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年剪裁民國歷史 書寫雲詭波譎的事件與人 澄清善惡 援史明志 為士人清流招魂
民國肇造,中國社會發生巨大變動,湧現一批由戊戌變法時期的士大夫轉化而來的維新志士,他們以「開民智,新民德,鼓民力」為己任,自覺地自我啟蒙,宣傳民權,傳播「新學」,鼓吹文化的革命,以救亡圖存。
民國元年至民國六年(1912—1917年),中國出現了新思潮洶湧澎湃的壯麗景觀。一代舊士大夫轉變而來的文化人,寫就了當時和後來的「人與文化」的深刻內容。本書依據翔實史料,客觀描寫大師們的崇高與卑微,飛揚與落寞,讓今天回溯那段歷史的讀者,依然感受到 「涅槃時代」中的拳拳之心與磅礡力量。
作者簡介:
汪兆騫
生於1941年,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原《當代》副主編兼《文學故事報》主編。中國作協會員。著有《往事流光》《香盈碧蓮花》《春明門內客》《記憶飄逝》《紫塞煙雲》《張騫》等,新近出版有《民國清流1:那些遠去的大師們》《民國清流2:大師們的「戰國」時代》《民國清流3:大師們的中興時代》《民國清流4:大師們的抗戰時代》《文壇亦江湖:大師們的相重與相輕》。
章節試閱
民國元年
(1912 年)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建立,周樹人隨蔡元培入京;
梁啟超結束流亡生涯;蘇曼殊以小說奉獻文壇
1912 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宣佈中華民國成立。其在任職典禮上宣讀誓詞曰:
顛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於國,為眾服務。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世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謹以此誓於國民。
中華民國初建,可謂流年不利,經濟凋敝,民生艱難,社會矛盾重重,與列強關係複雜,改良革命黨派較量紛爭,新舊思想文化衝突,各種亂象迭出。怎一個亂字了得!
南京建立中華民國,北京清廷猶在,南京革命黨人在北京暗殺清廷大員。 1 月16 日,袁世凱乘車途經祥宜坊酒店時,從店內飛出炸彈,炸死其侍衛八人,而袁毫髮未傷逃離現場,當日即派軍警捕殺張光培等革命黨人。26 日,皇室親貴宗社黨黨首良弼,被刺殺身亡,王公貴族聞訊紛紛逃離北京。
是年2 月12 日,清宣統皇帝溥儀宣佈退位,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八年之大清王朝壽終正寢。次日,孫中山謹守承諾,推舉袁世凱擔任臨時大總統。新總統必須親到南京受任,遵守《臨時約法》三個條件。29 日,袁世凱指使曹錕發動政變,以此為藉口,拒絕隨蔡元培、宋教仁等迎袁專使南下南京履職。袁世凱於3 月10 日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
5 月,上海公共租界華洋巡捕來到民權報社,拘捕《民權報》主筆戴季陶。因他曾在該報發表短文《殺》,寫下此語:“熊希齡賣國,殺!唐紹儀愚民,殺!袁世凱專橫,殺!章炳麟阿權,殺!”輿論界強烈譴責租界當局干涉言論自由,戴被罰洋
三十元,獲釋。
6 月,沙俄在新疆策動和闐(今和田)策勒縣血案,藉此派兵入侵喀什噶爾,要求賠款,袁世凱政府以付給“賠償款”和懲處中國有關官民的條件,屈辱了結此案。
7月,西藏發生叛亂,邊陲危殆,舉國譁然。遂有川軍入藏,滇軍征西。正值川滇兩軍順利收復川邊藏族區,乘勝深入西藏腹地之際,英國駐華公使向北京政府提出抗議,聲稱中國不得干涉“西藏內政”,並以不承認中華民國,助西藏獨立為要挾。迫於壓力,袁世凱下令入藏軍隊停止前進,川滇軍入藏平叛功虧一簣。
9 月11 日,清皇室在北京金魚胡同那家花園設宴歡迎孫中山和黃興。宴會上,貝子溥倫致辭,讚揚“孫、黃二君皆今日中國非常之人,故能建非常之業”云云。黃興致答詞,言及“非隆裕皇太后之明哲及諸公之輔佐,成功絕不能如此之神速”。有趣
的是,雙方皆退出政壇,其互捧皆言不及義。
10 月,梁啟超正式結束十四年流亡生涯,在各方力邀之下,回到天津。在梁氏廣泛周旋下,共和建設討論會、共和促進會、國民新政社、國民協會、共和統一黨、共和俱進會六個政體合併,組成民主黨,推湯化龍為幹事長,後又推梁啟超為領袖。該黨政綱為普及政治教育,建設鞏固政府,擁憲法護自由等。其實際目的在於實現組閣。
是年,伴著國民政府成立,文化也出現新氣象。“南社奇才”蘇曼殊,以小說奉獻文壇;章士釗、蔡元培聯名登報《求劉申叔通信》,尋找“國學深湛”之士劉師培。清流紛紛登場亮相。
1.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建立,政界、文化界空前活躍,周樹人隨蔡元培入京
2.
