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兒・杜肯
定價:NT$ 320
優惠價:9 折,NT$ 288
本商品已絕版
作者簡介:
英兒‧杜肯(Inge Deutschkron, 1922-)
一九二二年八月二十三日生於德國芬斯特瓦德(Finsterwalde),成長於柏林。她的父親是中學老師,一九三三年因猶太出身與社民黨員身份被撤職。一九三九年,父親先行逃往英國,因戰爭爆發與家人就此分離。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三年,英兒‧杜肯與母親在柏林「奧圖‧懷特盲人工坊」(Otto Weidt Blindwerkstatt)工作,與其他面臨迫害的猶太同事一同受到掩護,躲掉了被送往集中營的命運。杜肯與母親後來受到友人藏匿,在驚心動魄的環境下生存。直到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日,納粹投降、二戰結束的那一刻,她們始終顛沛流離地逃著。
戰爭結束,英兒‧杜肯移居英國,終與父親相聚,並且在英國求學、就業,而後任職於「社會黨國際」(die Sozialistische Internationale)倫敦辦事處。一九五六年起,英兒‧杜肯以自由記者的身份定居西德波昂。一九五八年,她成為以色列報紙《馬利夫報》(Maariw)的駐西德特派員。一九七二年,由於不滿西德反閃族聲浪再起以及六八學運的反以色列態度,英兒‧杜肯決定遷居臺拉維夫。一九八八年因《我戴著黃星星》改編劇作《從今天起妳名叫莎拉》(Ab heute heißt du Sara)上演而又回到柏林,此後往返於兩地之間。二○○一年,七十二歲的英兒‧杜肯決定晚年定居柏林,直到今日。
她的一生精采,獲獎無數,包括孟德爾頌人文精神獎、柏林政府勳章等。她曾多次拒絕受領「聯邦十字勳章」,因為一九五○年代有許多納粹人士獲頒此獎。英兒‧杜肯的著作包括《我戴著黃星星》(1978)、《以色列與德國:一段困難的關係》(1983)、《猶太區與集中營,孩子們的地獄》(1985)、《牛奶沒有蜜:以色列的生活》(1988)、《我倖存後的不舒服人生》(1992)、《移民:從倖存到陌生的語言》(2001)、《不怕納粹的懷特爸爸》(2001)、《他們留在影子裡:沉默英雄紀念碑》(1996)與《我們曾逃脫:在地下抵抗的柏林猶太人1933-1945》(2007)等。
譯者簡介:
彤雅立
擺盪在台北與柏林兩座城市之間,以寫作、文學翻譯與電影研究為業。著有詩集《邊地微光》、《月照無眠》,譯有《卡夫卡中短篇全集》、《被帽子吞噬的男人》、《美妙時光》等書。2015年獲邀參加中德文學翻譯工作坊,2017年於柏林與波蘭進行文學翻譯駐村計畫。
名人推薦:
推薦序〈黑暗記憶中療癒與創新的力量〉/文・王瑜君
猶太作家杜肯這本自傳中記載的事情已經是80多年前的歷史了,作者與她的母親在納粹政權期間,靠著朋友的相助,隱瞞身份留在柏林直到戰後。討論納粹與猶太浩劫的作品很多,為什麼現在還要翻譯和出版一本這樣的書籍?為什麼這本自傳值得推薦給今日的華文讀者?
