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摩謝•費登奎斯
定價:NT$ 380
優惠價:79 折,NT$ 300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2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作者簡介:
摩謝•費登奎斯(Moshé Feldenkrais, 1904-1984)
1904年出生於今烏克蘭共和國所在地,為猶太人。青少年時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動亂中度過,在歷經顛沛流離後,最終於巴黎取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他是物理學家、研究核能與反潛水艇科技的科學家,同時是柔道黑帶的老師,也是法國柔道協會的創始者。因為受傷的機緣,開始細膩研究自己的動作與身心關係,以獨創的方式深入探索,結合神經科學、兒童發展、解剖學、物理學、心理學等專業知識與經驗,開創了身心學(Somatics)三大學派之一的「費登奎斯方法」,推廣到世界各地。
費登奎斯一生中幫助或教導過的人們,來自全世界各地,不分性別、種族、宗教、職業,也不分年齡,其中有因生產而脖子受傷的五週大嬰兒,有因電擊而癱瘓三十年的九十七歲加拿大人。小提琴大師曼紐因(Yehudi Menuhin)、以色列建國總理戴維.本-古里安(David Ben-Gurion)、劇場大師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等也都追隨費登奎斯本人學習。費登奎斯教學與概念哲學極其廣泛,能應用在復健、教育、表演藝術、運動等等許多不同的領域,現今在北美洲、南美洲、歐洲、以色列、澳洲、日本以及台灣都有國際認證(Guild Certified)的師資培訓課程。(以上內容參考自陳怡如老師的「台灣費登奎斯®教育中心」網站)
費登奎斯的教學和著作開啟了神經科學與身心整合的新視野,其觀念隱然符合最近一、二十年才逐漸被肯定的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觀念。著名的作品除本書外,尚有:《身體與成熟的行為》(Body and Mature Behavior)、《強而有力的自我》(The Potent Self,書名暫譯,舊譯「從身態改變心態」,即將由心靈工坊出版)、《費解的顯然》(The Elusive Obvious,心靈工坊出版)及《身體覺察做為療癒的方法:諾拉的實例》(Body Awareness as Healing Therapy: The Case of Nora)。
譯者簡介:
陳怡如
國際費登奎斯認證合格教師(GCFP),國際費登奎斯®專業師資培訓(FPTP)台北課程總執行策劃與承辦人,同時為台灣費登奎斯®教育中心創辦人。致力於費登奎斯方法相關研究與推廣,專精於音樂家演奏傷害與焦慮之處理並協助突破演出瓶頸,亦專注於腦性痲痹幼兒、中風與音樂家肌張力不全等領域。
名人推薦:
保羅.如賓(Paul Rubin) 國際費登奎斯®資深教師培訓師
茱莉.凱森.如賓(Julie Casson Rubin) 國際費登奎斯®資深教師培訓師
易之新 神經內科醫師、費登奎斯老師、身心靈書籍譯者
劉美珠 國立臺東大學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教授
誠摯推薦
【推薦序】
認識費登奎斯,改善生命的品質
保羅.如賓(Paul Rubin,國際費登奎斯®資深教師培訓師)
在有關於人類潛能及教育的領域裡,摩謝.費登奎斯博士可說是以整體論來思考的早期領航者。
費登奎斯年輕時是運動員,一次膝蓋受傷的經歷讓他挫折又困惑,因為他的問題無法用任何醫學方法來解決。他同時也對自己很不滿意,因為他無法解釋自己為何會如此衝動地賭上未來獨立行動和生活的能力,只是為了在運動場上爭個輸贏。這成為了他畢生研究「強迫的本質」(nature of compulsion)的契機。
費登奎斯與生俱來的充沛好奇心及聰明才智,讓他開始對人類行為的根源進行徹底的調查。既然醫療選項全部無效,他開始透過達爾文(Charles Darwin)及康拉德.勞倫茲(Konrad Lorenz)等人的著作來研究人類行為的演化。在此同時,他也研究人類神經系統演化的可能性,他想了解「大腦進行的生理發展」,與「人類發展出更複雜的行為及情緒歷程」的潛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早期學者的理論如巴甫洛夫(Ivan Pavlov)的學習理論及A.D.斯伯瑞斯基(A. D. Speransky)的著作《醫學理論的基礎》(On the Basis for a theory of Medicine)形塑且融入了他的思想。
他透過皮亞傑(Jean Piaget)及其他學者的理論,來研究兒童的身體、社會及情緒方面的學習發展。他也對早期神經學家的理論很有興趣,例如亞歷山大.露瑞亞(Alexander Luria)及其後的學者,因為他們的研究指出大腦是如何影響人類的運動、感知、及情緒生活。
簡而言之,他以不同的方式重新開始。他檢視了他當時所有針對人類結構以及行為的理論,目的並不只是要了解這些領域,而是要深入探討:是什麼樣的人類本質引發了這些領域的研究,是什麼將它們區分開來,是什麼讓它們融合在一起,他又該往哪個方向才可能比這些領域走得更深遠。
他想了解在人類的演化中,這個世界上最明顯的物理現象會對我們的潛力造成什麼影響?這個世界的地心引力對我們的骨骼及肌肉形成造成什麼影響?太陽光的強度及顏色對我們的眼睛及視覺感知的神經傳導發展有什麼影響?大氣層對肺部及聽力的發展有什麼影響?在這個星球上的演化,是否不只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發展,也會系統性地影響我們的學習模式、我們的心理學,以及我們的社會歷程?