1912 年1 月1 日,上午10 時,上海火車站聚萬人之眾,彩旗招展。上海各界歡送孫中山乘滬寧線專列赴古城南京,參加大總統受任典禮。
去歲12 月28 日晚,十七省代表四十五人相聚南京,舉行選舉預備會。選出孫文、黎元洪、黃興三位為大總統候選人。在次日舉行的正式選舉大會上,以一省一票計,實行無記名投票。代表投票後,公開開箱驗票。十七省代表依次投票,十六票投給孫文,一票給黃興,孫文以絕對多數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那天,會場掌聲雷動,
口號響亮,眾人呼曰:“中華共和萬歲!”淚飛如雨。
孫文乘坐的專列,在冬季的南方大地上馳騁了七個小時,徐徐抵達南京下關車站時,軍樂高奏,禮炮齊鳴,口號聲此起彼伏。不遠的長江上停泊的軍艦,也響起隆隆的禮炮聲,在如血的夕陽中,漂向遠方。
大總統的受任典禮是深夜11 時舉行的,孫文在受任典禮上宣讀了誓詞。各界代表、駐華使節、中外各大報紙的記者,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1 月2 日,孫文通令各省,自此刻始,改國號為中華民國,以公元紀年。
1 月3 日,各省代表會議,選出黎元洪為副總統,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這一天,在紹興府中學任教的周樹人,於紹興《越鐸日報》的創刊號上,發表了《〈越鐸〉出世辭》一文,署名黃棘。文章從“於越”(古會稽)“無敵於天下”,“卓苦勤勞之風,同勾踐堅確慷慨之志,力作治生,綽然足以自理”,而後“黃神嘯吟,民不再振”,寫到現“越人於是得三大自由,以更生於越”,“民氣彭張,天日騰笑”,“共和之治,人仔於肩,同為主人,有殊台隸”。此為最早頌揚建立中華民國之民間話語。
周樹人於1909 年自日本返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課餘集唐代以前的小說《古小說鈎沉》,編成古代有關會稽史地人物的逸文《會稽郡古書雜集》,思想消沉。1911 年,辛亥革命爆發,受到鼓舞,在家鄉積極宣傳革命。1912 年,周樹人用文言文作短篇小說《懷舊》,署名周逴,於1913 年4 月發表在上海的《小說月報》上。
小說描繪了一個小鎮在革命風聲吹到時封建勢力的種種表現。《小說月報》在主編“附志”中,認為該小說對那些“才解握管,便講詞章,卒致滿紙餖飣(比喻堆砌辭藻—引者),無有是處”的初學作者說來“亟宜以此等文字藥之”。
捷克漢學家普實克在《魯迅的〈懷舊〉—中國現代文學先鋒》一文中說,由於小說“用現代的眼光觀察世界,對現實的某些方面有與眾不同的新興趣”,特別是小說以“現代方式”結構情節,“可以清楚地感覺到它完全是一部新的現代文學的作品,而不屬於過去一個時代的文學”。
《小說月報》主編在“附志”中說的話,可信。而普實克的評價有溢美之嫌,他迴避了小說對革命的冷漠,且其“現代的眼光”“現代方式”云云,概念頗為含混。但周樹人繼承中國小說傳統又汲取世界文學營養的極富個性的小說中入木三分的諷刺筆墨,讓人們看到小說的一種新氣象。他的高水平小說已呼之欲出。
隨著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周樹人應教育總長蔡元培之邀,先在南京教育部任職,旋又到北京任教育部僉事。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讓他由些許的興奮再次陷入苦悶和消沉。1912 年至1917 年,周樹人沒有一篇像樣的文學作品誕生,拿著豐厚的俸祿每天以抄寫古書、輯錄金石碑帖、校訂古書、潛心於佛道經典,消磨時光。
