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生是全世界都在搶的人才,
「全球創新搖籃」教的是高度競爭中不敗的生存鐵則。
這是一個台灣男孩在美國高等教育下的蛻變與成長,
帶您一窺美國頂尖大學的工程精實教育內涵,以及實做創業歷程,
同時述說著百餘年來堅持如一的MIT靈魂。
精實推薦(按姓名筆劃序)
殷乃平(國立政治大學金融學系教授)
鄭涵睿(綠藤生機共同創辦人/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MBA)
蔡鎤銘(台北張老師基金會副主任委員)
劉嚞睿(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戴宏全(宏全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
本書要告訴你:
世界最頂尖工程師如何透過科技、商業及彼此間的合作,
解決世界上正在發生的棘手問題!
世界上超級難念的頂尖學府到底長什麼樣?
MIT麻省理工學院創校超過150年,
誕生了91位諾貝爾獎得主、6位菲爾茲獎得主、25位圖靈獎得主,
公認是當今世界上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校園中流傳一句經典名言:「在MIT受教育,猶如從消防栓中飲水。」
意為:MIT充滿各種不同的豐富資源,只要學生想學,MIT幾乎可以支援!
宮書堯,MIT的朋友都叫他Kevin。
他在MIT求學八年期間,得到該校全球挑戰賽三次大獎,申請三項專利。
選修知名D-Lab「發展、設計、創業」課程時,
遠赴非洲烏干達、肯亞、迦納和印度偏遠地區,著手改善當地生活困境。
先後創立兩家新創社會企業,其專利技術獲柏克萊國家能源實驗室支持,
未來將以MIT精神踏上開發中國家土地,繼續他的創業之旅!
MIT教育的重要啟發:
●定義問題
與其閉門造車,MIT更鼓勵學生實地考察、了解現況。
唯有如此,才能看到真相、發現問題,萌生前所未有的見解。
「如果濾水器研發成功,將能大幅減少烏干達當地家庭的木柴需求量,也能提供乾淨的飲水。但我逐漸發現,原來當地居民習慣每天都是煮茶來當水喝的,反而不常喝白開水。這個覺悟讓我驚覺原來當初的『善念』只是一場天大的誤會,汲水機對當地村民的貢獻遠比我們在MIT憑空想像濾水問題要實際多了。」
●實做解決
MIT不是手把手教學生如何創業,它有可諮詢的導師、可用的經費,
如消防栓般提供各種機會與資源,鼓勵學生充分探索興趣,
並以哲學家和工匠的精神捲起袖子親身實做。
「創業的初衷來自於內心一股強烈的使命感。
如果只為了賺錢或成名而創業,一旦遇到困難或瓶頸,
這些念頭可能不足以支持你繼續前進。
而這種發自內心的使命感是無法傳授的,必須親身體驗。」
●成就創客
MIT提供學生取之不竭的資源,
讓學生從不同的錯誤及危機處理中激發自己的潛力,
進而發現、了解自己的使命,並在現實生活中加以實踐,
打造專屬自己的事業。
「從製作濾水器、研發連鎖磚建築材料、參加救護車隊及當診所顧問等,一路走來,最後選上了製炭。MIT讓我了解到創業的初衷及其可能性。」
【各界好評】
「本書為宮書堯敘述他在MIT求學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文中凸顯出MIT獨特的校園文化、攻讀博士學位所遭遇到的諸般問題與挫折,以及功成身就、擁有數項專利、在非洲創立並投資兩家公司的反省與感觸。對許多正要到海外留學的朋友或返國的海龜們而言,都值得一讀。」
──殷乃平(國立政治大學金融學系教授)
「本書是書堯在MIT的八年中的點點滴滴,有遇到轉換跑道的危機、有徬徨無依的恐懼,以及為了實踐心中的使命感而奮鬥不懈的小故事,有血有淚,不乏成功的愉悅,更有挫折的心酸,讀來有如身歷其境,轉承啟合間融入其中,共同分享他的喜怒哀樂,體驗他在MIT的人生教育歷程,令人手不釋卷。其中,為了實踐自我理念鍥而不捨地去爭取機會、去尋求奧援,以及如何在絕處尋求機會、克服困難、昂首闊步,值得讀者們一窺究竟。」
──蔡鎤銘(台北張老師基金會副主任委員)
「透過宮書堯生動的描述,不僅可以一窺MIT的堂奧,更讓人彷彿身歷其境般跟隨作者的腳步,一路從懵懂的新生淬鍊為成熟的創業家。本書不僅訴說著一個笑淚交織的成長與奮鬥故事,更深刻地描述著MIT的精神與靈魂。」
──劉嚞睿(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透過書堯生動活潑、詳實敘述其個人寶貴的求學經驗,讀者能夠從字裡行間領悟到MIT培育獨特人才的教育環境,是跟科技未來發展脈動緊密接軌、和解決人類的需求與時並進。」
──戴宏全(宏全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
「我們可以一起透過Kevin(宮書堯),一起從他的第一人稱視野,看看他在MIT八年間的故事與所帶來的啟發。透過本書,無論是莘莘學子或社會人士,相信都能從中獲得滿滿的創新泉源。」
