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任何人來說,水喝太多,都會變成毒!
水毒是萬病的根源,癌症、腫瘤、糖尿病、心臟、腸胃、婦科、關節炎、過敏性疾病等都和水毒有關,
但幾乎所有人都不知道疾病的根源來自於飲水過量。
從今天開始,請擺脫一天一定要喝水兩公升的迷思!
韓國治療水毒最具權威的韓醫師將告訴大家,如何判斷身體有沒有水毒?水毒會囤積在哪裡,引起哪些疾病?說明如何正確喝水,並收錄排水毒食譜,從運動、飲食預防和排解水毒。
喝水治百病?還是會導致疾病?
許多專家、醫生常告訴我們要多喝水才健康,疾病才會痊癒;許多媒體也不斷宣導一天應該要喝2公升的水才會變美、變健康,導致我們總是戰戰兢兢,總是怕自己水喝太少,就算不渴也一直勉強自己喝水。
但是你知道自己所喝的水其實已經超過身體所需,甚至已經在體內累積成水毒了嗎?飲用過多的水,反而會對人體有害,過剩的水分在體內累積越多,就越無法發揮正常的機能,變成會引發病症的毒。水毒在漢醫學中就稱這些水分為「痰飲」,認為是引發身體萬病的根源。
已經長期受到水毒困擾的人們不計其數。作者在診療過程中,發現許多患者其實體內已經累積大量水毒,卻仍然誤以為水對身體有益而持續飲用,反而讓疾病越來越惡化。
在喝水前,我們應該要深入了解「水」這個物質。首先理解水可能成為毒素的原因、了解水對身體的正反效益,如此一來,才能夠阻止為了身體健康而攝取水分,卻反而積水成毒的憾事發生。
check! 你的身體是否中了水毒?
和水毒有關的症狀種類非常多,因人而異,顯示出來的狀況有些微差異,但大多數人共同擁有以下的代表性症狀,就應該要懷疑是不是水毒:
☑身體易於浮腫、膚色蒼白
☑容易受寒
☑小便不暢,常常每過1小時就想上廁所
☑沒有特殊的原因,卻覺得全身痠痛
☑覺得全身不舒服
☑身體沉重、情緒低落
☑關節浮腫或疼痛
☑淚水增加、時常流淚。
☑眼前朦朧或晃動不清。
☑頭暈目眩。
☑喉頭時常卡痰、無法吞嚥下去。
☑後頸、肩膀常常覺得沉重僵硬。
☑呼吸困難、呼吸粗糙急促或出現聲響、容易哮喘或咳嗽不止。
☑消化不良、容易脹氣、積食。
為什麼水會變成毒?別再讓水毒一步步破壞了你的身體機制
持續過度攝取水分,尤其是腎臟最容易超過負荷,無法將多餘的水分正常排出體外,水分長期積淤在體內,會慢慢變成毒,即便少喝水,也依然持續水中毒的狀態。人說流水不腐,不流動的靜水則容易腐敗、侵害人體。
一開始,在水毒累積的部位會出現機能下降的症狀,例如累積在皮膚,會容易刺痛、浮腫、發麻, 出現各種皮膚病變;累積在心臟可能導致心臟肥大、容易喘息;累積在小腸就容易消化不良、腹脹等。此外,耳鳴、圓形禿、暈眩、子宮肌瘤等也都和水毒有關。
累積水毒之處的組織會逐漸變得衰弱、出現損傷,也可能出現囊腫或各種腫瘤,在該部位周圍的血液流動不佳、溫度下降,甚至有可能產生癌細胞病變。隨著水毒生成在不同部位,出現的症狀也不盡相同。
若忽略水毒問題、放置不理,毒性會越來越強。水滯留在我們身體之中的特定部位,生成的廢棄物也會往該部位周邊流動、聚集,廢棄物累積越多、積淤的水也會變得更加濃稠,腐敗的速度也會隨之加快,毒素不斷增加,疾病也就會越趨嚴重,導致遲遲無法痊癒。
排除水毒後,疾病、疼痛自然痊癒的驚人實例
【實例一】膝蓋陣陣刺痛到難以屈伸程度,腳底也非常刺痛、幾乎難以行走的35歲男性。以中藥排除體內壞水毒素後,再以其他中藥補充體內所需津液,六天後腳部疼痛消失,且能正常行走,恢復健康的日常生活。
【實例二】食指因為疼痛,無法彎曲而痛苦無比的50歲女性,嘗試過打針、吃藥、針灸治療兩個多月後都沒有改善。關節中水分積蓄、產生的疼痛,以中藥調理一週後疼痛就完全消失,可以自由彎曲。
【實例三】從年輕的時候健康就不佳,罹患風濕性關節炎50多歲的女性。以中藥處方除去長久下來僵硬如石塊的水毒,四個月後手腕與手指關節、腳踝不再疼痛,完全不需再依賴類固醇藥物。
【實例四】從小患有鼻炎的40歲出頭女性。某天症狀惡化到鼻子堵塞、無法呼吸、導致時常感到頭痛、頭暈目眩。喉嚨與肩膀疼痛,連轉頭都有困難,甚至經常腹瀉。去除水毒後,鼻腔堵塞減少、暈眩與腹瀉也消失,肩膀不再疼痛、頭頸可以自由轉動了。
【實例五】十年前接受過心臟瓣膜手術的50多歲女士,因檢查心臟瓣膜之中的主動脈瓣肥大,三尖瓣變薄,使得血液逆流,心臟腫大導致呼吸短促、呼吸困難。去除水毒和退熱後,呼吸症狀好轉,以中藥並減肥之後,心臟壓迫程度也減輕了一半以上。
【實例六】有發癢症狀和耳鳴,以及子宮肌瘤的40多歲女性,積極去除水毒後,症狀減輕,子宮肌瘤也明顯縮小,生理期疼痛和腹部鼓脹感也完全消失。
本書特色︰
◎以中醫角度破解一般認為多喝水多健康的錯誤觀念,說明其實很多人身體中都累積了水毒,導致各種疾病、疼痛遲遲無法痊癒的原因。
◎說明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已經中了水毒,水毒會累積在何處,造成哪些症狀問題?
