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600
優惠價:79 折,NT$ 474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2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作者簡介:
西奧多.羅斯札克Theodore Roszak(1933-2011)
西奧多在九O年代的美國舉起「生態心理學」(Ecopsychology)旗誌,號召生態學界與心理學界的對話與合作。應運而生的這本書,猶如佛洛伊德《歇斯底里症研究》之於精神分析,或是瑞秋.卡森的《寂靜的春天》之於環境運動,揭開了一連串蝴蝶效應。
西奧多是歷史學教授,也是加州州立大學海沃德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Hayward)生態心理學研究所的所長,發表過許多作品,其中有嚴肅的文化論述,也有推理小說。在1992年的《傾聽地球的聲音》(The Voice of the Earth)一書中,他延展榮格的集體無意識和佛洛伊德的本我,從中得到合理的結論,認為這些術語所指向的就是「世界」,是為生態心理學的萌芽,隨後在1995年彙編本書。
瑪麗.鞏姆絲 Mary E. Gomes
鞏姆絲是加州北部的索諾瑪大學(Sonoma State University)的生態心理學助理教授。為舊金山灣區生態心理學團體(Bay Area Ecopsychology Group)的成員,生態心理學機構(Ecopsychology Institute)的共同主持人,以及《生態心理學通訊》(Ecopsychology Newsletter)的編輯委員。
艾倫.肯納 Allen D. Kanner
肯納是在加州門洛公園市(Menlo Park)和柏克萊私人執業的臨床心理師,也教授生態心理學,並在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的精神醫學與行為科學系擔任臨床教職。為舊金山灣區生態心理學團體(Bay Area Ecopsychology Group)的成員,生態心理學機構(Ecopsychology Institute)的共同主持人,以及《生態心理學通訊》(Ecopsychology Newsletter)的編輯委員。
審閱者簡介
陳俊霖
荒野保護協會常務監事、臺灣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理事、亞東紀念醫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
譯者簡介:
荒野保護協會志工群
荒野成立於1995年,致力以全民參與方式,透過自然教育、棲地保育與守護行動,推動台灣及全球荒野保護工作。成立理念為保存台灣天然物種、讓野地能自然演替、推廣自然生態保育、提供相關教育環境與機會、協助政府保育水土及維護自然資源、培訓保育人才。
名人推薦:
James Hillman(榮格分析師、原型心理學創始者)
Lester R. Brown(聯合國環境獎得主、看守世界研究中心所長)
王浩威(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作家、牙醫師)
陳玉峯(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山林書院創辦人)
陳瑞賓(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臺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
【原書推薦序——心理篇】
以地球為度的心靈
詹姆斯.希爾曼(James Hillman)╱榮格分析師、原型心理學創始者
所有心理學探討的核心議題只有一個:「我」在哪裡?「我」何所始?又何所止?「他者」又始於何處?
在其大部份的發展歷程中,心理學理所當然地認為,有一個具有意向性的主體,亦即自傳式的「我」(biographical “me”),負責職掌及承受一切的作為。大部份的心理學史便把這個「我」定位在個人之內,而所謂的人也不過是用肉體的皮囊和其直接的行為來界定。這個主體充其量不過就是「軀殼裏,以及與其他主體間種種關係中的我」。「自我」(ego)這個術語常被用來涵蓋這整套哲學系統,而自我所承載的一切則稱為「經驗」。
過去二十年來,與此主題相關的一切都曾被詳細檢視、拆解,甚至摒棄。後現代主義解構了連續性(continuity)、自我(self)、意向性(intention)、認同、中心性(centrality)、性別及個體性(individuality)。建立一套傳記式連續體(biographicalcontinuity)所需的記憶完整性,已受到挑戰。「自我」的一致性在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ies)的衝擊下,也顯得分崩離析。在所謂「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機制運作的片刻,可以將遠處的客體也緊附在「我」的心中,讓自己深信如果沒有這些客體,自己也活不下去;反之,即便是我個人身體的某些部位,有時也可能變得非常疏離,以致於自我殘破的身體形象甚至視那些部位為獨立個體,無法感受這些部位,儼然猶如「他者」。「他者」距離的遠近該如何界定?這是否就是「全然的他者」(Wholly Other),猶如魯道夫.奧圖(Rudolf Otto)深信的「上帝」一般?或者,這個「非我」天生就是與我相關的他者,如馬丁.布柏(Martin Buber)所謂的「禰(Thou)」?倘若我們再也無法確定自己就是記憶中的自己,那麼我們該在何處劃下「我」與「非我」之間的界線呢?
