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風之三部曲最終章—— 睽違一年,寫風的人——馮平,全新文字創作。 於世情緣,萍水相聚,
風兒吹啊吹,我們該往何處去?
詩人 許悔之
專文盛讚
作家/導演 陳俊志
作家 劉梓潔
乘風推薦
其實我更想說的是,
我不願意活在銅牆鐵壁的思想裡,
我渴望大口呼吸,像風在蔚藍天空展翅遨遊——
馮平的文字,總是予人一股清麗之感。單詞、語句在他的筆下,猶如被妥貼馴服的獸,靜靜地在紙上待著,卻又教人喜悅、驚奇。風之三部曲最終章,馮平細述人類尋求自我的心靈坦途,探討擺盪在理性與感性間的美好,念想人性、信仰與萬物生命的於世情緣及尊重。
從此岸飛越彼端,從台灣到美國,從年少輕狂至穩重成熟,馮平如風一般飄流,自由來去,以他冷靜卻富含情感的視角,描寫對時光、對親人、對友人、對生活的深深眷戀與珍惜。也許,就是因為內心的感情過於熱烈,他才能如此沉著地寫出字字深情。
▓ 本書特色
卷一「等」,生命是個等待的過程,等公車,等天下雨,等一個人……以九篇散文探索人性與信仰,愛與等待或許都是我們一生必修的功課。
卷二「悔」,馮平以幽默、輕鬆的筆調,大彈文字排列變奏曲,領我們享受一場視覺、文學的饗宴。人生啊,沒有那麼多故事,又到處都是故事。
卷三「哭」,童年往事,昔日故人,至親骨肉,有時選擇遠遠地抽離記憶、群體,是因為在乎得太沉重,禁不住太過濃烈的牽絆與愁緒。
卷四「親」,寫貓,寫狗,寫無止盡的思念與悵惘。他相信有一個人可以思念,或被一個人思念,都是好的。
卷五「軍」,回首年少的軍旅生活,深刻紀錄與同袍的相處點滴。他們,來自各方各校各階層,是一群形形色色性情迥異的男兒。來往如潮水,如流星,到底有何傳奇?
「平靜,舒緩,卻好像世界有時就在眼前,這是像馮平這樣一位散文家,以隱士之姿,感覺了這個世界。」——許悔之
作者簡介:
馮平 台灣新北巿人,現居美國,任文字主編。 十三歲接觸教會和文學,自此成為人生所走的道路。 中興法商法律系畢。得過文學獎若干。 二○一四年出版散文集《我的肩上是風》。 二○一五年出版旅行記事《寫在風中》。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 這不是一篇序——因馮平的散文而想起 ◎許悔之 有鹿文化在二○一四年十二月出版了馮平的第一本散文集《我的肩上是風》,宇文正與黃麗群兩位小姐為之作序;二○一五年八月旋又出版《寫在風中》,呂學海、王盛弘、李時雍三位先生為之作序。對一位認真書寫多年、累積良久的作家而言,成果不可謂不豐碩,但其實馮平旅居美國,默默書寫已經很久了。這兩本散文集的作序者,都鍾愛他的書寫,談論他的散文取向和特質,自然深刻深入,其實也勾勒了馮平的散文書寫軌跡、所及與探看之處。 二○一七年七月,有鹿即將出版馮平的第三本散文《問風問風吧》。 三本散文的書名皆有「風」,讓我不禁思惟為何馮平那麼著迷於書名有「風」。 風,可以是和風、暖風、狂風、暴風……,風,其實虛無飄渺,你看不到它、摸不到它,只能透過它的吹拂或吹襲,感覺到一種大自然的動能與神力。