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走向創新,大溪木藝的轉型與方向
大溪號稱「木藝之都」,主要是拜木藝發達之賜。目前老街周邊的木器行仍有百餘家,從事木藝相關的藝師也有六十多位;有些傳承至今,已是第二或第三代的傳人,足見木藝百年基礎之雄厚。
只要走一趟老街,在狹長的街屋店面前,仍不時可以看匠師們勤奮的身影。他們仍堅持手作精神,一絲不苟地埋首在工作之中,為顧客提供最貼心的服務。有些仍固守傳統的經營模式,有些則已跳脫傳統的束縛,跟上文化創意產業的潮流,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從傳統走向創新,是一條艱辛的道路,也是一道不易跨越的鴻溝。這些勇於接受挑戰的業者,顯然需要各界更多的關注,支持他們繼續走下去,以多元化的經營,開拓更大的商機和市場,將大溪木藝帶往創新的方向。
作者簡介:
古蒙仁
本名林日揚,臺灣雲林人,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文學碩士。曾任《中國時報》撰述委員、《中央日報》副總編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副執行長、雲林縣文化局長、文建會主委辦公室主任。並曾任教中興大學、中央大學,目前已退休。多次獲時報文學獎、吳三連文藝獎、金鼎獎、中興文藝獎、文藝協會獎章。作品以報導文學、小說、散文為主,著有《黑色的部落》、《雨季中的鳳凰花》、《吃冰的另一種滋味》、《凝視北歐》、《溫室中的島嶼》、《台灣山海經》、《虎尾溪的浮光》、《大道之行》、《花城新色》、《青埔悠活》等三十餘種,其中〈吃冰的滋味〉入選國中國文教科書,流傳最廣。
章節試閱
群聚──木藝博物館群
一○四年一月,「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簡稱木博館)正式掛牌營運,三月二十八日正式開館。大溪居民及木藝匠師期盼多年,終有一座全國首創的木藝生態博物館,不但地方引以為傲,對大溪木藝的發展,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誕生,迥異於一般的專業博物館,有兩大要旨。一是為了保存文化資產,二是為了結合在地社群。這兩個看似毫不相干的領域,卻在博物館的框架下結合在一起,反應了大溪獨特的產業與在地社群之間緊密的互動關係,正是木博館的特色所在,簡而言之,它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回顧歷史,清朝末葉,林本源家族禮聘木藝匠師至大嵙崁建「通議第」,木器業開始在此扎根。經過兩百年的發展,今日的和平老街、康莊路、信義路及員林路,仍有許多木器行及製材廠聚集於此,是目前臺灣木器產業重鎮。另一方面,由於日據時期改制後的大嵙崁支廳設置於此,普濟路一帶陸續興建警察宿舍群,形成獨特的警察生活圈,見證了日據迄今的大溪百年警政發展史。
以這兩個主題為軸線走訪大溪,處處可見兩百餘年的歷史文化遺跡,無論是在地木器產業、百年警政歷史,或是遍布大溪的街屋、古厝、武德殿及寺廟等古蹟,普濟堂關聖帝君遶境聖誕慶典及其傳承百年的社頭文化。這些有形、無形的文化資產與生活於此的社群,共同建構了大溪獨特的生活形態與在地文化。
木博館館長陳倩慧表示,木藝生態博物館的創立,是為了與居民共同保存、記錄與展演「大溪木藝產業」和「大溪常民生活」兩大核心主題,推廣當代木藝生活美學。
陳館長是個資深的文化主管,民國一○一年,她在桃園縣文化局擔任文化發展科科長時,即奉命籌辦「木博館」。她世居大溪,祖父母都是大溪人,對大溪有一分特殊的感情,接事之初她就有一個構想,「木博館」的誕生,就是要講大溪的故事,尤其是讓大溪人來講自己的故事。
