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520
優惠價:88 折,NT$ 458
已售完,補貨中
莊子的思想不僅在古代已經很當代,在當代也依然很當代。為什麼當今的莊子研究展現出罕見的跨文化潛力?為什麼莊子可以成為當代歐洲哲學與當代漢語哲學之間的一條通道?為什麼跨文化莊子研究深受法語莊子研究的啟發,但卻必須有賴臺灣的特殊文化歷史處境才得以逐漸發揮出乎預料的當代性?為什麼《莊子》與當代民主政治所面臨的問題能產生難以言喻的呼應關係?為什麼《莊子》有助於進入跨文化的互相學習、互相批判、互相轉化的動態過程?究竟,為什麼是《莊子》?這些是此本論文集從不同角度所思考的問題。至於為什麼莊子會在眾多中土哲人中脫穎而出,讀者只要稍加翻閱本書所收文章,即不難發現其中的線索:莊子提供了一種新的主體範式。
作者簡介:
何乏筆(Fabian Heubel)
1967年生於德國法蘭克福。法蘭克福歌德大學漢學碩士,德國達姆施塔特科技大學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跨文化哲學、當代歐洲哲學(尤其批判理論)、古典和當代漢語哲學與美學等。曾獲德國洪堡基金會「資深研究人員研究獎金」、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科技部獎勵特優人才等學術榮譽。主要著作有Das Dispositiv der Kreativität, Chinesische Gegenwartsphilosophie zur Einführung及中、德、英、法等語文的學術論文多篇。編著有Dimensionen der Selbstkultivierung: Beiträge des Forums für asiatische Philosophie。
名人推薦:
莊子說什麼語言
楊儒賓(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
何乏筆先生編的這兩本書《若莊子說法語》、《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是他多年來推動跨文化哲學的產物,也是他一直念茲在茲的漢語哲學的體現。跨文化哲學對應以國族主義為基準的個別國家哲學,也對應以本體論分裂為基準的比較哲學,它是個越界的概念,這個概念預設著混雜、流動、非同一的前提。但如果沒有界,如何越?如果沒有某種「個體」的設想,「非同一」的概念要如何置放?跨文化哲學之優勝與困難即建立在這種幽明一多不斷滑移遊盪的界面上,或界面中。
本書也是漢語哲學的體現。本書的文章大多是中研院文哲所多年來推動的「跨文化研究」的結果,這個多年的長期計畫在擬訂之初,即有意跳脫僵硬的中西哲學比較的框架,而改從「漢語」此語言載體入手。乏筆漢語哲學的提法極具挑戰力道,很明顯地,我們現在已經找不到不被西方哲學滲透的中國哲學的論述了。當代中國哲學研究所用的許多重要術語,包括「哲學」本身,都是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形成的,現代中國哲學的哲學術語不管是新詞新用,或是舊詞新用,詞語本身都是中西混雜的產物。中國現代學術奠基者之一的王國維論新詞語的重要性時有言道:「言語者,思想之代表也。故新思想之輸入即新言語輸入之意味也」,其語可謂不刊之論。我們如果對王國維的話再進一解,也就是現代中國哲學家已不可能再說「純正」的中國哲學,不是技術上不可能,而是本質上不可能。現代中國哲學以漢語表述之,所以不能不有承襲自中國的大傳統的因素,但故事還沒完,因為它同樣無可避免地凝聚了西洋、東洋(日本)的精靈於其中。
由於近世特別曲折的歷史劇場,現代漢語哲學不能不體現現代東亞歷史的命運於其詞,於其義,甚至於其語法。本書的大宗是在「若莊子說法語」的研討會名目下呈現的,名目頗怪,莊子何曾說過法語?但莊子自己不是說過嗎:「萬世之後而一遇大聖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傅柯的作者已死,莊子的作者不死,所以問題不在莊子說不說法語,而是何止法語?此計畫中的對話者有的說英語,有的說漢語,主持人何乏筆的母語則是德語。莊子能夠說,也能夠被說的語言,何止法語?但為什麼當複音重唱已是當代漢語哲學的本質時,莊子卻被特別挑選出來說法語,其中必有緣故。
莊子之所以會講法語,大半的原因是人脈決定的,學術交流不能離開具體的人脈,這是必然的。然而,細觀此次來臺的歐洲學者,也就是臺灣莊子學界主要的對話對象,他們的身分大半不止是漢學家,而是哲學家兼漢學家。不管就他們在歐洲學術圈的位置或就他們的著作來看,他們的關懷都不是區域性研究的導向,而是帶有很強的當代歐洲的意識,歐洲當代意識事實上也可以說就是當代思想的意識。在對話人的發言位置已定位下,莊子就不能不由中立客觀、不涉實踐的漢學傳統中走出來,他不能不與康德、傅柯、海德格……交涉。只有當莊子說法語時,法文語境中才會有莊子;反過來說,也只有莊子說出了不同的語言,他才有可能從中國的、漢學的博物館式之莊子變成活生生的當代哲學家。
