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祕密》是蒙特梭利對孩童之謎的探索和答覆,
書寫她在兒童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工作,論述了孩童教育的原則和方法。在書中,蒙特梭利指出:「兒童並不是一個只可以從外表觀察的陌生人。更確切地說,童年構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為一個人是在他的早期就形成的。」「為兒童的利益所作的孜孜不倦和真誠的努力將使我們能夠發現人類的祕密,正如科學的調查研究能使我們洞察眾多的自然祕密一樣。」
它有助於了解兒童發育和成長祕密。在書中,蒙特梭利詳細而生動地描述了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揭開孩童成長神祕的革命性觀念。它讓世人了解到,孩童具有豐富的潛在能力,然而孩童只有在一個與他的年齡相適應的環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會自然地發展,並展現他內心的祕密。而有些孩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發育和成長,主要是因為受到成年人的忽略和壓抑。因此,感受最深的是:孩童教育的原則和方法應是理解、尊重孩童,根據孩童身心發展的規律,為孩童實現自身的潛在能力提供所需的幫助。
但蒙特梭利教育方法也存在著一定的侷限性,如過分強調教育的價值,而貶低玩具的價值;具有神祕主義和宗教色彩等等。因此,我們在學習和借鑑蒙特梭利教育理論方法的過程中,應秉持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宗旨,結合具體情況加以改造和創新。
․一本風靡全球的幼兒教育名著
․本書作者創立了聞名於世的蒙特梭利教育體系
․作者強調早期教育的必要性,有助於家長了解孩子,了解兒童的祕密
作者簡介:
瑪麗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
義大利著名的兒童教育家,創立了聞名於世的蒙特梭利教育體系。被譽為「我們期待教育和世界和平的偉大象徵」,也是「20世紀贏得歐洲和世界承認的、最偉大的、科學的和進步的教育家之一」。
譯者簡介:
梁海濤
北京外國語學院法語系義大利語專業,曾任外交工作多年。譯有《愛的教育》、《木偶奇遇記》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兒童的世紀
短短幾年裡,兒童看護和兒童教育方面出現快速驚人的進步,不僅僅是因為生活方式的變革,更與思想的覺醒密切相關。它不僅是十九世紀九○年代兒童衛生保健的進步,而且更突出的表現在兒童本身的個性有著新的表現,並有著最重要的作用。
如今,如果不重視和了解兒童的生活,就不可能深入地研究醫學、哲學或社會學的各個學科。
為此,一個簡單的比喻就是胚胎學對所有生物科學,甚至是人類進化的影響。就兒童而言,必須承認,兒童的影響遠比人類反映的其他所有問題影響更大。
不是生理意義上的兒童,而是精神意義上的兒童為人類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原動力。是「兒童的精神」決定了人類未來可能取得的進步。
瑞典作家和詩人艾倫.凱早已預言,我們的世紀將是「兒童的世紀」。
如果人們耐心查閱歷史文獻,就會無不巧合地發現,義大利國王維多利奧.艾瑪努埃萊三世在一九○○年(世紀之交)因其父親遇害而繼承王位時,他加冕的第一次講話中也表達了同樣的思想。在講到新世紀新時代到來的時候,他就把它稱為「兒童的世紀」。
或許,這些近乎預言般的表述反映出科學研究所揭示的問題,十九世紀九○年代,苦難中的兒童在傳染病的肆虐中死亡,遠遠高於成人的十倍;兒童在學校遭受責罰。
