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教法似乎總是困難、複雜,且令人畏懼的。一行禪師卻擅於將其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幫助人們依循正念走出心靈迷宮。
一行禪師所造的有關心識本質的五十首偈頌,乃融會古代佛教大師世親所著的《唯識二十頌》與《唯識三十頌》,取材範圍從巴利藏的「阿毗達摩」一直到較晚期的《華嚴經》等大乘佛教經典。禪師以簡約的偈頌來闡述涵義深廣的佛教心理學,他一貫生動活潑、深入淺出的說法,讓原本令人望而生畏的枯燥典籍,展露出清新的生命力。
讀者不需要有心理學學位或任何佛教知識背景,一行禪師說:如果在閱讀當中,發現不懂某個字句名相,請不要太努力。就讓這些教理像是聆聽音樂一樣進入你,或是像大地讓雨水浸潤它一樣。心識會保留種子,慢慢的用正念耕耘,有一天會自然開花結果。
「當我們將失念轉化為正念時,就能明白其實我們不須拒絕或消滅任何東西。」
「在每個時刻,我們都有能力更新自己。」
全書温柔而篤定的醒覺之音,不斷提醒我們,仔細認出埋藏在心田裡的各類種子,全然接納,如實觀照,擇善澆灌,一株株真善美的小小苗芽終能綻放朵朵鮮花,散發出生命的芬芳與莊嚴。
作者簡介: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1926年生於越南中部,十六歲時在慈孝寺當見習僧,為臨濟宗第四十二代傳人。後赴美研究並教學。
1960年代越戰期間返國從事和平運動,對於越南的年輕僧眾起了重大啟發,戰爭結束代表參加巴黎和談。越南赤化後,一直留在西方弘法,直至2005、2007年才分別返回越南。
1967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1982年他在法國南部建立了「梅村」(Village Des Pruniers)禪修道場,並赴世界各地弘法。
1995年曾到台灣弘法並主持禪七法會。
2011年再次受邀來台進行寶島諦聽之旅,包括在花博戶外會場的「百人花博自在行禪」。
2017年推出首部紀錄片「正念的奇蹟」(Walk with me)。
為當今國際社會中最具宗教影響力的僧人之一,以禪師、詩人、人道主義者聞名於世。著作超過一百本,都是教導人們在生活中實踐佛法,已在台灣出版的有:《與生命相約》《你可以不生氣》《你可以不怕死》《正念的奇蹟》《觀照的奇蹟》《見佛殺佛》《你可以,愛》《祈禱的力量》《一心走路》《建設淨土》《接觸大地》《回到家,我看見真心》《愛對了》《一行禪師講金剛經》《一行禪師談生命真正的快樂》《一行禪師談正念工作的奇蹟》《初戀三摩地》《一行禪師講阿彌陀經》等。
相關著作:《正念的奇蹟 (電影封面紀念版)》《一行禪師講《阿彌陀經》》《初戀三摩地》《一行禪師談正念工作的奇蹟:在工作裡找到成功+快樂的模式》《一行禪師談生命真正的快樂:金錢與權力能帶給你什麼?》《一行禪師講金剛經》《正念的奇蹟》
譯者簡介:
觀行者
教育科技博士,曾任教於淡江大學,近年來辭去教職,致力於佛學研修及翻譯。譯作有《祈禱的力量》、《慈悲與智見》等 (以上皆由橡樹林文化出版)。
章節試閱
第一部分
藏識
佛教「唯表學派」(Manifestation Only)主張,我們的心有八個面向,或說八「識」 。前五識基於身體感官而生起;眼睛見到形色,耳朵聽到聲音,鼻子嗅到氣味,舌頭嚐到滋味,或皮膚接觸到東西時,就生起五識。而第六「意識」(manovijñana),則是當我們的心接觸到法塵(感知的對象)時所生起的識。第七「末那識」(manas),則是生起並支持意識的心識部分。第八「藏識」(alayavijnana) 則是其它七識的所依或根本 。