1 月4 日,章太炎在上海創辦《大共和日報》。這是民國元年重要的報紙之一。章太炎是一位革命家,也是著名的學問家,人稱古代雜文學體系的總結者。其弟子眾多,弟子周樹人兄弟、錢玄同等皆成大學問家。他從追隨康(有為)梁(啟超),到與維新派分手,與保皇派鬥爭而成為革命者,對當時一代人轉投革命,產生過較大影響。
3 月2 日,孫中山的南京臨時政府宣佈廢除《大清報律》。兩天後,內務部公佈《民國暫行報律》三條,不料引起輿論界之軒然大波,遭到各大報紙的聲討。這是給孫中山和南京臨時政府的當頭棒喝。
3 月7 日,章太炎在自創的《大共和日報》及老牌《申報》刊出《卻還內務部所定報律議》,反對《民國暫行報律》,各報紛紛轉載。3 月6日,《申報》《大共和日報》《時報》《神州日報》《天鐸報》等全國各大報紙聯合致電孫中山,說:“今殺人行劫之律尚未定,而先定報律,是欲襲滿清專制之故智,鉗制輿論,報界全體萬難承認。”
3 月9 日,孫中山以“既未經參議院議決,自無法律之效力”為由,令內務部取消《民國暫行報律》。
1912 年2 月12 日,清宣統皇帝溥儀宣佈退位,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八年的大清王朝結束。
1 月10 日,張謇密電袁世凱,以南北軍人名義,提議召開國民會議,決定政體,迫清帝退位。袁接電後,一面積極逼迫其主子宣統退位,一面向南方探詢自己被舉為總統的可能性。15 日即得到孫中山讓位臨時大總統之承諾,袁大喜過望,開始施展權謀“逼宮”。
1 月16 日,天飄大雪,北方革命黨人組織行刺袁世凱。上午,袁氏馬車途經祥宜坊酒店時,飛來一顆炸彈,炸翻袁世凱馬車。袁卻從車下爬出,抓住馬匹,翻身上馬,絕塵而去,死裡逃生。當晚,宗社黨領袖良弼從外面乘馬車歸家,埋伏該處的革命黨彭家珍化裝成軍官,扔出炸彈,一塊彈片從下馬石回彈進他的後腦,彭家珍立即被炸死。良弼被炸成重傷,送往醫院急救,兩日後身亡。堅持不願清帝退位的王公貴族聞訊後,紛紛逃至天津、上海,躲在租界地,當起寓公。後來,袁世凱令軍警搜查刺客,捕獲十人,其中張光培、黃之萌、楊禹昌喋血當時。
1 月26 日,袁授意段祺瑞等四十六名將領,通電要求清廷明頒退位諭旨,確定共和,否則將率兵入京。
1 月30 日,清廷召開“御前會議”,決定退位,接受共和政體。
2 月3 日,隆裕太后悲悲淒淒授權袁世凱與南京臨時政府磋商退位條件。11 日,隆裕太后認可議定的優待條件,決定讓清帝溥儀退位。此日,在紫禁城養心殿,舉行清廷最後一次朝儀,以溥儀名義發佈了退位詔書。遺老遺少長跪大殿,以頭搶地,哭聲震天……
2 月13 日,清帝遜位後,孫中山謹守承諾,推薦袁世凱擔任民國臨時大總統。這天,孫中山向臨時參議會提交辭職咨文並推薦袁世凱繼任。咨文提出三個附帶條件:臨時政府設於南京,不得更改;新總統親到南京受任之時,原總統及國務員始行解職;臨時參議院所定臨時約法,新總統必須遵守。
2 月14 日,臨時參議會接受孫中山辭職。
2 月15 日,舉袁世凱為第二任臨時大總統,決定臨時政府仍設在南京,並電請袁世凱前來就職。是日,臨時參議院派蔡元培、宋教仁、汪精衛等為特使,赴北京促請袁世凱到南京。27 日,迎袁專使抵達北京,袁世凱為他們舉辦了盛大的歡迎儀式,各國駐華使節、各界名流、新聞界都應邀參加。次日,袁世凱又特邀蔡、宋等人開茶話會。袁表示:“極願南行,一俟擬定留人選,即可就道。”然而,29 日傍晚,袁世凱卻派兵襲擾特使住所,指使曹錕所屬陸軍第三鎮兩個營發動兵變,為拒絕南下就職製造藉口。此後兩天,通州(今北京通州區)、保定、天津也發生“兵變”,政局混亂。袁不能南下的理由充分。
