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說,那是為我好。」
「媽媽說,聽話準沒錯。」
「媽媽說,都是因為我。」
媽媽說的,都是對的嗎?
母親,是愛的進行式,還是愛的破壞式?那些母女之間以愛為名、在彼此關係上的種種挫折與傷害,作者南琦絕對是不在話下的過來人;而也因為她看懂自己與母親之間的愛恨情仇,更能同理且心疼有相同經歷的女兒們!所以她在書中說了一些故事,也呈現了部分台灣母親的樣貌,盡力從許多真實案例中提供不同的思考面向,期許各年齡層的讀者們都有屬於自己年紀所能想到最好的因應方式,有機會從母愛創傷裡省思、然後在受傷的母女關係中喊卡,回過頭來好好照顧自己,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本書不僅是作者與朋友們、個案們的療癒筆記,更是作者從自身所遭遇的母愛傷害中,一路尋找碰撞出的「痊癒力量」!作者說,我們無法把人生切斷、重新來過,但卻可以帶著現在的成熟與智慧,給自己一個能夠好好沉澱觀看的機會──把過去看懂,即能有所領悟,從已經破壞的母女關係裡,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作者簡介:
南琦
文字工作者,本名劉南琦。
國家高考合格臨床心理師,現任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
醫院業務包括個別心理衡鑑與心理治療,親子議題、人際互動議題講座。
相關著作超過二十本,近期著作有:
♥《爸媽何必太正經!幽默溝通,讓孩子正向、積極、有力量》(橡樹林 2015)
♥《網路社群讀心術:按讚、討拍拍、秀美照的背後,網友想怎樣?》(好優文化 2016)
♥《好想找人說說話:與臨床心理師的話療之旅》(遠流 2017)
♥《當我們滑在一起:與手機世代孩子共處》(活泉 2018)
相關著作:《爸媽何必太正經!幽默溝通,讓孩子正向、積極、有力量》
章節試閱
打破母女關係的刻板公式,迎向自己新關係的未來進行式!
這是屬於台灣女兒們的受傷心事,
從社會氛圍中省思、產生思維,尋找屬於我們的痊癒力量!
【開場】看懂傷害才有辦法愛
#本書的緣起
這是我第一本足足寫了六年多的書,從得知母親癌末開始,便一點一點整理自己心情、直到現在還在進行的療癒書。
一開始無意出版,因為我不確定這樣的私領域讀者會有興趣,直到開始與周遭朋友一點一滴的分享,朋友,甚至不認識的朋友的朋友反應出乎我意料的熱烈,紛紛很主動表示想跟我傾訴自己的母女關係故事,我才發現這樣的女兒竟然那麼多。
我們的分享不是為了指責母親,不是用來內疚,而是想回顧這段關係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和自己的母親都沒有做錯什麼,只是我們無法彼此相愛。
母親用她的方式守護這個家,也用她的方式照顧我,我想靠近她,只是我沒辦法。小時候的我不懂自己為什麼這樣被對待,我要不到答案,只能用憤怒、冷漠、特立獨行來表達,後來漸漸理解了一些事,也理解母親有自己的苦與問題,但過去累積的挫折、傷心與對母愛的絕望感已經存在,我有辦法消化嗎?這會對我與自己的家庭產生什麼影響?
