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探究西漢儒家知識理論;在西漢氣化論的思想底蘊中,從整全的「認知者」的視角,討論結合感官知覺、理性認知與氣化感通能力的認知主體、以「天道」為根源的典籍與經驗知識內涵,以及蘊含體知、氣化感通與理性認知的知識形成途徑;並從西漢諸子常用的「聲訓」出發,討論西漢儒家具體性思維的名言表達,暨能較細膩而完整地勾勒西漢儒家知識理論,拓展漢代學術的研究向度。
作者簡介:
▌何儒育
臺灣府城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臺北市立復興高中專任國文教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忻慕論語與莊子,摯愛教學與創作,研究領域為兩漢哲學。嘗獲王叔岷教授論文獎、南瀛文學獎散文首獎,著有《董仲舒春秋繁露君王觀研究》、〈論莊子德充符之創傷療癒〉等學術論文十餘篇。
▌中央大學出版中心
章節試閱
西漢為一經學興盛時期,典籍整理與詮釋、儒學理論之推闡、家法章句之學脈傳授,與政治教化等活動相當盛行。為了回應時代問題,儒者在知識創造、解釋與傳播的過程中,從六藝典籍推闡出以天道為根源之體制恢弘、內容繁複的知識體系;依《史記》與《漢書》所載,可知其涵括天文曆法、地理溝洫、文化、政治、法律、經濟,與個人道德修為與實踐等各面向,本書循此經學與思想發展的外緣背景而引發之問題意識為:
武帝以降獨尊儒術,儒者對典籍內涵之認知、思考與詮釋甚為重視;如此,研究者如何從西漢儒家論著中,發掘「知識理論」之主要命題、理論脈絡與其發展?
民國以來,兩漢思想研究論著雖眾,卻幾無全面考察西漢儒家諸子「知識理論」專著。為裨補罅隙,冀能扣合西漢經學與思想發展的學術文化背景,歷時性地完整呈現西漢儒家知識理論之主要命題、理論脈絡、論證方式、發展過程,以及對後世之影響,開拓兩漢思想之研究視野。
一、「知識理論」概念釐定與核心論題
「知識理論」一概念牽涉二論題:一為「知識理論」一詞之概念,與筆者梳理學界歷來對中國哲學研究之「知識論」與「知識理論」之研究成果後,擇以「知識理論」一詞的原因。二為學界對中國哲學「知識理論」所開展出的重要命題,藉以觀察西漢儒者如何提出知識理論核心論題,進深探究其證成論題之方法與理論脈絡。
「經術致用」之政教需求,與以「天道觀」為究極知之對象之論題形成背景,賦予「西漢儒家知識理論」深具實踐性的特質,開啟殊別於西方知識論之理論脈絡。民國以來,學界對中國哲學之「知識論」(Epistemology)或「知識理論」(The Theory of Knowledge)甚為關注且論著甚豐。以下先觀察民國以來中國哲學知識論的研究成果與主要論題,歸納中國哲學之知識論殊別於歐陸、英美知識論的論題。又,西漢儒學深受荀子影響,荀子知識論之研究甚為豐富,故擬探討其研究現況,歸納主要研究論題,作為本文重要借鑒。其三則為探討目前西漢知識論之研究現況。再依照三項研究成果,提出西漢儒家知識理論之定義與主要論題。
(一)民國以來中國哲學知識論之主要論題
民國以來,學界引介西方知識論時常旁及中國哲學;或以西方知識論觀點會通中國知識論。胡軍與吳汝鈞先生分別整理民國以來重要知識論研究成果,皆肯認張東蓀與金岳霖二先生引介西方知識論的成就,而後者更涉及中國知識論之重要觀點。張東蓀《認識論》開篇論其知識論體系主要探討四論題:
認識論(Epistemology)是研究關於知識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有下列的幾種:
一、是知識的由來─這個問題所要討論的是:是知識是否習得的呢,還是天生的呢?