很幸運地,這四十年來的研究、實驗、還有臨床經驗的結果,發展出這套為人所熟知的「費登奎斯方法」。
他具有前瞻性的作品《身體及成熟的行為》(Body and Mature Behaviour)首度於1949年出版。他以嚴謹的科學思維及跨學科的思考方式來研究人類的學習及行為本質,其結果普遍得到當時思想巨擘的好評。可惜的是,在當時醫學及科學仍然致力於專科訓練的氣氛下,該書遭到忽視。費登奎斯遠遠超越他的時代。
《動中覺察》的英文版於1972年出版,是費登奎斯第一本為大眾所寫的著作。書中除了理論,還包含十二套專注於覺察來進行實驗的動作序列組合。如此的動作序列組合形成了費登奎斯方法的核心,而這十二套只是他超過六百套「課程」中的一些範例。提供一系列對開展能力更實用、更有效的練習,來幫助我們發展更完整、舒適以及適合於不同生命階段的身體狀態,是費登奎斯博士的特殊貢獻。對如此貢獻有興趣的人來說,這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
當人類的神經系統開始作用,幫助我們組織動作以及自我表達的行為,用一種和諧的方式以我們的基因特徵與這個世界互動,我們的行動就不只是關節及肌肉組合起來的機械行為了。而這些通常會帶來戲劇化且令人愉快的結果——無論我們是想要對基本功能進行復健,還是讓已經精練的技巧更加完善;甚至是更為複雜地,想改善我們與自己,以及我們與這世界之間關係的品質。
【譯序】
走入費登奎斯的世界
「聽說這本書是先以希伯來文寫的……所以……」翻譯這本書時,常常想起多年前在美國接受師資培訓的時期,不時聽到同學們對此書的傳聞與臆測。在琢磨要怎麼寫譯序的同時,對這本書的歷史與背景產生了好奇,於是,我寫信給以前在美國念研究所期間的兩位費登奎斯啟蒙老師:以色列裔的大提琴教授暨費登奎斯老師Uri Vardi,以及費登奎斯老師Hagit Vardi。沒想到這竟然帶來了一些有趣的發現。
中文版翻譯自1972年初版、後來於1990年再版的英文版,書名為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論,第二部分是十二堂課程的實作。
不過據老師手上的資料顯示,這本書最早於1967年以希伯來文出版。老師解釋說,希伯來文初版第一部分的標題來自《希伯來聖經》中以色列人在西乃山接受摩西律法(Torah)的故事:「Na'ase ve'nishma」(我們將會先做,然後我們將會聽到)。現代人將這句話理解成對宗教的完全奉獻和接受。然而費登奎斯更動了「Na'ase ve'nishma」這句話的順序,他不但以「聽/學習,然後做」作為第一部分理論的標題,同時也以一種調皮的方式強調:如果不先有實際經驗,就無法理解也無法獲得。
原來,希伯來文舊版的標題有如此的淵源,而這也就是後來英文版本有關理論的第一部分會定為「Understanding While Doing」(做中理解)的原因。這個意涵闡明了進入費登奎斯方法的重要途徑——要嘗試去理解什麼是費登奎斯方法,實際去經驗課程,的確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沒有親身經驗,幾乎所有的討論都是空中樓閣,因此這本內含十二堂實作課程的書非常重要;至於對費登奎斯方法有興趣卻還沒有機會找到合格老師的朋友來說,這本書的中譯版尤其珍貴。
循著這條思路,讀者不妨試著邊讀第一部分的理論,邊實際練習第二部分的實作課程。讀者甚至可以從第二部分開始,做完十二堂課程的練習之後,再回來閱讀第一部分的理論,這樣也許更有助於理解與學習。過程中倘若有難以理解的部分,也可以先跳過去,之後再回來,因為在一次又一次實作與閱讀中來來回回探索,往往會有更新的發現與更深一層的體會。
1967年之後的另一個希伯來文版本,於1972年出版,書名為《費登奎斯方法――以動作作為覺察的工具》。同年亦以英文出版,書名為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動中覺察》);這個版本也就是現今中文譯本的來源。希伯來文版的副標題闡明了這個方法的運作方式――「重點是覺察而不是動作,動作只是作為覺察的工具或媒介。」
