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都已經沒時間娛樂,沒時間與家人相處,又怎麼可能有時間靜心呢?在這樣繁鬧的大廈小巷中,
也許你我也能成為自開自落的紅萼,
自觀自賞,自賞自靜。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可能嘗試過探索內在的真實自我,但總是事倍功半。將靜心冥想整合進入城市裡匆促的生活節奏似乎是無稽之談。然而若我們瞭解到,大部分的傳統靜心技巧是在幾千年前開發出來的――為了那個純樸時代的人們而設計,那麼情勢即將天旋地轉。
《城市裡的靜心手札》充滿著確實可行的方法,讓靜心毫無抵觸地融入現代人的日常:晨間通勤能夠昇華成為歸於中心的練習;而公寓窗外的街頭噪音,竟能導引你尋著內在寧靜空間的綠洲。本書囊括了主動和被動兩種靜心方式,而所有技巧都是為了教導實踐者一個核心的法門,即如何在時間風暴中找到那份寂靜。如此,即便我們趕著最緊湊的步調,也能夠以優雅又悅心的姿態邁進,讓自己成為寧靜而美麗的存有。
本書特色
※印度哲學大師奧修現身說法,將靜心融入現代人繁忙的生活當中,提供各式各樣良有成效的靜心技巧,使你從白天到黑夜、從天上到地下,無時無刻、無所不在地經驗最日常的靜心法。
※小開本設計,適於在各式交通工具上閱讀,一手掌握,輕巧方便,不妨礙他人,成為台灣好公民。
※許瑞云醫師(哈佛主治醫師)、陳洛葳老師(律動靜心導師)共同推薦。
作者簡介:
奧修OSHO
一九三一年出生於印度,畢業於印度沙加大學哲學系,並在傑波普大學擔任了九年的哲學系教授,之後周遊印度各地。一九七四年在印度孟買東南方的普那(Pune)創建了「奧修國際靜心中心」,吸引了大批的西方年輕人及世界各國的求道者前來體驗靜心與轉化,一九九○年逝世於普那。
奧修對門徒及求道者的演講已被錄製成六百多種書,翻譯成三十多國文字。你無法歸類奧修無所不包的教誨,從個體對意義的探尋,到當今所面臨最迫切的社會與政治議題。他述而不作,所有的書都是以他的聲音與影像記錄謄寫而成,是他三十五年來對來自世界各地的聽眾之自發性演說。印度的〈週日午報〉將他與甘地、尼赫魯、佛陀等人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位人物之一。
奧修國際資訊中心網址:www.osho.com
譯者簡介:
非語
熱愛心靈與命理的專職翻譯人,譯有:《看見神性生命的奇蹟》、《托爾特克愛的智慧之書》、《來自長島靈媒的療癒訊息》、《夢想的顯化藝術》(生命潛能文化事業);《靈視者哈珀康納莉系列小說》(奇幻基地出版社);《天氣改變了歷史》(究竟出版社);《學習情緒平衡的方法2》(方智出版社)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文一
一片靜心在泥塗
許瑞云醫師
很多疾病的源頭來自於過大的壓力,承受的壓力越大,我們的身體就越緊繃、越僵硬,導致經絡氣血無法流動,因而百病叢生。本書從壓力的根源開始探討,帶領讀者學習覺知和覺察身心的互動,學習如何做到單純輕鬆地「存在」,而不是自我壓迫,不斷地「做」,進而幫助讀者跳脫框架,領會人生如戲的真義,享受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不少人知道禪修或靜坐有助於提升專注力,使人放鬆,但是初學者往往還沒有領略禪修或靜坐的好處,就被自己腦海中紛飛的念頭和昏沈的思緒嚇得打退堂鼓。也有不少人因為太過忙碌,挪不出足夠的時間去禪修,致使中途而廢或難以為繼。本書提供了簡單快速的動態靜心方式,讓生活忙碌的人,也能學習如何使狂亂的心得以歇息,達到放鬆專注(正念減壓)的效果。
