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堂錡
定價:NT$ 380
優惠價:95 折,NT$ 361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的創辦,是為了提倡一種返回民國歷史現場進行文學研究的學術理念。堅持學術立場、回到文學本位、開放思想對話則是本刊的宗旨。我們認為,在「民國框架」下討論問題,不僅可以積累一批被忽略的史料,而且最終也有助於形成與現代漢語文學相適應的研究思路和學術模式,從而擺脫長期以來受制於歐美學術範式的宿命,並與西方學界進行平等對話。
「民國文學」作為一個學術的生長點,其意義與價值已經得到學界的肯定。現代文學的研究,在經過早期對「現代性」的思索與追求之後,發展到對「民國性」的探討與深究,是符合現代文學史發展規律的一次深化與超越。在理解與尊重的基礎上,我們深信,學術界將可以在這方面開展更多的合作機制與對話空間。
對本期6篇專題論文的介紹,可以參看「主持人語」,在此不多贅言。由於今年適逢五四運動一百年,中央大學有感於羅家倫前校長揭櫫的五四精神,以及為中大所做出的重大貢獻,特於4月25日下午假文學院大講堂舉辦「羅家倫與五四運動研討會」。會議除發表論文外,還有座談會的安排,本刊特別刊出李瑞騰教授於座談會上的發言,以及筆者為此會議所撰寫的論文,都圍繞著羅家倫的生平、文學與思想,藉此紀念一百年前那場激動人心的事件,以及羅家倫等人在歷史關鍵時刻所留下的生動身影。
本期「書評書論」特別介紹了由李怡教授等人合寫的《「文」的傳統與現代中國文學》,這是一部因思考民國文學而產生的帶有方法論性質的著作,從「還原民國」到「還原文學」代表了對此一課題研究的深化。作者正本清源地探討「文」與「文學」的概念演變,試圖重述我們的「文學」傳統,而在梳理的過程中,重新「發現」大文學存在的合理性與啟發性。全書從古代駁雜的文學型態,一直敘述到近代文體嬗變下「純」與「不純」的文學追求,特別是在民族戰爭下亂世民國中的「大文學」發展,使這部著作具備了「大文學史」的論述格局,結語中強調研究「大文學」需要「大史料」,對民國文學的研究推展更具有振聾發聵的啟示作用。書評作者李揚從「文」的傳統與「現代」的張力、「觀念」何以「打通」?「大文學」的自我突圍三個角度分析此書的特色與貢獻,認為此書「不僅提供了新的學術生長點,而且對於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範式轉型的進程而言也有深刻的意義」。在貼合現代中國文學語境的觀念基礎上,此書確實值得一讀。
本期的「圓桌座談」主題為「新時代‧新文學‧新文化─五四與民國」。誠如台大黃美娥教授所言,適逢「五四」百年的特殊時間感,各地紛紛辦理相關系列活動,其中特別引人關注的會議有二:第一是政大民國文學會議所舉辦的「五四與民國」座談,不論是李怡的「民國機制」或張堂錡的「民國性」的提法都凸顯民國文學值得討論的意義。第二是香港科技大學所辦理「五四之後:當代人文的三個方向─夏志清、李歐梵、劉再復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主軸為「後五四時代」,藉以求索在這「五四」百年的「後五四」時代,與人文自由主義有關的夏志清、李歐梵等人物典範,以及劉再復提出告別革命,建立新的人文思潮。這些研討會都有別開生面之處,值得嚴肅思考。
面對「五四」,這些學者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觀察,但對「五四」在思想、文化、文學上的重大影響與歷久彌新的歷史意義則表達了一致的肯定。面對未來,顯然「五四」依然是一個充滿意義與魅力的恆久話題。
作者簡介:
【主編】
張堂錡
台灣新竹人。文學博士。曾任中央日報副刊編撰、專刊組組長、政大華語文教學學程主任。目前執教於政治大學中文系,並任政大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文學、台灣散文及澳門文學研究,出版有學術專著《黃遵憲的詩歌世界》、《白馬湖作家群論稿》、《個人的聲音-抒情審美意識與中國現代作家》、《現代文學百年回望》、《民國文學中的邊緣作家群體》等十餘種。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者:張堂錡
