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編排體例獨特、圖說內容深入淺出、易學易記,掌握容易、實用易查,深受讀者的歡迎。
圖解針灸穴位:快速記憶速查速用
■4大分類針灸穴位圖解
■9位針灸名醫聯合篆寫
■300多個臨床確切穴位
■易學易記易懂圖文並茂
針灸之操作熟練與否,直接關係到療效的優劣,如何正確的掌握其技術和方法,成了學好針灸和提高針灸療效的關鍵。
第一篇/實用針灸取穴速學:本篇採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對十四經穴進行闡述,配以精美的穴位體表圖,將使讀者對每個穴位都有一個直觀的認識,便於讀者掌握俞穴定位和準確取穴。
第二篇/實用針灸經外奇穴:本篇按頭頸部、胸腹部、項背部、上肢部和下肢部的方式分部進行論述,描述各穴的定位,讀者可按圖選取穴位,便於經外奇穴的臨床取穴和臨床應用。
第三篇/反射區療法:本書選擇了頭、面、耳、眼、鼻、人中、舌、胸、腹、臍、頸、手、足、腕踝、尺膚、脊柱等反射區療法。主要介紹各反射區療法的反射區(穴位)定位。
第四篇/實用針灸特定穴穴位:按五輸穴、原穴、絡穴、郄穴、背俞穴、募穴、下合穴、八會穴和八脈交會穴的順序論述,描述各穴的定位,讀者可按圖索驥,便於各穴位臨床應用。
■圖解版
作者簡介:
主編郭長青醫師
本書作者群 (劉乃剛醫師、劉清國醫師、李石良醫師、孫永章醫師)
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針灸學專家
皆為當代中國針灸名醫醫術專業精湛
豐富的實務經驗和臨床診斷
從事針灸看診治療多年治癒多人疾病
為中國現代醫學傳承脈絡之延續
集一生之經驗編篆成書
郭長青、劉乃剛、劉清國、李石良、孫永章醫師/聯合編著
章節試閱
第一篇
實用針灸取穴速學
俞穴學是針灸學的基礎,是針灸治病取效的關鍵。掌握俞穴定位和準確取穴對於臨床治療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滿足臨床需要,便於臨床應用,我們編寫了這篇《實用針灸取穴速學》,以期為臨床準確取穴提供參考。
本書的特點就是圖文並茂。本篇採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對十四經穴進行了述,以圖釋文,以文解圖,圖文互參,使讀者讀後對每個穴位都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本書的穴位定位以最新標準為依據,配以精美的穴位體表圖和解剖圖,是一本具有權威性、簡單明瞭、易學易記、圖文並茂的針灸穴位手冊。
第 一 章
俞穴定位方法
常用的定位法,有骨度分寸法,體表標誌法,手指比量法和簡易取穴法四種。
第一節 骨度分寸法
骨度分寸法,古稱「骨度法」,即以體表骨節為主要標誌折量周身各部的長度和寬度,定出分寸,並依次作為定穴標準的方法。此法最早見於《靈樞.骨度》。現代常用骨度分寸是根據《靈樞.骨度》,並在長期醫療實踐中經過修改和補充而來的。(表1-1,圖1-1,圖1-2)
第二節 體表標誌法
依據人體表面所具特徵的部位作為標誌,用來選取穴位的方法,稱為體表標誌法。此法起源古遠,最初定名的俞穴大多依此而選取。可分為固定標誌和活動標誌兩類。
■固定標誌法
是以人體表面固定不移又有明顯特徵的部位作為取穴標誌的方法。如依據人的五官、毛髮、爪甲、乳頭、臍窩以及骨骼突起的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為取穴的標誌。
■活動標誌法
是依據人體某局部活動後出現的隆起、凹陷、孔隙、皺紋等作為取穴標誌的方法。它是透過肌肉筋腱的伸縮、關節的屈伸旋轉及活動後皮膚皺起的紋理等形成的標誌。如耳門、聽宮、聽會等當張口時出現凹陷處取之;下關當閉口時凹陷處取之。又如曲池必屈肘於橫紋頭取之;取陽溪時,將拇指翹起,當拇長、拇短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取之。因這些標志都是在活動狀態下作為取穴定位標誌的,故稱活動標誌。
■常用解剖標誌的體表定位
第二肋:平胸骨角水平線;鎖骨下可觸及的肋骨即第二肋。
第四肋間隙:男性乳頭平第四肋間隙。
第七頸椎棘突:頸後隆起最高處且能隨頭旋轉而轉動者,為第七頸椎棘突。
第二胸椎棘突:直立,兩手下垂時,兩肩胛骨上角連線與後正中線的交點。
第三胸椎棘突:直立,兩手下垂時,兩肩胛岡內側端連線與後正中線的交點。