◎收錄能排除水毒的天然食譜,幫助體內加速排除水毒,緩解水中毒症狀。
◎教導讀者正確的喝水方法,以及能幫助排出身體中水毒、熱毒的食物和運動,治療好水毒後,疾病就有可能痊癒,身體就會變健康。
◎收錄去除水毒後,各種疾病、困擾就逐漸痊癒的驚人案例。
◎台灣中醫腹診專家、長安醫院中醫科主任──李嘉菱醫師專文好評推薦。
作者簡介:
崔容瑄
Gaonjari股份公司代表理事、Gaonjari盆塘本院院長。韓國確立水毒治療方法的第一人,同時也是眾所公認的韓國第一位研究水毒的權威。因為西醫與媒體中「健康多喝水、多喝水健康」的錯誤觀念,相信水毒是引發眾多疾病的誘因,透過水毒治療,將能夠使眾多患者找回健康。
畢業於尚志大學韓國醫學系,並取得同校防治學博士學位。曾任職於韓醫師協會中央代議員,現為韓國仲景醫學會會長。十餘年來,在首爾、釜山、大邱等地講習做為韓藥處方根本的「傷寒論金匱要略」,在韓醫學教育上耕耘。著有「仲景方臨床講義(總論篇)」。
章節試閱
若勉強攝取太多水分,有害無益
「我原本不是常喝水的人,但最近有努力多喝水喔。」
「聽說每天至少要喝2公升的水才夠耶!」
近來人們因為聽信了喝水有益身體健康的理論,而刻意提醒自己多喝水,這樣做的人愈來愈多。有人每天檢查自己的飲水量,有些人每天帶著水壺出門,在路上也時有所見。
在我們的身體中,水當然擁有非常重要的角色與功能。在攝取飲食的時候,需要水來幫助腸胃吸收營養素,水也會協助將消化系統所吸收的營養素,傳送到全身的各個角落。此外,若是沒有水,體內便難以製造出幫助我們的身體進行代謝的各種物質,同時也要藉由水才能將這些物質傳遞到需要的地方。不僅如此,當我們的身體要將不需要的物質排出體外的時候,水也是不可或缺的。將人體中的熱利用汗液排出、達到調節體溫的功能,也是水不可小覷的重要機能之一。
但是,萬物皆是過猶不及、皆有失之。若體內的水分不足,自然有可能對健康有損,但是如果已經攝取了充分的水,卻依然不停地飲用過多的水分,反而會對人體有害,過剩的水分在體內累積地越多,就越是無法發揮正常的機能,成為會引發病症的毒質。因此,當人們不顧自己的身體狀態、未經思考就勉強自己攝取大量的水,反而令人感到遺憾。
從現在開始,在飲用它以前,我們應該要多多了解水這個物質。首先理解水可能成為毒質的原因、了解對身體有益與有害的水,如此一來,才能夠阻止為了身體健康而攝取水分,卻反而發生令人哭笑不得的、積水成毒的憾事。
為什麼水會變成毒質?
並不是過度攝取不需要的水分,這些水就會立刻變成毒質。我們的身體本來具備有自動調節所需水分的能力,身體中水分不足的話,會用各種形式送出信號、提醒我們攝取水分,若是不需要的水分過多,也會透過小便或汗水等型態排出體外。
但是持續過度攝取水分,我們的身體、尤其是腎臟最為容易超負荷,無法將多餘的水分正常排出體外,水分長期積淤在體內,就會緩緩變成毒質。人說流水不腐,但不流動的靜水則容易腐敗、侵害人體。
一開始,在水毒累積的部位會出現機能下降的症狀,該處的組織會逐漸變得薄弱、出現傷痕,也可能出現囊腫或各種腫瘤,在該部位周圍的血液流動不佳、溫度下降,甚至有可能產生癌細胞病變。在我所治療的癌症患者們身上可以確認,在生成癌細胞部位的周圍,也會有相當的痰飲堆積。
有時候不是過度攝取水分也有可能生成水毒,那便是水分代謝機能出現問題。
對水分代謝最為重要的臟器是腎臟,腎臟若無法正常發揮功能,或是因為氣血循環障礙造成津液循環不佳,便會衍生出水分代謝的問題。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即便攝取少量的水,也會因為沒有辦法正常排出,而造成水分積淤、容易轉變為水毒。
若忽略水毒問題、放置不理,則毒性會越來強烈。水滯留在我們身體之中的特定部位,生成的廢棄物也會往該部位周邊流動、聚集,廢棄物累積越多、積淤的水也會變得更加濃稠,腐敗的速度也會隨之加快。在這樣不斷累積、腐壞的水質之中,毒質自然只能不斷增加。一旦我們的體內開始累積水毒,身體就會一步步轉變成容易生成水毒的體內環境。水毒累積的部分因為氣血循環不順暢,水分就更容易累積,水分代謝的機能變弱之後,就算只飲用少量的水,仍舊會持續水分積淤、水毒累積的惡性循環,不斷反覆。
就如上述,水毒有著複合性的生成過程,攝取過多水分可能是其中一個成因、掌管水分代謝機能的器官出問題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整體性的循環障礙更會使水毒狀況惡化。但我們夠確定的一點是,攝取需求量以上的水分,水沒有變成身體需要的津液,反而轉變成水毒的可能性非常高。此外,無論因為任何原因產生水毒,只要毒質生成之後,攝取過量的水必然會造成水毒惡化,因此需要特別留意,不要過度飲用、攝取不需要的水分。
多樣的水毒型態
痰飲是水毒代表性的顯現型態。「水毒即痰飲」這樣的想法雖然沒有太大的謬誤,但水毒其實有著多樣化的型態,單以痰飲難以概括說明。
水毒依照其濃度可以區分成水、濕、痰。正如字面上所說,水是液體狀態的水分;濕則意指略微蒸發狀、霧狀的水;痰則說明混和了水的廢棄物凝聚成濃稠的狀態。