2017年是重大歷史的年份,在歐洲是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周年紀念;在台灣是二二八事件70周年的紀念。這兩個表面上看似不相干的事件,卻反映出很重要的內在連結:全球變動歷史脈絡下普世人性的黑暗沉淪和療癒創新。變動的危機可以促發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引發衝突和殺戮,而悲劇過後的痛定思過,則能引發創新的制度和視野。路德宗教改革之後引發三十年戰爭(1618-1648)讓歐洲陷入黑暗殘酷的爭戰,生命與資源的巨大耗損之後,歐洲開始出現容忍不同信仰的立法思維與國族國家的出現。幾個世紀以來,歐洲在經歷大大小小人性黑暗與光明的辯證,形形色色意識形態的社會實驗,當前全球紀念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周年的風潮,早已經超越基督宗教史的框架,開展出對普世人性與人權的反思與回顧。另一方面,二二八事件在台灣雖然已經不是政治禁忌,但是轉型正義的歷程才剛剛起步。我們有國定紀念日和紀念儀式,卻缺少對相關檔案和歷史真相追根究底;有紀念館的展示,卻缺乏與當前世代動態活潑的生命連結。長年膚淺與形式化的「紀念」的負面效應之一,就反映在2016年底新竹光復中學的「納粹變裝事件」。光復中學事件後續檢討的熱度猶存,《我戴著黃星星》的中文版此時適時出現,讓我們有機會深入探討下面幾個問題:
(1)「轉型正義」vs「與記憶搏鬥」
在看重歷史教育的德國,談到面對歷史罪責與創痛時,鮮少用到源自社會科學,充滿法庭審判意象的詞彙「轉型正義」,而是用「與記憶搏鬥」(Vergangenheitsbewaeltigung)一詞。後者意涵更多日常生活面向。歷史記憶不只是來自於檔案或物件,更多來自日常生活中的掙扎與矛盾。這本自傳中我們具體看到納粹時期在德國柏林一般百姓的日常,看到困在柏林的猶太人如何提心吊膽,隱藏身份求生;看到一般德國百姓如何麻痺自己的良知,在民粹思維中隨波逐流。這是加害者與受害者的生命實況記錄。
(2)科技理性與國家暴力的起源脈絡
許多時候,我們以集中營來象徵納粹政權的國家暴力,但是集中營其實是暴力的下游執行階段,而首都柏林,才是納粹以科技理性藉口來合理化國家暴力(例如,以種族優生來解決資源不足的危機)的起源地。在柏林的萬湖(Wannsee)會議,納粹領導階層定案「猶太人問題最終解決方案」,啟動了大規模謀殺的滅絕機器。作者與她母親提心吊膽,忍辱求生的城市,也是加害者規劃種族滅絕藍圖,秘密警察逮捕刑求的行動中心。本書中的許多場景和人物生動的描繪,幫助讀者具象了解日常生活表象下潛藏的人性黑暗面和集體暴力的誘惑,從而增進對複雜歷史脈絡的敏感度。
(3)超越族群刻板標籤的框架
當我們把視野從統治高層拉到尋常百姓,從政治軍事拉到日常生活的領域,那麼許多歷史情境下,加害者vs受難者的界線是模糊曖昧的。像杜肯與母親這樣在柏林非法身份生活而最後逃過死劫的猶太人共計有一千四百二十三位,他們的生命是歸功於許多深具道德勇氣,默默行善的德國人,戰後在英兒‧杜肯的發起與奔走之下,催生了柏林的「沉默英雄紀念館」(Gedenkstätte Stille Helden)。 另外,書中最後章節紀錄蘇聯紅軍攻進柏林的段落特別發人深省。與德軍奮戰糾纏多年,犧牲慘重的紅軍,終於攻入首都柏林後,許多士兵就以強暴婦女和搶奪財物來洩恨。作者心中一直非常期待紅軍來解放柏林,一開始也對紅軍士兵主動示好,但是很快就出現驚恐的場面,但幸好她和母親幸運地躲過人身的摧殘。這段記錄也警惕後人,解放者、加害者和受害者的界線可以很輕易地跨越,狹義的愛國主義也常常是暴力的藉口,這本自傳鋪陳這些生命故事交織的歷史場景,幫助讀者更深刻體會捍衛普世基本人權的重要。
英兒・杜肯這本重要的自傳碰觸了台灣目前歷史教育與生命回憶的痛點,走過猶太倖存者在首都國家權力密集交織的縫隙的曲折求生之路,再一次提醒我們:黑暗歷史的記憶不只是教育、法學、歷史學、國際政治等專業領域的關注,更不是教科書上可以簡單帶過的段落而已。最近敘利亞難民潮引發各地對新移民的疑慮,美國川普總統上任後訴求簡化的「我們vs 他者」二元分類來排擠移民,更是對自由民主開放社會的重大反挫。在這一波紛擾的辯論中,期待這本自傳出版,可以幫助讀者在有生命溫度與歷史深度的場景中反思過去民粹主義與簡化的愛國主義的謬誤,和所帶來的悲劇;也期許這樣的深度閱讀,能激發我們持續探索黑暗記憶潛藏的創新與療癒的力量。
媒體推薦:
各界推薦
王瑜君(台北醫學大學助理教授)、林育立(資深駐柏林記者)、夏夏(作家)、游亞旭 (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羅岩(台北歌德學院院長)一致推薦!