對身處紛亂雜沓世界的人們,這本書如同一股清流,提供寶貴的建議與可行的方法,幫助我們洗滌被生活追迫而累積許多塵垢的身心。
許瑞云醫師簡歷:
˙現任花蓮慈濟醫院一般醫學內科主治醫師。
˙曾任哈佛麻省總醫院的內科主治醫師、哈佛醫學院講師。
˙著有《哈佛醫師養生法》、《哈佛醫師養生法2》、《哈佛醫師心能量》、《轉念,與自己和解︰哈佛醫師心能量2》等暢銷書。
推薦文二
靜心,生命的煉金術(節錄)
陳洛葳老師
《城市裡的靜心手札》真的是奧修送給現代人的最佳贈禮。在我個人的靜心道路上,以及多年的靜心教學經驗中一再驗證了,從動到靜的靜心方式,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特別是對於初學者而言。奧修不僅是個開悟者,更是個靜心技巧的發明天才,在他設計的數百種靜心方式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動態式的,也就是藉由情緒的宣洩、身體的擺動、舞動、呼吸,與聲音的共振等等,來啟動身體的能量,讓推砌的情緒、想法,累積的壓力先拋出來,讓這些原本等待被「完成」的情緒,可以被表達出來,待能量流動開來,淨空身體的空間之後,再來到靜態的部分,靜坐或靜躺。那麼你將很輕易地可以來到內在的寧靜核心,回歸源頭。你會發現,那些被繁忙生活步調、外在事物所影響的情緒與雜念就像是雲朵,遮蔽了天空,而那片朗朗晴空才是我們的自性本質。
靜心也可以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可以是充滿創造力和遊戲的心情。靜坐很好,也很重要,但不見得要在佛堂裡坐上八小時才能達成,走路,跳舞,唱歌,畫畫,書寫也可以是一種途徑。本書提供了許許多多方式,你可以逐一實驗看看,找到適合自己的,甚至,你也可以創造屬於你自己的獨特靜心方式。比方,音樂結合自由書寫,舞蹈結合畫畫等等。
這便是生活的藝術,生命的煉金術。外境將隨著內在的蛻變而轉化。任何的靜心技巧也只是一把通往本體的鑰匙,最終,走路也是靜心,吃飯也是靜心,工作也靜心,無入而不自得。至此,所有的靜心的技巧皆可拋棄了,因為你已能與生命合流,將平凡的生活點石成金。
陳洛葳老師簡歷:
˙媒體工作者,性別運動工作者。
˙律動靜心/心靈舞蹈/表達性藝術靜心講師。
˙著有《北京美食散步地圖》、《我愛她也愛他:18位雙性戀者的生命故事》等暢銷書,另譯有《我們選擇的告別》、《另一個衣櫃:雙性戀者的生命故事與認同》。
名人推薦:推薦文一
一片靜心在泥塗
許瑞云醫師
很多疾病的源頭來自於過大的壓力,承受的壓力越大,我們的身體就越緊繃、越僵硬,導致經絡氣血無法流動,因而百病叢生。本書從壓力的根源開始探討,帶領讀者學習覺知和覺察身心的互動,學習如何做到單純輕鬆地「存在」,而不是自我壓迫,不斷地「做」,進而幫助讀者跳脫框架,領會人生如戲的真義,享受自己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不少人知道禪修或靜坐有助於提升專注力,使人放鬆,但是初學者往往還沒有領略禪修或靜坐的好處,就被自己腦海中紛飛的念頭和昏沈的思緒嚇得打退堂鼓。也有不...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了解壓力的根源
點亮內在之光
智慧不是事實、數據和資訊的累積—它是一種蛻變。