優惠價: 95 折, NT$ 361 NT$ 38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的創辦,是為了提倡一種返回民國歷史現場進行文學研究的學術理念。堅持學術立場、回到文學本位、開放思想對話則是本刊的宗旨。我們認為,在「民國框架」下討論問題,不僅可以積累一批被忽略的史料,而且最終也有助於形成與現代漢語文學相適應的研究思路和學術模式,從而擺脫長期以來受制於歐美學術範式的宿命,並與西方學界進行平等對話。
「民國文學」作為一個學術的生長點,其意義與價值已經得到學界的肯定。現代文學的研究,在經過早期對「現代性」的思索與追求之後,發展到對「民國性」的探討與深究,是符合現代文學史發展規律的一次深化與超越。在理解與尊重的基礎上,我們深信,學術界將可以在這方面開展更多的合作機制與對話空間。
對本期6篇專題論文的介紹,可以參看「主持人語」,在此不多贅言。由於今年適逢五四運動一百年,中央大學有感於羅家倫前校長揭櫫的五四精神,以及為中大所做出的重大貢獻,特於4月25日下午假文學院大講堂舉辦「羅家倫與五四運動研討會」。會議除發表論文外,還有座談會的安排,本刊特別刊出李瑞騰教授於座談會上的發言,以及筆者為此會議所撰寫的論文,都圍繞著羅家倫的生平、文學與思想,藉此紀念一百年前那場激動人心的事件,以及羅家倫等人在歷史關鍵時刻所留下的生動身影。
本期「書評書論」特別介紹了由李怡教授等人合寫的《「文」的傳統與現代中國文學》,這是一部因思考民國文學而產生的帶有方法論性質的著作,從「還原民國」到「還原文學」代表了對此一課題研究的深化。作者正本清源地探討「文」與「文學」的概念演變,試圖重述我們的「文學」傳統,而在梳理的過程中,重新「發現」大文學存在的合理性與啟發性。全書從古代駁雜的文學型態,一直敘述到近代文體嬗變下「純」與「不純」的文學追求,特別是在民族戰爭下亂世民國中的「大文學」發展,使這部著作具備了「大文學史」的論述格局,結語中強調研究「大文學」需要「大史料」,對民國文學的研究推展更具有振聾發聵的啟示作用。書評作者李揚從「文」的傳統與「現代」的張力、「觀念」何以「打通」?「大文學」的自我突圍三個角度分析此書的特色與貢獻,認為此書「不僅提供了新的學術生長點,而且對於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範式轉型的進程而言也有深刻的意義」。在貼合現代中國文學語境的觀念基礎上,此書確實值得一讀。
本期的「圓桌座談」主題為「新時代‧新文學‧新文化─五四與民國」。誠如台大黃美娥教授所言,適逢「五四」百年的特殊時間感,各地紛紛辦理相關系列活動,其中特別引人關注的會議有二:第一是政大民國文學會議所舉辦的「五四與民國」座談,不論是李怡的「民國機制」或張堂錡的「民國性」的提法都凸顯民國文學值得討論的意義。第二是香港科技大學所辦理「五四之後:當代人文的三個方向─夏志清、李歐梵、劉再復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主軸為「後五四時代」,藉以求索在這「五四」百年的「後五四」時代,與人文自由主義有關的夏志清、李歐梵等人物典範,以及劉再復提出告別革命,建立新的人文思潮。這些研討會都有別開生面之處,值得嚴肅思考。
面對「五四」,這些學者提供了不同角度的觀察,但對「五四」在思想、文化、文學上的重大影響與歷久彌新的歷史意義則表達了一致的肯定。面對未來,顯然「五四」依然是一個充滿意義與魅力的恆久話題。
作者簡介:
【主編】
張堂錡
台灣新竹人。文學博士。曾任中央日報副刊編撰、專刊組組長、政大華語文教學學程主任。目前執教於政治大學中文系,並任政大民國歷史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文學、台灣散文及澳門文學研究,出版有學術專著《黃遵憲的詩歌世界》、《白馬湖作家群論稿》、《個人的聲音-抒情審美意識與中國現代作家》、《現代文學百年回望》、《民國文學中的邊緣作家群體》等十餘種。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