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弗里德里希.席勒
定價:NT$ 320
優惠價:79 折,NT$ 252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1月1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作者簡介:
弗里德里希.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
一七五九~一八○五,十八世紀著名詩人、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劇作家,德國啟蒙文學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是德國文學史上著名的狂飆突進運動(Sturm und Drang)代表人物,也被公認為是德國文學史上地位僅次於歌德的偉大作家。
席勒出生於德國(當時為神聖羅馬帝國)符騰堡的小城馬爾巴赫(Marbach)的貧窮家庭,他的父親是軍醫,母親是麵包師的女兒。席勒童年時代就對詩歌、戲劇有濃厚的興趣。一七七三年席勒被符騰堡公爵強制選入軍事學校就讀,他於就學期間結識了心理學教師阿爾貝,並在他的影響下接觸到了莎士比亞、盧梭、歌德等人的作品,這促使席勒堅定的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
從一七七六年開始,席勒就在雜誌上發表一些抒情詩。一七七七年,席勒開始創作劇本《強盜》(Die Räuber),一七八一年完成,並於次年一月在曼海姆上演,引起了巨大的迴響。《強盜》是席勒的成名之作。這部作品非常受歡迎,因為其中蘊涵的反專制思想深切的迎合了當時德國青年的心理。
《強盜》取得成功之後,席勒進入了生命中的第一個旺盛的創作期。從一七八二年至一七八七年,席勒相繼完成了悲劇《陰謀與愛情》(Kabale und Liebe,一七八四)、《歡樂頌》(An die Freude,一七八五)、詩劇《唐.卡洛斯》(Don Karlos, Infant von Spanien,一七八七)等。《陰謀與愛情》是席勒青年時期創作的高峰,它與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同是狂飆突進運動最傑出的成果。一七八五年四月,席勒應朋友之邀前往萊比錫小住,因為深深感受到友情的溫暖而創作出著名詩作《歡樂頌》。
一七八七年,席勒前往威瑪;一七八八年,在歌德的薦舉下擔任耶拿大學歷史教授。一七八七年到一七九六年間,席勒幾乎沒有進行文學創作,而是專事歷史和美學的研究,並沉醉於康德哲學之中。法國大革命期間,席勒發表了《美育書簡》(一七九五)。
一七九四年,席勒與歌德結交,並很快成為好友。在歌德的鼓勵下,席勒於一七九六年重新恢復文學創作,進入了一生之中第二個旺盛的創作期,直至去世。這一時期席勒的著名劇作包括《華倫斯坦三部曲》(Wallenstein,一七九九)、《瑪麗一世》(Maria Stuart,一八○一)、《聖女貞德》(Die Jungfrau von Orleans,一八○二)、《墨西拿的新娘》(Die Braut von Messina,一八○三)、《威廉.泰爾》(Wilhelm Tell,一八○三)等等。
除了戲劇創作,這一時期席勒還和歌德合作創作了很多詩歌,並創辦文學雜誌和威瑪歌劇院。歌德的創作風格對席勒產生了很大影響。
一八○五年五月,席勒不幸逝世,歌德為此痛苦萬分:「我失去了席勒,也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歌德死後,根據他的遺言,安葬在席勒的遺體旁。
譯者簡介:
謝宛真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博士候選人,德國烏柏塔爾大學哲學博士生。
名人推薦:
這些書簡是那麼美妙宜人,就像一杯可口的飲料,甫觸到舌尖就能調動你全身的神經系統。我長久以來認為正確的、我經歷過以及想要經歷的,以一種如此緊湊、如此和諧的方式被呈現了出來。
——德國文學家 歌德