念心理學的動機曾經以為「只是」對人的問題感興趣,這不就和許多人對心理學感興趣的理由一樣嗎?但我無法解釋這個「只是」,居然讓我願意克服過去數學理化都不及格的障礙,硬著頭皮修完所謂「高等統計學」(天知道我連低等統計學也學不會⋯⋯),花了足足八年的時間,在高手如雲的學術領域中低空飛過,然後又在臨床領域中硬是生存了下來,讓原來文科背景的我吃足了苦頭。
若不是背後有強大的動機驅使,我就無法咬著心理學不放。那麼我一定在心理學中找到了什麼,或者用心理學來服務他人,一定也得到了什麼,這些加起來就足以讓我十分感恩與喜樂的做著臨床心理師的工作。
而這幾年來也因為對母女、親子議題的敏感度打開了我的關係接收器,我對「原生家庭」的種種,格外感興趣也格外敏感,在實務工作中這也讓我受益良多,從每個個案身上看到、學到許多。有時候個案來求助的是一段感情的問題,或是現在工作的困境,看似跟原生家庭父母無關,但我不放棄對個案家庭內的探索,在小心地帶領之下,聊著聊著,隨著談話內容的深入與袒露,個案開始覺察到自己對感情的不安全感是從小時候的經驗得來的;對主管的反應過度,對權威角色的厭惡反感,其實是源於對權威父母的反抗;更有甚者,無法走出過去遭性侵害的陰影,並非因為加害人本身,而是拒絕伸出援手並反過來指責個案的父母。
任何症狀都其來有自,只是有的可以用言語表達,有的不行,那些無法表達、說不出口的苦,說不定會隨著時間進展漸漸浮現,我們需要一個可以好好沉澱觀看的機會。太多人對於過去經驗的影響視而不見,以為過去的就過去了,未來要向前看。話說得漂亮,但未來並無法擺脫過去的影響,你無法把人生切斷,重新來過。唯有把過去看懂,回顧一遍,而且要帶著現在的成熟與智慧,然後才能有所領悟,往下好好活。
#本書的特色
這本書是我與我的朋友們、個案們的療癒筆記,以人生發展的歷程作為縱貫,從童年到青少年、成年、老後,每個階段都會面臨關係議題,與母親的關係也有不同狀態的影響,而身處不同階段的我們亦有不同的困境,我期待各種年紀的讀者都有屬於自己年紀所能想到最好的因應方式,當然我也盡力從許多故事中提供給大家不同的思考。
這些年來在出版市場萎縮的情況下,「母愛傷害」議題能夠一枝獨秀,成為大眾心理學的顯學之一,必定是許多人心有所感,傷害的感受是真實的存在,期待從閱讀中得到撫慰。
有些書將母愛傷害或母親類型分類,但對於女兒們該如何療傷、照顧自己,再化為改變行動,則較少論述。我不願將母親貼上標籤,因為分為A類之後,就排除了B類的可能。這不是診斷,母親不該被歸類,母親是最複雜的工作、最多責任的角色,必須被放在所處的家庭脈絡中去理解—今天怎麼會成為這樣的母親,就像我們為什麼會成為怨懟母親的女兒。
有些書的背後是帶著「要修復母女關係」、「要把愛找回來」的信念,並且把期待加諸在讀者,也就是你、當事人的身上。然而這也不是我在這本書裡想做的事。一份關係是雙方得互動、經營的,如果妳已經努力過,妳真的努力過而且已經遍體麟傷,那麼要妳再努力、不要放棄就顯得殘忍。
我因為看懂自己與母親的關係而心疼女兒們,與其抓住一份妳不能掌握的關係,不如好好認清這樣的困境,不抱無謂的期待,好好照顧自己。
.請專注在對「關係」二字的再定義,它需要妳重新給予養分。
.不是只有母愛才是愛。
.就算沒有母愛,妳還擁有其他的愛。
.放棄也不是壞事,不再努力就是放過自己。
關於母愛議題,翻譯書籍最大的限制是文化的不同,也許美國的母愛傷害類型多與自戀、自我中心的母親有關,但台灣的母親太不夠愛自己,在許多複雜的因素下,傳統不快樂母親的樣貌出奇類似,被迫犧牲、重男輕女的氛圍、被要求許多的本分與責任,然後她們的女兒深受其害,也不知不覺開始複製⋯⋯。
我急切的想提供本土母親的樣貌,急切地想說些故事,讓女兒們了解這種社會複製的破壞性影響。妳可以好好省思,然後喊卡,至少不要成為妳所不想的母親,真正的站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前言】受過的傷也有痊癒的力量