但無論如何,比起水與濕,痰的毒性更強。在漢醫學之中有句話說:十病九痰,十種不同的疾病之中,有九種都是因為痰而引起的,這句話所意指的是,痰會嚴重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
當我們的身體某部位不舒服或感到疼痛,我們時常會形容該處像是「卡痰」一般。實際上,此處所說的痰往往就是不需要的水分積淤、與廢棄物混合變得濃稠、僵硬,使氣血循環不暢、妨礙水分代謝而引發的疼痛。水毒之中,水和濕雖然也會停滯在體內,但多數時候仍舊會有隨著氣血循環移動,「疼痛似乎四處游移、身體各處發疼」的情形就包含在這種情況之中。但是水和濕若是在固定的空間之中長久停滯下來,便會轉變成痰。因為痰更加黏稠的關係,便會使得水與濕的症狀變得更嚴重。
除了痰以外,飲又是水毒另一種不同的型態。若說痰是不必要的水分因為各種原因累積、變得黏稠,則飲就是飲用進體內的水,沒有辦法流暢的擴散到全身,滯留時產生的水毒。因此,若是痰的顏色顯得混濁,飲則相對呈現較淺而清澈的顏色。漢醫學之中一般將痰和飲併稱為「痰飲」,痰和飲雖然同是水毒,但因為形成的原因以及治療方法都略有不同,若能區分開來理解會更佳。
發現這些現象時,應留意是否水中毒
水毒是萬病的根源。雖然如此,但因為在X光片、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等各種檢查之中,並沒有辦法直接顯示出水毒的原因,直到現在還沒有適當的可視方法將水毒呈現在眼前。當然,若水毒已經過長時間累積,變成堅硬如小石子一般的狀態,確實可以在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之中顯現微弱的形體;又或者,若是水毒形成囊腫的型態,自然會顯示於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中,但也只有極少數的一部分。多數的水毒在西醫的檢查之中,都無法明確顯示出來。
雖然難以用雙眼看見水毒,但因為身體會出現明確的症狀,因此,我們的體內是否有水毒淤積並不難以得知。和水毒有關的症狀種類繁多,隨著不同的人,顯示出來的狀況也都有些微差異,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共同擁有的代表性症狀,就如下所述。
身體易於浮腫
在人熟睡的時候,包含水分代謝在內,人體內所有的代謝機能都會轉弱,因此無論是誰,一覺醒來都難免產生些微浮腫。就算只飲用少量的水,有些人也會嚴重浮腫、直到午後才消腫,若是吃了泡麵一類食物,甚至有可能連眼睛都嚴重地腫脹起來,難以睜開。
若是平時就像這樣易於浮腫,就需要疑心是否因水毒而起。浮腫是水毒最為代表性的症狀之一,一般來說,身體容易浮腫的人,每天的體重都會在1∼2公斤之間來回變動、屬於體重變化較大的類型;若是肌肉量增加,甚至可能在一天之中增加又減少1∼2公斤。只要喝水或是攝取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水分的食物,便會造成體重增加,而只要一小便、將水分排出體外之後,增加的體重就會減少。
女性之中,有些人認為自己光是喝水也會變胖,甚至為數不少。若是請這些人將自己一天之中所攝取的飲食都寫下來,絕大多數的情況之中,這些人一天所攝取的熱量都比自己身體所需的更多。
但實際上,也確實有些人的情況是光喝水也會變胖,這些人大多數都是易於浮腫的人。人體會透過水分代謝,將津液以外、人體不需要的體液利用小便或汗水排出體外,但若水分代謝不夠活躍,無法將水分排出體外的話,身體就會浮腫。而在浮腫狀態之下、水分代謝就會更加困難,水分累積之下,身體就會有如變胖了一般,體重隨之上升。有時有人會以「只是浮腫不是變胖」為自己的肥胖反駁,但這句話也並不是全無根據的。
就算不是嚴重浮腫,若皮膚上出現了軟爛鬆弛的水紋、按壓下去的時候沒有辦法立刻回彈的話,水毒累積的可能性就極高。肌肉之中必須要含有適當的水分,才能夠保持濕度與彈性,但若過度反而會使彈性喪失。
小便不暢
水分代謝中最重要的機能就是小便的排泄。不管喝再多水、只要能夠透過小便將不需要的水分順暢排出的人,便不容易累積水毒。
以一般的成年人來說,雖然每個個體之間略有差異,但一天之中的小便排泄量的正常數值平均約介在1000∼1500ml之間;而按照水分的攝取量有所差別,但一天中小便的次數,約略在4∼6次之間、8次以下屬於正常範圍。每3∼4小時感受到一次小便的需求,便是水分代謝正常,可以安心。
但若是小便之後,不超過10分鐘便又想要小便;或是明明沒有喝水、卻每過1小時就想要小便;又或小便之後並不感到暢快,那便是水分代謝異常的信號。有著水分代謝中樞作用的臟器,主要是腎臟與膀胱,若這兩者功能疲弱,小便就難以順暢排泄。