只要我們一天無法確定「我」的邊界觸及多遠(是在我的皮囊中?在我的行止間?或在我個人送往迎來所形成的影響與軌跡之間?),我們又如何能界定心理學的範圍?既然心理學的首要任務是要探討並描繪主體性(subjectivity),當今的我們又如何能清楚定義心理學的範疇?但,這卻是一個必須要做的工作。
在此,「心理學」(psychology)一詞就如字面所示,是研究心靈(psyche)邏輯之學(logos)。這意味著所有心理學在定義上來說,都是深層心理學(depth psychology),一是因為它預設行為背後還有內在的祕意(情緒、反思、幻想、感受、思想),二則是因為從兩千五百年前的赫拉克利圖斯(Heraclitus)開始,人們即已認為靈魂深不可測且無法捉摸。因此我認為所有心理學派在定義上,終極而言都是一種又一種的治療,因為它們都涉及對靈魂的探討。
心理學的歷史中,有個例子可以清楚說明「我」與「非我」之間的切割是多麼武斷。法國理性主義式的心理學,繼笛卡兒(Descartes)、馬利布杭雪(Malebranche)和拉.美特希(LaMettrie)之後,宣稱動物沒有任何意識(consciousness),甚至沒有痛的感覺。這是個使動物截然有別於人類的極端劃分方法。後來這個分界逐漸模糊,康德(Kant)同意動物擁有感覺,但沒有理性。達爾文對表情的研究,見證了人與動物之間深厚的相似性。隨後,當本能與天生釋放機制(inborn release mechanism)學說賦予動物有限的推理能力時,動物與人的距離就更近了。如今從動物身上耙梳出越來越多如「人類」般 的特質,有些特質甚至更超越人類的意識,致使人與動物分界的本身也開始受到質疑。
為心靈和心理學劃定界限的爭論,因為無意識(unconscious)概念的出現而變得更加複雜。我們無從為人類的認同感劃定界限,因為它從我們清晰的醒覺狀態,延伸隱沒到幽暗的夢境、斑駁的記憶、本能和不知從何而來的自發情緒裏。自從「發現無意識」以來,各種關於人格的複雜理論,都必須承認無論我所謂的「我」是什麼,它都有部分根源自並非我所能主宰和覺察的領域。這些無意識的根源,或許埋藏在任何所謂「我的」以外的領域,反而比較像榮格所謂的「類心靈體」(psychoid),半物質半心靈,猶如心靈與物質的融合體。這個類心靈體的源頭指的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比如鈣在分類上屬於無機物,但存在於骨骼時,便能在生命體中受到生命活動所驅動。從物質的觀點來看,這些類心靈物質具有反應;而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這些效應則可被視為意向(intentions)。人們用來改變心理狀態的各種合法或非法的藥物,更對原本無法接受這種理論的成千上萬平民百姓,證實了類心靈物質學說中的物質意向性,或物質的「生命性」(liveliness)。所以,同樣的問題又來了,心與物的分野究竟在何處?對運用心理學做為療癒方式的先賢而言,心靈的最深處與生物軀殼(佛洛伊德)以及世界中的物質(榮格)是相融為一體的。
我在這裏回顧這些眾所週知的心理學理論基礎,是為了說明人類始終存在於更宏觀的自然世界裏。既然組成人類的物質和世界相同,這件事也就理所當然,怎麼會有別的可能?然而心理學的實務往往漠視這些事實的重要性。
西奧多.羅斯札克在探索生態心理學的《傾聽地球的聲音》(The Voice of the Earth)一書中,的確正視了這些事實。他延展了榮格的集體無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和佛洛伊德的原我(id),從中得到合理的結論,認為這些術語所指的就是「世界」。
要使深層自我適應於集體無意識和原我,就等於是適應於有機與無機的自然世界。更進一步來說,一個人要與「自己深層的自我」調和,需要的不僅是一趟探索內在的旅程,也需要和外在世界的環境和諧共存。我們無法將最深層的自我限制成「在裏面」,因為我們並不確知它是否同時也,甚至完全是「在外面」!如果相信羅斯札克、佛洛伊德和榮格的說法,那麼,最深層的集體和無意識的自我就是自然的物質世界。
自我與自然世界的分界既然是人為的,我們可以將此分界線定成肉身的皮囊,或順著你的心定到多遠都行,甚至遠及蔚藍的大海和遙遠的星子。但分界本身的重要性,遠不如覺察到劃分界線的動作本身具有不確定性一事來得重要。這個不確定性使心智再度充滿好奇,使新思維得以進入心理治療的世界。或許處理我的感受,並不比處理附近環境的空氣品質來得更「主觀」。或許在我家院子用化學藥品除草,和我內心對待自己的童年回憶,代表著同樣程度的潛抑(repressive)作用。或許我深層內在自我中無意識承受的虐待(abuses),比起我周遭生態環境時時刻刻遭受的濫用(abuses)還相形見絀,而我也是這些破壞傷害的共謀或參與者。察覺自己是個受害者,可能要比承認自己是個加害人容易多了。
然而我們必須要了解,自我與世界之間的分野固然是人為武斷所訂,卻有其必要。實務上我們習慣為某一領域界定範疇,在此即是心理學領域。領域有了範疇後,才能基於其範疇內發生的事情,發展出自己的思想典範。但這張所謂「心理學」的地圖,只是不確定性疆域中的一小部份;事實上,這張地圖可能只是某個小區塊被過度放大後的放大圖。因此,對當前世界所承受的鉅大災難來說,心理學徒然鼓勵我們不成比例地過度重視人類的情緒、關係、願望、與憤懣。