「英兒・杜肯這本重要的自傳碰觸了台灣目前歷史教育與生命回憶的痛點⋯⋯期待這本自傳出版,可以幫助讀者在有生命溫度與歷史深度的場景中反思過去民粹主義與簡化的愛國主義的謬誤,和所帶來的悲劇;也期許這樣的深度閱讀,能激發我們持續探索黑暗記憶潛藏的創新與療癒的力量。」——王瑜君
「那段努力抓著生命活下去的過程,在英兒筆下不只有恐懼與憂傷,偶爾有笑聲與出乎預料的幸運,更為人們寫下當時柏林市民如何冒著生命危險盡可能地幫助猶太家庭的細節,讀來令人心頭溫暖。」——夏夏
「今天,一名年輕的柏林猶太女人,她以樸實而不矯揉造作的文字告訴我們,她與母親是如何捱過那段充滿恐懼、困頓與絕望的歲月。同時她也報導了彼時的柏林市民百態,特別是不畏恐怖與危險,而挺身為柏林猶太同鄉解圍的那些人。」——前西柏林市長、德國駐以色列大使克勞斯‧舒茲(Klaus Schütz)
「驚心動魄的篇章與書名給人的感覺完全相悖。英兒與母親受到死亡恐懼與極不人道的世界催逼,她們藉著摘去黃星星,讓生命「正常化」。她們盡其所能發揮擬態的藝術,在生活中、命運裡,發展出外人看不出的保護色,成為混跡柏林人當中的柏林人。」——時代週報
「英兒‧杜肯的這本著作,講述她在納粹時代以非法方式居住在柏林的生活,她讓讀者一同經歷、一起受苦,使人真正走進一個時代。但她不說奧斯維辛,柏林才是她的主題。這城擁有所有人道與不人道的,可怕的事物慢慢滲入,一切隨著時間而顯明。」——法蘭克福匯報
「原本將被送往集中營的這對母女,竟逃離了毒氣室的命運——這是柏林一小撮德國人共同促成的偉業。一千兩百名猶太柏林人都以這樣的方式倖存下來。讀畢本書會心中一暖,然而我們卻不能忘記,猶太人的性命對當時大多數的人而言,是如何事不關己。」——新德國報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33折106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4折 | 1 |
6折 | 2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4折 | 0 |
5折 | 3 |
6折 | 1 |
7折 | 7 |
8折以上 | 2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英兒・杜肯
優惠價: 9 折, NT$ 288 NT$ 320
本商品已絕版
作者簡介:
英兒‧杜肯(Inge Deutschkron, 1922-)
一九二二年八月二十三日生於德國芬斯特瓦德(Finsterwalde),成長於柏林。她的父親是中學老師,一九三三年因猶太出身與社民黨員身份被撤職。一九三九年,父親先行逃往英國,因戰爭爆發與家人就此分離。一九四一年至一九四三年,英兒‧杜肯與母親在柏林「奧圖‧懷特盲人工坊」(Otto Weidt Blindwerkstatt)工作,與其他面臨迫害的猶太同事一同受到掩護,躲掉了被送往集中營的命運。杜肯與母親後來受到友人藏匿,在驚心動魄的環境下生存。直到一九四五年五月八日,納粹投降、二戰結束的那一刻,她們始終顛沛流離地逃著。
戰爭結束,英兒‧杜肯移居英國,終與父親相聚,並且在英國求學、就業,而後任職於「社會黨國際」(die Sozialistische Internationale)倫敦辦事處。一九五六年起,英兒‧杜肯以自由記者的身份定居西德波昂。一九五八年,她成為以色列報紙《馬利夫報》(Maariw)的駐西德特派員。一九七二年,由於不滿西德反閃族聲浪再起以及六八學運的反以色列態度,英兒‧杜肯決定遷居臺拉維夫。一九八八年因《我戴著黃星星》改編劇作《從今天起妳名叫莎拉》(Ab heute heißt du Sara)上演而又回到柏林,此後往返於兩地之間。二○○一年,七十二歲的英兒‧杜肯決定晚年定居柏林,直到今日。
她的一生精采,獲獎無數,包括孟德爾頌人文精神獎、柏林政府勳章等。她曾多次拒絕受領「聯邦十字勳章」,因為一九五○年代有許多納粹人士獲頒此獎。英兒‧杜肯的著作包括《我戴著黃星星》(1978)、《以色列與德國:一段困難的關係》(1983)、《猶太區與集中營,孩子們的地獄》(1985)、《牛奶沒有蜜:以色列的生活》(1988)、《我倖存後的不舒服人生》(1992)、《移民:從倖存到陌生的語言》(2001)、《不怕納粹的懷特爸爸》(2001)、《他們留在影子裡:沉默英雄紀念碑》(1996)與《我們曾逃脫:在地下抵抗的柏林猶太人1933-1945》(2007)等。
譯者簡介:
彤雅立
擺盪在台北與柏林兩座城市之間,以寫作、文學翻譯與電影研究為業。著有詩集《邊地微光》、《月照無眠》,譯有《卡夫卡中短篇全集》、《被帽子吞噬的男人》、《美妙時光》等書。2015年獲邀參加中德文學翻譯工作坊,2017年於柏林與波蘭進行文學翻譯駐村計畫。
名人推薦:
推薦序〈黑暗記憶中療癒與創新的力量〉/文・王瑜君
猶太作家杜肯這本自傳中記載的事情已經是80多年前的歷史了,作者與她的母親在納粹政權期間,靠著朋友的相助,隱瞞身份留在柏林直到戰後。討論納粹與猶太浩劫的作品很多,為什麼現在還要翻譯和出版一本這樣的書籍?為什麼這本自傳值得推薦給今日的華文讀者?