因此她先從社造出發,在林昕等社造界人士的參與和推動下,大溪有非常完整的社造經驗和成果,一部二十年的社造運動史,讓大溪成功的轉型、蛻變,居民具有非常強烈的公民意識和素養。從老街立面牌樓的保存開始,展開一系列的文化資產保存行動,相關議題從和平老街延伸至后尾巷、中山路。到一○三年底,大溪登錄的歷史建築有三十處、古蹟有四處,為桃園市之冠。更重要的是透過再利用,啟動它們全新的價值。
事實上,從一○一年開始,地方即開啟博物館等相關議題的討論,可歸納為兩個重點,一方面要突顯大溪傳承百年的木藝文化,一方面也要呈現大溪百年城鎮文化的底蘊。因此定位為「生態博物館」,用來詮釋大溪自然、人文、生活、生產等各個面向交織而成的文化內涵。
其中的核心議題,當然還是大溪木藝的未來,面對匠師老化凋零的現實,如何在傳承中結合現代生活需求,強化設計及創新,積極建立大溪木藝品牌,將是「木博館」必須因應思考的課題。
文化局在大溪沒有據點,手上也沒有足夠的資源,籌備工作千頭萬緒,陳科長決定從二方面著手。
一是向中央申請修繕經費,拿來活化再利用已登錄的歷史建物,將政府部門整合成一個平臺,扮演火車頭的角色,再由各社造單位一齊來推動。社造在大溪已做了二十年,公私部門都有相當的共識,推動起來相對順利。
二是街角館計畫,自一○二年開始推動,大溪城區內多數老建築為常民生活空間,無論是店家、學校、工作室、木材廠,任何具有故事與記憶的空間,就是博物館的民間伙伴,希望居民一起來參與。第一年就有「協盛木器行」等四家加入,第二年有九家,到一○四年「木博館」開幕時已有十五家,陣容十分龐大。
一○三年桃園市政府為了升格,組織開始修編,「木博館」的員額才有增列的依據,一○四年一月掛牌時,組織編制上只有館長一人,由文化發展科科長陳倩慧升任,辦公室則租用民間閒置的房舍。
博物館第一階段的「公有館」館舍,選定為大溪國小及警察宿舍群等歷史空間,做為博物館的營運中心。自一○三年開始館舍修繕工程,一○四年開放「壹號館」及「武德殿」,之後採分年、分階段方式開放。一○五年開放「木藝常設展館」及「藝師特展館」,預期在一○八年連同廣場空間全區開放。以「公有館」串連大溪各個「街角館」,藉此推動民眾參與地方文化事務。
陳館長表示,「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是個結合在地社群的有機體,所強調的「生態」的概念,便是要與居民一起成長。開幕當天與居民手牽手,其同宣誓博物館啟動元年,就是要大家同心協力,努力讓大溪成為一座沒有圍牆的生態博物館。
「壹號館」位於中正路六十八號,為大正九年(一九二○年)興建的日式高架平房建築,曾為大溪國小校長宿舍,後由大溪初中英文老師陳茂林入住。他和家人在這兒居住了長達六十年的漫長時光,其夫人陳王翠梧女士曾在屋裡教授裁縫,宿舍門口掛著「溪光縫紉補習班」看板,不僅是居民熟悉的街景,也是早年大溪婦女的共同回憶。她們在這兒學習日式洋裁,也代表大溪婦女對新知的渴求和對現代生活的嚮往。
九十六年,大溪國小日式宿舍登錄為桃園縣「歷史建築」,由文化局接管後,成為「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第一棟修繕開放的空間,也因此被稱為「壹號館」。從原來的私人住家,轉變成為公共空間,打開了大溪文化的第一扇窗,老房子從此有了新生命,成為老城區裡的一扇資訊服務窗口,引領遊客走入大溪老街的巷弄,認識豐富而精采的常民文化。
「武德殿」落成於普濟路三十五號旁。昭和十年(一九三五年),二次世界大戰前,日人盛行軍國主義、提倡武士道精神,因而在各地修建武德殿,以供警察及青年子弟修練柔道、劍道。所謂「武德」,即是劍道五德「正義、廉恥、勇武、禮節、禮讓」。
民國三十九年,大溪公會堂改為總統行館,增設大溪憲兵隊,即以武德殿為隊部營舍。八十九年隊部撤除後,武德殿重新整修,屋頂保持原有的木質結構與青銅裝飾,四周牆面與護欄則改為水泥及洗石子,九十三年經登錄為桃園縣「歷史建築」,一○四年成為桃園市立木藝生態博物館的公有館舍。