然而卻沒有人看到,兒童本身隱藏著一個生命的祕密,它能夠揭開人類靈魂神祕的面紗,雖然未知,但它卻能幫助成年人解決個人和社會的問題。這種看法可以成為對兒童研究的新的科學的根基,其重要性可以影響到人類的社會生活。
兒童和心理分析
心理分析探尋潛意識中的祕密,開啟了一個過去未曾知曉的研究領域,雖然它無法解決所有困擾現實生活的問題,但卻能夠幫助理解兒童內在的表現。
可以說,心理分析超越了在心理學中曾被認為無法超越的意識表象,如同古代神話故事中的海克力斯神柱,神話中它代表著走向神柱之外的世界邊緣。
心理分析超越了這一切,它探入潛意識的海洋。如果沒有心理分析的發現,就很難想像精神意義上的兒童對深入研究人類問題所做的貢獻。
眾所周知,心理分析在原理上是一種治療精神病的新方法,因此它最初是醫學的一個分支。但是,心理分析學一個真正傑出的成就,卻是發現潛意識對人類行為的支配能力。它近乎是一種深入意識的背後,對心理反應的研究,解答那些完全與陳舊思維相反的、內在潛藏的事實和意想不到的現實。因此,心理分析展示了一個巨大未知世界的存在,而且可以說,這個未知世界與個人的命運緊密相連。但是心理分析沒有解說這個未知世界,它僅僅邁出海克力斯神柱,卻沒有暢遊遼闊的海洋,就像希臘預言一樣,只給予了人們一種啟示,因此它也使佛洛伊德將心理分析侷限於病理學的範疇。
早在十九世紀夏爾科①的時代,人們就在精神病學領域談到了潛意識。
由於混亂複雜因素的內在沸騰,需要透過表面尋找出路,潛意識就此為它打開了一個通路。在一些極端的情況下,它從心理疾病的深層次中暴露出來。所以,在潛意識中與意識表現不一致的各種怪現象,被簡單地認為是病症。佛洛伊德反其道而行之,他借助一種出色的方法,找到了深入潛意識的道路,但是,他也只是停留在病理學的範疇。然而,有哪些正常人會接受心理分析的痛苦測試?接受一次對靈魂的手術呢?因此,對待病人,佛洛伊德從心理學的角度推斷結果,而且大部分是在一個反常規基礎上做出的個人推斷,但這些推斷架構了一個全新的心理學。佛洛伊德想像潛意識的海洋,但卻未能探索,他把潛意識看作是疾風暴雨的海峽。
佛洛伊德的理論是不全面的,治療病人的方法也不是完善的,因為它不可能治癒各種「靈魂的疾病」。積澱古老經驗的社會傳統對佛洛伊德理論的普遍性豎起了屏障,而一種全新啟迪的真理卻應該打破傳統,如同客觀事實突破表象一樣,或許探究這一巨大的客觀事實,需要臨床治療技術或理論推理以外的東西。
兒童的祕密
或許探究廣袤的未知世界涉及不同的科學領域和概念定義,需要從人的源頭開始研究,解讀在兒童心靈與外界環境衝突中的行為表現,發現戲劇性或悲劇性的爭鬥祕密。在這場爭鬥中,人的靈魂變得扭曲和陰暗。
心理分析學已經觸及這個祕密。利用心理分析手段,一個最驚人的發現,就是找到精神病遠在兒童時代的根源。潛意識喚起的回憶所表現出的童年痛苦並未被人們普遍了解。相反,它與主流看法相去甚遠,但這是心理分析學最震驚人心的發現。這種痛苦是純精神層面的,潛移默化的,能夠完全在不經意中實質性地造成心理病態的成人個性。這是一種成人主導兒童,對兒童自發行為造成的壓抑,而對兒童影響最大的成人就是母親。
需要明確區分心理分析交叉在一起的兩個不同的研究層面。一個層面是比較表面的,它來自個人本能與周邊環境條件的碰撞,個人必須適應環境,因而經常與本能願望發生衝突。在這種情況下,並不難在意識的範疇裡對隱藏在下面的干擾因素溯本求源,因此它是可以治癒的。另一層面則是深層次的,是童年的記憶,它並不是人與所處周邊社會環境的衝突,而是兒童與母親的衝突,可以泛泛地說是兒童與成人之間的衝突。
心理分析學剛剛觸及兒童與成人之間的衝突問題,它與難以治癒的心理疾病密切相關,鮮有實例,而且被簡單地當作一種不太重要的既往症,即對疾病原因假設性的解釋。
但是,人們已經認識到,治療所有的疾病,包括身體疾病,都有其兒童時代所發生事件的重要原因,那些由於兒童時代所導致的疾病往往是最嚴重和最難治癒的。因此,可以說,兒童時代是疾病孵化的溫床。
