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 1473-1543),十六世紀的波蘭牧師與數學家,也是眾所週知的近代天文學奠基者。他之所以獲此殊榮,乃因為他是第一個論斷行星與太陽並非繞地球而旋轉的科學家。在哥白尼以前,太陽曾被認為是另一顆行星。把太陽置於行星體系的實際中心是哥白尼革命的開始。衝突點在於當時龐大的教會勢力所認定的宇宙中心其實是地球,而哥白尼的日心理論自然難以見容於當時。為此,《天體運行論》雖於一五三○年完成初稿,卻遲至一五四三年兩眼失明身體癱瘓的哥白尼臨終前夕才得以出版。但哥白尼這撼動人心的理論,終究揭開了下一波科學革命的序幕,奠定十七世紀伽利略、克卜勒及牛頓等後續科學成就的基礎。
作者簡介:
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一九四二年於伽利略逝世三百週年誕生,世人公認是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承襲牛頓擔任劍橋大學數學系盧卡斯講座教授長達三十餘年。其著作包括:《圖解時間簡史》(擴充修訂新版)、《胡桃裡的宇宙》、《新時間簡史》(《時間簡史》普及版),以及《大設計》等,並主編物理學與天文學經典《站在巨人肩上》五巨冊(其中包括哥白尼、伽利略、克卜勒、牛頓,以及愛因斯坦,總計兩百餘萬字的原典以及霍金的導論)。以上霍金各書中文版均由大塊文化出版發行。霍金擁有十二個榮譽頭銜,還獲得許多獎項與勳章,他是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與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他在進行理論物理學研究的同時,並沒有忽視家庭生活(他有三名子女和一個孫子),此外為了科學知識的普及,他生前持續在世界各地旅行,並為公眾演講。二○一八年三月十四日,霍金結束他七十六年的精彩生命,留給世人一個永存記憶的科學典範。
章節試閱
【序言】與讀者談談這部著作中的假說(哥白尼)
既然這部著作中的新假說——讓地球運動起來,而把靜止不動的太陽置於宇宙的中心——已經廣為人知,因此我毫不懷疑,某些飽學之士一定會為此火冒三丈,認為當前在早已正確建立起來的人文學科中製造任何干擾都是錯誤的。然而,如果他們願意認真進行考察之後再作結論,那麼就會發現本書作者其實並沒有做出什麼可以橫加指責的事情。要知道,數學家的職責就是先通過艱苦的、訓練有素的觀察把天運動的歷史收集起來,然後——由於他無論如何也不能發現這些運動的真正原因——再想像或構想出任何令他自己滿意的原因或假說,以至於通過假設這些原因,過去和將來的那些同樣的運動也可以通過幾何學原理計算出來。本書作者在這兩個方面做得都很出色。這些假說無須真實,甚至也並不一定是可能的,只要它們能夠提供一套與觀測結果相符的計算方法,那就足夠了。或許碰巧有這樣一個人,他對幾何學和光學一竅不通,竟認為金星的本輪是可能的,並且相信這就是為什麼金星會在40°左右的角距離處交替移到太陽前後的原因之一。難道誰還能認識不到,這個假設必然會導致如下結果:行星的視直徑在近地點處要比在遠地點處大四倍多,從而星體要大出十六倍以上?但任何時代的經驗都沒有表明這種情況出現過。在這門學科中還有其他一些同樣荒唐的事情,但這裏沒有必要再去考察它們了。事實已經很清楚,這門學科對視運動不均勻的原因絕對是全然無知的。如果說它憑想像提出了一些原因(它當然已經想像出很多了),那麼這不是為了說服任何人相信它們是真實的,而只需要認為它們為計算提供了一個可靠的基礎。但由於同一種運動有時可以對應不同的假說(比如為太陽的運動提出偏心率和本輪),數學家一定會願意優先選用最易掌握的假說。也許哲學家會要求知道其可能性有多大,但除非是受到神明的啟示,否則誰也無法把握任何確定的東西,或是能夠把它傳達給別人。因此,請允許我把這些新的假說也公之於世,讓它們與那些現在不再被認為是可能的古代假說列在一起。我之所以要這樣做,更是因為這些新假說是美妙而簡潔的,而且與大量精確的觀測結果相符。既然是假說,誰也不要指望能從天文學中得到任何確定的東西,因為天文學提供不出這樣的東西。如果不瞭解這一點,他就會把為了別的用處而提出的想法當做真理,於是在離開這門學科時,相比於剛剛跨入它的門檻之時,他儼然就是一個更大的傻瓜。再見。
【序言】與讀者談談這部著作中的假說(哥白尼)
既然這部著作中的新假說——讓地球運動起來,而把靜止不動的太陽置於宇宙的中心——已經廣為人知,因此我毫不懷疑,某些飽學之士一定會為此火冒三丈,認為當前在早已正確建立起來的人文學科中製造任何干擾都是錯誤的。然而,如果他們願意認真進行考察之後再作結論,那麼就會發現本書作者其實並沒有做出什麼可以橫加指責的事情。要知道,數學家的職責就是先通過艱苦的、訓練有素的觀察把天運動的歷史收集起來,然後——由於他無論如何也不能發現這些運動的真正原因——再想像或構想出任何令他...