二、是知識之性質─這個問題所要討論的是:知識的內容是感覺呢,是知覺呢,概念呢,判斷呢,還是其他呢?
三、知識與實在之關係─這個問題所要討論的是:知識的對象是外物呢,還是心影呢,抑或兼是呢?
四、是知識的標準─這個問題所要討論的是:知識上所有的真偽是以何而分呢?
四項問題可歸納為三大主題:知識之由來與性質屬於「知之對象」之論題,「知識與實在的關係」則關乎「知之主體」之「認知能力」,而「知識的標準」則為「真理證立」問題,此三者可對應西方哲學知識論之重要論題。
相較於此,金岳霖先生雖亦以引介西方知識論為主,卻已經涉及中國知識論的重要論題。在引介西方知識論的面向上,他廣引西方知識論學者如洛克(John Locke)、休謨(David Hume)、康德(Im-manuel Kant)、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羅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與倫理學者摩爾(G. E._Moore)對知識論之重要概念,並以邏輯實證討論「知之對象」之由來、性質與語言表達,「知之主體」之認知能力,與「真理證立」等論題,故吳汝鈞先生論曰:
金岳霖雖是中國學者,但他的知識論是西方式的,是在實在主義的背景下建立的。他的鉅著《知識論》基本上是從西方哲學的理論與思維型態而寫出的,其中展示出西方近現代在知識論上的根本問題和探究方向,對西方知識論上的困難(如休謨的經驗主義的知識論)提出有創建性的回應。他的視野寬闊、全面,思辨態度嚴謹,分析力強。故此書可視為西方哲學的著作,特別是能補西方在知識論發展的不足;另外也有他自己創發性思維在內。
然而,在引介西方知識論為主的《知識論》中,金岳霖卻有意融入道家思想,胡軍先生將其「知識論」與「論道」,指出其由「道」之視角出發而齊平萬物:
金岳霖自然不從人類中心論或自我中心論來觀察和處理各種哲學問題,而是從超越的「道」的高度來審視一切。正是這一點才使金岳霖的知識理論體系不同於西方哲學史上的一切知識論體系,也正是這一點才使金岳霖的知識論體系具有鮮明的中國哲學尤其是道家哲學的色彩。因為從形而上的道的超越層面來觀察、審視一切是道家哲學的基點。道是終極性的最高存在,是生成萬事萬物的本源,既然人只是萬物中的一種,所以我們也就不能夠拘執於人類中心論、自我中心論,而應「以道觀之」。
「以道觀之」而能「齊平萬物」的概念,開啟先秦道家知識論之論述向度,呈現西方知識論環繞感性、知性與理性而推展出的「知之主體」,在中國哲學中亦有脈絡殊別而相對應的概念,且可勾勒出兩層義理脈絡:其一,作為「知之主體」之「心」對「道」之把握殊於名言知識;從「消極義」觀之,「心齋」說明心泯除積極的感性與思辯能力,而歸於虛靜,此亦說明「心」有認知、思考、判斷等諸能力。其二,當「心」呈現虛靜狀態,即會凸顯「智的直覺」而能體契於「道」。在「體道」的身心狀態下,即能如金先生所論「齊平萬物」,故關永中先生論曰:「莊子在〈齊物論〉中的做法,基本上是站在知識論的立場上做破執的功夫,即一方面在能知心識上諷刺百家爭鳴的無聊,另一方面則在所知之境界上解除相對的封界,直指那消除對立的『寥天一』。」可見金先生《知識論》隱含對中國哲學之關懷,已鋪展為理脈較為完整的知識論。其間隱藏的關懷,在唐君毅先生《哲學概論.第二部.知識論》與牟宗三先生《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較透徹地開展出來。
西漢為一經學興盛時期,典籍整理與詮釋、儒學理論之推闡、家法章句之學脈傳授,與政治教化等活動相當盛行。為了回應時代問題,儒者在知識創造、解釋與傳播的過程中,從六藝典籍推闡出以天道為根源之體制恢弘、內容繁複的知識體系;依《史記》與《漢書》所載,可知其涵括天文曆法、地理溝洫、文化、政治、法律、經濟,與個人道德修為與實踐等各面向,本書循此經學與思想發展的外緣背景而引發之問題意識為:
武帝以降獨尊儒術,儒者對典籍內涵之認知、思考與詮釋甚為重視;如此,研究者如何從西漢儒家論著中,發掘「知識理論」之主要命題、...