風生水起,水面生了波瀾,波瀾也終將被抹去,所謂風吹疎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馮平三書皆以「風」為題,就如同一聲長久的嘆息。 做為一名編輯,馮平這樣的作家,如同一名隱士,默默地寫作,也自然不介入台北所謂的文化圈;他的寫作既存有巨大的熱情,也有廣闊的觸及,包含宗教、文學、政治、社會,皆勾連於他私己的感覺與感受而終究連為一氣,其實讀他的散文是非常愉快的事。 在《問風問風吧》這本散文集裡,愛貓的朋友可以讀到〈貓戀人〉、〈來了九隻貓〉、〈想起阿強〉、〈寫給凱莉〉、〈為誰而哽咽〉、〈尋浪啊〉諸篇;做為一個原來不愛貓,但後來因緣之故,日日和三隻小貓相處的我,在馮平看似淡遠的敘述裡,讀到幾乎欲淚。因為貓不只是貓,而是愛的容器、愛的行動、愛的能力。我們的一生終究是在各種相互隸屬的關係裡,覺察做為人最珍貴的特質之一,就是「有情」。 做為馮平散文的出版者,這不是一篇序,這也不是一篇推薦語,這是一則因為馮平的散文而讚歎文字可以如此連結我們與世界的隸屬關係,我安安靜靜地讀著馮平的散文,若有想,若非有想,遂感覺到了自己更清晰的呼吸和心跳。 平靜,舒緩,卻好像世界有時就在眼前,這是像馮平這樣一位散文家,以隱士之姿,感覺了這個世界。 所謂「心生萬法」,讀馮平的散文,或許透過他寫貓,或寫其他的人事物,我們可以印證:做為有情眾生之一,真好! 《大智度論》上說:「衰利毀譽稱譏苦樂,四順四違,能動物情,名為八風。」 我知道有時我們從別人的書寫裡感覺到第九種風,叫作愛,有時名為慈悲。
名人推薦:【推薦序】 這不是一篇序——因馮平的散文而想起 ◎許悔之 有鹿文化在二○一四年十二月出版了馮平的第一本散文集《我的肩上是風》,宇文正與黃麗群兩位小姐為之作序;二○一五年八月旋又出版《寫在風中》,呂學海、王盛弘、李時雍三位先生為之作序。對一位認真書寫多年、累積良久的作家而言,成果不可謂不豐碩,但其實馮平旅居美國,默默書寫已經很久了。這兩本散文集的作序者,都鍾愛他的書寫,談論他的散文取向和特質,自然深刻深入,其實也勾勒了馮平的散文書寫軌跡、所及與探看之處。 二○一七年七月,有鹿即將出版馮...
章節試閱
【內文選讀一】 那片牆上有光 朋友們來到我的新居,不免要發問的一個問題是,「這牆上的作品都是你照的嗎?」 這問題有三個關鍵字,一是「牆」。我從小小的一個湖景套房,搬到兩室兩廳的一層房子裡面,居處面積擴充,牆面也多出數倍。這些牆面有的被刷成新柳色,有的是米黃色,也有鵝黃和白色。 牆面都不是赤裸的,它們身上披掛著第二個關鍵字,就是一些被稱作「作品」的東西。朋友們一眼都看出來,掛在牆上的不是賣場裡被大量複製的成品,當然也不是拍賣會上登錄名冊的高價藝術品。 它們以作品的身分呈現在那裡,說出它們是被某個富有靈感的創作者創作出來的。誠然如此,我一位藝術經紀人朋友,也是一名業餘畫家,看了這些牆上作品,就說它們的image非常強烈。image,可以把它領會成影像感。 這些作品的影像感之所以強烈,因為它牽涉到第三個關鍵字,照。用相機照相的「照」。所有影像都是照出來的,那便是攝影作品。這些作品百分之九十五都是黑白照,又百分之八十都是京都。 