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醫學層次必讀之書】
繼《思考中醫》後,又一套厚積薄發、令人耳目一新之作
通俗易懂,講解中醫藥與易、道、象領域相關之精髓,讓讀者可以更瞭解中醫的知識與內容
探究中醫的真諦,尋回中醫的精神內核(元神)
藏象、經絡象、病邪象、藥象、方象……
層層還原中醫萬千真象〈象之篇〉主要藉「象思維」獨特的演繹與運用,還原中醫耐人尋味的精彩真象,助讀者學會和鞏固觀物取象、觸類而通、觀象明理、以意為法、法象而行、得象悟道,學習中華文化與中醫的基本功。
本篇是最好玩,也是最實用的一篇。著重於藏象、經絡象、體質象、病邪象、藥象、方象等內容在象思維引領下的演繹與運用。學會觀物取象、觸類而通、觀象明理、以意為法、法象而行、得象悟道是學習中華文化與中醫的基本功。
【專業推薦】林立偉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林宜信 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陳旺全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講座教授
孫茂峰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院院長/教授
(依姓名筆劃排序)
此套書的兩大宗旨:一、簡易明白。不故作高深,以合「易」簡之意;二、實用。醫學是門應用學科,任何道理,均要落到實處方顯意義。
此套書的兩種讀法:一、按易─基礎、道─橋梁、象─應用的次序而進,這是一種扎實、貫通的讀法;二、先讀實用、易懂、有趣的〈象之篇〉,逢不解處,再回溯前兩篇,這是一種於學術中先尋趣味而後求解的讀法。
國醫大師鄧鐵濤鼎力推薦:此書尋回失落之精華,中醫理論研究之力作也,中醫基本理論之研究不應是大小白鼠之天下。
作者簡介:
潘毅
廣東省韶關市人,1956 年生。自廣州中醫學院畢業後即留校任教,後又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師從名醫關汝耀。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基礎理論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廣東省中醫藥學會基礎理論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參與或負責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專案及課題。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及廣州正安醫館坐診,臨床擅長呼吸、消化系統疾病、奇難雜症的診治,以及體質調理。
由於作者長年沉潛醫易相通之道,知識淵博,並能活用多媒體,因此講課精彩生動,內涵豐富。曾獲南粵(廣東省)優秀教師獎,廣州中醫藥大學首屆全校教師講課競賽第一名,另外也榮登評師網「2009 年全國醫學專業最受歡迎十大教授榜」以及搜狐教育網「2010 年廣東省最受歡迎十大教授榜」。在校內外系統講授過「中醫基礎理論」、「周易與中醫學」、「中醫學概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一年通」等課程;在商界領袖班、國學班、養生班、企業培訓中多次開設「中醫養生智慧」「周易智慧與中醫養生」「黃帝內經與中醫養生」「中醫體質養生」「家庭健康與飲食調養」等課程與講座。
作者習醫從醫三十餘年,在教學與臨床實踐中學養日深,致力於從理論到臨床的原味中醫研究與傳播,現已退休,仍透過線下線上課程繼續培育中醫人才。
相關著作:《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1:易之篇.道之篇》
章節試閱
【緣起】
中醫失落了些什麼?
為什麼中醫人常覺得現時的中醫有所變味?這裡面似乎失落了些什麼。
中醫到底失落了什麼?答曰:「元神!」
什麼是「元神」?
元神,是人最本底的存在,與生俱來,為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之神,是生命活動自存的內在機制及規律。可視為人類祖祖輩輩在適應自然、適應社會、調適自身進化的過程中獲得的某些重要基本屬性的精神印記。它是人體之神的最深層部分,如果把人的精神活動比作一座海島,那麼元神就如綿延在深海下的海床。
由此,我們不妨思考一下:
現今常見露出水面如海島般的醫學知識是否就是中醫學的全部?
中醫人為什麼常覺得現時的中醫有所變味?
中醫最本底、最原味的精神印記—醫學知識的「深海下的海床」,在現今的學醫者、行醫者心中還烙下多少?
這些,實際都歸結到中醫的「元神」上!
然而中醫的「元神」在哪兒?
在中華文化中!在中國人—中醫人應有的思維方式中!
