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無所畏懼的心探索人生,不妄自菲薄,
就能發揮潛力、創造各種可能,活出無可限量的輝煌前程。
林英祥是「大數據的先行者」,他以自創的統計計量模型「BASES」闖蕩世界,獲得各國財星五百大企業的支持與肯定,幾乎所有新產品在上市前都必須經過BASES評估;其創業公司在巔峰時期更創下高達八成全球市占率的輝煌成績。
《窮小子變世界名人》敘述一個平凡的屏東鄉下窮小子,如何藉由自身奮鬥與貴人相助,把握無數機緣努力學習,化平凡為不凡,讓BASES成為企業創新的驅動力,更締造了「低誤差率」與「高暢銷率」的產品分析常勝紀錄。
正因生命無法預測與重來,才能如此燦爛豐富。林英祥相信,心境決定人生際遇,只要能用心思索與沉澱自我,就能從無數考驗中淘選出人生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延伸閱讀:
《從創新到暢銷》
《成為賈伯斯》
《還可以更努力》
《鋼鐵人馬斯克》
《穿布鞋的馬雲》
作者簡介:
熊明德
寫作者、編劇、導演、大學兼任講師,日常工作為跨國企業品牌策略訂製與內容執行。有感媒體刊載的內容一如投手投球的內容,多一個好球就少一個壞球;相信若沒有親身下場投過,就沒有資格質問台灣價值為什麼日漸走鐘。因此一年寫兩本書,留存不該被忽視與漠視的故事與價值。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林英祥與我都被認為是班上的「好學生」,同在一九五八年畢業。他留在母校修完碩士,赴美後在明尼蘇達大學又改修統計博士。這一轉變,使他在學術與事業上獲得了更大的成就。
《窮小子變世界名人》一書,細緻地描繪了林英祥在太平洋兩岸的精彩人生。我希望讀者,尤其年輕的一代,要學習林博士堅毅的志氣與創業的成就。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高希均
IMBA 學程最需要的老師有三種類型,第一是流利的英語教學,第二是扎實的理論基礎,第三是豐富的實務經驗。林英祥老師極為特別,是三者兼具的難得師資。
他拿到博士後的生涯規劃原本也是教書,後來進入業界又創造了預測新產品暢銷與否的全球標準,並且已經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哥倫比亞大學、華頓商學院等一流學府任教。這樣的老師有心回饋,願意回台灣教書,這是最好的事。
――政治大學商學院副院長 陳春龍
快樂是什麼?真正的快樂除了利己之外還要加上「利他」,透過分享、透過服務,讓別人更快樂,社會福利指數才會上升。
林英祥老師活出了一個理想的人生典型:他在企業界闖蕩,創造出很大的影響力;透過教育,他把這樣的影響力轉化成對他人的貢獻,不管是捐助學校有需要的地方,或是在課堂上傳遞自己一生累積的知識,他所做的事情都是貢獻與分享,讓年輕一代有學習的榜樣。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教授 黃炳文
台灣的高等教育需要更國際化,也需要內容扎實的英語授課課程,林英祥學長每學期回台任教,對系上幫助很大。
年復一年,林英祥學長希望把自己的感恩化為行動,對學校有實質貢獻,照顧更多年輕教師與學子,所以他在學校裡的人緣極好,這樣的情分在現今的大學校園裡,是愈來愈罕見的。這讓後輩們看見一種人生的態度,這樣的態度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最好的學習。
――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教授 萬鍾汶
(以上推薦順序按姓氏筆劃排列)
名人推薦:林英祥與我都被認為是班上的「好學生」,同在一九五八年畢業。他留在母校修完碩士,赴美後在明尼蘇達大學又改修統計博士。這一轉變,使他在學術與事業上獲得了更大的成就。
《窮小子變世界名人》一書,細緻地描繪了林英祥在太平洋兩岸的精彩人生。我希望讀者,尤其年輕的一代,要學習林博士堅毅的志氣與創業的成就。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高希均
IMBA 學程最需要的老師有三種類型,第一是流利的英語教學,第二是扎實的理論基礎,第三是豐富的實務經驗。林英祥老師極為特別,是三者兼具的難得師資。
他拿到博士後的...
