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德熹、朱書漢、游博清、方秋停、蘇全正、郭双富、曾得標、林景淵等
定價:NT$ 1500
優惠價:88 折,NT$ 132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關於「臺中學」:
地方學能完整描繪地區的獨特歷史發展脈絡,傳承及活化運用在地文化智慧,因此,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對「臺中學」書系的策畫,選擇臺中市具代表性的生活面指標為主題,發掘臺中地區最具本土性、獨特性的特色,運用柔性的筆觸與豐富的圖像,期能讓本地市民更親近、關注自身的生活脈絡,也提供外地大眾了解在地文化的媒介。
《驛動軌迹:臺中火車站的古往今來》
位於臺灣中部的臺中火車站,日日旅客川流,人聲雜沓。人群裡對話喧騰,步伐緊湊,火車來了又走,去又復返,流動的是時間是人是火車,唯一矗立百年沉默不語的只有這座火車站。本書開篇首站來到日治時期,當時臺中滿城歡慶迎接第一代簡易型木構造車站的到來。第二站抵達戰後,因乘載需求而增建車站設施蛻變為第二代火車站的新面貌。第三站我們看見歷經九二一地震與SARS的嚴厲考驗後,以鐵路高架化面世的第三代火車站。駛過三代火車站,火車繼續開往中南線鐵路、手押臺車的懷舊路線,同時回顧鐵道周圍的舊宿舍等建築。火車不斷向前,當人們回望臺中火車站,將會看見何種身影與記憶?百年臺中火車站的追尋之旅,邀你同行。
《市街之味:臺中第二市場的百年風味》
臺中中區三民路與臺灣大道一段路口的臺中人老朋友──第二市場,起源於日治時期,當時稱為新富町市場。走一遭第二市場,味蕾記憶登時甦醒,人心被熱情包圍,耳邊響起親和力十足的叫賣,置身於此絕不孤單。《市街之味》一書,讓我們看見日治初期落實衛生的概念於城市規劃中,與民息息相關的第二市場如何體現「衛生第一」的觀念。紅磚、角樓、六條通的設計,透露出第二市場獨具魅力的建築風格及暗藏巧妙玄機的空間配置。與晨起的脈動同步,第二市場牽繫住商業消費與日常生活的緊密互動,而百年飄香的它更曾是和食臺食共和國。光復之後,國、臺語交雜增添熱鬧了第二市場的家鄉味。直至今日,第二市場的古早味依舊四溢,成為一種呼吸,亦是庶民尋味的好去處。
《書店滄桑:中央書局的興衰與風華》
1895年,美麗的臺灣有了新主人,那時傳統文化蒙塵,資訊與語言失衡傾斜。縱然歷史洪流滔滔,一群承襲奮勇血液的臺灣文士菁英仍徒手磚磚瓦瓦建造一座維繫漢文命脈、廣博識見、啟迪思想的文化城堡──那年是1927,中央書局面世。書局落腳臺中,文化運動的重鎮、城市地理的優越,使「心向中央」的書局向著臺中人追逐自由自主的心底扎根。賣書賣雜誌賣文藝,回首七十餘載,使命與情義讓中央書局屹立於洶湧時局,同時承載難以數計的未來文壇燦燦之星。時光似水,淘洗過中央書局,而今新舊如何連結、回憶怎麼喚醒?隨著《書店滄桑》翻飛的書頁,我們將能窺見所有美麗哀愁的故事與回答。
《劇場演義:演藝娛樂現代化的天外天劇場》
電影道盡人生悲歡,歌仔戲搬演忠孝節義,胡琴鑼鼓齊鳴換京劇登臺,藝術之餘兼及飲食休閒,天外天劇場榮景曾如斯。話說從頭,日治時期中部首富吳鸞旂傳奇一生,私人戲院由其子吳子瑜出資擴建為劇場,第三代吳燕生傳承詩詣,吳家三代層層疊出劇場與櫟社共通的俠氣背景。昔時天外天劇場歐式建築風采壯觀華麗,藝文娛樂盛極一時,文雅春風吹拂得劇場一片欣欣向榮、繁花錦簇。戰後劇場進入如秋的憂鬱,易主以國際戲院繼續闖蕩江湖,無奈生機漸失宛若冬之冷寂,終與藝文漸行漸遠,空遺一身傲骨。九天之外有否曙光?時至今日,我們仍殷殷詰問。《劇場演義》好戲開鑼,欲知詳情,君請入座。
《踢躂膠彩:臺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