3 月10 日,袁世凱如願地在北京宣佈就任臨時大總統。混跡政壇軍界多年的袁世凱略施小技,便使政治對手處於被動。
3 月11 日,未解臨時大總統之職的孫中山,正式公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由中華人民組織之”,“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該約法按照西方民主制度和“三權分立”“代議政法”的原則,規定以參議院、臨時大總統、國務員、法院行使國家統治權。並規定參議院行使全國立法權,選擇臨時大總統、副總統,對臨時大總統行使的重要權力,具有最後決定權。參議院自國會成立之日起解散。其職權由國會行使。
臨時大總統攬政務、公佈法律,統率全國陸海軍、制定官制官規,任免文武官員等。其行使職權時,須有國務員副署。
約法同時規定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財產、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通信和信教等自由。第十五條又規定“本章所載人民之權利,有認為有增進公益,維持治安,或非常緊急必要時,得依法律限制之”云云。
正在主持《民立報》筆政的章士釗,立刻著文予以批駁,指出“增進公益,維持治安”,“非常緊急必要”等皆缺乏一定的界定,伸縮性太強,難以公正執行,有悖言論自由的原則,且與第六條構成衝突。
章士釗,字行言,湖南長沙人,1901 年至武昌求學,次年入南京陸學堂,因參加學潮被開除,後到上海入愛國學社。1903 年任《蘇報》主筆,宣傳革命。“《蘇報》案”發生後,聞訊潛逃。後又創辦《國民日日報》繼續鼓吹革命。報紙再次被迫停刊。於1904 年與黃興籌建華興會,密謀發動長沙起義,未成,逃至上海。不久,因參與刺殺前廣西巡撫王之春事件被捕,獲釋後東渡日本留學。1908 年,轉至英國求學,入愛丁堡大學專修政治經濟學。1911 年,武昌起義後回國,任《民立報》編輯,繼而自創《獨立週報》,批判當時的政治弊病。
3 月29 日,袁世凱任命的國務總理唐紹儀出席參議院會議,發表政見,並提出十個總長的人選。經參議會投票通過,外交總長為陸徵祥、內務總長為趙秉鈞、財政總長為熊希齡、陸軍總長為段祺瑞、教育總長為蔡元培、司法總長為王寵惠、農林總長為宋教仁、工商總長為陳其美。
但剛到6 月15 日,國務總理唐紹儀辭職,離京去津。
唐紹儀,又作紹怡,字少川,廣東香山人,近代資產階級官僚。1874 年,由容閎帶領赴美國留學。回國後,在天津結識袁世凱,並隨之到朝鮮,任駐仁川領事。中日甲午海戰爆發後,繼袁任代理駐朝鮮商務專員,後又以道員隨袁至山東、直隸任職,後歷任外務部侍郎、郵傳部尚書、鐵路總公司督辦、奉天巡撫和赴美專使等職。辛亥革命時,任北方議和全權代表,參加南北議和。唐乃袁之親信,一直受其重用。
當了國務總理後,在責任內閣制問題上,與袁發生分歧。唐紹儀採取與同盟會合作的態度,提議在內閣中“多用南方人”。而袁則堅持在各要害部門安插北洋舊人。唐感到自己完全被架空。
4 月,唐與比利時華比銀行簽訂借款合同,遭到四國銀行團強烈反對,並蓄意報復,揚言“非唐辭職,不能借款”。唐內閣陷入財政困境。
6 月,經袁批准的直隸都督王芝祥到京,袁又改派他為南方軍隊宣慰使,並發出唐紹儀拒絕副署的委任令,公然破壞《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條例,唐紹儀被迫辭職。