然而,儘管治療身體疾病已經發展成為不同門類的科學,如兒童衛生保健、育嬰學,甚至還有優生學,而且實現了保護兒童身體健康的社會變革,但是心理分析學卻沒有任何發展。成人心理的嚴重紊亂和成人與外部世界衝突激化的兒童時代根源已經被證實,然而卻沒有人對兒童生活採取任何實際的行動。
或許因為心理分析只專注於探查潛意識的手段,這種手段可以在成人中發現,但在兒童面前卻成為一種障礙。對兒童不能適用同樣的手段,他們不可能回憶童年,因為他們就處在童年。需要觀察他們而不是探查他們,需要從心理的角度觀察他們,以此嘗試揭開兒童與成人和社會環境關係中的衝突。很明顯,這種觀察角度摒棄了心理分析的手段和理論,從一個全新視角觀察在社會環境中的兒童。
這裡不是講述需要如何穿越探查病者荊棘的狹隘,而是放眼人類生活的現實,關注精神意義上的兒童,它是人自降生後,人生發展過程的實際問題。人類歷史未曾書寫過人的心理歷程,「敏感的兒童」遇到了障礙,置身於無法避免的和比他強壯的、主宰他、不理解他的成人的衝突之中。描述帶給兒童未經開墾而且脆弱的心靈所造成的莫名痛苦,至今仍是一片空白,這些痛苦使兒童在潛意識中自認為是不同於自然造就的低等人。
提出這一複雜的問題,與心理分析學無關。心理分析侷限於疾病的概念和治療的藥物,而與心理分析相比,精神意義上的兒童問題包括預防,它是一般普遍的兒童療法,有助於克服障礙、避免衝突和可能帶來的後果,因為障礙和衝突造成的後果是心理分析學主治的心理疾病,或是心理分析學認為的,可以影響所有人的一般性精神失常。
由此,圍繞兒童問題誕生了一個全新、獨立,或許是唯一與精神分析學並行的學科。它實際上是一種對「兒童精神生活的幫助」,是完全正常化的教育,但是它的特點是深入兒童未知的心理世界,同時喚醒成年人,因為在兒童面前,成人的行為往往出自錯誤的潛意識。
第一章 兒童的世紀
短短幾年裡,兒童看護和兒童教育方面出現快速驚人的進步,不僅僅是因為生活方式的變革,更與思想的覺醒密切相關。它不僅是十九世紀九○年代兒童衛生保健的進步,而且更突出的表現在兒童本身的個性有著新的表現,並有著最重要的作用。
如今,如果不重視和了解兒童的生活,就不可能深入地研究醫學、哲學或社會學的各個學科。
為此,一個簡單的比喻就是胚胎學對所有生物科學,甚至是人類進化的影響。就兒童而言,必須承認,兒童的影響遠比人類反映的其他所有問題影響更大。
不是生理意義上的兒童,而是精神意義上的兒...
推薦序
導讀—重新再發現「童年」更多的祕密
蒙特梭利(D.M.Montessori, 1870~1952)出生於羅馬的一個宗教家庭,一八九五年畢業於羅馬大學,是義大利女性榮獲醫學博士的第一人。畢業後曾在羅馬大學附屬精神病院擔任助理醫生,一八九八年任職國立特殊兒童學校校長。針對智能不足的教育先驅伊達(M. G,Itard)、塞根(E.Segnine)等著作頗有深入的研究。一八九八年在義大利吐林根(Twin)的教育會議,以智能不足兒童教育為題,發表一篇頗具深度且受歡迎的專題演講。一九○七年奉羅馬政府委派創設「兒童之家」,這是一所從觀察兒童自由活動中進行教育的試驗,進而產生新的教育思想。這種名之為「科學教學法」,後來漸被各國稱之為「蒙特梭利教學法」,「蒙特梭利博士手冊」的出版,便是為了詳述其教學法試驗的實施步驟。
一九三九年此時年已六十九歲的蒙特梭利,其事業及學術正值登峰造極之時,但因不滿法西斯政府的專斷行事而避居印度,《童年的祕密》(The Secret of Childhood)一書便是此一時期的偉大之作。書中指出教育應認識兒童內在尚未顯見的能力寶典,這和近代維高斯基(Vygotsky, 1978)認為教育是引導發展,他發現幼兒的腦細胞在「最近發展區」(Zones of proximaldevelopment, ZPD)可以因成人的指導和能力較佳的同儕互動合作下,提升得以解決問題的能力水平。兩位學者相距百年所提見解與論述發現卻不謀而合,這不得不令我們佩服蒙特梭利做學問與研究的實事求是,稱她為「幼兒科學教學創始人」是當之無愧的。
我常在想:近百年來如果老師與家長,甚至一般大人都能對蒙特梭利「童年的祕密」加以真正的了解與實踐,今日的人類社會,以及親子和師生間的教育會是什麼的一個樣貌?
