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1980年於十方書院講解《瑜珈師地論》之〈聲聞地〉部分,以人我實際經歷說明,期望對有志修行的讀者有所幫助!
《瑜伽師地論》乃唐玄奘大師西行留學取經攜回之最殊勝經典,為印度一百多歲的戒賢大師專為玄奘傳授的佛法經典,包括開始學佛修行,直到成佛的全部過程和方法,公認為學佛修持者必讀的典籍,內容共分十七地,包括了從開始學佛修行,直到成佛的全部過程和方法。
一九八○年,南師懷瑾先生於十方書院開設講解《瑜伽師地論》的課程。課程重點是挑選聲聞地修定的部分,希望對真正修定的行者,有所幫助。南師並常以人我的實際經歷來加以說明,配合義理講解。
《瑜伽師地論》的邏輯清晰,條理分明,列舉各種歧途岔路,警惕出家眾自我認識,以避免修持路上誤入歧途,是課程中最啟發學人之處。
此次為新的版本,除修正錯字外,也對經文及引文重加校訂,以饗讀者。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314442.pdf
作者簡介:
南懷瑾 先生
一九一八年生於浙江省樂清縣,幼承庭訓,少習諸子百家。
一生行跡奇特,常情莫測;四處奔波,化育無數。
出版有儒、釋、道等各家五十多種著述,以其獨到的方式,引領新世代的人們直入文化的核心智慧,讓讀者更樂於瞭解歷史人文的博大精深。
先生二○一二年辭世,享年九十五歲。
章節試閱
第一講
關於這本書
今天開始,我們改變方向,來講有關教理方面的問題,首先要研究的就是《瑜伽師地論》。站在佛學的立場來講,一個真正學佛的人,有四本重要的佛學論著要讀。其中有兩部是印度的,就是《大智度論》和《瑜伽師地論》;兩部是中國的,就是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和永明壽禪師的《宗鏡錄》。近幾十年來所寫的許多佛學概論,都是概論的概論的概論了;可惜你們諸位現代青年,學佛學都從現代化的概論的概論入手,那是有問題的。所以,我們今天研究的佛學概論,就是玄奘法師翻譯的《瑜伽師地論》,共有一百卷之多。
我們如果以一般學術性的立場來講,佛學的學術思想可分成四個範圍。所有的經典,分為大乘經典、小乘經典兩種。大乘的佛學思想,包括它的學術與修證,又分為兩個範圍,一個是龍樹菩薩的般若佛學系統,屬於釋迦牟尼佛涅槃以後的前期佛學;另一個是無著、世親兩兄弟菩薩的唯識法相的佛學系統,屬於後期的佛學。我們現在手裡拿到的《瑜伽師地論》,在學術的範圍屬於後期的佛學。如果以佛學嚴正的立場來講,也許可以說「後勝於前」,越是後面的越是精細周到,包羅的也越多。
像西藏密宗黃教宗喀巴大師的系統,就是《瑜伽師地論》的系統。宗喀巴大師有名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是依據印度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炬論》加以擴充的著作;而《菩提道炬論》,就是從《瑜伽師地論》體系中來的。
無著、世親兩兄弟都是出家人,世親菩薩年輕時專攻小乘佛教的經典及修持,非常反對大乘佛教,後來受了哥哥無著的影響而學大乘。學了大乘以後悟道了,卻想自裁,因為慚愧懺悔自己小乘的著作太多,毀謗了大乘,這個罪業無法消滅,只有一死了之。無著菩薩對他說:你太沒有出息,一個人走路「因地而倒,因地而起」,你既然以筆毀謗大乘,你不會反過來以這支筆來弘揚大乘嗎?後來世親菩薩就再重新開始,造了唯識法相系統的論著。