至於為什麼莊子會在眾多中土哲人中脫穎而出,原因大概是多重的。讀者只要稍加翻閱本書所收文章,即不難發現其中的線索:莊子提供了一種新的主體範式,主體範式的關懷大概是與會學者最大的交集。為什麼這種被本書眾多作者稱呼作「氣化主體」(我有時也稱作形氣主體)的概念能吸引本地及歐陸學者的興趣?兩方學者的關懷各有異同,歐陸學者關懷的背景遠的說來,應當和反笛卡爾以下的現代主體概念有關;近的說來,應當牽涉到歐洲哲學目前的處境。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的莊子研究極具挑戰性,其動機乃是有意繞道中國,重新發現西方,這種繞道模式即是一個充滿想像力也易引致爭辯的例證。
臺方學者的關懷也是多面向的,但總體的趨勢是想修正或補充道德主體主義—真常唯心論述的詮釋傳統。論及中國儒道的主體概念,極吸引人也極令人困惑的一點莫過於心、氣的關係,心、氣的關係在戰國時期的莊子、孟子即為重要議題,後來更成了理學的核心論述。在心、氣的論述光譜中,具有宇宙心導向的心學論述是大宗,化心為氣、化氣為物的唯物論之論述也可見到。然而,在莊子、張載、王夫之這些另類哲學家身上,我們確實看到另一種類型的主體,這種心氣同流的主體概念既參與了也跨越了認識論的表象呈現模式、冥契論的海納百川模式、天理論的道德主體模式。這樣的主體範式至今仍處於影響模糊的地帶,不易完全澄清,但模糊中卻也充滿了許多的機會。
筆者相信乏筆編的這兩本論文集將會是莊子研究史上的重要著作,我們如果將「莊子研究史」的「莊子」改成「漢學」兩字,或許也可以成立。甚至於「漢學」兩字是否妥當,能否拋棄不用,亦可斟酌。因為這兩本書不宜劃歸到特定的語言或族群的標幟下,它們的定位與一般的漢學著作大不相同。隨著現代性的議題逐漸深化,這兩本書很可能有機會由漢學的、臺灣的或中國的視域往外橫溢,溢入豐饒多產而又經緯幽暗的知識之海。這兩本書的重要不見得在建立什麼體系,而是它們提出了真正的學術問題,史實斑斑,問題意識和學術答案是同等重要的。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5折 | 4 |
7折 | 3 |
7折以上 | 2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優惠價: 88 折, NT$ 458 NT$ 520
已售完,補貨中
莊子的思想不僅在古代已經很當代,在當代也依然很當代。為什麼當今的莊子研究展現出罕見的跨文化潛力?為什麼莊子可以成為當代歐洲哲學與當代漢語哲學之間的一條通道?為什麼跨文化莊子研究深受法語莊子研究的啟發,但卻必須有賴臺灣的特殊文化歷史處境才得以逐漸發揮出乎預料的當代性?為什麼《莊子》與當代民主政治所面臨的問題能產生難以言喻的呼應關係?為什麼《莊子》有助於進入跨文化的互相學習、互相批判、互相轉化的動態過程?究竟,為什麼是《莊子》?這些是此本論文集從不同角度所思考的問題。至於為什麼莊子會在眾多中土哲人中脫穎而出,讀者只要稍加翻閱本書所收文章,即不難發現其中的線索:莊子提供了一種新的主體範式。
作者簡介:
何乏筆(Fabian Heubel)
1967年生於德國法蘭克福。法蘭克福歌德大學漢學碩士,德國達姆施塔特科技大學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跨文化哲學、當代歐洲哲學(尤其批判理論)、古典和當代漢語哲學與美學等。曾獲德國洪堡基金會「資深研究人員研究獎金」、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科技部獎勵特優人才等學術榮譽。主要著作有Das Dispositiv der Kreativität, Chinesische Gegenwartsphilosophie zur Einführung及中、德、英、法等語文的學術論文多篇。編著有Dimensionen der Selbstkultivierung: Beiträge des Forums für asiatische Philosophie。
名人推薦:
莊子說什麼語言
楊儒賓(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
何乏筆先生編的這兩本書《若莊子說法語》、《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是他多年來推動跨文化哲學的產物,也是他一直念茲在茲的漢語哲學的體現。跨文化哲學對應以國族主義為基準的個別國家哲學,也對應以本體論分裂為基準的比較哲學,它是個越界的概念,這個概念預設著混雜、流動、非同一的前提。但如果沒有界,如何越?如果沒有某種「個體」的設想,「非同一」的概念要如何置放?跨文化哲學之優勝與困難即建立在這種幽明一多不斷滑移遊盪的界面上,或界面中。