心理學所造成主觀主義的過度膨脹,已使之自食惡果,因為回到治療室來的各種病症,正是這些心理學理論所引發的,諸如:人格本身就是無法遵循心理學所劃設的種種規定的邊緣性障礙(borderline disorders);耽溺在自己主觀的情緒中,所謂的「成癮」(addictions)與「復原」(recovery);無法將外在世界納入個人的知覺範圍的,被稱為「注意力缺損障礙」(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s)或「自戀」(narcissism);以及因為再怎麼努力也無法解決要在現實世界中達成個人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這種過度期待,所帶來的淡淡的憂鬱枯竭感。
我們可以指控治療式心理學吹捧了個人的內在世界,誇大其重要性,且有系統地漠視了外在的世界,這種誇大是心理學理論在拒絕涵括並抵禦真正宏觀世界時,所出現的補償作用。
簡言之,如果心理學是研究主體的學問,而主體的界限又無法確定,那麼不論情願與否,心理學將與生態學融為一體。
對深層心理學而言,這個融合過程暗示著,改變「外在」的世界,可能和改變我自己的主觀感覺一樣具有治療性。我身在「其中」的「惡劣」處境,指的可能不只是憂鬱的心情或焦慮的心智狀態,也可能是我白天辦公的密閉巨塔,夜間寢身的市郊特區,或者我用以往返這兩地之間壅塞的快速道路。
環境醫學和環境精神醫學已經開始研究真實的場所和物件,如地毯和窗簾等物,對人類各種精神障礙的影響。某些假設認為有些癌症會在近期產生失落感的人身上發病,失落的是什麼?僅指個人的失落嗎?或者個人的失落感使人有機會發現更龐大,卻更少被意識到的失落,即自然世界的緩慢消逝,一種整個文明共有的流行性失落?若真是如此,那麼深層心理學和生態學的結合意味著,要想了解今日靈魂的病症,得從了解外在世界的病症開始,了解世界所承受的苦難。……(節錄)
【中文版推薦序──環境篇】
尋找環境運動的曙光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作家、牙醫師
2017 年元月,全世界關心環境的朋友,內心應該都五味雜陳,甚至是忐忑不安。
因為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即將上任,從他競選時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證據嗤之以鼻,當選後又任命素來對環境保護非常不友善的大商人擔任部會首長,這幾個月的國際情勢除了讓全球的有識之士驚愕得說不出話來之餘,不禁讓人反省,環境運動與環境教育數十年來,對全世界的發展究竟有沒有發揮作用?為何在人類文明面對抉擇的十字路口時,會有這麼令人不解的頓挫?而且這些完全違反多年來環運人士理念的競選言論,儼然成為社會主流?不然川普怎麼會當選?
這世界究竟出了什麼事?
我想一方面來自於恐懼,因為全球化競爭與社會典範轉移,許多人面對失業的恐懼與物質生活匱乏的擔心,使得人們無心思考數十年後的問題。
另一方面是人的慣性思考,認為環境問題是假議題,環保人士喊了那麼多年狼來了,可是什麼事也沒發生,至今每個人不是活得好好的。
其實,時代的變化,通常是漸漸的,漸漸的,一些微小的,片段的,零碎的改變,可是,突然之間,一切都不一樣了,原先似乎龐大堅固的結構就土崩瓦解,然後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真實世界的進展,往往不是線性的,而是曲線,存在所謂臨界點或崩潰點,這對我們習於「昨天是如此,今天還好,所以明天也應該還可以」的線性思維,是很難理解的。
環境問題,往往是非線性的複雜系統,尤其是大氣和海洋生態,都是非常複雜的系統,也是「非線性」的系統。所謂非線性就是你對這個系統施以某一程度的改變時,它的反應不會和你的施加的力量成比例地反應,換句話說,有時候只有一點點改變卻產生很大反應,有時給它非常大的力量,它反而沒有多少反應,甚至會和原先預期的方向相反。
這種非線性的系統,是因為有太多正回饋與負回饋互相的干擾消長,很不容易去預測,因此,在全球暖化的研究與觀察中,可以看到許多矛盾的數據或現象,因此也會落入「數據會說話沒錯,但是一個聰明的科學家會讓數據說他想要說的話」這樣的陷阱。
對於「懷疑論者」而言,我想重提在一九八○年代歐洲因環境議題論戰所發展的觀念「預防原則」。
所謂預防原則就是指面對環境議題時,即使科學證據還沒有得到百分之百肯定的因果關係,就應該採取行動。因為歷史告訴我們,對於環境危機,一旦發展到十分肯定「就是這個罪魁禍首」時,往往情況已糟糕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再以通俗一點的方式來講,我們搭飛機買保險,顯然不是因為「確定它一定會失事」,所以我才花錢買保險,而是只要有會發生的可能風險,就會付出一定的代價來預防吧!
