神
超越宿命的女子
完美塑造的貞潔賢淑
第五章 山口淑子、SHIRLEY YAMAGUCHI、李香蘭、大鷹淑子、JAMIRA 一九四六-二○一四
重返銀幕
好萊塢的日本女人
「李香蘭」的復活
對巴勒斯坦的共感
進軍政壇與自我神話化
第六章 神話及其分身
類似與差異
「美麗的日本女性」
尾聲
李香蘭與朝鮮籍慰安婦
李香蘭與慰安婦
田村泰次郎的《春婦傳》
《曉之脫走》出現之前
首次搬上銀幕
二度電影化 鈴木清順
結語
謝辭與後記
岩波現代文庫版後記
中文版後記
第一章 兩個女演員
神話諸貌
理念的面容 事件的面容
第二章 原節子 一九二○~一九四五
制服處女
《新樂土》
納粹德國的體驗
從海外之行歸來的美少女
軍國女神
第三章 李香蘭 一九二○~一九四六
身為中國人
大陸三部曲的功過
大東亞共榮圈的美少女
滿映後期
上海與敗戰
第四章 原節子 一九四六 ~二○一五
沒落貴族的千金
民主主義的女神
超越宿命的女子
完美塑造的貞潔賢淑
第五章 山口淑子、SHIRLEY YAMAGUCHI、李香蘭、大鷹淑子、JAMIRA 一九四六-二○一四
重返銀幕
好萊塢的日本女人
「李香蘭」的復活
對巴勒...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