若是無法透過小便將不必要的水分充分排出,則水毒累積的危險就會隨之增加,最大的問題是,水分代謝的機能已經不足,卻仍然聽信多喝水有益健康,不停攝取水分的人為數甚多。若腎臟與膀胱的水分代謝功能已經不強,卻仍然持續攝取水分,則飲用的水不僅不會有所助益,反而一定會對身體有害。若是時常感受到尿意、不停跑廁所,卻沒有辦法如飲用的水量一般感受到順暢的排泄,則體內的水只會持續累積,結果成為水毒。
不只要留意小便的量,也需要留意尿液的顏色。人體水分不足的時候、小便的顏色便會變得更深,反之,若體內的水分越多、則顏色越淺。飲用大量的水之後,小便的顏色有時不僅變得極淺,甚至透明地像水一般,這就表示體內的水分已經相當充足。繼續攝取水分的話身體也不會將其變成津液,只會繼續變成小便排出體外。若是小便不暢,且尿液的顏色透明,便是身體中水毒累積的證據。
全身痠痛
沒有特殊的理由,便覺得身體各處痠軟、疼痛的話,水毒累積的可能性極高。造成疼痛的原因非常多樣,雖然在西洋醫學之中,認為神經發炎的時候便會引發疼痛,但過去數十年間在診療患者的時候,確認了水毒是更重大的原因。在漢醫學之中有句話說:「通則不痛、不通則痛」意指「若是通暢便不會疼痛、若不通暢則引發疼痛」就含有與水毒相關的意義。在水毒累積的部分,氣血循環與水分代謝都無法順暢,水毒妨害了體內循環,便自然會使該處堵塞而引發疼痛。實際上患者們主訴疼痛的部分,有80∼90%的情況,只要消除了水毒、疼痛經常也就自然消失,不管身體任何部位皆是如此。在西醫檢查之下分明沒有任何問題,但只要肩膀、手臂、腿腳、腰背、頭部與其他任何部位感到持續的酸痛,十之八九水毒都會是主要原因。
在各種疼痛症狀之中,關節的疼痛尤其與水毒有密切的關聯。只要一下雨,有許多人便骨頭節節發酸、感到疼痛,這便是在陰寒的天氣裡,關節中的水分累積更多,使得疼痛加重的關係。
因為水毒引發的痠痛,其特徵是即便沒有移動就會感到疼痛,若是走動或移動身體,反而疼痛的狀況會有所減輕。代表性的例子,就是早上睜眼、踏出的第一步感到腳底嚴重疼痛,但繼續走動的話疼痛就會減輕,這就是因為在身體移動之下,使得積淤的水分散去、活躍了氣血循環的緣故。夜裡痠痛加劇的理由也與此無異。人在沉睡的時候,我們的身體也在休息,因為身體將各種機能最小化,讓臟器得以休息的關係,各種循環代謝自然不如清醒的時候活躍,也因此水毒堵塞的部位,水分淤積、痠痛就更加嚴重。
身體沉重、情緒低落
若是體內蓄積了一定的水毒,則身體就會像濕透的衣服一樣,變得潮濕冗贅且沉重,但水毒增加,不僅只是會造成身體浮腫疼痛而已,就連心情也會變得陰鬱而黯沉。
身體就是盛裝心靈的容器,若因為水毒造成身體不適,心靈也會患病。雖然並非凡是水毒都會造成憂鬱症狀,但在臨床經驗上可以明確發現,水毒也會對心情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
下雨的日子裡,我們時常原因不明的感到情緒低落。身體受到陽光照射的時候,陽氣(血清素)會更加活躍使得心情變好,而下雨時因為無法接受到陽光,情緒才變得陰鬱。除了無法照射到陽光以外,水也有連帶關係。下雨提高空氣中的濕度,會透過皮膚或呼吸器官,在我們不知不覺之間吸進水分,這才使得身體變得沉重、心情陰沉。事實上,身體與心靈,可說是如銅錢般一體兩面,兩者之間相互有著密切的影響。身體不適的話便可能造成心情憂鬱,反之,心情不佳、感到壓力,也會造成氣血循環滯礙、身體不適。因為身體與心靈相互關聯,若是因為水毒造成身體狀況不佳,則自然容易使心情低落憂鬱。
水毒種類繁多,需要各式各樣處方
大體上,水毒可以區分為維持水狀態的水、型態如霧氣一般的濕,以及黏稠凝固狀的痰等三種不同的類型。隨著水毒種類、狀態不同,則用以治療、消除水毒的中藥材自然也有所不同。去除像石頭一般僵固的痰,以及排除水一般的水毒的時候,所使用的中藥材當然也不一樣。隨著水毒生成的位置,所使用的中藥材也各自不同。即便同樣是用以去除水毒的藥材,排除位於皮膚上的水毒自有效果更佳的藥材,除去關節中積蓄的水毒的藥材,與消除分布在全身的水毒的藥材,或是滲入肌肉之中的水毒的藥材,各自都有所不同。
不僅如此,就算是同樣的一種藥材,隨著水毒的種類與位置不同,投藥時也有各自合適的使用量。因此,如果單純認定對排除水毒有好處、一味購入這樣的藥材服用,反而可能產生反效果,務必要特別小心。正如對疾病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夠有效的預防並治療,對水毒具有療效的中藥材我們也有預先了解的必要,此外,比起服用單一的藥材,各種中藥併用的情況更多,若能夠事先了解具有代表性的處方,也有助於有效地控制水毒。
適當的熱是最好的解毒劑
去除水毒的基本方法有三種。給予皮膚表層適當的熱度,以汗液型態將水毒排出的排汗作用,或是加強利尿作用與排泄作用排除。漢防己、黃耆、澤瀉、甘遂、麻黃等清除水毒的代表性中藥材,基本上都具有加強利尿作用、排泄作用的功能。但不僅如此,給予體內適當的熱、以熱度將水毒汽化、散除也是一種方法。