費登奎斯方法有兩種取向:一是透過觸碰與互動、個別一對一的功能整合(Functional Integration,簡稱FI)教學,另一種是以口語引導的動中覺察(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簡稱ATM)團體課程。本書後半部的實作課程,即是從幾千堂課程裡精選出來的十二堂課。
在愉悅而不怕犯錯的環境裡,費登奎斯選擇以動作作為工具與媒介來帶領團體課程,透過探索與學習的過程,發展自我覺察,進而改變自我意象來改善自我。然而,在引導動中覺察課程時,甚至有時在自己的練習當中,會觀察到一個現象:我們往往不自覺地被自身的強迫性所驅使,或被想達成某種姿勢、效果或成功的慾望所吸引,以至於將專注力放在動作的達成,而非身心現象的探索與覺察。有經驗的練習者會發現一種有趣而弔詭的狀態——懷著越強的企圖心或決心、越勉強自己達到某種標準、運用越多的意志力,反而越到達不了書中所敘述的狀態與境界。
關於「達到短期目標的負面效應」、「意志力」、「將目標與過程分開來」等等,費登奎斯在書裡有非常精闢且不同於俗的觀察與論述。即使乍看之下,費登奎斯在每堂課程開始時就說明了這堂課的方向和目標,然而,若仔細閱讀書中的概念以及引導,就會發現在練習過程裡「如何做」其實比「做什麼」更為重要,而這也會導向更深遠的學習,也就是費登奎斯所謂的「認識自己」(knowing yourself)。
費登奎斯從中年到離世,不斷發展他的方法,精進自己的教學,隨著不同的生命階段,我們也會看到不同的轉變。曾經身為運動員的費登奎斯,中壯年時期所發展的課程普遍來說比較困難;相對於接近生命末期,也許是對人性有更多的理解與寬容,此時所發展的某些課程,更為單純與溫柔,卻能產生非常強大的影響。
因此,在帶領初階的大眾課程,尤其是面對較多病痛的朋友時,我較常從費登奎斯晚期的課程中選材,並且更強調以輕、小、慢的方式來練習(當然,依據個別情形,還有更多不同的方式),並且以溫柔、自我保護與尊重的態度對待自己。如此的方式入門就如同慢慢建立堅實的地基,為將來強而有力且快速的行動做準備,並讓敏銳的覺察力與分辨力得以發展。
因此,我在譯序裡為讀者介紹費登奎斯晚年的風格;在第二部分的實作課程中,我也在不更動原意的原則下增添一些譯註,提供探索的建議與提示,希望讀者能在更安全舒適的環境下有更多的學習。當然,讀者可自行決定接受或略過建議,或者將譯註視為另一個提供探索的版本。
身為物理學家、工程師、數學家、柔道大師的費登奎斯,擁有豐富的知識,他融合東西方的思考,常常挑戰著我們習以為常的觀念。費登奎斯亦受到猶太語、意第緒語、法文、德文、英文和俄羅斯語等多元種族文化與語言的影響。不僅從語言上來說,閱讀費登奎斯並不容易,而且從文化背景來說,也與我們熟悉的主流中華文化大相逕庭。
費登奎斯的祖先是哈西迪猶太教的大思想家,相對於我們所熟悉的主流教育文化,即「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是非常不同的氛圍。在哈西迪的教育概念裡,解決問題並不是老師的責任,老師的工作是創造一個環境來誘發學習。因此,老師不僅不會直接給予學習者答案,甚至可能會營造充滿矛盾與困惑的情境,讓學習者在充滿未知的情境裡,自己去探索和辯證,讓學習可以發生。
「如果你完全照著我所做的來做,你就不是在做我所做的。」費登奎斯曾這樣說。這句看似矛盾的話,的確傳達了這個方法的核心(引自易之新的費登奎斯工作室網站)。雖然這也許不是主流的思維方式,但若在如此的狀態下待得夠久,可能可以帶領我們超越二元對立的思考模式,幫助我們練習如何在好幾種同時存在的狀態中找到並行的空間,並且探索黑白之間所有可能的灰階。
理解了這樣的文化背景,讀者也許可以發現費登奎斯在書中所提供的不見得是不可辯駁的真理,也不是某種一旦達成即可停止的終點。他所扮演的角色,如同一位具有豐富身心探索經驗的嚮導,為我們描繪自我改善的旅程裡沿途將遇見的各種形形色色的風景;並且向我們展示,當每次都有所進步時,改善的成果將會永無止盡!