我們活在自身之外,因此,我們的內在世界依舊黑暗。如果我們轉向裡面,如果我們的注意力開始向內聚焦,那麼內在之光就會被創造出來。我們擁有創造內在之光所需要的每一樣東西,只是需要將它們重新建構一次。
這就好像有人弄亂了你的房間—每項傢俱都上下顛倒,而枝形吊燈躺在地板上。每一樣東西都在房中,但位置錯亂無章,住在這樣的房間裡是多麼困難。你一定得把東西歸位,置放到屬於它們的地方。
這就是我們的狀況:擁有所需的每一樣事物,存在(existence)已經提供了所有。我們來到人世,絕對是準備好要活出這一生的最佳狀態,但我們卻活得簡陋寒酸,理由很簡單:我們從不事先安排。比如說,我們的注意力被導向外在,因此,我們可以看見每一位張三李四,除了自己—而自己卻是最應該放大檢視的。「看見別人」是值得稱揚的,但前提是,你必須先「看見自己」,而看見自己的首要之務,便是「成為你自己」。從有利的位置,從歸於中心的狀態注視他人時,你將被賦予一種全然不同的特質。
所以,注意力必須被轉向內在。那就是自我發現(self-discovery)談論的重點—將我們的專注力、我們的覺知,做一百八十度的轉向。不論我們將自己的覺知集中於何處,那個空間就會被點亮。我並不是反對外在世界,但內在世界是優先需要照拂的,而外在世界則排在第二順位。能夠照顧自己內在世界的人,輕而易舉地就能顧及外在的世界。
「智慧」二字,即意味著認識自己,而認識自己是所有其他知曉的開端。屆時,你內在之光的界域才能繼續擴展,變得愈來愈無懈可擊。當你的智慧領悟了萬事萬物,那個無所不包的頓悟時刻便會降臨。當一個人覺得,沒有什麼是錯失的,沒有什麼是欠缺的,這人就已經回到了家,享有莫大的放鬆、休息、成就感,以及深度的滿足;那將是一份飄揚著歌聲的靜謐。
野心病理學
所有的文化和宗教都制約你,使你對自己感到負面。沒有人單純因為「成為自己」而被寵愛或得到讚賞,你被要求去證明自己的價值,像是必須從運動場上帶著金牌回來,取得成功、金錢、權力、威信,還有名望,總得要證明自己!你的價值並非與生俱來的,而是一直被灌輸的概念。你必得使自己的價值獲得認證。
因此,對自己的一股深度敵意將會升起,一股深刻的感覺:「以本然的樣子存在的話,我便毫無價值;除非加以證明。」在這個競爭的世界裡,很少人能夠成功。成萬上億的人們競爭著,然而有多少人能夠成功呢?有多少人能夠成為總統和首相呢?在一個幾百萬人組成的國家裡,只有一個人能成為總統,但在內心深處,也許每一個人都嚮往那份職務,那麼幾百萬人將會覺得,他們是卑微的。有多少人能夠成為大畫家呢?然而每一個人都有創造的需要。多少人能夠成為像莎士比亞、米爾頓、雪萊或泰戈爾那樣的大詩人呢?然而在每一個人真實存在的核心裡,都擁有富於詩意的意念;每一個人都有某份詩意要獻給這個世界。但若那些原欲成為一份野心,那就是反詩意的代名詞。
必得成功的想法折磨著你。成功的想法,你必須「成功」的想法,是發生在人類身上的最大災難。而成功意味著,你必須去競爭、去戰鬥—無論其手段公平或是齷齪不堪,一旦成功了,一切都不成問題。
關鍵是成功;即使你無所不用其極,一旦你是成功的,不論你做過甚麼骯髒的勾當,眾人都將擁抱接受。
成功會改變你所有行為的特質,並把邪惡的方法合理化。所以,唯一的問題在於:如何成功,如何登峰造極?當然,能夠飛上雲霄的人少之又少。如果每一個人都試圖攀上聖母峰,有多少人能夠站在那裡呢?聖母峰頂上沒有多大的空間;只有一個人能夠輕鬆地站在那裡。同樣努力奮鬥的幾百萬人將會覺得像是失敗者,一股莫大的絕望將會沉澱在他們的靈魂裡,他們將會開始感到負面。