是京都的電車鐵軌,京都的玻璃模特兒櫥窗,京都的寺台樹影佳人,等等。除京都以外,也有一些北歐影像,都是攝取於一般日常。日常生活及其氣味透過相框裡的影像,自然而然地流動一種氛圍,好像在說著什麼已完成的,或正在進行中的故事。 大大小小共二十多張。 看著牆上種種城巿日常,我回答朋友的問題,說:「不是。」 這些作品都不是我的,是我在台北的朋友送的。朋友清華大學畢業,不知何時起就熱愛攝影。(他的嬌妻恐怕要站起來說:不是熱愛,是視攝影如命啊!)他臉書大頭貼是手擎一台老相機自拍。寫這文的時候,他正在愛爾蘭旅行,帶七台各式相機──含手機可算八台吧。我兩次從台灣返美,他沖印這些相片送我,他知道我是喜歡的。 這是人人都攝像的時代;臉書、網路,加上智慧型手機,影像就無時不在竄流、複製、傳播。影像爆炸。影像是一個國度。前兩個月,朋友從遠方寄來一本書,阮義忠《攝影美學七問》。封面文字說得太好了,「攝影,是一種信仰,」下一句又說,「他選擇以光來發聲。」 是的,光。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光說,要有影像,就有了影像。 光把一條石板道的風格說出來,光把一束風中芒草的思想說出來,光把一個夏日午後的悠閒說出來,光把一隻街貓停佇回䏬的探尋說出來,光也把一名藝伎的妝容含蓄、一位老人的疲憊步伐,以及一個旅人孤獨站立在月台候車的身影說出來。 像隧道一樣的月台,標示燈、廂號燈微亮,畫面很暗很暗,只有隧道盡頭一坨光,是火車或電車要來了嗎?還是隧道外原有的天光?因為有這坨光,我們才辨識了月台、軌道、牆柱;也因為有這坨光,我們才看見一個人站在那裡。一個月台,一個人。 光好像在說,看哪!那旅人。 那旅人不是我,又是一個非常像我的「我」。 我可以從那畫面,從那有光又陰暗的影像,敘述一場往事,鋪陳一段旅途,或者造出一部小說。寫在風中。 一路隨光而行。 要有光。在現代藝術裡,一塊黑布、一張白紙也可以成為一件作品,惟攝影不行。沒有光,攝不出影,顯不出像,也就說不出話,成不了一件作品。沒有光,我們走著走著,就可能都在路上迷失了。 你知道嗎,我是為新居牆上的作品們感到驕傲的,因為有它們,我聽見了故事,我摸到了自己的心;更重要的,是它們使我的居所看起來像一座有文青氣息的藝廊了。 【內文選讀二】 悔 0與1觸電旋轉彷彿走調的圓舞曲 錯拍跟不上上帝逸飛而去的手指 墜向另一張尋不見的奧祕輿圖 路西弗處決了時間振翅吹號 翻倒了再翻倒的記憶骨牌 掉了年去了月孤零的日 嘆追不回的自我聰明 九門提督逍遙法外 金兵擊鼓騰騰騰 此身雖在堪驚 翻雲覆雨手 江山如畫 錯錯錯 一個是串串遞傳無邊無際水波漣漪 是銀河系神祕力量牽引下的星球 一個是天梯是魔棒是親密鎖鏈 是雲朵的傳令是人間的寄託 兩人擁抱滾進漫長沙漏裡 一點滴猶如駱駝一腳印 堆屹了新帝國金字塔 不複製的輝煌綻放 春秋光景多良宵 何處十面埋伏 虞姬奈若何 宮闕水影 亂亂亂 酷寒雪地訴冤天外之天慈眉笑不語 舔血而去的嘴留下噬骨而笑的牙 滿地黃花飛捲梧桐細雨十一月 冷月在上把酒遙對悲歡離合 斷垣殘壁低鳴的今生今世 多瑙河召喚維爾塔瓦河 里斯本吻別巴塞隆納 悼琶雅芙玫瑰人生 時間寫詩給廢墟 一粒塵埃放光 船過水無痕 長風遠去 了了了 【內文選讀三】 等 雙子星轟然坍下後,我想,紐約消失了。