席勒的大功勞就在克服了康德所了解的思想的主觀性與抽象性,敢於設法超越這些局限,在思想上將統一與和解當作真實來加以了解,並在藝術中實現這種統一與和解。
──奧地利藝術史學家 里格爾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譯序〉既完成又進行中的探問人性之路
謝宛真
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德國文學史上重要的思想家。早年為了成為劇作家,不惜辭去軍醫一職,過著在經濟上仰賴贊助者與友人的生活,直到一七八九年取得耶拿(Jena)大學的一席教職後才開始告別貧困窘境。一七九九年定居當時的人文薈萃之地威瑪(Weimar),與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一七四九~一八三二)、維蘭德(Christoph Martin Wieland,一七三三~一八一三)和赫爾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一七四四~一八○三)三人在德國古典文學時期(Weimarer Klassik,或稱威瑪的古典主義時期,約介於一七九四~一八○五之間)共同被譽為威瑪四文傑(Das Viergestirn aus Weimar)。
一七九一年,席勒染上嚴重肺病,但仍潛心於康德哲學的研究。同年五月在一次病危中死裡逃生,才開始休養生息。這段期間他還無法開始教學與學術活動,經由丹麥詩人巴格森(Baggesen)的引薦,從同年十二月起獲得霍斯坦-奧古斯堡公爵(Friedrich Christian II., Herzog vonSchleswig-Holstein-Sonderburg-Augustenburg,一七六五~一八一四)與恩斯特.海因里希.馮.舒梅爾伯爵(Graf Ernst Heinrich von Schimmelmann)贊助,才於一七九二年開始將他對美學的研究寫成書信交予霍斯坦-奧古斯騰堡公爵,這一系列書信最初登載於一七九五年的《時序女神》雜誌(Horen,席勒在一七九五年到一七九七年間主編的文藝雜誌)。
在席勒的《美育書簡》中,讀者一方面能掌握其基本立場是以康德的思想體系為基礎,再進一步開展出他的美學研究圖譜;另一方面,亦能從他在前幾封信對時代與當時文化現象的批判內容中,察覺到他這樣的企圖:反省與探究「人性」內容或曰「何謂人?」這一本質性的問題。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一八八九~一九七六)於《席勒的美育書簡》(Schillers Brief über die ästhetische Erziehung des Menschen)中,亦是導引學生先從這樣的提問來閱讀席勒的《美育書簡》:席勒所說的人性(Menschheit)、人(der Mensch)是指什麼?席勒所說的教育(Erziehung)又具備什麼樣的意義?
藉著這一條線索,嘗試把席勒批判與論證要點擷取如下:
第一部分 文化批判
第一封信:其美學研究出發點及構想將以康德式的原則為基礎。
第二封信:批評當時的時代是腐壞的:在哲學、科學、政治各方面,沒有天才那般的創造力,只有逢迎需求而發展。
第三至四封信:說明人的本性中儘管有感性、知性的對立(不是野人就是蠻人),但也有同時使這兩種對立共同產生運作的可能,而這種能力能產生第三種別於感性與知性的性格(於後續書信中可發現即指美的性格)。
第五至第六封信:批判當代人不是只有感性運作就是只有知性運作,因而產生的時代樣貌與國家體系都不是自由的(只受知性或感性的支配)。此外強調個人與整體人類之間的關係是個人能夠往提升整體的完滿為目標,而在整體完滿的情況下也不會產生有缺陷的個人。
第七到至第十封信:因而個人首要任務是不再讓內在的人性呈現分裂,其次是以衝動動力代替感性支配或理性支配的狀況。
第二部分 通過「先驗之路」之論證
第十一封信:在人身上可以識別出人格(Person)與狀態(Zustand)這兩種事物。人格對照自由(Freiheit),是無限的與不變動的;狀態對照時間(Zeit),是有限的與變化的。只有這兩者統合才能實現人性。
第十二、十三封信:實現人性的動力來自於形式衝動(Formtrieb)和質料衝動(Stofftrieb,在信中也用感性衝動(der sinnliche Trieb),質料衝動是人感性的動力,形式衝動是人理性的動力,前者使外在事物與我們的內在結合,後者使我們的內在實現於世界中,但這兩者不可互相干涉,應恪守各自範圍。