第一頌到第十五頌是關於藏識的。藏識有三種功能。第一種是將我們所經驗的一切,儲藏並保存為「種子」(bija)(能藏)。埋藏在我們藏識裡的種子,代表我們曾經做過、經歷過或感知過的一切。這些行為、經歷及感知所種下的種子,是心識的「主體」。藏識把這一切種子吸聚在一起,就像磁鐵吸聚鐵屑一樣。
藏識的第二個面向則是這些種子本身(所藏)。就像博物館不僅只是建築物而已,也是在那裡展示的藝術品。同樣地,藏識不僅是種子的「儲藏室」而已,也是種子本身。種子可以與藏識區別開來,但它們只能在藏識裡找到。
當你有一籃蘋果時,蘋果可以與籃子區別開來。但如果籃子是空的,你就不能說它是一籃蘋果。藏識同時既是儲藏室,也是它所儲存之物。因此,種子也是識的「對象」。所以當我們說「識」時,我們同時指的是識的主體及對象。
藏識的第三種功能是「我愛執藏」 (執藏)。這是由於第七識末那識與藏識間,微妙而複雜的關係所致。末那識由藏識生起,轉過來執持藏識的一部分,並把這執持的部分當作一個獨立個別的「自我」。我們大部分的痛苦都來自末那識的錯誤認知,那是本書第二部深入探討的主題。
1【心如一畝田】
心如一畝田,
俱種播田中,
心識也就是,
田中一切種。 心是一塊田地,
各類種子播撒在其中。
這塊心田
又名「一切種」 。
藏識的主要功能是儲藏及保存所有的種子。藏識亦稱為「一切種識」(sarvabijaka),意思是保持、留存、不失。保持一切種子,讓它們能夠顯現(現行),這是藏識最基本的功能。
種子(bija)讓現象得以延續。如果你在春天播下一顆種子,秋天到來時,它就會長成一株植物並且開出花朵。從這些花朵中,會有新的種子掉落到土裡,它們會埋藏在土中,直到發芽並再度開出新的花朵。我們的心是塊田地,種滿了各式各樣的種子:悲憫、喜悅、希望的種子,以及憂傷、恐懼、困難的種子。每一天,我們的思想、言語、行為,都在我們的心田裡播下新的種子,而這些種子所結生出來的,就成了我們生命的內涵。
我們的心田裡既有善的種子,也有不善的種子;這些種子由我們自己、我們的父母、學校教育、祖先以及社會所種下。如果你種的是麥子,長出來的就是麥子。如果你的行為是良善的,你就會快樂。如果你的行為不善,你就是在灌溉自己和他人內在的貪愛、憤怒、暴力等種子。正念的修行幫助我們認出心識裡的所有種子,並且因而得以選擇,只灌溉那些最有益的種子。若我們於內心栽培喜悅的種子,並轉化痛苦的種子,將來就會綻放出智慧、慈愛及悲憫的花朵。
2【各類種子】
種有各形類,
如生死涅槃,
迷悟與苦樂,
名稱和形相。 我們內在有數不盡的各類種子──
輪迴、涅槃、無明、覺悟的種子,
痛苦以及快樂的種子,
感知 、名稱以及言詞的種子。
我們的藏識包含著各類種子。這些種子強、弱、大、小不一,但一切種子都在那裡──包括了輪迴與涅槃的種子,痛苦與快樂的種子。如果我們內在迷妄的種子得到灌溉,無明就會增長。如果我們灌溉覺悟的種子,它就會成長,而我們的智慧也將會增長茁壯。
輪迴是痛苦的不斷循環,當我們活在無明裡時,我們就是住在輪迴裡,要脫離這個循環是困難的。我們的父母受苦,並且將這些負面的痛苦種子遺傳給我們。如果我們不去認出並轉化自心裡的這些不善種子,就一定會接下去把它們傳給子女。這不斷傳承的恐懼和痛苦,驅動著輪迴的流轉。但同時,我們的父母也傳承給我們快樂的種子。藉由正念的修行,我們得以認出自己和他人內在善的種子,並且每天為它們澆水。
涅槃的意思是安穩、自由,以及痛苦之輪的止息。覺悟並非來自外在,覺悟不是別人給我們的東西,甚至佛陀也不行。覺悟的種子已經在我們的心識裡了,這是我們的佛性──每個人都擁有覺悟之心,那是天生本具的特質,所需要的只是好好培育它。