如果有人對「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種想法執著,那麼我不是寫給這些人看的,這些人的想法我無力翻轉,我想做的是協助被這些在僵化思考下產生的失職父母,所波及到的孩子們,該如何療傷與重新站起來;還有就是提醒為人父母者,我們很可能不是天生就適合做父母的,扮演好這角色的能力可不會平白從天上掉下來,是需要一輩子學習的。
在門診中看了許多父不父,母不母,子不子的故事,發現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這件事絕對是理想境界,家門內有太多的不堪,甚至一家人不像家人,一家人不是家人,一家人不像人⋯⋯,使得許多人都必須離家以求得解脫。
十多年不互相說話只傳紙條的夫妻,住隔沒兩條街卻老死不相往來的兄弟—家,竟然是比火星還遠的距離。最無辜的是深受大人情緒糾葛影響的孩子,因為他們不能挑選父母,所以不能阻止父母帶來的傷害。而我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這些人療傷,讓他們看見這一路走來的辛苦,然後找到新的力量活下去。
我最不能看的是虐童新聞,臉書上的朋友偶會轉寄「他正與死神搏鬥,需要你的祝福」、「請給這個無助的小孩一點力量」⋯⋯等等的文章,然後要我按讚為對方集氣,每每看了心中幹譙許久不能平復(激動,握拳)。
家,應該是心靈溫暖的靠岸啊,但這個「應該」,對許多人來說好難。每逢「過年」這個敏感時刻,前後兩周的治療case總是讓我最傷腦筋,因為過年對許多人來說,意味著必須和家人綁在一起過日子,過得會比平常更糟。
♥ ♥ ♥ ♥ ♥
這個由家扶中心轉來的中輟生個案事蹟累累,不到十六歲、來自單親家庭的小女生,人生歷練已十分滄桑。她的精神委靡,頭髮散亂、泛著油光,顯示她並沒有受到家人該有的細心照顧,目前她最大的問題是常和媽媽吵架,兩人的關係是既依賴又衝突的病態互動。
她的母親沒有幫她準備三餐的習慣。她告訴我:「只要我出去,我媽可以一整天不出門⋯⋯她都叫我買便當,只要我有事沒辦法買回去,她就可以不吃,還告訴我她不餓,真是氣死我了。」我好訝異,一個應該受媽媽照顧的小女生居然得幫媽媽張羅吃食。
她的媽媽比她更需要來精神科就診,可惜看得有一搭沒一搭,大部分的白日時間都在家躺床;她的情況則比媽媽好一些,至少願意安排自己的生活,有時去找朋友廝混。在數月前,她出院後恢復的情況還不錯,我想不出她目前不上學的理由,於是要她轉告媽媽需要跟所屬學校辦理復學,她說好,說自己也很想回學校啊,無奈老媽都說會幫她辦、她不必管,卻遲遲沒有任何動作。
這位糟糕的母親本身可能有憂鬱症狀卻拖拉不積極治療,這麼多年下來每日在家躺床,三餐依賴女兒,生活缺乏安排。這樣不行,我想,於是我發揮前所未有的積極主動打電話給那位母親,還刻意等到太陽下山、我快下班的時間才打去(因為「太早」打的話,她還沒睡醒),要求她帶女兒去復學,結果這位媽媽回我:「我也很想讓她念書啊,但上次醫生說她還不能回學校⋯⋯。」
「屁咧!」我心中這樣想,我才和主治醫師說過話,醫師十分支持我的想法。我馬上打給個案的社工,社工一接到電話,不用去查閱那堆積如山的檔案,就直接和我討論起來,顯然這個case已經處理到十分有經驗了。社工告訴我一堆有的沒有的內幕,包括這位媽媽如何「善用」社福資源,從要求金錢補助到修理家中天花板,簡直無所不要,彷彿這個社會欠她一個人生、需要照顧她一輩子,但對於她該盡的義務,包括提醒她身為母親應盡的義務呢?抱歉,這位媽媽會發火,把氣出在社工身上,因為她已經那麼可憐了。
到底是想繼續把女兒當成病人鎖在家裡,還是擔心女兒自立後她失去依靠?
