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振作堅強、不用假裝開心,
當我們不再問自己「為什麼快樂不起來」,
學會面對不愉快的感覺,人生就自由了!你覺得怎樣才會快樂呢?
生活順利圓滿,工作輕鬆開心不加班?
伴侶溫柔體貼,兩人心意相通,從來不爭吵?
減個十公斤、練出人魚線,有錢有閒朝聖各種美食和景點,
讓人覺得自己很會享受生活?
若針對「快樂」進行調查訪問,十個人恐怕會答出十種答案,就算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刻給出的答案也不盡相同,顯示出「快樂」是種捉摸不到的虛幻概念。我們或許嘴上能夠描述卻難以找到;即使找到了,心裡感受到的強度往往也不如預期。
面對這樣的落差,我們往往選擇投入更多力氣和時間,奮力追逐;對快樂的想像變質成失望的溫床,最後只為自己創造出巨大的壓力和「不快樂」。
本書提出一個大膽的假設:會不會現代人對快樂的認知早已變了調,說不定「努力變得更快樂」本身是種錯誤的認知?作者根據多年在心理諮商現場的經驗,歸納出五條通往快樂的歧路,並各個擊破,再告訴我們「如果不追求快樂,該如何重新發現生命」?
這本書將使你做出自主決定,比較不會因為負面想法、感覺和經驗而受苦。並以嶄新的視野看待生命中的千滋百味,不管你身在何處,發生什麼事。
作者簡介:
維多麗亞.賓德倫(Victoria Bindrum)
心理學碩士,主修臨床心理學及心理治療,並且完成「接納與承諾療法」(簡稱ACT療法)進修學程。多年來她支援許多處於困難狀態下的人,協助他們重新找出職業及私生活方向。此外,她也在研究「使舒適感得以形成和維持」的要素為何。她和丈夫及兒子住在柏林,並且以原姓氏發表小說。
譯者簡介:
不言
專職譯者,譯有《口袋裡的鑽石》、《來自天堂的明信片》、《81個練習──找回內在陽光小孩》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德國亞馬遜讀者5顆星好評★★★★★
Rita(奧美集團策略總監、催眠師)
李介文(臨床心理師)
李偉文(作家、牙醫師、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施昇輝(暢銷理財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熊仁謙(快樂大學創辦人)
認同推薦
作者大膽建言,快樂的祕訣在於不要追求快樂。當我們輕盈看待每一個發生,每一個當下就是快樂本身。──Rita/奧美集團策略總監、催眠師
真實的快樂不是要填補人生的缺憾。人生多苦難,我們不必要滿足什麼條件,才「換到」快樂,跟著作者的引導、練習,不以達到快樂為目標,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李介文/臨床心理師
我同意作者建議的,給生命方向以取代目標比較好。我們習慣追求具體的事物,以為這樣可以帶來幸福快樂,但事實上剛好相反,如同印度經典《奧義書》所講的:「任何需要理由的快樂,只是悲慘的另一種形式。」當我們不再追求快樂,真正的喜悅與幸福才會與我們同在。──李偉文/作家、牙醫師、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大家對快樂的想像充滿迷思,最後反倒成了失望的來源。本書風趣幽默,讀來拍案叫絕,茅塞頓開,原來停止追求「快樂」,才能完全釋放人生的壓力,回到讓人「自在」的境界。──施昇輝/暢銷理財作家
快樂與痛苦本是一體,卻被強拆為二元。我們可以試著接納,對經過內心的現象不去抓取、停止批判、任其流動,便有了更多的自由,包含行動的自由,而自由帶來平靜與喜悅。──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容易不快樂、感到悲觀是我們的天性,我們無須為此不安,在這樣的天性下催眠自己「你該快樂」更是無稽。唯有接受「人生本來不快樂」,我們才能真正得到自由,不被長著翅膀的河馬給奴役。──熊仁謙/快樂大學創辦人
名人推薦:德國亞馬遜讀者5顆星好評★★★★★
Rita(奧美集團策略總監、催眠師)
李介文(臨床心理師)
李偉文(作家、牙醫師、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施昇輝(暢銷理財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熊仁謙(快樂大學創辦人)
認同推薦
作者大膽建言,快樂的祕訣在於不要追求快樂。當我們輕盈看待每一個發生,每一個當下就是快樂本身。──Rita/奧美集團策略總監、催眠師
真實的快樂不是要填補人生的缺憾。人生多苦難,我們不必要滿足什麼條件,才「換到」快樂,跟著作者的引導、練習,不以達到快樂為目標,才能獲得真正的...