──鄭涵睿(綠藤生機共同創辦人/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MBA)
作者簡介:
宮書堯(Kevin Kung)
新創社會企業家。1986年生,台灣台北人。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畢、英國劍橋大學物理研究所、MIT生物工程碩士、MIT再生能源(Biofuels and Renewable Energy)博士。
在MIT求學八年得過三次MIT全球挑戰賽獎,徒手打造了自己管理的實驗室和測試儀器,申請三個發明專利,並在東非肯亞創立投資兩家公司。現為Takachar公司創辦人,同時獲得加州柏克萊國家能源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Laboratory)Cyclotron Road計畫研究經費,即將在柏克萊、印度、肯亞等地方繼續他的創業家之旅。
獲獎紀錄
●在MIT三次獲得MIT全球挑戰競賽獎。
●手動離心機獲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發明獎(與同學共同發明)。
●在肯亞創立第一家社會企業Safi Organics,專門製造生物炭肥料。得到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Total)創業大賽頭獎。
●發明小型、便攜式、低價的炭化反應爐獲MIT清潔能源獎、MIT食品及農業創新獎、美國專利律師協會環球獎。並以此技術創立第二間公司Takachar,未來能應用於大型再生能源、生物燃料、化學合成等企業中。
專利紀錄
●「降低車輛怠速的系統」獲美國暫時專利(provisional)。
●「生物質轉化反應器及相關系統和方法」獲美國及國際PCT專利申請(所有權屬於MIT)。
●「生物質轉化反應器中的氧氣流量管理」獲美國及國際PCT專利申請(所有權屬於MIT)。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沒錯!我屬於MIT
MIT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有一點醜!大部分的旅行團是搭豪華巴士在MIT正門口
下車,讓遊客拍照,他們的第一眼是MIT宏偉壯觀的前門。但我不是。
我是個窮光蛋博士研究生,一個月的薪資(在二○○九年九月)是兩千四百多美元(約
合新台幣七萬五千元)。雖然看起來不少,但光是宿舍房租就占了我稅後薪水一半左右,膳食等生活費又占了約四分之一,唯一的好處是不用自己付學費。
心中的質疑
二○○九年九月,我從機場拖著行李來到MIT,坐的不是豪華巴士或計程車,而是地
鐵,下車站是肯德爾廣場(Kendall Square)。從地鐵出來,首先映入眼簾的MIT校景不是它的正面,而是它的後背。
如今,在我畢業後的二○一七年,肯德爾廣場已經大幅翻新,但在八年前,廣場旁邊大多是生物實驗室,我就讀的生物工程系也坐落其中。一棟棟六、七層高的大樓,屋頂上方矗立著一叢叢實驗室通風櫃的煙囪。雖然看起來滿新的,但格子狀的建築完全激不起我的興奮感,外觀看起來和別的辦公大樓毫無差別,也沒有什麼MIT的特殊標誌。一開始我還以為下錯了地鐵站,心想難道這就是我未來幾年的家嗎?
走了一陣子,史塔特(Stata)研究中心迎面而立。這是一棟十分古怪的建築物,用紅磚及鐵皮所搭建成的九層雙塔,彷彿被巨大機器人的怪手擠壓成歪歪扭扭。樓內彎曲的走道和辦公室,即便我後來在MIT生活了八年之久,若要到一樓以上的辦公室和別人碰面,有時仍會迷路。二○○九年初秋,站在陽光燦爛的藍天之下,鐵皮反射的陽光使我無法直視眼前的建築物,但仍可感受到它不受拘束的獨特風格。
它的複雜程度,就如裡面的工程師所設計的複雜反應爐或機器人,我看了好幾分鐘,卻總是看不懂它。忽然,我心中冒出了一個疑問:我來MIT的選擇是對的嗎?工程對我來說,會不會太複雜了?
在此之前,我從未有過這樣的疑問。當初我拿到MIT生物工程系博士班的錄取函時,只覺得興奮無比,家人和朋友也和我一樣雀躍。整個暑假我都在搜尋有關這間學府的資料,非常期待入學。可是當這一刻真的來臨時,我反而感到有些遲疑。我大學念的是物理系,對於工程的接觸少之又少,為什麼會異想天開來申請MIT讀工程呢?
說實話,我對於工程沒有太多了解,若問我當時為什麼要攻讀博士學位,恐怕我連這個問題也給不出一個確切理由。我可能會說,是因為大學的朋友都申請博士班,或因為我覺得工程對以後的生涯規畫可能很實用。不過事後看來,真正的原因其實是我當時不願意承認自己害怕改變。所以大學畢業後不敢到現實世界闖闖看,因此試圖延續已熟悉的學生生活,才會懵懵懂懂進入MIT博士班。
就在質疑自己的同時,我的腦中也出現另一種聲音:我是來這裡學習工程的。所有我不會的,都有世界頂尖的專家可以教我。怕什麼?頓時,我又恢復了原本的好奇心。
找到偶像
我上第一堂新生訓練課時,是位在六樓的一間教室,從教室窗戶往外看,正好就是史塔特研究中心。那天早上離九點還有十分鐘,我是第一個來到那間空蕩蕩教室的學生。等了好一會兒,到了九點零一分還不見其他人來。我開始有點焦急,擔心自己是不是第一堂課就走錯教室?
