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仕榮博士的著作《21世紀初期中美日安全關係中的臺灣問題》可算是將臺灣問題放在中美日安全關係框架內,將臺灣問題中的美國因素、日本因素和日美同盟因素綜合起來進行考察的一部力作。該書是在他的博士學位論文的基礎上加工、拓展而成的。他的碩士學位論文亦是以臺灣問題和中美關係為主題。在攻博一開始,他就選定了博士論文題目,經過三年苦讀而寫成的論文,在答辯時受到專家的一致好評,全部評議專家在評議書上都給予了「優秀」的評價。之後,他在工作之餘和攻讀博士後期間又對博士論文做了進一步的加工、拓展、深化,終成此書。
作者序
序言
這部著作的最大亮點是,提出在中美日安全關係這個框架內來解決臺灣問題,為此要搭建合理的中美日安全架構。無論是和平解決臺灣問題,還是迫不得已採用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都避不開美日這兩個國家及其同盟關係的影響。從近期來看,美國因素的影響較大。但是從長遠來看,日本因素的影響可能更大。日本將臺灣海峽看成是它的「生命線」,它最為擔憂的事情是臺灣問題解決之後,中日關係處於對抗狀態。此外,由於歷史的原因,日本在臺灣有許多利益訴求。對臺灣50年的統治,使日本同臺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並且對臺灣的前途命運有著複雜的心態。日美同盟的存在,使得日本在臺灣問題上處於一個很有利的境地。它可以躲在美國的後面「搭便車」,在阻礙臺灣與中國大陸統一上推波助瀾的同時,又不直接同中國大陸對抗。但是,隨著美國的相對衰落和在西太平洋地區影響力的減弱,日本很有可能在臺灣問題上由後台走向前台,而且這種行為又會得到其盟友美國的鼓勵。自2005年後,美日「2+2」會議(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數次在公開文件中將臺海局勢納入美日同盟關注的對象,就是日本開始由後台走向前台的突出表現。所以,臺灣問題的最終解決,不只是兩岸的事情,也不只是中美之間的事情,而且還是中日之間的事情。正因為這樣,作者提出要搭建合理的中美日安全架構,並在這個框架內解決臺灣問題。只有中美、中日在安全上實現了戰略互信,美日兩國都認識到,臺灣問題解決並不會構成對它們安全利益的威脅,它們才不會阻撓兩岸和平統一。而在中國同美日的綜合實力差距仍然懸殊的情況下,透過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不僅會使中國付出極高的成本,而且還有可能事與願違,促使臺灣在美日的「保護」下實現法理獨立。
該書的另一個重要亮點是,對美日臺安全同盟進行了深入分析,同時預測其未來走勢。作者認為,美國和日本在同中國大陸保護正常外交關係的同時,都同臺灣保持著非常密切的非官方關係,實際上是「準官方」關係。尤其是在軍事上,美日與臺灣的關係要比與大陸的關係密切得多。更為值得關注的是,美日臺密切的軍事關係是以它們同中國大陸潛在對立關係為基礎的,美日臺實際上是隱性的軍事同盟關係。這是一個客觀現實,是中國大陸在解決臺灣時所面對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如何破解這個難題,是需要大戰略謀劃的。作者在書中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相當深入的探討,有很強的啟發性。
臺灣問題自2008年後,熱度有所降低。主要原因在於,臺灣方面在國民黨馬英九上台後,積極與大陸發展關係,臺灣法理獨立以及由此而引發的中國與美日軍事衝突的危險大大降低。此外,美國和日本都有許多難題需要解決,比如反恐、金融危機等,在許多方面需要中國的合作,因此它們都樂見臺海兩岸關係緩和,以免因臺灣問題而導致同中國關係惡化,甚至對抗。然而,三國四方關係的基本結構未變。臺灣問題距最終解決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而且中間還有許多變數,不排除再度「熱化」的可能性。就臺灣方面來說,民進黨重新上台的可能依舊存在。而且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只是發展兩岸關係,並不是積極促進統一。在兩岸政治關係上,他的理念與「兩國論」和「一邊一國論」沒有本質的區別。就美日對華和對臺政策來說,伴隨著中國的和平崛起,它們利用臺灣因素來制約中國崛起的戰略圖謀,不僅不會消失,反而有可能越來越強化。所以,在中美日關係框架下來解決臺灣問題這個戰略思路的價值並不會因為兩岸關係緩和而減弱或消失。
序言
這部著作的最大亮點是,提出在中美日安全關係這個框架內來解決臺灣問題,為此要搭建合理的中美日安全架構。無論是和平解決臺灣問題,還是迫不得已採用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都避不開美日這兩個國家及其同盟關係的影響。從近期來看,美國因素的影響較大。但是從長遠來看,日本因素的影響可能更大。日本將臺灣海峽看成是它的「生命線」,它最為擔憂的事情是臺灣問題解決之後,中日關係處於對抗狀態。此外,由於歷史的原因,日本在臺灣有許多利益訴求。對臺灣50年的統治,使日本同臺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並且對臺灣的前途命運有著...