第七胸椎棘突:直立,兩手下垂時,兩肩胛骨下角的水平線與後正中線的交點。
第十二胸椎棘突:直立,兩手下垂時,橫平兩肩胛骨下角與兩髂棘最高點連線的中點。
第四腰椎棘突:兩髂棘最高點連線與後正中線的交點。
骶管裂孔:取尾骨上方左右的骶角,與兩骶角平齊的後正中線上。
肘橫紋:與肱骨內上髁、外上髁連線相平。
腕掌側遠端橫紋:與豌豆骨上緣、橈骨莖突尖下連線相平。
腕背側遠端橫紋:與豌豆骨上緣、橈骨莖突尖下連線相平。
第三節 手指比量法
手指比量法,是用手指某局部之長度代表身體局部之長度而選取穴位的方法,又稱「指寸法」或「同身寸法」。由於生長相關律的緣故,人類機體的各個局部間是相互關聯而生長發育的。因此人的手指與身體其他部位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在大小、長度上有相對的比例。這樣選定同一人體的某手指一部分來作長度單位,量取本身其他部位的長度是合理可行的。故這種方法稱「同身寸法」。由於選取的手指不同,節段亦不同,可分為以下幾類(圖1-3):
1.橫指同身寸法
又稱「一夫法」,將食、中、無名、小指相並攏,以中指中節橫紋處為準,量取四橫指之橫向長度,定為3寸。此法多用於腹、背部及下肢部的取穴。
2.拇指同身寸法
將拇指伸直,橫置於所取部位之上下,依拇指指間關節的橫向長度為1寸,來量取穴位。
3.中指同身寸法
將患者的中指屈曲,以中指指端抵在拇指指腹,形成一環狀,將食指伸直,顯露出中指的橈側面,取其中節上下兩橫紋頭之間的長度,即為同身之1寸。這種方法較適用於四肢及脊背橫量取穴。
手指比量法在應用時較為便利,但取穴的準確性稍差。因此,該法必須在骨度分寸規定的基礎上加以運用,不可以指寸法悉量全身各部,否則會導致長短失度。因此,手指比量法必須結合骨度分寸法運用,可作為骨度分寸法的補充。
第四節 簡易取穴法
簡易取穴法,是總結歷代醫家在臨床實踐中所累積經驗而形成的簡便易行的量取穴位的方法。這種方法多用於較為主要的俞穴取法上。如列缺,可以患者左右兩手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壓在另一手腕後高骨之正中上方,當食指尖到達處的小凹陷處即為本穴。又如勞宮,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壓在掌心的第一節橫紋上,就是本穴。再如風市,患者兩手臂自然下垂,於股外側中指尖到達處就是本穴。又如垂肩屈肘,肘尖到達軀幹側面的位置即是章門穴;兩耳角直上連線中點取百會等。這些取穴方法雖不十分精確,但由於俞穴並非針尖大的範圍,所以完全可以尋找到較強的感應處,因此是實用的。
第 二 章
手太陰肺經經穴
中府
在胸部,橫平第一肋間隙,鎖骨下窩外側,前正中線旁開6寸。
雲門
在胸部,鎖骨下窩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內緣,前正中線旁開6寸。
天府
在臂前區,腋前紋頭下3寸,肱二頭肌橈側緣處。
俠白
在臂前區,腋前紋頭下4寸,肱二頭肌橈側緣處。
尺澤
在肘區,肘橫紋上,肱二頭肌腱橈側緣凹陷中。
孔最
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7寸,尺澤與太淵連線上。
列缺
在前臂,腕掌側遠端橫紋上1.5寸,拇短伸肌腱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拇長展肌腱溝的凹陷中。
經渠
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1寸,橈骨莖突與橈動脈之間。
太淵
在腕前區,橈骨莖突與舟狀骨之間,拇長展肌腱尺側凹陷中。
魚際
在手外側,第一掌骨橈側中點赤白肉際處。
少商
在手指,拇指末節橈側,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指寸)。
第 三 章
手陽明大腸經經穴
商陽
在手指,食指末節橈側,指甲根角側上方0.1寸(指寸)。
二間
在手指,第二掌指關節橈側遠端赤白肉際處。
三間
在手指,第二掌指關節橈側近端凹陷中。
合谷
在手背,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陽溪
在腕區,腕背側遠端橫紋橈側,橈骨莖突遠端,解剖學「鼻煙窩」凹陷中。
偏歷
在前臂,腕背側遠端橫紋上3寸,陽溪與曲池連線上。
溫溜
在前臂,腕背橫紋上5寸,陽溪(5)與曲池連線上。
下廉