中醫學本是文化醫學,但就如我們所見,近現代的教育,在引入西方科學的同時,卻有意無意地對中華傳統主流文化採取了「浮雲」化的態度。今人之所以更易認同西醫之理,皆因我們所受教育中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之設,早已為接受西醫作好了知識上的充分準備及思維方式上的順習。但中醫有這樣的文化鋪墊嗎?試想,如果有,又如何?難道陽虛、氣虛、血瘀、濕阻這些名詞真比「血卟啉病」、「嗜鉻細胞瘤」等更難理解?
我泱泱文明古國難道就沒有自己的文化與文明可教?《周易》、《道德經》、《孫子兵法》、《論語》這些中華文明的精神支柱我們接觸過多少?「精華」、「糟粕」之議時有所聞,但見貶時多來譽時少,以致天干地支不懂,乾坤天地不知,中國古代文化基礎知識幾乎為零。如果說,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母體文化,則捫心自問,除了認識中文,我們真的會用母體文化的方式來思考嗎?
中醫在現代常受一種責難,就是現代人看不懂,這成了中醫需要改造的理由之一。這是中醫之錯還是教育之誤?責難前是否要先弄清楚?
在這樣一個缺少中國文化的文化環境中,中醫學幾乎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文化土壤,作為本國文化有機部分的中醫,在學習的時候居然會讓人產生文化隔閡感,這實在令人困惑。在毫無中國古代文化知識的基礎上學中醫,用中醫,就猶如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再努力也僅能得其形而失其神。
今人對「知」的理解,常常局限在「知識」範疇,這實是西式的理解。「知」的本義應是「知性」,包含了智慧與知識,即道與理並舉。中醫與西醫的區別要點就在於:西醫本質上沒有求道的欲望,故為析理之醫學;中醫是以理證道,以道統理,道理合一的醫學。中西醫二者在「知」上的取向與所含範疇並不完全一樣。因此,借鑒西方思維或技術無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若不考慮與中醫體系是否相洽而一律頂禮膜拜,就真是不必了!以此來全面取代東方思維就更屬不智。因為中醫不純粹是知識之學,它更接近智慧之學。
中醫並非「醫學」、「醫術」或「醫技」所能涵蓋,這些僅是露出水面的知識部分;中醫更大的氣象在其「醫道」,這才是「深海下的海床」。中醫若要謀求自身的進一步發展,則與這「海床」重新接氣就成為必須。
中醫發展的步履為何走得如此蹣跚?
中醫這些年的發展到底走了什麼樣的路?為何步履走得如此蹣跚?實須反思!回顧中醫發展近些年來走過的路,不少僅是追求致小知的「理」,而忽視了充滿靈氣的全體上致大知的「道」。常常是將活生生的天人之道格式化為純粹的知識體系或供熟練操作的術、技,雖時有所得,但亦不能說無所失。在未透徹理解中醫內涵上的以淺評深、以今審古、以外範中、捨證就病、以物觀人,漸已成業界時尚。他山之石的道理大家都懂,但這石的選擇卻貴乎其對中醫研究是否相洽與無偏。
須知「研究中醫」與「中醫研究」並非同義。恰當的他山之石式的「研究中醫」對人類醫學或中醫的發展自有一定啟示,但這類研究目前與從學科自身內源性上自然而然生發的「中醫研究」相較,無論從內洽性還是實用性上仍存差異,我們也應有所認識。
近現代隨著科學的巨大進步,人們眼界大開,越來越感受到大千世界的豐富多彩與複雜變化。面對複雜多變的世界,人們已從最初對還原論方式取得炫目成功的驚訝中逐漸冷靜下來,並不斷反思。線性、簡單性、分割性、靜態性思維難以完全解決複雜性系統問題也漸成共識。因此複雜性科學正在興起,以彌補還原科學在處理複雜系統時的不足。回看中醫,若從還原論的角度看,中醫的確存在不少「問題」,但若從中醫研究或複雜性科學的視野看,這些所謂的「問題」未必是什麼大問題,甚至不一定是問題,更多的是因視野、視角、文化表述或認知習慣的不同而被誤讀、誤解而已。既然還原論思維不可能完全認識複雜世界的所有層面,因此,以之作為判斷每一學科或思維方式是否科學的標準,其不合理性就顯而易見了。