這時進來一位亞裔人,我跟他點點頭打招呼,他隨即選擇坐在我旁邊。
「你是生物工程系的新生嗎?」他問我。
「沒錯!我叫凱文(Kevin)。」我說。
「我叫查理(Charlie)。我也是新生。」他說。
我和他聊了幾分鐘,發現他是新加坡人。
這時,學生陸續進來了。原來MIT有個五分鐘遲到的定律:九點的課,實際上是九點五分才開始。果然,九點五分整,一位老教授帶著微笑走進來。短暫致詞後,其他學長也來主持他們的新生訓練活動。
新生訓練活動說明了博士班學生的必修課和日常生活,最令人難忘的是一位剛畢業校友彼得(Peter)的致詞。他描述生物工程系的博士生生活對他學術生涯的影響。他的博士論文題目在於研發新的顯微鏡技術,其成果在著名的《自然》(Nature)及《科學》(Science)期刊先後發表,也在各報紙刊出,並獲邀到世界各地發表成果。畢業後,目前在哈佛醫學院做博士後研究,未來將申請教授職位。
我聽了彼得的故事,非常崇拜他,迫不及待去搜尋他的網站。雖然我才剛來到生物工程系,沒有確切的生涯目標,但當我聽了彼得的演講後發現,我未來幾年的目標就是要像他一樣做出驚人的研究成果,不僅可以成名、周遊各國,還能在名校找到穩定的終生教授職位。
無限長廊,預見無限機會
新生訓練活動後,我已經結交了幾個新朋友。由於我們還沒參觀過校園,一位學長帶領我們去參觀。我們下到一樓,沿著一條似乎毫無止盡的室內長廊走了好久。
「這就是MIT有名的無限長廊了。」學長說,「從這長廊不用走出戶外,就可以走到主校園不同的大樓。這在冬天下暴風雪時,你會很感激它的存在!」
無限長廊上平日川流不息的都是成群的學生,他們嘰嘰喳喳地討論著功課,或是研究進展,或是最新的電影。長廊兩旁貼滿了海報,象徵MIT可以供應給我無限的機會。我試圖瀏覽它們的內容。
「加入MIT樂團!試奏下週二開始。」這個看起來滿有趣的。我愛彈琴也吹長笛。
「你想學會踢你的敵人嗎?跆拳道俱樂部每週一三五晚。」我把時間記下了。我來MIT確實需要運動,可以考慮跆拳道。
「有任何想拯救世界的主意嗎?申請MIT全球挑戰競賽。」抱歉,我還沒有主意。
「你想贏得十萬美元嗎?」另一張海報寫道。我當然想!「MIT創業競賽十月開始接受報名。」這對我來說也太難了。
這時,前面桌上擺了兩大盤義大利麵及一大盤沙拉。旁邊有六、七個學生爭先恐後地去盛裝食物。
「你看到的這個叫做免費食物。」學長一臉嚴肅地說,「MIT有許多學生都靠它來填飽肚子。如果你有多餘的食物怕浪費,不用擔心,把它拿到這裡,保證五分鐘一掃而空。」
「MIT不同活動的剩食,可以養活多少人啊?」我隨意一問。
「我們可以先從系上一週會舉辦多少個演講計算,再看看有哪些演講會提供免費食物。
然後我們可以估算一個代表性的活動會剩下多少公斤的食物……。」有位同學已經開始想辦法計算。
「你不用那麼認真,我只是好奇問問而已。」我插嘴道。
「你要是在MIT開口問這類問題,」學長對我說,「就得面對這種狀態。」
MIT泡沫
我們走出了無限長廊,繞到查爾斯河(Charles River)。「河對面的高樓就是波士頓市了。」學長說,「我們這裡是劍橋市(Cambridge)。雖然波士頓近在咫尺,但我大概每三、四個月才會過河到對岸去。MIT這裡的活動太多了,忙到我懶得過河。它們就像一個個大泡泡把我們與世界隔離。」
「我覺得MIT比較像黑洞。」另一位學長用黑色幽默口吻說,「很多人一進來,就永遠出不去了。」
我邊聽邊暗自揣想著:自己會在這裡待多久?
生物工程系的博士班平均研究年限是五年半。大部分新生都是大學畢業後直接入學,不需要先拿到碩士文憑。因此頭兩年有很多時間花在碩士的必修課程,也必須幫教授教一堂大學課程。第一年有一個筆試,到了第三年則有一個口試。
上完前兩年的必修課之後,博士生會在實驗室做全職研究。除了論文的指導教授之外,每個博士生還會搭配一個三到四人的論文委員會。博士生每隔一年左右會和論文委員會成員齊聚討論研究進展,進行三、四次後,委員會可以從論文進度決定學生能否畢業。
當然,也有學生只花短短三年就順利畢業,但也有幾位是十年級的博士生。而我會落在這常態分布的哪個位置呢?
