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國內第一本,針對巴金森氏症病友的居家運動書籍,針對病友們常見的各項動作障礙,提供合適的運動處方,詳細的文字配合插圖解說,介紹的運動相當淺顯易懂,讓病友與家屬們都很容易上手做運動。做運動,除了要有正確的動作指引,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的運動習慣。
病友若能好好地接受藥物與物理治療,保持運動的好習慣,維持10-15年以上的獨立自主生活,在目前醫療與健保發達的時代,應該是不難達到的。巴金森氏症是種退化性神經疾病,好發於中老年族群。肢體抖動、僵硬、動作緩慢、肌力減退、平衡與步態不佳、與常跌倒是影響病友日常生活功能與生活品質的主要原因。本書針對不同分期巴金森氏症病友設計各類運動與活動指引。期望除了用藥物控制以外,病友們能藉由適當的運動訓練,延緩功能退化與提升生活品質。
對巴金森氏症病友而言,物理治療師在評估過病友的肌力、肌肉張力、關節活動度、靜態與動態姿勢控制與平衡能力、行動能力如翻身、坐起、站起與坐下、走路與轉彎等功能之後,會為每位病友設計「量身訂作」的個人化運動處方箋,也會教病友怎麼做這些運動才正確。即使已服藥物來改善症狀,病友還是要規律運動,因為規律運動加上規律服藥,才能較有效的延緩退化,讓患者維持較好的動作功能與生活品質,比只靠藥物或只靠運動都好。
作者簡介:
湯佩芳
臺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臺大醫院兼任物理治療師
黃正雅
臺大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臺大醫院兼任物理治療師
章節試閱
慢速的鏡頭,抖動的人生
60歲的陳先生,正盤算著幾年後退休的愜意人生,卻覺得右手總是怪怪的,指頭偶而抖一下,右肩容易疲倦痠疼,寫字愈寫愈小,無法開展。逛街時常常被老婆催促,走快一點,腰背要挺直;參加宴會時,不知不覺得要藏起那隻愈來愈不安靜,抖動的右手。
他困惑著:「我是中風了嗎?還是五十肩?還是大腦長瘤?還是那個叫巴金什麼的病?」
什麼是巴金森氏症
19世紀的倫敦,一位平常熱愛觀察人們行為與社會現象的開業醫師,他的名字叫詹姆士‧巴金森醫師(James Parkinson)。巴金森醫師注意到他的病人或是街上人來人往的某些老先生,似乎有著共同的一種症狀:走路時面無表情向前微傾,步伐小,行走速度緩慢,雙手僵直地貼在身邊,指頭不停地抖動。遇到轉彎時須先從原地小步伐地慢慢轉身子,待完全轉至行走方向時才又繼續往前走。
他覺得這是很值得記錄下來的一種老人疾病,因此在1817年發表了一篇文獻,命名為顫抖的無力症 (shaking paralysis) 。隨著20世紀醫學的進展,科學家逐漸了解這種容易發生在老年人的疾病,原來是導因於大腦缺少了一種非常重要的原料,叫作「多巴胺」。多巴胺能夠驅動大腦的運動迴路,就好像汽車有了石油才能帶動引擎,啟動輪胎,車子往前跑。
多巴胺是我們中腦「黑質」神經核團裡的「多巴胺神經細胞」所產生,多巴胺神經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但巴金森氏症病友的多巴胺神經,卻減少得更為迅速。目前的研究發現,當多巴胺神經細胞減少大於60%時,就可能產生各種程度不等的肢體活動障礙。因此,巴金森氏症被界定為缺乏多巴胺的神經退化性疾病。
這種退化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但絕非老年人專利,近年來,中年或壯年發病者亦時有所聞。創作膾炙人口民歌「橄欖樹」的音樂大師李泰祥,在50歲時發現得了巴金森氏症,但此病症並無法限制他對音樂熱愛的心。我們仍可在新聞畫面上看到,即使有著微微顫抖且僵硬的表情,李泰祥老師仍神采奕奕地宣示他的創作計畫。長年受巴金森氏症所困的他,除了肢體不便,仍然是才華洋溢的大師!如何以正確的方式來面對巴金森氏症,使疾病對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對病友與家屬是極重要的!