第十四封信:形式衝動與質料衝動雖不可互相干涉,但彼此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關係,只有在這相互關係上才成就一個完美的人性概念,但在經驗中,形式衝動與質料衝動是兩個個別事物,只有通過一個中介:遊戲衝動(Spieltrieb)使這兩者共同作用。
第十五封信:形式衝動對照的概念是形象(Gestalt),質料衝動對照的概念是生命(Leben),遊戲衝動則是:活生生的形象(Lebende Gestalt)。這種活生生形象便是人用來稱呼一切美(Schönheit)的事物的名稱。
第三部分 在經驗上呈顯的美之作用
第十六至十八封信:但由於感性的壓迫或知性的壓迫,造成狀態的緊張(angespannt)與鬆弛(abgespannt),而對應著狀態的緊張和鬆弛,美也可被區分為融和性的與振奮性的這兩種特質。人在經驗中往往是處於這兩種美的特質的張力中,但在觀念上,理想的美應是這兩種特質的平衡。
第十九至二十封信:在人的身上可以區分出狀態的規定性(Bestimmung)和可規定性(Bestimmbarkeit)。狀態在未受感性作用前仍是無限、處於可規定性的狀態,但一接受感性作用,就會被限制在對象的實在性上。唯有在自由心境(freie Stimmung)中,理想的美才能在感性與理性同時運作時產生,才能夠既拋卻物質與道德的強制而達到審美狀態。
第二十一至二十二封信:美的作用便是要將人從感性或理性的強制狀態中帶到審美的狀態。真正的藝術作品就能發揮這樣的作用,不局限於感性的美、強調感官的刺激,也不局限於概念的限制、道德教育的規範。
第二十三封信:因此人首先雖然是自然的人、感性的人,但人也有人格、主動的可規定性,亦即有成為理性的人的力量,而這中介便是要先使人遊戲、自由,先成為一審美的人。而這一過程是文明的任務。
第二十四封信:完整的人性便是從感性的狀態到達審美的狀態,再過渡到道德的狀態。
在最後的幾封信件中,席勒便嘗試說明狀態分殊的型態(感性與知性、規定性和可規定性),這些分殊的對立之統合關鍵便是審美教育,這樣的一種審美教育是指自由的創作、自由的展現,既對抗著感性的箝制與理性的束縛,但又使感性與理性能夠統合運作,如遊戲般的去行動,在規定中創造可能性並且朝實現目標而去。
席勒《美育書簡》的成書背景正是法國大革命引起當代各方思想家批判反思的時期。就時代的變革而言,往往也是理想與現實互為敵對又互為期盼的時期;就個人而言,古今中外無論任何人都是無可選擇、如被拋擲到世界般地生於社會系統中。現代的我們儘管有著理念與意見百家爭鳴的「自由」社會,但實際又可能只是在眾說紛紜裡迷失方向,或尋求不到自身價值的立足點。在以不帶有特定目的來閱讀此書的心境下,在書信中得以窺見的是一個具有實現理想之動力的人之樣貌,不只是了解了天性中具有的感性或知性力量,而是還能以意志不斷地於理想與現實的對立中探求達到平衡與統一的可能性之人;能經歷在經驗中、在時代發展、歷史的過程中不斷建立與拆解自我的過程。而在批判時代的同時也正是提出好問題的良機,如康德的三大問題:「我能知道什麼?我應當做什麼?我能夠期盼什麼?」把對人的探索從生物學上的意義帶到知識論的、存有論上的意義;如布盧門伯格(Hans Blumenberg):「什麼是我們想要知道的?什麼是我們可以經驗的?」把對人的探索再帶到文化的意義上,回應這樣的大哉問雖是哲學的任務、人類的任務,但也可以是個人的捫心自問。最後,我謹以此序祝願各位讀者都能在自問與閱讀中享受那其中的苦樂交織。
二○一八年七月於德國烏柏塔爾(Wuppertal)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3折17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5折 | 0 |
7折以上 | 2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4 |
3折 | 3 |
4折 | 2 |
5折 | 14 |
6折 | 2 |
7折 | 5 |
7折以上 | 2 |