隨後,學長帶我們來到查爾斯河邊,看到了MIT歷史悠久的地標性建築,麥克勞倫大圓頂(Maclaurin Building and Great Dome)。這棟白色古典風格建築有十根高聳的圓柱牢牢地支撐著MIT白色圓頂地標,展現了對稱、保守之美,和史塔特研究中心截然不同。麥克勞倫大圓頂似乎象徵著工程與創新都必須建立在牢固的基礎之上;映襯著清晨的陽光和蔚藍天空,這棟白色建築物猶如從草地拔升而起,非常莊嚴而壯觀。
「歡迎!」學長說,「你們屬於MIT。」
沒錯!我心裡附和著。無論未來多麼艱難或未知,我已經做了決定,不能反悔了。現在,我可以很光榮驕傲地說,我屬於MIT!
第一章
沒錯!我屬於MIT
MIT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有一點醜!大部分的旅行團是搭豪華巴士在MIT正門口
下車,讓遊客拍照,他們的第一眼是MIT宏偉壯觀的前門。但我不是。
我是個窮光蛋博士研究生,一個月的薪資(在二○○九年九月)是兩千四百多美元(約
合新台幣七萬五千元)。雖然看起來不少,但光是宿舍房租就占了我稅後薪水一半左右,膳食等生活費又占了約四分之一,唯一的好處是不用自己付學費。
心中的質疑
二○○九年九月,我從機場拖著行李來到MIT,坐的不是豪華巴士或計程車,而是地
鐵,下車站是肯德爾廣場(Kendall Squar...
推薦序
推薦文一
走出自己的道路
殷乃平(國立政治大學金融學系教授)
《MIT最精實思考創做力》一書為作者敘述他在MIT求學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文中凸顯出MIT獨特的校園文化、攻讀博士學位所遭遇到的諸般問題與挫折,以及功成身就、擁有數項專利、在非洲創立並投資兩家公司的反省與感觸。對許多正要到海外留學的朋友或返國的海龜們而言,都值得一讀。
拜讀此書時,我登時回到數十年前獨自赴美留學的景象。當時初抵陌生的地方,時空的互異所感受到的語言、習俗、社會文化的衝擊,以及入學之後教學研究方式、學習環境與學習風氣的不同,都對新鮮人產生了可大可小的不同影響。觀察當時的學子,適應能力不足者多立即進入困境,不過走出來的難道就真的成功了嗎?
不同的校園有不同的學風,MIT麻省理工學院開放自由的學術環境以及主導學術理論與實務創業結合,形成一股不同於一般大學的風潮。至二○一七年,該校已有九十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同時在創業文化下,學生與校友的創業總值估計近兩兆美元,超越世界第十一大經濟體。無論在學術成就與社會貢獻上,都領先多數學校。
本書作者申請進入MIT生物工程博士班做的是細胞螢光染料研究,但是在MIT的環境下,第一學期結束就去烏干達當義工,研究濾水器技術,結果發現當地人並無此需求而失敗。隨後,規畫低成本的連鎖磚去迦納取代高價水泥磚,最後發現當地使用的是黏土磚,與設想差距極大而無成。但是為奈及利亞缺電醫院設計的手動離心機卻成功了,得到發明獎。此外,他為救護車冬季保溫的設計亦取得了專利。選修行動學習課程去肯亞做民調,返回波士頓前,發現當地以木炭為主要能源,遂起意在發展中國家設計廢物製炭以取代伐木,參加MIT全球挑戰競賽得到學生創新競賽獎,同時創業,成立Takachar公司以推廣。
但是這些課外的工作與實驗室裡的博士研究卻相互衝突,導致指導教授批判,而指導教授又決定離開MIT去接荷蘭研究院所長,迫使作者得做生涯規畫長考,究竟何去何從?他決定繼續經營Takachar並先取得碩士資格,再另尋出路。幸好後來在MIT找到新的指導教授,以製炭反應爐為博士論文題材,合而為一,方才解決。但是,博士論文的製炭技術如缺乏新意將難以通過。在指導教授多方責難之下,一再修改,最後終於完成,製出機器樣品,獲得學位,並且取得柏克萊國家能源實驗室的支持,認為在歐美大型再生能源、生物燃料、化學合成等領域均可適用。總之,作者前後花了近八年,才在MIT修成正果。
難怪在MIT畢業紀念戒指後面印有「IHTFP」,一般學生稱之為「我恨透了這該死的地方」(I hate this fucking place.),但也有人將之美化為比較好聽的說法。不過,作者的經歷頗為坎坷,也只有在MIT的環境才能有這種故事。看完後不禁要問各位學子,求學的目的為何?只是拿一個學位嗎?社會上許多高學位者是學非所用,可惜了!人生的道路很長,要走出自己的路來。
推薦文二
令人動容的求學與創業故事
鄭涵睿(綠藤生機共同創辦人、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 MBA)
第一次見到 Kevin,是在麻省理工的 Development Ventures 課堂,這是一堂探索如何利用創新與技術打造可規模化的商業模式、為世界帶來正向改變的實踐課程。他介紹自己是「熱愛垃圾」的 Kevin,同樣來自台灣,與我分享他在非洲創業所遇到的挑戰。
