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理性
造就了繁榮的科技資本主義社會,
但我們真的更幸福嗎?
為什麼我們仍時常感到迷惘?
課程講座爆滿、最接地氣的哲學教授紀金慶
邀你來一場科技時代的人性思辨課!#大數據、AI世代最需要的思維與視界,拒絕成為科技與商品的俘虜
#破解現代社會「理性」的偽裝術,解救現代人的孤獨、焦慮與不安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曾感受過一股莫名的空虛感?
或曾問自己:我做這些是為了什麼?為什麼我在這裡?我是誰?
人類理性確實使科技與物質生活取得空前的進步,
然而,當理念被大數據取代、藝術等於展覽、人變成人力資源,
我們如何重拾生命意義,過一種不被「偽理性」所宰制的人生?
作者紀金慶從求學期間就不斷自問上述問題,看著同學在畢業前一個個擁有明確的未來方向,彷彿人生就像一場永恆的競賽──在學校比成績、在職場比業績,他不禁納悶:人生就只能這樣嗎?帶著這些困惑和焦慮,紀金慶反其道而行,一頭栽進哲學的世界裡尋找答案,最終誕生了這本書。
在《偽理性》中,他以深厚的哲學功力為底,交織史學、社會學、經濟學、藝術等知識,點出造成現代人自我迷失的根源,就在於把「計算性思維」視為理性的唯一內涵,而且這種變質的理性還經常偽裝成能解決我們生命困惑的唯一解藥,使我們忘了人還有追求意義的深層需求。透過哲學反思,我們應當重新探索理性的多重樣貌,找回更有人味、也更豐盈的人生。
▌全書分三大部分──
第一章以過去一世紀以來的哲學、社會學理論,解析現代社會的本質是什麼?為何現代社會會將「生命」問題簡化成「生存」問題?是什麼原因造成現代人越來越孤獨和迷惘?
第二章則指出,現代的科學理性、技術理性與經濟理性在主流觀點下可能的盲點為何,試圖說明當現代理性為社會帶來豐碩成果的同時,其實也給人類文明帶來前所未見的惡果。
第三章透過胡塞爾、海德格、梅洛龐蒂這三位影響當代思潮甚鉅的哲學家之眼,仔細審視現代社會的結構,並希望讓現代人在遭遇生命困頓、對生活迷茫時,能有另一種關於人生的思考方向,聆聽生命的弦外之音。
▌本書精采預告──
▶「理性」一詞從道、邏輯、尺度到數學計算,內涵不斷限縮,是否代表人類理性正逐漸窄化?
▶什麼是「計算性思維」?它如何操控我們的生活,使我們越來越不像「人」?
▶在崇尚商品消費的社會,個人如商品般展示自己,實際上卻是放棄自己以加入市場,藉此獲得自由?
▶以「回歸實事本身」為哲學宣言的現象學開創者胡塞爾,為何指出現代文化的危機與現代科學息息相關?
▶近代西方哲學史上影響深遠的海德格,為何會說:人的一生就是為某種難以言喻的「什麼」而活著,當那個「什麼」向我們生命襲來,就是我們必須做出決斷的時刻。
▶法國現象學家梅洛龐蒂要我們學會像「藝術家」那樣去感受眼前的世界,這是什麼意思?
▶如果現代社會的信念改由資本主義的邏輯所引導,「愛」是否會因此變質或扭曲?