章節試閱
第七章 巨人與創業者
就像土包子進大觀園一樣,林英祥意外闖入了美國的「十里洋場」,以及美利堅最璀璨的黃金年代。一九七七年,專職研究新產品開發的林英祥已經在業界小有聲名,於是,一個比皮爾斯伯里更知名的顧問公司博思艾倫漢密爾頓(Booz Allen Hamilton,底下簡稱博思艾倫)對他提出邀請,這次的機會比較不像「吃人頭路」,還帶有一點「技術股創業」的味道。
創業之路費思量
博思艾倫是全美第二大的諮詢公司(第一大是麥肯錫),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顧問公司之一。當時它旗下有三個部門,分別是管理諮詢(Management Consulting)、行銷服務(Marketing Services)和能源諮詢(Energy Consulting),他們與美國政府的關係非常好,向政府機構提供了很多管理、技術與安全方面的服務,並且承包了許多大型政府計畫。
會找上林英祥,主要是因為博思艾倫看好「新產品開發」,將在美國企業全球化的浪潮中成為顯學。當時正是美國企業進入全球市場的啟始,想在全球市場攻城掠地,成為國際品牌,然而進入人生地不熟的在地市場,面對文化與消費習慣迥異的消費者,如何知道自家產品會不會暢銷?這時BASES 模式就是他們所需要的服務。因此,他們希望林英祥帶著團隊前來,技術入股,成為博思艾倫的股東,把原本只針對食品的預測模式擴大範圍,並在行銷服務部門之下成立BASES 團隊,發展成適用所有消費品(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 FMCG)的模式,擴張博思艾倫在企業諮詢領域的版圖。
對林英祥來說,眼前擺著兩條路,一是回學校教書,繼續從事研究工作,這是人人稱羨,穩妥安定的傳統選擇;另一條路風險比較大,生活比較緊張,工作比較繁重,就是帶著自己研發六年的預測模式,走上創業之路。
儘管林英祥的研究強項是預測,但是創業最大的特色就是無法預測,當時兩個孩子已經七歲和四歲,穩定的教職生涯看起來就如鄉間小鎮一樣風光明媚,溫暖安定;創業像是兒時玩伴中那個臉最髒的野孩子,儘管知道回來後一定會挨一頓好打,卻總想要前往大人說不能去的地方。
林英祥在一九七七年,決定走上創業之路。「再怎麼苦,也苦不過小時候吧!」他用這個理由在理性上說服自己,也說服別人:「統計是一種應用科學,應用就是要在企業經營的實務上產生功效。」如果能在業界有一些BASES 模式的實務使用經驗,對於未來的教學或研究來說都會有不同的價值,不是嗎?因此他展開了自己生涯中的第一次「微創業」。
從一個創業者的角度來看,林英祥自忖,與其獨自在車庫埋頭苦算,不如身段靈活一點,與企業巨人合作。從這個想法來評估博思艾倫的邀約,林英祥知道,要讓BASES 模式成長茁壯,這會是非常好的合作機會,於是他答應了博思艾倫的邀約,正式成為他們旗下行銷服務部門的副總裁以及他們的股東。
創業的決定好像一個任意門,把那個坐貨機來美國,一下飛機身上只剩幾十美元的窮小子,送到美國最強盛的黃金年代,現今仍然馳聘全球的企業總部裡去。
正逢其時,時代的浪潮興起,而他正好參與其中,當時正是美國企業以經濟力量席捲全球,進入全球化的高峰。許多美國企業家發現了海外新大陸,開始把自己的明星商品帶上船,要往陌生市場去探險。BASES 模式就像是船長的望遠鏡,幫助企業家看清市場有多大機會,距離成功還有多遠,確認航道上沒有暗礁險阻,最終複製一個又一個成功的美國夢。
第七章 巨人與創業者
就像土包子進大觀園一樣,林英祥意外闖入了美國的「十里洋場」,以及美利堅最璀璨的黃金年代。一九七七年,專職研究新產品開發的林英祥已經在業界小有聲名,於是,一個比皮爾斯伯里更知名的顧問公司博思艾倫漢密爾頓(Booz Allen Hamilton,底下簡稱博思艾倫)對他提出邀請,這次的機會比較不像「吃人頭路」,還帶有一點「技術股創業」的味道。
創業之路費思量
博思艾倫是全美第二大的諮詢公司(第一大是麥肯錫),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顧問公司之一。當時它旗下有三個部門,分別是管理諮詢(Management Consul...