******
本書中文譯本的出版要感謝很多人的幫助。首先感謝易之新老師熱心促成我與心靈工坊的合作,並在我翻譯遇到困境時提供建議和討論,讓第一次譯書的我不會過於徬徨無助。感謝我的兩位啟蒙老師Hagit Vardi和Uri Vardi,他們熱心提供我希伯來文版本的資訊。感謝資深的費登奎斯培訓老師茱莉(Julie Casson Rubin)、保羅(Paul Rubin)與理查(Richard Corbeil),他們幫助我釐清本書的語言和字意。
與Uri和Hagit討論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我們真的不知道帶著多少自己的文化歷史背景在解讀、詮釋和理解眼前的文本。這個經驗也再次提醒我,真正的學習是探索未知,並在發現「喔!原來我並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之中,帶著如小寶寶般的好奇繼續向前。我想,此書的中譯本也許未臻完善,但為費登奎斯方法多開啟了一個對話的空間,歡迎讀者提出任何疑問或討論。(yiruchen0409@gmail.com)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9折224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7折 | 0 |
7折以上 | 2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3 |
5折 | 30 |
6折 | 6 |
7折 | 19 |
7折以上 | 3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摩謝•費登奎斯
優惠價: 79 折, NT$ 300 NT$ 380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2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作者簡介:
摩謝•費登奎斯(Moshé Feldenkrais, 1904-1984)
1904年出生於今烏克蘭共和國所在地,為猶太人。青少年時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動亂中度過,在歷經顛沛流離後,最終於巴黎取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他是物理學家、研究核能與反潛水艇科技的科學家,同時是柔道黑帶的老師,也是法國柔道協會的創始者。因為受傷的機緣,開始細膩研究自己的動作與身心關係,以獨創的方式深入探索,結合神經科學、兒童發展、解剖學、物理學、心理學等專業知識與經驗,開創了身心學(Somatics)三大學派之一的「費登奎斯方法」,推廣到世界各地。
費登奎斯一生中幫助或教導過的人們,來自全世界各地,不分性別、種族、宗教、職業,也不分年齡,其中有因生產而脖子受傷的五週大嬰兒,有因電擊而癱瘓三十年的九十七歲加拿大人。小提琴大師曼紐因(Yehudi Menuhin)、以色列建國總理戴維.本-古里安(David Ben-Gurion)、劇場大師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等也都追隨費登奎斯本人學習。費登奎斯教學與概念哲學極其廣泛,能應用在復健、教育、表演藝術、運動等等許多不同的領域,現今在北美洲、南美洲、歐洲、以色列、澳洲、日本以及台灣都有國際認證(Guild Certified)的師資培訓課程。(以上內容參考自陳怡如老師的「台灣費登奎斯®教育中心」網站)