他們兩兄弟約好,都發願往生欲界的兜率天,去親近彌勒菩薩。無著菩薩要涅槃了,弟弟世親就對他說:你往生那裡後,要給我一個消息;無著說:好,好,一定給你消息。無著涅槃後,世親不但打坐入定看不到哥哥,連夢也沒夢到過,一連三年都沒消息,心中有些懷疑了。又經過好幾年,無著菩薩現身了。「哥哥你究竟去哪裡了?」「我就在兜率內院啊!」「那你怎麼到現在才來呢?」「我剛剛到彌勒內院,彌勒菩薩正在說法,我在那裡聽了一下,心裡牽掛你,等彌勒菩薩講完,我就趕緊來告訴你了!」「人世
間已經過了好幾年了啊。」「幾年嗎?我覺得只是一下而已」。
據說《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講的,無著菩薩記錄的,屬於法相唯識部分。相傳無著菩薩夜裡入定,上到彌勒內院聽彌勒菩薩講法,白天出定把它記錄下來。後世一般學者不相信,說這是無著菩薩自己撰寫的,怕後人不相信,故意說是彌勒菩薩講的。我們後世的人,因為根本沒有得過定,也沒有出過定,連入定出定的影子都沒有,更不了解什麼是入定,所以不會相信。
瑜伽師 心瑜珈 五乘道
印度現在還有瑜珈學派,瑜珈有三種,身瑜珈、心瑜珈、音聲瑜珈。但印度只剩下身瑜珈,也就是身體方面的修練,菁華部分已經變成密宗的金剛亥母拳,一套有四十多式,是打坐起來打的拳。音聲瑜珈就是咒語,心瑜珈是心地法門,這兩種印度已經沒有了,只留傳在中國這一部《瑜伽師地論》中,所以《瑜伽師地論》是印度真正宗教的心瑜珈。現在這裡翻譯為「瑜伽」,不是「瑜珈」;瑜伽是修心瑜珈有所成就的人,所以稱為瑜伽師。就如中國人講的,修行人叫修道,修道成功的人叫作有道之士;修練瑜珈的人叫「瑜伽士」,修成就了的人叫「瑜伽師」。
什麼叫「地論」?地就是範圍,《瑜伽師地論》共分十七地,就是分成十七個範圍來說明。由人的生命講到物理、物質世界,整個宇宙;再講一個人如何修持身心,而證得這個無上的道。其中又分小乘、大乘的修持方法,一直到成佛,總共有一百卷。
玄奘法師以最大的功力翻譯這部書,所以研究唯識的叫這部書為「大論」,要想學佛,如果不了解《瑜伽師地論》的話,就好像是瞎子摸象,這樣亂搞是不行的。《瑜伽師地論》包括了一切修證,先從作人的人道修起,上去是天道,再上去聲聞道、緣覺道、菩薩道,這五乘道的修證,都包括在內。宗喀巴大師造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也是講五乘道,五乘道才是真正的學佛之路。
所以要想學佛先學作人,人道沒有修好連天道的資格都不夠,哪裡能談修佛道!所以人天乘修好,才有資格修小乘道,有了小乘道的資格,才夠得上修菩薩道,才是大乘道。
中國唐宋以後的佛教、佛法,都說自己是大乘佛法,大個什麼?大的影子都沒有,只有牛吹得大。大是從小而來的,一點小善都做不到能夠做大善嗎?一個人小事情不肯犧牲,大事情會犧牲嗎?那只是吹牛罷了。說小錢捨不得花,要花一定花大錢,那也是吹牛給人家聽的。同樣道理,人乘道都沒有修好,就不要說學佛成佛了,絕不可能。所以《瑜伽師地論》嚴重告訴我們這個修持的道理。
《瑜伽師地論》有一百卷,專講這個書大概要五年的時間。或者每天兩個鐘頭,三年能不能講完還不知道。我也很想有時間詳細的發揮,當然也可以簡單的講,帶你們唸過去,那很快就講完了。
今天我們先選與你們相關的開始,剛好有位同學提出來,過去我曾給「大乘學舍」的同學講過一個題目:「為什麼你們修行打坐不能得定」,因為這個原因,先選卷二十〈本地分中修所成地第十二〉(五百零一至五百零二頁)這一段。
「云何世間一切種清淨。當知略有三種:一得三摩地、二三摩地圓滿、三三摩地自在。此中最初有二十種得三摩地所對治法,能令不得勝三摩地。何等二十」。