章節試閱
第一章 通往快樂的歧路第五名:克服問題(節錄)
再沒有比一連串的好日子更難以忍受。──歌德
不管信不信,每個人都是個麻煩製造工廠!我的意思不是你超級複雜,應該以最快的速度讓自己擁有還算好的性格,而是人本來就會這樣,這是很正常的,人就是會製造麻煩,不是嗎?
先來看看妮娜和卡爾的親密戰爭好了。卡爾把妮娜一個人留在派對裡,而且已經不是第一次。每次他喝醉了就直接離開,也沒有告訴妮娜一聲。不可思議,對吧?妮娜也這麼想。她才剛注意到卡爾消失了,就打電話給他,接著是一回非常不愉快的對話,我們就省略細節。無論如何卡爾感到後悔,並且答應妮娜,保證絕不會再發生這種事。問題解決了。
第二天妮娜走進廚房,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就像戰場一樣!幾片吐司散放在爐子上,奶油、起司和香腸,所有的東西都沒有冷凍、乾燥,散放在工作台上。最討厭的是妮娜還踩到一灘啤酒,就在回收空瓶旁邊。
她氣到爆炸,衝進臥室,搖醒酒醉酣眠的卡爾,和他理論。卡爾信誓旦旦,說他什麼都不知道。但是他很快就想起自己半夜忽然很餓,橫掃了一陣冰箱。他喃喃著起床,好整理這片狼藉。妮娜怒氣稍歇,但是她和卡爾的生活狀況,不能再這樣繼續下去!她其實越來越常問自己,卡爾是否有酗酒的毛病,於是她也連帶煩惱起來。
或者她對卡爾根本不再那麼重要,因此他的舉止就像根本不把她放在心上?她想得仔細一點,他整晚幾乎都沒和她說話,他們已經三週沒有做愛。他們之間的熱情已經熄滅了嗎?卡爾不再覺得她有魅力,因為她胖了五公斤?雖然他和那個金髮女郎聊天聊那麼久,她卻一點都不感到忌妒,這不奇怪嗎?從前她可能早就非常激動。
我之後再告訴你卡爾與妮娜的故事結局,先為這一刻做個總結:卡爾和妮娜之間一直都有問題,而且這還只是他們的關係問題!當然還有妮娜猜測的體重問題,或者卡爾對酒精的喜好。我可以告訴你,妮娜和她母親的關係一定也不是特別美好,更別提卡爾和新上司之間的問題。哎呀,你這時會想,這只是個誇張的故事。絕非如此,還有更離譜的。
在奧地利一個心理治療所網路論壇上,我曾發現下列發文:「嘿,我有個不那麼典型的問題:我那麼快樂,甚至太快樂,所以想問問這是否正常?」請你把這個問題再讀一次,某個人覺得棒呆了,結果呢?他把這變成問題!
另一個例子:我的朋友克爾絲汀好幾個星期以來抱怨,她的碩士論文有多複雜,多麼不容易進行,她痛恨寫論文,不得安寧,每個句子確定之前都改寫五次,最後還是不喜歡。她幾個月以來都告訴我,她有多期待終於又有空閒時間,能擺脫壓力,不必再為這個愚蠢的主題忙碌。
然後,就在交論文期限兩星期前,她突然說她很擔心跌入交出論文之後的那個巨大空洞裡,把那個空洞和無所事事描繪得無比黑暗。這實在太好笑了:克爾絲汀最初有個問題,因為她必須寫論文,但現在她已經開始在擔心第二個問題。
於是如此這般繼續下去,終生。也許你在解決問題方面算拿手,上述問題根本不值一提。也可能你把生活安排得相當舒適,好久才出現一個問題,因此通常覺得愉快。但是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一些時期,問題接踵而來,我們為了不斷解決問題而筋疲力竭。或者你有個很可怕的問題,就是無法解決它,這時陷入無助的感覺,在問題當中輾轉。
處在這種狀態之下相當不舒服,不知道該投入還是該退出,而且解決方式一個比一個糟糕。你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尋找出路,希望有朝一日會達到完全沒有問題的狀態,終於可以快樂起來。
我們常常會想著:如果有足夠的錢,我只要偶爾打工,那麼就有更多休閒時間,我就會變得更快樂。或是:如果我不必再看到討厭的岳母,那麼簡直就是人間天堂!我開心得要跳起來了!