隨後,我告訴自己,等吧。等它重建,再等新的雙塔立起。後來等到了一座自由塔,高一千七百七十六呎,從紐華克機場搭火車進曼哈頓時,就看見她了。 我於紐約是有等待的。 等待既做為一個動詞,其實是非常被動的。它的完整句式,大多倚靠另一個字,來。來了,就完整而完成。不來呢?就常有淒淒慘慘戚戚的慨嘆。說常有,是因為不盡然,如果來的不是你想的,也還是淒淒慘慘戚戚。華枝春滿,天心月圓,難免也有慨嘆的,不過再等兩日,風狂雨驟,便是一闕蝶戀花,不久就是月如鉤。 紐約還在,紐約從早到晚都忙碌,有千萬隻腳在地面上或地鐵站出入,有千萬盞燈在馬路上閃爍或巨林大廈內外明滅,有千萬張口正在飲食或說話,有千萬筆信用卡消費或網購買單正在流通,有千萬件衣飾同時被丟棄或正在穿上。華爾街紙醉金迷。百老匯歌舞不輟。男歡女愛新舊輪迴,永不疲倦。三個機場塔臺指揮汗流浹背,公路隧道廢氣沖天,移民者與遊客魚貫而來。任何一節車廂都是微型聯合國。這是欲望城巿。 跟瀟吃完一頓韓國餐,道別後,從劇院區蹭到時代廣場來。這是十月,秋夜沁爽,我趿一雙涼鞋便出來了。滿眼的人啊,滿眼的霓光看板廣告。紐約是美國人的驕傲嗎?她竟像是屬於全世界的。萬國來朝。人聲沸揚。喜氣洋洋。到處生意都火紅。 穿梭在手機光、車光、霓光中,萬一,若說萬一,有個人出於自願或經過被訓化後的自願,綁著一綑炸彈在這裡引爆,那麼,我就走在一場驚慌四逃、熊熊烈烈的火光中。 二○○一年九月,他們來過了,不是嗎?而我,上一次來,是千禧年。這樣就一別十五年。一冬過一冬,這期間我沒有再來過。記得那年來,飛機抵達時已夜深了,偌大的紐約我不識一人,只知道會有一間青年旅館在等我。這次呢,我是來等人的。 等,做為一個被動的動詞,毋寧也像錯亂的節拍器,快慢沒有標準。有時很快,有時很慢。種一棵樹,得等很久很慢;到麥當勞點一份漢堡,等得很快了。釀一醰女兒紅,得等閨女出嫁日;買一雙新球鞋,頂多排隊等一天。公車有時等五十分鐘來,有時等兩分鐘來,有時不必等就來了。醫院,郵局,銀行,旅遊景點或知名手機店,多有等候的人。等天下雨,其實是等神蹟。 等一個人來。 雙子星灰飛煙滅後,遺址成了兩座坑,後來順勢成了兩個黑色方形瀑布紀念碑,有平面銅牌圍繞,鑴刻罹難者名字。數千個名字中,一定有無神論者,虛無主義者,女權主義者,或者佛教徒。無疑的,一定也有回教徒,猶太教徒,天主教徒,以及基督徒們。黃就是我知道的一位基督徒,也許我能找到他的名字,但是沒有。我看見一朵飽滿嬌羞的白玫瑰插在一個名字上,他叫WALLACE COLE HOGAN. JR.。 午後天陰得沉,看著要下雨,俶爾就下了。及時到了TOTTO RAMEN(鳥人拉麵),才知五點開放入場。來客一個個按編號填名字,然後在門簷下,偪仄地擠在一起躲雨。黃種人,白種人,混血小孩都等在這裡。也有拿傘等候的。門庭若巿也就這樣。等了一小時,五點進場了,一個人坐吧檯。點了一碗拉麵,一盤小菜。 其實十五年中,我還來過一次。那夜,和友人開車過曼哈頓,瞥了一眼時代廣場,留宿在長島。隔天我未出門,友人獨自搭車出去,想必玩瘋了一天,深夜才回來。再隔天,我一個人開車離開。