現在我們講這幾句的大意,就是說我們怎麼樣才能修持到心性、心地方面,一切種子清淨呢?如何在這個世間,起心動念的每個念頭都在清淨中呢?彌勒菩薩說,簡單的說有三種。也就是說,這三個條件做到了,才是「世間一切種清淨」。
哪三個條件呢?第一是「得三摩地」,就是定,沒有得定以前你想修行清淨,那是吹牛的。定分很多種,本論中說得很詳細。但是光得定還不行,第二要「三摩地圓滿」,這是進一步了,得到定的圓滿。如何是圓滿?這部經典裡都有。所以你們在家出家要學佛,不管顯教密宗,各種法門的修持原理,這一本經典裡都有了。第三是「三摩地自在」,定境界達到了圓滿,就會具足了六種神通。但是三摩地境界自在了沒有?沒有,因為那是最高境界。
也就是說,要進入出世間定,就可以進入出世間定;要入世間定,就可以入世間定。換句話說,禪、淨、密,無一法不通,任何的境界都能夠「三摩地自在」。像你們現在在十一樓打坐,自在不自在啊?當然不自在,自己坐在這裡,說腿痠了叫它不痠,辦不到,所以很不自在,因為作不了主。所以真正的自在,拿現在世間法來講,除非成了佛,才能真自在。
「此中最初有二十種得三摩地所對治法,能令不得勝三摩地」。這是玄奘法師的翻譯,非常忠實,文章都是倒裝的句子。後世一般人學這種文章的很多,像熊十力就學得怪里怪氣的,然後大家都不懂,認為這個人學問好,因為他寫的文章看不懂。
這句話是說,不能入三摩地有二十種對治方法。為什麼你不能入定呢?心有病,有煩惱,醫治這個煩惱病的方法,叫作對治法。中國文字與外國文字的文法不同,外國人叫「先生南」,我們叫「南先生」,我們一聽先生南很彆扭,一聽南先生很順口,玄奘法師翻的方式都是「先生南」。
這二十種方法,如果搞不清楚,或搞反了,就永遠不能得到好的定境界。念佛也好,打坐也好,都不能入定。「不得勝」,就是不能得到最好的定境,所以要先認識清楚。
「何等二十」,哪二十種啊?玄奘法師的譯法忠實,這一句多問的話也加進來。中國人的文章喜歡簡化,外國人喜歡囉嗦;中國人喜歡歸納,外國人喜歡分析,各有各的長處與習慣。
無道伴 無明師 心散亂
「一有不樂斷同梵行者為伴過失」。
你看,一個人想修行成道多難啊!一看條件,第一就是修行同伴或同住的道友最難,尤其是出家眾──僧伽。在修道僧伽團體中有十個肯修行,如果有一個不修行,這一個就妨礙大家了。譬如我們這個團體,此時此地,這一秒鐘大家都很清淨,如果有一個神經病的在這裡大吼大叫的話,你們還清淨不清淨呢?當然不清淨了。所以修行第一是道伴難。
與那些不喜歡去斷世間的雜念、不樂意修梵行的人為伴,是「為伴過失」,一種過失。我要求清淨修行,可是他喜歡看小說,他看到好看的時候,「啪」一下,「哎呀!那個賈寶玉真妙」。這時你正好在打坐,坐到無念,或者你正在專心參話頭的時候,給他一拍,正好你也看過《紅樓夢》,接著也想到「賈寶玉」,就這樣妨礙了自己的修持。這是人事上的過失,不是犯戒律。
「二伴雖有德,然能宣說修定方便師有過失,謂顛倒說修定方便」。
同伴的師兄弟,都有修行的好德性,結果碰到教人的師父沒有修定的方便方法,也沒有智慧,這老師指導得不對。
你們在座的諸位,辭親出家,都是為了求道而出家,結果到現在家是出了,但沒有入到法王家,為什麼?也許是同伴不合適的過失,也許是師父有顛倒的過失,所以沒有明師指導是很麻煩的。
「三師雖有德,然於所說修定方便,其能聽者欲樂羸劣,心散亂故,不能領受過失」。
有好同伴,明師也碰上了,但是老師給你說的修行修定的方法,你聽不進去,因為福德智慧不足,接受不了。「欲樂羸劣」就是不樂意,想求道的欲望心沒有。儘管是出家修行,或在家學佛,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聽到有人講經時,每講必到,每到必睏。有時雖然聽了,但其心羸劣,沒有力量,聽了一輩子的經也沒有用。