在前臂,肘橫紋下4寸,陽溪與曲池連線上。
上廉
在前臂,肘橫紋下3寸,陽溪與曲池連線上。
手三里
在前臂,肘橫紋下2寸,陽溪與曲池連線上。
曲池
在肘區,尺澤與肱骨外上髁上連線的中點處。
肘
在肘區,肱骨外上髁上緣,髁上脊的前緣。
手五里
在臂部,肘橫紋上3寸,曲池與肩連線上。
臂臑
在臂部,曲池上7寸,三角肌前緣處。
肩髃
在肩峰前下方,當肩峰與肱骨大結節之間凹陷處。
巨骨
在肩胛區,鎖骨肩峰端與肩胛岡之間凹陷中。
天鼎
在頸部,橫平環狀軟骨,胸鎖乳突肌後緣。
扶突
在胸鎖乳突區,橫平喉結,當胸鎖乳突肌的前、後緣中間。
口禾
在面部,橫平人中溝上1/3與下2/3交點,鼻孔外緣直下。
迎香
在面部,鼻翼外緣中點,鼻唇溝中。
第 四 章
足陽明胃經經穴
承泣
在面部,眼球與眶下緣之間,瞳孔直下。
四白
在面部,眶下孔處。
巨
在面部,橫平鼻翼下緣,瞳孔直下。
地倉
在面部,當口角旁開0.4寸(指寸)。
大迎
在面部,下頜角前方,咬肌附著部的前緣凹陷中,面動脈搏動處。
頰車在面部,下頜角前上方一橫指(中指)。
下關
在面部,顴弓下緣中央與下頜切跡之間凹陷處。
頭維
在頭部,額角髮際直上0.5寸,頭正中線旁開4.5寸處。
人迎
在頸部,橫平喉結,胸鎖乳突肌前緣,頸總動脈搏動處。
水突
在頸部,橫平環狀軟骨,胸鎖乳突肌的前緣。
氣舍
在胸鎖乳突肌區,鎖骨上小窩,鎖骨胸骨端上緣,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與鎖骨頭中間的凹陷中。
缺盆
在頸外側區,鎖骨上大窩,鎖骨上緣凹陷中,前正中線旁開4寸。
氣戶
在胸部,鎖骨下緣,前正中線旁開4寸。
庫房
在胸部,第一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屋翳
在胸部,第二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膺窗
在胸部,第三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乳中
在胸部,乳頭中央。
乳根
在胸部,第五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不容
在上腹部,臍中上6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承滿
在上腹部,臍中上5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梁門
在上腹部,臍中上4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關門
在上腹部,臍中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太乙
在上腹部,臍中上2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滑肉門
在上腹部,臍中上1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天樞
在腹部,橫平臍中,前正中線旁開2寸。
外陵
在下腹部,臍中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大巨
在下腹部,臍中下2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水道
在下腹部,臍中下3寸,前正中線旁開2寸。
歸來
在下腹部,臍中下4寸,前下中線旁開2寸。
氣沖
在腹股溝區,恥骨聯合上緣,前正中線旁開2寸,動脈搏動處。
髀關
在股前區,股直肌近端、縫匠肌與闊筋膜張肌3條肌肉之間凹陷中。
伏兔
在股前區,髕底上6寸,髂前上棘與髕底外側端的連線上。
陰市
在股前區,髕底上3寸,股直肌肌腱外側緣。
梁丘
在股前區,髕底上2寸,股外側肌與股直肌肌腱之間。
犢鼻
在膝前區,髕韌帶外側凹陷中。
足三里
在小腿前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上巨虛
在小腿外側,犢鼻下6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條口
在小腿外側,犢鼻下8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下巨虛