這是一種錯誤的教育,具有徹底的毒性,而這個所謂的教育已被賦予給你。你的學校和大學都正在毒害你,為你製造悲劇;在這些地方,地獄以十分優美的姿態被構築出來,優美到你從沒有覺察到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整個世界已經變成了一座煉獄,這都來自於錯誤的教育。任何以野心的想法為基礎的教育,都將在地球上創造出一座座煉獄,而這已經不是新聞
了。
每一個人都在受苦,都覺得自卑,這其實是一種奇怪的情況。沒有人是卑賤的,也沒有人是優越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根本不可能比較。你是你,而且你就是你,你不可能是別人,也沒有需要是別人。你不需要成名,你不需要成為眾人眼裡的人生勝利組,這些全是愚昧至極的想法。
其實你唯一需要的是,去做一個富有創造力、充滿愛心、覺知的、靜心的人。如果你感覺到詩意從內在升起,把它寫出來,獻給自己、獻給你的丈夫、獻給你的子女、獻給你的朋友們—然後將其全然忘卻!唱你自己的歌,如果沒有人聆聽,就獨自吟唱,並且樂在其中;唱給樹木聽,它們會喝采並讚賞,或者,跟鳥兒和動物們聊聊,比起被錯誤的人生觀毒化了好幾世紀又好幾世紀的人類,牠們將是更難得的知音。
野心勃勃的人無異於病態的人。你對自己感到負面,因為你一直被形塑成必須這樣去感覺。這是你父母親給你的遺毒,老師們也對你這樣形塑,而宗教與政治領袖們同樣忙不迭地對你這樣灌輸—而且那麼多人在接受模造,於是自然而然地,你亦接受了「我毫無價值」這樣的想法,認為你沒有任何與生俱來的意義或價值,認為你不具任何重要性。
每一對父母都對子女說:「證明你有某種價值吧!」「在」,只是「真實存在」(being),是不夠的—某種「作為」(doing)才是必要的。
我的整套法門在闡明,「在」本身就是有價值的。僅僅是你「在」,便是來自存在(existence)的一份大禮,你能再多要求什麼呢?僅僅是在這個美麗的存在裡呼吸,就足以證明,存在是愛你的,它需要你;否則你不會在這裡。你的確在這裡啊!存在已經生養了你。一定曾經有一個巨大的需求,而你填補了某個空隙。沒有你,存在勢必會少些什麼。當我說這話時,我不只是在對你說:我也在對樹木說、對鳥兒說、對動物說、對海岸上的鵝卵石說。廣大的海岸上少了一顆鵝卵石,那片海岸就不會是相同的。少了一朵花,宇宙就會想念它。
你必須學會,依憑著本然的樣子,就是有價值的。我不是在教你做一個自我本位的人(egotisti-cal),我所傳遞的恰恰相反──如果你覺得,依憑你本然的樣子便已具備了某種價值,那你也將會覺得,別人依憑著他們天生的樣子,他們亦價值本具。
要接受人們,按照他們本然的樣子;丟棄「應該」和「應當」,這些限制性觀念無異是敵人。人們攜帶著那麼多的應該:「做這個,不要做那個!」你攜帶著那麼多的「做」和「不做」,多到你無法翩然起舞;那個負擔太過沉重。你被賦予了那麼多的理想和目標,使你總是感覺有所欠缺,而那些理想是完全不可能達成的。你不可能實現它們;根本沒有實現它們的可能性。所以,你將會永遠有所欠缺。
要成為完美主義者,就得要準備坐上精神科醫師的沙發;成為完美主義者不啻成為一個神經過敏的人。而我們一直被告知:「要貫徹完美。」
生命在所有的不完美之中,會成為美善的。沒有什麼是完美的,讓我對你說:就連神也不是完美的—因為如果神是完美的,那麼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談論「上帝已死」就是正確的。完美意味著死亡!完美意味著沒有進一步成長的空間;完美意味著現在每一件事都被完成了。不完美意味著成長的可能;不完美意味著新牧草地的雀躍、狂喜、探險;不完美意味著你是活著的,生命將會延續下去。