第一代大溪公會堂建於日據時期大正十年(一九二一年),作為地方民眾的集會、典禮等活動中心,並曾為日本裕仁皇太子派侍從官巡視時,進餐與休憩的場所。公會堂的寢室與廚房,在國民政府來臺後被規劃為蔣公行館,室內有會客廳、廚房、餐廳、臥室與書房,屋頂鋪設日式黑瓦,外觀以洗石子與水泥牆粉刷裝修。
蔣公逝世後再度修建,六十七年改設「蔣公紀念館」並開放民眾參觀,九十二年配合當時縣府的「城鄉風貌計畫」開始整修規劃成「大溪藝文之家」,並於隔年登錄為歷史建築。一○五年,隨著木博館計畫的推行,將公會堂與行館納入木博館的一部分,作為本館「公有館」之一。
園區保留原有形制、構件與材料,目前開放為民眾休閒觀光與藝文展演的場所,其中公會堂規劃為多用途空間,可供展覽、社區集會、招待與座談等,行館則依照原有格局規劃為木藝文創展示空間。行館旁有蔣公經常駐足的「志清亭」,可遠眺大漢溪景觀,風景秀麗。
大溪警察局宿舍群,共有二十三戶,位於現今普濟路兩側,屬於政府機關所在的行政區,也是重要的行政管理中心,見證了大溪從日據到民國近百年的警政沿革與大溪發展歷程,為日治大嵙崁支廳(一九○一年)時期開始興建之官職員宿舍,支廳於一九二○年改制為大溪郡役所,至一九四五年改制為現今之大溪分局。
時代與制度一路演變,但它們做為宿舍的主要用途卻不曾改變,直至今天少數仍住在此的住戶,也都是服務於警界的前輩及其眷屬後代。大溪警察局宿舍群因具有多元不同等級的宿舍及臨崖線景觀,深具歷史價值,從一九○一年興建至一九四一年間,幾經修繕及增建而成為現今所保留的獨棟、四連棟、六連棟等建築。
民國時期,因住戶空間使用不足,在原有木造建築外陸續加建磚造、混凝土及鐵皮建築,形成目前獨特的巷弄景觀。最特殊的是,普濟路二十九號及三十一號原是武德殿連通的附屬建築,同為一九三五年時所興建,修復後回復其渡廊連通的歷史原貌。
四連棟,推測建於日據昭和十二年至十五年間(一九三七年─九四○年),屬於丁種判任官舍,為大溪百年警政宿舍群的一部分。由於形式為一排四戶,故稱「四連棟」。後棟水泥房舍為戰後居民因應生活需求所加建的空間,呈現出不同時期的風貌,也記錄著不同時代的居民生活軌跡。
民國一○一年,這批警察宿舍群登錄為歷史建築,修繕後再利用為本館的「公有館」,修繕時特別保留了部分舊料以及居民的使用痕跡。
四連棟定位為常設展館,以「大溪人的生活與歷史」為題,在大歷史的架構下,結合在地人的生命記憶,述說大溪如何發展為蘊藏豐厚文化的老城鎮。除了靜態的模型與文物展示,也有動態影音介紹與互動遊戲。未來將持續與居民進行各類調查與策展工作,結合不同小歷史,不定期調整、更換各主題故事,讓四連棟成為一個訴說大溪人故事的基地。
展覽分為七大主題,「源自大漢溪」從地理環境與產業,了解大溪如何發展為繁榮市街。「誰住在大溪」單元,則看到各時期大溪人多樣的聚落生活。「人文化城」紀錄大溪的名人,包含呂鐵州、鳳飛飛等人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傑出表現。
「產業協力」搭配「藝師館」的職人展,由不同面向形構出大溪木藝產業文化。「眾志成城」追溯二十年前開始的社區營造,並在「傳動大溪協力精神」單元,表達對大溪未來的想望。最後的「大溪人說故事」,則以小型特展的方式,藉由大溪人獨特的生命史,來映照不同主題的大溪故事。
「藝師館」位於普濟路五十二號,為大溪郡役所警察課官舍,約建於昭和十六年(一九四一年),專門作為單身警察宿舍之用,所有單身警員都居住於此。國民政府遷臺後,蔣公在此設置行館後,即改由蔣公專屬理髮師俞濟昌一家居住,直到他們搬離後才閒置成為空屋。
修繕之後,為了恢復木藝職人的榮耀光環,表彰大溪歷年來傑出的藝師,而設立此館,並納入「公有館」之列。大溪曾為木藝產業重鎮,木藝作品融合了榫卯、鑲嵌、雕飾、墨繪與髹漆等獨特的技法,名揚全臺。這些純熟的技藝,源於職人精神及師徒傳習時建立的倫理與工序守則,也是「做工藝、修身性」的寫照。