費登奎斯的教學和著作開啟了神經科學與身心整合的新視野,其觀念隱然符合最近一、二十年才逐漸被肯定的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觀念。著名的作品除本書外,尚有:《身體與成熟的行為》(Body and Mature Behavior)、《強而有力的自我》(The Potent Self,書名暫譯,舊譯「從身態改變心態」,即將由心靈工坊出版)、《費解的顯然》(The Elusive Obvious,心靈工坊出版)及《身體覺察做為療癒的方法:諾拉的實例》(Body Awareness as Healing Therapy: The Case of Nora)。
譯者簡介:
陳怡如
國際費登奎斯認證合格教師(GCFP),國際費登奎斯®專業師資培訓(FPTP)台北課程總執行策劃與承辦人,同時為台灣費登奎斯®教育中心創辦人。致力於費登奎斯方法相關研究與推廣,專精於音樂家演奏傷害與焦慮之處理並協助突破演出瓶頸,亦專注於腦性痲痹幼兒、中風與音樂家肌張力不全等領域。
名人推薦:
保羅.如賓(Paul Rubin) 國際費登奎斯®資深教師培訓師
茱莉.凱森.如賓(Julie Casson Rubin) 國際費登奎斯®資深教師培訓師
易之新 神經內科醫師、費登奎斯老師、身心靈書籍譯者
劉美珠 國立臺東大學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教授
誠摯推薦
【推薦序】
認識費登奎斯,改善生命的品質
保羅.如賓(Paul Rubin,國際費登奎斯®資深教師培訓師)
在有關於人類潛能及教育的領域裡,摩謝.費登奎斯博士可說是以整體論來思考的早期領航者。
費登奎斯年輕時是運動員,一次膝蓋受傷的經歷讓他挫折又困惑,因為他的問題無法用任何醫學方法來解決。他同時也對自己很不滿意,因為他無法解釋自己為何會如此衝動地賭上未來獨立行動和生活的能力,只是為了在運動場上爭個輸贏。這成為了他畢生研究「強迫的本質」(nature of compulsion)的契機。
費登奎斯與生俱來的充沛好奇心及聰明才智,讓他開始對人類行為的根源進行徹底的調查。既然醫療選項全部無效,他開始透過達爾文(Charles Darwin)及康拉德.勞倫茲(Konrad Lorenz)等人的著作來研究人類行為的演化。在此同時,他也研究人類神經系統演化的可能性,他想了解「大腦進行的生理發展」,與「人類發展出更複雜的行為及情緒歷程」的潛能,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早期學者的理論如巴甫洛夫(Ivan Pavlov)的學習理論及A.D.斯伯瑞斯基(A. D. Speransky)的著作《醫學理論的基礎》(On the Basis for a theory of Medicine)形塑且融入了他的思想。
他透過皮亞傑(Jean Piaget)及其他學者的理論,來研究兒童的身體、社會及情緒方面的學習發展。他也對早期神經學家的理論很有興趣,例如亞歷山大.露瑞亞(Alexander Luria)及其後的學者,因為他們的研究指出大腦是如何影響人類的運動、感知、及情緒生活。
簡而言之,他以不同的方式重新開始。他檢視了他當時所有針對人類結構以及行為的理論,目的並不只是要了解這些領域,而是要深入探討:是什麼樣的人類本質引發了這些領域的研究,是什麼將它們區分開來,是什麼讓它們融合在一起,他又該往哪個方向才可能比這些領域走得更深遠。
他想了解在人類的演化中,這個世界上最明顯的物理現象會對我們的潛力造成什麼影響?這個世界的地心引力對我們的骨骼及肌肉形成造成什麼影響?太陽光的強度及顏色對我們的眼睛及視覺感知的神經傳導發展有什麼影響?大氣層對肺部及聽力的發展有什麼影響?在這個星球上的演化,是否不只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發展,也會系統性地影響我們的學習模式、我們的心理學,以及我們的社會歷程?