▌各界好評──
「一本講人話的書,為你開啟體驗哲學的門。」
──哲學雞蛋糕腦闆、沃草烙哲學主編│朱家安
「明明每樣產品都附有詳盡規格表、日常生活還有網紅示範、維基百科包辦解惑、科技瞄準火星移民,為什麼我們的焦慮與憂鬱有增無減?」
──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副理事長│林靜君
「社會的掌紋隨著時代演變,有時候以為握緊手心就擁有時代,事實上我們的每一個『此刻』都是從遙遠的過去累積、汰換而來。讀紀老師的文字,便會開始看見那些『此刻』背後隱藏的事物,不因為擁有人類的現在而驕傲,而是繼續以探問與反省保持謙卑。」
──作家│張西
「紀老師是我的哲學啟蒙老師,閱讀老師時而一針見血、時而感性抒情的見解,好像回到那些努力試著釐清這個世界的時光;逐漸便能相信這個看似過度強調理性的社會,其實有更美麗深邃的可能。」
──攝影作家│蔡傑曦
「現代社會充滿問題。但很多時候重點不在於問題,而在提問的方式。問的方式錯了,很難有好的答案。紀老師的提問觸摸生命。如同好的提問讓思考帶領行動,讓思考成為行動。」
──攝影作家│4Samantha
(以上依姓名筆劃排序)
作者簡介:
紀金慶
政治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教於政治大學、台北藝術大學等,現為台灣師範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永和社區大學「現代哲學思潮」授課講師。擅長以平易近人的用語和生活實例說明哲學理論,專業領域為現象學、美學、現代性和後現代議題。經常為各大哲學網站撰稿,並受邀至廣播電台、電視節目及相關講座為社會大眾介紹西方哲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界名人,理性推薦│
朱家安│哲學雞蛋糕腦闆、沃草烙哲學主編
吳子霏│新生代演員
吳豐維│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林靜君│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副理事長
張 西│作家
葉 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鄭宜農│創作歌手
蔡傑曦│攝影作家
4Samantha│攝影作家
(以上依姓名筆劃排序)
名人推薦:│各界名人,理性推薦│
朱家安│哲學雞蛋糕腦闆、沃草烙哲學主編
吳子霏│新生代演員
吳豐維│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林靜君│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副理事長
張 西│作家
葉 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鄭宜農│創作歌手
蔡傑曦│攝影作家
4Samantha│攝影作家
(以上依姓名筆劃排序)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現代理性社會的三項特徵
我們是現代人,我們處於現代世界之中。
然而,「現代」意味著什麼?現代社會的本質是什麼?當我這樣追問的時候,則又意味著我們必須去追問這樣的一個問題:現代與傳統的本質區別又是什麼?以及相當重要的,作為一個現代人,當人們從傳統社會走向現代社會的過程中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換言之,這當中的取捨是什麼?