另外一個因素,也就是人類內心的恐懼與不安,1992 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地球高峯會議中,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當時他擔任參議員)曾經說了一段話:
什麼地方,人的精神被踐踏了,生態環境便蒙災難;
什麼地方,人感到無力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
什麼地方,人活著感受不出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
換句話說,人蒙受痛苦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痛苦。
的確是如此,人若是身心靈都健康了,環境就會健康。
因此,要說服民眾,願意正視環境問題,願意為了將來而改變現在的生活習慣,我想,一定要從解決人心裏的不安來著手。
尤其近代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阻隔了人與自然生命的互動,甚至人與人的互動也在電子訊息虛擬世界中變質,這種與真實世界的疏離沒有改善的話,很難真正改變自己,進而採取對週遭環境友善的行動。
從川普的當選,以及美國廣大民眾不承認氣候變遷的事實,更突顯了生態心理學的重要,因為只有療癒了人類的心靈,才會為復育地球採取長久且有效的行動。
生態心理學第一版是2010 年由荒野保護協會翻譯出版,提供帶領民眾接近大自然的志工作為進修與學習之用,現在很開心能夠與心靈工坊出版社合作,修訂改版,讓關心環境的廣大民眾有機會看到這本非常重要的著作,這本書或許是環境運動遭遇迷霧中,前方的一線曙光,也盼望大家閱讀之餘,能起身接近大自然,療癒自己,也復育萬物眾生。
【中文版推薦序——心理篇】
讓心向自然學習
王浩威╱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人,可能單獨存在嗎?至少,這個觀念經常是被質疑的。
日本榮格心理學大師河合隼雄在和村上春樹對話時,提到他卅多年來的臨床經驗,很難在日本人的心智中體會到西方文明所說的「個體性/不可分割之最小單位」(individuality)的存在。
在西方的文明發展裡,從文藝復興運動後,以人為中心的人文精神或人本主義(humanism),代表著各層的意義,其中一層重要的意義是強調人的獨立存在,如瑪麗.雪萊(Mary Shelly)筆下的科學怪人,連生命也可以是經由人而產生,不必經由神鬼/自然。
雖然這觀念屢屢遭到挑戰,包括後現代思潮巨人之一傅科(M. Foucault)就提出反人本主義(anti-humanism)的看法,但是,這想法卻始終根深蒂固而屹立不搖,特別是在心理學和心理治療。
西方的心理學和心理治療,所有理論的提出,都假設了一個獨立人格的優先性,是唯一健康或正常的標準。如果我們有機會檢驗一下佛洛伊德的著作,他的豐富理論,便可以發覺這一信仰的徹底程度了。
但是,臨床上真的是這樣嗎?
A 是我多年的個案,一位經濟不錯,從小在美國長大的單身女性。我和她每週見面一次,她總是固定三五個主題重複不去,包括她和她經濟上所支持的父母如何持續衝突著。最早些年,我們討論著如何邁向成熟,包括結束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包括獨處的能力。多年過去,她的痛苦始終如一。我是不耐煩了,她也感受到而生氣了:「可是醫生,人為什麼要獨立才可以呢?」這句話,確實是大哉問,反而開始讓我懷疑這多年來的治療。
更早以前,我還在花蓮行醫時,曾經遇到一位布農族的年輕人。他原本考上陸軍士校,後來政府開始招收職業女軍人,校園駐紮了一群女生。每次他坐在教室裡,即便操場是寬闊而遙遠,但是當這些女子部隊行進間的答數或口號聲音細微傳來,他都坐立不安,最後還恐慌、崩潰而退訓。回花蓮山上休養數個月後,他基於生計,到平地鎮上的加油站打工。可是,每當摩托車或汽車駛來,他的心臟又失控一般地亂跳。
臨床上這是一個簡單的案例:社交焦慮症。不過,在門診的過程中,最教我著迷的是他用腔調十足的國語,十分不自然地講起休養這半年來,每天和祖父去山上打獵的經驗。他說,空氣中的每一股氣味或地上的每一堆落葉,都充滿著豐富的訊息,而且是清晰地排列著。我忍不問他,這樣的訊息會不會太豐富,以致於讓他又慌亂了?他不太能回答我的話,只是描述著當清晨的風拂過樹林,或臨晚的飛鼠滑過林間時,他不必去分析,便清楚地和這一塊土地與森林知道了一切。然而,在小鎮上,他覺得所有的訊息都是混亂而不可預測的,以致於自己永遠都要處於備戰狀態。他描述的那個鎮我經常路過,不過是花東縱谷裡,在花蓮市和玉里鎮之間的一個極其安靜的小鎮,連觀光產業都沒發展的。
人,真的可以從家庭分化出來嗎?人,真的可以從大自然中切割出來嗎?還是,這原本就是另一種「異化」?