很幸運地,這四十年來的研究、實驗、還有臨床經驗的結果,發展出這套為人所熟知的「費登奎斯方法」。
他具有前瞻性的作品《身體及成熟的行為》(Body and Mature Behaviour)首度於1949年出版。他以嚴謹的科學思維及跨學科的思考方式來研究人類的學習及行為本質,其結果普遍得到當時思想巨擘的好評。可惜的是,在當時醫學及科學仍然致力於專科訓練的氣氛下,該書遭到忽視。費登奎斯遠遠超越他的時代。
《動中覺察》的英文版於1972年出版,是費登奎斯第一本為大眾所寫的著作。書中除了理論,還包含十二套專注於覺察來進行實驗的動作序列組合。如此的動作序列組合形成了費登奎斯方法的核心,而這十二套只是他超過六百套「課程」中的一些範例。提供一系列對開展能力更實用、更有效的練習,來幫助我們發展更完整、舒適以及適合於不同生命階段的身體狀態,是費登奎斯博士的特殊貢獻。對如此貢獻有興趣的人來說,這是一本很好的入門書。
當人類的神經系統開始作用,幫助我們組織動作以及自我表達的行為,用一種和諧的方式以我們的基因特徵與這個世界互動,我們的行動就不只是關節及肌肉組合起來的機械行為了。而這些通常會帶來戲劇化且令人愉快的結果——無論我們是想要對基本功能進行復健,還是讓已經精練的技巧更加完善;甚至是更為複雜地,想改善我們與自己,以及我們與這世界之間關係的品質。
【譯序】
走入費登奎斯的世界
「聽說這本書是先以希伯來文寫的……所以……」翻譯這本書時,常常想起多年前在美國接受師資培訓的時期,不時聽到同學們對此書的傳聞與臆測。在琢磨要怎麼寫譯序的同時,對這本書的歷史與背景產生了好奇,於是,我寫信給以前在美國念研究所期間的兩位費登奎斯啟蒙老師:以色列裔的大提琴教授暨費登奎斯老師Uri Vardi,以及費登奎斯老師Hagit Vardi。沒想到這竟然帶來了一些有趣的發現。
中文版翻譯自1972年初版、後來於1990年再版的英文版,書名為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論,第二部分是十二堂課程的實作。
不過據老師手上的資料顯示,這本書最早於1967年以希伯來文出版。老師解釋說,希伯來文初版第一部分的標題來自《希伯來聖經》中以色列人在西乃山接受摩西律法(Torah)的故事:「Na'ase ve'nishma」(我們將會先做,然後我們將會聽到)。現代人將這句話理解成對宗教的完全奉獻和接受。然而費登奎斯更動了「Na'ase ve'nishma」這句話的順序,他不但以「聽/學習,然後做」作為第一部分理論的標題,同時也以一種調皮的方式強調:如果不先有實際經驗,就無法理解也無法獲得。
原來,希伯來文舊版的標題有如此的淵源,而這也就是後來英文版本有關理論的第一部分會定為「Understanding While Doing」(做中理解)的原因。這個意涵闡明了進入費登奎斯方法的重要途徑——要嘗試去理解什麼是費登奎斯方法,實際去經驗課程,的確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沒有親身經驗,幾乎所有的討論都是空中樓閣,因此這本內含十二堂實作課程的書非常重要;至於對費登奎斯方法有興趣卻還沒有機會找到合格老師的朋友來說,這本書的中譯版尤其珍貴。
循著這條思路,讀者不妨試著邊讀第一部分的理論,邊實際練習第二部分的實作課程。讀者甚至可以從第二部分開始,做完十二堂課程的練習之後,再回來閱讀第一部分的理論,這樣也許更有助於理解與學習。過程中倘若有難以理解的部分,也可以先跳過去,之後再回來,因為在一次又一次實作與閱讀中來來回回探索,往往會有更新的發現與更深一層的體會。
1967年之後的另一個希伯來文版本,於1972年出版,書名為《費登奎斯方法――以動作作為覺察的工具》。同年亦以英文出版,書名為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動中覺察》);這個版本也就是現今中文譯本的來源。希伯來文版的副標題闡明了這個方法的運作方式――「重點是覺察而不是動作,動作只是作為覺察的工具或媒介。」
費登奎斯方法有兩種取向:一是透過觸碰與互動、個別一對一的功能整合(Functional Integration,簡稱FI)教學,另一種是以口語引導的動中覺察(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簡稱ATM)團體課程。本書後半部的實作課程,即是從幾千堂課程裡精選出來的十二堂課。
在愉悅而不怕犯錯的環境裡,費登奎斯選擇以動作作為工具與媒介來帶領團體課程,透過探索與學習的過程,發展自我覺察,進而改變自我意象來改善自我。然而,在引導動中覺察課程時,甚至有時在自己的練習當中,會觀察到一個現象:我們往往不自覺地被自身的強迫性所驅使,或被想達成某種姿勢、效果或成功的慾望所吸引,以至於將專注力放在動作的達成,而非身心現象的探索與覺察。有經驗的練習者會發現一種有趣而弔詭的狀態——懷著越強的企圖心或決心、越勉強自己達到某種標準、運用越多的意志力,反而越到達不了書中所敘述的狀態與境界。