二十世紀以來,關於科學劃界問題的討論在西方大體經歷了邏輯主義的一元標準—歷史主義的相對標準—消解科學劃界—多元標準等階段,顯示出科學劃界標準從清晰走向模糊、從剛性走向彈性、從一元走向多元的傾向。這說明了什麼?至少說明了科學劃界難以找到普遍的、絕對的標準!為什麼?因為科學的發展是歷史的、動態的、各種形態互呈的,其內涵與外延在不斷地演變。因此,作為科學劃界的標準就應該是歷史的、動態的、相對的、多元的。若以歷史的、多元格局的眼光看中醫,中醫自然是現代主流科學之外的另一種科學形態,一門以古貫今的複雜性科學。
可我們今天評判中醫是否科學,用的是什麼標準?基本上是最原始、最剛性、最苛刻,也是被詬病最多、將科學理想化的邏輯主義的一元標準!慣性思維下的人們,因為所受的基礎科學教育是以物理、化學為代表的學科,就下意識地把物理、化學類學科當作唯一的科學形態,因此也以為科學有著唯一的劃界標準。也就是說,中醫界可能一直在從眾意識下恍恍惚惚地走著一條去向朦朧之路,或為了自證「科學」而好高騖遠地拿了一個與自身體系或科學形態並不完全相洽的最嚴苛標準來作繭自縛。這就可歎了!為了適應這個一元的絕對標準,把本來可以多向發展之路,自我封閉成幾乎只有華山一條路。
現今一些「失中道」的運作已導致中醫自身理論某種程度的淺化與異化,這種失真的淺化與異化又導致中醫臨床一定程度的弱化與西化。中醫的軀幹雖在運作,但元神漸已失落。不少有識之士指出,現時的中醫是「表面輝煌,內涵萎縮」,國醫大師鄧鐵濤把這種現象稱作「泡沫中醫」,因為「在五顏六色的表象下面,已經沒有了中醫的內涵」,可謂一針見血。
我們常聽到:中醫是中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或代表。但如果中醫本身的文化含金量及其內蘊在不斷地減少或被減少,它還能代表什麼?
近現代中醫出現「學術心靈」的六神無主而處百年困惑之中,實源於本土文化上的斷根及對外來文化不加選擇的過度膜拜。
如何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
鑒於中醫界「學術心靈」六神無主的現狀,因此,中醫要復興,中醫人要真正把握中醫的精髓,就須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
如何尋?何處尋?
筆者多年來常對海內外不同對象以易、道、象、數、時、和等範疇的觀念或原理詮醫,更滲入儒、釋、道、兵、武、藝、氣象、曆法、天文、地理等領域或學科的知識為輔,較之純就教材而教會得心應手得多,習者也非常樂於接受。他們的體會是:圖文並舉,就圖理明,理雖深卻可淺出,道似遠而實近,至繁之見可成至簡之括,闡道說理每附實例,理透則行明,所闡所發,多有古著為本,並非杜撰。
好玩的是,當筆者一用太極圖、河圖、洛書、干支、卦象來闡述醫理時,習者的表情往往變化甚豐:初為錯愕—驚訝—不解—一臉無辜,潛意識當然是:這不是在一向的教育語境中被渲染成陳舊、腐朽,甚至︙︙的東西嗎?為什麼與中醫有關?但筆者以之將醫理一一簡明、形象、意蘊無窮又精到地解釋完後,他們的表情往往轉為感慨、興奮、嘆服!轉而發問:如此理簡味原的思維方式為什麼教材少見?越是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聽完後往往越有感慨—為什麼我們感覺這才是原味的中醫,既往所學雖然體系較全,但深度上似乎只在皮肉而未及筋骨,更遑論得其精髓了!
雖然筆者對教學有些自信,但觸動習者(尤其是有臨床實踐者)的,絕不僅僅是口才,而主要是其中原生態的中醫精神內核,這易使習者有一種學問尋回根的踏實感。
由是筆者不斷得到建議或受到催促,何不將所言所論形成文字,讓有心者對中醫的元神內蘊有一個直接的感知,以致為用?
但說時容易做時難,以上每一範疇,有哪一個不是見仁見智,話題多多,是非不斷,甚至地雷滿布的?
