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維吉妮亞.吳爾芙
定價:NT$ 300
優惠價:88 折,NT$ 264
已售完,補貨中
本書特色
★對文學書寫的重要啟發,了解吳爾芙其人特殊文學見解的代表性文集
★「我走過沼澤說我就是我:而且必須遵循著此一道路,而非複製別的軌道。活著,就是我寫作的唯一正當理由。」
★「誠如吳爾芙所見,這也是任何一個作家的志業:在擁擠的房間裡辨明自我,獨立出一個單一觀點,把這個觀點傳達給其他人。」
――本書序言
本書收錄了13篇吳爾芙的散文,散見吳爾芙1919年(37歲)到1940年(她58歲,臨終前一年)之間各時期的重要散文集。由英國小說家與吳爾芙重度書迷的喬安娜.卡文娜(Joanna Kavenna)精心編纂、加註,並為文導讀。
在這21年之間,吳爾芙自己也經歷了許多次的改變——她的意見改變了,她的處境也不一樣,她並非一成不變將畫的作者,她是一個流動的人。因此書中的散文展現了她各個時期寫作的不同風格,鞭辟入裡、字字珠璣,充滿寶石般閃耀的智慧,有別於其小說的意識流實驗性敘述方式,而辯才無礙又充滿魅力。
散文的主題包含了關於「自我」的討論;吳爾芙歌頌當下的重要性,並認為跟過去比起來,我們更需要當下。在諸篇散文中,更多方提出了對現代小說寫作、詩集寫作與如何閱讀的犀利意見,令人拍案叫絕;吳爾芙也討論了社會不公平、戰爭的痛苦。她跟自己內心的惡魔戰鬥,並嘲弄那些取笑她的人,並且往往占了上風。
吳爾芙博聞強記,擁有分析性的頭腦,又總是充滿好奇心。她善於表達自己,更知道如何吸引讀者。這是一本讓吳爾芙新舊書迷進入其世界的捷徑,其一針見血又通達暢快的意見,凡寫作者、讀者、文評者,必能深受啟發。
作者簡介:
維吉妮亞.吳爾芙(1882-1941)
吳爾芙已是文學史上重要的英國小說家、評論家以及出版人,現代主義文學的象徵性人物。
她最知名的小說包括《戴洛維夫人》(Mrs. Dalloway)、《到燈塔去》(To the Lighthouse)、《雅各的房間》(Jakob's Room)、《歐蘭朵》(Orlando),散文《屬於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1929年)、普通讀者(The Common Reader,1925年)等。
吳爾芙的父親是萊斯里.史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是當時顯赫的文學評論家及傳記作者,母親則是位優雅美女。1895年吳爾芙的母親突然離世,2年後,同母異父的姐姐去世,她在自傳《存在的瞬間》(Moments of Being)中道出她和姐姐凡妮莎(Vanessa Bell)曾遭受同母異父的哥哥喬治和傑瑞德•杜克沃斯性侵,15歲的吳爾芙因此遭受了若干次精神崩潰,其心靈的重大創傷也貫穿了她的一生。
1904年,父親過世之後,她和姐姐凡妮莎遷居到了布盧姆斯伯里(Bloomsbury),她們和幾位朋友創立了布盧姆茨伯里派文人團體。吳爾芙在1905年,23歲時開始職業寫作生涯,最初為《泰晤士報文學增刊》撰稿。1912年她和出版人兼政治理論家李奧納德•吳爾芙(Leonard Woolf)結婚。1915年,她的第一部小說《遠航》出版,作品的創新、文字的華麗,深受評論界和讀者驚豔與喜愛。其後她的大部分作品是由自己成立的「賀加斯岀版」推岀,也發掘出版了許多重要作家作品,如艾略特(T. S. Eliot)的《詩集》。她常在小說中嘗試意識流的寫法,與同時期的喬伊斯同為意識流的代表作家。
吳爾芙因長年患有憂鬱症,1941年3月28日,她在自己的口袋裡裝滿了石頭,在位於她家羅德麥爾(Rodmell)附近的歐塞河(River Ouse)投河自盡。
譯者簡介:
李根芳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文化翻譯,批判理論,性別議題與華裔美國文學等。發表論文散見於中外學術期刊,如MELUS、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中外文學》、《英美文學評論》、《文山評論》等,著有《全球在地化的文化翻譯》(2016)、《不安於是:西洋女性文學十二家》(2011),譯著包括《反對愛情》(2010)、《勘誤表》(2007)等。
名人推薦:
劉亮雅(台灣大學台文所教授)
陳栢青(作家)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關於本書(李根芳)
這部最新出版的吳爾芙散文隨筆,是由英國小說家喬安娜.卡文娜所編選並撰寫序言,與過去的散文集不同的是,這是一部環繞著自我為主題的散文集。誠如卡文娜所述,「這本選輯裡的文章不只是關於自我而已。吳爾芙也討論了女性權利、現代性革命、小說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西方思想自十六、十七世紀法國哲學家笛卡兒喊出「我思故我在」這句名言以來,人類理性與自我的建構認知便形成了密不可分的關係。一方面「自我」的主體性因為人有理性思考能力而得到確立,另一方面自我不僅受到意識所驅使,尚且有無意識與潛意識的流動潛伏,牽引著我們的行動反應。受到佛洛伊德精神分析與威廉.詹姆斯心理學的影響,吳爾芙認為,透過意識流的敘事策略去捕捉人物的內心世界,比起前代小說家精雕細琢一些不甚重要的細節,更加能夠貼近真相、描繪現實。