人們似乎很少去追問上述的問題。然而,在過去一世紀以來,哲學與社會學傳統卻一職努力不斷通過思考上述的問題,來提醒我們做為一個現代人所應該要去檢視我們現代生活的結構問題。
本章共分為三小節,在此三小節中,我試圖援用哲學與社會學傳統在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的反思,來為各位描繪現代社會的結構難題。
◆第一節 無聲的吶喊:孤獨、焦慮與疏離感
我選擇從一幅畫作,孟克的〈吶喊〉,開始我們一系列的現代敘事。
我們不從那些過於學院化的技法開始講述,因為當初這幅畫作感動到人、令人產生共鳴的原因,並不是那些觀畫的人理解任何關於繪畫的技法。讓創作者與觀畫者產生深層連結的,是因為他們同處的境地。
這幅畫,以最簡單而質樸的方式打動人。所以,我們的分析,會從你一接觸到這幅畫作的最初直覺說起。
首先,這一幅畫作從最原始的直覺看上去,畫面上的主角你幾乎看不出性別、年齡、階級,以及最重要的個性。提出這一點對於解讀這幅畫作的意義相當重要。
然後,你發現畫作中的主角置身在一個扭曲變形的空間當中,並且很重要的一點,畫面的主角承受著莫名的重力擠壓,跟著這個無方向、無定位的空間一起扭曲變形。
再來,這個開始扭曲變形的空間場景看得出來原先是一座架在河流上的橋,橋在這幅畫作中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隱喻,在空間的意象上,橋不同於大地,橋是一種連結的空間,一種中間地帶(in-between),橋不屬於任何方位。而且孟克的繪畫方式還刻意將這個無方向的空間做了一個加強,他讓畫面上的這座橋懸空,這個懸空橋下的河流由於開始高速扭轉的關係,視覺上看上去就是一個隨時會把人捲進去的無底深淵。
接下來,畫面的背景上還有兩個人,雖然你看不出來背景上穿著大衣、帶著禮帽的兩個人究竟是假日休閒的遊客,或是都市裡穿梭的實業商人,但顯然他們的從容與主角的焦慮,在視覺上形成一個相當具有戲劇性的張力。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我們不知道孟克他所要描繪的吶喊,究竟是來自於這個無方向、無定位的外部空間,或者來自畫面主角的內在,答案可能都是。但重點是,原則上繪畫不同於其他藝術類型(比方音樂)的一個特點,就是在畫布上你不可能呈現聲音。所以,我們意識到孟克要描繪的是一種無以言之的焦慮,一種無聲的吶喊。
◎孟克〈吶喊〉的無言焦慮、迷惘與疏離感
這幅畫作誕生在一八九三年,孟克在這幅畫作誕生的前一年,從挪威來到了德國柏林。當時的歐洲有兩個國際級的藝術都會,法國巴黎與德國柏林,而那時德國柏林相較於法國巴黎是一個較願意接受前衛畫風以及外國藝術創作者的地方。類似今天的紐約是美國夢的象徵,對當時的前衛藝術的創作者而言,德國柏林也是一個象徵高度資本發達以及成功機會的自由之都。
解讀畫作的構成元素以及時代背景,對於我們理解作品的意義有相當關鍵的重要性。而如何讓作品結構與作品背景形成互為表裡、相互詮釋的整體,是我們破解這幅畫作的入手處。
高度自由的都會,同時也是高度疏離以及高度迷惘的社會。有人在那裡取得了權力、地位、財富,但也有更多的人在那裡開始迷失,成為孤獨的個體。
孟克畫作裡要表達的孤獨與焦慮,並不是來自於個人的精神病症,在很大的程度上,來自於社會結構的易變。
我們都知道,在文化歷史上,現代都會發生的開端,是工業革命的結果。工業化都市不同於傳統農業村落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拆散的個體,過去以村莊和家庭為單位的社會共同體,在工業發展中被拆散成來自不同地區湧向都市的勞動力。