因此館內不僅展示大溪道地的木工藝品及木器等具體器物,更側重職人藝師的精神與倫理,讓人與人、素材、道具之間產生連結,將「藝師館」作為藝師精神傳承的基地,讓民眾進來參觀時,不僅欣賞木器工藝之美,也能體會職人的專業精神和技藝,而這些都是他們以畢生心血所得到的成就和榮耀。
這些「公有館」,從清朝、日據至戰後,都是重要的行政管理中心,不同世代的使用者和住展者,都在這兒留下了豐富的文化資產和生活印記,經過妥善的修繕和規劃之後,已成為串連大溪各文化據點的引擎,透過多元創新與創意,與大溪傳統的文化交流與對談。將大溪的故事,由點、線、面,串連成立體的文化網絡,成為資源分享及行銷的平臺。
街角館就是一個鼓勵居民學習及參與的計畫,任何一個具有故事與記憶的空間都可加入。店家的主人既是館長,也是策展者,透過調查、研究、展示、導覽,來展現常民生活、商家歷史及經營理念,讓原本私有的空間增加了公共服務的功能,與「公有館」形成聯合策展的伙伴關係。讓遊客走進大溪的大街小巷,就可看見自然、人文、生活與生產交織而成的活生生的教育場域,那就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的真諦。
目前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以這些「公有館」做為營運中心,預計一○四至一○八年間,分年分階段完成「六連棟」及「分局長宿舍」的修繕及再利用工程,作為展覽、教育推廣、文化藝術交流、藝師傳承、體驗工坊,及展示大溪特色人物及故事、社區參與營運等空間。
經過漫長的訪談,館長陳倩慧的結論是,木藝生態博物館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博物館。範圍廣及街屋、古厝、寺廟等古蹟,更納入普濟堂關聖帝君遶境聖誕慶典及其傳承百年的社頭文化,共同建構了大溪獨特的生活形態與在地文化。這些有形、無形的文化資產,都是木博館所要服務的範圍。
因此下述三章,將帶領讀者深入了解大溪老街、社頭文化,以及攸關大溪發展至鉅的社區營造,三者環環相扣,以建構完整的木博館的全貌。
群聚──木藝博物館群
一○四年一月,「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簡稱木博館)正式掛牌營運,三月二十八日正式開館。大溪居民及木藝匠師期盼多年,終有一座全國首創的木藝生態博物館,不但地方引以為傲,對大溪木藝的發展,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誕生,迥異於一般的專業博物館,有兩大要旨。一是為了保存文化資產,二是為了結合在地社群。這兩個看似毫不相干的領域,卻在博物館的框架下結合在一起,反應了大溪獨特的產業與在地社群之間緊密的互動關係,正是木博館的特色所在,簡而言之,它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博...
作者序
愛上大溪
早年我在《中國時報》工作時,負責撰寫一個叫「城鄉小調」的專欄,每趟出差撰寫專題報導時,得順便採訪當地的特色,以比較輕鬆的筆調來介紹那個鄉鎮。因屬「副產品」的屬性,題材相當廣泛,取材也相當主觀,反而比專題報導更能夠發揮,寫起來也更為得心應手。
久之喧賓奪主,竟成為我出差旅行採訪的主要目的,也讓我花費更多的心思在尋找各鄉鎮的特色,進行更深入的採訪,並從其中得到更多的滿足和樂趣。三年多下來,我幾乎走訪過臺灣近百個鄉鎮。之後我出國讀書,還把這系列的作品蒐集成書,分別收錄在《臺灣城鄉小調》、《蓬萊之旅》和《人間燈火》這幾本書中,為四十年前的臺灣鄉鎮留下了忠實的紀錄。
我重提這段往事,不盡然是懷舊或悼念那段文學界或出版界的黃金年代,而是溯本追源,強調在我的寫作生涯中,「城鄉」或者「鄉土」此一類型的題材,一直是我關注及採訪報導的焦點,也是創作的泉源,一路走來,至今仍一本初衷,難以忘情。