其實不管是社區社工、醫療社工,甚至學校的社工都有介入,我很訝異一堆社工很努力要改變些什麼,卻都無法改變這位媽媽,這個社會真的不欠她什麼了。
我很努力的忍住怒氣,盡力的在每次晤談中協助這小女生自立,但背後那位媽媽總是在扯後腿,所以每次治療都談得很辛苦。有一次接到那媽媽的電話,說是下次治療時要和女兒一起來,有事情要和我談,我不想單獨見那母親,於是問她想談什麼,那媽媽開始抱怨:「女兒變得很『叛逆』,說要搬出去住,我不知道她為什麼說要搬出去住,當然我是不反對啦,不過我想先跟你談一下。」
媽媽的抱怨卻是我治療的曙光—終於好不容易有所突破,小女生開始要劃清與媽媽的生活界限,按照自己的意思過日子,會比被媽媽一起拖下水好太多。我說我下次約的時間是上午九點,忍不住要戳她:「那你爬得起來嗎?」她回答得非常沒有現實感:「那我就只好整晚不睡覺!這樣一定可以。」結果正如預料,她根本爬不起來。
其實媽媽能不能來不是重點,就算來了也是無盡的抱怨,不會有絲毫的覺醒之心。她只是眼看女兒要離開而感到不安,她再也沒人可以操控了,心裡慌得緊,需要找人訴苦一下。
佔盡社會福利的便宜,只想享受不願意盡義務,覺得自己也是病人所以理應得到照顧,既然那母親這麼自絕於他人,我決定不想再浪費自己的善心,決定將這份力氣拿來做更多的事。
很多情況下孩子破壞性的情緒或行為表現是結果而不是個性,但許多大人都誤以為是小孩本身的個性使然,把自己造成的部分推得一乾二淨。
例如「叛逆」,這是指責小孩最好的武器,只要對著青春期的小孩說叛逆,貼上叛逆的標籤,那就什麼都合理了:不聽自己的話↓叛逆,交了奇怪的朋友↓叛逆,開始翹家翹課↓叛逆加三級。
一個常年貶抑先生、在孩子面前說先生「沒用」的母親,為了女兒的問題頭疼不已。她把女兒帶來,向我們控訴女兒難以管教、叛逆、說謊、頂撞父母,說什麼自已沒病媽媽才有病(孩子看得比大人還清楚),細問這位媽媽之下更發現,女兒已經多年不叫爸爸而直呼其名,亦常說「恨爸爸、不想有這個爸爸、爸爸長得很醜⋯⋯」等語,所以孩子叛逆難道不是大人所造的業?父不父、母不母,父母親沒有承擔起各自該負責的角色;夫不夫、妻不妻,彼此無法處理夫妻衝突,又在孩子面前更加凸顯,讓孩子看出大人的無能與虛偽。
♥ ♥ ♥ ♥ ♥
如果一個母親的行事想法都如此,會教養出怎樣的孩子,而這樣的孩子有沒有辦法健全的長大,她快樂嗎?她日後會渴望有屬於自己的親密關係,還是恐懼得不知如何是好?她要花多少時間擺脫過去重新開始?如果她有孩子的話,趕得及在孩子長大前給她一個自己不曾有的快樂童年嗎?
我很慶幸自己來得及。因為我的母親不輕易讚美,所以我很努力欣賞小孩的好並隨時很用力的讚美她們;因為我的母親不輕易與子女擁抱,所以我每日都必給小孩大大的擁抱並加上嘴對嘴親親,有時出門前還要來這麼一下,搞得身邊的家人看不下去說:「你們到底纏綿好了沒?要不要這麼十八相送?」
我無法責怪我母親,因為她在傳統大家庭中揹負著長女包袱下長大,沒有人給她滿足的關愛,所以她提供了功能性的物質滿足女兒後,就沒有多餘的愛可以給了。
那麼,上述與另一半有許多愛恨情仇、情緒激烈而破壞的母親們,如何帶給小孩正向的夫妻相處經驗?小孩只看到爸媽互相叫囂,只差沒打打殺殺,然後爸媽再聲稱沒事、他們只是在講事情,或者再把自己行為合理化,或者假裝理性分析說「以後要慎選對象」這些屁話,也是白搭。孩子沒學到親密關係的竅門,倒是看到了大人的言行不一、虛偽、互相傷害。孩子無法選邊站,無所適從。