對於我的任性嫉妒,這些年來,我只有後悔。我欠伊一句道歉。 怎麼道歉呢?雅虎信箱已經替我消滅伊,將伊焚化得一乾二淨;手機號碼也被我親手封存在歷史的黑暗灰燼中,隨一陣風吹得無影無踪。想來是多可笑的悲劇,多荒唐的結局。 伊沒有再出現。十年。 有的人性急,不耐等,尤其等女人出門,就口火腳火。有的人倒經得起,能與時間廝磨,十年孤窗苦讀,等到了一身狀元服。王寶釧寒窰中等了十八年。懸案等了若干年,終於破了。不肖子不聽勸,就說等他自己清醒。愛一個人,就說不要驚動、不要叫醒我所親愛的,等他自己情願。猶太人幾千年翹首所等的彌賽亞還沒有來。 一早得知今晚紐約影展有《刺客聶隱娘》,趕去林肯中心艾莉斯杜麗廳,才知票已售罊。只能候補。雨和閃電裡,我從六點二十起,就站在候補隊伍中。等到八點二十,都無釋票消息。此時一男子持一張票來,以為他要脫售,不想是要贈人。他贈予了我。 侯導和許芳宜上台,向觀眾鞠恭致意,全場掌聲雷動。「Thank you for my film.」(謝謝你們來看我的電影。)侯導就說了一句話,刺客隨即上場。一棵樹下,風吹衣袂,師指認大僚,授徒以黑色羊角匕首,說:為我刺其首,無使知覺,如刺飛鳥般容易。刺客與大僚錯身之際,穿過馬腹躍身而起,瞬息匕首刺大僚頸。 刺客殺人。 不久刺客心思縈迴,眼神隱隱流動,終於暴露她「道心不堅」的底性。是誰說的,侯導的聶隱娘是個柔軟的人。為小孩而不殺,為舊時情人仍記得往事而不殺,為情人的小妾一句「我為她感到不平」而不殺。山蒼蒼,野茫茫,殺人何以能成道?水渺渺,雲浩浩,幸其「道心不堅」,所以照見人之本性。 笛笙響起。 山巒青芒草長,煙嵐欲靜還動,一行人馬緩緩而去。 聶隱娘按著本性,選擇走自己的路。 路,可以走出來,等不容易。從字形看,「等」好像竹林下有座禪寺。宇宙有天機。修行的人最難學的一個功課,就是等;等天的時候,等別人的時候,等自己的時候。凡俗人更是在等的事上過日子,做父母的等兒女成長成材,做生意的等客人絡繹上門,坐在號子裡的等螢幕一片焰焰長紅。街上流浪貓等好心人定時來換水供食。 等狼狗暮色。 等水中林鳥凌空旋飛。 中央公園綠蔭清涼,人們卻樂意曝躺在日頭下。秋色才起了頭,離奼紫嫣紅黃葉遍地還很遠。不能行在紐約的秋濃裡,真可惜。據說伍迪艾倫不愛大自然,他拍電影也就不必等落日鎔金、獸雲斑爛吧。想大概也不必等資金到位吧。辰飯後陪我走在這裡,見湖水青青依依,遠樹外傍立美觀巨廈,涼亭中音樂家演奏大提琴,一小女孩拉著弟弟翩然起舞。辰從中國來留學,才大學畢業,就找到年薪十萬的工作。他的歲月如同流淌在這公園的金色陽光。 而我猶記這公園裡的黑。那年來,我從地圖上判定,可以從東城一直線穿越公園,正好抵達我在西城的旅宿。天暗了,我走著走著,竟因靉靉樹叢裡魅幻般的人影幢幢左轉右拐而迷路了。我怕了。尋路燈灼亮處,向有光的地方走去。大口呼吸。有光就有影。 杯弓蛇影。受脅迫與傷害的陰影。正如我此刻坐在地鐵,才坐進來,一陣廣播後,人人面面相覷,就知有事停駛了。不願意等的,先行離去了,也有不少人留下。後來有人動搖了,起身扯了背包就走。看著一個個轉身離去,我有些等不住了,閉目休息吧。又廣播,一串模糊音聲抓不住幾個關鍵字眼。惟一確定的,不是恐怖攻擊訊息。 