心理治療中的家族治療,部分的理論是最挑戰這觀念的。奧地利生物學家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將四○年代當時流行於泛物理、數理與工程的系統論思考,和生物學結合,提出大自然是普遍系統的理論(General System Theory),也就是人心到地表一切,都是連為一體的。人類學出身的貝特森(Gregory Bateson),也是家族治療在五○年代誕生的重要人士之一,在1971 年出版《邁向心智生態學》(Stepstoan Ecology of Mind)和1979 年《心智與自然》(Mind and Nature)兩書中,更強烈地影響著家族治療者。家族治療一直視家庭/家族為一個系統,雖然沒強調與大自然的關係,但也不再落入「個人至上」的人本想法了。
心理治療的發展,嚴格說起來是到了一個瓶頸的階段,許久沒有新的典範出現了。這一本《生態心理學》裡,許多文章揭示出大自然也許開始成為一種可能性。這些想法或許還不夠成熟,但也夠教人興奮了。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5折329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6折 | 0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4折 | 2 |
5折 | 7 |
6折 | 4 |
7折 | 10 |
7折以上 | 2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優惠價: 79 折, NT$ 474 NT$ 600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2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作者簡介:
西奧多.羅斯札克Theodore Roszak(1933-2011)
西奧多在九O年代的美國舉起「生態心理學」(Ecopsychology)旗誌,號召生態學界與心理學界的對話與合作。應運而生的這本書,猶如佛洛伊德《歇斯底里症研究》之於精神分析,或是瑞秋.卡森的《寂靜的春天》之於環境運動,揭開了一連串蝴蝶效應。
西奧多是歷史學教授,也是加州州立大學海沃德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Hayward)生態心理學研究所的所長,發表過許多作品,其中有嚴肅的文化論述,也有推理小說。在1992年的《傾聽地球的聲音》(The Voice of the Earth)一書中,他延展榮格的集體無意識和佛洛伊德的本我,從中得到合理的結論,認為這些術語所指向的就是「世界」,是為生態心理學的萌芽,隨後在1995年彙編本書。
瑪麗.鞏姆絲 Mary E. Gomes
鞏姆絲是加州北部的索諾瑪大學(Sonoma State University)的生態心理學助理教授。為舊金山灣區生態心理學團體(Bay Area Ecopsychology Group)的成員,生態心理學機構(Ecopsychology Institute)的共同主持人,以及《生態心理學通訊》(Ecopsychology Newsletter)的編輯委員。
艾倫.肯納 Allen D. Kanner
肯納是在加州門洛公園市(Menlo Park)和柏克萊私人執業的臨床心理師,也教授生態心理學,並在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的精神醫學與行為科學系擔任臨床教職。為舊金山灣區生態心理學團體(Bay Area Ecopsychology Group)的成員,生態心理學機構(Ecopsychology Institute)的共同主持人,以及《生態心理學通訊》(Ecopsychology Newsletter)的編輯委員。
審閱者簡介
陳俊霖
荒野保護協會常務監事、臺灣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理事、亞東紀念醫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
譯者簡介:
荒野保護協會志工群
荒野成立於1995年,致力以全民參與方式,透過自然教育、棲地保育與守護行動,推動台灣及全球荒野保護工作。成立理念為保存台灣天然物種、讓野地能自然演替、推廣自然生態保育、提供相關教育環境與機會、協助政府保育水土及維護自然資源、培訓保育人才。
名人推薦:
James Hillman(榮格分析師、原型心理學創始者)
Lester R. Brown(聯合國環境獎得主、看守世界研究中心所長)
王浩威(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作家、牙醫師)
陳玉峯(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教授、山林書院創辦人)
陳瑞賓(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臺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
【原書推薦序——心理篇】
以地球為度的心靈
詹姆斯.希爾曼(James Hillman)╱榮格分析師、原型心理學創始者
所有心理學探討的核心議題只有一個:「我」在哪裡?「我」何所始?又何所止?「他者」又始於何處?
在其大部份的發展歷程中,心理學理所當然地認為,有一個具有意向性的主體,亦即自傳式的「我」(biographical “me”),負責職掌及承受一切的作為。大部份的心理學史便把這個「我」定位在個人之內,而所謂的人也不過是用肉體的皮囊和其直接的行為來界定。這個主體充其量不過就是「軀殼裏,以及與其他主體間種種關係中的我」。「自我」(ego)這個術語常被用來涵蓋這整套哲學系統,而自我所承載的一切則稱為「經驗」。
過去二十年來,與此主題相關的一切都曾被詳細檢視、拆解,甚至摒棄。後現代主義解構了連續性(continuity)、自我(self)、意向性(intention)、認同、中心性(centrality)、性別及個體性(individuality)。建立一套傳記式連續體(biographicalcontinuity)所需的記憶完整性,已受到挑戰。「自我」的一致性在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ies)的衝擊下,也顯得分崩離析。在所謂「投射性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機制運作的片刻,可以將遠處的客體也緊附在「我」的心中,讓自己深信如果沒有這些客體,自己也活不下去;反之,即便是我個人身體的某些部位,有時也可能變得非常疏離,以致於自我殘破的身體形象甚至視那些部位為獨立個體,無法感受這些部位,儼然猶如「他者」。「他者」距離的遠近該如何界定?這是否就是「全然的他者」(Wholly Other),猶如魯道夫.奧圖(Rudolf Otto)深信的「上帝」一般?或者,這個「非我」天生就是與我相關的他者,如馬丁.布柏(Martin Buber)所謂的「禰(Thou)」?倘若我們再也無法確定自己就是記憶中的自己,那麼我們該在何處劃下「我」與「非我」之間的界線呢?
