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年參與社區發展工作的葉至誠教授,以親身見聞,彙整社區建設歷年精彩成果。
◎本書附贈珍貴影音資料,完整內容一次呈現。
從「客廳即工場」、「媽媽教室」、「消除髒亂」的小康計畫,
到因應高齡化、少子化社會趨勢、推動關懷弱勢、落實志願服務的共好社會,
讓人人都有權利追求安居樂業的生活!
隨著時光推移,當實踐大學伴隨社會的發展,邁向「耳順之年」的輝煌歲月即將到來,中華民國社區發展協會成立至2017年恰逢五十周年,實踐大學二水家政中心深耕社區達四十五年。大學、協會、中心三位一體,傳承 謝東閔先生的精神與理念,共同攜手於社區教育的推展,服務桑梓,長期深耕,以發揮社會公益價值。
本書作者長期參與社區發展工作,以親身見聞佐證,彙整多年來社區建設的成果所留下可供借鑑的資料,希望啟發社會大眾於社會發展務實的作為,積極朝向「典範永續」,為邁進「共好社會」而一齊努力。
作者簡介:
葉至誠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
經歷:
高考勞工行政類科及格
世新大學專任副教授
實踐大學專任副教授
現任:
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校長
中華民國社區發展協會祕書長
主要著作:
《社會福利概論》、《社會工作概論》、《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老人福利服務》、《社區工作與社區發展》、《老人福利國際借鑑》、《老人長照政策》、《農村社會工作》、《生涯規劃與職業生活》、《族群社會工作》、《社區高齡健康促進》、《年金制度與社會保障 》、《老年社會學》、《社區長期照顧》 。
章節試閱
第十八章 發揮健康促進 開創共好社區
【前言】
在聯合國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全球老年人口(六十歲以上)占總人口比率,將由一九五○年的百分之八,二○一一年百分之十一,上升至二○五○年的百分之二十二,其中八十歲以上超高齡人口上升更快。我國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於一九九三年達百分之七,跨越人口高齡化國家(aging nation)的門檻;經過不到二十五年目前已近百分之十四。除了人口老化的速度已是「世界第一」外,平均餘命的增加健康情況卻未隨著提升,如何發揮「健康促進」不僅是關乎到長者的生存品質,也牽動家庭的生活品質,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課題。
壹、以二水社區長期照顧中心為推展標竿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為了建構一個「老有所尊,老有所學,老有所養」的敬老尊賢,家庭安適的安和樂利社會,實踐大學、彰化醫院、敏惠醫專與中華民國社區發展協會多位師長本於長期致力「健康促進與醫療照護」的推動,共同以彰化二水家政中心為基礎,期盼建構「社區長期照顧示範中心」,逐步推展。正如,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指出:「所謂創新,就是創造對顧客而言有用的價值,那不是科學或技術的創新,而是以對顧客的貢獻程度作為評價。創新的重要性最該被強調的是:技術性不會產生戲劇性變化的事業。」
相應於近年來多數國家由於國民預期壽命延長、婦女生育率降低,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嬰兒潮世代陸續屆臨退休,人口老化現象日益普遍;未來人口結構老化現象難以逆轉,已對全球經濟、社會及政治產生重大衝擊。以臺灣為例,老年人口將於二○一七年達二百八十一萬人(百分之十四)成為高齡國家(Aged);二○二五年人口中將有五分之一是老人成為超高齡國家(Super aged)。臺灣面臨人口老化浪潮的衝擊,將比其他國家來得更快、更急。「社區」、「健康」兩個詞彙都是社會在面對高齡化趨勢中重要的概念,以社區能夠營造出健康與有品質的安居樂業生活,成為社會關注的民生建設。
貳、發揮健康促進以增進高齡者生活品質