失去原先連結組織的人不再是村落或家庭組織的誰,而只是提供勞動力的個體。失去集體的個體,同時也是失去認同的個人,也許相較於傳統農業社會,新時代的個體具有較高的移動性和自由度,卻也同時帶來高度的疏離感與迷惘。他們不歸屬任何地方、任何人。孤獨、焦慮和不安來自於這種無根的感覺。
所以,我猜想孟克在構思這幅畫時一定考慮過這點,如何讓你從最原始的直覺看上去,畫面上的主角幾乎辨識不出性別、年齡、階級,以及最重要的個性。因為這幅畫作的主角不是任何一個人,而是我們每個人。
他們,或說我們,就是那座橋,一個扮演連結,卻沒有特定地方歸屬的無根空間。他們,或說我們,也是那個走在橋上的那個人,他被旋轉著、被擠壓著,而沒有賴以支撐的關係連結、或是支點。他的吶喊不是出自喉嚨與嘴巴,而是整個身體、生命隨同社會結構被擠壓變形的聲音,並且很快的轉眼被吸入這個無止境的黑夜,因此無聲,也無內外界線。
在最後這一點裡,存在一個有趣的哲學觀點,也許不盡然出於孟克的本意,但有時藝術家的直覺會意外的與哲學思想交會,彷彿從不同方向而來的人,不約而同的走到了同一個觀看世界的領會。
當我們思考孟克的這幅畫作的主題,也就是那聲吶喊源於何方時,這幅畫作的構圖有一種模擬兩可的特性,也就是它可能來自畫面主角的身體內部,也可能畫面主角的張嘴僅是被他置身的外部空間壓迫所致。但其實這個內與外的問題,應該更往前一步推進思考。也就是說當內與外的界線被抹消的同時,行動者的內在性與主體性也被同時取消,這時候,聲音源於何方的問題已經原則上不成立,那聲吶喊,其實已是整個畫面內外空間的一同碎裂。
這聲吶喊、連同畫作裡的那個人,皆無歸屬性與方向性。
洞悉到最後這一點,孟克的藝術創作可能就和哲學與社會學批判走到了同一處。他們對於現代社會中所謂的自由個體提出了質疑,這項質疑並不是僅僅只是表現個體心理層次上的解釋,也就是所謂的自由,必然伴隨著孤獨和迷惘。而是想更進一步問,所謂的現代自由,會不會是一個虛假的幻象,因為不歸屬任何傳統的個體,看似自由,但同時也失去他和國家機器、他與技術體制所能保有一定距離的緩衝屏障,提供勞動力的他只是一個留待被榨乾的肉體機器,他所以為的自由方向,換來的可能只是巨大而無聲的吶喊,注定沒入消逝在無止境的漫長黑夜。
孟克的〈吶喊〉畫的是人,但這個人卻已經不太像人,他被流動的現代性給吞噬了,成了物流的環節。從現代性的發展來看情形就是如此,任何個體,所具有的意義是他在生產與消費的循環中所提供的功能,你工作生產,你下班消費,你成為這個無時無刻運轉起來的社會機制的機件。為了掩飾這種悲哀,現代社會必須在你腦殼內植入一種價值,這種新時代價值就叫做自由。你有了自由的觀念,就能夠以為你是自由選擇生產、自由選擇消費的主體,而不會去問那些如何生產、如何分配、如何消費的選項是誰決定的基本問題。
◎〈農鞋〉—晚年梵谷的孤獨自畫像
將孟克的〈吶喊〉對比同一時期另一位畫家的另一幅作品,將產生截然不同的意趣。我這裡指的是梵谷的〈農鞋〉。
請留意在構圖上,梵谷的〈農鞋〉與孟克的〈吶喊〉吶喊最直覺的對比,孟克將人畫成了非人,而梵谷的農鞋表面上畫的卻是物件,只是一雙普通的鞋子,一雙人穿過而幾乎接近磨破損壞的物件。然而,梵谷的畫作卻在這裡呈現了一種意趣上的翻轉,實際上他是通過物件的描繪而思考了人。
從視覺上,〈農鞋〉的構圖是一雙破舊的鞋子置身在滿是塵土的背景,你可以想見這雙鞋子的主人是一個勞動者,當然,其實這雙鞋子的主人就是梵谷自己,梵谷晚年畫下這雙鞋子的時候,這雙鞋子同他的一生也幾乎要走進最後的時光了,他那顛波的一生幾乎要在這個最終之地畫下句點,這個最終之地是塵土與大地,在這個最終之地我們誰都是那個最終之人。你完全可以想見在梵谷畫下這雙鞋子的午後,光線折射下的這雙鞋子不只是鞋子,而是他一生顛沛流離的自畫像。他被磨破了,他的身影如同這雙鞋子曾經不畏艱難的佇立在大地之上、也終將沉埋於大地之中。這是人的宿命,自虛無中來,往虛無中去。在開端與終結的虛無中間,在裂縫之中的辛勤道路才有了生命與時間的概念。