永明壽禪師讀《法華經》時,一群羊都跪著來聽,但牠們還是羊。以前大陸上有位法師一上堂講經,牛就來堂邊一跪,經講完,牠就醒了,走了,但牠還是牛。這些話不是罵人,是要自己反省,你儘管學佛修行,但依然在散亂昏沉中,這樣不但沒有成就智慧,也沒有成就功德,沒得用。
所以你有了好的同伴,也有明師指導修定的方法,你又真能接受,真能依此而修才有用,如果是羸劣之心則無用。道心要如男女談戀愛一樣,硬要有把對方追到的決心,要這個樣子才能修行。也就是你要我修我也修,不要我修我也要修,這個心理堅強了,可以談修行了。如果每天心都在散亂中,當然不能得定。就算得了定也不過是世間成就,沒有超出世間,這個大家要知道。
以上內容節錄自《瑜伽師地論 聲聞地講錄》南懷瑾◎講述.南懷瑾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314442.pdf
第一講
關於這本書
今天開始,我們改變方向,來講有關教理方面的問題,首先要研究的就是《瑜伽師地論》。站在佛學的立場來講,一個真正學佛的人,有四本重要的佛學論著要讀。其中有兩部是印度的,就是《大智度論》和《瑜伽師地論》;兩部是中國的,就是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和永明壽禪師的《宗鏡錄》。近幾十年來所寫的許多佛學概論,都是概論的概論的概論了;可惜你們諸位現代青年,學佛學都從現代化的概論的概論入手,那是有問題的。所以,我們今天研究的佛學概論,就是玄奘法師翻譯的《瑜伽師地論》,共有一百卷之多。
我們如果...
作者序
出版說明
唐代的玄奘大師,對中華文化的貢獻盡人皆知。在他西行留學取經的過程中,最令世人震驚的,是他以超越的、不可思議的意志力,克服了種種的艱難困苦。
尤為奇特者,在玄奘大師攜回的諸多經典中,這本《瑜伽師地論》最為殊勝,因為那是印度一百多歲的戒賢大師,專為東土大唐的玄奘大師傳授的佛法精髓。
《瑜伽師地論》共分十七地,內容是從五趣雜居地,到天人之際,到聲聞地、緣覺地,直到十位菩薩地的五乘道。包括了從開始學佛修行,直到成佛的全部過程和方法。這也是公認為學佛修持首要必讀的典籍,不了解的話,則修法如瞎子摸象,難獲佛法的全貌。
唐貞觀二十二年(西元六四八年),《瑜伽師地論》翻譯完成。那是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古文時代,玄奘大師的翻譯,又是由古印度文直譯的方式,文氣與中華文化的傳統習俗,頗有距離,故而令人有艱澀難懂之嘆。
一千多年來,講解這本論著的亦不乏人,但多以解釋文字為主,因為能夠真正講解《瑜伽師地論》的,必須具備下列的幾個條件:一、通曉佛法的真實義理;二、修法有證量,有果位;三、具備古文的學養基礎;四、具備上師教化的能力。
從玄奘大師時代到現在,學佛證果者有之,精通佛法義理者有之,古文練達者有之,具備上師教化能力者亦有之;但是集全部條件於一身者,據一般所知,迄未出現,也未聽說。
一九八○年,台灣有一群學佛的幸運兒,有機緣聆聽南師懷瑾先生講解《瑜伽師地論》的課程。由於南師曾得禪宗大師袁煥仙先生的印證,並受貢噶呼圖克圖印證為密教各宗派的上師,所以肩負了傳法的重任。多年來,期待高明行者出台講授未果,後於十方書院的機緣,才開設這門課程。
此次的課程重點,是挑選聲聞地修定的部分,希望對真正修定的行者,有所幫助。所注重的,是聲聞乘出家眾的修證方面。為此之故,南師常以人我的實際經歷來加以說明,並配合義理講解。
在講課中最啟發學人之處,是警惕出家眾自我認識,以避免修持路上誤入歧途。修行人為什麼會入歧途?