一般來說,比起男性,女性更容易累積水毒,因男性的基礎代謝率較女性更高。基礎代謝率高,就意謂在維持生理機能活動的時候需要更多熱量,熱量和攝取飲食的過程之中產生的熱也有密切的關聯。此外,男性較女性擁有更多的肌肉,男性的體內約有45%、女性體內則約有35%由肌肉組成,肌肉是生產體內熱能的所在,所生產的體熱約佔了40%,因此也可視為肌肉量較多的男性比起女性體內擁有更多的熱能。
結果上來說,比起女性、男性相對而言水毒較少的原因,其實是來自「熱」的關係。以生理學角度而言,基礎代謝率高、活動更多,因此男性較女性擁有更多的熱,更易於將水透過排汗的方式發散出體外。中藥材之中,也有藥材能夠溫熱身體、使水毒消散。
雖然透過多運動、使身體發熱進而排汗,或是練出肌肉、提高基礎代謝率也是很好的方法,但如能活用有暖身效果的中藥材,也是一種方式。代表性的中藥材有生薑、附子、乾薑等等。
女性疾病隱藏的原因
相對於男性來說,女性的基礎代謝率較低、肌肉量也較少,身體中生成的熱是相對少的。熱有使體內水分蒸發的功能,我們身體中的水分除了透過小便排出以外,也會隨著汗液發散出體外。因為在我們的身體含有適量的熱的時候更容易排汗,因此體內熱度較多的男性比起女性更容易出汗,也就可以說男性身體內的水分更容易獲得處理。
也就是說,比起男性,女性在生理上、構造上來說,排除水分的能力較差,也就容易累積水毒。但即便如此,比男性們更會攝取水分的情況也時有所見。觀察你的身邊,便會發現有許多習慣性飲用茶、咖啡、水等等的女性。
水毒不僅是引發萬病的要因,其中尤其與女性疾病有著無比密切的關聯。女性疾病之中又以子宮疾病是100%地受到水毒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事實上,生理不順、帶下症、子宮囊腫、子宮肌瘤等各式的子宮疾病,只要排除水毒就能獲得改善的情況,多不勝數。
無論子宮囊腫還是子宮肌瘤都能痊癒!
子宮囊腫或子宮肌瘤是常見的子宮疾病之一。子宮囊腫與子宮肌瘤都是生成在子宮之中的一種腫瘤,唯獨囊腫之中包含許多水分,而肌瘤則是腫瘤中滿是肌肉,而有所不同。
腫瘤生長的位置也稍有不同。首先,子宮肌瘤生長在構成子宮絕大部分的平滑肌上,以西醫的觀點認為,是構成子宮的平滑肌的其中一個細胞不正常的增生,才生成子宮肌瘤的現象。比起子宮肌瘤,囊腫則較常在卵巢之中產生,因此又被稱作卵巢囊腫,只要是還有生理期的女性,無論年齡,都是時常被發現的良性囊腫。
不管是子宮肌瘤或是子宮囊腫,大部分都沒有任何外顯的跡象。只有約25%的機率才會自我察覺子宮肌瘤,而子宮囊腫則是絕大部分都無法發現症狀。因為是良性囊腫的關係,也沒有演變為癌症的可能性,就算真的在子宮中出現腫瘤,也沒有過度恐慌的必要。
即使如此,也不能夠佯作不知就此放任不理。若子宮中有肌瘤,則會難以懷孕、也會因為生理期不順而備受痛苦。若有子宮囊腫的情況,經血可能會增加、或者生理痛變得嚴重,也可能會有月經週期變長等等狀況出現。就算不是生理期間,有時也會有出血的現象。
卵巢囊腫大致上可以分成功能性囊腫與腫瘤性囊腫兩種。若屬功能性囊腫則不須過度擔憂,未滿8公分大小的囊腫大部分在經過大約兩個月之後,就會慢慢縮小消失;反之,若屬於腫瘤性囊腫則因為有演變為卵巢癌的可能性,需要積極的治療。
無論是子宮肌瘤或者子宮囊腫,在腫瘤的大小還不大的時候,一般都會持續觀察留意它的發展,但是,一旦長大到7∼8公分大小的話,多數的醫院都會勸患者手術摘除,甚至會建議摘除整個子宮。對女性來說,子宮的重要性不小於胸部,摘除子宮的話,其失落感會超乎想像的巨大。被建議進行子宮摘除術的患者們,大部分都極為傷心難過。
但,一定要進行手術、或非得要摘除子宮才行嗎?在漢醫學觀點看來,子宮肌瘤或子宮囊腫的生成原因,依舊是與水毒相關。因為水毒使得腹中潮濕,子宮的氣血循環不暢的話,濕痰就會與瘀血結合於是形成腫瘤,若液態的水較多就會形成囊腫,濕痰與淤血嚴重凝固的話,就演變出肌瘤。
既然水毒是肌瘤與囊腫的根本原因,那麼只要消除水毒,即使不進行手術,也能消除腫瘤或是縮減腫瘤的大小。消除大多是以水分聚合的囊腫較為容易,肌瘤則比囊腫稍微困難,但也有充分治療的可能。實際上,在醫院中被建議進行手術,囊腫已有相當大小,苦悶之下經由排除水毒,使得囊腫縮小或消失的例子多如牛毛。
眼前有黑色細線或點飄移的飛蚊症
眼睛也和皮膚一樣,擁有適當的水分才是最健康的狀態。如果眼中水分不足,就容易發生眼球乾燥症(乾眼症),發生眼球乾燥症時,眼睛冰冷、眼中像是有異物入侵一樣不適,也會發生疼痛現象。眼球應該隨時保持濕潤,一旦變得乾燥,就會直接暴露在外部的刺激之下,容易疲憊、難以睜眼,若是冷風吹來,就會眼淚直流。
另一方面,若眼中水分太多也會產生問題。眼中的水分超出原先所需,此時最常發生的疾病之一就是飛蚊症,眼球中的水晶體與視網膜之間,有一層無色透明、膠狀的構造物,稱作玻璃體。玻璃體需要維持清澈的膠狀,但隨著年紀越長就會變成液體,此外,視神經與原先堅固連結的部分也會逐漸脫落,如此一來,變得清晰的玻璃體邊界面上就會出現渣滓,以線頭、黑色細線或斑點的型態在眼前漂浮。