純樸的臺中大雅上楓村是他生命的起點,殖民母國日本東京奠定他紮實的畫藝,而臺灣則是他心念深埋的根。一代膠彩畫大師林之助,出身殷實卻無富家子嬌氣,留日期間不流俗不慕名利,青年藝術家一心追尋美的大道。帝國美術學校畢業後,青年春風得意,出手即是驚豔畫壇的大作。正當前景看好,無情的二戰烽火瞬間扭轉畫家的未來,卻也造就返臺貢獻的契機。儘管囿限重重,這顆畫壇的絢爛之星回臺後依舊璀璨,投身美術組織、推展全民美育、傳藝於竹籬笆畫室,更幾度奔波為膠彩畫定名,一手造就臺中為膠彩畫重鎮。《踢躂膠彩》由林之助弟子執筆書寫,訴說對大師的近身觀察,收錄珍貴及逗趣的言行事例,文如畫筆精確勾勒大師的迷人風采,重現這位在大時代下穩健步向美的天地,而終成美的最佳代言者的「臺灣膠彩畫之父」最真實立體的神態。
作者簡介:
《驛動軌迹:臺中火車站的古往今來》作者簡介:
朱書漢
時為國立中興大學歷史所碩士生,因有感於臺中中區的沒落,以及中區在文化與城市行銷上的弱勢,因此積極記錄與行銷臺中市中區的故事,也撰寫與編排如《大墩報》、《手繪小京都》等地方刊物。此外開設名為「寫作中區」的粉絲專頁,定期報導臺中及臺灣中部地區人文歷史,歡迎關注的朋友按讚追蹤。
宋德熹
本名宋德喜,臺東縣成功鎮人,臺大歷史學博士,現任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教授會理事主席,曾任中國唐代學會理事長、興大總務長、創產學院代理院長、歷史系主任。專長為歷史文創、經營謀略、詩文創作、社區營造。曾獲興大服務傑出獎、建教合作績優獎、特別貢獻獎、兩次國科會大專生專題計畫指導有方獎,並以《檔案中的校園變遷》榮獲第四屆國家機關檔案管理「金檔獎」成果。
《市街之味:臺中第二市場的百年風味》作者簡介:
游博清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之一為臺中發展史與文化交流史。在研究的過程中,體認到第二市場是一項極佳的素材,深刻反映庶民生活與文化,包含公共衛生、建築風格、商業消費、飲食文化等議題,皆值得繼續深入挖掘和探討。
《書店滄桑:中央書局的興衰與風華》作者簡介:
方秋停
東海大學中文碩士、美國中佛州大學教育碩士。曾任《明道文藝》總編輯、現任教於明道中學。創作以散文、小說為主,文章散見國內外中文雜誌、副刊,充滿對鄉土與人文情懷,對臺中的歷史演變與常民生活亦多關注。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吳濁流文藝獎等。作品選入各種文集。合著作品有《呷餅人福氣:文學家的臺中糕餅之旅》、《作家的國文課》。個人著作有散文集《原鄉步道》、《童年玫瑰》、《兩代廚房》;小說集《山海歲月》、《耳鳴》、《港邊少年》。
《劇場演義:演藝娛樂現代化的天外天劇場》作者簡介:
蘇全正
歷史學博士,研究領域為宗教史、臺灣史、文化資產保存。1990年代參與臺中市文化資產義工培訓、社區總體營造藝文調查,並擔任地方文史工作室開創工作者。曾任臺中市政府社區總體營造委員會、古物類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委員(直轄市)、雲林縣政府遺址類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委員。
郭双富