作者序
【前言】霍金
「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伊薩克•牛頓在一六七六年致羅伯特•胡克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儘管牛頓在這裏指的是他在光學上的發現,而不是指他關於引力和運動定律的更重要的工作,但這句話仍然不失為一種適當的評論——科學乃至整個文明是累積前進的,它的每項進展都建立在已有的成果之上。這就是本書的主題,從尼古拉•哥白尼提出地球繞太陽轉的劃時代主張,到愛因斯坦關於質量與能量使時空彎曲的同樣革命性的理論,本書用原始文獻來追溯我們關於天的圖景的演化歷程。這是一段動人心魄的傳奇之旅,因為無論是哥白尼還是愛因斯坦,都使我們對自己在萬事萬物中的位置的理解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我們置身於宇宙中心的那種特權地位已然逝去,永恆和確定性已如往事雲煙,絕對的空間和時間也已經被橡膠布所取代了。
難怪這兩種理論都遭到了強烈的反對:哥白尼的理論受到了教廷的干預,相對論受到了納粹的壓制。我們現在有這樣一種傾向,即把亞里斯多德和托勒密關於太陽繞地球這個中心旋轉的較早的世界圖景斥之為幼稚的想法。然而,我們不應對此冷嘲熱諷,這種模型決非頭腦簡單的產物。它不僅把亞里斯多德關於地球是一個圓球而非扁平盤子的推論包含在內,而且在實現其主要功能,即出於占星術的目的而預言天體在天空中的視位置方面也是相當準確的。事實上,在這方面,它足以同一五四三年哥白尼所提出的地球與行星都繞太陽旋轉的異端主張相媲美。
伽利略之所以會認為哥白尼的主張令人信服,並不是因為它與觀測到的行星位置更相符,而是因為它的簡潔和優美,與之相對的則是托勒密模型中複雜的本輪。在《關於兩門新科學的對話》中,薩耳維亞蒂和薩格利多這兩個角色都提出了有說服力的論證來支持哥白尼,然而第三個角色辛普里修卻依然有可能為亞里斯多德和托勒密辯護,他堅持認為,實際上是地球處於靜止,太陽繞地球旋轉。
直到克卜勒開展的工作,日心模型才變得更加精確起來,之後牛頓賦予了它運動定律,地心圖景這才最終徹底喪失了可信性。這是我們宇宙觀的巨大轉變:如果我們不在中心,我們的存在還能有什麼重要性嗎?上帝或自然律為什麼要在乎從太陽算起的第三塊岩石上(這正是哥白尼留給我們的地方)發生了什麼呢?現代的科學家在尋求一個人在其中沒有任何地位的宇宙的解釋方面勝過了哥白尼。儘管這種研究在尋找支配宇宙的客觀的、非人格的定律方面是成功的,但它並沒有(至少是目前)解釋宇宙為什麼是這個樣子,而不是與定律相一致的許多可能宇宙中的另一個。
有些科學家會說,這種失敗只是暫時的,當我們找到終極的統一理論時,它將唯一地決定宇宙的狀態、引力的強度、電子的質量和電荷等。然而,宇宙的許多特徵(比如我們是在第三塊岩石上,而不是第二塊或第四塊這一事實)似乎是任意和偶然的,而不是由一個主要方程式所規定的。許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覺得,要從簡單定律推出這樣一個複雜而有結構的宇宙,需要借助於所謂的「人擇原理」,它使我們重新回到了中心位置,而自哥白尼時代以來,我們已經謙恭到不再作此宣稱了。人擇原理基於這樣一個不言自明的事實,那就是在我們已知的產生(智慧?)生命的先決條件當中,如果宇宙不包含恆星、行星以及穩定的化合物,我們就不會提出關於宇宙本性的問題。即使終極理論能夠唯一地預測宇宙的狀態和它所包含的東西,這一狀態處在使生命得以可能的一個小子集中也只是一個驚人的巧合罷了。
然而,本書中的最後一位思想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著作卻提出了一種新的可能性。愛因斯坦曾對量子理論的發展起過重要的作用,量子理論認為,一個系統並不像我們可能認為的那樣只有單一的歷史,而是每種可能的歷史都有一些可能 性。愛因斯坦還幾乎單槍匹馬地創立了廣義相對論,在這種理論中,空間與時間是彎曲的,並且是動力學的。這意味著它們受量子理論的支配,宇宙本身具有每一種可能的形狀和歷史。這些歷史中的大多數都將非常不適於生命的成長,但也有極少數會具備一切所需的條件。這極少數歷史相比其他是否只有很小的可能性,這是無關緊要的,因為在無生命的宇宙中,將不會有人去觀察它們。但至少存在著一種歷史是生命可以成長的,我們自己就是證據,儘管可能不是智慧的證據。牛頓說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但正如本書所清楚闡明的,我們對事物的理解並非只是基於前人的著作而穩步前行的。有時,正像面對哥白尼和愛因斯坦那樣,我們不得不向著一個新的世界圖景做出理智上的跨越。也許牛頓本應這樣說,「我把巨人的肩用做了跳板。」
【前言】霍金
「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伊薩克•牛頓在一六七六年致羅伯特•胡克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儘管牛頓在這裏指的是他在光學上的發現,而不是指他關於引力和運動定律的更重要的工作,但這句話仍然不失為一種適當的評論——科學乃至整個文明是累積前進的,它的每項進展都建立在已有的成果之上。這就是本書的主題,從尼古拉•哥白尼提出地球繞太陽轉的劃時代主張,到愛因斯坦關於質量與能量使時空彎曲的同樣革命性的理論,本書用原始文獻來追溯我們關於天的圖景的演化歷程。這是一段動人心魄的傳奇之旅...
目錄
關於英文文本的說明
前言
哥白尼生平與著作
序言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關於英文文本的說明
前言
哥白尼生平與著作
序言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精裝頁數:460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