因此本書有一部分是從現代主義美學的角度去思考自我為何,作者如何透過描述觀察去表達自我。但這樣的書寫並不是以自我為中心,只在乎自身的喜樂哀愁,卻對週遭環境與社會脈動毫無所感,這樣的自我本位是不可能寫出偉大的作品的。在〈致年輕詩人的一封信〉裡,她寫道:「但是你要如何走出來,走進其他人的世界?這才是你現在的問題,如果我可以大膽猜測的話——既然你了解自己,你要在你所了解的自我和外在世界之間找到對的關係。這是個難題。」對照今日人人亟於展現自我,不斷自拍自曝,或像是傅柯所說的,透過「自我的技術」(technologies of the self)不斷健身塑形,滿足自我的愉悅快感,或許她這番觀察可以提醒我們,自我不可能脫離他者存在,我們必須要能夠了解他者,與他者的關係達成某種平衡和諧的狀態,才能夠真正了解自我,使自我得到安適。
本書另一組隨筆則是知名藝文人物的小傳,在短短的篇幅裡,她生動地勾勒出這些人物的特立獨行,讓我們從這些生命中的吉光片羽中,看到曾經在歷史洪流中堅持自我本色的鮮明個體。他們基於這樣那樣的理由創作,用文字雕琢初畫內心世界或是外在萬象,吳爾芙敏銳通透地解讀出他們的「自我」如何和其時代激盪出火花,並且真誠面對自我,將其所感所觀訴諸文字,為未來的人留下點滴記錄。讀者一方面透過吳爾芙描述和評論,對這些作家文人有了另一番認識,另一方面也看到自我如何反映觀照出其時代的更替與社會的變動。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48折14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4折 | 0 |
5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3 |
3折 | 2 |
4折 | 2 |
5折 | 20 |
6折 | 4 |
7折 | 20 |
7折以上 | 3 |
8折以上 | 2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維吉妮亞.吳爾芙
優惠價: 88 折, NT$ 264 NT$ 300
已售完,補貨中
本書特色
★對文學書寫的重要啟發,了解吳爾芙其人特殊文學見解的代表性文集
★「我走過沼澤說我就是我:而且必須遵循著此一道路,而非複製別的軌道。活著,就是我寫作的唯一正當理由。」
★「誠如吳爾芙所見,這也是任何一個作家的志業:在擁擠的房間裡辨明自我,獨立出一個單一觀點,把這個觀點傳達給其他人。」
――本書序言
本書收錄了13篇吳爾芙的散文,散見吳爾芙1919年(37歲)到1940年(她58歲,臨終前一年)之間各時期的重要散文集。由英國小說家與吳爾芙重度書迷的喬安娜.卡文娜(Joanna Kavenna)精心編纂、加註,並為文導讀。
在這21年之間,吳爾芙自己也經歷了許多次的改變——她的意見改變了,她的處境也不一樣,她並非一成不變將畫的作者,她是一個流動的人。因此書中的散文展現了她各個時期寫作的不同風格,鞭辟入裡、字字珠璣,充滿寶石般閃耀的智慧,有別於其小說的意識流實驗性敘述方式,而辯才無礙又充滿魅力。
散文的主題包含了關於「自我」的討論;吳爾芙歌頌當下的重要性,並認為跟過去比起來,我們更需要當下。在諸篇散文中,更多方提出了對現代小說寫作、詩集寫作與如何閱讀的犀利意見,令人拍案叫絕;吳爾芙也討論了社會不公平、戰爭的痛苦。她跟自己內心的惡魔戰鬥,並嘲弄那些取笑她的人,並且往往占了上風。
吳爾芙博聞強記,擁有分析性的頭腦,又總是充滿好奇心。她善於表達自己,更知道如何吸引讀者。這是一本讓吳爾芙新舊書迷進入其世界的捷徑,其一針見血又通達暢快的意見,凡寫作者、讀者、文評者,必能深受啟發。
作者簡介:
維吉妮亞.吳爾芙(1882-1941)
吳爾芙已是文學史上重要的英國小說家、評論家以及出版人,現代主義文學的象徵性人物。
她最知名的小說包括《戴洛維夫人》(Mrs. Dalloway)、《到燈塔去》(To the Lighthouse)、《雅各的房間》(Jakob's Room)、《歐蘭朵》(Orlando),散文《屬於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1929年)、普通讀者(The Common Reader,1925年)等。
吳爾芙的父親是萊斯里.史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是當時顯赫的文學評論家及傳記作者,母親則是位優雅美女。1895年吳爾芙的母親突然離世,2年後,同母異父的姐姐去世,她在自傳《存在的瞬間》(Moments of Being)中道出她和姐姐凡妮莎(Vanessa Bell)曾遭受同母異父的哥哥喬治和傑瑞德•杜克沃斯性侵,15歲的吳爾芙因此遭受了若干次精神崩潰,其心靈的重大創傷也貫穿了她的一生。