2017年是重大歷史的年份,在歐洲是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周年紀念;在台灣是二二八事件70周年的紀念。這兩個表面上看似不相干的事件,卻反映出很重要的內在連結:全球變動歷史脈絡下普世人性的黑暗沉淪和療癒創新。變動的危機可以促發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引發衝突和殺戮,而悲劇過後的痛定思過,則能引發創新的制度和視野。路德宗教改革之後引發三十年戰爭(1618-1648)讓歐洲陷入黑暗殘酷的爭戰,生命與資源的巨大耗損之後,歐洲開始出現容忍不同信仰的立法思維與國族國家的出現。幾個世紀以來,歐洲在經歷大大小小人性黑暗與光明的辯證,形形色色意識形態的社會實驗,當前全球紀念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周年的風潮,早已經超越基督宗教史的框架,開展出對普世人性與人權的反思與回顧。另一方面,二二八事件在台灣雖然已經不是政治禁忌,但是轉型正義的歷程才剛剛起步。我們有國定紀念日和紀念儀式,卻缺少對相關檔案和歷史真相追根究底;有紀念館的展示,卻缺乏與當前世代動態活潑的生命連結。長年膚淺與形式化的「紀念」的負面效應之一,就反映在2016年底新竹光復中學的「納粹變裝事件」。光復中學事件後續檢討的熱度猶存,《我戴著黃星星》的中文版此時適時出現,讓我們有機會深入探討下面幾個問題:
(1)「轉型正義」vs「與記憶搏鬥」
在看重歷史教育的德國,談到面對歷史罪責與創痛時,鮮少用到源自社會科學,充滿法庭審判意象的詞彙「轉型正義」,而是用「與記憶搏鬥」(Vergangenheitsbewaeltigung)一詞。後者意涵更多日常生活面向。歷史記憶不只是來自於檔案或物件,更多來自日常生活中的掙扎與矛盾。這本自傳中我們具體看到納粹時期在德國柏林一般百姓的日常,看到困在柏林的猶太人如何提心吊膽,隱藏身份求生;看到一般德國百姓如何麻痺自己的良知,在民粹思維中隨波逐流。這是加害者與受害者的生命實況記錄。
(2)科技理性與國家暴力的起源脈絡
許多時候,我們以集中營來象徵納粹政權的國家暴力,但是集中營其實是暴力的下游執行階段,而首都柏林,才是納粹以科技理性藉口來合理化國家暴力(例如,以種族優生來解決資源不足的危機)的起源地。在柏林的萬湖(Wannsee)會議,納粹領導階層定案「猶太人問題最終解決方案」,啟動了大規模謀殺的滅絕機器。作者與她母親提心吊膽,忍辱求生的城市,也是加害者規劃種族滅絕藍圖,秘密警察逮捕刑求的行動中心。本書中的許多場景和人物生動的描繪,幫助讀者具象了解日常生活表象下潛藏的人性黑暗面和集體暴力的誘惑,從而增進對複雜歷史脈絡的敏感度。
(3)超越族群刻板標籤的框架
當我們把視野從統治高層拉到尋常百姓,從政治軍事拉到日常生活的領域,那麼許多歷史情境下,加害者vs受難者的界線是模糊曖昧的。像杜肯與母親這樣在柏林非法身份生活而最後逃過死劫的猶太人共計有一千四百二十三位,他們的生命是歸功於許多深具道德勇氣,默默行善的德國人,戰後在英兒‧杜肯的發起與奔走之下,催生了柏林的「沉默英雄紀念館」(Gedenkstätte Stille Helden)。 另外,書中最後章節紀錄蘇聯紅軍攻進柏林的段落特別發人深省。與德軍奮戰糾纏多年,犧牲慘重的紅軍,終於攻入首都柏林後,許多士兵就以強暴婦女和搶奪財物來洩恨。作者心中一直非常期待紅軍來解放柏林,一開始也對紅軍士兵主動示好,但是很快就出現驚恐的場面,但幸好她和母親幸運地躲過人身的摧殘。這段記錄也警惕後人,解放者、加害者和受害者的界線可以很輕易地跨越,狹義的愛國主義也常常是暴力的藉口,這本自傳鋪陳這些生命故事交織的歷史場景,幫助讀者更深刻體會捍衛普世基本人權的重要。