巴金森氏症的診斷
醫生診斷疾病總是要望、聞、問、切。因此診斷巴金森氏症需要詳細觀察病人的行、住、坐、臥,其症狀多出現在肢體與行動的障礙。
典型的四大症狀
˙動作遲緩。
˙靜止型的顫抖,指肢體或下巴出現不自主的抖動,此抖動多半在肢體在放鬆、且沒做動作時才會出現,但當做動作時抖動就消失了。
˙身體或四肢僵硬。
˙姿勢上的平衡或步態異常,如步伐變小、腳抬不高;患者常會抱怨因為身體僵硬,睡覺時翻身困難或是早上起床時不容易由躺姿到坐起。而平衡或步態異常也常是造成跌倒的重要因素。
除以上問題,患者多半還會出現姿態傴僂、彎腰駝背的樣子、表情僵硬、且行走時,手臂不會像一般人有自然的擺動,而是僵在身體的兩側。由於中樞性的持續性肌肉緊張,導致肌肉疼痛、或是身體無法伸直、手指活動也較為困難。然而這些常見症狀並非每一位患者都兼而有之,而是依病情不同而出現部分或全部的 症狀。
一般病情進展會從單側開始,例如出現單側手或腳,不自主的抖動加上肢體僵硬,動作變慢。這種情況逐漸影響到身體雙邊,接著身體平衡也開始受到影響;再過幾年,變得容易跌倒,可能需要輔具,漸漸地在沒有他人幫助的情況下,只能臥床或是坐輪椅。
若觀察到家人出現上述提及的動作知問題,需儘早至醫院進行診斷以及早給予適當的治療、延緩退化速度。一般而言,病友若能好好地接受藥物與物理治療,保持運動的好習慣,維持10-15年以上的獨立自主生活,在目前醫療與健保發達的時代,應該是不難達到的。
除了依症狀判斷,醫生還可以藉助腦部核子醫學的檢查,確認大腦多巴胺的含量確實有下降,且判斷下降程度是否與臨床運動功能異常吻合。這樣可以提高診斷正確率到90%以上。因此,目前巴金森氏症的診斷在有經驗的神經科醫師方面都沒有太大的問題。
巴金森氏症的治療
近年來,巴金森氏症的治療已邁入個人化,由於巴金森氏症的狀況因人而異,所以針對症狀和病程進行個人化的階段性治療,是很重要的。目前已經有許多藥物可用於控制或改善巴金森氏症的症狀,如左多巴(Levodopa),便為臨床上最常使用的藥物。
巴金森氏症的症狀,起因於腦中多巴胺分泌的不足,因此以服用多巴胺類的藥物,使腦中多巴胺含量盡可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以獲得症狀的改善。除了以藥物控制,還可以透過外科手術改變大腦生理迴路的「深腦刺激術」。外科醫生將能夠導電的電極安裝在腦部的深層組織,通常是放在視丘下核(subthalamic nucleus)的地方進行電刺激, 很像是心臟調節器一樣,用以調控大腦迴路的運作,輔助藥物治療的不足,改善整體的運動功能與生活品質。除此之外,還在試驗中的神經生長激素與幹細胞移植,也都提供了神經細胞再生的希望。
藥物治療與外科手術,雖然是大家很關心的事情,但是很多人卻忽略掉,除了上述所提之治療方式,臨床與研究上也發現:在醫師量身訂製的療程下配合適當的運動治療,許多患者的症狀都能獲得良好的控制和緩解。
藉由適當的運動介入,可以有效提升病友動作控制與姿勢平衡,使病友具有較佳的日常生活能力。據生物醫學的研究,運動也能增進生長激素的分泌與神經細胞突觸的再生。本書後續篇章,將針對病友不同的動作或認知功能,提出居家運動方式,促進病友的生活品質。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以樂觀而無畏的精神,展開抗病的人生!
