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亞洲四小龍成員之一
數十年來受政治紛擾,經濟成長漸趨緩慢
本書解析歷任民選總統的經濟政策如何改變台灣
未來的新總統該如何帶領台灣突破重圍
回顧台灣數十年來的經濟發展史,從二次戰後以出口米、糖為主的農業社會,到現在人均所得約2萬5000美元;在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國家競爭力排名中,台灣一度位居第6名,但到2019年卻退步到第16名。回顧經濟自由化的發展過程,70年來台灣到底做對哪些事?現在又出了什麼問題?
在財經部會擁有完整歷練的葉萬安先生,親身見證台灣經濟起飛。他在體制內大力推動經濟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奠定台灣經濟發展基礎。在李登輝主政期間更提出「建設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的政策。無奈兩黨政治紛擾,再良好的經濟政策都遭扭曲。
本書以數據檢驗歷任總統的經濟政策表現,並回顧過去經濟自由化發展期間的政策形成背景與背後思維,期望能展現出過去以經濟發展為主軸的政策思考模式,供當前經濟決策參考。唯有擺脫政治因素的干擾,才能真正帶領台灣再創經濟奇蹟。
本書為《從管制到開放:台灣經濟自由化的艱辛歷程》增訂版
作者簡介:
葉萬安
民國15年出生於南京市,祖籍浙江紹興。民國37年國立上海商學院銀行學系畢業,分別於53年及59年在國際貨幣基金(IMF)研究所及世界銀行經濟開發研究所(EDI)各研修六個月。
曾任台糖公司副組長、行政院經安會工業委員會專員、行政院美援會專門委員、經合會綜合計畫處處長、經設會經濟研究處處長、經建會副主任委員,於民國81年5月退休。
曾兼任行政院主計處國民所得統計評審委員會創始委員迄今54年、普查委員會委員37年;曾先後兼任東海大學、東吳大學、台灣大學副教授17年;曾擔任經濟日報主筆40年撰社論1,927篇,以及撰寫專論一百餘篇。
現兼任中華經濟研究院政策研究諮詢顧問,行政院主計處國民所得統計評審委員會及普查委員會委員。
章節試閱
增訂版序
台灣經濟總體檢
台灣選舉頻繁,2018年剛舉辦「九合一」選舉,2020年初又要舉行總統大選,因此選舉語言特別多,真假難辨,政府怕影響選舉,特嚴查假新聞。可是當今國家領導人蔡英文為了競選連任,一再強調她執政以來的政績,誇稱「現在是台灣經濟20年來最好的狀況」。但去年競選高雄市長的韓國瑜則說:「台大法律系畢業出來的三位總統,這些年來把台灣競爭力搞殘廢了。」而他最近被國民黨推選為明年總統大選的候選人。兩位總統候選人說的當前經濟情況,可說是南轅北轍,叫人民到底相信哪一位說的是「真」話,哪一位說的是「假」話,製造「假新聞」,騙選票。
在參與及研究台灣經濟發展逾70年老兵的我,對當前經濟情況早已了然於胸,一看就知道誰對誰錯,但一般人民不一定能了解;為避免誤導,我引用官方正式發表的幾項重要經濟指標,來評比歷任總統經濟施政成果及原因探討,送給朋友指教及參考。
當其中老友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建議,將該事業群慶祝中華民國百年為我出版的《從管制到開放:台灣經濟自由化的艱辛歷程》一書,出增訂版,將〈歷任總統經濟施政成果比較〉一文放首篇,將原來只列到1995年的〈台灣經濟發展大事年表〉補充至現在;此外,以前各文大多是以數字為文的依據,而該等數字都是經過整理加工分析的結果,如能將70年來重要經濟統計原始數列做為增訂版的附錄,讓讀者就原始數列自行研究分析,其結果可與書內原文作比較,以增進學習機會與對台灣經濟發展能有更深層了解。
我雖早已入耄耋之年,今年已經94歲,而且去年還動了腰椎及心臟手術,住院五個月,體重減少20公斤,尚在復原中;但毅然樂於接受高教授建議,一方面可讓更多人了解70年來台灣經濟發展「由盛到衰」的歷程,證明兩位總統候選人,哪位說的是「真話」,哪位說的是「假話」要騙選票,另一方面也考驗我的耐力。
從經濟掛帥到政治掛帥
我要說明增訂版與原書的不同。
一是書名由「管制到開放」改為「為什麼台灣經濟由盛到衰?」。