然感當代的醫書多優於對知識的篩選、充實與系統化,卻往往弱於與「深海下的海床」—母體文化接氣。而中醫要走出誤區,把握本真,開闊視野,則中醫人本身素質的提高、自信的建立就十分重要。這些均需古文化知識的充實,思維方式的引導,原味中醫的體悟,原生態中醫精神內核(元神)的尋回。
既自以為略窺接氣門徑,前又有劉力紅博士《思考中醫》的斬棘,重校《圓運動的古中醫學》的啟示、李可老先生的臨床證道︙ .人們開始尋找中醫的真諦,中醫再見復興之浪。則何不放下榮辱之心,不揣淺陋,隨本心所指,以心證道,冀著書立說能在中醫復興浪潮中再推波助瀾?恰逢出版社來約稿,一拍即合!
現以易、道、象、數、時、和等一氣相牽又可各自發揮的範疇來下筆,不但利於內容的鋪陳與展開,亦方便旁及百家之學以頻接中華地氣,更可形成開放式結構,便於在聽取讀者意見後不斷補充、更正、修改、完善。
是次先出版易、道、象三篇,餘篇在思考、整理之中。
《易》的思維方式就是中醫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不是單一的、線性的、對稱的、純邏輯的、順向的,而是輻射的、多角度的、多層次的、縱橫交錯的、立體交叉的、邏輯與形象相合、透徹與混沌相映、宏觀與微觀相參、動態與靜態相襯、形而上與形而下相照、順向與逆向相激,故能更整體地把握全局,這是一種「彌綸天地之道」的思維,一種「智慧」式的思維。
中醫為什麼要學《易》?張景岳云:「醫不可以無易,易不可以無醫,設能兼而有之,則易之變化出乎天,醫之運用由乎我。運一尋之木,轉萬斛之舟;撥一寸之機,發千鈞之弩。」
〈易之篇〉主要從《易》的基本結構與基本知識入手,與醫學內容相互印證,這種印證不局限在觀念上,更多的是落實到知識的運用上,企望能起授人以漁之效。
〈道之篇〉探討的目的是「推天道以明醫事」。先賢立「道」的目的之一是「推天道以明人事」,中醫所涉,正是典型的天道與人事。作為宇宙本原、萬物法則的「道」,在中醫理論體系構建時,自然就成為所效的規律與準則。若未明此「道」,僅有醫學知識的疊架,就難說已得中醫之真。
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其論說的難度可想而知。而要將「道」之悟落到醫學之實處,就更非易事。但「道」的魅力就在於,一旦有所悟,原來百思不得其解的學、術、技、藝上的阻礙處、疑難處,都有可能撥開雲霧見青天,豁然開朗,使原有的識見更上層樓。中醫的學、理、術、技均須在「道」的統貫下方能機圓法活,清澈空靈而顯活潑生機。
本篇主要從天人之道、氣之道、陰陽之道、五行之道上進行發揮。中醫是實用性科學,是以筆者不會懸空論道,諸般妙想都要穩穩立足於氣—陰陽—五行化的天人之道與證之有效的臨床實踐中。
〈象之篇〉突顯的是中醫的思維方式。學科的理論特色往往由思維方式彰顯。文化觀念決定著價值取向及對世界的感悟方式,象數思維是最具特色的中國—中醫傳統思維方式。當代中醫學術之漸失本真,緣由之一就是罔顧學科特點,對抽象思維獨沽一味,卻漠視與學科特點相洽的象數思維而致。
若從「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大視野來把握中醫這樣一個整體不分割、不定格、變化、關聯、有形無形相通、主客體相融的統一體對象,最佳審視形式當是「象思維」。以象思維的視點自然而然就會進入與還原論實體思維不完全相同的現象層面,所得就不盡相同。
因此,對中醫的研究,當先判方法學的合適與否。合適,才是科學研究的最起碼出發點!