《童年的祕密》出版,宛若教育界的「彗星」一掃以往傳統看待幼兒的觀念與包袱。教育的改革任憑是方的或圓形般的,在外圍吶喊或旋轉花樣之巧(Back to Magic),若不能真正觸發到對生命的感動,重現回歸幼兒本質(Back to Basic)並賦予其意義,則一切的變革都會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
《童年的祕密》揭櫫幼兒本質的樣貌,梁海濤的譯文不僅是根據最近一次義大利文版的內容,也增加了蒙特梭利該書葡萄牙文版所補充的新內容,全書共分成三篇四十八章,以前自己的研讀、教學與辦理多次有關蒙特梭利的研討會,此次蒙五南楊榮川董事長的厚愛,以及陳念祖副總的邀我寫序,讓我有機會再研讀和細究實受益匪淺,感動與省思之餘,整理下列心得與各位分享,也聊表對海濤先生用心與真知灼見的敬意—
想像世界:孩子的世界,是個探索與好奇的世界。在那兒希望和夢想都成真的一樣,在那兒小貓兒、小狗兒,都真的能感受也能言語……。小孩子的世界是什麼呢?他的世界裡小老鼠可以變成駿馬、南瓜可以變成馬車、灰姑娘可以變成公主;他可以使一無所有變成無所不有,藉一寸光陰把握永恆……。
秩序感:兒童的秩序是童年時期最重要也是最神祕的敏感期之一。這種強烈的秩序感從一歲就表現無遺,並一直持續到兩歲、三歲……。孩子天生具有強烈的「秩序感」,孩子需要有固定的作息與生活規律來引領他的生活方向,他需要生活在一個有次序的環境裡。混亂的世界會帶給他們極度的不安,他甚至會因為一件東西放錯了位置而吵鬧不休。本書裡有著你我周遭經常發生,卻往往被我們視為荒誕怪異的童年個案,頗值得我們細看觀察與玩味、細看與體悟。
反覆探索與練習:孩子是靠行動來學習的,大人可以透過閱讀、眼觀或耳聞的方式來學習新知,而孩子卻得靠實際行動來理解世界,甚至獲得所知。
「反覆練習」是孩子學習成長重要的途徑之一。孩子常常會不斷重複一些動作或活動,藉此熟悉這些事務,有時他也會反覆去做一些令他覺得新奇有趣的事情。對孩子而言,能夠去「做」某些事;能夠「策動」某些事,以致能「掌握」自己的世界,都會是會讓他興奮不已的「大事」!細看本書中有關孩子的天賦本能、行走、重複練習、自由選擇,或支配慾等篇章,相信您會再細思與感動幼兒的每一個行動。
現在進行式的生活與學習: 小孩子的生活步調比我們大人慢多了,他無法像大人般掌握時間概念,他不知道緩急輕重,他也不能像我們大人一樣的計畫未來;他的生活沒有過去式,也少有未來式,他的生活和學習裡只有「現在進行式」。孩子是自我中心的,了解別人和體貼別人是閱歷年數後培育出來的能力,是經歷時間洗鍊和大人「愛」與「榜樣」學習的結果。
敏感期:孩子成長中有許多的「關鍵期」,在這重要時段,他最容易打開心門吸收,掌握某些特定能力。每個孩子都有成長的關鍵期,只是出現的階段略有不同。大人們必須察覺這些敏感時刻,適時的給予他們協助,讓他們在最佳的狀態下,學得各種技能與概念。
否定期:人生的第一個六年,大多數的幼兒都會經歷過一個否定期;在此時期,他們往往會拒絕一切成人的暗示、要求與命令,甚至做些相反的事情。二、三歲是幼兒試著自我認識與誇耀的年齡,他藉著動作能力的進展表示自己的主張,同時開始產生維護主張的力量和所有權的萌芽,在和大人執拗的過程裡表現無遺。三、四歲爭辯與吵鬧的行為隨時可見,此時別人的玩具或別人的東西,似乎比自己的更具吸引力。四、五歲幼兒好奇的每事問,他任自己的發展、不斷的觀察和汲取,他的想像力在奔騰著。到了六、七歲了,模仿與探索世界上的每個人事物,他開始獨立思考,而且也具更深更豐富的想像力了。
愛與榜樣:父母的使命與教師專業的準備呼應了新教育改革的任務了嗎?孩子是個電動小馬達,是個以動手作來完成工作的小精靈,我們提供了他們各種探索的環境與動手操作的機會,以滿足他們天賦本能的發展嗎?