社區對老年人而言是十分重要並有密切關係,因為老年人是逗留在社區內時間最常的群體。他們具有以下的特性:社區內空閒時間最多的群體;對社區歸屬感很強;多年的社區生活經驗使他們掌握了很多社區資源及建立不少社區聯絡網;同時可藉由豐富人生經驗協助其他群體。運用社區工作方法,可以消除老年人社區疏離感。強調以社區為介入點,老年人與社區的關係會較為重視,而社區工作更著眼於發掘老年人的潛能,鼓勵老年人參與社區事務,改善社區生活。
二水家政中心建構於一九七二年,實踐大學創辦人 謝東閔先生為造福桑梓、提高鄉親生活品質,推展倫理教育、強化家庭功能,以加速達成禮儀之鄉,本於「家齊後而國治」,特別推展「媽媽教室」及「社區建設」工作,並經由培訓中小學教師作為社區推展的種子教師,共同致力於「婦女家政教育」,促成民眾安居樂業,以帶動我國達到「除貧扶弱」邁向小康社會,並為社會的現代化奠定深厚基石,績效足資翹楚,引為開發中國家建設的模範。
隨著人口結構日趨高齡化,「二水長期照顧示範中心」採取社區醫養康復結合的模式,為老年人提供養老生活安排的解決方案,引進彰化醫院為健康長者進行「健康諮詢」,由敏惠醫專專業教師及志工學生為長者進行「健康促進」,並於社區由彰化醫院結合二水鄉公所設置老人日照中心;將健康及醫療資源引進社區,周延關照長者,也促進醫療養老的持續發展。相比於傳統觀念依賴的「養兒防老」,選擇養老社區的居民,促使高齡者及家庭的需求獲得周延的安排,既提升長者生活,亦裨益家庭生活品質。
參、醫養合一的鹿草鄉社區健康促進活動
長期照顧若依照顧服務的場所來區分,包括有三種:機構照顧、社區照顧、家庭照顧。有研究指出:社區老人對於家事服務、餐飲準備、持續性照顧、個人照護及護理照護等各項服務,無論是實際使用及自覺需要的比例皆呈現上升趨勢;就服務提供者而言,家人朋友鄰居仍是家事服務、餐飲準備、持續照顧、個人照護及護理照護等各項服務的主要提供者,但隨年紀漸增,使用機構或受僱者所提供服務的老人比例顯著上升。所謂「社區照顧」是指動員並整合社區內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針對社區中不同對象的不同需求提供各項福利服務,使其能在所熟悉的環境中就近取得資源獲得協助以滿足其需求。
本諸將二水家政中心推展「長期照顧示範中心」的理念,敏惠醫專、中臺醫事科技大學結合醫療團隊於二○一七年一月二十二日,將這項「社區醫養結合」的宣導工作,於嘉義縣鹿草鄉後崛社區展開。鹿草鄉位於嘉義縣西南部,與朴子市、太保市、水上鄉、義竹鄉、臺南市後壁區接壤比鄰,人口數近一萬六千人。嘉義縣的嘉義縣青壯人口外流嚴重,老年人口比例不斷攀升,老年人口比例全國第一,在鹿草鄉、六腳鄉更是六十五歲長者超過百分之二十,長輩獨居或兩老相依的情形非常普遍,為落實福利社區化理念,透過社會工作、醫療護理、復建及文康休閒等複合式服務模式,讓長輩在社區內獲得妥善的照顧,進而達到延緩老化與疾病預防,以及老人成功老化理念。師生及醫療人員為長輩提供量體溫、血壓、健康體適能、健康講座、健康餐食及手工藝課程等服務。「關懷弱勢族群醫療照護需求」一直是參與的醫護學校不斷教育學生的核心價值,從偏遠地區的健康促進服務支援、特殊弱勢族群的照護服務發展……等,都是身為培育醫護人員積極參與的教育內涵。
全球性的銀髮浪潮來臨,因應未來社會銀髮照護與科技發展的需求,讓「健康在地老化」的銀髮照護目標得以實現。以更宏觀的思維與積極的態度來因應這全球發展趨勢,讓銀髮產業發展浪潮成為推動社會向上提升的助力。「社區長期照顧中心」採取「社區醫養教相結合」,鼓勵以社區照護、家庭安養為主,康復、醫療、教育服務等機能相配合。
肆、開創共好社區以促成安和樂利的生活
「醫養教相結合」的養老模式利用醫療機構的優勢醫療資源,實現了醫療、護理、養老、康復等一體化服務,既能滿足老年慢性病治療在大醫院,康復及護理階段在養老機構的構想,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前醫院住院困難的窘狀。有鑑於我國高齡社會有以下特徵:第一,是人口老化趨勢位列世界前列。第二,是老年人口有慢性疾病化、逐步失能化的現象。第三,是家庭養老功能相當薄弱,養老相關服務嚴重不足。「醫養結合」是一種藉由健康促進延緩失能帶來的個人及家庭困擾,並且引進醫院資源對長者進行有病治病、無病療養,使醫療和養老相結合的社區安養模式,其優勢在於整合養老和醫療兩方面的資源,提供持續性的老人關懷及照顧服務。