在小腿外側,犢鼻下9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豐隆
在小腿外側,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肌的外緣。
解溪
在踝區,踝關節前面中央凹陷中,拇長伸肌腱與趾長伸肌腱之間。
沖陽
在足背,第二蹠骨基底部與中間楔狀骨關節處,可觸及足背動脈。
陷谷
在足背,第二、第三蹠骨間,第二蹠趾關節近端凹陷中。
內庭
在足背,第二、第三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厲兌
在足趾,第二趾末節外側,趾甲根角側後方0.1寸(指寸)。
第 五 章
足太陰脾經經穴
隱白
在足趾,大趾末節內側,趾甲根角側後方0.1寸(指寸)。
大都
在足趾,第一蹠趾關節遠端赤白肉際凹陷中。
太白
在蹠區,第一蹠趾關節近端赤白肉際凹陷中。
公孫
在蹠區,當第一蹠骨底的前下緣赤白肉際處。
商丘
在踝區,內踝前下方,舟骨粗隆與內踝尖連線中點凹陷中。
三陰交
在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際。
漏谷
在小腿內側,內踝尖上6寸,脛骨內側緣後際。
地機
在小腿內側,陰陵泉下3寸,脛骨內側緣後際。
陰陵泉
在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
血海
在股前區,髕底內側端上2寸,股內側肌隆起處。
箕門
在股前區,髕底內側端與沖門的連線上1/3與下2/3交點,長收肌和縫匠肌交角的動脈搏動處。
沖門
在腹股溝區,腹股溝斜紋中,髂外動脈搏動處的外側。
府舍
在下腹部,臍中下4.3寸,前正中線旁開4寸。
腹結
在下腹部,臍中下1.3寸,前正中線旁開4寸。
大橫
在腹部,臍中旁開4寸。
腹哀
在上腹部,臍中上3寸,前正中線旁開4寸。
食竇
在胸部,第五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6寸。
天溪
在胸部,第四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6寸。
胸鄉
在胸部,第三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6寸。
周榮
在胸部,第二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6寸。
大包
在胸外側區,第六肋間隙,在腋中線上。
圖5-4 足太陰脾經穴位解剖圖(b)
第一篇
實用針灸取穴速學
俞穴學是針灸學的基礎,是針灸治病取效的關鍵。掌握俞穴定位和準確取穴對於臨床治療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滿足臨床需要,便於臨床應用,我們編寫了這篇《實用針灸取穴速學》,以期為臨床準確取穴提供參考。
本書的特點就是圖文並茂。本篇採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對十四經穴進行了述,以圖釋文,以文解圖,圖文互參,使讀者讀後對每個穴位都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本書的穴位定位以最新標準為依據,配以精美的穴位體表圖和解剖圖,是一本具有權威性、簡單明瞭、易學易記、圖文並茂的針灸穴位手冊。
第 一 章
俞穴定...
作者序
前言
針灸是中國傳統醫學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隨著中醫學的發展,針灸不僅廣泛應用於中國,也發揚於全世界。
然窺諸多為針者,僅知初步的針灸知識和技能,而對於深邃的技術和方法卻不甚通曉,然而針灸之操作熟練與否,直接關係到療效的優劣,因此如何正確的掌握其技術和方法,成了學好針灸和提高針灸療效的關鍵。
本書是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的具有精深造詣的中醫專家、教授根據多年針灸教學實踐和針灸臨床實踐,精心編寫而成。其最大特色為:簡單明瞭、按圖索驥、易學易記、彩色透視圖、精美圖文並茂的針灸穴位圖鑑。
本書主要適宜於中醫院校學生、初級針灸臨床工作者、以及針灸愛好者參考使用。
全書規劃為四篇:
第一篇/實用針灸取穴速學