曾任臺中市鄉土文物學會總幹事、臺中縣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及師範大學、中興大學、暨南大學、靜宜大學、朝陽科大歷史學諮詢委員。現任大屯文史工作室負責人、臺中教大、逢甲大學歷史系諮詢委員、埔里地方文化館營運發展委員,及臺灣古文書學會常務理事。對於臺中市的歷史變遷與發展有深入研究,擅長文物年代及真偽之鑑識、紙質文物修復,並收藏珍貴古文書籍、契約、照片等文物,常提供各學術單位展覽,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道卡斯古文書展」、外埔鄉圖書館「古文書展」、中研院史語所「臺灣教育資料展」、臺中市文化中心「宗教符咒特展」、國立中興大學藝術中心「百年臻藝:郭双富前輩畫作收藏展」。曾榮獲97年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第三屆傑出臺灣文獻推廣獎。
《踢躂膠彩:臺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作者簡介:
曾得標
1942年生於臺灣彰化。臺中師範、師專畢業,臺師大美術科國訓班結業。1958年起師承「臺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教授。膠彩作品曾獲省展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五次,曾任全國、全省、高雄市、新北市、大墩、桃源、磺溪、南瀛、雲林、新竹等美展評審委員。著有《膠彩畫藝術:入門與創作》、《臺灣膠彩畫史流研究》等書。
林景淵
臺南縣下營人,臺中師範學校畢業,早稻田大學學士、筑波大學碩士、浙江大學博士。著有:《讀書物語》、《日據時期的臺灣圖書館事業》、《日出江花紅勝火:日本近現代作家》;譯有《知識誕出的奧秘》、《大日本印刷》;編有《讀書樂》、《胡長青將軍:日記.家書……追念》、《望鄉三千里:臺灣少年工奮鬥史》;編譯《扶桑書物語》。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5折 | 2 |
6折 | 1 |
7折 | 1 |
7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宋德熹、朱書漢、游博清、方秋停、蘇全正、郭双富、曾得標、林景淵等
優惠價: 88 折, NT$ 1320 NT$ 150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關於「臺中學」:
地方學能完整描繪地區的獨特歷史發展脈絡,傳承及活化運用在地文化智慧,因此,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對「臺中學」書系的策畫,選擇臺中市具代表性的生活面指標為主題,發掘臺中地區最具本土性、獨特性的特色,運用柔性的筆觸與豐富的圖像,期能讓本地市民更親近、關注自身的生活脈絡,也提供外地大眾了解在地文化的媒介。
《驛動軌迹:臺中火車站的古往今來》
位於臺灣中部的臺中火車站,日日旅客川流,人聲雜沓。人群裡對話喧騰,步伐緊湊,火車來了又走,去又復返,流動的是時間是人是火車,唯一矗立百年沉默不語的只有這座火車站。本書開篇首站來到日治時期,當時臺中滿城歡慶迎接第一代簡易型木構造車站的到來。第二站抵達戰後,因乘載需求而增建車站設施蛻變為第二代火車站的新面貌。第三站我們看見歷經九二一地震與SARS的嚴厲考驗後,以鐵路高架化面世的第三代火車站。駛過三代火車站,火車繼續開往中南線鐵路、手押臺車的懷舊路線,同時回顧鐵道周圍的舊宿舍等建築。火車不斷向前,當人們回望臺中火車站,將會看見何種身影與記憶?百年臺中火車站的追尋之旅,邀你同行。
《市街之味:臺中第二市場的百年風味》
臺中中區三民路與臺灣大道一段路口的臺中人老朋友──第二市場,起源於日治時期,當時稱為新富町市場。走一遭第二市場,味蕾記憶登時甦醒,人心被熱情包圍,耳邊響起親和力十足的叫賣,置身於此絕不孤單。《市街之味》一書,讓我們看見日治初期落實衛生的概念於城市規劃中,與民息息相關的第二市場如何體現「衛生第一」的觀念。紅磚、角樓、六條通的設計,透露出第二市場獨具魅力的建築風格及暗藏巧妙玄機的空間配置。與晨起的脈動同步,第二市場牽繫住商業消費與日常生活的緊密互動,而百年飄香的它更曾是和食臺食共和國。光復之後,國、臺語交雜增添熱鬧了第二市場的家鄉味。直至今日,第二市場的古早味依舊四溢,成為一種呼吸,亦是庶民尋味的好去處。