推展「社區長期照顧示範中心」期盼社會重視預防保健政策的落實,特別是喚起民眾自我健康照護的意識,共同來營造健康的社區生活。這種注入「社區營造(community reinventing)」精神,即有活化、再生或再造的意涵,同時強調如何增強民眾學習與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主導與控制自身生活。唯有社區住民的覺醒和付出行動,改變的能量才能夠被儲存和累積,改變才成為可能。「以民眾之力,造民眾之福」,是未來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重要的方向,這就是「社區醫養結合」的核心內涵與精神。
順應我國社會老齡化的趨勢和特點,政府採取措施推進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相結合。創造「醫養教合一」以應對高齡化社會,是落實「社區營造」的社區健康方向。同時強調如何增強民眾學習與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主導與控制自身生活。也就是說,經由社區民眾的覺醒和付出行動,改變的能量能夠被儲存和累積,改變才成為可能。「以民眾之力,造民眾之福」,是未來推動社區健康營造重要的方向,俗云:「靠山山倒,靠人人老,健康靠自己最好」,這就是「社區健康營造」的核心內涵與精神。從事社區健康營造工作,須考量社區屬性與居民生活條件的差異,創造出多樣且有趣味的活動,引導民眾認識社區健康議題,提高社區參與的能力,落實「健康是我們的權益,保健是我們的責任」的作為。
第十八章 發揮健康促進 開創共好社區
【前言】
在聯合國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全球老年人口(六十歲以上)占總人口比率,將由一九五○年的百分之八,二○一一年百分之十一,上升至二○五○年的百分之二十二,其中八十歲以上超高齡人口上升更快。我國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於一九九三年達百分之七,跨越人口高齡化國家(aging nation)的門檻;經過不到二十五年目前已近百分之十四。除了人口老化的速度已是「世界第一」外,平均餘命的增加健康情況卻未隨著提升,如何發揮「健康促進」不僅是關乎到長者的生存品質,也牽動家庭...
作者序
【序言】
《從小康計畫到共好社會》乙書的撰述,是緣於中華民國社區發展協會成立迄今恰逢五十週年,筆者受謝孟雄理事長提攜忝列該公益組織祕書長,有責任彙集相關文獻,以為緬懷諸多曾為協會貢獻的師長及活動,並期盼根據已有的基礎前瞻未來。
這五十年來,歷經臺灣的輝煌建設成就,「小康計畫」的推展曾經伴隨社會轉型,讓臺灣省政邁入新里程碑。其間積極推動政策如:「客廳即工場」、「媽媽教室」、「消除髒亂」等重要施政。藉由救助、輔導就業等措施,以解決臺灣急速工業化,農村人口大量湧向都市所造成的城鄉差距及貧富不均。鼓勵婦女以自家客廳作為工作場所,從事副業,增加收入。同時配合加工出口導向的經濟政策,讓生產力從工廠生產線延伸到每一個家庭。
小康計畫推動「媽媽教室」揭開婦女教育,「消除髒亂」讓社會亮麗有序,這些成果不僅落實民生建設,更足為其他國家借鑑,引為典範。爰此,有識之士遂共同籌組「中華民國社區發展協會」以為推廣,協會成立於一九六七年十二月,以集結社會力量,推行社區發展,促進全國各社區福利機構團體及熱心有志人士聯繫合作,動員社區資源,滿足社區需要,加速社會經濟的平衡發展為宗旨。歷年來活動成果豐碩,獲社會各界好評。
在探索小康計畫的推展為我國社會工作揭開序幕時,令我們更加推崇時任臺灣省政府主席的 謝東閔先生的前瞻與務實。 謝求公傳承「修、齊、治、平」的政治哲學理念,認為我國五千年來的文化和傳統,對家庭非常重視,但我們的學校教育卻不甚重視家政教育,為補救這個缺失,提出「教育一位媽媽,等於教育一個家庭」的看法,乃有「媽媽教室」的推行。其目的就是要教她們如何去處理家務,管教子女應有的知識,也就是加強媽媽們的「親職教育」。並培養社區婦女領導人才,使婦女有能力參與社區建設的教育,自然是一種最有價值的與符合現代需要的教育活動,亦具有社會安定的責任使命。