本篇採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對十四經穴進行了闡述,配以精美的穴位體表圖和解剖圖,這種圖文結合的方式使讀者讀後對每個穴位都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便於讀者掌握俞穴定位和準確取穴。同時本篇的穴位定位以最新國家標準為依據。本書是一本具有權威性、簡單明瞭、易學易記、圖文並茂的針灸穴位手冊。
第二篇/實用針灸經外奇穴
本篇是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具有精深造詣的專家、教授根據多年針灸教學實踐和針灸臨床實踐,從歷代針灸著作中精選了200個臨床常用且療效確切的經外奇穴,精心編寫而成,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臨床參考價值。
本篇按頭頸部、胸腹部、項背部、上肢部和下肢部的方式分部進行論述,重點描述各穴的定位和主治,並配以精美的插圖,讀者可按圖準確選取俞穴,便於經外奇穴的臨床取穴和臨床應用。
第三篇/反射區療法
本篇主要選擇了頭、面、耳、眼、鼻、人中、舌、胸、腹、臍、頸、手、足、腕踝、尺膚、第二掌骨側、脊柱等反射區療法。主要介紹各反射區療法的反射區(穴位)定位,並配以精美的插圖,具有簡明實用、易學易記、圖文並茂的特點。
第四篇/實用針灸特定穴穴位
本篇按五輸穴、原穴、絡穴、郄穴、背俞穴、募穴、下合穴、八會穴和八脈交會穴的順序依次進行論述,重點描述各穴的定位,並配以精美的插圖,讀者可按圖準確選取俞穴,便於特定穴的臨床取穴和臨床應用。
前言
針灸是中國傳統醫學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隨著中醫學的發展,針灸不僅廣泛應用於中國,也發揚於全世界。
然窺諸多為針者,僅知初步的針灸知識和技能,而對於深邃的技術和方法卻不甚通曉,然而針灸之操作熟練與否,直接關係到療效的優劣,因此如何正確的掌握其技術和方法,成了學好針灸和提高針灸療效的關鍵。
本書是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的具有精深造詣的中醫專家、教授根據多年針灸教學實踐和針灸臨床實踐,精心編寫而成。其最大特色為:簡單明瞭、按圖索驥、易學易記、彩色透視圖、精美圖文...
目錄
第一篇/實用針灸取穴速學
第一章 俞穴定位方法 16
第一節 骨度分寸法 16
第二節 體表標誌法 18
第三節 手指比量法 20
第四節 簡易取穴法 21
第二章 手太陰肺經經穴 22
第三章 手陽明大腸經經穴 24
第四章 足陽明胃經經穴 27
第五章 足太陰脾經經穴 32
第六章 手少陰心經經穴 37
第七章 手太陽小腸經經穴 39
第八章 足太陽膀胱經經穴 44
第九章 足少陰腎經經穴 52
第十章 手厥陰心包經經穴 57
第十一章 手少陽三焦經經穴 59
第十二章 足少陽膽經經穴 62
第十三章 足厥陰肝經經穴 69
第十四章 督脈經穴 72
第十五章 任脈經穴 77
第二篇/實用針灸經外奇穴
第一章 頭頸部奇穴
四神聰 82 天聰 82
寅門 82 囟中 82
插花 82 當陽 83
伴星 83 目飛 83
前髮際 83 目明 83
髮際 83 額中 83
天護 83 印堂 83
魚腰 84 上明 84
內睛明 84 魚尾 84
顳顬 84 球後 84
山根 85 鼻柱 85
上迎香 85 鼻通 86
散笑 86 火療 86
燕口 86 夾承漿 86
內迎香 86 鼻丘 87
懸命 87 頰裡 87
聚泉 89 金津 89
玉液 89 海泉 89
上廉泉 89 太陽 89
耳上 89 耳尖 90
耳中 90 耳垂 90
牽正 90 鬼床 90
增音 91 啞點 91
翳明 91 安眠 91
大門 91 玉泉 92
治腦三穴 92 衄血 92
第二章 項背部及臀部奇穴
頸百勞 93 新設 93
崇骨 93 血壓點 93
頂椎 93 定喘 94
百種風 94 結核穴 94
臣覺 94 肩柱骨 94
胛縫 95 頸臂 95
琵琶 95 喇嘛 95
巨闕俞 96 藏輸 96
患門 96 尿血 96
灸哮 96 胃管下俞 97
騎竹馬 97 督脊 97
接脊 97 血愁 98
肘椎 98 痞根 98
腸風 98 消癧 98
竹杖 99 下極俞 99
腰宜 99 腰眼 100
十七椎 100 健步 100
腰奇 100 尾窮骨 100
臀中 100 環中 101
四花 101 脊背五穴 101
夾脊 101
第三章 胸腹部奇穴
轉谷 103 傳屍 103