若是去除了水毒,飛蚊症相對上來說算是容易消失的疾病。五十歲中段的李美妍女士就是很好的例子。從五天前開始,李美妍女士的右眼就彷彿被矇上了一層塑膠布,上面被噴滿了墨水一般,出現黑線和黑點飄浮症狀,因而到了醫院求診。在醫院中診斷為飛蚊症,但認為如果是因為其他疾病而造成的飛蚊症尚能夠治療,但是因為老化而出現的飛蚊症,卻認為沒有特別的治療方法。就算醫院如此斷言,她仍舊慶幸不是眼睛得了其他疾病、只是稍微煩人而已。
雖然放棄了治療,但要忍受眼前不斷飄浮的東西實在令人煩躁,因此才到了韓醫院就診。腹診發現,她的脇下和腹部正中、至下腹部為止,都有嚴重的水結胸。水結胸便是心口下方積淤凝聚的水毒。
因為她屬於水毒較嚴重的狀況,因此我以大陷胸湯做為處方,服用了半個月之後,水毒有了顯著的減少,眼前晃動浮現的黑線與黑點也消失許多。再繼續服用了半個月,叫人煩躁的黑線與黑點就完全消失,不再有東西阻擋在眼前,讓她終於能回歸安穩的日常。
若勉強攝取太多水分,有害無益
「我原本不是常喝水的人,但最近有努力多喝水喔。」
「聽說每天至少要喝2公升的水才夠耶!」
近來人們因為聽信了喝水有益身體健康的理論,而刻意提醒自己多喝水,這樣做的人愈來愈多。有人每天檢查自己的飲水量,有些人每天帶著水壺出門,在路上也時有所見。
在我們的身體中,水當然擁有非常重要的角色與功能。在攝取飲食的時候,需要水來幫助腸胃吸收營養素,水也會協助將消化系統所吸收的營養素,傳送到全身的各個角落。此外,若是沒有水,體內便難以製造出幫助我們的身體進行代謝的各種物質,同時也要藉由...
推薦序
打破喝水舊觀念你應該深入了解的水毒
初收到「水,這樣喝才健康」推薦序的邀請時,我有點驚訝,怎麼會邀請我寫推薦序呢?閱讀書本內容後,欣喜作者與我在門診對水的衛教觀念不謀而合。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中醫在二千多年前就有提到『水毒』,明顯的水毒肉眼可見,但是也有無法表現在外的水毒,而這些水毒根據停聚或流竄的部位而臨床表現不同,如呼吸、消化、循環、神經、內分泌、泌尿系統等皆可產生。
中西醫對於水中毒的定義不同。西醫的「水中毒」指的是電解質不平衡的「低血鈉」,因為人體含有過量的水而稀釋血液中的鈉。中醫的「水中毒」則包括「痰、濕、水飲」,而本書主要提到的是「水飲疾病」。
張從正‧臨證心法:「飲之所得,其來有五:有憤鬱而得之者,有思慮而得之者,有困乏而得之者,有痛飲而得之者,有熱時傷冷而得之者。」即本書提到的「壓力、情緒、疲倦、飲水過度、飲冷而引發水毒」。
主動攝取過多水分,例如飯前喝大量的水、一大早起床喝一大杯水、一口氣喝太多水、以為水可以排毒喝太多水、以為便祕要多喝水、以為感冒咳嗽要多喝水、以為任何種類的腹瀉要多喝水、產婦為了衝奶量喝太多的湯湯水水等,更常見的是,多數醫師衛教民眾要多喝水,卻沒有依體重作分級,於是體重過輕的人也是喝入過多的水。被動攝取過多水分,例如在接受過多輸液、覺得很疲倦就去吊點滴、吃太多顆藥物或保健食品喝進過多的水等。
古代醫家張仲景對水飲的治法的總原則為「病痰飲者,⦆ 當以溫藥和之。」溫藥,就是作者指的「適當的熱是最好的解水毒劑」,這個熱(與熱毒不同)就是氣化水飲的關鍵,唯有水飲被氣化,才能被人體所利用,這很像現代醫學的水通道蛋白的概念。
更讓人興奮的是,韓國也有熱衷於中醫腹診的醫師!我在臨床作腹診時,會使用聽診器作聽診,水飲疾病會有「腸鳴漉漉」的聲音,嚴重的時候患者本身也聽得到;水飲疾病在腹部叩診會有振水聲;水飲疾病在按壓腹部的時候在某些部位會有明顯的跳動。作者則是提到水毒的人按壓「水分穴」、「腹部腎經循行」、「腹直肌」會有疼痛感。恢復腹部肌力也一直是我跟患者說的治療方向,作者提到「腹部彈性,測定水毒的另一個指標」,意即有水毒的患者如果其腹部肌肉無力,需要恢復彈性之後,水毒也才能一併獲得改善。
對於水飲疾病的患者,剛開始我也是非常疑惑為何病情總是反覆,原來就是錯誤的喝水習慣導致,於是查詢了實證醫學,實證醫學其實對喝水這件事有依照體重作限制的。每當我對患者費盡唇舌地對患者說「要適量喝水(體重Kg×30cc/每日)、不要喝過量的水」時,常常會被患者認為我胡說八道,但是願意相信的人疾病因此獲得了改善。
現在,有了這本好書,我可以更節省時間,直接建議患者閱讀這本書,我也會把這本書放在診間當成衛教書籍。
中醫腹診專家、長安醫院中醫內科主任
李嘉菱
打破喝水舊觀念你應該深入了解的水毒
初收到「水,這樣喝才健康」推薦序的邀請時,我有點驚訝,怎麼會邀請我寫推薦序呢?閱讀書本內容後,欣喜作者與我在門診對水的衛教觀念不謀而合。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中醫在二千多年前就有提到『水毒』,明顯的水毒肉眼可見,但是也有無法表現在外的水毒,而這些水毒根據停聚或流竄的部位而臨床表現不同,如呼吸、消化、循環、神經、內分泌、泌尿系統等皆可產生。
中西醫對於水中毒的定義不同。西醫的「水中毒」指的是電解質不平衡的「低血鈉」,因為人體含有過量的水而稀釋血液中的鈉。中醫的「...