這是為什麼幾乎所有原始神話裡的創生都包含著毀滅的預言,因為創生發生在具有一定開端和必然終結的時間之中,終將一死的生命以時間作為代價換取存在和意義。
但是,這副畫作仍被命名為農鞋,吻合梵谷自身對於農民的認同。越是到了晚年,梵谷越是將人的實在形象和農村作結合,一來是梵谷在城市找不到認同,另外一點是梵谷也只有在農村裡那種殷實的勞動中看見人如何立身在生命無言的蒼莽之中。比方說在一八八五年的〈食薯者〉那幅畫作裡,梵谷如此表達:「我一直想強調那些在燈光下吃馬鈴薯的人,從盤中取食所用的是在田裡掘地的同一雙手,因此這幅畫代表了手的操勞,表現了他們如何殷實地賺取吃食。我一直想表現一種我們和文明人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我絕對不急於讓任何人立刻喜歡或欣賞這幅畫。」
作為現代畫家,梵谷當然知道他的買家在都市、他的成名寄望在都市,但是在現代都會裡他看不到自己,更看不到真實的人。都市有別於農村的最重要區別在於遠離大地,在都會裡,人們用資金買來了農村的莊稼,在地面上鋪設了柏油,也製造了不受天候影響的環境,實際上只要適應了、操控了遠離自然的人為環境,也就操控了所需的一切。在都會裡,象徵符號的操弄遠勝於任何實質的勞動,比如說貨幣、名聲、地位。這是為什麼梵谷急於描繪與現代文明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原因,他想在繪畫裡表現人該是什麼樣子,儘管帶點泥巴、有點窮破、相當掙扎,但是在那種泥巴味裡帶有原始的根性、在那種窮破裡的掙扎中還保留著與大地的連結。在那裡,人和任何自然生命一樣,努力的從大地中掙脫出來建立道路,而後在最終的回歸裡與自然和解。
因此,從直觀上看,梵谷所繪畫的農鞋背景似乎和孟克的〈吶喊〉一樣,兩者同樣消融在無區別的場所中。唯一不同的在於,孟克的背景是橋樑,而梵谷農鞋的背景是土地、是塵土。土地或塵土,是一切生命的根源,是人類賴以維生的食物的土穰,也是人類立足的大地;而在另一面,土地或塵土也是傳統意象上生命的終點,當一個人死去的時候,我們說:「塵歸塵、土歸土」,無論生前榮辱,死亡是最後的庇護,那個最終的歸宿安頓了一個人終其一生的希望與掙扎。無論你是誰,做了什麼,我們會回到那個虛無的憩靜之中。
在梵谷的想法裡,都市人失去的恰恰是這種最終的殘敗與歸宿,現代文明與她所塑造出來的物件一樣不理解死之歸宿、生之徒勞。嚴格的說,現代都會中不存在死亡,只存在註銷,這是現代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
這就是為什麼你在孟克的畫作裡通常感受不到時間感,儘管孟克常常描繪某種精神狀態爆發的瞬間,但那種瞬間卻有一種特別遲滯的感覺,彷彿那個瞬間不是時間性的,而是一種空間性的存在,它彷彿永遠凝止在那個不再流動的瞬間裡。如果你意識到這點,你就感受到孟克筆法的另一面,他其實是用物質性的方式描繪人類的精神性,他談的就是現代文明下被異化、物化的人性。