他的故事著實令人動容。
如同書中提到的:「在 MIT 受教育,猶如從消防栓中飲水。」MIT 的校訓是拉丁文的Mens et Manus,意思是心和手,重視並鼓勵學生探索、創新、創業,在現實世界中找到問題,並透過實踐尋求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而 MIT 從不吝惜給予各式資源。對我而言, Kevin 就是如此一位具代表性的 MIT 大男孩,勇敢、不自我設限,從 MIT 這個「消防栓」中充分掌握資源,一次又一次踏出自己的舒適圈。
我永遠記得,在 二○一四年畢業前夕,一次與 D-Ventures 教授及 Kevin 在查爾斯河畔的 Muddy Charles 酒吧,喝著 兩美元一大壺的便宜啤酒,暢談 MIT 校友如何透過科技、商業及彼此間的合作,解決世界上正在發生的棘手問題。那次會面給了我許多勇氣。
回到台灣,我利用 MIT 所學與資源將綠藤打造成一個更理想的公司,而 Kevin 也將好朋友 MoringaConnect 介紹給我,透過合作從迦納引進公平貿易辣木油,讓台灣成為打造全非洲最大有機辣木田的重要國家之一。
很幸運地, Kevin 有著以中文書寫日記的習慣,也因此我們可以一起透過 Kevin,一起從他的第一人稱視野,看看 他在MIT 八年間的故事與所帶來的啟發。透過《MIT最精實思考創做力》這本書,無論是莘莘學子或社會人士,相信都能從中獲得滿滿的創新泉源。
推薦文三
相信自己是可行的
蔡鎤銘(台北張老師基金會副主委)
當我第一次見到書堯,是在我之前銀行上班的辦公室裡。他暑假回家小住,聽他侃侃而談的是在普林斯頓大學的點點滴滴。再次聽到有關於他的消息時,他已進入麻省理工學院(MIT)攻讀博士的路途。我心裡想著:「好小子!膽量不小啊,敢進入世界上超級難念的頂尖學府。」
本人目前擔任「張老師」基金會台北分事務所輔導委員會副主委,「張老師」是台灣第一的本土化青少年輔導機構,成立即將滿五十年,長期關懷生命失意、生活失去目標的年輕人。書堯在MIT的歲月中所淬練出的非凡成長歷程,相對於我們經常面對坎坷失意的青少年,落差竟是如此巨大。《MIT最精實思考創做力》這本描述書堯人生奮鬥歷程的書,非常值得用來鼓勵時下的莘莘學子們:生命的旅程分分秒秒都要細細品嚐,事情的挫敗、不順遂都只是為了創造下一個機會的開始,只要戮力奮戰不懈,等待適當的時機到來,必定能像書堯一樣開花結果。
他在書中提到一位陌生教授肯定的一句話「我相信!」,亦可用來鼓勵所有青年人,是的!我覺得可行,你可以。
本書是書堯在MIT的八年中的點點滴滴,有遇到轉換跑道的危機、有徬徨無依的恐懼,以及為了實踐心中的使命感而奮鬥不懈的小故事,有血有淚,不乏成功的愉悅,更有挫折的心酸,讀來有如身歷其境,轉承啟合間融入其中,共同分享他的喜怒哀樂,體驗他在MIT的人生教育歷程,令人手不釋卷。其中,為了實踐自我理念鍥而不捨地去爭取機會、去尋求奧援,以及如何在絕處尋求機會、克服困難、昂首闊步,值得讀者們一窺究竟。
MIT的人生教育真是海納百川,也讓我見識到它的消防栓確實非同凡響,將一切不可能化為可能,深感佩服!
推薦文四
看見MIT的精髓
劉嚞睿(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一所享譽世界的研究型大學,這裡的師生校友包括了九十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六位菲爾茲獎(Fields Medal)得主、二十五位圖靈獎(Turing Award)得主,被公認為當今世界上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多少人夢寐以求想進入MIT求學而無法如願,但透過《MIT最精實思考創做力》作者生動的描述,不僅可以一窺MIT的堂奧,更讓人彷彿身歷其境般跟隨作者的腳步,一路從懵懂的新生淬鍊為成熟的創業家。本書不僅訴說著一個笑淚交織的成長與奮鬥故事,更深刻地描述著MIT的精神與靈魂。
「那個可以使我登峰造極的能力,其實一直存在我的內心深處,而MIT卻透過不同的方法或管道幫助我發掘它,把它從心底深處激發出來。」這就是MIT讓人脫胎換骨的方法,沒有驚奇的魔法讓人在一夕之間從麻雀變鳳凰,而是透過鼓勵學生「探索、創新、創業」的三部曲,扎實地教導學生如何在真實世界中發掘問題與機會、提出解決方案,進而創造出新的機會,一步一步踏上創業家之路。
「要在現今這個多變的社會能闖出一片天,這無異是最重要的本領了。」作者在MIT經歷漫長的八年才淬鍊出這樣的本領,但是讀完這本書,即使沒有進入MIT,也能夠學得它最深奧的精髓。讓我們一起跟著作者學會坦然面對失敗,再從失敗中學習,終而邁向成功的創業家之路!