另外,增加〈歷任總統經濟施政成果比較〉一文,利用八個重要經濟指標,包括經濟成長率、失業率、實質總薪資增加率、以美元計的每人GDP年增加率、高低所得分配差距、台灣出口在世界排名與亞洲其他三小龍比較、台灣經濟成長率和全球經濟成長率比較,以及台灣每人GDP增速與主要國家及地區比較等,再按不同時期國家領導人,如蔣經國(有時含兩蔣與嚴家淦時代)、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及蔡英文等不同階段經濟施政成果比較,結論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然後再以兩蔣與嚴家淦時代與李、陳、馬、蔡,分成兩階段,按政府體制、國家發展目標、領導人風格、閣揆及財經首長任期、財經首長特質及重要改革、決策與重大建設等探討其原因。最重要的是早期階段雖是戒嚴時期、一黨專政,但施政卻是以經濟建設為主,建設國家現代化為目標,過程中不知克服多少艱難險阻,且能創造「經濟奇蹟」,故被稱為「經濟掛帥」時代。
而後期階段自1996年總統改為人民直選,各黨以爭取選票能執政為追求目標,經濟施政不僅淪為次要,而且要為政治服務,故被稱為「政治掛帥」時代,再加以政黨惡鬥內耗,經濟怎能不每況愈下。
我於1953年進入「經濟安定委員會工業委員會」,擔任研擬「第一期經濟建設四年計畫」助理開始,到後來主持各期四年計畫的設計和編製,以及重要經濟政策及因應方案的建議,尤其在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期間及以後,國際經濟動盪波濤洶湧,而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更受到嚴重衝擊,政府不得不採取因應措施,如「紓解當前工商業困難中小企業與外銷工業輔導方案」(1981年)、「復甦經濟景氣促進工商業發展方案」(1983年)、「輔導中小企業因應新台幣升值方案」(1987年)。第二次石油危機時,蔣經國總統改為「以價制量」政策(1979年)。1984年俞國華接任行政院長時,推出經濟「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基本政策,以及1980年代中期總體經濟失衡,出超擴大,貨幣供給額暴增,台灣錢淹腳目,股市狂飆。政府乃決定於1989年3月實施經濟穩定方案後,調整總體經濟失衡、抑制貿易出超,以及採取強烈緊縮措施,貨幣供給額增加率即自「穩定方案」3月公布時的30%,三個月後的6月驟降為負7.4%;股價指數狂飆到1990年2月10日的1萬2495點高峰,之後狂瀉,於同年10月31日跌至谷底的2912點,下跌近萬點,泡沫經濟揭破,雖不少股民受害,但整體經濟恢復正常運作。上述這些因應方案及政策,都是我與經建會同仁共同研擬提出的建議,被政府採納實施。至1991年初股市再度上升,經濟亦開始恢復正常,且蒸蒸日上。此時我在經建會及其前身服務亦近40年,應盡的任務已經完成,遂於1992年初退休,雖然照規定經建會副主委為政務官,並沒有退休年齡限制。
1993年行政院改組,連戰接任院長,提出「建設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政策,指示經建會研擬實施計畫,也是透過經建會主任委員蕭萬長接受我的建議。我退休後曾多次到大陸探親及查訪,發覺當時台商在大陸如雨後春筍般的興起。因此,我構想台商與跨國企業策略聯盟,待兩岸三通後共同到大陸投資或技術合作,產品進軍國際市場。因大陸改革開放後,把多年累積的競爭潛力釋放出來,未來將有20至30年的好光景,如台灣與南韓。台灣站在巨人肩上同步發展,到21世紀即可立於不敗之地,遂提出上述建議。
當1995年初經建會完成「建設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報院核定後實施,各方都認為是極具前瞻的計畫,在政府各部門努力下,一年間即有20多家跨國企業來台與本地企業策略聯盟,期待兩岸三通後共同進軍大陸。但沒想到當時總統李登輝不僅未開放兩岸三通,而且祭出「戒急用忍」政策,訂定一套嚴格管制兩岸經貿往來的法規,跨國企業因此失望而去,「建設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亦胎死腹中。
當時我在報上看到「戒急用忍」四字,即深感情況不妙;認為「戒急用忍」政策不僅阻礙兩岸經貿發展,將更種下未來經濟「由盛到衰」的禍根。加以政黨輪替,2000年陳水扁就任總統,以「意識形態」治國,無預警停建「核四」,震驚海內外,後雖恢復興建,但傷害已造成,次年台灣淨投資即驟降近40%,使該年經濟淪為50年來首次負成長。陳水扁為了打拚經濟,於2011年邀請朝野政黨、學術界、企業界及勞工界代表120人,召開「經濟發展諮詢會議」(簡稱經發會),本人也被邀請,對兩岸關係的討論結果是建議「積極開放、有效管理」,被陳水扁總統改為「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採取鎖國政策,兩岸關係遭凍結。陳水扁第二任藉第二次金融改革貪汙,更無暇顧及國政,因此經濟情況不斷下滑。