我常常在門診看到陪病患來看診的家人比病人更像病人,但這個家屬不覺得自己比病人更需要就醫,看到旁邊倒楣的孩子成為家中情緒的犧牲者,也只能徒呼奈何。
所以這篇的警世真言是—
1. 對身為家長的你:別以為做了父母就會當父母,就一定不會給孩子帶來傷害。父母是一輩子的功課。爸爸說的不是聖旨,更不一定通通是對的,所以子女不一定要全盤接受,你只能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能左右子女的人生;當然更不能用「我都是為你好」這樣的情感綁架孩子,這樣講全是為了私心。
2. 對身為孩子的你:別以為父母對你的傷害是應該,當你想到「這樣是不應該」時才是成長的開始。父母給的不用照單全收,你也有你的生命與選擇,你也需要飛。
小時候的你,也許無助,卻無法逃跑或不懂得離開;但長大之後,你更有力量為自己選擇更好的生活。逃跑或離開不是懦弱,而是對自己以及自己日後的生命負責。你絕不想複製自己的經驗到孩子身上,甚至帶著這樣的經驗繼續不快樂。
這過程也許很辛苦,因為沒有前例可循,不知道如何做個好母親(父親)。別擔心,這反而是另一種自由,可以做自己想要的樣子而沒有任何包袱。
家人的愛與關懷不一定無私與不求回報,這是我自己與在治療室所經歷之種種的心得,也想讓一直是這樣想的人心生警惕。如果你要說愛有多偉大,我可以告訴你有更多的恨;也許你會反駁我,那是因為我在工作場所看到的都是「特例」,因為不OK所以才來求助,外面OK的更多啊!我希望你是對的,因為這些年來做心理諮商或治療的人有增無減,速度多到令我擔心,每個受傷與不快樂的人的背後,追本溯源,幾乎都有個不快樂的家庭故事,我以為我已經聽得夠多,多到對各種悲慘情節麻痺,但永遠有人挑戰我的忍耐度,逼我打開頻道,要我接收各種我無法想像的家庭故事。所以我鮮少看韓劇日劇鄉土劇,那些眾人所稱很精采的劇情,在我看來真的只是小菜一碟,我的門診裡永遠有最精采的故事,雖然我並不期待。
我要告訴你,互相傷害或綑綁的家並不是家。家,需要你自己創造出獨特的樣子。
【第1部】當年的孩子有些苦澀
2母親「應該」是慈愛的嗎?
為什麼衝突的母女關係常常是所有關係中的原子彈,影響既大且深遠?除了我自己深刻體會之外,也包含坐在治療室中所得到的心得。
血緣關係≠天然的愛
關係不是理所當然,無法憑單方來努力,需要雙方都有心。關係不只是愛,也會有傷。
親子關係不一定是天生,父母不是天生的父母,不是所有的父母在當了父母之後,就可以自然而然有父母的樣子,投入並扮演好其角色的時間不一,有些父母終其一生都無法讓子女滿意;相對的,子女也非被動接受安排,子女的樣子也非父母期待的樣子。只因為父母是始作俑者,所以記在父母的帳上多一些,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不公平。
很令人吃驚吧。看起來理所當然的東西,細想之後就不再那麼「應該」了:家庭應該要溫暖,父母應該關心子女,年長者應該有智慧,子女應該孝順⋯⋯等等,理智分析之下會覺得不以為然,實際上被這些「應該」情感所擺佈的人的確不少,懷抱期待的的下場,當然就是失望了。
如果你很幸運的擁有這些「應該」,絕對要感恩,有太多太多人不曾擁有過。
期待父母真真實實的擁抱、親吻、撫摸臉頰、用手溫柔的梳理自己頭髮,才能真實感受到父母的愛,但有些父母就是做不出這麼親密的動作,以為滿足吃飽穿暖這些功能性目的,就必須得到子女的感激,也要求子女功能性的回報,例如該達成的課業與成就。
有得吃、有得喝只是不失職而已,那麼愛呢?