推薦序
【推薦序】林英祥的志氣‧成就‧回饋――從屏東走向世界的精彩人生 / 高希均
(一)從屏東出發
半世紀前的同窗好友林英祥,又出版了第二本書,真為讀者高興。第一本書是三年前他自己寫的《從創新到暢銷:新產品上市成功的秘密》(二○一三年十一月,天下文化出版),得到了極大的迴響;這一本書是熊明德先生執筆,生動地描述英祥奮鬥的一生:從屏東鄉下的孩子,攀登到美國企業界與學府殿堂的優異經歷。
自己讀完全書,深受感動;又清晰地回到了一九五四到五八年,我們一起在台中省立農學院農業經濟系(現在是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讀書情景。再重溫那個年代,或許對當前年輕一代會產生一些激勵。
(二)半世紀前的台中農學院
半世紀前在台中農學院就讀,那裡沒有大樓,但擁有幾位大師,一大批農業科學的專家,近九百位求知欲強的青年,以及樸實寧靜的校園;在那個克難年代,是一個可以專心學習、磨礪志氣的環境。
農學院座落在有「文化城」之稱的台中市南郊,五百畝地的校區有農場、苗圃、實驗室、宿舍、餐廳。筆挺的椰林大道,穿越校園;左右兩旁是一排又一排木造的、矮矮的,有些東洋味的教室。除了一小幢灰色行政大樓,及頗為莊嚴的小禮堂,最吸引學生的就是規模較大但是藏書不多的兩層樓的圖書館,它是學生最常去的地方,「樸實」是校園最好的寫照。
這些青年學生,來自台灣各地。有的來學畜牧、森林,有的來學土壤、園藝,有的來學農化與農教;其中八十多位同學(分為兩班)大多來自北部,像我們一樣來學農業經濟。
在那國民所得不到一百美元,沒有電視、電腦及手機,我們除了專心讀書,一無所有;但這些年青人都胸懷壯志,也一無所懼。
那個年代學生的生活圈就在教室、圖書館、宿舍。有輛自行車是奢侈品。一個月的伙食費是一百二十元新台幣,一個禮拜才有一次葷菜,清寒家庭申請到一個月兩百元助學金,就可維持。
那些帶有大陸鄉音的老師,不論是那一門學科,我們都很幸運地受教於多位極負盛名的師長:教國文的徐復觀、英文的陳越梅、經濟學的劉道元、農業經濟的李慶麐、農業政策的張研田、農業合作的尹樹生、農業運銷的廖士毅等等。
從他們的教學中,可以歸納出老師們的一個結論:中國之窮,窮在農民;中國之弱,弱在農業;中國之貧,貧在農村。這使學生們立刻感受到自己的責任是「以農立國,振興農業」。「誠樸精勤」的校訓,是要這些十八歲左右的學生認真實踐的。
大三與大四那兩年,我們幾位同班及高班的學長,常常在一起高談闊論,都有「天下興亡」的使命感。三個暑假都隨教授到中南部及東部花蓮的農村做農家生計調查,在大四時還寫了近十萬字的農民收入報告。我被農民終年的辛勞感動,對他們的低收入感到不安。我已經在思維上變成了農村子弟。
我走出了眷村,與童年的江南,漸行漸遠;走進了農村,開始融入台灣的土地。眷村的清寒與農村的落後,必須尋找新的出路。
在圖書館研讀老師指定的英文材料裡,開始讀到「落後地區」、「經濟成長」、「貧窮的惡性循環」這些名詞,一門新的學科:「落後國家經濟學」(Economics of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經濟發展」(Economic Development),在一九五○年代中期的西方世界開始萌芽。從那時起開始嚮往修讀「經濟發展」。我知道:要使自己的國家擺脫貧窮,必須要先研究為什麼別的國家會富裕。一份助教獎學金,使我趕上了一九五九年南達科他州立大學的秋季入學。從此改變了我的一生。