只要我們一天無法確定「我」的邊界觸及多遠(是在我的皮囊中?在我的行止間?或在我個人送往迎來所形成的影響與軌跡之間?),我們又如何能界定心理學的範圍?既然心理學的首要任務是要探討並描繪主體性(subjectivity),當今的我們又如何能清楚定義心理學的範疇?但,這卻是一個必須要做的工作。
在此,「心理學」(psychology)一詞就如字面所示,是研究心靈(psyche)邏輯之學(logos)。這意味著所有心理學在定義上來說,都是深層心理學(depth psychology),一是因為它預設行為背後還有內在的祕意(情緒、反思、幻想、感受、思想),二則是因為從兩千五百年前的赫拉克利圖斯(Heraclitus)開始,人們即已認為靈魂深不可測且無法捉摸。因此我認為所有心理學派在定義上,終極而言都是一種又一種的治療,因為它們都涉及對靈魂的探討。
心理學的歷史中,有個例子可以清楚說明「我」與「非我」之間的切割是多麼武斷。法國理性主義式的心理學,繼笛卡兒(Descartes)、馬利布杭雪(Malebranche)和拉.美特希(LaMettrie)之後,宣稱動物沒有任何意識(consciousness),甚至沒有痛的感覺。這是個使動物截然有別於人類的極端劃分方法。後來這個分界逐漸模糊,康德(Kant)同意動物擁有感覺,但沒有理性。達爾文對表情的研究,見證了人與動物之間深厚的相似性。隨後,當本能與天生釋放機制(inborn release mechanism)學說賦予動物有限的推理能力時,動物與人的距離就更近了。如今從動物身上耙梳出越來越多如「人類」般 的特質,有些特質甚至更超越人類的意識,致使人與動物分界的本身也開始受到質疑。
為心靈和心理學劃定界限的爭論,因為無意識(unconscious)概念的出現而變得更加複雜。我們無從為人類的認同感劃定界限,因為它從我們清晰的醒覺狀態,延伸隱沒到幽暗的夢境、斑駁的記憶、本能和不知從何而來的自發情緒裏。自從「發現無意識」以來,各種關於人格的複雜理論,都必須承認無論我所謂的「我」是什麼,它都有部分根源自並非我所能主宰和覺察的領域。這些無意識的根源,或許埋藏在任何所謂「我的」以外的領域,反而比較像榮格所謂的「類心靈體」(psychoid),半物質半心靈,猶如心靈與物質的融合體。這個類心靈體的源頭指的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比如鈣在分類上屬於無機物,但存在於骨骼時,便能在生命體中受到生命活動所驅動。從物質的觀點來看,這些類心靈物質具有反應;而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這些效應則可被視為意向(intentions)。人們用來改變心理狀態的各種合法或非法的藥物,更對原本無法接受這種理論的成千上萬平民百姓,證實了類心靈物質學說中的物質意向性,或物質的「生命性」(liveliness)。所以,同樣的問題又來了,心與物的分野究竟在何處?對運用心理學做為療癒方式的先賢而言,心靈的最深處與生物軀殼(佛洛伊德)以及世界中的物質(榮格)是相融為一體的。
我在這裏回顧這些眾所週知的心理學理論基礎,是為了說明人類始終存在於更宏觀的自然世界裏。既然組成人類的物質和世界相同,這件事也就理所當然,怎麼會有別的可能?然而心理學的實務往往漠視這些事實的重要性。
西奧多.羅斯札克在探索生態心理學的《傾聽地球的聲音》(The Voice of the Earth)一書中,的確正視了這些事實。他延展了榮格的集體無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和佛洛伊德的原我(id),從中得到合理的結論,認為這些術語所指的就是「世界」。
要使深層自我適應於集體無意識和原我,就等於是適應於有機與無機的自然世界。更進一步來說,一個人要與「自己深層的自我」調和,需要的不僅是一趟探索內在的旅程,也需要和外在世界的環境和諧共存。我們無法將最深層的自我限制成「在裏面」,因為我們並不確知它是否同時也,甚至完全是「在外面」!如果相信羅斯札克、佛洛伊德和榮格的說法,那麼,最深層的集體和無意識的自我就是自然的物質世界。
自我與自然世界的分界既然是人為的,我們可以將此分界線定成肉身的皮囊,或順著你的心定到多遠都行,甚至遠及蔚藍的大海和遙遠的星子。但分界本身的重要性,遠不如覺察到劃分界線的動作本身具有不確定性一事來得重要。這個不確定性使心智再度充滿好奇,使新思維得以進入心理治療的世界。或許處理我的感受,並不比處理附近環境的空氣品質來得更「主觀」。或許在我家院子用化學藥品除草,和我內心對待自己的童年回憶,代表著同樣程度的潛抑(repressive)作用。或許我深層內在自我中無意識承受的虐待(abuses),比起我周遭生態環境時時刻刻遭受的濫用(abuses)還相形見絀,而我也是這些破壞傷害的共謀或參與者。察覺自己是個受害者,可能要比承認自己是個加害人容易多了。
然而我們必須要了解,自我與世界之間的分野固然是人為武斷所訂,卻有其必要。實務上我們習慣為某一領域界定範疇,在此即是心理學領域。領域有了範疇後,才能基於其範疇內發生的事情,發展出自己的思想典範。但這張所謂「心理學」的地圖,只是不確定性疆域中的一小部份;事實上,這張地圖可能只是某個小區塊被過度放大後的放大圖。因此,對當前世界所承受的鉅大災難來說,心理學徒然鼓勵我們不成比例地過度重視人類的情緒、關係、願望、與憤懣。