但是解決問題只是通往快樂的歧路,因為問題會永遠繼續發生。你解決了一個,新的會直接跳出來,你會有很多期盼,很多內心小劇場,或不斷鑽牛角尖。
原因在於生物學上傾向辨識以及解決問題,否則人類就無法生存。我們人類必須持續監測周遭是否有問題,因為在演化史上,大自然帶給我們超多危險,我們的身體無法加以應變。
根據人類學家阿爾諾德.蓋倫的說法,其中因素在於人類和其他動物相較之下是種「缺陷生物」。人類缺少在殘酷大自然裡生存的特殊生理條件,跑得既不特別快,牙齒、指爪、毛皮也不特別強健有力,更沒有其他特殊有用的特質,此外我們的直覺也已經退化。
二○○四年亞洲海嘯淹沒大地之前,其他動物早已自行前往安全之地,我們人類卻毫無所知地暴露在災難之中。人類必須因此讓自己注意到些什麼,才能在環境裡生存,人必須為問題找出解決方式。人類也的確這麼做:我們發明衣服,好防止受寒,發明混凝土攪拌機,好建造房子,還發明海嘯的預警系統。
以生理來看,人類和其他動物相較之下是缺陷生物,無助地暴露在大自然之中,但是人的智力和豐富發明,也就是透過腦子的認知能力,使人幾乎在任何環境下得以生存。或是借用社會生物學家艾卡特.佛蘭的話:人腦的一個重要功能在於讓人調適行為,也就是讓行為適應環境。
腦子是生存保障,藉助它我們能認知和解決問題,應該維持它的功能,加以訓練並且改善,人才能存活。唯有我們一直發現及解決問題,才能達到這個目的。關鍵是以前石器時代的人的確每天都要為生存而戰鬥,例如必須發明長矛,才能打倒猛瑪象,免於飢餓。今日呢?你只要去超市就好了!
那麼我們的問題意識只是石器時代討厭的遺跡嗎?是也不是。一方面,還是有危及生存的問題,我們必須加以克服,好比如何讓我們的汽車更安全,或是及時注意海嘯發生。另一方面,我們大部分的人很少面對危及生命的問題,所以,你的腦子就多少發明一些問題,好讓腦子接受一點問題解決訓練。你的智能喜歡這樣,你解決一個特別困難的問題,神經獎勵系統就感到高興。這是因為你已經體驗到,解決問題的時候就能得到什麼。例如你以「多工作」解決「錢不夠買部法拉利」,接著你就買得起這部昂貴到充滿罪惡感的汽車。
這個系統當然也接受非物質獎勵,好比愛、照護、認可等等。所以解決問題有正面效應,你的腦子因此分泌「快樂訊息物質」多巴胺,不管是在石器時代還是現代。大自然的設定真聰明,對吧?我們人類自願創造問題,就為了訓練我們的腦子,因此獲得一點快樂。但重點是那絕非持續到永遠的極樂!否則你就會停止「尋找—解決問題」的整個過程,這就違反了演化設定。
因此不管解決任何問題都不會讓我們達到持續的快樂狀態。如果你沒看清這一點,繼續讓自己接受極樂的「誘惑」,你就會一再失望,浪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在咀嚼問題上。
無止盡修正問題—解決之路
總結卡爾和妮娜的故事、海嘯預警系統、多巴胺幸福時刻和反芻:你可以保留你的問題,就連十分可憎的問題,或是沒問題的問題都可以保留。反正人本來就是這樣,人因為演化變成問題工廠,這不是絕望的理由,只是完全正常。
然而為了不要因問題過載而崩潰,一再體驗失望,我們必須先了解,不管解決任何問題,就連解決重大問題都不會讓我們獲得莫大的快樂。如果你通往快樂的途徑至今都在於「消滅」問題,那麼請放棄吧!因為人生中必然會一直存在大大小小的問題,這是理所當然的。
那麼我們就不需要再解決任何問題嗎?當然不是。如果能解決廚房發臭的問題,你當然可以把垃圾丟掉。重點不是不再處理簡單的問題,好比日常任務。而是還有「另一種」問題,你無法那麼容易解決掉,心理學稱之為「複雜問題」。
如果有許多不同要素導致問題,而你無法事先預見,甚至無法左右要素的變化,此外你也不確知所有要素,於是就形成複雜問題。好比人際關係的問題就是複雜問題,因為你如何確實得知其他人發生什麼事,他們接下來會怎麼做,以及為何呢?