慢速的鏡頭,抖動的人生
60歲的陳先生,正盤算著幾年後退休的愜意人生,卻覺得右手總是怪怪的,指頭偶而抖一下,右肩容易疲倦痠疼,寫字愈寫愈小,無法開展。逛街時常常被老婆催促,走快一點,腰背要挺直;參加宴會時,不知不覺得要藏起那隻愈來愈不安靜,抖動的右手。
他困惑著:「我是中風了嗎?還是五十肩?還是大腦長瘤?還是那個叫巴金什麼的病?」
什麼是巴金森氏症
19世紀的倫敦,一位平常熱愛觀察人們行為與社會現象的開業醫師,他的名字叫詹姆士‧巴金森醫師(James Parkinson)。巴金森醫師注意到他的病人或是街上人來人往的某些...
目錄
序
正確運動好重要、物理治療好給力╱曹昭懿
巴金森氏症病友的最佳推手,物理治療師╱鄭素芳
好的居家運動指引書籍,對病患及家屬十分重要╱蔡崇豪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陶德賢
讓物理治療師長期陪伴您╱湯佩芳
了解巴金森氏症、與之和平共處╱黃正雅
導讀 慢速的鏡頭,抖動的人生
第一章 隨病程進展,運動有方法
就算開始服用巴金森氏症藥物,切記配合運動處方做運動
客製化的運動治療處方
第一期的預防性運動
第二章 身心放輕鬆,手腳減抖動
手腳抖動來自疾病本身與緊張
常用的三種放鬆運動
第三章 伸展運動改善僵硬與姿勢不良
僵硬與姿勢不良,是病友容易出現的症狀
動動身體好靈活
拉拉手腳好輕鬆
第四章 有氧與肌力運動該這樣做
足夠的下肢肌力,是維持身體平衡的重要關鍵
常見的肌力訓練運動
有氧運動增進耐力與心肺功能
第五章 看著鏡子做口腔與臉部運動
改善講話能力,發音及臉部肌肉的訓練
不自主流口水該怎麼辦
第六章 不同姿勢間的轉位運動與床上運動
坐、站、躺的轉位
床上的躺姿運動
第七章 坐與站的平衡運動
平衡為動作基石
四面八方的坐姿平衡訓練
善用外在目標訓練站姿平衡
第八章 行走運動
多走多動好福氣
重心轉移是行走的基本要件
第九章 改善手臂與手指功能的運動
雙手靈活,改善手臂功能的運動
彈指神功,改善手指功能的運動
第十章 行動輔具的正確選擇與使用
醫療用的輔具是醫療器材
常見的行動輔具
第十一章 認知功能訓練活動
巴金森氏症非只有動作相關問題
認知功能的檢測
第十二章 另類運動療法
不同的另類運動療法有不同的療效
另類運動療法能取代個人化運動治療處方嗎
後記 給讀者們的小叮嚀
序
正確運動好重要、物理治療好給力╱曹昭懿
巴金森氏症病友的最佳推手,物理治療師╱鄭素芳
好的居家運動指引書籍,對病患及家屬十分重要╱蔡崇豪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陶德賢
讓物理治療師長期陪伴您╱湯佩芳
了解巴金森氏症、與之和平共處╱黃正雅
導讀 慢速的鏡頭,抖動的人生
第一章 隨病程進展,運動有方法
就算開始服用巴金森氏症藥物,切記配合運動處方做運動
客製化的運動治療處方
第一期的預防性運動
第二章 身心放輕鬆,手腳減抖動
手腳抖動來自疾病本身與緊張
常用的三種放鬆運動
第三章 伸展運動...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0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