作者序
比起似是而非的宗教信仰,對水的錯誤觀念更可畏
長期以來,我為患者進行治療時意外發現,飽受水毒之苦的患者人數之多令人訝異。絕大部分的患者,聽見診療說明是「必須要少喝一點水」的時候,都會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也有許多人都會立刻抗議似地回以「明明人家都說多喝水比較健康,為什麼叫我不要喝水?」這樣的反問。
患者們會出現如此一致的反應其實並不難以理解,多數的人對於水都抱持著有如宗教信仰一般的迷信,相信多喝水的話,血液會變得更清澈乾淨、新陳代謝循環更活躍、能夠協助排出體內不需要的廢棄物、甚至能夠使皮膚變得乾淨光滑等等,幾乎任何人都能夠一一列舉出多喝水的各種優點。醫師與各領域的專家權威們,也幾乎都是口徑一致地強調水的重要性,強調盡量多喝水對人體有益,自然更加推波助瀾地加強了一般人的固有概念。
然而,萬事萬物皆是過與不及、皆有失之。我們的身體原本就會努力尋找體內的平衡,當體內水分不足的時候、自然會送出訊號提醒人必須攝取水分,因此其實並不需要特意提醒自己刻意多喝水。然而,現今的趨勢卻讓人們覺得多喝水似乎成了一種義務,每天都要認真地喝下幾杯水,才像是完成了回家作業一般。相信這樣的觀念並努力執行的人數一直在持續增長。
人們購買新衣的時候,多數的人都會先看看衣服是否適合自己、試穿看看,才會慎重地做出選擇,然而對於所攝取的飲食,大部分的人反而漫不經心。會進到人體內的食物,其重要性不可小覷,但是多數人卻並不會認真聽取「某某食物對健康有益」這類的意見,不去研究自己的飲食,無差別地攝取食物的情形所在多有,甚且,我們也時常疏於確認飲食對身體產生的影響。
世界上所有的食物都擁有自己的特性與味道,因此,人們只有在攝取與自己的身體擁有相應特性的飲食,對身體才有正面的效用。如同磁石的N極與S極相互吸引、男女間擁有吸引力、感到寒冷的時候自然會尋找暖源、炎熱的時候則會前往陰涼處這樣的道理一樣,身體燥熱的人無法忍受炎熱、體內虛寒的人也較容易手腳冰涼,同樣的特質之間互相拒斥,因此,若是攝取了與自己的身體特質過度相近的飲食,則身體自然容易加以排斥。在這之中,身體的排斥反應特別強烈的物質,就被稱作「毒質」。
毒性強烈的物質反而沒有想像中危險,因為越是劇毒的物質,人們自然會加倍小心留意。與此相反,毒性微弱的物質對某些人而言可能成為有助益的藥品,但卻容易使人誤認為對所有人普遍都有助的物質,潛在的危險性反而更高。舉例而言,我的脾臟與胃並不是很好,因此在有腥氣或較油膩的飲食中,可以加入辣椒粉食用,此時,辣椒粉對我的脾胃就具有相當優異的效果,然而,我的心臟與小腸的溫度偏高,攝取過辣的食物卻是有害的。因為本身心臟與小腸的熱度過高,再加上辣味的飲食,在彼此性質相剋的情況下,反而容易引發腹痛、成為反效果。
水也一樣。雖然水的確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物質,但若是攝取了所需程度以上的水分,反而會對健康造成威脅。如同飢餓的時候就要進食、飽足的時候自然停止,生理現象來訊號時自然要盡快解放、睡覺也需要有睡意才能安然入睡。水也只有在感到乾渴的時候攝取,才是最順應自然的。若是並不覺得口渴、卻依舊強迫自己喝水,反而像是大熱天裡添衣服一樣,其實是沒有道理的舉動。水剋火,因為水的基本性質是冷的,進到人體之後也會成為降低身體熱度的角色。血氣旺盛的年經人,時常大口大口地猛灌冷水、能夠減緩體內的熱氣,但是若上了年紀、消化器官之中的熱度猶有不足的老人家,身體便和年輕人相反。喜愛喝水的人多屬體內熱度偏高的體質,而平時不太愛喝水的人、則通常身體都屬於偏冷的體質。
比起水分過度攝取,人們大多更擔憂自己水分攝取不足,然而,在臨床經驗之上看來,比起水分不足,其實體內水毒累積的情況明顯更多。雖然沒有明確的統計數據,但在臨床學上觀察,我國約有70~80%的人都受到水中毒困擾。
真正嚴重的問題在於明明已經水中毒,但卻依舊持續攝取水份。水中毒意味著本身比起自己身體所需還攝取了過多水分、或者體內的水分代謝過高。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持續喝水,便容易誘發疾病。
因為水中毒而引發的疾病多不勝數,甚至稱其為萬病的根源也並不為過。水中毒可以發生在人體內的任何部位,我們攝取的水,會進入到身體各處,濕潤每一個組織器官,並使身體排出不必要的廢水。但若是因為某些原因,身體內的水無法順利循環而停滯的話,便會轉變成毒質開始累積,這些水毒如果沒有及時排出而任其放置,就會從水中毒的部位開始產生問題。若皮膚水中毒則衍生出皮膚病,若關節水中毒則會產生關節炎,若是腸胃之中水毒累積則會出現各種腸胃的消化障礙。