東閔先生力行「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理念,為推動社區教育於一九七二年將彰化二水鄉的古宅捐給實踐大學,成立「家政推廣中心」。是基於承先啟後,與維護文化,及提升生活品質,實現社區營造的理想。
隨著時光推移,這項社區建設的成果留下可供借鑑的資料,並於社會發展中提供務實的作為,以為「典範永續」。爰此,《從小康計畫到共好社會》一書,依據社區發展的脈絡、社會的需求,將內涵區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篇:勇於創新─以小康計畫的成果為內涵,第二篇:敢於實踐─以社區營造的推展為主軸,第三篇:止於至善─以共好社會的建構為理想。
雖社會物換星移,臺灣業已躋身人人衣食無虞之境,然而隨諸社會變遷快速,家庭型態變異,人口結構呈現高齡及少子化趨勢。追求人人安居樂業的「安康社會」則尚有努力空間。秉於《資治通鑑》所言「作之不止,習與成體,乃成君子。」是以,這項卓有意義的社區建設將為中華民國社區發展協會持恆努力的目標。
本書的編撰特別感謝謝孟雄董事長及林澄枝資政的指導與鼓勵,二水家政中心羅素卿主任提供許多珍貴資料與照片,實踐大學出版組團隊葉立誠老師、王雯珊老師的協助,及秀威資訊公司的專業服務,皆是這本專書得以呈現的重要推手,於付梓時敬致衷心感謝。
葉至誠 謹序二○一七年十二月
【序言】
《從小康計畫到共好社會》乙書的撰述,是緣於中華民國社區發展協會成立迄今恰逢五十週年,筆者受謝孟雄理事長提攜忝列該公益組織祕書長,有責任彙集相關文獻,以為緬懷諸多曾為協會貢獻的師長及活動,並期盼根據已有的基礎前瞻未來。
這五十年來,歷經臺灣的輝煌建設成就,「小康計畫」的推展曾經伴隨社會轉型,讓臺灣省政邁入新里程碑。其間積極推動政策如:「客廳即工場」、「媽媽教室」、「消除髒亂」等重要施政。藉由救助、輔導就業等措施,以解決臺灣急速工業化,農村人口大量湧向都市所造成的城鄉差距及貧富不均。鼓勵婦...
目錄
序言
簡介
第一篇 勇於創新──以小康計畫的成果為內涵
第一章 臺灣推動小康計畫
第二章 媽媽教室的理念與推展
第三章 小康計畫與家政教育
第四章 小康計畫與農村社區工作
第五章 社區發展 繼往開來
第六章 從小康社會到富麗新農村
第七章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第八章 兩岸青年攜手社區服務
第九章 社區推動老人照顧
第十章 社區營造工作的推手
第二篇 敢於實踐──以社區營造的推展為主軸
第十一章 社區長照示範中心
第十二章 二水健康加油站揭牌運作
第十三章 二水社區式老人日照中心
第十四章 社區學院的理念
第十五章 社區學院的傳承
第十六章 社區學院的實踐
第十七章 社區教育與社區營造
第十八章 發揮健康促進 開創共好社區
第十九章 社區高齡照顧的作為
第二十章 學校參與社區長照服務
第三篇 止於至善──以共好社會的建構為理想
第二十一章 民生思想與社區建設
第二十二章 青年同心 攜手共好
第二十三章 大學推動社區學院的作為
第二十四章 社區學院與職業培訓
第二十五章 以社區教育實踐共學社會
第二十六章 兩岸青年社區志工服務
第二十七章 以社區長照落實民生主義建設
第二十八章 建立醫養教合一的社區長照體系
第二十九章 建設小康社會 邁向大同世界
第三十章 邁向文化大國的建設
參考書目
序言
簡介
第一篇 勇於創新──以小康計畫的成果為內涵
第一章 臺灣推動小康計畫
第二章 媽媽教室的理念與推展
第三章 小康計畫與家政教育
第四章 小康計畫與農村社區工作
第五章 社區發展 繼往開來
第六章 從小康社會到富麗新農村
第七章 社區高齡健康促進
第八章 兩岸青年攜手社區服務
第九章 社區推動老人照顧
第十章 社區營造工作的推手
第二篇 敢於實踐──以社區營造的推展為主軸
第十一章 社區長照示範中心
第十二章 二水健康加油站揭牌運作
第十三章 二水社區式老人日照中心
第十四章 社區學院的理念...
商品資料
出版社:秀威資訊出版日期:2017-12-08ISBN/ISSN:978986949988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7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