推薦文五
堅持理想的標竿
戴宏全(宏全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這又是一位在異鄉發光發熱的台灣之子的求學奮鬥成功的例子。
我與宮書堯的父親認識多年,偶爾在聚會中,我們都會聊及書堯在加拿大及美國求學生活的點滴,間接了解到他是個品學兼優、才華洋溢的青年。直到兩年前參加了書堯的婚禮,以及最近拜讀了書堯的《MIT最精實思考創做力》後,才對他攻讀MIT博士八年的教育過程及其人生經驗有了完全不同的認識及感觸。
MIT過去給人的印象,像一座高不可攀、與世隔絕的學術象牙塔,透過書堯生動活潑、詳實敘述其個人寶貴的求學經驗,讀者能夠從字裡行間領悟到MIT培育獨特人才的教育環境,是跟科技未來發展脈動緊密接軌、和解決人類的需求與時並進。就像〈前言〉所言:「在MIT受教育,猶如從消防栓中飲水。」研究生可以盡情享用MIT取之不盡的豐富資源,猶如取飲消防栓用之不竭的水源。
MIT的精實工程教育著重於作者所提的三個主軸:「探索、創新、創業」,當研究生發現一個真實世界的需求,能面對問題手腦並用,並且腳踏實地地研發改善,甚至能夠突破創新。解決現實世界面臨的問題,才是一位真正優秀的工程師及創業者,而非不食人間煙火的Rocket Scientist(高人)! 這也是MIT校徽所代表工匠及哲學家並用,傳授給學生如何在二十一世紀生存的法則。
本書令人印象深刻的是MIT的實務課程 D-Lab,即運用適用的科學技術(appropriate technology),在發展中國家做實際應用的工程。D-Lab的核心在於「發展、設計、創業」,首要目標是探索與學習,透過和當地人的對話中找出真正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書堯多次參與MIT全球挑戰競賽(IDEAS Global Challenge Competition),這是針對公共服務的創新,每年在MIT學生間舉行的激烈競賽,他和團隊每次都能脫穎而出,得了三次大獎。就學期間遠赴非洲的烏干達、肯亞、迦納和印度的偏遠地區,在烏干達做太陽能爐及沙濾水器,在迦納做樂高積木型的連鎖泥磚,在奈及利亞做出手動離心機。在繁忙的學期中,他更參加了MIT救護車隊,開發高CP值的車內溫控系統。
在商學院的行動學習方案課程(Action Learning)中,他也擔任史隆的顧問團,進入肯亞奈洛比貧民窟的診所面談蒐集資料,以及在鄉村建蓋簡易洗澡間。後來洗澡間造就了肯亞一間頗有名氣的廁所公司Sanergy,是一個獲得商業化經營成功的案例。書堯在MIT必須克服諸多研習挫折及挑戰,是一段讓人感到奇特及艱辛的求學經驗!
而他攻讀MIT博士學位並非一路順遂,歷經了指導教授的更替及研究主題的選擇,身心承受了高度競爭的同儕壓力和徬徨辛苦的逆境過程,從他真情敘述的章節裡,令人讀來心情也隨之起伏,感同深受。書堯從研修艾咪教授的D-Lab課程中,多次到肯亞研究廢棄物製炭的技術,開始把創新及創業結合,最終發展出博士論文的研究主題。歷經了千辛萬苦,他終於獲得MIT博士學位,並贏得印度Tata集團的資助及合作,持續開發商用型的炭化反應爐。這個獨步全球、銜接地氣的技術,將能解決許多開發中國家的能源需求及環保再生的迫切問題,未來可用及再生能源的發展必定潛力無窮。
放諸天下,子女教育的成功與否,父母的態度與想法是一大關鍵。尤其我們在東方傳統的文化影響下,讓子女為了學業研究而去非洲及亞洲第三世界國家實習、受苦受難,其實是需要妥協及勇氣的。書堯本人能堅持理想,不畏艱辛而甘之如飴,並且獲得家庭成員的支持,實在令人敬佩激賞。
書堯是個文質彬彬、知書達禮的年輕人,有顆讓人感受到無限熱情、關懷社會的壯志雄心。在他的海外求學生涯中,奠定了他堅忍不拔、剛毅求真的性格,值得現代年輕人學習與效仿。僅在此祝福他現正戮力以赴的博士後志業,在加州柏克萊國家能源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Laboratory)的Cyclotron Road計畫,能為再生能源、生物燃料及化學合成等產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衷心期待書堯百尺竿頭,更上一層,造福人群,成為未來的台灣之光!
推薦文一
走出自己的道路
殷乃平(國立政治大學金融學系教授)
《MIT最精實思考創做力》一書為作者敘述他在MIT求學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文中凸顯出MIT獨特的校園文化、攻讀博士學位所遭遇到的諸般問題與挫折,以及功成身就、擁有數項專利、在非洲創立並投資兩家公司的反省與感觸。對許多正要到海外留學的朋友或返國的海龜們而言,都值得一讀。
拜讀此書時,我登時回到數十年前獨自赴美留學的景象。當時初抵陌生的地方,時空的互異所感受到的語言、習俗、社會文化的衝擊,以及入學之後教學研究方式、學習環境與學習風氣的不同,都對新鮮人...