8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弗里德里希.席勒
優惠價: 79 折, NT$ 252 NT$ 320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1月1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作者簡介:
弗里德里希.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
一七五九~一八○五,十八世紀著名詩人、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劇作家,德國啟蒙文學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是德國文學史上著名的狂飆突進運動(Sturm und Drang)代表人物,也被公認為是德國文學史上地位僅次於歌德的偉大作家。
席勒出生於德國(當時為神聖羅馬帝國)符騰堡的小城馬爾巴赫(Marbach)的貧窮家庭,他的父親是軍醫,母親是麵包師的女兒。席勒童年時代就對詩歌、戲劇有濃厚的興趣。一七七三年席勒被符騰堡公爵強制選入軍事學校就讀,他於就學期間結識了心理學教師阿爾貝,並在他的影響下接觸到了莎士比亞、盧梭、歌德等人的作品,這促使席勒堅定的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
從一七七六年開始,席勒就在雜誌上發表一些抒情詩。一七七七年,席勒開始創作劇本《強盜》(Die Räuber),一七八一年完成,並於次年一月在曼海姆上演,引起了巨大的迴響。《強盜》是席勒的成名之作。這部作品非常受歡迎,因為其中蘊涵的反專制思想深切的迎合了當時德國青年的心理。
《強盜》取得成功之後,席勒進入了生命中的第一個旺盛的創作期。從一七八二年至一七八七年,席勒相繼完成了悲劇《陰謀與愛情》(Kabale und Liebe,一七八四)、《歡樂頌》(An die Freude,一七八五)、詩劇《唐.卡洛斯》(Don Karlos, Infant von Spanien,一七八七)等。《陰謀與愛情》是席勒青年時期創作的高峰,它與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同是狂飆突進運動最傑出的成果。一七八五年四月,席勒應朋友之邀前往萊比錫小住,因為深深感受到友情的溫暖而創作出著名詩作《歡樂頌》。
一七八七年,席勒前往威瑪;一七八八年,在歌德的薦舉下擔任耶拿大學歷史教授。一七八七年到一七九六年間,席勒幾乎沒有進行文學創作,而是專事歷史和美學的研究,並沉醉於康德哲學之中。法國大革命期間,席勒發表了《美育書簡》(一七九五)。
一七九四年,席勒與歌德結交,並很快成為好友。在歌德的鼓勵下,席勒於一七九六年重新恢復文學創作,進入了一生之中第二個旺盛的創作期,直至去世。這一時期席勒的著名劇作包括《華倫斯坦三部曲》(Wallenstein,一七九九)、《瑪麗一世》(Maria Stuart,一八○一)、《聖女貞德》(Die Jungfrau von Orleans,一八○二)、《墨西拿的新娘》(Die Braut von Messina,一八○三)、《威廉.泰爾》(Wilhelm Tell,一八○三)等等。
除了戲劇創作,這一時期席勒還和歌德合作創作了很多詩歌,並創辦文學雜誌和威瑪歌劇院。歌德的創作風格對席勒產生了很大影響。
一八○五年五月,席勒不幸逝世,歌德為此痛苦萬分:「我失去了席勒,也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歌德死後,根據他的遺言,安葬在席勒的遺體旁。
譯者簡介:
謝宛真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博士候選人,德國烏柏塔爾大學哲學博士生。
名人推薦:
這些書簡是那麼美妙宜人,就像一杯可口的飲料,甫觸到舌尖就能調動你全身的神經系統。我長久以來認為正確的、我經歷過以及想要經歷的,以一種如此緊湊、如此和諧的方式被呈現了出來。
——德國文學家 歌德
席勒的大功勞就在克服了康德所了解的思想的主觀性與抽象性,敢於設法超越這些局限,在思想上將統一與和解當作真實來加以了解,並在藝術中實現這種統一與和解。