《書店滄桑:中央書局的興衰與風華》
1895年,美麗的臺灣有了新主人,那時傳統文化蒙塵,資訊與語言失衡傾斜。縱然歷史洪流滔滔,一群承襲奮勇血液的臺灣文士菁英仍徒手磚磚瓦瓦建造一座維繫漢文命脈、廣博識見、啟迪思想的文化城堡──那年是1927,中央書局面世。書局落腳臺中,文化運動的重鎮、城市地理的優越,使「心向中央」的書局向著臺中人追逐自由自主的心底扎根。賣書賣雜誌賣文藝,回首七十餘載,使命與情義讓中央書局屹立於洶湧時局,同時承載難以數計的未來文壇燦燦之星。時光似水,淘洗過中央書局,而今新舊如何連結、回憶怎麼喚醒?隨著《書店滄桑》翻飛的書頁,我們將能窺見所有美麗哀愁的故事與回答。
《劇場演義:演藝娛樂現代化的天外天劇場》
電影道盡人生悲歡,歌仔戲搬演忠孝節義,胡琴鑼鼓齊鳴換京劇登臺,藝術之餘兼及飲食休閒,天外天劇場榮景曾如斯。話說從頭,日治時期中部首富吳鸞旂傳奇一生,私人戲院由其子吳子瑜出資擴建為劇場,第三代吳燕生傳承詩詣,吳家三代層層疊出劇場與櫟社共通的俠氣背景。昔時天外天劇場歐式建築風采壯觀華麗,藝文娛樂盛極一時,文雅春風吹拂得劇場一片欣欣向榮、繁花錦簇。戰後劇場進入如秋的憂鬱,易主以國際戲院繼續闖蕩江湖,無奈生機漸失宛若冬之冷寂,終與藝文漸行漸遠,空遺一身傲骨。九天之外有否曙光?時至今日,我們仍殷殷詰問。《劇場演義》好戲開鑼,欲知詳情,君請入座。
《踢躂膠彩:臺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
純樸的臺中大雅上楓村是他生命的起點,殖民母國日本東京奠定他紮實的畫藝,而臺灣則是他心念深埋的根。一代膠彩畫大師林之助,出身殷實卻無富家子嬌氣,留日期間不流俗不慕名利,青年藝術家一心追尋美的大道。帝國美術學校畢業後,青年春風得意,出手即是驚豔畫壇的大作。正當前景看好,無情的二戰烽火瞬間扭轉畫家的未來,卻也造就返臺貢獻的契機。儘管囿限重重,這顆畫壇的絢爛之星回臺後依舊璀璨,投身美術組織、推展全民美育、傳藝於竹籬笆畫室,更幾度奔波為膠彩畫定名,一手造就臺中為膠彩畫重鎮。《踢躂膠彩》由林之助弟子執筆書寫,訴說對大師的近身觀察,收錄珍貴及逗趣的言行事例,文如畫筆精確勾勒大師的迷人風采,重現這位在大時代下穩健步向美的天地,而終成美的最佳代言者的「臺灣膠彩畫之父」最真實立體的神態。
作者簡介:
《驛動軌迹:臺中火車站的古往今來》作者簡介:
朱書漢
時為國立中興大學歷史所碩士生,因有感於臺中中區的沒落,以及中區在文化與城市行銷上的弱勢,因此積極記錄與行銷臺中市中區的故事,也撰寫與編排如《大墩報》、《手繪小京都》等地方刊物。此外開設名為「寫作中區」的粉絲專頁,定期報導臺中及臺灣中部地區人文歷史,歡迎關注的朋友按讚追蹤。
宋德熹
本名宋德喜,臺東縣成功鎮人,臺大歷史學博士,現任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教授會理事主席,曾任中國唐代學會理事長、興大總務長、創產學院代理院長、歷史系主任。專長為歷史文創、經營謀略、詩文創作、社區營造。曾獲興大服務傑出獎、建教合作績優獎、特別貢獻獎、兩次國科會大專生專題計畫指導有方獎,並以《檔案中的校園變遷》榮獲第四屆國家機關檔案管理「金檔獎」成果。
《市街之味:臺中第二市場的百年風味》作者簡介:
游博清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研究興趣之一為臺中發展史與文化交流史。在研究的過程中,體認到第二市場是一項極佳的素材,深刻反映庶民生活與文化,包含公共衛生、建築風格、商業消費、飲食文化等議題,皆值得繼續深入挖掘和探討。