唐紹儀辭職後,先到天津,再赴上海,於民國六年(1917 年)再度出山,參加護法軍政府。民國八年(1919 年)任南方議和代表,與北洋軍閥代表朱啟鈐在上海議和。此後,歷任國民黨政府國府委員、西南政務委員會委員兼中山縣縣長。民國二十七年(1938 年),日本佔領上海後,唐甘當漢奸,與日本人勾結,被刺殺身亡。
8 月25 日,在北京湖廣會館,同盟會、統一共和黨、國民黨、國民共進會和共和實進會召開大會,正式宣佈,五黨合併,成立國民黨,發表宣言並選舉孫中山為理事長,宋教仁、黃興等八人為理事。同盟會改組為公開政黨後,人數大增。唐紹儀內閣倒台,同盟會總幹事宋教仁,積極籌劃改組同盟會,以爭取在參議院中佔據多數議席。
孫中山一行是8 月24 日經天津到達北京的,袁世凱以迎接國家元首的禮節,隆重歡迎。袁世凱為了麻痹革命黨人,邀請孫中山、黃興、黎元洪等人來京共商國是。孫中山在京逗留二十五天,同袁晤談十三次,討論遷都、幣制改革、鐵路計劃諸問題。9 月,黃興也到達北京,同孫中山極力勸說袁加入國民黨,組成國民黨內閣,袁虛以逢迎,騙取孫中山和黃興的信任。
9 月,孫中山等人離京後,袁世凱公佈與孫中山、黃興、黎元洪商談擬定的中華民國“八大政綱”。袁在5 月便與黎元洪秘密勾結,電邀武昌起義重要將領張振武到京“商議國是”,張奉召北上,被授以總統府軍事顧問虛職。6 月,再召張入京。張和隨員方維到京後,袁表面盛情招待,暗中派軍警捕逮張及方維,並命軍政執法處處長陸建章連夜將二人殺害。消息傳出,輿論大譁,黃興兩次通電袁世凱,要求公佈張、方“謀反”證據。蔡元培等成立法律維持會,呼籲各界“盡維持之天職”。於是,袁世凱急忙擬定“八大政綱”並通電全國,製造與革命黨人精誠合作之假象,以穩定動盪的政局。
張振武,原名堯鑫,更名竹山,字春山,原籍湖北羅田,後寄居竹山。早年入湖北師範學校求學,1904 年留學日本,入早稻田大學學法律政治,入體育會研究戰陣攻守之法。次年入同盟會,擔任湖北黨務領導工作。不久,回國參與徐錫麟安慶起義,失敗後再逃亡日本,旋即歸國繼續奔走革命。1908 年加入共進會,發動並領導武昌起義,任湖北軍政府軍務部副部長,率部眾與清軍鏖戰,身負重傷,仍堅守武昌孤城。南北議和達成後,與孫武、劉成禺等在上海組織民社,成立民社武漢支部。袁世凱先後委以總統府顧問、蒙古調查員等職,張均不就。袁認為其對己有異心,遂與黎元洪勾結將他騙到北京,羅織罪名,秘密殺害。
10 月8 日,梁啟超自日本買舟渡洋抵天津,結束自戊戌變法失敗後,長達十四年的流亡生涯。
從上面枯燥而冗長的敘述中,讀者對中華民國元年應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清廷退位,南北議和,中山讓位,舉國共和,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然而亂象頻頻,災難重重,各種政治力量在暗中較量,政局仍動盪詭異,雖為民國,而國民猶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民國元年
(1912 年)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建立,周樹人隨蔡元培入京;
梁啟超結束流亡生涯;蘇曼殊以小說奉獻文壇
1912 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宣佈中華民國成立。其在任職典禮上宣讀誓詞曰:
