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世界的守望者,讓人看見真正的力量!
「使命」是基督信仰的關鍵字,教會向來也不遺餘力地闡述這個主題,將之視為充滿熱情與動力的詞彙,不斷催促基督徒奮發做大事。也因為如此,「使命」常為人帶來兩種反應——不是積極尋求、盼望上帝向他顯明使命為何;要不就是感到壓力,即便透露出些許盼望,卻仍舊十分空泛。
到底為什麼會有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回應呢?
為了調整這些不平衡的使命觀,作者高思帆在《這世界的守望者》中,為「使命」勾勒出整全、具體的畫面。他認為,使命不等於做大事,而是涵蓋了生命中各種關係與責任的生活模式。要實踐這種使命觀,就必須看清這個世界的樣貌,並且採取行動——那怕真相會讓人退避三舍。
作者讓我們看到,「使命」的真正目的,是呼召基督徒成為如燈塔一般的「守望者」。守望者進入黑暗,讓那地、那族群,前往本該去的地方,活出應該有的樣貌。他在本書中說了許多真人實事,誠實地描繪這世界不堪的面貌以及「守望者」的真實心境。原來,使命就像把非凡的喜樂與最難以承受的哀傷,同時握在手中。認清這個現實後,愛的行動才能真正發揮影響力。
高思帆既是維真學院專授職場神學與領導的教授,也是積極介入多元環境的行動者。讓我們一起走入本書不同人物的生命故事,看清了世界的實況與可能的盼望,就是我們選擇繼續擁抱的時候。
作者簡介:
高思帆為維真神學院的教授,專授職場神學與領導,也是維真神學院新學程「領導、神學與社會人文研究所」的主任。至維真任教前,高思帆是「華盛頓信仰、使命與文化學院」的院長。
他於賓州州立大學取得學習哲學的博士學位,研究聚焦於信心與行為的連結。他深信,信仰必須與生活的每一個面向一致,因此他積極介入多元的環境,擔任許多商業機構、基金會與教育單位的諮詢師與顧問。此外,他也是Wedgwood Circle(專為藝術文化與媒體人所設計的教育單位)的創辦人之一。
高思帆出生於科羅拉多州與加州交會的山谷,與妻子梅格育有五子。這五個孩子因為各自的呼召,居於全球各地。
章節試閱
推薦序一:道,必須成為肉身
當現今自我被更多看重且益形擴張的時候,如何意識或顧念到還有一個群體叫做「我們」?或者這個稱為「我們」的群體所連結之範疇有多大?家庭、家族、國家、區域、全世界?特別是青春期晚期的青少年,他們得面對一個問題的探尋:我當如何運用自己的生命?是進入這個世界去改變?或者我們會說一聲「管他的」,以此冷漠地回應現實的痛苦與邪惡?
我們所處的世界所傳講的,就是這樣冷漠的故事,而教會裡卻述說另一個救恩的偉大敘事。在教會中受栽培長大的青少年,就處在這股張力底下:一方面,這世界的價值觀鼓勵他們,「管他的」,活出自我最重要;一方面,他們也仍為信仰的挑戰所吸引:「我在這裡,請差遣我」。他們發出的呼聲是,我想要知道,何處何地是我可以參與上帝心意的所在?我又當如何發現與行動呢?
作者高思帆提到,若要知道「使命」是什麼,得先在生活中學習「留意」,也就是去「看」。這樣的「看」不是只限於肉眼所見,而是用心靈去感受與意識,使我們在認識這世界現有的樣貌之後能自問:我們對於世界現有或應有的樣貌,應當負起什麼樣的責任?這樣的參與並不是停留在宗教化的教條口號,也不是只留給看似偉大的屬靈巨人去完成。在我們生活的環境裡,使用自己所具備的能力與態度,藉著與他人的連結與合作,就能夠創造出參與的位置。只是,找到位置就夠去完成了嗎?