本篇是最好玩,也是最實用的一篇。是篇著重於藏象、經絡象、體質象、病邪象、藥象、方象等內容在象思維引領下的演繹與運用。學會觀物取象、觸類而通、觀象明理、以意為法、法象而行、得象悟道是學習中華文化與中醫的基本功。
如果說〈易之篇〉、〈道之篇〉更有嚼頭,則〈象之篇〉更有看頭,前兩篇消化後的內容再與〈象之篇〉觀念交融於此而顯大用。
因此,本書可有兩種讀法:一,按易―基礎、道―橋梁、象―應用的次序而進,這是一種扎實、貫通的讀法;二,先讀實用、易懂、有趣的〈象之篇〉,逢不解處,再回溯前兩篇,這是一種於學術中先尋趣味而後求解的讀法。
以上範疇的討論,最易成高談闊論,說起道理,似意境深遠,但若不落到應用實處,則成霧裡看花。所以本書的宗旨有二:一是簡易明白,不故作高深,以合「易」簡之意;二是實用,醫學是一門應用學科,任何道理,均要落到實處方顯意義。
任何一個學科都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與動力源頭,基於中醫的理論現狀與臨床發展之需,在傳統主幹上挖掘自身內蘊,不斷自我完善,實應是目前中醫研究所最易做、也最能見到實效的操作。易、道內涵的重新審視與透徹理解,象思維的外拓與深化、細化、淨化應是一條可行之路。中醫人應撥開迷霧,以清風明月胸襟,開拓出學科未來發展的海闊天空氣象!
「一人獨釣一江秋」的寫作既有釣秋之寂,亦該有釣秋之獲。
然自認之獲,不知能中您之意否?期可引出眾多智者之智及釣秋之人,以促中醫學術的繁榮!
書涉範圍既廣且雜,以一孔之見實難全然看得通透,錯漏之處,在所難免,祈請教正!
不求字字發奇香,但願千慮有一得。
潘 毅
二○一一年,立秋
【緣起】
中醫失落了些什麼?
為什麼中醫人常覺得現時的中醫有所變味?這裡面似乎失落了些什麼。
中醫到底失落了什麼?答曰:「元神!」
什麼是「元神」?
元神,是人最本底的存在,與生俱來,為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之神,是生命活動自存的內在機制及規律。可視為人類祖祖輩輩在適應自然、適應社會、調適自身進化的過程中獲得的某些重要基本屬性的精神印記。它是人體之神的最深層部分,如果把人的精神活動比作一座海島,那麼元神就如綿延在深海下的海床。
由此,我們不妨思考一下:
現今常見露出水面如海島般的醫學知識是否就是中醫...
目錄
緣起
象之篇
象的意蘊
第一節 識象
(一)有感即為象
(二)立象以盡意
(三)法象而行事
第二節 明象
(一)觸類可為象
(二)象本質為氣
第三節 悟象
精彩醫象
第一節 藏象──一臟一系一天地
(一)藏象真容涵萬象
(二)震木少陽肝系象
(三)離火太陽心系象
(四)坤土至陰脾系象
(五)兌金少陰肺系象
(六)坎水太陰腎系象
(七)有名無形三焦象
(八)有腑而成奇恆象
第二節 經絡象──一經一緯一世界
(一)經絡溯源
(二)經絡本象
(三)穴位之象
(四)建構法象
(五)經絡真象
第三節 體質象──一形一神一格局
(一)身心各異呈各象
(二)體質隱伏病演象
(三)治養求本本質象
第四節 病邪象──一因一緣一際會
(一)六氣為模六淫象
(二)形態實相瘀血象
(三)效應符號括痰象
第五節 診象──一症一證一病狀
(一)望聞問切四診象
(二)證象
第六節 藥象──一草一木一太極
(一)四氣象
(二)五味象
(三)升降象
(四)五色象
(五)部位象
(六)形狀象
(七)質地象
(八)習性象
(九)時間象
(十)地候象
(十一)炮製象
(十二)配伍象
(十三)參卦象
(十四)論藥象
第七節 方象──一排一布一陣法
(一)協同陣象
(二)圓轉陣象
(三)象會陣象
(四)運方活象
中醫自有大氣象
參考書目
緣起
象之篇
象的意蘊
第一節 識象
(一)有感即為象
(二)立象以盡意
(三)法象而行事
第二節 明象
(一)觸類可為象
(二)象本質為氣
第三節 悟象
精彩醫象
第一節 藏象──一臟一系一天地
(一)藏象真容涵萬象
(二)震木少陽肝系象
(三)離火太陽心系象
(四)坤土至陰脾系象
(五)兌金少陰肺系象
(六)坎水太陰腎系象
(七)有名無形三焦象
(八)有腑而成奇恆象
第二節 經絡象──一經一緯一世界
(一)經絡溯源
(二)經絡本象
(三)穴位之象
(四)建構法象
(五)經絡真象
第三節 ...
商品資料
出版社:積木文化出版日期:2019-08-29ISBN/ISSN:978986459192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44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