2008年第二次政黨輪替,國民黨馬英九擔任總統,他以「和中、友日、親美」、「不統、不獨、不武」的主張,以及「開放與鬆綁」為施政主軸,改善兩岸關係,不僅三通直航,且與大陸簽訂ECFA等23項協議,有恢復「建設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的趨向,但時機錯失,一方面大陸這十多年來經濟發展快速,其GDP已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非當年的大陸;另方面原來在野的民進黨已執政八年,力量壯大,杯葛力極強,再加於立法院的不配合,許多政策不能執行;且又爆發「太陽花運動」,政府未能有效處理、失能,政府威信盡失;再加於已列預算的軍公教退休年終獎金停發,又失信於民,怨聲四起,經濟哪能不再度下滑,2015年的「馬習會」亦未能挽救。馬英九支持度降至個位數,讓蔡英文完全執政。
2016年第三度政黨輪替,民進黨的蔡英文接任總統,並掌握立法院多數,三年多來不僅以「意識形態」治國,不接受「九二共識」,更以「去中國化」為施政主軸,使馬英九辛勤建立的兩岸官方溝通管道斷絕,兩岸關係陷於谷底;並利用立法院多數暴力通過若干改革分化族群,及成立數個東廠機構,追殺在野的國民黨。民進黨政府雖提出八千億元的「前瞻計畫」,卻被認為是買票計畫,經濟更是一蹶不振,致使2018年「九合一」選舉慘敗。
更荒唐的是敗選後的民進黨縣市長幾全奉召中央升官,組成「敗選團隊」,又對新選上的國民黨縣市長施壓;更將「公投」關入鐵籠,完全藐視人民的選擇。最近以國安為由修訂「國安五法」,現要訂「中共代理人法」,以政治操作限制言論自由。以「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出任總統三年多來,大多數施政都是開民主化的倒車。
甚至2019年7月爆發負責總統維安的總統府侍衛室特勤官員,利用蔡總統出訪的專機及特殊通道走私香菸超過一萬條,竟然總統府侍衛室動用總統府五輛專車運送私菸,真是胡作非為膽大包天,驚爆全台。
2019年7月底工業總會公布《2019建言白皮書》,工業總會祕書長蔡練生表示,三年多前工總就已提出台灣正面臨「五缺六失」的困境,使台灣整體投資環境急速走向崩潰,如今「五缺六失」仍沒有改善,顯示蔡政府執政三年多來在經濟施政方面沒有盡到應有的責任,經濟發展怎能不節節敗退下來。
早在2008年初我曾撰寫一篇短文,題目是〈蔣經國到陳水扁,龍頭變龍尾〉,刊登在該年1月14日聯合報民意論壇。我是利用代表經濟發展優劣的幾項重要經濟指標,比較蔣經國、李登輝及陳水扁三任總統經濟施政積效,與亞洲其他三小龍比較,所獲得的結論。今天我將利用這些指標,將時間延長到馬英九及蔡英文總統時代的經濟施政績效與其他三小龍比較。
資料顯示,蔣經國時代在五項指標中四項排第一,一項排第三,仍為四小龍之首;李登輝時代即降到第三,陳水扁時代在五項指標中,有四項排第四,淪為四小龍之末了;馬英九時代雖略有改善,但仍有三項排第四,四小龍之末的位階並未改變;到蔡英文時代,五項指標有四項排第四,與陳水扁時代相同;而且以美元計的每人GDP,在蔣經國時代香港及新加坡每人GDP 只較台灣高五成左右,可是到蔡英文時代,就高出一倍以上了。尤其出口世界排名,蔣經國時代是世界第11位出口大國,為開發中國家之首;較南韓出口排第13名,高兩名;可是到蔡英文時代劇降到第18名,較南韓的第6名落後12 名之多;現在台灣不僅是四小龍之末,更不知道被拋到何處去了。
在原文中我只點出,台灣家庭可支配所得按戶數五等分位估計的最低所得20%家庭每戶所得與最高所得20%家庭每戶所得比較,差距愈來愈大,表示所得分配惡化。其實最低所得的20%家庭,約300萬人,近十多年來其可支配所得已不敷生活消費的需要,累計赤字已超過3000億元,他們不是動用過去的儲蓄,就是借債度日,過著辛苦的生活。
我60多年前追隨多位前輩財經首長們,在台灣經濟領域開疆闢土,不知克服多少阻力與困難,辛苦建立的大好江山,親眼看著這些晚輩們做官與政黨利益置於國家與人民之上,分贓式的把大好江山一塊塊的切光,陷人民於痛苦之中,怎不令人痛惜。每當我回憶或講述或寫這些事蹟時,心裡都在滴血啊!