水毒就是如此危險的物質。但即使如此,還是有許多人盲目的相信,多喝水便能保持身體健康,不得不令人為此感到憂慮。
多喝水、多健康,這句話應該是對於體內沒有水毒、水分代謝正常的人們才適用,若是體內已經有水中毒現象,那麼則不應該再攝取過多的水分。
因為水毒而引發的疾病,首先必須要排出水毒才能夠徹底進行治療,然而對水有所迷思、否定水毒存在的人,總會往其他地方尋找病因。如果單就症狀來診斷病因,則多數時候沒有辦法真正得到療效,因為畢竟是治標不治本的治療方式,總是要在用過各種方式卻依舊不收效之後,才開始治療水中毒,而往往在以水毒為主、對症下藥治療之後,患者身上的病勢就能夠快速地好轉。雖然沒有過相關經驗的人可能覺得難以置信,但這卻是長期以來,病患臨床治療的事實。
因此,人們有必要開始了解水一體兩面的特質,適當的攝取水分對健康有益,但若是過度攝取、則水也有可能成為毒素,此外,每個人所需要的水量也各不相同,應該要在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況之後,進行適當的水分攝取才是最重要的。
或許,長期以來相信多喝水有益健康的人,可能會感到些許困惑,此書之中便包含了各種相關資訊、相信能夠解決您的疑問。為什麼會發生水中毒現象、我的體內是否有水毒累積、若想要預防或排除水毒,應該要如何著手,接下來都將一一詳盡地說明。雖然本書或許還有所不足,但依舊期待,本書能夠協助更多人維繫身體的健康。
比起似是而非的宗教信仰,對水的錯誤觀念更可畏
長期以來,我為患者進行治療時意外發現,飽受水毒之苦的患者人數之多令人訝異。絕大部分的患者,聽見診療說明是「必須要少喝一點水」的時候,都會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也有許多人都會立刻抗議似地回以「明明人家都說多喝水比較健康,為什麼叫我不要喝水?」這樣的反問。
患者們會出現如此一致的反應其實並不難以理解,多數的人對於水都抱持著有如宗教信仰一般的迷信,相信多喝水的話,血液會變得更清澈乾淨、新陳代謝循環更活躍、能夠協助排出體內不需要的廢棄物、甚至能夠使皮膚變得乾淨光...
目錄
推薦序
序言
Chapter1 我們時常飲用了過量的水
01 若勉強攝取太多水分,有害無益
02 發現這些現象時,應留意是否水中毒
03 我的身體中,何處可能累積水毒?
04 只要觀察腹部,就能看出水毒所在
05 從體型與膚色可分辨的三種水毒型態
Chapter2 身體中「水」與「熱」的關聯性
01 水毒與熱毒相互共存
02 絕對不可被症狀表象矇騙
03 水毒種類繁多,需要各式各樣處方
04 適當的熱是最好的解毒劑
Chapter3 水是這些疾病的根源
01 關節炎有90% 是水毒引發的
02 若飲用冰水則呼吸也會變得冰冷
03 女性疾病隱藏的原因
04 體內疼痛的人都有的共同點
05 水會使皮膚產生疼痛
06 這些問題都是因為水毒的緣故
Chapter4 將水變成良藥的生活習慣
01 擺脫一天必須喝2公升水的迷思
02 遠離各種清湯、燉湯
03 能夠排解水毒的食物
04 少游泳、多走路
05 壓力會引發水毒
06 輸液、注射也會中毒?
推薦序
序言
Chapter1 我們時常飲用了過量的水
01 若勉強攝取太多水分,有害無益
02 發現這些現象時,應留意是否水中毒
03 我的身體中,何處可能累積水毒?
04 只要觀察腹部,就能看出水毒所在
05 從體型與膚色可分辨的三種水毒型態
Chapter2 身體中「水」與「熱」的關聯性
01 水毒與熱毒相互共存
02 絕對不可被症狀表象矇騙
03 水毒種類繁多,需要各式各樣處方
04 適當的熱是最好的解毒劑
Chapter3 水是這些疾病的根源
01 關節炎有90% 是水毒引發的
02 若飲用冰水則呼吸也會變得冰冷
03 女性疾病隱藏的原因
04 體內疼痛的人...
商品資料
出版社:灌溉者出版日期:2017-10-27ISBN/ISSN:9789869152785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72頁開數:14.8*2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