──奧地利藝術史學家 里格爾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譯序〉既完成又進行中的探問人性之路
謝宛真
弗里德里希.席勒(Friedrich Schiller),德國文學史上重要的思想家。早年為了成為劇作家,不惜辭去軍醫一職,過著在經濟上仰賴贊助者與友人的生活,直到一七八九年取得耶拿(Jena)大學的一席教職後才開始告別貧困窘境。一七九九年定居當時的人文薈萃之地威瑪(Weimar),與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一七四九~一八三二)、維蘭德(Christoph Martin Wieland,一七三三~一八一三)和赫爾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一七四四~一八○三)三人在德國古典文學時期(Weimarer Klassik,或稱威瑪的古典主義時期,約介於一七九四~一八○五之間)共同被譽為威瑪四文傑(Das Viergestirn aus Weimar)。
一七九一年,席勒染上嚴重肺病,但仍潛心於康德哲學的研究。同年五月在一次病危中死裡逃生,才開始休養生息。這段期間他還無法開始教學與學術活動,經由丹麥詩人巴格森(Baggesen)的引薦,從同年十二月起獲得霍斯坦-奧古斯堡公爵(Friedrich Christian II., Herzog vonSchleswig-Holstein-Sonderburg-Augustenburg,一七六五~一八一四)與恩斯特.海因里希.馮.舒梅爾伯爵(Graf Ernst Heinrich von Schimmelmann)贊助,才於一七九二年開始將他對美學的研究寫成書信交予霍斯坦-奧古斯騰堡公爵,這一系列書信最初登載於一七九五年的《時序女神》雜誌(Horen,席勒在一七九五年到一七九七年間主編的文藝雜誌)。
在席勒的《美育書簡》中,讀者一方面能掌握其基本立場是以康德的思想體系為基礎,再進一步開展出他的美學研究圖譜;另一方面,亦能從他在前幾封信對時代與當時文化現象的批判內容中,察覺到他這樣的企圖:反省與探究「人性」內容或曰「何謂人?」這一本質性的問題。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一八八九~一九七六)於《席勒的美育書簡》(Schillers Brief über die ästhetische Erziehung des Menschen)中,亦是導引學生先從這樣的提問來閱讀席勒的《美育書簡》:席勒所說的人性(Menschheit)、人(der Mensch)是指什麼?席勒所說的教育(Erziehung)又具備什麼樣的意義?
藉著這一條線索,嘗試把席勒批判與論證要點擷取如下:
第一部分 文化批判
第一封信:其美學研究出發點及構想將以康德式的原則為基礎。
第二封信:批評當時的時代是腐壞的:在哲學、科學、政治各方面,沒有天才那般的創造力,只有逢迎需求而發展。
第三至四封信:說明人的本性中儘管有感性、知性的對立(不是野人就是蠻人),但也有同時使這兩種對立共同產生運作的可能,而這種能力能產生第三種別於感性與知性的性格(於後續書信中可發現即指美的性格)。
第五至第六封信:批判當代人不是只有感性運作就是只有知性運作,因而產生的時代樣貌與國家體系都不是自由的(只受知性或感性的支配)。此外強調個人與整體人類之間的關係是個人能夠往提升整體的完滿為目標,而在整體完滿的情況下也不會產生有缺陷的個人。
第七到至第十封信:因而個人首要任務是不再讓內在的人性呈現分裂,其次是以衝動動力代替感性支配或理性支配的狀況。
第二部分 通過「先驗之路」之論證
第十一封信:在人身上可以識別出人格(Person)與狀態(Zustand)這兩種事物。人格對照自由(Freiheit),是無限的與不變動的;狀態對照時間(Zeit),是有限的與變化的。只有這兩者統合才能實現人性。
第十二、十三封信:實現人性的動力來自於形式衝動(Formtrieb)和質料衝動(Stofftrieb,在信中也用感性衝動(der sinnliche Trieb),質料衝動是人感性的動力,形式衝動是人理性的動力,前者使外在事物與我們的內在結合,後者使我們的內在實現於世界中,但這兩者不可互相干涉,應恪守各自範圍。