推薦序
張序
儒育的博士論文《西漢儒家知識理論探析》,經過多年辛苦經營,終厎於成,將在中央大學中大出版中心出版了。做為她的指導教授,我樂於在此對這本書作一些介紹與說明。
近若干年來,關於中國哲學是否亦有「知識論」的問題漸漸引起學界的注意。早期如張東蓀、金岳霖,稍晚如牟宗三、唐君毅諸先生的著作,開始被拿出來檢討和參究。中國哲學中頗有特色的「逆覺體證」、「冥契主義」等認知方式,也紛紛成為注視的焦點。由於荀子曾經深論以「心」知「道」,在長於鋪敘政治與道德的傳統中國思想家中別樹一格,他的知識論體系遂最早被建立起來,並成為其他相關研究的主要參照點。
經過學界的反覆考察,中西思想家們對知識問題的不同關懷、不同分解,大體已經逐漸展露。基於這樣的實況,學界開始使用「知識理論」一詞來取代西洋的「知識論」一詞。的確,無論是知識的由來、知識的內涵、知識的特性、認識的能力、知識的標準諸方面,中西雙方的差異性如此之大,以至於以今律古、以西律中都會造成重點的偏移及闡述的困難。儒育此書選用「知識理論」一詞,將更容易把中國傳統思想的特長在此新的立足點上盡情展示出來。
大體而言,中國知識論的特點在於以「心」為認知主體,兼攝性、氣、神明等出生而具的知能;以「道」為知識之來源與究極對象,兼攝自成格局的天道知識,以典籍為軸心的人文知識、來自現實的種種經驗知識;以「修養實踐」為知識形成的主要進路,兼攝「感通」、「類推」等不同途轍。這算是相當具體的知識觀。漢儒的知識理論更有一些來自當代思想的明顯重心,如對於經史典籍的詮釋與運用,對於災異的說解,對於天人感應的體察等等。儒育此書即以上述諸項目為內容,作出細膩的論析。
儒育以「西漢儒家」的知識理論為研究對象,固與她長期從事西漢儒家研究的背景有一定關係,其實也與漢代思想長期以來並未獲得學界的合理看待有關。學界一般以為,魏晉或宋明思想都有可與西方思想頡頏的位階,唯漢代思想特別樸質而乏深趣。其實西漢思想前有出入儒、法、黃老以移風易俗的陸賈、賈誼,中有文理密察並綰合天人的董仲舒,後有博學深造而涵融轉化的揚雄;即在知識理論方面,他們也稱得上前承後啟,頗有可觀。儒育以歷時性的筆法完整呈現西漢儒家知識理論的主要命題、理論脈絡及其間的發展變化,縱橫並進,條理分明,著力甚深;而這樣的切入角度,更能為漢代思想研究展開一新視野。
本來中國思想家們自身並不具有「知識論」之意識,諸所論述不外敬天、知天、徵聖、尊經、明道、致知、修齊治平等面向;如何從子書中抽繹出帶有「知識論」向度的元素,並組織成有序的系統,已非易事;而如此系統又如何與一家原來的思想融會無間?且與上下前後諸家的思想互見異同開合?或竟還能隱隱顯現出其與西方思想的分異?這些更是高難度的要求。儒育此書主要用力於「知識理論」主線的建構,對於這些附加價值無法一一兼顧,但亦已在可能的範圍內多少觸及,對於讀者已有一定的啟發。
由於儒育擁有執教中學的深刻經驗,對於知識的教與學富有親切的理解與思考,是故她在談論「知識理論」的論題之時,常常借徑於西方當代的人本心理學、認知心理學、腦科學,以及課程設計及教育理論等等。這就使得此書在冷硬的學術外殼下,還有不少鮮活的現實氣息。每一本書都帶有作者個人的色彩,信然信然。
期望儒育這本十年磨劍的力作,能被更多的讀者看見;也期望她自己的學術道路能越走越長,越走越寬。