我們回到卡爾和妮娜的故事。妮娜注意到他們的關係缺乏激情,想要讓關係重新炙熱起來。於是她走向卡爾,對他說:「卡爾,我有個驚喜要告訴你。下個連假週末,我想和你一起在巴黎度過!你什麼都不必擔心,我已經把一切都打點好了,星期五就出發。」
但是卡爾已經有其他計畫,為了這個假期,他已經和朋友們規劃好到哥本哈根的小旅行,其中包括兩個妮娜無法忍受的女性。妮娜出乎意料地被自己的情緒壓倒,她無法相信卡爾拒絕和她共度巴黎週末,於是吼叫著:「我絕不許你和那兩個可怕的女人到哥本哈根去!」
為了進一步表示憤怒,她話說完還把一個蛋杯摔到地上。卡爾只是冷淡地聳聳肩說:「你無法禁止我,我還是會去。你可以和閨蜜一起飛到巴黎。」
結果那個週末妮娜坐在家裡,取消旅館和飛機訂位,因為騰不出其他時段。妮娜於是有很多時間思考,不管她為卡爾的行為想出多少後果,多少報復的想法追逐著她,她多常撥打卡爾的手機,問題依舊存在,而她無法改變:卡爾到哥本哈根去,雖然她想和他一起去巴黎。
妮娜有個複雜問題,那就是必須忍受她無法控制卡爾。但是不管她多想要拋開這個問題,她還是無法停止想這些事情。
為何卡爾就是想和那兩個女人去旅行,卻不和我去?我已經不再值得他追求了嗎?其他男人會很高興有我當女朋友!也許我把巴黎之旅當作既成事實丟給他,所以他感到憤怒。即使如此,我已經把一切都計畫好了,他應該拒絕哥本哈根那邊才是!我必須是他的第一順位!
你熟悉這個情況嗎?你也曾經這麼生氣,陷入無止盡的「解決—問題循環」嗎?我們要怎麼做才終於能夠放棄這個循環呢?我們如何處理複雜問題?
第一章 通往快樂的歧路第五名:克服問題(節錄)
再沒有比一連串的好日子更難以忍受。──歌德
不管信不信,每個人都是個麻煩製造工廠!我的意思不是你超級複雜,應該以最快的速度讓自己擁有還算好的性格,而是人本來就會這樣,這是很正常的,人就是會製造麻煩,不是嗎?
先來看看妮娜和卡爾的親密戰爭好了。卡爾把妮娜一個人留在派對裡,而且已經不是第一次。每次他喝醉了就直接離開,也沒有告訴妮娜一聲。不可思議,對吧?妮娜也這麼想。她才剛注意到卡爾消失了,就打電話給他,接著是一回非常不愉快的對話,我們就省略細節。無論如...