為了要轉輪迴為涅槃,我們必須學習觀照並且看清楚,這兩者其實都是自己心識的顯現。輪迴、痛苦、快樂、涅槃的種子,都已經在我們的藏識裡了。我們要做的只是,為快樂的種子澆水,並且避免灌溉痛苦的種子。當我們愛某人時,就試著認出他們內在正面的種子,並且用慈愛的言行來為那些善種子澆水。快樂的種子受到灌溉就會生長茁壯,同時痛苦的種子則會萎縮減弱,因為我們不再用不仁慈的言行灌溉它們了。
我們的藏識裡也藏著從感知而生的種子。我們感知很多東西,而這些感知的對象,就儲存在藏識裡。當我們感知某個對象時,我們是看見它的形相,梵文稱為「lakshana」。「Lakshana」這個字也有「相狀」、「名相」或「表相」的意思。某個東西的「相」,就是由我們的感知(想 samjña)所造出來的影像。假設我們看到一個由四隻腳支撐的木質平板,這個影像就變成我們藏識裡的種子。我們給這影像所起的名字──「桌子」,是另一個種子。「桌子」是對象,是我們所感知的對象;而我們(能知者)是主體。當我們感知到被命名為「桌子」的對象時,這主體、客體對象兩者就會連結,甚至當我們只是聽見「桌子」這個名詞時,桌子的影像就在我們的意識裡顯現了。
佛教指出,現象有三組成對的「相」。第一組是某物的「總相」(universal)和「自相」(particular)。當我們看見一棟房子時,房子的「相」或影像,起初是共通的。房子的總相就像是它的通用標籤,或是無品牌標籤。你可以在某些超市買到無印食品,它們沒有彩色圖像或品牌名稱。例如,在玉米罐頭上所貼的標籤,就只是白紙上簡單地印著黑字「玉米」。某種東西的「總相」就像那個樣子。
但是我們的分別心,很快就能覺知到每棟房子數以千計的細節──它獨特的磚頭、木料、鐵釘等等。這些個別特點是某一棟房子的「自相」。一棟房子可以整體來看,那是它的「總相」,或是從它的各個組成部分來看,亦即它的「自相」。每件事物都具有共通以及個別這兩種性質。
與此相關的,第二組「相」就是它的「同」(unity)和「異」(diversity)。我們對於房子的觀念,是一種整體的、共同的想法。所有的房子都是「房子」這個指稱的一部分,無論是這棟房子或是那棟房子都一樣。但是「房子」的整體觀念並不能顯示出個別房子的獨特或差異。各式各樣的房子千差萬別,這是差異性。當我們看見任何現象時,應該要能夠在差異性裡看到整體性,在整體性裡看到差異性。第一組「相」區別出房子的總相與自相,第二組「相」則是關於各個不同房子間的差別。
第三組「相」則是「成」(formation)以及「壞」(disintergration)。一棟房子可能正在建造形成的過程當中,但它同時也是在分解崩壞的過程中。即使那些木頭都是新的,房子也還沒蓋好,但空氣中的潮濕與乾燥已經開始侵蝕它了。看著某件剛開始形成的東西時,我們應該也要能夠看見,它也正在分解崩壞當中。
禪修是為了幫助我們,學習看見每一組「相」的雙重面向。當我們看著部分時也看見整體,看著整體時也看見每一部分。當木匠看著一棵樹時,他可以在心中預見到一棟房子,因為對於用木材蓋房子,他已經訓練有素,非常熟練。他看見了樹的共通面向以及個別面向。我們藉由正念來訓練自己,每當認知某個對象時,就能夠看見所有這六相:總與自,同與異,成與壞。
我們對於認知到的對象,會指派名稱和言詞,或說「稱謂」給它,例如:「山」、「河」、「佛陀」、「神」、「父親」、「母親」等。我們指派給現象的每個名字,學到的每個言詞,都像種子一樣地儲存在我們的識田裡。這些種子於我們內在又生出其它種子,稱為「影像」。當我們聽到某個東西的名稱時,心識裡便生起一個影像,然後我們便把那個影像當作真實的。例如:當我們一聽到「紐約」這兩個字時,便立刻觸及儲存在藏識裡的「紐約」的影像種子。曼哈頓的天空線,或是我們住在紐約的朋友的臉,這些畫面便浮現出來。然而,這些影像和紐約的現實真相可能不同。這些影像可能完全是我們創造出來的想像,但我們無法區別現實和妄想的界限。
