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史不單純僅是醫療技術史,也是一部醫療技術成就的重要標誌,中國醫學史有著廣闊的研究領域,而隨著醫學人文教育的推展,做為其中核心一環的醫學史也日益受到重視,本書也收錄少數民族在長期醫療實踐中的醫療經驗,希望可以藉此引起讀者的重視,提供作為醫學史教學的延伸。
作者簡介:
方志男醫師
校閱簡介
學歷:
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遼寧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
現任:
國興中醫診所院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部兼任主治醫師,立法院總務處醫務室駐診醫師,名漾中醫診所兼任主治醫師,美國加州UAA針灸師公會會員,中西結合神經醫學會監事,中醫癌症醫學會理事,中醫肝病醫學會理事
執照:
中華民國中醫師執照,美國加州針灸醫師執照
專長:
中風後遺症,巴金森氏症,妥瑞氏症 ,癌症輔助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脊椎損傷後遺症,退化性關節炎,不孕症,婦科雜病
目錄
封面/1
版權頁/2
導讀/3
序/5
目錄/7
第一章 緒論/11
第二章 中國醫藥衛生的起源/27
第三章 早期醫療與醫巫鬥爭/43
第一節 農業發展促進醫藥進步/44
第二節 醫食同源與伊尹創製湯液/46
第三節 甲骨文反映的殷商疾病觀/48
第四節 從詩經等文獻看商周醫藥水平/50
第五節 大儺與預防傳染病的風俗/53
第六節 巫術與巫醫的活動/54
第七節 周禮反映的醫事管理與醫學分科/56
第八節 環境衛生與個人衛生/57
第四章 醫療經驗積累與理論形成/61
第一節 最早的醫學分科/62
第二節 專職醫師的出現/64
第三節 藥物知識的積累/70
第四節 屍體防腐敗與保護/72
第五節 馬王堆漢墓醫書/73
第六節 中醫學典範內經的誕生/79
第五章 醫藥學的整理提高/85
第一節 第一部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87
第二節 淳于意與診籍/92
第三節 醫學釋難之作難經/96
第四節 針灸在民間普及/98
第五節 外科鼻祖-華陀/100
第六節 醫聖-張仲景/107
第七節 杏林春與虎守杏林/119
第六章 醫學實踐領域不斷擴大/123
第一節 葛洪的傑出貢獻與醫療手冊/124
第二節 王叔和脈經與籍病診斷/129
第三節 山中宰相-陶弘景/134
第四節 黃甫謐與針灸甲乙經/137
第五節 外科手術與外科學發展/140
第六節 陳延之與小品方/143
第七章 醫學藥學發展的集大成/147
第一節 醫學文獻的徵集與整理/150
第二節 第一部病因證候專著諸病源侯論/152
第三節 政府頒布的第一部藥典-新修本草/157
第四節 孫思邈與臨床百科全書/159
第五節 醫學文獻整理大師王燾/167
第六節 藏醫學集大成巨著四部醫典/171
第七節 藺道人與理傷續斷方/174
第八節 法醫學與疑獄集/179
第九節 醫學教育與醫事管理制度/181
第十節 繁榮的國內外醫藥學交流/184
第十一節 統治階級對醫學家的迫害/196
第十二節 非醫學書籍對外科手術的記載/197
第八章 醫藥學步入全面大發展/203
第一節 王安石變法與醫學教育改革/204
第二節 政府創設校正醫書局/207
第三節 整理刻印醫方巨著/209
第四節 創辦專營藥物的官藥局/213
第五節 解剖人體和繪製解剖圖/214
第六節 國家修訂和頒布藥典/216
第七節 針灸發展與鑄造針灸銅人/221
第八節 婦產科學的發展/225
第九節 小兒科學的進步/228
第十節 疾病診斷水平提高/232
第十一節 宋慈與法醫學的發展/236
第十二節 科學家沈括與醫學/238
第十三節 藏醫學的發展/240
第九章 國內各民族醫學交流與學派爭鳴/243
第一節 契丹族醫學/244
第二節 回鶻族醫學/248
第三節 吐蕃醫學/250
第四節 女貞族醫學/252
第五節 黨項族醫學/255
第六節 回回醫學/257
第七節 蒙古族醫學/260
第八節 金元時期醫學爭鳴/263
第十章 醫藥學發展的革新傾向與進步/275
第一節 藥物學的蓬勃發展/277
第二節 李時珍的傑出成就與本草綱目/282
第三節 方劑學空前發展與普及/289
第四節 接種人痘預防天花之創造/292
第五節 傳染病學說之革新/299
第六節 內科學之發展/303
第七節 外科學發展之成就/306
第八節 針灸學之發展/313
第九節 婦兒科學之進展/317
第十節 眼科、口齒科與耳鼻咽喉科成就/322
第十一節 醫學家醫療經驗的寶庫-名醫類案/330
第十二節 醫集整理與全書編篡/332
第十三節 醫德與醫林故事/336
第十四節 中外醫學交流/339
第十五節 醫藥衛生管理制度/347
第十一章 醫學發展趨於普及提高/351
第一節 普及發展中的方藥學/352
第二節 溫病學派的蓬勃發展/359
第三節 內科學發展與學派之爭/365
第四節 外科學發展趨於保守/372
第五節 正骨學經驗豐富多彩/377
第六節 外治法形成豐富寶庫/383
第七節 婦兒科的經驗積累和推廣/385
第八節 五官科醫療技術的發展/392
第九節 針灸與養生學的發展/396
第十節 醫學普及與文獻整理/400
第十一節 人體解剖學的阻力/407
第十二節 醫學革新的阻力/413
第十三節 西醫學之傳入及其影響/420
中國古代醫學史大事年表/427
封面/1
版權頁/2
導讀/3
序/5
目錄/7
第一章 緒論/11
第二章 中國醫藥衛生的起源/27
第三章 早期醫療與醫巫鬥爭/43
第一節 農業發展促進醫藥進步/44
第二節 醫食同源與伊尹創製湯液/46
第三節 甲骨文反映的殷商疾病觀/48
第四節 從詩經等文獻看商周醫藥水平/50
第五節 大儺與預防傳染病的風俗/53
第六節 巫術與巫醫的活動/54
第七節 周禮反映的醫事管理與醫學分科/56
第八節 環境衛生與個人衛生/57
第四章 醫療經驗積累與理論形成/61
第一節 最早的醫學分科/62
第二節 專職醫師的出現/64
第三節 藥物知識的積累/70
第四節 屍體防腐敗與保護...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4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