作者序
引言/快樂須知二三事(節錄)
我們無法改變風向,但是可以調整風帆。─—亞里斯多德
快樂是種想像
你體驗過達到目標的那種滿足感嗎?也許你長時間以來都在尋找最佳伴侶,終於在十次盲目約會之後,某個人坐在對面,看起來就像專為你所訂製。你覺得太棒了,幾次見面之後你陷入愛戀,不時想著那個人,讓你忘記所有日常煩惱。但是這種感覺遲早會改變,也許你的夢幻伴侶告訴你,他很快就必須到國外一段時間;或是你發現他年過四十還跟媽媽住在一起;或是他向你坦白,他對你沒有像你對他的感覺。
我們才剛抓住一點點快樂,快樂就已經又從手中溜走,於是我們必須重新尋找。也許尋找新的伴侶,還是新的工作,或是立刻丟下一切,走上聖雅各朝聖之路。但是不論做什麼,我們對快樂的想像永遠不會貼合現實。但這不是你的問題,這種現象有個非常簡單的解釋:快樂只存在我們的想像裡,而我們的想像無遠弗屆!
就像你可以在腦海裡幻想一隻海馬唱卡拉OK,就是藉助自己的腦子想像快樂。但是你找不到這快樂,就像你找不到這隻奇特的海馬。
海馬這個例子聽起來太瘋狂?那麼試試這個:下次你在吃東西之前,先想像這東西嘗起來怎麼樣。假設你現在要吃馬鈴薯,就先試著把這種蔬菜的味道想得真實一點──馬鈴薯丸子嘗起來如何?有什麼樣的質地?溫度如何?它在你嘴裡,表面感覺起來如何?然後再實際咬下去。現在你試著把真實的感覺和你的想像做比較,你會發現兩者之間有所差距。也許你想像的質地比較硬,真正的馬鈴薯有點粉粉的,可能也比想像的燙,而且在你的想像裡它比較甜一些。你可以煮幾百顆不同的馬鈴薯,我向你保證,你想像的馬鈴薯一定不在其中。
想像總是和現實不太一樣。我在寫這些句子的時候,一邊吃果醬麵包,想像它好吃得不得了,咬下第一口卻發現麵團裡有茴香!茴香和果醬根本不是好搭檔,我感到失望。
當然我們每個人咬下去的時候,總有時會覺得:就像我想的一樣!但是這個狀態能維持多久呢?你的經驗不斷改變,一如你的想像。幾十年前我對快樂的想像是去聽凱莉家族的演唱會,或是擁有幾雙六公分鞋跟的布法羅鞋,但這些快樂想像目前已經有相當大的變化。
你的情況又如何呢?你的快樂想像還像二十年、三十年前那樣嗎?你可以確定地說,甚至一年之內都還具備如眼下的意義嗎?今天或許因為獲得購屋貸款而快樂,明天也許就感冒,於是你只要還能透過鼻子呼吸就感到快樂。
我和幾個年輕人一起工作,他們曾入獄一段時間。其中有個人不久前告訴我,他被允許在冬天剷除矯正所外的雪,看到街道和行駛在上面的汽車,引發他一陣無比的快樂感受。你會把車輛來往的街道和這般正面感受聯想在一起嗎?
快樂似乎總是不一樣,但是怎麼可能會有隨時變動的東西?這可不行。但我們一生似乎都在尋找這個根本不可能發現的東西。令人沮喪,對吧?如果你確實知道鑰匙不在公寓裡,你會在公寓裡找多久?
對快樂想像的信念一直和生命的自然秩序發生矛盾,這是使我們持續感到不滿的不等式,這是不快樂時讓我們更不快樂的原因。我們認為這是個錯誤,而且可以避免產生這種感覺,把這種感覺藏起來,再度試著盡可能快速「走上正確的道路」。
如果你忙著追尋快樂已經有段時間,也許你並不是這樣,你對快樂的定義也包含負面意義。你知道不可能只有陽光普照,不快樂也是快樂的一部份,凡此總總。哲學家威廉.史密特稱之為「圓滿的快樂」,在他的著作《快樂》當中寫著:「較大的快樂,圓滿的快樂,一向包含另一面,亦即讓人不舒服、痛苦和負面的情緒,我們必須處理的情緒。」
聽起來好對唷!但是讀這一行字的時候,會逮到自己雖然嘗試接受生命的兩極,卻依舊多少想因此達到持續的快樂狀態──謹慎地用同理心擁抱我的負面消極,它們就轉變成喜悅!接受我的弱點,就覺得自己變強!認知我的憤怒,深深地呼吸,憤怒就消失!