請別誤會我看輕物質溫飽的重要,有些經濟辛苦的父母竭盡所能,讓孩子有和別的孩子一樣的物質條件,這點,孩子一定可以從父母的汗水與疲憊感受到其中的愛。我指的是,有些父母不能夠愛、沒能力愛,或者是要求回報、稱斤論兩的愛。
「應該」是個危險的概念,如果你舉得出N個慈愛母親的例子,我就同樣舉得出N個不慈愛母親的例子:
把女兒當成對前夫洩憤對象的母親。(只因女兒長得太像爸爸)
從來不準備三餐忙著唱歌賭牌的母親。
經常拳腳相向,口不擇言不必任何理由的母親。
原來是慈愛盡責的母親,一聽到女兒是同志時,就把女兒趕出家門、連過年都不給回的母親。
更多更多無法想像,失能、失職、失控的母親⋯⋯。
這些不是只在精神科看到,更多驚人的例子是來自於身邊朋友的故事、看似正常無風無浪的家庭。反省這些,不把「應該」當應該,我們這些身為子女以及未來的父母,才能戒慎恐懼地做好每一天的角色,同時對於自己的父親或母親是慈愛的,感到十分慶幸並珍惜。
從這些人的故事再往下挖掘,不再聚焦於各自的不幸,而是要尋求光源照亮陰影,甚至看見傷人的母親原來也是受傷的女兒啊。
我的母親和她自己的母親相比,已經是相當盡責的照顧孩子了,只是頑固的母親無法接近和她同樣頑固的女兒。阿嬤生了三男四女,母親是長女,從小就註定是個替代母親,砍柴、升火、燒飯,背上一定揹著一個襁褓中的弟妹(這些故事我都聽到耳朵長繭,同時還搭配怨懟的語氣),從我有記憶以來,我的阿嬤就已經不太搭理子女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了,世界裡也只容得下舅舅們。
記憶中的阿嬤幾乎沒有關心過女兒。我只短暫了和阿嬤相處過半年,那是她從中部北上要來常住舅舅家之間的過渡時期。她很好照顧,每天像個幽靈幾乎不說什麼話,但吃飯時間快到了會提醒我,她肚子餓了要吃飯,她的肚子跟時鐘一樣準,午飯時間都固定在十一點半。
每日的餐食都是我母親準備的,阿嬤很少肯定或感謝;但有一次因故讓我老弟為她盛了碗飯、夾了菜,那幾天阿嬤誇讚老弟的話語直讓我起雞皮疙瘩,「阿弟你真乖、你好乖、好孝順、好棒⋯⋯。」
孫子偶一為之的小幫忙,阿嬤竟然可以感激到有如天賜,較之她對每天細心準備餐食的女兒的冷漠態度,有如天差地別,對女兒輩的付出視為應該,兒子輩的舉手之勞則是天大的恩惠,我怎麼也想不透這兩者為什麼可以差這麼大!
我當了母親之後,開始慢慢了解母親對於她母親的心情,被要求,被忽略,但同時又受僵化禮教束縛,哀怨自己欠栽培,卻又複製了重男輕女的思維。我讓自己理解這一切—己所不欲,勿施於小孩。
打破母女關係的刻板公式,迎向自己新關係的未來進行式!
這是屬於台灣女兒們的受傷心事,
從社會氛圍中省思、產生思維,尋找屬於我們的痊癒力量!
【開場】看懂傷害才有辦法愛
#本書的緣起
這是我第一本足足寫了六年多的書,從得知母親癌末開始,便一點一點整理自己心情、直到現在還在進行的療癒書。
一開始無意出版,因為我不確定這樣的私領域讀者會有興趣,直到開始與周遭朋友一點一滴的分享,朋友,甚至不認識的朋友的朋友反應出乎我意料的熱烈,紛紛很主動表示想跟我傾訴自己的母女關係故事,我才發現這樣的女兒竟然...
推薦序
走過破壞、看懂傷害、學習愛/黃惠萱(臨床心理師、《愛媽媽,為什麼這麼難?》作者)
「心理師,妳會不會覺得我很好笑,到了這個年紀還在為了這些小事痛苦?」、「其他正常人都是怎麼面對這些事啊?像心理師妳呀!妳是怎麼做的呢?」這類的問題我在晤談室裡常聽到。深陷痛苦的人總是感到自己非常孤單,想像別人(特別是坐在一旁表情平靜的我)跟自己不一樣;他們認為心理師應該有神奇的力量,默默在心裡嫉妒我可以倖免於這些凡俗的痛苦。
人們常需要理想化自己的照顧者。就好比年幼時的我們會想要相信父母是完美的,如此一來才會感到安全;又像當我們踏進治療室、邁向辛苦的療癒之路時,孤獨而脆弱的狀態也讓我們需要理想化自己的心理師,好像這麼做才能保證自己可以從創傷中復原。然而,唯有漸漸走出幽暗的人,回想起來才會真的明白,從理想到幻滅的過程是心靈健康的必經道路,不論是對父母,或是治療師。