賓拉登死了,凱達仍在,伊斯蘭國又興起,一顆顆人頭落地。巴格達,伊斯坦堡,波士頓,洛杉磯,巴黎,布魯塞爾,等等,可怕消息不定時傳來,全球大放送。那些高舉聖主之名的也是堅定自己理念的,那些捧讀聖言之書的也是宣傳個人信條的,那些奉行愛與和平的也是進行恨與毀滅的。最荒謬的演出來自最嚴密全備的劇本。善霸與惡霸都是一人。 等一隻扶助的手。等一把刀揮下。等一夜成名。等一段戀曲。等一名嬰孩誕生。等另一朵玫瑰先死。等一顆星墜落。等一個國降臨。等一個王朝衰亡,有時要數百年,有時只要幾十年。 等一個人來。 等若有顏色,也許會是草色。草色遙看近卻無。龐大中央車站,燈影交輝,天穹頂上有星軌眾神羅列,地石板上有人群來來往往。百年圓鐘針轉不輟,重覆上演道別離去相見。坐在地上一角等待,看著像來了,卻也不是。又看著像來了,也不是。如何想不到,竟看到了黎明。不是《甜蜜蜜》與張曼玉在紐約街頭交錯再交錯的黎明,是加拿大友人黎明。女的。她拖拉一箱行李,打我面前過。她也想不到一個坐在牆邊的醜小伙子會是她的朋友。 「黎明!」我喚她,跟著起身跑過去。 她回頭,一見我,樂了,說要立刻拍照上傳微信。 我說:「我們這樣算不算天涯相逢?」 互道珍重後,我又坐回原處。草色連綿千千。滑手機吧。滑啊滑,等頁面轉出時,抬頭隨意看──那人在燈火闌姍處。萬人中的一人。草色成真,飛奔到他那裡,碰他一下。他轉身。都笑了。 是南國來的珍貴友人啊。 天起了爽風,那是海風,風吹拂臉龐。風上有鷗。陽光又明麗又清和,多麼好的日子。渡輪起航,登上層甲板,迎海天長闊。藍藍海水柔得像一位剛懂事的少女的眼,又像一位成熟的母親的手,還像一首莫札特的小曲。船滿座,遊客們都用母語交談,不知這裡有多少母語,包括我們的。 雲舒卷,雲自在。 船緩緩靠近她,頭冠半圈尖芒,身披羅馬式衣袍,左手持〈獨立宣言〉,右手擎火炬的女神雕像,高高踞立在海上。「啊!美國」,數十億人看見她時,口裡心裡都有這句話,卻多忘了她來自法國。所有看見她而登入這塊國土的,都渴望著她給予的自由和機會,也等待著為自己開啟一段新人生。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往事並不如煙。 船再起航,向艾利斯島前進。我回首再看她,想起她手上宣言刻記一個年分,一七七六。移民博物館就在前面,我眼光卻遙向曼哈頓島。島上摩天樓拔天群立,有一座自由塔。我很容易就看見了自由塔。 等豺狼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同群。 等天下人道心未堅。 等永遠不再等。
【內文選讀一】 那片牆上有光 朋友們來到我的新居,不免要發問的一個問題是,「這牆上的作品都是你照的嗎?」 這問題有三個關鍵字,一是「牆」。我從小小的一個湖景套房,搬到兩室兩廳的一層房子裡面,居處面積擴充,牆面也多出數倍。這些牆面有的被刷成新柳色,有的是米黃色,也有鵝黃和白色。 牆面都不是赤裸的,它們身上披掛著第二個關鍵字,就是一些被稱作「作品」的東西。朋友們一眼都看出來,掛在牆上的不是賣場裡被大量複製的成品,當然也不是拍賣會上登錄名冊的高價藝術品。 它們以作品的身分呈現在那裡,說出它們是被某個富...