蒙特梭利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孩子有強烈探索環境與周遭一切的本能,這種生命的衝動,促使孩子從日常生活中學習並發展自我。提供孩子自我學習的先決條件,便是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專門的知識引導和豐富的學習內容,
這種源於自我法則的學習方式,使孩子成為教育的中心,容許孩子個別學習與和諧的工作,在朋友間互信、互助與相互敬重。近百年來,蒙特梭利無論其教育理念或兒童之家的日常生活練習、感覺教育、算術教育、語言教育和文化教育所創發的教具等,至今仍無人能出其左右。一代宗師對幼兒和特殊教育的影響是值得我們後人在敬佩與深入了解之餘,同時也得提醒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體悟、運用和實踐。蒙特梭利對教育的影響說明如下:
1. 強調幼兒自動學習的實踐力
蒙特梭利反對藉禁止的命令或教條強迫兒童做任何的學習,也反對傳統大班級和齊一的教學。她不僅以生理、心理、生物學和醫學為根據,並以自然科學的精神佐證其研究的方法。她以自由、自動為其哲學的基礎,強調兒童的身心具備內在發展的潛能,教育的主要目的在如何依幼兒的內在本質與興趣開發其潛能、因此她強調教育應以幼兒自由活動和自我發展為目的。
2. 重視日常生活教及其訓練
蒙特梭利為了達成上述培養兒童的自由與獨立學習,特別提出訓練幼兒身體各部位動作協調的教具與活動步驟、培養幼兒能照顧自己、照料四周環境以及善於待人接物,「兒童之家」豐富而有計畫的學習課程涵內容由此可見。
3. 自創教具與蒙特梭利教學法
蒙特梭利教學法及其教具在歷經百年之後,仍為世界各國在實施兒童教育尤其個別化教學所用,蒙特梭利教育在尋求一個比大班級教學更好與更具人性的方式是很令人動容與感佩的。這對台灣近年來所實施的開放教育和理念學校,以及學習者為主體的翻轉教育有著莫大的影響與啟示。
4. 注重五感教育的訓練與養成方法
視覺、聽覺、味覺、觸覺與嗅覺的五感教育,是教育部近年來倡導「美感從幼起、美力終生學」的教育主軸,這也是當年蒙特梭利創建「兒童之家」的課程與幼兒的學習內容。我們從「兒童之家」環境三要素的內容來看,蒙特梭利對於「物的環境條件」、「人的環境條件」和「教育內容的條件」中,力求身體的平衡、精神上的平衡、兒童之間相互學習、尊重每位兒童的能力與自發性,以及養成兒童的責任感和提供可以自我學習與訂正反思開放而溫馨接納的環境等,兒童律己的修養和待人處事的社交行為,以及對社會人文和自然環境的關心,今日兒童教育出現的問題,蒙特梭利的教育方法與實踐步驟顯然是有跡可循的。
海濤先生在譯者的序言寫道:隨著科學與醫學的進步,一場促進兒童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社會變革正在蓬勃發展。那麼,兒童是誰?兒童與成人以及和社會的關係如何?海濤先生想要解題的也正是我們所要所探尋的答案。蒙特梭利從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和教育學等方方面面為我們揭示童年的祕密,做為父母和教師的我們,如果我們承認幼兒是一個具有生命力與能動力的主體,那麼這個主體自存在以來,就能與環境進行各種互動,我們便不能忽視這個互動對孩子產生的意義,以及孩子有能力與環境之間所做的的各種交流與回應。幼兒和成人之間的權力關係是流動的,幼兒不只是被對待、被分類的客體,而是具有權力和能動力的「主體」。踏著蒙特梭利的腳步,讓我們再細看幼兒,重新再探索—童年將會有更多更豐富的的祕密,讓您我再發現與再詮釋……。
盧美貴
亞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座教授
台北市立大學幼教系前教授兼系主任
導讀—重新再發現「童年」更多的祕密
蒙特梭利(D.M.Montessori, 1870~1952)出生於羅馬的一個宗教家庭,一八九五年畢業於羅馬大學,是義大利女性榮獲醫學博士的第一人。畢業後曾在羅馬大學附屬精神病院擔任助理醫生,一八九八年任職國立特殊兒童學校校長。針對智能不足的教育先驅伊達(M. G,Itard)、塞根(E.Segnine)等著作頗有深入的研究。一八九八年在義大利吐林根(Twin)的教育會議,以智能不足兒童教育為題,發表一篇頗具深度且受歡迎的專題演講。一九○七年奉羅馬政府委派創設「兒童之家」,這是一所從觀察兒童自由活動中進行教...