曾有就讀社福相關科系的學生與我分享,因為他過往的生活得到很好的保護,光是面對課堂上眾人所分享的痛苦,就已經快要承受不了,甚至懷疑自己能否走入這個領域來幫助他人。所以,作者提出的挑戰,的確讓我們需要嚴肅地面對:「一旦你開始真的認識某個人或某個地方,你還能愛他們/它嗎?」
「認識」意味著留意去看與感受、明白後就要勇敢地愛;這也是挑戰。倘若失去了上帝,我們就無法真正找到用以定位與開展行動的座標。若失去了與上帝的關係,許多行動就只是工作,無法產生催逼人更多參與的熱情。所以,作者帶領我們回頭去看信仰如何幫助我們找到切入點。他指出奠定在約的關係基礎上所反映出的神學觀,使人看見上帝在歷史中顯明祂的作為,並且因著約而使我們擁有回應上帝恩典的能力,來完成上帝所啟示的責任,與祂一同完成這些美好的故事,使人透過我們的言行能夠遇見上帝。
作者的例證讓我們看見聖經裡的人物,世世代代如何因著這個屬上帝子民的身分自覺,在更迭的歷史與危難之中,活出了一篇又一篇讓人感動的故事與責任的傳承。這些故事如同世界的故事,都在形塑與挑戰我們,要往哪條路上去走。我們需要讓聖經(上帝的敘事)來形塑、引導我們;此外,教會群體理當成為責無旁貸的支持與先行者。
「道,必須成為肉身」,這是作者不斷強調的重點。由我們的生活所顯出的信仰,會與這世界裡的各樣人事物交互激盪,與他們的故事相互交織。我們不會成為置身事外的「自己」,而是參與其中的「我們」,在愛的關係裡回應責任,並在愛中活出信仰的美善,使他人得以來看、同時也被挑戰。
謝謝作者一路引導我們,在全球扁平化的網絡時代,我們都有重要的工作要完成,也都會在過程中經歷傷口、享受美好,並與他人有或多或少的關係連結。盼望我們都能找到「使命」的起點,從愛鄰舍到地球另一端,願意用眼與心更多去留意、認識其中那呼喚我們起身去行的線索,包括閱讀這本書。
莊舒華
南京東路禮拜堂青少年事工部傳道
推薦序一:道,必須成為肉身
當現今自我被更多看重且益形擴張的時候,如何意識或顧念到還有一個群體叫做「我們」?或者這個稱為「我們」的群體所連結之範疇有多大?家庭、家族、國家、區域、全世界?特別是青春期晚期的青少年,他們得面對一個問題的探尋:我當如何運用自己的生命?是進入這個世界去改變?或者我們會說一聲「管他的」,以此冷漠地回應現實的痛苦與邪惡?
我們所處的世界所傳講的,就是這樣冷漠的故事,而教會裡卻述說另一個救恩的偉大敘事。在教會中受栽培長大的青少年,就處在這股張力底下:一方面,這世界的價值觀鼓勵...
推薦序
《這世界的守望者》是一場心靈饗宴。身為大師級的教師、作家與說故事的人,高思帆將畢生的故事、洞見、智慧,用生動且扣人心弦的方式,說明使命在我們對上帝的愛與事奉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在我所認識的人當中,無人像思帆一樣,能夠透過故事、文學以及電影,將他的教導傳達得那麼好。他的故事不僅讓我深深著迷,更使我的理智與內心大受衝擊,不斷重塑我的想法,因此,讀完這本書後,我對這世界改觀了,而我的行為也有所不同。老師、教授、學生、父母、業界工作者,以及所有希望自己生命能發揮影響力的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這是一本對今日教會與基督徒無比重要的著作。
吉姆‧ 貝爾徹(Jim Belcher),《教會的大未來》、In Search of Deep Faith作者
一般人總是透過我們所問的問題、我們的生活樣貌,以及所交的朋友來認識我們。在這本睿智又精采的好書中,高思帆促使我們去思考人生的大哉問;他敘述許多非凡的故事,並一路與我們同行。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得以更清楚深刻地看見上帝與世界—以及我們自己。
L‧ 古格里‧ 瓊斯(L. Gregory Jones),杜克大學神學院(Duke Divinity
School)教授,以及平信徒退修中心(Laity Lodge)領導計畫策略總監