《書店滄桑:中央書局的興衰與風華》作者簡介:
方秋停
東海大學中文碩士、美國中佛州大學教育碩士。曾任《明道文藝》總編輯、現任教於明道中學。創作以散文、小說為主,文章散見國內外中文雜誌、副刊,充滿對鄉土與人文情懷,對臺中的歷史演變與常民生活亦多關注。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吳濁流文藝獎等。作品選入各種文集。合著作品有《呷餅人福氣:文學家的臺中糕餅之旅》、《作家的國文課》。個人著作有散文集《原鄉步道》、《童年玫瑰》、《兩代廚房》;小說集《山海歲月》、《耳鳴》、《港邊少年》。
《劇場演義:演藝娛樂現代化的天外天劇場》作者簡介:
蘇全正
歷史學博士,研究領域為宗教史、臺灣史、文化資產保存。1990年代參與臺中市文化資產義工培訓、社區總體營造藝文調查,並擔任地方文史工作室開創工作者。曾任臺中市政府社區總體營造委員會、古物類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委員(直轄市)、雲林縣政府遺址類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委員。
郭双富
曾任臺中市鄉土文物學會總幹事、臺中縣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及師範大學、中興大學、暨南大學、靜宜大學、朝陽科大歷史學諮詢委員。現任大屯文史工作室負責人、臺中教大、逢甲大學歷史系諮詢委員、埔里地方文化館營運發展委員,及臺灣古文書學會常務理事。對於臺中市的歷史變遷與發展有深入研究,擅長文物年代及真偽之鑑識、紙質文物修復,並收藏珍貴古文書籍、契約、照片等文物,常提供各學術單位展覽,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道卡斯古文書展」、外埔鄉圖書館「古文書展」、中研院史語所「臺灣教育資料展」、臺中市文化中心「宗教符咒特展」、國立中興大學藝術中心「百年臻藝:郭双富前輩畫作收藏展」。曾榮獲97年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第三屆傑出臺灣文獻推廣獎。
《踢躂膠彩:臺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作者簡介:
曾得標
1942年生於臺灣彰化。臺中師範、師專畢業,臺師大美術科國訓班結業。1958年起師承「臺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教授。膠彩作品曾獲省展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五次,曾任全國、全省、高雄市、新北市、大墩、桃源、磺溪、南瀛、雲林、新竹等美展評審委員。著有《膠彩畫藝術:入門與創作》、《臺灣膠彩畫史流研究》等書。
林景淵
臺南縣下營人,臺中師範學校畢業,早稻田大學學士、筑波大學碩士、浙江大學博士。著有:《讀書物語》、《日據時期的臺灣圖書館事業》、《日出江花紅勝火:日本近現代作家》;譯有《知識誕出的奧秘》、《大日本印刷》;編有《讀書樂》、《胡長青將軍:日記.家書……追念》、《望鄉三千里:臺灣少年工奮鬥史》;編譯《扶桑書物語》。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2 |
5折 | 2 |
6折 | 1 |
7折 | 1 |
7折以上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