重大經濟改革前後大不同
另外,這份增訂版還把經濟發展大事年表延長至2019年。
從70年來台灣經濟發展大事年表可以清楚看出,在兩蔣及嚴家淦主政的42年間(1946∼1987),所推動的重大改革、政策及重大建設,有下列六項特點:
1.所推動的改革、政策及建設都是福國利民的,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失業率降到2%以下,達到充分就業,人民所得大幅提高,生活水準亦大幅提升。
2.部分推動的改革及政策極具前瞻性,且有未雨綢繆的效果,將大問題化為小問題、小問題則化之於無形。
3.部分推動的改革與政策,不僅克服當前所面臨的困難,且能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使未來的發展順利更上一層樓。
4.建立各種公開、公平且充分競爭的市場,使台灣自「管制經濟」邁向「市場經濟」,除兩岸外,幾已成為經濟全面自由化。
5.在經濟發展策略方面,自「進口替代」快速邁向「出口導向」政策,在產業結構方面,先奠定農業建設基礎,同時發展農產加工業及勞力密集工業,繼之發展重化工業,再規劃及推動高科技產業發展,循序漸進的發展,避免許多阻力與困難。
6.在1980年前後,完成未來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方案、有關法令規章的訂定、相關機構的設立,以及高科技人才的培育等,都已完全具備有利於未來高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繼續創造繁榮。
而後階段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與蔡英文主政32年間(1988∼2019)的施政,亦有下列五項特點:
1.除李登輝主政時代實施的「全民健康保險」,馬英九推動的「兩岸三通直航」、「免入境簽證」國家與地區大幅增加,參加國際組織會議,以及蔡英文推動的「前瞻計畫」等,多少還有些利國福民的效果外。其他所有改革與施政,幾乎看不到任何利國福民的績效。
2.李登輝所祭出的「戒急用忍」政策,不僅阻礙了「建設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的實施,使其胎死腹中,且成為台灣經濟發展「由盛轉衰」的主要根源,在沒有破解之前,可能禍延數十年。
3.陳水扁推動的二次金改,「公營銀行民營化」是玩假的,名不符實,銀行得以逃避立法監督,使其發展緩慢,至今台灣金融業仍是現代化國家最落後的行業之一。
4.馬英九主政時代,爆發「太陽花運動」學生占領立法院逾20天之久,執政當局完全未能有效處理,顯示國家領導人的懦弱、缺乏魄力與擔當,威信盡失,怎能治國。
5.蔡英文當選時曾呼籲今後要「謙卑、謙卑、再謙卑」,但完全執政後卻完全反其道而行。她強力推動的公教年金改革,不僅違背「信賴保護原則」,更撕裂社會,且有違法與違憲之虞。她以立法院多數暴力強行成立的若干東廠機構,要將在野的「國民黨」置於死地,以便讓「民進黨」一黨獨大,得以永久執政,造成全體社會的不安。將個人及政黨利益高於國家與人民之上,經濟怎能好轉?