第十四封信:形式衝動與質料衝動雖不可互相干涉,但彼此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關係,只有在這相互關係上才成就一個完美的人性概念,但在經驗中,形式衝動與質料衝動是兩個個別事物,只有通過一個中介:遊戲衝動(Spieltrieb)使這兩者共同作用。
第十五封信:形式衝動對照的概念是形象(Gestalt),質料衝動對照的概念是生命(Leben),遊戲衝動則是:活生生的形象(Lebende Gestalt)。這種活生生形象便是人用來稱呼一切美(Schönheit)的事物的名稱。
第三部分 在經驗上呈顯的美之作用
第十六至十八封信:但由於感性的壓迫或知性的壓迫,造成狀態的緊張(angespannt)與鬆弛(abgespannt),而對應著狀態的緊張和鬆弛,美也可被區分為融和性的與振奮性的這兩種特質。人在經驗中往往是處於這兩種美的特質的張力中,但在觀念上,理想的美應是這兩種特質的平衡。
第十九至二十封信:在人的身上可以區分出狀態的規定性(Bestimmung)和可規定性(Bestimmbarkeit)。狀態在未受感性作用前仍是無限、處於可規定性的狀態,但一接受感性作用,就會被限制在對象的實在性上。唯有在自由心境(freie Stimmung)中,理想的美才能在感性與理性同時運作時產生,才能夠既拋卻物質與道德的強制而達到審美狀態。
第二十一至二十二封信:美的作用便是要將人從感性或理性的強制狀態中帶到審美的狀態。真正的藝術作品就能發揮這樣的作用,不局限於感性的美、強調感官的刺激,也不局限於概念的限制、道德教育的規範。
第二十三封信:因此人首先雖然是自然的人、感性的人,但人也有人格、主動的可規定性,亦即有成為理性的人的力量,而這中介便是要先使人遊戲、自由,先成為一審美的人。而這一過程是文明的任務。
第二十四封信:完整的人性便是從感性的狀態到達審美的狀態,再過渡到道德的狀態。
在最後的幾封信件中,席勒便嘗試說明狀態分殊的型態(感性與知性、規定性和可規定性),這些分殊的對立之統合關鍵便是審美教育,這樣的一種審美教育是指自由的創作、自由的展現,既對抗著感性的箝制與理性的束縛,但又使感性與理性能夠統合運作,如遊戲般的去行動,在規定中創造可能性並且朝實現目標而去。
席勒《美育書簡》的成書背景正是法國大革命引起當代各方思想家批判反思的時期。就時代的變革而言,往往也是理想與現實互為敵對又互為期盼的時期;就個人而言,古今中外無論任何人都是無可選擇、如被拋擲到世界般地生於社會系統中。現代的我們儘管有著理念與意見百家爭鳴的「自由」社會,但實際又可能只是在眾說紛紜裡迷失方向,或尋求不到自身價值的立足點。在以不帶有特定目的來閱讀此書的心境下,在書信中得以窺見的是一個具有實現理想之動力的人之樣貌,不只是了解了天性中具有的感性或知性力量,而是還能以意志不斷地於理想與現實的對立中探求達到平衡與統一的可能性之人;能經歷在經驗中、在時代發展、歷史的過程中不斷建立與拆解自我的過程。而在批判時代的同時也正是提出好問題的良機,如康德的三大問題:「我能知道什麼?我應當做什麼?我能夠期盼什麼?」把對人的探索從生物學上的意義帶到知識論的、存有論上的意義;如布盧門伯格(Hans Blumenberg):「什麼是我們想要知道的?什麼是我們可以經驗的?」把對人的探索再帶到文化的意義上,回應這樣的大哉問雖是哲學的任務、人類的任務,但也可以是個人的捫心自問。最後,我謹以此序祝願各位讀者都能在自問與閱讀中享受那其中的苦樂交織。
二○一八年七月於德國烏柏塔爾(Wuppertal)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5折 | 0 |
7折以上 | 2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4 |
3折 | 3 |
4折 | 2 |
5折 | 14 |
6折 | 2 |
7折 | 5 |
7折以上 | 2 |
8折以上 | 1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3折170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