作者序
譯者序言
瑪麗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醫學博士、醫生,是世界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被譽為「我們期待教育和世界和平的偉大象徵」,也是「二十世紀贏得歐洲和世界承認的、最偉大的、科學的和進步的教育家之一」。一九○七年,蒙特梭利在羅馬貧民區聖洛倫索開設了第一所「兒童之家」,在兒童教育學領域獨樹一幟,創立了蒙特梭利教育體系,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和觀念掀起了一場兒童教育的革命。蒙特梭利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她的兒童教育理論和方法超越了不同地域、民族、宗教和社會狹隘的界限,受到了世界各國普遍的關注和積極的評價。她的教育著作被翻譯成各種語言,在世界五大洲傳播,以蒙特梭利命名和採用蒙特梭利教育法的學校迅速普及和推廣,成為二十世紀兒童教育方面一個極其獨特的現象。一九三六年出版的《童年的祕密》是蒙特梭利最為著名和流傳較廣的一部教育名著。
二十世紀初,隨著科學—特別是醫學的進步—一場促進兒童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社會變革蓬勃發展,人們開始更重視兒童的早期發育、衛生健康和心理成長。那麼,兒童是誰?兒童與成人和社會的關係如何?重視兒童就要研究和發現兒童。蒙特梭利從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和教育學的角度為我們揭示了童年的祕密。兒童是生命之源,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原動力。「兒童是成人之父」,「現在應該開始重新『了解你自己』」。蒙特梭利讓我們得以更深刻地了解和理解兒童,在尊重兒童和理解兒童的基礎上,為兒童創造屬於他們自己的「超自然」環境,使兒童在生理和心理上獲得正常化的發展,並在幫助兒童正常化發展的過程中,開展兒童教育。
從生理學和心理學出發,蒙特梭利認為:「兒童擁有主觀的心理生活。」「嬰兒自出生起就有真正的精神生活」,靈魂的胚胎肉化成人,是屬於「成長發育過程中,心理和生理的行為」。嬰幼兒不僅有各種潛意識的本能,還有自然天賦的成長發育的心理圖譜,有勞動本能和學習的自主意識。因而,「人有天生的行為自由,需要特別營造」。為兒童自然和自主的心理塑造,必須營造適合的環境,才能使兒童得到正常化的發展。否則,在兒童身上將出現心理扭曲和偏離,造成各種各樣並影響到成人階段的心理障礙和疾病。「只有讓兒童生活在一個自由的環境裡,進行正常化的活動,他們身上很多的疾病和病態才能夠消失。」
因此,在「超自然環境」和社會關係上,蒙特梭利指出,兒童長期「受到成人的壓抑」,兒童與成人衝突的原因在於成人的自以為是和「先驗」正確,兒童在不斷地進行抗爭。「成人拒絕接受兒童的心靈,替代了兒童。成人沒有意識到,他們在用無益的幫助和暗示吹動兒童的心靈之燈並最終把它熄滅」,「成人對待兒童有一種特殊的虛偽。成人用犧牲兒童的需要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對此成人不敢承認,因為它是無法容忍的」,「成人與兒童衝突造成的後果可以在人的一生中無限地擴展,它如同將石子投入平靜的水面後泛起的層層漣漪。」蒙特梭利以熱愛兒童之情大聲疾呼:「父母不是兒童的建設者,而是守護者。……父母應該純潔大自然賦予他們心中的愛,理解這種愛是意識裡最深厚的感情,不應該受到自私或懈怠的影響。」「忽視和忘卻兒童的權利,折磨和踐踏兒童,無視兒童的價值、權利和本性,應該引起全人類最強烈的反對。」