鄉土是臺灣文學的根,城鄉是臺灣的本,每個鄉鎮獨立來看,都有各自的風貌和特色,為在地人所獨尊、獨有且獨享。而全臺三一九個鄉鎮市串連、組合起來的,就是臺灣整體的風貌和特色。簡而言之,即是臺灣精神文化之所在,也是全體臺灣人的象徵,你我都是形塑者,也是隱身其中的縮影。
民國七十年間,大溪出了個「一代陀螺王」簡武雄,他是個石雕匠師,小時候很喜歡打陀螺,長大後看小孩在廟埕玩陀螺,又引發他的童心。有一天他突發奇想,想玩「成人級」的遊戲,用木頭車了一個五斤重的大陀螺,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沒事就拿出來抽打,看能否抽得動。經過不斷演練,終於成功地讓它旋轉起來。後來他們不斷挑戰新的紀錄,最後已能抽動旋轉五十公斤的大陀螺,透過媒體的報導,在地方轟動一時。
我對這個消息很感興趣,便去大溪採訪他,寫了一篇五千字的長稿,配上十多張照片,刊登在一八一期的《時報周刊》上,讓他成為全國性的知名人物。他為人熱情豪爽,相當好客,常邀請我到大溪「吃拜拜」,參加當地各種民俗慶典。我出國念書時,他還帶領「陀螺王」的班底,浩浩蕩蕩到桃園機場為我送行,讓我對大溪的風土民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那是我第一次愛上大溪。
簡武雄的住家就在和平路上,屬於老街的下街,與福仁宮和普濟堂仳鄰,我每次去都會遇到廟會活動,以及各種陣頭表演,其中又以關聖帝君遶境的「迎六二四」最為盛大熱鬧。我那時正熱衷臺灣的傳統藝術節慶的研究,從這兒汲取了很多養分,也寫了很多這方面的報導,深入地接觸到臺灣的宮廟文化之美,因而成了愛上大溪的第二個理由。
和平路是大溪最重要的老城區,也是最熱鬧繁榮的市街,店家林立,日據時代每個店家都有立面牌樓,非常典雅優美,七○年代一度曾面臨拆除的命運,幸好後來引入社造的概念,大多都保存了下來,成為百年來歷史發展的見證。遊客悠遊散步其間,感受到的是歲月沉澱下來的人文印記,還活生生地存在我們生活的周遭,觸手可及,俯拾皆是,這是我愛上大溪的第三個理由。
和平路上的諸多店家中,最引人注目,為數最多的,當屬木器傢俱行了。大溪號稱是「木藝之都」,名聞遐邇,都是拜木藝發達之賜,從而帶動了經濟發展和地方的繁榮,甚至外溢到信義路和員林路二側,形成一個非常完整的產業聚落。不僅歷史悠久,至今依然屹立不搖。
目前大溪老街周邊的木器相關行業及店家仍有百餘家,從事木藝相關的藝師也有六十多位,足見大溪木藝基礎之雄厚。只要走一趟老街,在狹長的街屋店面前,仍不時可以看匠師們勤奮的身影,有些傳承至今,已是第二或第三代的傳人。他們仍堅持手作的精神,一絲不苟地埋首在工作之中,為顧客提供最貼心的服務。這種高度的敬業精神,是我愛上大溪的第四個理由。
仔細觀察,這些林林總總的木器行與眾多的木藝職人中,有些仍固守傳統的經營模式,有些則已跳脫傳統的束縛,跟上文化創意的潮流,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將大溪木藝帶往創新的方向。這些求新求變,勇於接受挑戰的業者,顯然需要各界更多的關注,支持他們繼續走下去,以多元化的創新模式,開拓更大的商機和市場。
為達到這個目的,本書即聚焦在這個主題,在木藝博物館的專業協助下,從眾多的業者之中擬出八個具備相關條件的職人,做為報導的對象。其中三位是木雕藝術家,如「大昜」陳柏融家族、藍偉文和游禮海,走的是純粹的創作路線。「協盛」、「新玉清」和「三和」結合了餐飲、休閒與社造的概念,走多元化的經營模式。「水顏木房」從廢木入門,發展出極簡風格的傢俱美學,成為文創的典範。「堂和」女匠師的出現,則象徵性別的平等與跨越。
總之,這八家業者各有特色,明顯地與傳統的木藝店家有所區別,比較接近文創的概念,因而得到木博館的推薦,成為這本書所要報導的重點。由於具有創新的意涵,代表大溪木藝業勇於突破傳統的勇氣,成了我愛上大溪的第五個理由。