張蓓蓓
中華民國一零七年一月,序於臺大中文系
/
陳序
何儒育君為人謙和有禮,敦厚樸實,治學亦然。其碩士論文《董仲舒《春秋繁露》君王觀研究》綜匯眾論卻不乏自我見地,平實易順中也露慧根。後入臺大中文系博士班研讀,一反過去從西漢學術研究者聚集於諸子、經學、政論等議題的習慣,改由少有人涉入的知識論角度切入,就西漢學術之天道觀、黃老論、尊經崇儒等幾大議題,以《易傳》〈繫辭〉、《新語》、《新書》、《春秋繁露》、《法言》等為素材,全面觀測儒學所呈現的知識理論。發現西漢儒者透過「文字」與「聲訓」的方式,與六藝經義本身的「具體性思維」,可以御六義內涵成為活知識,也可以讓詮釋的概念更為流動、豐富,清楚呈現人所認識的大天地。儘管其中不免牽涉到真理的檢證問題,卻可以一方面讓漢儒的經義詮釋不斷透過對話開展,同時也證成人潛藏的善性依循經典的啟發、引導,可以呈顯出來,以見道法的修為與實踐確實可以上契天道。 這樣的研究成果,說是知識論的探討,其實是綜匯漢儒的經、子、考據、義理等多面向的學術議題,以知識論為主軸,提挈了起來,較之其以往所研探者,深度、廣度都增加許多,清楚展現其近年來好學深思之成效,今聞其欲出版成書,因樂為之序。
陳麗桂 序於2018,開春
張序
儒育的博士論文《西漢儒家知識理論探析》,經過多年辛苦經營,終厎於成,將在中央大學中大出版中心出版了。做為她的指導教授,我樂於在此對這本書作一些介紹與說明。
近若干年來,關於中國哲學是否亦有「知識論」的問題漸漸引起學界的注意。早期如張東蓀、金岳霖,稍晚如牟宗三、唐君毅諸先生的著作,開始被拿出來檢討和參究。中國哲學中頗有特色的「逆覺體證」、「冥契主義」等認知方式,也紛紛成為注視的焦點。由於荀子曾經深論以「心」知「道」,在長於鋪敘政治與道德的傳統中國思想家中別樹一格,他的知識論體系遂最早被建立起...
目錄
致謝
張序/張蓓蓓
陳序/陳麗桂
第一章 緒論
一、「知識理論」概念釐定與核心論題
(一)民國以來中國哲學知識論之主要論題
(二)唐君毅論「知之主體」與「知之對象」
(三)牟宗三論「智的直覺」
(四)《荀子》知識論提供之借鏡
(五)西漢儒家知識論之研究現況
(六)「知識理論」之指涉與論題
二、從《漢書.藝文志》釐定「西漢儒家論著」
第二章 究極於「天道/道」之知識類別與內涵
一、「道 / 天道」之可知性
(一)從求言詔「知天道」之治術需求
(二)西漢諸儒對「道/天道」可知性之討論
(三)以「天道」為根源之知識分類與內涵
二、《周易.繫辭》傳統下仰觀俯察的經驗知識
(一)天文地理之自然知識
(二)奠基於「禮」之人文知識
(三)「心—氣—臟腑」之生理知識
三、素王大法與六藝知識
(一)「六藝」知識及其作用
(二)感應與天譴:災異知識與解釋
(三)公羊視野下歷史知識之理解與詮釋
1. 從「過秦」風氣論歷史知識與天道法則之連結
2. 商周時期「歷史知識」貫通「天道」之詮解傳統
3. 由「先王故典」至「為漢立法」
結語:以「天道」為根源的知識類別
第三章 《新語》、《新書》所見西漢前期黃老治術下之儒家知識理論
一、「質樸之性」之轉化潛能
二、「知」之能力
(一)節制統攝知覺官能
(二)感官知覺能力
(三)主動修為之能力
(四)理性認知能力
(五)感應能力
三、《新語》與《新書》論知識形成途徑