顛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意,文實遵之,以忠於國,為眾服務。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世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謹以此誓於國民。
中華民國初建,可謂流年不利,經濟凋敝,民生艱難,社會矛盾重重,與列強關係複雜,改良革命黨派較量紛爭,新舊思想文化衝...
目錄
第一章 民國元年(1912年)
1.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建立,政界、文化界空前活躍,周樹人隨蔡元培入京
2. 流亡日本的康有為、梁啟超苦澀咀嚼往事
3. 「佞西學太甚」的譚嗣同喋血菜市口
4. 康、梁與孫中山及梁啟超豐富的感情世界
5. 章太炎、蔡元培的《求劉申叔通信》及與康、梁的分歧
6. 周樹人作小說《懷舊》,梁啟超辦《新小說》
7. 傳奇人物蘇曼殊
第二章 民國二年(1913年)
1. 轟動全國的宋教仁案,一臉錯愕的梁啟超、熊希齡
2. 「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之周樹人
3. 從異鄉夢裡走出的周作人
4. 已過氣的康有為扶老母之柩回鄉,情何以堪
5. 南社詩人唱起大風歌,給詩壇吹來一股浩然之氣
6. 大名鼎鼎的「布衣」林紓「帶領我進了一個新天地」(錢鍾書語)
第三章 民國三年(1914年)
1. 將西學引入中國的先驅者嚴復
2. 李大釗在《調和之法則》一文中,支持章士釗的「調和論」
3. 和晚清小說相比,民初的《斷鴻零雁記》《玉梨魂》等政治意識明顯衰退
4. 與「新小說」雙雄並峙的翻譯文學作品也大行其道
第四章 民國四年至民國五年(1915—1916年)
1. 新文學革命與陳獨秀創辦的《新青年》
2. 胡適在《新青年》發表翻譯小說《決鬥》
3. 「民國大佬」吳稚暉與《新青年》
4. 新聞和文學聯手演繹袁世凱稱帝黃粱美夢
5. 已聞新文化運動雷聲,孫中山讚書生梁啟超等反帝制,表現了民族之正氣
第一章 民國元年(1912年)
1. 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建立,政界、文化界空前活躍,周樹人隨蔡元培入京
2. 流亡日本的康有為、梁啟超苦澀咀嚼往事
3. 「佞西學太甚」的譚嗣同喋血菜市口
4. 康、梁與孫中山及梁啟超豐富的感情世界
5. 章太炎、蔡元培的《求劉申叔通信》及與康、梁的分歧
6. 周樹人作小說《懷舊》,梁啟超辦《新小說》
7. 傳奇人物蘇曼殊
第二章 民國二年(1913年)
1. 轟動全國的宋教仁案,一臉錯愕的梁啟超、熊希齡
2. 「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之周樹人
3. 從異鄉夢裡走出的周作人
4. 已過氣的康有為扶老母之柩...
商品資料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7-12-20ISBN/ISSN:978988846630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80頁開數:16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