很少人像高思帆一樣,將使命這主題深思熟慮到如此透徹的地步。在《這世界的守望者》中,思帆以他一貫平易近人與田園文學般的文采讓我們看見,想要在殘破而美麗的世界中得到好的工作成就,就勢必會面臨的困境。他引述聖經真理、最佳的哲學與文學著作之洞見,幫助我們抵擋犬儒主義、斯多葛主義,以及讓我們分心的事物。在他的書中,那些為了普世福祉而忠實活出使命的真實基督徒故事,似乎是合情合理,且極具吸引力。這些故事所說的,就是願意進入世界的痛苦。閱讀本書,便能看見這些偉大的基督徒故事—尤其是許多不可思議的道成肉身的見證。這些故事賦予我們力量,使我們在每日所扮演的角色與所處位置,能夠斷然離開那黑暗的小角落。
艾美‧ 謝爾曼(Amy L. Sherman),Kingdom Calling 作者
高思帆是一位敏銳、熱情洋溢、深思熟慮的智者。面對這個醜陋與榮美並存的世界,他極力理出箇中道理,而本書精確地刻畫他心中的擔憂與期盼。書中每一頁所流露出的愛與脆弱,將使你欣然與他一同展開這段旅程。
史蒂芬‧ 特納(Steve Turner),詩人,Popcultured 作者
對試圖明白上帝對今日教會所說的話的讀者而言,高思帆這本「以上帝的使命與任務」為主題的書,是必讀作品。有太多基督徒把「眾信徒的事奉」當成口頭禪,只有少數人像思帆一樣,真正去思考這個觀念。本書不僅使我獲益良多,而且富挑戰性,既具說服力又引人入勝。
約翰‧ 耶茲(John Yates),聖公會瀑布教會(The Falls Church Anglican)牧師
身為藝術家與基督的跟隨者,高思帆是我人生旅程中少數可以信賴的智者。正如伯利恆之星之於那些在信仰與文化中深感疲倦的旅人,在這複雜的世代,《這世界的守望者》如同漆黑夜空中的明光,為我們指出智慧、歡欣,以及盼望的方向。
藤村真(Makoto Fujimura),藝術家
「在你真正看清這世界的面貌後,你如何能夠愛它?」《這世界的守望者》提出了最強而有力也最具人性的問題,字裡行間充滿了智慧與恩典。對於在複雜世界中尋求指引的人而言,本書如同使命的指南針。我很感謝高思帆透過文字引導我,我相信你也能因此得到指引。
珍娜‧ 李‧ 納爾德拉(Jena Lee Nardella),水與血的使命(Blood: Water Mission)聯合創辦人
好書能讓我們看見人類最真實的一面,而《這世界的守望者》是一本卓越的作品。高思帆將故事、文學以及個人經驗巧妙地織連在一起,創造出我們所讀過關於使命的最佳著作。他清楚且優美地表達工作的使命,對於想要睜大眼睛留心上帝的國與人類福祉的人來說,本書必讀之作。它將會幫助你為了上帝的榮耀「出類拔萃」!
艾文‧ 盧米司(Evan Loomis)與傑森‧ 巴拉德(Jason Ballard),企業家及樹屋(TreeHouse)創辦人
《這世界的守望者》不是從圖書館裡塵封已久的藏書,或冷冰冰的學術理論中誕生的一本書。高思帆是學者,但也是說故事的人。這本書充滿熱情又平易近人,激勵我們探索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我的生活和工作重要嗎?我如何才能知道?思帆帶著我們一起參與他和不同領域的人的對話,這些人分別處在政治圈、商業界、藝術界、家庭管理以及食品製造業,每日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普世福祉。高思帆結合古時先知與使徒的智慧和當代人的故事,闡明使命的意義—包括你我的使命—好讓我們跳脫所謂的職業、工作,以及職責的限制,擁有不一樣的眼光,採取不一樣的行動。
丹尼斯‧ 哈克(Denis Haack),《評論》雜誌(Critique)主編,贖價團契(Ransom Fellowship)創辦人
《這世界的守望者》呼召讀者投身於一段充滿使命感與勇氣的旅程,不僅挑戰你的理智,更挑戰你的心靈。這本精采絕倫的好書會讓你渴望以全新的眼光來理解這世界。高思帆是學者,也是老師,他的思考與說話方式總能讓人在腦海中浮現出生動的畫面。過去十五年裡,許多人熱烈地討論呼召這個主題,而你或多或少會在這些重要的對話中看見高博士。一直以來,他所提出的問題也形塑他的工作軌跡:生而為人的意義為何?我們應當如何活著?什麼是真正重要的事?上帝呼召我們與這破碎的世界有所連結。《這世界的守望者》是這趟旅程中親切又忠實的夥伴,就像它的作者一樣。