生命是永恆的,因此我說,生命是永恆的不完美。處在不完美的狀態沒有什麼錯。接受你的不完美,然後對自己的負面想法將會消失。接受你當下的狀態,不要將它與某個未來的完美、未來的理想相比較。不要以你應該是什麼樣子的方式來思考,那是一切病態的根源,請棄之如敝屣。你就是今天的你,而明天,你也許是不一樣的。但你今天無法預測它,也沒有必要為它計劃。
要活出今天,在所有的美善當中,在所有的喜悅裡,在所有的疼痛、苦惱、狂喜之中。活出今天,在全然裡,亦即同時在黑暗中、光明裡。活出那股恨,活出那份愛。活出那股憤怒,活出那份慈悲。活出存在於這個片刻的不論什麼。
我的法門不是完美的法門,而是全然的法門。全然活出你有幸擁有的這個片刻,下一個片刻將會自其誕生出來。如果這個片刻已被全然地活過,下一個片刻將會達到一個全然的高度,一個全然的高峰—因為下一個片刻將會從哪裡到來呢?它將會從這個片刻誕生出來。忘掉關於未來的一切—當下就足夠了。
耶穌說:「不要思慮明天,看看野地裡的百合花!它們是多麼的美麗啊!就連所羅門王那樣地榮華顯赫,他的衣飾也比不上。」而美麗的百合花,它們的祕密是什麼呢?這個祕密很簡單:它們不思慮明天,完全不知道未來。明天並不存在。今天本身就意義具足;這個片刻本身就是足夠的。於是你對自己的負面感覺將會煙消雲散。
如果你對自己感到負面,你將會不自覺地對他人感到負面。那是一種必然的輪迴。這點必須加以了解:對自己感到負面的人,也沒有能力對別人感到正
面,因為他會在別人身上尋找他在自己身上發現的缺陷—事實上,他將在別人身上放大這些缺陷。這是報復的搖籃。你的父母親使你對自己感到負面,而你將會報復在自己的子女身上;你將會使他們自我感覺更加負面。
因此,負面性與代俱增;一代比一代更加病態。若現代人在心理上飽受折磨,如此現象與這些人本身並沒有什麼關係;這不過顯示,整個過去一直是錯誤的。除非我們丟棄這整個病態的過去,重新開始,活在當下,沒有完美的想法,沒有理想,沒有應該,沒有戒律,否則人類的命運就被注定了。
每一個人都感到負面。有人可能會說出來,有人可能不會說。而當一個人對自己感到負面,這人對其他一切也會感到負面。一個人的態度變成負面的,變成由「不」構成的。於是,如果一個負面的人被帶到玫瑰花叢前,她將會數著玫瑰花叢的刺,而非看著那些美麗的玫瑰花—她無法欣賞玫瑰花。她沒有那樣的本領。她將會完全忽略艷紅的花瓣而數著玫瑰刺。
如果你感到負面,那麼生命的整體就成為闃黑的暗夜。再也沒有黎明,早晨永遠消失。太陽只會西沉,永不升起。你的暗夜甚至沒有繁星點點。關於繁星,你能要求什麼呢?你連燃亮一根蠟燭的能力也缺乏。
負面的人生活在黑暗中,活出一種死亡。他徐緩地死去,那是他所認定的生命;他繼續以許多方式苦毒自己,自我摧毀。而且,自然而然地,不論誰前來撫觸他,他也會摧毀對方。一個負面的母親將會摧毀她的孩子。負面的丈夫將會摧毀他的妻子;負面的妻子將會摧毀她的丈夫。負面的父母親將會摧毀他們的子女;負面的老師將會摧毀他的學生。
我們需要一種新興人類,他們將會肯定生命、熱愛生命、熱愛「愛」、熱愛這個存在本然的樣子,他們不會強求存在必須是完美的,他們將會以它的一切侷限慶祝生命。而你將會感到訝異—如果你愛你的生命,生命會開始對你打開門戶。如果你愛,奧祕會被揭露給你,祕密會被送交給你。如果你愛你的身
體,遲早你將會覺察到住在其中的靈魂。如果你愛樹木和山脈及河川,遲早你將會看見,無形的存在之手就在一切事物的後方。它的簽名在每一片樹葉上。你只需要眼睛去看—而且只有正向的眼睛才能看見;負向的眼睛無法看見。