因此,同樣被視為現代主義(Modernism)的兩位大師,在情懷上是不同的,我們說,梵谷的畫作還留有某種「宗教性」或「超越性」的意象,我們這裡說的「宗教性」並不意味著梵谷是某種特定宗教信仰的信眾,而是說他的畫作裡總保留了一個和我們現代狀態有別的另一個世界,那個世界超越了現實的此刻當下。而在孟克那裡,除了眼下這個世界此外無他,這是最實際也是最為虛無的極端狀態。在梵谷那裡,無論你覺得悲壯或哀戚,死亡與虛無成了最終的安頓,而在孟克那裡死亡僅只是死亡、虛無僅只是虛無,這和我們現代人最深沉心靈裡的某種硬核相呼應,在一個諸神已死的年代,生命成了某種物質能動性的休克,僅此而已。實際上,我認為孟克的畫作一向比梵谷來的悲傷,只是那種悲傷不再哭泣,然而那仍是一種呼喊,儘管再也沒立場呼喊。
孟克一切畫作裡的冰冷和陰鬱,箇中奧義便在於此,除了冷冰冰地現實平面外,別無其他意義空間在另一個世界守候著什麼價值、等待著什麼人。
◎兩幅畫作所描繪的文化創傷與「另一種真實」
我們對畫作的解讀就到這裡,我想說,孟克與梵谷的是一道縮影,也是一個開端,是我們漫長講述的序幕。
在梵谷的農鞋裡,從孟克的吶喊中,我們意識到缺口,我們意識到我們理所當然的世界秩序裡的缺口。深陷局中的人往往意識不到缺口、意識不到一個結界的界線,因為他所關注的局內的枝節,他所關注的是怎麼讓遊戲繼續下去,而不是質問遊戲本身。唯有處在邊緣或底層的人會意識到缺口,因為他們正背負著那個缺口,甚至他們就是遊戲成立所必須犧牲的缺口,所謂的「他者」(the others)。
因此,我們需要另一雙他者的眼睛,才能意識到我們世界的底線。
然而,當我如此分析時,並不意味缺口僅有消極性的負面意涵。缺口,在精神分析裡意味著個體性或文化性的創傷,而創傷讓我們看到有別於日常世界的另一種真實,創傷為這種看見鋪設了可能性條件,我們可能因為創傷而摔進去另一個真實的深淵裡頭而再也回不來,但也可能從那裡帶回來完全意料之外的新穎內容,而成為更堅實的自我領會。
缺口,你可以想像那是一種跌入深淵(Ab-ground/Ground-less)般、一時找不到哪裡是下墜停損的底基的存在。然而,缺口這樣的概念,在現代哲學的發展中,在歷經現象學與後現代思潮的革命後,則成了我們領會世界的本質基礎(Ground)。這種對於本質、對於基礎的想像遠不同於古典思想的思考方式,並帶有奇特的弔詭意味,因為一個在意象上不是地基的存在,卻恰好成了一切存在的本質、基礎、根源。
這會是我們在日後一系列對現代性的講述裡,要和大家分享的當代思想歷程。
我們想談談我們,我們作為現代人、我們活在一個稱之為現代性的世界裡,而這個所謂的「現代性」(Modernity),它的前提是什麼?它構成了什麼樣看待一切人事物的基本視角?這個基本視角的長處與缺憾是什麼?它讓我們看見什麼、看不見什麼?
這些疑問,將我們放回到哲學永恆追問的軌道上:我們是誰?我們從何而來?置身何處?往何處去?
■第一章 現代理性社會的三項特徵
我們是現代人,我們處於現代世界之中。
然而,「現代」意味著什麼?現代社會的本質是什麼?當我這樣追問的時候,則又意味著我們必須去追問這樣的一個問題:現代與傳統的本質區別又是什麼?以及相當重要的,作為一個現代人,當人們從傳統社會走向現代社會的過程中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換言之,這當中的取捨是什麼?
人們似乎很少去追問上述的問題。然而,在過去一世紀以來,哲學與社會學傳統卻一職努力不斷通過思考上述的問題,來提醒我們做為一個現代人所應該要去檢視我們現代生活的結構問題。
...
作者序
不知道你是否曾和我一樣對眼前的這個世界感到迷惘?
之於我,那種擔心自我迷失的焦慮未曾在我的生命裡中斷過。
十五年前,大學的最後幾年,那時我還是商學院的學生,看著身邊的同學在畢業前一個一個找到自己的方向,嚮往著進入社會、尋找自我成就的道路,而我卻往反方向地方走,誤打誤撞走進了哲學的世界。
那時的我,其實並不確定自己選擇的道路是一種追尋,抑或逃避。我只知道這整個生命何去何從的意義問題困擾著年輕的我。
我是誰?