1904年,父親過世之後,她和姐姐凡妮莎遷居到了布盧姆斯伯里(Bloomsbury),她們和幾位朋友創立了布盧姆茨伯里派文人團體。吳爾芙在1905年,23歲時開始職業寫作生涯,最初為《泰晤士報文學增刊》撰稿。1912年她和出版人兼政治理論家李奧納德•吳爾芙(Leonard Woolf)結婚。1915年,她的第一部小說《遠航》出版,作品的創新、文字的華麗,深受評論界和讀者驚豔與喜愛。其後她的大部分作品是由自己成立的「賀加斯岀版」推岀,也發掘出版了許多重要作家作品,如艾略特(T. S. Eliot)的《詩集》。她常在小說中嘗試意識流的寫法,與同時期的喬伊斯同為意識流的代表作家。
吳爾芙因長年患有憂鬱症,1941年3月28日,她在自己的口袋裡裝滿了石頭,在位於她家羅德麥爾(Rodmell)附近的歐塞河(River Ouse)投河自盡。
譯者簡介:
李根芳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英美文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教授。研究領域包括文化翻譯,批判理論,性別議題與華裔美國文學等。發表論文散見於中外學術期刊,如MELUS、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中外文學》、《英美文學評論》、《文山評論》等,著有《全球在地化的文化翻譯》(2016)、《不安於是:西洋女性文學十二家》(2011),譯著包括《反對愛情》(2010)、《勘誤表》(2007)等。
名人推薦:
劉亮雅(台灣大學台文所教授)
陳栢青(作家)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關於本書(李根芳)
這部最新出版的吳爾芙散文隨筆,是由英國小說家喬安娜.卡文娜所編選並撰寫序言,與過去的散文集不同的是,這是一部環繞著自我為主題的散文集。誠如卡文娜所述,「這本選輯裡的文章不只是關於自我而已。吳爾芙也討論了女性權利、現代性革命、小說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西方思想自十六、十七世紀法國哲學家笛卡兒喊出「我思故我在」這句名言以來,人類理性與自我的建構認知便形成了密不可分的關係。一方面「自我」的主體性因為人有理性思考能力而得到確立,另一方面自我不僅受到意識所驅使,尚且有無意識與潛意識的流動潛伏,牽引著我們的行動反應。受到佛洛伊德精神分析與威廉.詹姆斯心理學的影響,吳爾芙認為,透過意識流的敘事策略去捕捉人物的內心世界,比起前代小說家精雕細琢一些不甚重要的細節,更加能夠貼近真相、描繪現實。
因此本書有一部分是從現代主義美學的角度去思考自我為何,作者如何透過描述觀察去表達自我。但這樣的書寫並不是以自我為中心,只在乎自身的喜樂哀愁,卻對週遭環境與社會脈動毫無所感,這樣的自我本位是不可能寫出偉大的作品的。在〈致年輕詩人的一封信〉裡,她寫道:「但是你要如何走出來,走進其他人的世界?這才是你現在的問題,如果我可以大膽猜測的話——既然你了解自己,你要在你所了解的自我和外在世界之間找到對的關係。這是個難題。」對照今日人人亟於展現自我,不斷自拍自曝,或像是傅柯所說的,透過「自我的技術」(technologies of the self)不斷健身塑形,滿足自我的愉悅快感,或許她這番觀察可以提醒我們,自我不可能脫離他者存在,我們必須要能夠了解他者,與他者的關係達成某種平衡和諧的狀態,才能夠真正了解自我,使自我得到安適。
本書另一組隨筆則是知名藝文人物的小傳,在短短的篇幅裡,她生動地勾勒出這些人物的特立獨行,讓我們從這些生命中的吉光片羽中,看到曾經在歷史洪流中堅持自我本色的鮮明個體。他們基於這樣那樣的理由創作,用文字雕琢初畫內心世界或是外在萬象,吳爾芙敏銳通透地解讀出他們的「自我」如何和其時代激盪出火花,並且真誠面對自我,將其所感所觀訴諸文字,為未來的人留下點滴記錄。讀者一方面透過吳爾芙描述和評論,對這些作家文人有了另一番認識,另一方面也看到自我如何反映觀照出其時代的更替與社會的變動。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4折 | 0 |
5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3 |
3折 | 2 |
4折 | 2 |
5折 | 20 |
6折 | 4 |
7折 | 20 |
7折以上 | 3 |
8折以上 | 2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48折14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