麗莎‧帕克‧史雷頓( Lisa Park Slayton),匹茲堡領袖基金會(Pittsburgh Leadership Foundation)負責人
《這世界的守望者》將成為這時代的經典,並激勵許多人更深刻地關懷這個世界,以活力與尊嚴活出他們熱情之所在。
拜倫‧ 伯格(Byron Borger),心靈書房(Hearts & Minds Bookstore),
達拉斯敦,賓州《這世界的守望者》不僅讓我們與高思帆對話,也讓我們能夠與他的各方好友、導師以及學生一同交談。我們因此可以與生活中的平凡、冒險、失望,以及不解之謎有豐富且多采多姿的連結。這些對話的核心是,當我們負責任地生活,會面臨什麼樣的挑戰、又會帶來什麼力量。「負責任的生活」指的是認真看待或者留心我們的人生,學習並受苦,而最重要的是:選擇把愛付諸行動。雖然我們無法確保結果如何,這卻能讓我們常存盼望,並以此為滿足。
保羅‧ 威廉斯(Paul S. Williams),市場機制學院(Marketplace Institute)
執行董事
高思帆精采動人的好書《這世界的守望者》不僅撼動我們的心,更見證了一個真理:負起責任,並根據我們所信之事採取行動,人生的目的與意義才由此而生。我們不該躲在謊言背後,以為信仰與這世俗的一切毫無關聯。書中有一段提到我的家鄉利尼翁河畔的勒尚邦(Le Chambon-sur-Lignon)。在那裡,胡格諾派的新教徒(Protestant Huguenot)村民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加思索便冒著極大的生命危險庇護五千名猶太人,使他們免遭納粹迫害。這讓我想到希伯來文中所說的:知行必須合一,人生才有意義。這本書必會為許多人帶來正面的影響。
布魯諾‧ 羅奇(Bruno Roche),瑪氏公司(Mars, Incorporated)首席經濟學家
高思帆總是有辦法豐富我的屬靈生活。他的所思所想,正是我需要的。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他既會思考又善於表達。他卓越的聖經觀點與對人類深切的關懷,讓我更加渴慕上帝與祂的道路。我別無選擇,只能尋求上帝的呼召,過一個更真實的人生,並且相信這是上帝創造與救贖計畫的一部分,且於我們有益。好好享用這本書並飽餐一頓吧!
馬克‧ 拉伯頓(Mark Labberton),富勒神學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院長,《行公義,從心出發:用耶穌的眼睛關愛鄰舍》(The Dangerous Act of Loving Your Neighbor)作者
高思帆非常喜歡引用華克‧ 波西(Walker Percy)對小說撰寫技巧的明確總結:壞的書會說謊,最常見的就是對人類的境況所言不實。然而《這世界的守望者》卻正好相反—這是一本告訴你真實人類境況,以及許多其他事實的好書。思帆邀請我們來思考這個問題:「既然現在我們已經知道自己是誰,我們下一步該做什麼?」這個邀請是一份美好的禮物,要送給每一位認真且充滿盼望尋求使命異象的人,同時引領我們這些身處這世界,卻又不屬於此的人,在上帝的世界中活出祂的救贖。
唐納‧ 古特利(Donald C. Guthrie),三一福音神學院(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教育學教授
人類是破碎的,而且我們不願誠實地承認梭羅(Thoreau)的見解:大部分的人都默默地活在絕望中。然而《這世界的守望者》對此有相當深刻的思考。與其大肆宣揚絕望,思帆反倒透過聖經、文學、音樂與電影來表明一個簡單的真理:惟有仔細檢視並思考人生,活著才有意義。他與他周遭的朋友,多年來便是這樣思考並刻意提出這些大哉問,他們的人生故事就是最好的證明。在一本談使命的書中,高思帆引人入勝地達成了他此生最偉大的工作,多麼切題呀。
麥可‧ 法拉提(Micheal Flaherty),華登媒體公司(Walden Media)創辦人及總裁