要接受自己,否則你將會變成一個偽君子。而什麼是偽君子呢?這人言說的、相信的是一回事,而生活實踐的卻是截然相反。不要抑制任何想法—你的內在沒有什麼是負面的。存在是全然地正向。要將隱藏在最深處的核心表達出來。要唱出屬於自己的旋律而不要擔心悅耳與否。不要期望任何人喝采,沒有必要。唱歌本身應該就是報償。
如果你想要真正活著,你需要將一個深度的「是」置於你心中,只有「是」允許你活著,它給予你營養、給予你空間去移動。只要留神觀看—就連重複「是」這個字時,你裡面就有某樣東西已然開啟。當你說「不」,於是某樣東西縮小了。當你說著「不」,重複「不」,於是你正在扼殺自己。說「是」,於是你將會感到一股充盈。說「是」,於是你準備好去愛、去生活、去存在。
對我來說,每一個個體都是卓越的、獨一無二的。我不比較個人;較長量短不在我的法門內,因為比較總是醜陋而暴力。我不會提及,你比他人優越,亦不會說到,你比某人卑賤。你就是你自己,而且你是被需要的,憑藉你本然的樣子。何況你是無與倫比的—就跟芸芸眾生一樣。
第一章 了解壓力的根源
點亮內在之光
智慧不是事實、數據和資訊的累積—它是一種蛻變。
我們活在自身之外,因此,我們的內在世界依舊黑暗。如果我們轉向裡面,如果我們的注意力開始向內聚焦,那麼內在之光就會被創造出來。我們擁有創造內在之光所需要的每一樣東西,只是需要將它們重新建構一次。
這就好像有人弄亂了你的房間—每項傢俱都上下顛倒,而枝形吊燈躺在地板上。每一樣東西都在房中,但位置錯亂無章,住在這樣的房間裡是多麼困難。你一定得把東西歸位,置放到屬於它們的地方。
這就是我們的狀況:擁有所需的每一樣事物,存在...
目錄
推薦序—一片靜心在泥塗 許瑞云
推薦序—靜心,生命的煉金術 陳洛葳
從這個角度,看這本書
第一部:了解壓力的根源
點亮內在之光
野心病理學
第二部:建立身心連結
覺知與放鬆:同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
不要太努力嘗試
別去選擇
接受浮沉起落
不要與本質對抗
壞中有益
尋求改變,讚賞不變的
第三部分:從中心關連
與他人相處:規則和打破規則的好時機
始自中心
丟棄作為
歸於中心的技巧:平和的心
男人/女人的故事
把做愛當作靜心
第四部分:日常靜心法
自然而輕易
呼吸是關鍵
放鬆的專注狀態
取得空間
意識飲食法
內在的微笑
隨太陽升起
說「是」
放下不安
保持與「心」的接觸
「停下來!」練習
跳脫框架
唯有聆聽
能量柱
倒臥在寧靜中
享受那齣戲
完成圓圈──鏡子靜心法
從「頭腦」到「心」
商務人士的領空
第五部:鬆開不解之結──以動感靜心找到內在的寂靜
宣洩的助益
技巧
亂語靜心──掏空心理垃圾
以笑聲展開新的一天
享受──歸於中心的奧秘
跑步、慢跑、游泳
奧修動感靜心
奧修動態靜心
奧修亢達里尼靜心
奧修那達布拉瑪靜心
奧修那達布拉瑪雙人靜心
奧修那塔拉吉靜心
後記
推薦序—一片靜心在泥塗 許瑞云
推薦序—靜心,生命的煉金術 陳洛葳
從這個角度,看這本書
第一部:了解壓力的根源
點亮內在之光
野心病理學
第二部:建立身心連結
覺知與放鬆:同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
不要太努力嘗試
別去選擇
接受浮沉起落
不要與本質對抗
壞中有益
尋求改變,讚賞不變的
第三部分:從中心關連
與他人相處:規則和打破規則的好時機
始自中心
丟棄作為
歸於中心的技巧:平和的心
男人/女人的故事
把做愛當作靜心
第四部分:日常靜心法
自然而輕易
呼吸是關鍵
放鬆的專注狀態
取得空...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