我們想著這些東西,雖然知道生命永遠會帶來快樂的反面。這件事好笑同時也悲哀之處在於:我們雖然知道,卻不會放棄尋找快樂。我說的沒錯,對吧?現在,請你不要讓我變成世界上唯一覺得很難放開快樂想像的人,只因此時知道一切都在流動。放棄很難,多瘋狂。我們多常聽到應該放手,不要抱任何期望?現在我們知道了。
每本雜誌,每一堂專注練習課,每一回和朋友說起問題,全都意味著我們應該盡可能不帶任何批判地看待這件事情,直接進入那個過程。但是沒有人向我們透露究竟要如何進行!這正是本書的著力點。
為何我們應該把快樂晾在一邊
感覺比較好根本沒有錯,完全正常,而且顯示個人察覺及負起自我照料責任到某種程度。如果在你生日那一天先後被五個人拒絕,或是搞砸了你的面試,你有權利拿著一大片巧克力,舒適地躺在沙發上,自我安慰或是做些有趣的事情,完全不同於尋求長期的快樂狀態。
但是一旦涉及為了快樂而改善自我,我們卻經常讓自己糾結。就像個媽媽,原本只想給孩子最好的,因此讓孩子去上很多早期發展課程,報名參加各種運動,一週帶孩子去好幾次劇院或博物館,還請了個英文家教。思考孩子的未來及發展當然很棒,但是數不清的目標和計畫卻縮減了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孩子並沒有產生多方的興趣,反而承受過重的負擔。
我們追求快樂也發生同樣的情形,沒有改善生活,只有適得其反。尋求快樂花費許多力氣和時間,創造巨大壓力,也就是我們本來所想避免:心理及生理壓力。我們對快樂的想像變成失望的溫床,這不僅令人沮喪,還帶來危險。
我們越常經驗到失望,找不到快樂,就越打擊自我價值感。我們鑽牛角尖,為什麼別人易如反掌,只有我們怎麼做都不對。我們可能陷入這種負面想法,不然就繼續追尋,更努力,學習更多,再多加訓練,好擺脫無助感以及失控感,直到我們筋疲力竭為止。
過去幾年,憂鬱和過勞在我們的社會急劇增加也就沒什麼好奇怪的。根據德國聯邦健康署估計,目前全球大約三億五千萬人受憂鬱症所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推估,憂鬱情緒干擾將於二○二○年成為第二常見的民眾疾病。當然原因不只在於沒有得到滿足的快樂要素,但是隨著富裕程度提高,空虛、無力感、乏力及不滿隨之增加卻值得注意。一旦我們一無所有,就能在某處找到快樂,只是目前還沒到達那個地方,於是就能繼續保有這個幻想。但是如果擁有一切卻突然感到絕望,我們究竟該去何處尋找快樂?
另一方面,我們深信此時所產生的不愉快感覺應該是錯的,憂鬱症或是過勞症候群必須快速擺脫,但是越抗拒自己的感覺就越焦慮。
根據心理失調診斷及統計手冊(The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簡稱DSM),一旦壓抑情緒、無精打采、疲勞、集中力降低等持續達兩週,就可診斷為憂鬱症。兩個星期!個人和社會整體對人類所有經歷的容忍度真低。
我來說個親身經歷:最近我經過一家印度餐館,老闆在路邊一棵樹周圍種了很多漂亮的花,並在花床周圍用矮木片和鐵絲張起圍欄,而且在花圃前面豎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我們喜歡狗,但是不喜歡狗留下的東西。」
這塊牌子上的話讓我深思。餐館老闆如果不能接受狗維生的重要條件,怎麼能宣稱他喜歡狗?如何讓一隻狗不要消化和產生「廢棄物」還能維持生存?狗和狗屎密不可分啊。
我為什麼要向你說這個故事?因為我們人類生存包括不愉快的感覺和想法,你有,我有,就連達賴喇嘛都有,不可能以某種技巧擺脫、排除它們,冥想它們不存在,或是治好它們。即使如此,我們經常依照如此怪異的原則生活,就像那個餐廳老闆:我喜歡我的生活,唯獨不喜歡生活的陰暗面。這就是我們對快樂的幻想!沒有一種生活沒有陰暗面。
因此我們應該告別對快樂的想像,讓我們不再和真實生活分割。畢竟我們可能只有這種生命,應該完整地體驗。那麼我們是不是就沉浸在壞情緒裡,不必理會我們的幸福感受?如果不再尋找快樂,難道不會極度不快樂?