作者序
卡爾的弟弟問我,下一本書叫什麼名字? 我說,還不知道,應該也有風吧。 為什麼那麼喜歡風呢?他問我。 到普瑞他斯街辦事,一支iPhone手機在中國丟失了,不知如何恢復通話?來了一次,燈亮著,門上了鎖。回頭再來時,門開了,卡爾的弟弟在。這是一間代理各家電信公司業務的小鋪子,兼賣舊手機和配件,也幫人代繳水電費。這種鋪子多由黎巴嫩人經管。 卡爾很高,弟弟略矮,兩人都是濃眉大眼、長相俊逸的青年人。他們在這裡打工。卡爾的弟弟幫我辦通話時,來了幾位客人,一位包黑頭巾的老婦人,一位抱怨帳單每月不同日期的中老年人,一位買預付卡的中年人,我都由他們優先。老婦人有時說幾句簡單英語,有時不知說什麼話。 卡爾的弟弟說,那是阿拉伯語。 辦完通話,他一時興起,問我的職業,又問新書說什麼呢? 這問題我也在問自己,經他一問,我答:「說宗教和人之間的事吧。」我不敢確定這答案能完全叫自己滿意,但我知道,我仍然觸碰了這本書最核心的思緒。既然說到宗教,我就問他,你是回教徒? 是的,他答。 而我,是基督徒。 「起初,神創造天地」,三十年基督徒,我在這信仰裡不能說不深,其實很深了。我從不諱言,我是天天疑惑,天天相信,反過來說亦可。我不會因遭逢蹇運就否認神褻瀆神,我也不會因凡事平順就到處作見證,我更多是在愛祂事奉祂的途中問:什麼是人? 基督信仰給人以存在的意義,給人類以平等博愛的啟發,但是,當昨天的昨天,整個世界都喧譁了,歡騰與憤怒之聲交響而起的時候,我看見:真理與真理壁立對峙,聖言與聖言水火攻詰。我看見:神的兒女們時而溫柔,更常是強暴。從創世紀到啟示錄,隨手一拾都是武器。他們,都說是神的代言人。他們為神發怒,急於變了面孔,想張開喉舌,吩咐硫磺烈火下來,如同神也燬滅所多瑪、蛾摩拉。我看見:魚也吃魚。在最聖潔的殿堂,有最殘忍的火焰,最無情的刀劍。我以為我們該是金燈臺,眾發光之體,不想也可能成為害人命的。 主耶穌基督的父神,就是那位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神,可曾允我們當劊子手?可曾賜予我們權利去恨人,排撻人,殘虐人?於是我怕。我怕我們全面否定人的良心了。我怕我們堅信自己是道德的審判官。我怕我們以神之名站立於世,卻直線墜入撒旦自義自視自傲的深淵。我怕宗教的狂熱,我怕執迷的意識形態,恐怖的暴力分子。纏繞之蛇。 道心堅冷如鋼的宗教徒真可怕。 到底,什麼是人? 我也不諱言,我有一種矛盾:我既願意教會中的弟兄讀我的書,又不願意他們讀──他們睜大眼睛會讀出什麼不敬不虔的東西來?從來,在教會中的我是真的我,在文學中的我也一點不假。(從來我也知道,一切辯論都無用。) 為什麼那麼喜歡風呢?卡爾的弟弟問我。 因為我覺得自己像風。 我們都來自他鄉,像風一樣飄流而來,不是嗎?卡爾的弟弟以他深邃的眼神看我,輕輕點了頭。其實我更想說的是,我不願意活在銅牆鐵壁的思想裡,我渴望大口呼吸,像風在蔚藍天空展翅遨遊。 「你看這個題目如何?」他說了一個書名:「The Wind Blows Together(直譯:風吹在一起)」。我覺得驚喜,請他再說一個。他不假思索,說:「The Wind Blows The Same Everywhere(直譯:風吹何處皆同)」,接著又說:「The Wind Is Our Witness(直譯:風是我們的見證,或譯:風都看見了)」。 