曾有人說,認岔道為正道,就是入魔境,原因是不自知之故。但是為什麼不自知呢?原因是理不明之故。所以先要明理,才能認清歧路,捨歧路才可進入正途。《瑜伽師地論》的邏輯清晰,條理分明,列舉各種歧途岔路,指引行者,甚為可貴。
本書古印度文原來的敘述方式,是先說明內容,再逐項解釋,讀者不免會誤以為是重複;有時兩句中,只有一字之差,很容易被忽略,所以特別提醒讀者注意。又此次講課用書,係採用真善美出版社的版本。
這本書的原始講課錄音,先是張振熔為學習故,於每晚工餘後,辛勞努力,轉記成文字。宏忍師及編者等,逕相傳閱,深感其重要性,不出版太可惜,故而隨即開始整理工作,時在二○一一年三月。
特別要說明的是,在南師審定這本書稿時,有增添,有刪減,也有修正。
因為講話常有口誤,又多重複且不太嚴謹。再者,耳識與眼識接受資訊的效果是非常不同的,所以把講演轉變為文字時,必須加以整理。更重要的是,必須經過原講人核訂認可,才不致有誤。
放眼網路,多年來,太多未經許可而將南師所講整理成文者,而且又廣為流通。其用心雖善,但對原講人毫無尊重,對文字內容亦不負責,實可悲可嘆之至。
編者在整理的過程中,幸得宏忍師協助,查對經典、參考資料等,且細心校對。另多次修改的草稿皆由彭敬打字,最後再經南師逐字逐句審定修正才得出版。又書中小標題為編者所加,書名則為南師所定。
劉雨虹記
二○一二年二月廟港
出版說明
唐代的玄奘大師,對中華文化的貢獻盡人皆知。在他西行留學取經的過程中,最令世人震驚的,是他以超越的、不可思議的意志力,克服了種種的艱難困苦。
尤為奇特者,在玄奘大師攜回的諸多經典中,這本《瑜伽師地論》最為殊勝,因為那是印度一百多歲的戒賢大師,專為東土大唐的玄奘大師傳授的佛法精髓。
《瑜伽師地論》共分十七地,內容是從五趣雜居地,到天人之際,到聲聞地、緣覺地,直到十位菩薩地的五乘道。包括了從開始學佛修行,直到成佛的全部過程和方法。這也是公認為學佛修持首要必讀的典籍,不了解的話,則修法如瞎子摸...
目錄
出版說明
上冊
第一講
關於這本書
瑜伽師 心瑜珈 五乘道
無道伴 無明師 心散亂
只會聽 喜供養 不知足
不如意 又懶惰 閒事多
愛挑剔 不受教 種種毛病
無善巧方便 加行慢又錯
什麼是聲聞地
種性是什麼
第二講
修行的善緣與劣緣
你的人身是善得的嗎
正出家該如何做
飲食是個大問題
醒夢一如的人
修行人最須注意的事
你出家的動機是什麼
四種靜慮 八種解脫
定慧等持
第三講
聖人的定境界
等引地──入定需領引
初靜慮──先消除五種心理
什麼是入魔
因喜因憂而造的惡業
清淨歡喜 安樂輕安
修定的初步
修定與解脫的先後
第四講
五蓋的嚴重性
檢查自己的貪欲心
你也有瞋恚心嗎
誰不煩惱不昏沉
睡眠 昏沉 煩惱
掉舉 惡作
第五講
多疑多惑的人
不正的思惟 女性的魅力
如何去除貪欲
五徧行的潛力
作意有很多種
有分別影像的修法──觀
為什麼觀不起來白骨
無分別影像的修法──止
以止為主修 以觀為主修
第六講
修習影像作意的關鍵
你得了輕安嗎
除蓋除結順清淨而得解脫
以苦為師 般舟三昧
聲聞眾的多種作意
獨覺及菩薩的作意
修行也要資本
如何對付修定的毛病
第七講
身心內外染污了
依色身作意 作意影響色身
修行是什麼 睡眠煩惱隨
良藥──賢善定相
入定 住定 出定
什麼是增減 什麼是黑白
第八講
作意與所緣