從何處來?
往何處去?
這些問題,當時沒有人可以給我答案,甚至沒有人願意和我坐下來聊聊。那時迷惘的我,總覺得要投入這個世界之前,我們是否得先理解眼前這個世界才對?但我身旁的人似乎不覺得這是一個問題,整個生命問題對他們來說一直很明確──你或是成就、或是落敗。生命是一場延長的競賽,當你是學生時,你的自我定位是成績,當你走進社會,你的自我定位是業績。
因此,我想給自己一個機會,想給自己一點思考這些問題的時間,我報考哲學研究所,投入哲學研究的世界。
然而,當我投入哲學研究時,很不巧的,台灣的思想界正轉進學術工業化的過程。學術的工業化是限縮研究的眼界,每個學術人在過度專精而失去整體視野的情況下,努力找到自己的專業位置。一度我也開始學著限縮自己的研究,一度我也以為這就是所謂的成熟,但是生命的軌道有它自己的執拗,也有它冥冥中的際遇。
文科研究的養成時間很漫長,漫長到可以讓一個人遇見其他人,我說的是真正會和你生命對撞、砥礪、擦出火花的其他生命,他們會為你的生命反思帶來重重翻轉。因此我感謝我在政大研究所期間遇見的老師和同學,特別是我的指導教授蔡美麗老師,是她和他們為我帶來不同的眼界,是她和他們的人格特質吸引我進入一個又一個的思想世界,讓我的閱讀不侷限於單一專業研究的領域。
十五年的鑽研,不知道夠不夠回答我年輕時的那個問題,但十五年的時間至少讓我學會一件事,那就是:我必須將原本年輕時的那個生命疑問,移置到更寬曠的框架來重新再追問一遍。不能只問:「我是誰?從何而來?將往何去?」因為我們就活在現代世界中,我們的生命問題不可能跟現代世界的命運徹底切割開來,因此想看清問題,必須同時問:「什麼是現代?她從何而來?將往何處去?」
這本著作的寫作歷經很漫長的時間,甚至一開始並沒有成書的計畫。我博士畢業時,正是臉書盛行的時代,作為一個臉書使用者,我羞於我的生活乏善可陳而苦無可分享的事物,因此一開始我使用臉書的方式,是像個書呆子般突兀而尷尬地在臉書動態分享哲學閱讀的種種心得,僥倖的是,幾年下來竟意外得到一些朋友的關注。
本書的編輯劉俊甫先生發現我在臉書上斷斷續續的寫作,似乎並非隨意散亂,而是無意識地向著我們現代社會的核心問題在擴張、在延伸,因此找我商量希望能集結成書。在談定出版計畫後,我因為生活奔波,而後又歷經婚姻和生子,中間有好幾次都想放棄出書的計畫。因此,這本著作的出版,我最終感謝我的編輯劉俊甫先生,是他始終的堅持,才讓這部著作存在。
不知道你是否曾和我一樣對眼前的這個世界感到迷惘?
之於我,那種擔心自我迷失的焦慮未曾在我的生命裡中斷過。
十五年前,大學的最後幾年,那時我還是商學院的學生,看著身邊的同學在畢業前一個一個找到自己的方向,嚮往著進入社會、尋找自我成就的道路,而我卻往反方向地方走,誤打誤撞走進了哲學的世界。
那時的我,其實並不確定自己選擇的道路是一種追尋,抑或逃避。我只知道這整個生命何去何從的意義問題困擾著年輕的我。
我是誰?
從何處來?
往何處去?