作者序
前言:
MIT百年經典名言--從消防栓中飲水
MIT有個傳說,大約在三十年前,一群學生在期末考惡作劇,把考場外面的飲水器連接到一個消防栓上。這個惡作劇的靈感來自更古老的MIT經典名言:「在MIT受教育,猶如從消防栓中飲水。」
二○○九年九月,我在接受MIT的新生訓練,一位學長嘴角帶著微笑,跟我們講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句名言。
可能是初生之犢不怕虎,那時我心中只覺得好奇:美國高等學府的教育,例如MIT,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我剛進MIT時,以為「消防栓中飲水」這句話代表的是一種高壓、填鴨式的工程教育,功課和考試都很多,學生每天都必須挑燈夜戰。在大學念物理系時,我就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所以早就習以為常。
資源豐富,多元體驗
但我從MIT研究所畢業時,發現研究生生活和之前的大學生活截然不同,並沒有每天被逼著念書。然而「消防栓中飲水」這話代表的卻是另一種涵義:MIT各種不同的資源實在太豐富了。MIT沒有逼迫學生做什麼,而是不管學生想學什麼,MIT幾乎可以支援。我主修的生物工程系有將近六十位教授,有著五花八門的研究興趣和領域。若在本科系沒有找到感興趣的研究,有些科系在適當的條件下,也會允許學生去該科系找研究導師。
而在學生的研究上,大部分的教授都是鼓勵學生探索自己的興趣。有很多教授會帶業界的合作夥伴來,和學生討論一些讓業界十分頭痛的工程問題,看學生有沒有興趣作為論文研究。教授們和學生發明新的解決方法之後,也常常一起並肩創業,使其發明商業化。而我走的路比較不同,是在創業中找到一個值得作為博士研究的問題,MIT也盡可能在此過程中支持我。因此,我的研究從一開始便是一個業界實務和理論之間的對話。
這種多元化及實務性並不僅限於所投入的研究項目,還包含研究以外的活動。例如今天若想嘗試當管理顧問,便可和商學院的學生組隊,實地幫助開業診所擴展他們的業務;明天若想開救護車,可以報考MIT救護車隊,還可親自改進救護車上的設備;後天若想去非洲創業,MIT有錢贊助,可將所做的事情發表在刊物上。上述這些都是我的親身經歷。
MIT是以創新和理工聞名於世,因此很多人可能以為它成功的原因就是課堂上十分注重複雜的理論。但我發現這並並非主因,從以上幾個例子看來,我認為MIT教育的重點是鼓勵學生從現實生活作為起點的一種工程教學。
與現實生活接軌
在真實世界裡,MIT的學生學會聆聽各種不同的聲音,常常在過程中發掘一些值得解決的問題。當學生發現真實世界的需求,並針對問題加以研發改善,那麼MIT的工程教育便具意義,因為工程的初衷就是為了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許多時候,學生處在與真實世界脫軌的情況下,他們憑著想像、投入無數心血後所設計出來的創新,最多也只是自己空歡喜一場,實質並未成功解決任何問題。
然而,當學生針對一個真實問題做出工程設計時,做出來的不只是創新,更可能促進世界的進步與改變。因此這些年來,我就看到許多來自各國的學生,入學時只對某些方向有興趣,但在MIT強大資源的支持下,激發出他們潛在的創造力和潛能,教導他們如何領導自己和他人並實現夢想,同時幫助解決世界上不同的危機及挑戰。
我也看到許多新生剛入學時,絕大部分沒有創業興趣或相關經驗,但畢業時,至少有一大半以上的學生都嘗試過或至少認真思考過創業,百年傳承下來,已在美國和全球造就了三萬多家公司,如英特爾(Intel)、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基因泰克(Genetech)、Dropbox等。根據最近的調查,由MIT所衍生出來的公司總盈餘相當於全球第十大經濟體的國內生產總值(提供四百六十萬名員工就業機會)。
我認為這就是MIT教育的非凡之處。所謂「消防栓中飲水」並不是MIT為學生提供了什麼魔術配方,而是它重視且鼓勵學生努力探索、創新與創業,始終如一地堅持這個理念,並竭力實踐。
可是,這種教育理念對學生有什麼幫助呢?
在二十世紀,有些人受教育的目的是要得到足夠的技能,以便將來找一份鐵飯碗工作,穩穩當當過一生。到了二十一世紀,這樣的工作依舊存在,但隨著時代更迭,整個職場已出現重大變化,要謀得一份可以終老的職業愈來愈困難。現在,我們必須更積極地為自己的生涯做規畫,為自己找到合適的機會。
MIT這個「探索、創新、創業」三部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在真實世界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機會,並提供解決方案,甚至創造出新的機會。要在現今這個多變的社會能闖出一片天,這無異是最重要的生存技能了。
全方位激發潛能
我有辦法證明以上所說的一切嗎?
我不是社會學家,也沒有拿MIT與其他學校畢業生加以比較,所以本書的目的不是要以科學方法來證明MIT教育的特點。經歷八年MIT博士教育洗禮,我想要藉由本書分享我在MIT的發展和學習過程,讓大家了解這所學校的文化及其獨特的教育方式。
剛入學MIT時,我只是個懵懂的純理論科系學生,只會解方程式,沒有任何實務工作經驗,對創業及管理毫無興趣,對工程設計也一無所知,不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什麼。但我心想,既然MIT錄取了我,花個幾年時間去念一個博士學位應該不會出錯吧?!到我畢業時,我已經徒手打造了自己管理的實驗室和測試儀器,在美國申請了三項發明的暫時專利,並在東非的肯亞幫忙創立、投資了兩家公司。過程中我和各種不同的人打交道,從街頭的拾荒者到政府高層的內閣祕書長,這是我當初入學時完全意想不到的一段人生旅程!