得定的四種力
四種心理不同的修定人
鈍根的修法 中根的修法
如何修無漏果位的定境
工夫有進退 方法有抉擇
第九講
先圓滿清白 再進步修定
熏修得了定 解脫未得果
未了還須償宿債
愛味下墮 樂有差別 解脫有八
八解脫之第一
八解脫之二至八
工夫到達時的能力
什麼是證到空
第十講
心力多麼大
也是不動心
無願無相的修法
見了道 證了果 習氣未斷
再說空、無相、無願、尋伺
比丘聲聞道必修課
下冊
第十一講
等持等至 名句文身
住定出定的行狀相
為什麼出定
修行地方五條件
修定要有威儀
身心都捨 才能修行
念念純善流注
第十二講
九種心住
拴住你的心 令心內住等住
真正的無記業 可怕的無記果
安住近住 更要調順
寂靜再寂靜
什麼是失念
專注 等持 任運
六種力達到心住
四個方法修九住心的定
四種方法修觀
什麼是正思擇
第十三講
修觀的三綱要
三綱中的六件事
義、事、相、品、時、理
善知識說法 聽者語義覺
再說白骨觀 不淨觀
如何修慈悲喜捨
什麼是緣起 什麼是性空
第十四講
異熟果與果報相同嗎
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
你為什麼那樣愚癡
界 合相 界差別
如何修數息觀
掌握呼吸之間的息
第十五講
修定 修慧 修加行
個性不同 修法不同
修行為何不可拖延
止相止時 觀相觀時
如何舉 何時捨
頭腦清醒的老年
清除障礙的加行
貪心重應修不淨觀
第十六講
不淨觀的竅門 白骨燒化吹散
四大的轉化
先修風大觀
修氣 修神通
修風修呼吸 躲過了死亡
修定引發的身體反應
氣充滿 心喜樂 作意成功
得色界定後的身心變化
需要入世修的四種人
修行人為何生入異類中
第十七講
四大分散的過程
死亡時的特殊現象
中陰身的時光
再投胎為人
人為什麼要修道
要離開欲 先了解欲
欲的各種現象
修初禪的有尋有伺境界
第十八講
世間定的重要
靜慮與定的不同之處
七日七夜為什麼
無尋無伺入二禪
三禪以上的捨和樂
禪定與三災八難
什麼是真正的虛空
有心定與無心定 無想定與滅盡定
得神通了
第十九講
修神通的開頭兩步
空界想 身心符順
得了神足通
宿命通的境界
天耳通和天眼通的修法
修成了他心通
得道人的神通 外道的神通
什麼人會生天界
初步了解意地
第二十講
三界六道的苦與樂
修禪定的苦與樂
轉苦為樂
聖人境界之樂
段食 思食 識食
三界男女之欲與生育
神通的變化 修道的變化
結語
出版說明
上冊
第一講
關於這本書
瑜伽師 心瑜珈 五乘道
無道伴 無明師 心散亂
只會聽 喜供養 不知足
不如意 又懶惰 閒事多
愛挑剔 不受教 種種毛病
無善巧方便 加行慢又錯
什麼是聲聞地
種性是什麼
第二講
修行的善緣與劣緣
你的人身是善得的嗎
正出家該如何做
飲食是個大問題
醒夢一如的人
修行人最須注意的事
你出家的動機是什麼
四種靜慮 八種解脫
定慧等持
第三講
聖人的定境界
等引地──入定需領引
初靜慮──先消除五種心理
什麼是入魔
因喜因憂而造的惡業
清淨歡喜 安樂輕安...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開數:菊16開 (14.8 x 21 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