卡爾的弟弟說,他叫──穆罕默德。 穆罕默德將三個題目寫在名片上當作禮物遞給我。啊!The wind blows,吹動的風,一開始使我想起木心的詩,「風來兮/吹散了家庭的界限」(〈通俗小夜曲〉),那麼,人與人的界限,種族與種族的籓籬,宗教與宗教的衝突,也吹散了吧。後來,我又想起巴布.狄倫的歌《Blowin’ in the Wind》: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一個人得有多少雙耳朵 才能聽見人們的哭泣 還得有多少人死亡 他才能明白已有太多人喪生 答案啊!朋友,飄在風裡 答案就飄在茫茫的風裡) 「答案啊答案/在茫茫的風裡」(〈江湖上〉,余光中),既如此,那些宗教和人之間的事,那些人之為人的感性和理性的美好,那些與人與動物與世間的情緣及其對生命的尊重,不如都讓我們問風、問風吧。
卡爾的弟弟問我,下一本書叫什麼名字? 我說,還不知道,應該也有風吧。 為什麼那麼喜歡風呢?他問我。 到普瑞他斯街辦事,一支iPhone手機在中國丟失了,不知如何恢復通話?來了一次,燈亮著,門上了鎖。回頭再來時,門開了,卡爾的弟弟在。這是一間代理各家電信公司業務的小鋪子,兼賣舊手機和配件,也幫人代繳水電費。這種鋪子多由黎巴嫩人經管。 卡爾很高,弟弟略矮,兩人都是濃眉大眼、長相俊逸的青年人。他們在這裡打工。卡爾的弟弟幫我辦通話時,來了幾位客人,一位包黑頭巾的老婦人,一位抱怨帳單每月不同日期的中老年人,一位...
目錄
推薦序 這不是一篇序——因馮平的散文而想起 自序 卷一:等 以名之名 恐懼進行曲 慢 主宰 路 等 菸 光 火 卷二:悔 萬聖節說鬼 美國警察開罰單 傳生的恐龍歌 悔 如果在冬夜,一條雪路 那片牆上有光 東台路 友人書 信徒書 寫在一本聖詩之前 卷三:哭 哭 不存在的節日 也是童年往事 好久不見 見面之後 雨霧基隆 南方潮溼 來看阿嬤 他,去南島了嗎 竹蜻蜓的恬靜冥想 卷四:親 親親 貓戀人 來了九隻貓 想起阿強 寫給凱莉 為誰而哽咽 提姆在寧海 尋浪啊 卷五:軍 尤加利樹的早晨 三個朋友 秋天的絮語 夜哨 火祭 鑰匙圈的聯想 蛇的故事
推薦序 這不是一篇序——因馮平的散文而想起 自序 卷一:等 以名之名 恐懼進行曲 慢 主宰 路 等 菸 光 火 卷二:悔 萬聖節說鬼 美國警察開罰單 傳生的恐龍歌 悔 如果在冬夜,一條雪路 那片牆上有光 東台路 友人書 信徒書 寫在一本聖詩之前 卷三:哭 哭 不存在的節日 也是童年往事 好久不見 見面之後 雨霧基隆 南方潮溼 來看阿嬤 他,去南島了嗎 竹蜻蜓的恬靜冥想 卷四:親 親親 貓戀人 來了九隻貓 想起阿強 寫給凱莉 為誰而哽咽 提姆在寧海 尋浪啊 卷五:軍 尤加利樹的早晨 三個...
商品資料
出版社:有鹿文化 出版日期:2017-07-14 ISBN/ISSN:9789869510806 語言:繁體中文 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04頁 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