剛進MIT時,除了歐美幾國,我對於其他國家的發展幾乎懵懂無知。然而MIT把我送到了非洲、印度等地去和當地機構往來,建立長久的合作關係。除了微積分和機械設計,我也學會粗淺的史瓦希利文和印地語。
剛進MIT時,我對自己十分沒自信,除了知道自己是乖寶寶型的書呆子,我認為自己就是個不會交朋友、沒有領導能力、做事優柔寡斷的人。這或許與我早年在台灣接受的教育模式有關,我對於長者和教授都十分恭敬,認為他們有一切的答案,因此我只要遵從他們的建議、爭取他們的贊同,那麼凡事都能一帆風順,也可以使自己登峰造極。但畢業時,我發現那個可以使我登峰造極的能力,其實一直存在我的內心深處,而MIT卻透過不同的方法或管道幫助我發掘它,把它從心底深處激發出來,只是最後的成敗得由自己承擔。
此外,我剛進MIT時,我只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天真年輕人,懷有雄心壯志。我一直以為,盡量讓自己在MIT的消防栓中暢飲不同的機會,讓自己的人生五彩繽紛,便是達到成功志的不二法門。可是我始終不了解的是,我如果不能制訂明確的人生目標,只是一味地跟著這些機會隨波逐流,那麼數年下來,這些經驗終究只是春夢一場,對於自己的人生仍十分茫然,也不見得快樂。從MIT畢業後,我發現從消防栓中喝水的祕訣不是胃容量要夠大,也不是吞嚥要夠快,而是在浩大的水流中學會拒絕其中可能是一生只有一次的經驗,只選擇其中一小部分細細品嚐,猶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之。我發現,儘管這一瓢水再小,它仍包含了整個宇宙的美。而在追溯及揣摩它的過程中,我體驗到的是宇宙中所有能體會到的經驗。
因此,本書不是一本傳授如何考進MIT的教戰手冊,也不是專門介紹MIT課程及研究方案的指南,而是一篇篇記錄我在MIT的博士生涯以對照美國高等教育的經驗。前半段探索MIT如何提供學生多元化的資源、機會和人脈,在傳授學術理論教育的同時,也給予學生充分的機會從現實生活中累積實作經驗,在錯誤中學習;後半段討論MIT如何運用這些資源,讓我從藉由不同的錯誤及危機處理激發自己的潛力,從而發現、了解自己的使命,並且在現實生活中實踐這個使命,打造目前所擁有的事業。
這本書講的是我在MIT的故事,而它說的也正是MIT的靈魂。
前言:
MIT百年經典名言--從消防栓中飲水
MIT有個傳說,大約在三十年前,一群學生在期末考惡作劇,把考場外面的飲水器連接到一個消防栓上。這個惡作劇的靈感來自更古老的MIT經典名言:「在MIT受教育,猶如從消防栓中飲水。」
二○○九年九月,我在接受MIT的新生訓練,一位學長嘴角帶著微笑,跟我們講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句名言。
可能是初生之犢不怕虎,那時我心中只覺得好奇:美國高等學府的教育,例如MIT,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我剛進MIT時,以為「消防栓中飲水」這句話代表的是一種高壓、填鴨式的工程教育,功課和考試都很多...
目錄
推薦文一 走出自己的道路/殷乃平
推薦文二 令人動容的求學與創業故事/鄭涵睿
推薦文三 相信自己是可行的/蔡鎤銘
推薦文四 看見MIT的精髓/劉嚞睿
推薦文五 堅持理想的標竿/戴宏全
前言 MIT百年經典名言——從消防栓中飲水
PART 1 基礎及探索
第一章 沒錯!我屬於MIT
第二章 和實驗室談戀愛
第三章 烏干達,我來了!
第四章 D-Lab三部曲:發展、設計、創業
第五章 和救護車隊學領導
第六章 簡單設計不簡單
第七章 商業顧問初體驗
PART 2 危機及轉型
第八章 博士生中年危機
第九章 木炭情緣
第十章 挑戰創業
第十一章 脫胎換骨
第十二章 豁然開朗
第十三章 創業維艱
第十四章 九輸一贏的堅持
PART 3 創業及論文
第十五章 肯亞總裁拍板定案
第十六章 砍掉,重練基本科學定律
第十七章 放手轉型
第十八章 破解「魯蛇」心態
第十九章 火燒機器
第二十章 登高必自卑
第二十一章 IHTFP
結語 全新的開始
致謝
推薦文一 走出自己的道路/殷乃平
推薦文二 令人動容的求學與創業故事/鄭涵睿
推薦文三 相信自己是可行的/蔡鎤銘
推薦文四 看見MIT的精髓/劉嚞睿
推薦文五 堅持理想的標竿/戴宏全
前言 MIT百年經典名言——從消防栓中飲水
PART 1 基礎及探索
第一章 沒錯!我屬於MIT
第二章 和實驗室談戀愛
第三章 烏干達,我來了!
第四章 D-Lab三部曲:發展、設計、創業
第五章 和救護車隊學領導
第六章 簡單設計不簡單
第七章 商業顧問初體驗 ...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8頁開數:正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