(一)適宜認知之「心」的修為
(二)典籍知識形成之過程
(三)結合認知之「體知」
(四)氣化感通之「知」
結語:以道德修為穩固知識
第四章 〈賢良對策〉與《春秋繁露》所見獨尊儒術下之儒家知識理論
一、人性中「善善惡惡」之潛質
二、「人副天數」脈絡下的知之能力
(一)「和心求當」之情緒節制
(二)「察物」之感官知覺能力
(三)陰陽相應而起之感應能力
(四)「知心覽先王」之理性認知能力
1. 以「神明」為前提之「思」
2. 「心」之類推與歸納
3. 「心」之湛思自省
三、「知微」之知識形成途徑
(一)適宜認知之「心」與「氣」之修為
(二)「知微」的途徑
1. 「貫比而論」之認知途徑
2. 透過道德修為完成認知
3. 「氣同則會,聲比則應」之氣化感知
結語:《春秋》「貴微」與學者「知微」
第五章 揚雄《法言》所見「潛於六藝」之儒家知識理論
一、再議「善惡混」之人性轉化潛能
二、「神心恍惚」狀態下「知之主體」「知」之能力
(一)「神心恍惚」之身心狀態
(二)「存神索至」之「認知」能力
三、《法言》所論「潛」之知識形成途徑
(一)「神明」:適宜認知之「心」的狀態
(二)「潛」之認知途徑
(三)「類比」之「智」
結語:以神明「潛」於六藝
第六章 西漢儒家諸子之思維方式與名言表達
一、文字所構成的天道與人世
(一)先秦傳世典籍論文字之起源與作用
(二)自「窮事微」至「深察名號」
1. 西漢前期諸儒論「窮事微」之文字作用
2. 董仲舒論聖化的「名號」
二、「聲訓」之名言表達與思維方式
(一)陸賈與賈誼之「聲訓」運用
(二)「某者,某也」展現出的思維方式
(三)《淮南子》「聲訓」運用參照
(四)《春秋繁露》之「聲訓」運用
(五)「深察名號」下「聲訓」展現之「譬喻思維」
三、「比興思維」論經典詮釋之思維方式
(一)展現具體思維之「比」與「興」
(二)陸賈與賈誼之「比興」思維與經義詮釋
(三)從「比興」思維論董仲舒「微言」詮釋
結語:展現「具體性思維」之名言表達與詮經方式
第七章 結論:成為通經致用的「知天者」
一、知之主體涵括感性、理性與氣化感通能力
二、以「天道」為根源之六藝、史事與經驗知識
三、展現「具體性思維」的「類比」與「聲訓」
四、涵括感知、認知與體知的「知識形成」過程
五、知識的開放詮釋性
六、扣合西漢諸儒之關懷與論述風格之「知識理論史」
尾聲:朝向對話的研究展望
附表:主要論著版本考辨與所據本說明
徵引書目
致謝
張序/張蓓蓓
陳序/陳麗桂
第一章 緒論
一、「知識理論」概念釐定與核心論題
(一)民國以來中國哲學知識論之主要論題
(二)唐君毅論「知之主體」與「知之對象」
(三)牟宗三論「智的直覺」
(四)《荀子》知識論提供之借鏡
(五)西漢儒家知識論之研究現況
(六)「知識理論」之指涉與論題
二、從《漢書.藝文志》釐定「西漢儒家論著」
第二章 究極於「天道/道」之知識類別與內涵
一、「道 / 天道」之可知性
(一)從求言詔「知天道」之治術需求
(二)西漢諸儒對「道/天道」可知性之討論
(三)以「天道」為...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68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