在晤談室裡,求助者帶來的故事與難題才是焦點,所以心理師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會部分的自我袒露,於是在一般人的心裡,我們是披著神祕面紗的「魔術師」。本書的作者是擅長描述故事的說書人,也是位勇敢揭開迷霧的心理師,她娓娓道來許多受苦於母女關係的故事,同時剖開自己的心,將個人爬梳療傷的過程書寫下來,讓讀者一窺心理師如凡人一般的苦楚與頓悟。
即使同為心理師,我也很難有機會看見另一個助人者以赤誠袒露的姿態分享自己的內在經驗。如作者在書中一開始所說,她原本沒想過將自己在母女關係的療癒過程出版,而最後因著許多人的需要(我想也因著她自己的修復逐漸圓滿),決定將這些紀錄集結成書。
在晤談室裡我常陪伴那些帶傷長大的女兒,幫助她們消化成為妻子與母親後,和丈夫小孩相處時的內心糾結。一直到這幾年,自己成人妻為人母,也深刻地經歷了這些複雜的心境。
懷第二胎時,我一直很擔心大寶的情緒和適應,很擔心讓孩子感受到媽媽被弟妹搶走的心情,因為我自己是個長女,也曾經非常嫉妒自己手足;後來二寶出生,在小嬰兒的龐大身心需求之下,即使我非常努力,仍然無法時時兼顧大寶的需要,這對我來說是很挫折的經驗,我不但要負擔雙寶媽媽的疲憊,還深深因為讓大寶體會到和自己小時候一樣的感受而內疚。
陪兩寶入睡永遠是讓人頭痛的事。當時兩歲多的大寶還捨不得和我分房睡,但是看著我側身餵小寶寶母奶,她總感到很寂寞;有一次她直要我轉過身來看著她,不要背對她,但是如果我面對她,在喝母奶的小寶必定夾在我們中間,大寶還是會傷心。在我與她爸爸的軟硬兼施下,她安靜地在旁邊等我哄小寶入睡。
等到我可以回過身陪她入睡時,她反而退到床邊不讓我親近;當下錯愕、疲累、生氣、委屈……等感受,全都浮上我心頭。回想起來,我當時沒有大發脾氣,都要歸功於多年來我被治療的經驗(是的,你沒看錯,心理師也需要自己的心理師),對於自己的議題我已有多次的覺察與處理,但痛苦終究是痛苦呀!
我對大寶說了一串話,最重要的一句是:「你是不是怕媽媽只愛妹妹不愛妳?」大寶聽完就大哭撲到我懷裡,於是我緊急召來爸爸抱走睡著的二寶,我則好好的抱著大女兒,聽著她用自己的語言跟我傾訴她的害怕,陪著她哭完,再心無罣礙的入睡。那一刻,我為自己流下眼淚,「我當時一定也很想要媽媽這樣抱我吧!」而我終於成了可以給女兒擁抱的母親。
如果說心理師真的有什麼比一般人厲害,不是因為我們不會經歷母女關係裡面的各種掙扎,不是因為我們超凡脱俗,不是因為我們有魔法神力,不是因為我們心靈比較進化完美。要說真的有那麼一點點差別的話,就像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Irvin D. Yalom)說的,「助人者最需要的人格特質是願意持續內省,我們願意養成不斷覺察的習慣,勇於接受不完美,將這些技巧和經驗帶到專業工作上,我們幫助來晤談的求助者接受人生的不完美,從愛的破壞力裡倖存,活出自己的樣子。」
也許你沒有自己的心理師,但是看著一個專業心理師,坦然接納自己生命中母女關係裡的傷痛與破壞,看她裸露直白地道出人生中許多不完美和遺憾,看著她在療癒自己的過程中活出自己想要的樣貌,你會想到自己的經驗,你會覺得自己其實不孤單,你會發現原來還可以這樣想,你會知道你可以活得更自由。不管是出於對母女議題的關注,或是對心理師的生活感到好奇,相信這本書都可能讓你得償所願,收穫滿滿。
走過破壞、看懂傷害、學習愛/黃惠萱(臨床心理師、《愛媽媽,為什麼這麼難?》作者)
「心理師,妳會不會覺得我很好笑,到了這個年紀還在為了這些小事痛苦?」、「其他正常人都是怎麼面對這些事啊?像心理師妳呀!妳是怎麼做的呢?」這類的問題我在晤談室裡常聽到。深陷痛苦的人總是感到自己非常孤單,想像別人(特別是坐在一旁表情平靜的我)跟自己不一樣;他們認為心理師應該有神奇的力量,默默在心裡嫉妒我可以倖免於這些凡俗的痛苦。
人們常需要理想化自己的照顧者。就好比年幼時的我們會想要相信父母是完美的,如此一來才會感到安...