我們使用言詞來指稱某個東西或概念,而它們可能和那個東西的「真相」相符或不相符;相符與否只能透過直接感知它的現實真相才能確定。我們在日常生活裡,很少有甚麼直接感知。我們以儲存在藏識裡的影像種子為基礎,來發明、想像、並創造認知。當我們墜入愛河時,愛人在我們心裡的影像,可能和他本人差距很大。你可以說,我們其實不是和那個人,而是和自己虛妄的認知結婚。
錯誤認知帶來很多痛苦。我們覺得自己的認知是正確而完整的,但它們通常不是。我認識一個人,他懷疑自己的小孩不是親生的,而是那位常來看他太太的鄰居的。這個父親的自尊受損,羞於向太太或任何人提起此事。然後有一天,有個來訪的朋友一直說這個小孩長得非常像爸爸,此時,這個人才領悟,兒子真的是自己親生的。但因為他一直有這種錯誤認知,全家多年來都深受其苦。不僅是三個當事人,連周圍的每個人也都受苦,全都是因為這個錯誤認知所造成的。
我們很容易把心中的影像──我們的心對某物所取的「相」──與它的實際真相混淆。誤把認知當作真實的這個歷程非常微細,因此不容易察覺它的進行,但是我們必須嘗試不犯此錯。要避免這種錯誤的辦法,就是正念。我們用禪修來訓練自己的心直接感知,正確感知。當我們禪修時,深觀我們的感知以發現它們的本質,並找出哪些成分正確,哪些不正確。
如果你沒有正念,就會相信你的認知是正確的,但其實它是基於偏見的認知;偏見是從儲存於藏識裡的種子發展出來的,而這些種子則是你過去的經驗所種下的。當我們有錯誤認知並且持續堅持它時,就會傷害自己和他人。事實上,人們甚至因為對於同一件現實真相有不同認知,而互相殘殺。
我們活在一個充滿假象和虛妄的世界裡,但卻相信自己和世界有真實的接觸。我們或許對佛陀深懷敬意,並且相信如果遇見他本人,我們會向他禮敬並且致力修學他的教導。但事實上,我們可能已經在所住的城市裡遇見過佛陀,卻甚至一點都不願意靠近他,因為他並不符合我們對於佛陀所懷有的影像,亦即我們認為佛陀應該有的樣子。我們認定佛陀會穿著美麗的長袍,頂著光環出現。所以當我們遇見穿著普通衣服的佛陀時,就認不出他(她)了。佛陀怎麼可能穿著運動衫呢?佛陀怎麼可能沒有光環呢?
在我們的識田裡,有許許多多錯誤認知的種子。然而我們卻頗有把握地認為,我們對於現實真相的認知是正確的。例如:「那個人恨我,他根本不看我,他想傷害我。」而這可能根本就只是我們的心捏造出來的。我們相信自己的認知就是現實真相,於是以這個信念來行動;這是非常危險的。一個錯誤認知能夠衍生出無數的問題。事實上,我們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沒有如實地了知事物的真相。我們應該總是謙虛地自問:「我確定嗎?」然後給自己空間和時間,讓我們的認知更為深入,清楚,而且更穩定。就像現代的醫療制度要求醫生和護理人員互相提醒,以避免對任何事太過肯定。他們會彼此督促:「即使你認為確定了,還是再檢查一次吧。」
第一部分
藏識
佛教「唯表學派」(Manifestation Only)主張,我們的心有八個面向,或說八「識」 。前五識基於身體感官而生起;眼睛見到形色,耳朵聽到聲音,鼻子嗅到氣味,舌頭嚐到滋味,或皮膚接觸到東西時,就生起五識。而第六「意識」(manovijñana),則是當我們的心接觸到法塵(感知的對象)時所生起的識。第七「末那識」(manas),則是生起並支持意識的心識部分。第八「藏識」(alayavijnana) 則是其它七識的所依或根本 。
第一頌到第十五頌是關於藏識的。藏識有三種功能。第一種是將我們所經驗的一切,儲藏並保存為「種子」(bija)...