這些問題,當時沒有人可以給我答案,甚至沒有人願意和我坐下來聊聊。那...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現代理性社會的三項特徵
第一節 無聲的吶喊:孤獨、焦慮與疏離感
孟克〈吶喊〉的無言焦慮、迷惘與疏離感
〈農鞋〉──晚年梵谷的孤獨自畫像
兩幅畫作所描繪的文化創傷與「另一種真實」
第二節 深度的喪失:逐漸消逝的生命意義
從「理性」的詞義演變考察理性的「異化」
窄化後的現代理性無法涵蓋人性的深層需求
科學要求的「明證性」所忽視的生活經驗
不再追問人生價值的「工具理性」
不關注事物的「意義」,僅追求事物的「效益」
將「生命」問題簡化成「生存」問題的現代社會
第三節 自由的屈從:放棄自我以獲得救贖
文藝復興帶來的自由是真的自由嗎?
人的唯一的自由,是在上帝面前放棄自由
全新的上帝──資本主義和祂「看不見的手」
第二章 揭露主流文化下的現代理性三大危機
第一節 科學神話的迷思:現代理性對「實證」的無上推崇
近代科學的起點不是「歸納經驗」而是「規定經驗」
奠定科學標準的牛頓「慣性定律」
科學只是有限的、有一定適用範圍的經驗
總是被科學理性排除在外的人文關懷
科學理性的「精準性」不等於「嚴格性」
科學研究也具有高度的人文性格
科學與商業、政治、社會的合作關係
第二節 技術體制的迷信:現代理性對「實效」的瘋狂追求
一個看似冷靜客觀、價值中立的理性判準
完全符合民主政治程序的納粹政權
無限制要求「實質效益」的現代體制
第三節 經濟指標的假象:現代理性對「利益」的無盡追逐
自由主義經濟學的盲點
不切實際的「經濟全球化」
繁榮和自由只屬於強國與跨國企業資本家
讓人與文化同時失格的主流經濟思維
主流經濟思維之外的另一條出路
第三章 現代理性危機的救贖與未來展望
第一節 破除計算性思考,回到由意識賦予意義的生活世界──胡塞爾的觀點
如果科學是唯一標準,哲學算不算一種「知識」?
對理性文化的質疑及對「意識」的全新見解
「意識流」是我們意識與知識建構的起點
人不只是被動吸收經驗,也主動賦予意義
將「有情眾生」與「無情天地」對立的現代科學
突破實證科學的盲點,以哲學反思返回生活世界
第二節 聆聽存有的召喚,領會生命的本真意義與深度經驗──海德格的觀點
重新找到一個對抗主流文化的「視角」
由多元視角所構成的生活世界
從生命之流領受了什麼,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
對生活再也無感的活死人狀態
人不僅僅只是存活著,還存在著
重返最日常也最神祕的生活世界
第三節 以身體與知覺為思考起點,返回靈動的經驗世界──梅洛龐蒂的觀點
操縱事物又遠離事物的現代科學
像藝術家那樣去觀看、去感受
你看見什麼?什麼被你看見?什麼讓你看見?
第四節 揭穿現代人廉價而虛假的愛,重新喚醒愛的能力
資本主義社會下廉價而扭曲的愛
沒有真實個性的愛與自由是虛假的
愛是一種喚醒愛的能力
附錄:東西方思想的關鍵差異
前言
第一章 現代理性社會的三項特徵
第一節 無聲的吶喊:孤獨、焦慮與疏離感
孟克〈吶喊〉的無言焦慮、迷惘與疏離感
〈農鞋〉──晚年梵谷的孤獨自畫像
兩幅畫作所描繪的文化創傷與「另一種真實」
第二節 深度的喪失:逐漸消逝的生命意義
從「理性」的詞義演變考察理性的「異化」
窄化後的現代理性無法涵蓋人性的深層需求
科學要求的「明證性」所忽視的生活經驗
不再追問人生價值的「工具理性」
不關注事物的「意義」,僅追求事物的「效益」
將「生命」問題簡化成「生存」問題的現代社會
第三節 自由的屈從:放棄自我...
商品資料
出版社:財經傳訊出版日期:2019-09-27ISBN/ISSN:9789869798334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8頁開數:25K(15*21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