英兒・杜肯這本重要的自傳碰觸了台灣目前歷史教育與生命回憶的痛點,走過猶太倖存者在首都國家權力密集交織的縫隙的曲折求生之路,再一次提醒我們:黑暗歷史的記憶不只是教育、法學、歷史學、國際政治等專業領域的關注,更不是教科書上可以簡單帶過的段落而已。最近敘利亞難民潮引發各地對新移民的疑慮,美國川普總統上任後訴求簡化的「我們vs 他者」二元分類來排擠移民,更是對自由民主開放社會的重大反挫。在這一波紛擾的辯論中,期待這本自傳出版,可以幫助讀者在有生命溫度與歷史深度的場景中反思過去民粹主義與簡化的愛國主義的謬誤,和所帶來的悲劇;也期許這樣的深度閱讀,能激發我們持續探索黑暗記憶潛藏的創新與療癒的力量。
媒體推薦:
各界推薦
王瑜君(台北醫學大學助理教授)、林育立(資深駐柏林記者)、夏夏(作家)、游亞旭 (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代表)、羅岩(台北歌德學院院長)一致推薦!
「英兒・杜肯這本重要的自傳碰觸了台灣目前歷史教育與生命回憶的痛點⋯⋯期待這本自傳出版,可以幫助讀者在有生命溫度與歷史深度的場景中反思過去民粹主義與簡化的愛國主義的謬誤,和所帶來的悲劇;也期許這樣的深度閱讀,能激發我們持續探索黑暗記憶潛藏的創新與療癒的力量。」——王瑜君
「那段努力抓著生命活下去的過程,在英兒筆下不只有恐懼與憂傷,偶爾有笑聲與出乎預料的幸運,更為人們寫下當時柏林市民如何冒著生命危險盡可能地幫助猶太家庭的細節,讀來令人心頭溫暖。」——夏夏
「今天,一名年輕的柏林猶太女人,她以樸實而不矯揉造作的文字告訴我們,她與母親是如何捱過那段充滿恐懼、困頓與絕望的歲月。同時她也報導了彼時的柏林市民百態,特別是不畏恐怖與危險,而挺身為柏林猶太同鄉解圍的那些人。」——前西柏林市長、德國駐以色列大使克勞斯‧舒茲(Klaus Schütz)
「驚心動魄的篇章與書名給人的感覺完全相悖。英兒與母親受到死亡恐懼與極不人道的世界催逼,她們藉著摘去黃星星,讓生命「正常化」。她們盡其所能發揮擬態的藝術,在生活中、命運裡,發展出外人看不出的保護色,成為混跡柏林人當中的柏林人。」——時代週報
「英兒‧杜肯的這本著作,講述她在納粹時代以非法方式居住在柏林的生活,她讓讀者一同經歷、一起受苦,使人真正走進一個時代。但她不說奧斯維辛,柏林才是她的主題。這城擁有所有人道與不人道的,可怕的事物慢慢滲入,一切隨著時間而顯明。」——法蘭克福匯報
「原本將被送往集中營的這對母女,竟逃離了毒氣室的命運——這是柏林一小撮德國人共同促成的偉業。一千兩百名猶太柏林人都以這樣的方式倖存下來。讀畢本書會心中一暖,然而我們卻不能忘記,猶太人的性命對當時大多數的人而言,是如何事不關己。」——新德國報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4折 | 1 |
6折 | 2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4折 | 0 |
5折 | 3 |
6折 | 1 |
7折 | 7 |
8折以上 | 2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33折106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