再從兩階段所列大事紀來看,在兩蔣與嚴家淦主政時代,幾乎全是利國福民的大事,只有退出聯合國與日、美斷交為非經濟大事,但因其影響我經濟發展至鉅,故將其列入大事年表中。
可是後階段的李、陳、馬、蔡主政時代的大事,非經濟的大事幾乎超過一半;因這許多政治的改革施政,不僅分化族群,衝擊社會穩定,更破壞投資環境使其更為惡化,影響投資,是台灣經濟「由盛轉衰」的罪魁禍首,因而將其列入。讓讀者看大事年表,可一目了然前段「經濟掛帥」與後段「政治掛帥」政府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這些影響經濟至深且遠的非經濟因素不能忽略。
最後我要指出的是,在前段兩蔣與嚴家淦主政時代,雖是一黨專政、戒嚴時期,但國家領導人能夠知人善任,在財經方面完全授權,絕不干預,完全由財經首長放手去做,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與智慧,方能克服戰後瀕臨崩潰的經濟,創造全球矚目的經濟奇蹟。
而後段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及蔡英文主政時代,他(她)們都是民選總統,有民意基礎,所任用的各部會首長完全聽命總統發號施令或看其臉色辦事,若不能配合,即隨時換人。財經首長如何有自己的抱負與政策主張?這樣的治國方式,不衰敗亦難。
此外,本書附錄還增加70年來重要經濟統計原始數列。包括重要經濟指標、總體經濟國民所得帳的重要數據、人口與人力,以及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進出口產品別及地區別的原始數列,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自行研究與分析,我不再做說明。
不過我要指出的是,本附錄所有統計數列與新增「歷任總統經濟施政成果比較」文所引用數據,都是到目前止政府所發布的最新數據。由於政府統計機構的精益求精,不斷根據聯合國規範及國際趨勢常做調整,故前後發布的數據略有差異。因此本書以前各文所引用的數據,有部分可能與現今發表的不同,如國民所得最新統計是根據聯合國於2008年研訂的國民經濟會計制度(簡稱08SNA)調整,並往前追溯到1981年,不過前後差異不大,不影響各文所獲的結論,故未修訂。
最後本增訂本能夠出版,首先要感謝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教授的建議,及該事業群資深行政副總編輯吳佩穎、編輯部主編蘇鵬元的指導,以及其他工作同仁為本書的編輯與出版事宜付出很多心力,深表謝意。還有行政院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國勢普查處及財政部統計處有關同仁,提供70 年來有關重要統計原始數列,盛情可感,在此一併致謝!
葉萬安
2019 年8 月5 日於台北
增訂版序
台灣經濟總體檢
台灣選舉頻繁,2018年剛舉辦「九合一」選舉,2020年初又要舉行總統大選,因此選舉語言特別多,真假難辨,政府怕影響選舉,特嚴查假新聞。可是當今國家領導人蔡英文為了競選連任,一再強調她執政以來的政績,誇稱「現在是台灣經濟20年來最好的狀況」。但去年競選高雄市長的韓國瑜則說:「台大法律系畢業出來的三位總統,這些年來把台灣競爭力搞殘廢了。」而他最近被國民黨推選為明年總統大選的候選人。兩位總統候選人說的當前經濟情況,可說是南轅北轍,叫人民到底相信哪一位說的是「真」話,哪一位說的是「假」話...
目錄
增訂版序 台灣經濟總體檢
推薦序 台灣經濟自由化的大功臣/孫震
自 序 知興替才能創未來
第一章 歷任總統經濟施政成果比較
第二章 經濟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決策背景
第三章 經濟自由化的挑戰
第四章 匯率、貿易自由化與產業結構調整
第五章 從管制到開放的台灣經驗
第六章 台灣亞太營運中心和兩岸經貿關係
第七章 台灣究竟創造哪些經濟奇蹟?
第八章 落實經濟自由化的建議方案
台灣經濟發展大事年表
附錄圖表 台灣經濟歷年數據
增訂版序 台灣經濟總體檢
推薦序 台灣經濟自由化的大功臣/孫震
自 序 知興替才能創未來
第一章 歷任總統經濟施政成果比較
第二章 經濟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決策背景
第三章 經濟自由化的挑戰
第四章 匯率、貿易自由化與產業結構調整
第五章 從管制到開放的台灣經驗
第六章 台灣亞太營運中心和兩岸經貿關係
第七章 台灣究竟創造哪些經濟奇蹟?
第八章 落實經濟自由化的建議方案
台灣經濟發展大事年表
附錄圖表 台灣經濟歷年數據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04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