肋罅 104 飲郄 104
命關 104 肋頭 104
截瘧 104 風痱 104
血門 104 提胃 105
胃上 105 興隆 105
魂舍 105 臍中四邊 105
三角灸 106 護宮 106
經中 106 利尿 106
減肥穴 106 遺精 107
胞門 107 子戶 107
氣門 107 提托 107
子宮 107 子腸 108
夜尿 108 泉陰 108
鼠蹊 108
第四章 上肢部奇穴
肩前 109 大泉 109
後腋 110 頭沖 110
奪命 110 肘尖 110
肘俞 110 手逆注 110
疔俞 110 二白 111
金門 111 龍玄 111
中泉 111 一窩風 111
外勞宮 111 腰痛點 112
虎口 112 二人上馬 112
五虎 113 拳尖 113
八邪 113 一扇門 114
二扇門 114 中魁 114
小節 114 小骨空 114
十王 114 小天心 114
板門 114 止咳 115
注夏 115 指根 115
手中平 115 四縫 116
灸癜風 116 十宣 116
大指節橫紋 117 鳳眼 117
鬼信 117 三商 117
大骨空 117 鬼當 117
第五章 下肢部奇穴
腎系 118 四強 118
健膝 119 百蟲窩 119
髖骨 119 鶴頂 119
內膝眼 119 膝下 119
關儀 119 成骨 120
陵後 120 膽囊穴 120
闌尾穴 120 足中平 120
太陰 120 承命 121
外踝上 121 內踝上 121
內踝尖 121 外踝尖 121
營池 121 外踝前交脈 121
曲尺 122 八風 122
遺尿灸 122 甲根 122
大趾聚毛 122 女膝 122
鼠尾 122 失眠 123
足心 123 裡內庭 123
獨陰 123 氣端 124
拇趾裡橫紋 124 陰陽 124
第三篇 反射區穴位
第一章 頭針反射區 126
第二章 面部反射區 130
第三章 耳反射區 134
第四章 眼針反射區 145
第五章 鼻針反射區 147
第六章 人中針 151
第七章 舌針 153
第八章 胸穴指壓療法 156
第九章 腹針反射區 159
第十章 臍穴療法 164
第十一章 頸針 166
第十二章 手反射區 167
第十三章 足反射區 175
第十四章 腕踝針 182
第十五章 尺膚針 186
第十六章 第二掌骨側反射區 188
第十七章 脊柱區帶反射區 191
第十八章 背俞針 195
第十九章 脊針 197
第四篇 針頭特定穴穴位
第一章 五輸穴
五輸穴歌 200
第一節 手太陰肺經五輸穴 200
第二節 手少陰心經五輸穴 201
第三節 手厥陰心包經五輸穴 202
第四節 手陽明大腸經五輸穴 204
第五節 手太陽小腸經五輸穴 205
第六節 手少陽三焦經五輸穴 206
第七節 足陽明胃經五輸穴 207
第八節 足太陽膀胱經五輸穴 208
第九節 足少陽膽經五輸穴 209
第十節 足太陰脾經五輸穴 210
第十一節 足少陰腎經五輸穴 211
第十二節 足厥陰肝經五輸穴 212
第二章 原穴
十二原穴歌 213
十二原穴 213
第三章 絡穴
十五絡穴歌 216
十五絡穴 216
第四章 郄穴
十六郄穴歌 222
十六郄穴 222
第五章 背俞穴、募穴
十二背俞穴歌 228
十二募穴歌 228
第一節 背俞穴 228
第二節 募穴 230
第六章 下合穴
下合穴歌 233
下合穴 233
第七章 八會穴
八會穴歌 235
八會穴 235
第八章 八脈交會穴
八脈交會穴歌 238
八脈交會穴 238
第一篇/實用針灸取穴速學
第一章 俞穴定位方法 16
第一節 骨度分寸法 16
第二節 體表標誌法 18
第三節 手指比量法 20
第四節 簡易取穴法 21
第二章 手太陰肺經經穴 22
第三章 手陽明大腸經經穴 24
第四章 足陽明胃經經穴 27
第五章 足太陰脾經經穴 32
第六章 手少陰心經經穴 37
第七章 手太陽小腸經經穴 39
第八章 足太陽膀胱經經穴 44
第九章 足少陰腎經經穴 52
第十章 手厥陰心包經經穴 57
第十一章 手少陽三焦經經穴 59
第十二章 足少陽膽經經穴 62
第十三章 足厥陰肝經經穴 69
...
商品資料
出版社:華志文化出版日期:2018-06-05ISBN/ISSN:9789869635707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48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