你當然可以選擇繼續相信極樂,繼續追尋它。承認我們可以放棄努力維持感覺良好,既讓我們鬆口氣,也讓我們感到迷惘,因為努力可能不會帶來期望的成果。
當我第一次對家人和熟人敘述這本書的主題,有幾個人表示非常懷疑,接著提出論點說明為何快樂存在,而我的看法錯誤。也許此刻你也覺得自己到目前為止的看法受到攻擊,但是這根本和對錯無關,究竟有沒有快樂,這個問題是哲學思辯,卻沒有人能提出確切證據,我也不能。但是你或許知道自己為什麼把這本書拿在手裡:你已經受夠了追求快樂,受夠了非要樂於嘗試新東西。你經驗到「快樂」是你目前為止無法達成的目標,理所當然要尋找替代方案,並且思考停止追求快樂。
在跨出這麼一大步之前,有所保留、猶豫和懷疑是完全正常的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抗拒,其根源在於我們的大腦事實上非常懶惰。
大多數人一生都把腦子訓練成「追求快樂」(或是腦子反過來訓練你),再次戒除這些想法、行為和感覺的願景,讓你的神經網絡不是那麼興奮。改變畢竟需要能量,你的身體不喜歡浪費能量,你的大腦還不知道,改變觀點長期下來能節省許多力氣,因為你不必再兜圈子。因此你的腦子抗拒新的思路,請你跟它好好說一說,就說:「等著瞧吧。」
也許你此時也覺得快樂不存在這個想法相當有趣,但是讓你有些不安,你想著:「如果我不再追求快樂,我要做什麼?」你覺得失去方向。這種情況下,知道你根本沒有離開通往快樂的道路,只是離開錯誤的途徑應該有所助益。並非你突然認為快不快樂根本無所謂,而我正建議你接受可悲的現實。而是你從不曾朝快樂的目標前進,當你認識到這一點,你就可以而不受限於期待,完全自由地發現周圍的世界。
引言/快樂須知二三事(節錄)
我們無法改變風向,但是可以調整風帆。─—亞里斯多德
快樂是種想像
你體驗過達到目標的那種滿足感嗎?也許你長時間以來都在尋找最佳伴侶,終於在十次盲目約會之後,某個人坐在對面,看起來就像專為你所訂製。你覺得太棒了,幾次見面之後你陷入愛戀,不時想著那個人,讓你忘記所有日常煩惱。但是這種感覺遲早會改變,也許你的夢幻伴侶告訴你,他很快就必須到國外一段時間;或是你發現他年過四十還跟媽媽住在一起;或是他向你坦白,他對你沒有像你對他的感覺。
我們才剛抓住一點點快樂,快樂就已經又從...
目錄
引言/快樂須知二三事
第一部.為何世上沒有快樂
1通往快樂的歧路第五名:克服問題
2通往快樂的歧路第四名:我們的工作
3通往快樂的歧路第三名:伴侶和家庭
4通往快樂的歧路第二名:我們的身體
5通往快樂的歧路第一名:靈修與宗教
第二部.如何重新發現生命
6邀請生命
7充分享受生命
8給生命一個方向
9困難之處
10沒有快樂的果實
11對自己做出愛的宣言
附錄
一張愉快活動列表
價值列表
其他文獻
謝辭
引言/快樂須知二三事
第一部.為何世上沒有快樂
1通往快樂的歧路第五名:克服問題
2通往快樂的歧路第四名:我們的工作
3通往快樂的歧路第三名:伴侶和家庭
4通往快樂的歧路第二名:我們的身體
5通往快樂的歧路第一名:靈修與宗教
第二部.如何重新發現生命
6邀請生命
7充分享受生命
8給生命一個方向
9困難之處
10沒有快樂的果實
11對自己做出愛的宣言
附錄
一張愉快活動列表
價值列表
其他文獻
謝辭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0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