要正確對待兒童,變革是必然的。需要改變父母、家長和教師的觀念,總而言之,要改變成人的觀念,樹立以兒童為中心的教育思想。蒙特梭利在著作中闡述了她的兒童教育觀,其中一個核心就是必須營造適宜的,而且是屬於兒童的環境。她主張「教育要從出生時抓起」;「滿足未成熟兒童的需要,放棄自己的要求,順應他們的要求,這就是成人應該做的事情」,「我們對兒童教育的一個核心特點就是注重環境」;「應該為『兒童的心靈得到解放』創造極為有利的環境,應該消除所有抑制他們行動的障礙」;「真正新型的教育就是:首先發現兒童,實現對兒童的解放。」「教育的目的應該是為了保護和扶植兒童,幫助兒童的成長。」教師要做好精神準備,「教師要發自內心地摒棄發怒和傲慢的心理,應該知道謙卑和心懷仁愛……這些並不意味著教師應該放縱兒童的所有舉動,完全放棄對兒童的評判,並且忽視兒童智力和情感的發展。相反,他們應該始終牢記自己是教師,他們的使命就是教育。」
兒童代表著未來,對於社會、文明和人類的進步都是至關重要的。為兒童的成長和教育不懈努力地工作,意味著不斷探索和發現人類的祕密。蒙特梭利發現了兒童時期的祕密,她把這個祕密告訴了世界。或許,我們之中仍有許多父母和教師還不知道這個祕密,這也是翻譯這本書的目的。
此版《童年的祕密》是根據最近一次義大利文版的內容翻譯,該版增加了瑪麗亞.蒙特梭利根據該書葡萄牙文版所補充的新內容。因此,這個譯本的內容可以說是《童年的祕密》的全譯本。
譯文中可能出現的錯誤,如能蒙各位讀者指出,當不勝感謝。
梁海濤
譯者序言
瑪麗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醫學博士、醫生,是世界著名的兒童教育家,被譽為「我們期待教育和世界和平的偉大象徵」,也是「二十世紀贏得歐洲和世界承認的、最偉大的、科學的和進步的教育家之一」。一九○七年,蒙特梭利在羅馬貧民區聖洛倫索開設了第一所「兒童之家」,在兒童教育學領域獨樹一幟,創立了蒙特梭利教育體系,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和觀念掀起了一場兒童教育的革命。蒙特梭利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她的兒童教育理論和方法超越了不同地域、民族、宗教和社會狹隘的界限,受到了世界各國普遍的關注和...
目錄
第一章 兒童的世紀
第二章 被告
第三章 生物片斷
第四章 新生兒
第五章 天賦本能
第六章 靈魂胚胎
第七章 微妙的心理塑造
第八章 秩序
第九章 智慧
第十章 成長道路上的衝突
第十一章 行走
第十二章 手
第十三章 節奏
第十四章 個性的轉換
第十五章 運動
第十六章 誤解
第十七章 愛悟
第十八章 兒童教育
第十九章 重複練習
第二十章 自由選擇
第二十一章 玩具
第二十二章 獎勵與懲罰
第二十三章 安靜
第二十四章 尊嚴
第二十五章 紀律
第二十六章 教育的開始
第二十七章 身體健康的對比
第二十八章 結果
第二十九章 條件優越的兒童
第三十章 教師的精神準備
第三十一章 偏離
第三十二章 逃避
第三十三章 心理障礙
第三十四章 治癒
第三十五章 依賴性
第三十六章 占有慾
第三十七章 支配慾
第三十八章 自卑感
第三十九章 恐懼
第四十章 謊言
第四十一章 生理反應
第四十二章 成人與兒童的衝突
第四十三章 工作本能
第四十四章 兩種工作的特徵
第四十五章 主導本能
第四十六章 兒童教師
第四十七章 父母的使命
第四十八章 兒童的權利
第一章 兒童的世紀
第二章 被告
第三章 生物片斷
第四章 新生兒
第五章 天賦本能
第六章 靈魂胚胎
第七章 微妙的心理塑造
第八章 秩序
第九章 智慧
第十章 成長道路上的衝突
第十一章 行走
第十二章 手
第十三章 節奏
第十四章 個性的轉換
第十五章 運動
第十六章 誤解
第十七章 愛悟
第十八章 兒童教育
第十九章 重複練習
第二十章 自由選擇
第二十一章 玩具
第二十二章 獎勵與懲罰
第二十三章 安靜
第二十四章 尊嚴
第二十五章 紀律
第二十六章 教育的開始
第二十七章 身體健康的...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60頁開數:25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