目錄
推薦序 走過破壞、看懂傷害、學習愛/黃惠萱
開場 從關係而來的傷
前言 受過的傷也有痊癒的力量
第一部 當年的孩子有些苦澀
第一章 為何在母女關係中受苦?
無法擺脫的命運,無法挑選的家人
無法不在乎的母女關係
第二章 母親「應該」是慈愛的嗎?
血緣關係≠天然的愛
我們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第三章 當無法靠近母親時
童年的不愉快回憶——無法滿足的需求
常說NO的母親
第四章 供需不平的愛,一切自己來
關係放一邊,自我擺中間:屬於我的叛逆
情緒獨立後,自己更自由
第五章 母親的傷害該如何止血?
被體罰的自己,以後絕不打小孩:阿孺的故事
累積出走的能量:阿孺的圓夢計畫
第六章 若沒有母愛,該如何長大?
家庭破碎,我該怎麼辦?
我是自己長大的:健身房先生的故事
不去掌控、過度控制家人,而要祝福家人:黑皮的故事
第二部分 走過苦澀的青春歲月
第七章 所謂的叛逆,其實是被傷害、誤解
叛逆的女兒,不被了解的青少年:小柔的故事
第八章 我不是你們想要的樣子
只能在夢裡的甜點店:小希的故事
我是小提琴家+滑雪選手:陳美的故事
第九章 不典型的力量
以孝順為名的傷:女人不該man,男人不該娘
假兒子真女兒:長褲女的故事
這就是我的聲音:花美男的故事
性別議題,早晚要面對
第十章 沒有母愛還是可以學到愛
情緒是雙面刃,傷了母親又傷了孩子
失控的母親,失落的親情:小芷的故事
第十一章 都是為你好:社會期待的破壞力
堅持自己,拒絕相親:女醫師畫家的故事
「你開心就好」是真的嗎?
第三部分 成年之後更多的理解,改變與關係重建
第十二章 不良夫妻關係,母愛大扣分
抱怨老公的母親,無法盡的孝道
父母的樣子,自己的影子
第十三章 擺脫中產階級的家庭包袱
丟開家暴的包袱:背包小姐的故事
簡單的愛與社會地位無關
第十四章 擺脫傳統倫理的枷鎖
挑戰舊有的「應該」,重新思考
女人的折損,女人的心理病
跨越禁忌,邁向現代新女性
第十五章 擺脫角色的束縛
擺脫角色的義務與責任
主婦的強迫症,唯有看清才能解脫
第十六章 和解是可能的嗎?
女人不一定要嫁掉:小敏的故事
只要讓步就沒有衝突
第十七章 如何向關係喊卡
設下停損點,停止被剝削與踩踏
不能說的秘密:高教授的故事
情緒的苦,身體最知道
第四部份 當自己也成為母親。母親的老後與老女兒
第十八章 老女兒的舊傷痛,漫長的療癒過程
還好沒有遺憾:帶母親去旅行
第十九章 新的親密關係:在過去中學到的事
與其他家人的關係
從母女關係到婆媳關係
想成為不一樣的母親
第二十章 不讓自己活在遺憾裡
表達需要,不拐彎抹角
理直氣壯的付出與爭取
第二十一章 不複製破壞性關係
母親的夫妻關係
努力不要成為過去的妻子與母親:小柔的續集
第二十二章 如果愛可以重來
陌生的媽,陌生的愛
用耐心化解對立
第二十三章 女兒們的故事未完,待續
未來仍要繼續
關係界線進可攻、退可守
【後記】不容小覷的關係
被點燃的母女地雷
大病之後選擇放下
推薦序 走過破壞、看懂傷害、學習愛/黃惠萱
開場 從關係而來的傷
前言 受過的傷也有痊癒的力量
第一部 當年的孩子有些苦澀
第一章 為何在母女關係中受苦?
無法擺脫的命運,無法挑選的家人
無法不在乎的母女關係
第二章 母親「應該」是慈愛的嗎?
血緣關係≠天然的愛
我們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第三章 當無法靠近母親時
童年的不愉快回憶——無法滿足的需求
常說NO的母親
第四章 供需不平的愛,一切自己來
關係放一邊,自我擺中間:屬於我的叛逆
情緒獨立後,自己更自由
第五章 母親的傷害該如何止血...
商品資料
出版社:橡樹林出版日期:2019-04-18ISBN/ISSN:9789865613914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96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