作者序
【歡迎詞】
十二世紀的越南禪師常照(Thuong Chieu)說:「當我們了解自心如何運作時,修行就變得容易了。」而這是一本關於佛教心理學的書,有助於我們了解「識」(consciousness)的本質。
這五十個偈誦有點像是修行之道的地圖。這五十頌總結了印度佛教思想最重要的流脈,取材範圍從巴利藏的阿毗達摩一直到較晚期的《華嚴經》等大乘佛教經典。
這些偈誦是基於世親的《唯識二十頌》和《唯識三十頌》,當我還在越南當沙彌時,是以中文研讀的。我來到西方後,領悟到這些佛教心理學的重要教法,可以為此地的人們打開了解之門。所以我在一九九〇年寫作了這五十頌,潤飾由佛陀、世親、安慧(Sthiramati)、玄奘、法藏等祖師大德所傳下的珍寶。這本書原先以《在根本處轉化》(Transformation at the Base)的名字出版。自從出版以來,心理學者、心理治療師以及各宗教的尋求者都告訴我,這本書有助於他們的教學。如今新的版本問世,我希望能讓更多人閱讀到這些教理。
你不需要有心理學學位或任何佛教知識,就可以享受閱讀本書。我嘗試以簡單的方式來呈現這些教理。如果在閱讀當中,你發現不懂某個字句名相,請不要太努力。就讓這些教理像是聆聽的音樂一樣進入你,或是像大地讓雨水浸潤它一樣。如果你只是用理智來研讀這些偈頌,那會像是把塑膠製品埋入大地一樣。但是如果你讓這些法雨穿透你的意識,那麼這五十頌能夠將整個阿毗達摩教理簡短地提供給你。
你可以終其一生深入研讀這些教理。請不要被它們的複雜性嚇住了。要慢慢地行進。試著一次不要讀太多頁,花點時間充分消化每一個偈頌和它的論述,之後才進到下一個偈頌。在閱讀這些偈頌時,要帶著正念、仁慈、悲憫,而它們會為你照亮心的運作方式及識的本質。
【歡迎詞】
十二世紀的越南禪師常照(Thuong Chieu)說:「當我們了解自心如何運作時,修行就變得容易了。」而這是一本關於佛教心理學的書,有助於我們了解「識」(consciousness)的本質。
這五十個偈誦有點像是修行之道的地圖。這五十頌總結了印度佛教思想最重要的流脈,取材範圍從巴利藏的阿毗達摩一直到較晚期的《華嚴經》等大乘佛教經典。
這些偈誦是基於世親的《唯識二十頌》和《唯識三十頌》,當我還在越南當沙彌時,是以中文研讀的。我來到西方後,領悟到這些佛教心理學的重要教法,可以為此地的人們打開了解之門。所以我在一九九...
目錄
引言
歡迎詞
唯識五十頌
【PART I 藏識】
1 心如一畝田
2 各類種子
3 毫無遺漏
4 傳承
5 個別與集體種子
6 種子的品質
7 習氣
8 感知的領域
9 異熟與解脫
10 五遍行
11 三法印
12 種子與現行
13 帝網天珠
14 真與非真
15 大圓鏡智
【PART II 末那識】
16 無明種子
17 思量
18 我相
19 分別
20 與末那識相應
21 如影隨形
22 解脫
【PART III 意識】
23 認知的範圍
24 感知
25 園丁
26 無想
27 心的狀態
【PART IV 感官識】
28 水面之波
29 現量
30 心所
【PART V 實相的本質】
31 主體與對象
32 見分,相分,自體分
33 生與死
34 持續現行
35 識
36 無來無去
37 因緣與所緣緣
38 增上緣與等無間緣
39 真心
40 真如世界
【PART VI 修行之道】
41 修行的方法
42 鮮花與垃圾
43 相即
44 正見
45 正念
46 在根本處轉化
47 當下
48 僧伽
49 無所得
50 無畏
後記
引言
歡迎詞
唯識五十頌
【PART I 藏識】
1 心如一畝田
2 各類種子
3 毫無遺漏
4 傳承
5 個別與集體種子
6 種子的品質
7 習氣
8 感知的領域
9 異熟與解脫
10 五遍行
11 三法印
12 種子與現行
13 帝網天珠
14 真與非真
15 大圓鏡智
【PART II 末那識】
16 無明種子
17 思量
18 我相
19 分別
20 與末那識相應
21 如影隨形
22 解脫
【PART III 意識】
23 認知的範圍
24 感知
25 園丁
26 無想
27 心的狀態
【PART IV 感官識】
28 水面之波
29 現量
30 心所
【PART V 實相的本質】
31 主體與對...
商品資料
出版社:橡樹林出版日期:2017-11-11ISBN/ISSN:9789865613594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0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