心理學所造成主觀主義的過度膨脹,已使之自食惡果,因為回到治療室來的各種病症,正是這些心理學理論所引發的,諸如:人格本身就是無法遵循心理學所劃設的種種規定的邊緣性障礙(borderline disorders);耽溺在自己主觀的情緒中,所謂的「成癮」(addictions)與「復原」(recovery);無法將外在世界納入個人的知覺範圍的,被稱為「注意力缺損障礙」(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s)或「自戀」(narcissism);以及因為再怎麼努力也無法解決要在現實世界中達成個人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這種過度期待,所帶來的淡淡的憂鬱枯竭感。
我們可以指控治療式心理學吹捧了個人的內在世界,誇大其重要性,且有系統地漠視了外在的世界,這種誇大是心理學理論在拒絕涵括並抵禦真正宏觀世界時,所出現的補償作用。
簡言之,如果心理學是研究主體的學問,而主體的界限又無法確定,那麼不論情願與否,心理學將與生態學融為一體。
對深層心理學而言,這個融合過程暗示著,改變「外在」的世界,可能和改變我自己的主觀感覺一樣具有治療性。我身在「其中」的「惡劣」處境,指的可能不只是憂鬱的心情或焦慮的心智狀態,也可能是我白天辦公的密閉巨塔,夜間寢身的市郊特區,或者我用以往返這兩地之間壅塞的快速道路。
環境醫學和環境精神醫學已經開始研究真實的場所和物件,如地毯和窗簾等物,對人類各種精神障礙的影響。某些假設認為有些癌症會在近期產生失落感的人身上發病,失落的是什麼?僅指個人的失落嗎?或者個人的失落感使人有機會發現更龐大,卻更少被意識到的失落,即自然世界的緩慢消逝,一種整個文明共有的流行性失落?若真是如此,那麼深層心理學和生態學的結合意味著,要想了解今日靈魂的病症,得從了解外在世界的病症開始,了解世界所承受的苦難。……(節錄)
【中文版推薦序──環境篇】
尋找環境運動的曙光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作家、牙醫師
2017 年元月,全世界關心環境的朋友,內心應該都五味雜陳,甚至是忐忑不安。
因為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即將上任,從他競選時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證據嗤之以鼻,當選後又任命素來對環境保護非常不友善的大商人擔任部會首長,這幾個月的國際情勢除了讓全球的有識之士驚愕得說不出話來之餘,不禁讓人反省,環境運動與環境教育數十年來,對全世界的發展究竟有沒有發揮作用?為何在人類文明面對抉擇的十字路口時,會有這麼令人不解的頓挫?而且這些完全違反多年來環運人士理念的競選言論,儼然成為社會主流?不然川普怎麼會當選?
這世界究竟出了什麼事?
我想一方面來自於恐懼,因為全球化競爭與社會典範轉移,許多人面對失業的恐懼與物質生活匱乏的擔心,使得人們無心思考數十年後的問題。
另一方面是人的慣性思考,認為環境問題是假議題,環保人士喊了那麼多年狼來了,可是什麼事也沒發生,至今每個人不是活得好好的。
其實,時代的變化,通常是漸漸的,漸漸的,一些微小的,片段的,零碎的改變,可是,突然之間,一切都不一樣了,原先似乎龐大堅固的結構就土崩瓦解,然後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真實世界的進展,往往不是線性的,而是曲線,存在所謂臨界點或崩潰點,這對我們習於「昨天是如此,今天還好,所以明天也應該還可以」的線性思維,是很難理解的。
環境問題,往往是非線性的複雜系統,尤其是大氣和海洋生態,都是非常複雜的系統,也是「非線性」的系統。所謂非線性就是你對這個系統施以某一程度的改變時,它的反應不會和你的施加的力量成比例地反應,換句話說,有時候只有一點點改變卻產生很大反應,有時給它非常大的力量,它反而沒有多少反應,甚至會和原先預期的方向相反。
這種非線性的系統,是因為有太多正回饋與負回饋互相的干擾消長,很不容易去預測,因此,在全球暖化的研究與觀察中,可以看到許多矛盾的數據或現象,因此也會落入「數據會說話沒錯,但是一個聰明的科學家會讓數據說他想要說的話」這樣的陷阱。
對於「懷疑論者」而言,我想重提在一九八○年代歐洲因環境議題論戰所發展的觀念「預防原則」。
所謂預防原則就是指面對環境議題時,即使科學證據還沒有得到百分之百肯定的因果關係,就應該採取行動。因為歷史告訴我們,對於環境危機,一旦發展到十分肯定「就是這個罪魁禍首」時,往往情況已糟糕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再以通俗一點的方式來講,我們搭飛機買保險,顯然不是因為「確定它一定會失事」,所以我才花錢買保險,而是只要有會發生的可能風險,就會付出一定的代價來預防吧!