從傳統走向創新,甚或趕上文創的潮流,對大溪的木藝業者來說,是一條艱辛的道路。其中所經歷的摸索、試驗、挫敗的過程,都是一道道不易跨越的關卡,若沒有一隻領頭羊,給予政策上或行政上的支持,必然走得更為辛苦;而木藝博物館扮演的就是這樣的角色。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於民國一○四年一月正式掛牌營運,三月二十八日正式開館,對大溪木藝的發展,具有指標性的意義。事實上,從一○一年開始,地方即開啟博物館等相關議題的討論,可歸納為兩個重點,一方面要突顯大溪傳承百年的木藝文化,一方面也要呈現大溪百年城鎮文化的底蘊。因此定位為「生態博物館」,用來詮釋大溪自然、人文、生活、生產等各個面向交織而成的文化內涵。
其中的核心議題,當然還是大溪木藝的未來,面對匠師老化凋零的現實,如何在傳承中結合現代生活需求,強化設計及創新,積極建立大溪木藝品牌,正是館方的重責大任。三年來在館長陳倩慧的積極規劃下,正逐步地發揮功能,以母雞帶小雞的方式,輔導業者轉型,產業升級,朝文化創意產業的目標大步邁進。
看到木博館的誕生,和它所揭櫫的文化理念和內涵,讓我看到了大溪木藝業的未來,這也是我愛上大溪的第六個,也是最後一個的理由。
過去半年來,我風塵僕僕,經常開車往返青埔住家與大溪之間,深入大街小巷,遍訪耆老及木藝職人,拍攝人文景點,又歷時半年終於完成此書。詳述大溪的歷史文化、地理環境、人文景觀、木藝產業的興起、聚落的形成、木藝家族的師承乃至木藝生態博物館的成立。
這幾天對全書又詳細校對了一遍,彷彿重走了這一段奇妙的旅程,每一個腳印都清晰地浮現在眼前,其中的酸甜苦辣,不足為外人道來,只有自己了然於胸。愛上大溪其實不需什麼理由,只需一個「愛」字,就足以說明一切,但我仍羅列了六個理由,詳述大溪的可愛之處,希望能與讀者分享。是為序。
民國一○七年三月二十八日 寫於青埔
愛上大溪
早年我在《中國時報》工作時,負責撰寫一個叫「城鄉小調」的專欄,每趟出差撰寫專題報導時,得順便採訪當地的特色,以比較輕鬆的筆調來介紹那個鄉鎮。因屬「副產品」的屬性,題材相當廣泛,取材也相當主觀,反而比專題報導更能夠發揮,寫起來也更為得心應手。
久之喧賓奪主,竟成為我出差旅行採訪的主要目的,也讓我花費更多的心思在尋找各鄉鎮的特色,進行更深入的採訪,並從其中得到更多的滿足和樂趣。三年多下來,我幾乎走訪過臺灣近百個鄉鎮。之後我出國讀書,還把這系列的作品蒐集成書,分別收錄在《臺灣城鄉小調》、《蓬...
目錄
自序 愛上大溪
上卷 歲月風華
溯源 ── 木藝的崛起
師承 ── 木藝的興衰
群聚 ── 木藝博物館群
老街 ── 大溪的櫥窗
社頭 ── 大溪的信仰演義
蛻變 ── 大溪社造二十年
蘭室 ── 老屋的再生
下卷 職人典範
大易木雕工房 ── 陳柏融家族的轉型
協盛木器行 ── 木器與茶館雙重奏
新玉清 ── 木藝融入生活美學
堂和神桌 ── 女匠師黃裕凰
三和木器 ── 木藝的生活教室
藍偉文 ── 木藝界的苦行僧
枯木逢春 ── 水顏木房的常民美學
游禮海 ── 木藝職人的典範
自序 愛上大溪
上卷 歲月風華
溯源 ── 木藝的崛起
師承 ── 木藝的興衰
群聚 ── 木藝博物館群
老街 ── 大溪的櫥窗
社頭 ── 大溪的信仰演義
蛻變 ── 大溪社造二十年
蘭室 ── 老屋的再生
下卷 職人典範
大易木雕工房 ── 陳柏融家族的轉型
協盛木器行 ── 木器與茶館雙重奏
新玉清 ── 木藝融入生活美學
堂和神桌 ── 女匠師黃裕凰
三和木器 ── 木藝的生活教室
藍偉文 ── 木藝界的苦行僧
枯木逢春 ── 水顏...
商品資料
出版社:遠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8-06-01ISBN/ISSN:978957391063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56頁開數:17*23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