關於「達到短期目標的負面效應」、「意志力」、「將目標與過程分開來」等等,費登奎斯在書裡有非常精闢且不同於俗的觀察與論述。即使乍看之下,費登奎斯在每堂課程開始時就說明了這堂課的方向和目標,然而,若仔細閱讀書中的概念以及引導,就會發現在練習過程裡「如何做」其實比「做什麼」更為重要,而這也會導向更深遠的學習,也就是費登奎斯所謂的「認識自己」(knowing yourself)。
費登奎斯從中年到離世,不斷發展他的方法,精進自己的教學,隨著不同的生命階段,我們也會看到不同的轉變。曾經身為運動員的費登奎斯,中壯年時期所發展的課程普遍來說比較困難;相對於接近生命末期,也許是對人性有更多的理解與寬容,此時所發展的某些課程,更為單純與溫柔,卻能產生非常強大的影響。
因此,在帶領初階的大眾課程,尤其是面對較多病痛的朋友時,我較常從費登奎斯晚期的課程中選材,並且更強調以輕、小、慢的方式來練習(當然,依據個別情形,還有更多不同的方式),並且以溫柔、自我保護與尊重的態度對待自己。如此的方式入門就如同慢慢建立堅實的地基,為將來強而有力且快速的行動做準備,並讓敏銳的覺察力與分辨力得以發展。
因此,我在譯序裡為讀者介紹費登奎斯晚年的風格;在第二部分的實作課程中,我也在不更動原意的原則下增添一些譯註,提供探索的建議與提示,希望讀者能在更安全舒適的環境下有更多的學習。當然,讀者可自行決定接受或略過建議,或者將譯註視為另一個提供探索的版本。
身為物理學家、工程師、數學家、柔道大師的費登奎斯,擁有豐富的知識,他融合東西方的思考,常常挑戰著我們習以為常的觀念。費登奎斯亦受到猶太語、意第緒語、法文、德文、英文和俄羅斯語等多元種族文化與語言的影響。不僅從語言上來說,閱讀費登奎斯並不容易,而且從文化背景來說,也與我們熟悉的主流中華文化大相逕庭。
費登奎斯的祖先是哈西迪猶太教的大思想家,相對於我們所熟悉的主流教育文化,即「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是非常不同的氛圍。在哈西迪的教育概念裡,解決問題並不是老師的責任,老師的工作是創造一個環境來誘發學習。因此,老師不僅不會直接給予學習者答案,甚至可能會營造充滿矛盾與困惑的情境,讓學習者在充滿未知的情境裡,自己去探索和辯證,讓學習可以發生。
「如果你完全照著我所做的來做,你就不是在做我所做的。」費登奎斯曾這樣說。這句看似矛盾的話,的確傳達了這個方法的核心(引自易之新的費登奎斯工作室網站)。雖然這也許不是主流的思維方式,但若在如此的狀態下待得夠久,可能可以帶領我們超越二元對立的思考模式,幫助我們練習如何在好幾種同時存在的狀態中找到並行的空間,並且探索黑白之間所有可能的灰階。
理解了這樣的文化背景,讀者也許可以發現費登奎斯在書中所提供的不見得是不可辯駁的真理,也不是某種一旦達成即可停止的終點。他所扮演的角色,如同一位具有豐富身心探索經驗的嚮導,為我們描繪自我改善的旅程裡沿途將遇見的各種形形色色的風景;並且向我們展示,當每次都有所進步時,改善的成果將會永無止盡!
******
本書中文譯本的出版要感謝很多人的幫助。首先感謝易之新老師熱心促成我與心靈工坊的合作,並在我翻譯遇到困境時提供建議和討論,讓第一次譯書的我不會過於徬徨無助。感謝我的兩位啟蒙老師Hagit Vardi和Uri Vardi,他們熱心提供我希伯來文版本的資訊。感謝資深的費登奎斯培訓老師茱莉(Julie Casson Rubin)、保羅(Paul Rubin)與理查(Richard Corbeil),他們幫助我釐清本書的語言和字意。
與Uri和Hagit討論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我們真的不知道帶著多少自己的文化歷史背景在解讀、詮釋和理解眼前的文本。這個經驗也再次提醒我,真正的學習是探索未知,並在發現「喔!原來我並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之中,帶著如小寶寶般的好奇繼續向前。我想,此書的中譯本也許未臻完善,但為費登奎斯方法多開啟了一個對話的空間,歡迎讀者提出任何疑問或討論。(yiruchen0409@gmail.com)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7折 | 0 |
7折以上 | 2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3 |
5折 | 30 |
6折 | 6 |
7折 | 19 |
7折以上 | 3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9折224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