另外一個因素,也就是人類內心的恐懼與不安,1992 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地球高峯會議中,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當時他擔任參議員)曾經說了一段話:
什麼地方,人的精神被踐踏了,生態環境便蒙災難;
什麼地方,人感到無力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
什麼地方,人活著感受不出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時,生態環境便蒙災難。
換句話說,人蒙受痛苦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痛苦。
的確是如此,人若是身心靈都健康了,環境就會健康。
因此,要說服民眾,願意正視環境問題,願意為了將來而改變現在的生活習慣,我想,一定要從解決人心裏的不安來著手。
尤其近代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阻隔了人與自然生命的互動,甚至人與人的互動也在電子訊息虛擬世界中變質,這種與真實世界的疏離沒有改善的話,很難真正改變自己,進而採取對週遭環境友善的行動。
從川普的當選,以及美國廣大民眾不承認氣候變遷的事實,更突顯了生態心理學的重要,因為只有療癒了人類的心靈,才會為復育地球採取長久且有效的行動。
生態心理學第一版是2010 年由荒野保護協會翻譯出版,提供帶領民眾接近大自然的志工作為進修與學習之用,現在很開心能夠與心靈工坊出版社合作,修訂改版,讓關心環境的廣大民眾有機會看到這本非常重要的著作,這本書或許是環境運動遭遇迷霧中,前方的一線曙光,也盼望大家閱讀之餘,能起身接近大自然,療癒自己,也復育萬物眾生。
【中文版推薦序——心理篇】
讓心向自然學習
王浩威╱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
人,可能單獨存在嗎?至少,這個觀念經常是被質疑的。
日本榮格心理學大師河合隼雄在和村上春樹對話時,提到他卅多年來的臨床經驗,很難在日本人的心智中體會到西方文明所說的「個體性/不可分割之最小單位」(individuality)的存在。
在西方的文明發展裡,從文藝復興運動後,以人為中心的人文精神或人本主義(humanism),代表著各層的意義,其中一層重要的意義是強調人的獨立存在,如瑪麗.雪萊(Mary Shelly)筆下的科學怪人,連生命也可以是經由人而產生,不必經由神鬼/自然。
雖然這觀念屢屢遭到挑戰,包括後現代思潮巨人之一傅科(M. Foucault)就提出反人本主義(anti-humanism)的看法,但是,這想法卻始終根深蒂固而屹立不搖,特別是在心理學和心理治療。
西方的心理學和心理治療,所有理論的提出,都假設了一個獨立人格的優先性,是唯一健康或正常的標準。如果我們有機會檢驗一下佛洛伊德的著作,他的豐富理論,便可以發覺這一信仰的徹底程度了。
但是,臨床上真的是這樣嗎?
A 是我多年的個案,一位經濟不錯,從小在美國長大的單身女性。我和她每週見面一次,她總是固定三五個主題重複不去,包括她和她經濟上所支持的父母如何持續衝突著。最早些年,我們討論著如何邁向成熟,包括結束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包括獨處的能力。多年過去,她的痛苦始終如一。我是不耐煩了,她也感受到而生氣了:「可是醫生,人為什麼要獨立才可以呢?」這句話,確實是大哉問,反而開始讓我懷疑這多年來的治療。
更早以前,我還在花蓮行醫時,曾經遇到一位布農族的年輕人。他原本考上陸軍士校,後來政府開始招收職業女軍人,校園駐紮了一群女生。每次他坐在教室裡,即便操場是寬闊而遙遠,但是當這些女子部隊行進間的答數或口號聲音細微傳來,他都坐立不安,最後還恐慌、崩潰而退訓。回花蓮山上休養數個月後,他基於生計,到平地鎮上的加油站打工。可是,每當摩托車或汽車駛來,他的心臟又失控一般地亂跳。
臨床上這是一個簡單的案例:社交焦慮症。不過,在門診的過程中,最教我著迷的是他用腔調十足的國語,十分不自然地講起休養這半年來,每天和祖父去山上打獵的經驗。他說,空氣中的每一股氣味或地上的每一堆落葉,都充滿著豐富的訊息,而且是清晰地排列著。我忍不問他,這樣的訊息會不會太豐富,以致於讓他又慌亂了?他不太能回答我的話,只是描述著當清晨的風拂過樹林,或臨晚的飛鼠滑過林間時,他不必去分析,便清楚地和這一塊土地與森林知道了一切。然而,在小鎮上,他覺得所有的訊息都是混亂而不可預測的,以致於自己永遠都要處於備戰狀態。他描述的那個鎮我經常路過,不過是花東縱谷裡,在花蓮市和玉里鎮之間的一個極其安靜的小鎮,連觀光產業都沒發展的。
人,真的可以從家庭分化出來嗎?人,真的可以從大自然中切割出來嗎?還是,這原本就是另一種「異化」?
心理治療中的家族治療,部分的理論是最挑戰這觀念的。奧地利生物學家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將四○年代當時流行於泛物理、數理與工程的系統論思考,和生物學結合,提出大自然是普遍系統的理論(General System Theory),也就是人心到地表一切,都是連為一體的。人類學出身的貝特森(Gregory Bateson),也是家族治療在五○年代誕生的重要人士之一,在1971 年出版《邁向心智生態學》(Stepstoan Ecology of Mind)和1979 年《心智與自然》(Mind and Nature)兩書中,更強烈地影響著家族治療者。家族治療一直視家庭/家族為一個系統,雖然沒強調與大自然的關係,但也不再落入「個人至上」的人本想法了。
心理治療的發展,嚴格說起來是到了一個瓶頸的階段,許久沒有新的典範出現了。這一本《生態心理學》裡,許多文章揭示出大自然也許開始成為一種可能性。這些想法或許還不夠成熟,但也夠教人興奮了。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6折 | 0 |
7折以上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4折 | 2 |
5折 | 7 |
6折 | 4 |
7折 | 10 |
7折以上 | 2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55折329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