本書也是漢語哲學的體現。本書的文章大多是中研院文哲所多年來推動的「跨文化研究」的結果,這個多年的長期計畫在擬訂之初,即有意跳脫僵硬的中西哲學比較的框架,而改從「漢語」此語言載體入手。乏筆漢語哲學的提法極具挑戰力道,很明顯地,我們現在已經找不到不被西方哲學滲透的中國哲學的論述了。當代中國哲學研究所用的許多重要術語,包括「哲學」本身,都是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形成的,現代中國哲學的哲學術語不管是新詞新用,或是舊詞新用,詞語本身都是中西混雜的產物。中國現代學術奠基者之一的王國維論新詞語的重要性時有言道:「言語者,思想之代表也。故新思想之輸入即新言語輸入之意味也」,其語可謂不刊之論。我們如果對王國維的話再進一解,也就是現代中國哲學家已不可能再說「純正」的中國哲學,不是技術上不可能,而是本質上不可能。現代中國哲學以漢語表述之,所以不能不有承襲自中國的大傳統的因素,但故事還沒完,因為它同樣無可避免地凝聚了西洋、東洋(日本)的精靈於其中。
由於近世特別曲折的歷史劇場,現代漢語哲學不能不體現現代東亞歷史的命運於其詞,於其義,甚至於其語法。本書的大宗是在「若莊子說法語」的研討會名目下呈現的,名目頗怪,莊子何曾說過法語?但莊子自己不是說過嗎:「萬世之後而一遇大聖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傅柯的作者已死,莊子的作者不死,所以問題不在莊子說不說法語,而是何止法語?此計畫中的對話者有的說英語,有的說漢語,主持人何乏筆的母語則是德語。莊子能夠說,也能夠被說的語言,何止法語?但為什麼當複音重唱已是當代漢語哲學的本質時,莊子卻被特別挑選出來說法語,其中必有緣故。
莊子之所以會講法語,大半的原因是人脈決定的,學術交流不能離開具體的人脈,這是必然的。然而,細觀此次來臺的歐洲學者,也就是臺灣莊子學界主要的對話對象,他們的身分大半不止是漢學家,而是哲學家兼漢學家。不管就他們在歐洲學術圈的位置或就他們的著作來看,他們的關懷都不是區域性研究的導向,而是帶有很強的當代歐洲的意識,歐洲當代意識事實上也可以說就是當代思想的意識。在對話人的發言位置已定位下,莊子就不能不由中立客觀、不涉實踐的漢學傳統中走出來,他不能不與康德、傅柯、海德格……交涉。只有當莊子說法語時,法文語境中才會有莊子;反過來說,也只有莊子說出了不同的語言,他才有可能從中國的、漢學的博物館式之莊子變成活生生的當代哲學家。
至於為什麼莊子會在眾多中土哲人中脫穎而出,原因大概是多重的。讀者只要稍加翻閱本書所收文章,即不難發現其中的線索:莊子提供了一種新的主體範式,主體範式的關懷大概是與會學者最大的交集。為什麼這種被本書眾多作者稱呼作「氣化主體」(我有時也稱作形氣主體)的概念能吸引本地及歐陸學者的興趣?兩方學者的關懷各有異同,歐陸學者關懷的背景遠的說來,應當和反笛卡爾以下的現代主體概念有關;近的說來,應當牽涉到歐洲哲學目前的處境。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的莊子研究極具挑戰性,其動機乃是有意繞道中國,重新發現西方,這種繞道模式即是一個充滿想像力也易引致爭辯的例證。
臺方學者的關懷也是多面向的,但總體的趨勢是想修正或補充道德主體主義—真常唯心論述的詮釋傳統。論及中國儒道的主體概念,極吸引人也極令人困惑的一點莫過於心、氣的關係,心、氣的關係在戰國時期的莊子、孟子即為重要議題,後來更成了理學的核心論述。在心、氣的論述光譜中,具有宇宙心導向的心學論述是大宗,化心為氣、化氣為物的唯物論之論述也可見到。然而,在莊子、張載、王夫之這些另類哲學家身上,我們確實看到另一種類型的主體,這種心氣同流的主體概念既參與了也跨越了認識論的表象呈現模式、冥契論的海納百川模式、天理論的道德主體模式。這樣的主體範式至今仍處於影響模糊的地帶,不易完全澄清,但模糊中卻也充滿了許多的機會。
筆者相信乏筆編的這兩本論文集將會是莊子研究史上的重要著作,我們如果將「莊子研究史」的「莊子」改成「漢學」兩字,或許也可以成立。甚至於「漢學」兩字是否妥當,能否拋棄不用,亦可斟酌。因為這兩本書不宜劃歸到特定的語言或族群的標幟下,它們的定位與一般的漢學著作大不相同。隨著現代性的議題逐漸深化,這兩本書很可能有機會由漢學的、臺灣的或中國的視域往外橫溢,溢入豐饒多產而又經緯幽暗的知識之海。這兩本書的重要不見得在建立什麼體系,而是它們提出了真正的學術問題,史實斑斑,問題意識和學術答案是同等重要的。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5折 | 4 |
7折 | 3 |
7折以上 | 2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