目錄
序言
導言
一、選題說明及現實意義/001
二、文獻綜述/003
三、寫作指導思想、寫作方法和主要內容/007
四、寫作創新點、難點及有待深入研究的相關問題/009
第一章 臺灣問題的緣起及在冷戰期間的演變軌跡
第一節 中日甲午戰爭與臺灣的殖民地歷史及其終結/001
第二節 國共內戰衍生的臺灣問題及中美雙方的角力/011
第三節 1950~60年代新中國與美、日的對峙及臺灣問題/020
第四節 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與中日建交及臺灣問題/039
第二章 後冷戰時期中美日安全關係的演變
第一節 冷戰後世界格局的轉換對中美日安全關係的影響/059
第二節 後冷戰時期中美日安全戰略及相互安全政策的調整/074
第三節 21世紀初期中美日安全關係的基本特徵/090
第三章 臺灣問題對中美日安全關係影響的嬗變
第一節 臺灣問題是21世紀初中國國家安全的核心內容/111
第二節 美國在臺灣的綜合安全利益突出/113
第三節 日本的「臺灣情結」歸因於日本在臺灣的根本安全利益/124
第四節 21世紀初期中美日安全關係博弈的焦點集中在臺灣/135
第四章 中美日安全框架的構建及其對中國國家統一的促進作用
第一節 中美日三國共享「和平紅利」制約「臺獨」勢力「以武拒統」/146
第二節 區域一體化背景下的中美日經濟安全關係有助於臺灣問題的邊緣化/161
第三節 在反恐等非傳統安全領域中,中美日的協調、磋商機制有利於中國的「遏獨促統」/176
第四節 中美日安全框架的合理構建將促進中國的和平統一/182
第五節 美、日之外反對「臺獨」的國際陣營日益壯大/189
第五章 美日臺「隱性安全同盟」成為中國解決臺灣問題的主要障礙
第一節 美日臺「隱性安全同盟」的形成及其認知根源與現實基礎/201
第二節 美日臺「隱性安全同盟」的戰略目標、組織形式、運行機制/207
第三節 美日臺「隱性安全同盟」對於中國國家統一的負面影響/219
第四節 美日臺「隱性安全同盟」的內在矛盾、結構性困境及基本走勢/230
第六章 「三國四方」安全博弈的走勢及中國相關對策的調整
第一節 中美日安全架構的理性構建與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一致性/243
第二節 中美日安全關係的錯位與「臺獨」勢力的失控及其引發臺海戰爭的可能性/250
第三節 中國圍繞國家統一可能進行的對美、對日外交政策的深層次調整/261
第四節 中國大陸反「臺獨」活動的鬥爭及國家安全戰略上的調整/272
第五節 中美日三國在臺灣問題上博弈的基本模型與未來走勢/280
第七章 中國國家統一的歷史思考和長遠戰略
第一節 基於世界歷史與中國歷史有關國家統一的思考/285
第二節 中國實現國家統一的長遠戰略與現實對策/294
結束語 2008年及其後臺灣島內政局述評/314
參考文獻/322
後記/344
序言
導言
一、選題說明及現實意義/001
二、文獻綜述/003
三、寫作指導思想、寫作方法和主要內容/007
四、寫作創新點、難點及有待深入研究的相關問題/009
第一章 臺灣問題的緣起及在冷戰期間的演變軌跡
第一節 中日甲午戰爭與臺灣的殖民地歷史及其終結/001
第二節 國共內戰衍生的臺灣問題及中美雙方的角力/011
第三節 1950~60年代新中國與美、日的對峙及臺灣問題/020
第四節 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與中日建交及臺灣問題/039
第二章 後冷戰時期中美日安全關係的演變
第一節 冷戰後世界格局的轉...
商品資料
出版社: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8-12-21ISBN/ISSN:978957681667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68頁開數:17*23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