《這世界的守望者》觸碰了我們內心深處,這並不讓人訝異,因為高思帆是智者、是說故事的人,又是先知與心靈醫師。他有獨特的能力,可以引導、鼓勵、挑戰並培育讀者,而這能力是恩典與智慧的恩賜。他以教授與朋友的身分,為有明確目標的生命編織異象,為我們引見了世界各地的恩慈友伴,照亮我們的方向。
史提芬‧ 摩爾(Steven Moore),莫達克公益信託(Murdock Trust)共同創辦人
若可以選擇向誰學習使命這主題,高思帆會是我的最佳人選。找個角落埋首書中,預備你的心靈再次懷抱夢想。在這個想像力逐漸消逝的文化裡,高思帆將讓你知道,你的角色充滿無限可能。這世界會藉著每個人的使命,一步一步地回到它原有的樣子。
蓋比‧ 里昂(Gabe Lyons),The Next Christians 作者,Q Ideas 創辦人
面對當今的世界,高思帆提出這些大哉問,巧妙且強而有力地開啟了許多對話,其內容超越了憤世嫉俗,進一步探討,在所是與應是之間、在認識了和仍然能去愛之間,縱然有令人心力交瘁的巨大距離,但也有更多能在身分和行動上帶出生命的方法。
莎倫‧ 達洛茲‧ 帕克斯(Sharon Daloz Parks)Common Fire: Leading Lives of Commitment in a Complex World作者之一
《這世界的守望者》是一場心靈饗宴。身為大師級的教師、作家與說故事的人,高思帆將畢生的故事、洞見、智慧,用生動且扣人心弦的方式,說明使命在我們對上帝的愛與事奉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在我所認識的人當中,無人像思帆一樣,能夠透過故事、文學以及電影,將他的教導傳達得那麼好。他的故事不僅讓我深深著迷,更使我的理智與內心大受衝擊,不斷重塑我的想法,因此,讀完這本書後,我對這世界改觀了,而我的行為也有所不同。老師、教授、學生、父母、業界工作者,以及所有希望自己生命能發揮影響力的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這是一本對今...
目錄
推薦序一:道,必須成為肉身∕莊舒華 001
推薦序二:我們與世界的距離∕朱建平 005
序:學習不置身事外 011
為那城求平安,當那城昌盛,你們也隨得昌盛。
第一章:認識這世界卻仍然愛它? 021
看見,乃是使命的起點。
第二章:凡有眼的,就當看 043
看清世界的真貌後,你會怎麼做?
第三章:我們的生命光景 071
覺得麻木、無法招架、被困住。除了簡單卻悲傷的「管他的」,我們還剩下什麼?
第四章:知即是行 105
若一個人知道某事,他就會關心此事。若他對此漠不關心,那表示他根本一無所知。
第五章:來看 143
道,必須成為肉身。
第六章:不置身事外的使命 173
以誠實與正直去愛,是這世上最困難的任務,但仍有人做出這樣的抉擇。
第七章:最大的試探 219
知道代表負責,負責代表關心,但我們大都比較希望這三者毫無關聯。。
第八章:學著過趨近理想的生活 249
使命就像把極為非凡的喜樂與最難以承受的哀傷同時握在手中。
跋:你快樂嗎? 289
你所做出的這些抉擇,讓你快樂嗎?
致謝 309
注釋 316
推薦序一:道,必須成為肉身∕莊舒華 001
推薦序二:我們與世界的距離∕朱建平 005
序:學習不置身事外 011
為那城求平安,當那城昌盛,你們也隨得昌盛。
第一章:認識這世界卻仍然愛它? 021
看見,乃是使命的起點。
第二章:凡有眼的,就當看 043
看清世界的真貌後,你會怎麼做?
第三章:我們的生命光景 071
覺得麻木、無法招架、被困住。除了簡單卻悲傷的「管他的」,我們還剩下什麼?
第四章:知即是行 105
若一個人知道某事,他就會關心此事。若他對此漠不關心,那表示他根本一無所知。
第五...
商品資料
出版社:校園書房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07-01ISBN/ISSN:978986198680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52頁開數:14.8cm (W) x 21cm (H)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