(三)走向世界的精彩人生
英祥與我都被認為是班上的「好學生」,同在一九五八年畢業。因為他留在母校修完碩士,赴美後在明尼蘇達大學,又改修統計博士。這一轉變,使他在學術與事業上獲得了更大的成就。
在上一本他自己寫的書中,我推介過:
林英祥博士是以其深厚的統計學養及實務經驗,在美國產業界發展出了LIN Model――預測新產品能否暢銷的模式,獲得了國際產業界一致的肯定,公認為是業界奇才。
在台灣要加速進入世界市場,發展自有品牌的此刻,這本書可以做出關鍵性的貢獻。我要與華人世界的讀者,共同分享當年同窗這份榮耀。
這本十六章的新著,細緻地描繪了英祥在太平洋兩岸的精彩人生。我希望讀者,尤其年輕的一代,要學習林博士堅毅的志氣與創業的成就。
從政大陳春龍到母校黃炳文與萬鍾汶三位教授的三篇序言中,更可以體會到林博士對母校及對台灣的真誠回饋。
(作者為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推薦序】林英祥的志氣‧成就‧回饋――從屏東走向世界的精彩人生 / 高希均
(一)從屏東出發
半世紀前的同窗好友林英祥,又出版了第二本書,真為讀者高興。第一本書是三年前他自己寫的《從創新到暢銷:新產品上市成功的秘密》(二○一三年十一月,天下文化出版),得到了極大的迴響;這一本書是熊明德先生執筆,生動地描述英祥奮鬥的一生:從屏東鄉下的孩子,攀登到美國企業界與學府殿堂的優異經歷。
自己讀完全書,深受感動;又清晰地回到了一九五四到五八年,我們一起在台中省立農學院農業經濟系(現在是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系)讀書情...
作者序
越過山丘 / 熊明德
山丘的那頭,會看見什麼?在山丘這頭,我們能爬多高?能走多久?好奇的眼睛張望著,想探索的不只是這世界有多精彩,也是自己能走多遠的能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山丘,也都在嘗試越過。文藝復興時期的米開朗基羅也不例外。儘管雕刻了震爍古今的「大衛像」,儘管畫出了「最後的審判」,但當時的他並不知道後世將如何看待他的作品,以及他所代表的那個時代。他只是不斷的向前走,企圖攀越下一座山丘。
當時傳世百年以上的雕像,皆喜以大理石為塑材,而大理石雕刻的第一步,就是要用份量頗重的鐵鑿鎚斧先行敲擊,把雕刻「形象的本體」先塑形出來。根據史料記載,直到晚年,仍然有一股旺盛的力量驅使米開朗基羅創作,他經常徹夜奮力的以鐵擊石,不眠不休;鋼鐵與岩石碰撞的聲響,與他的呼喝聲共鳴成隆隆迴響,令旁人鎮夜難眠。
一以貫之的以生命創作,二十八歲的米開朗基羅雕刻出大衛像,在威尼斯藝文界與羅馬貴族間一夕成名。大家都好奇,年紀輕輕的米開朗基羅怎麼能雕刻出這麼好的作品?不習慣眾人簇擁追捧的他僅說了一句:「大衛本來就在那裡,我只是把多餘的部分去掉而已。」
把多餘部分去掉,這可能是每本書的作者感覺最苦惱的事,但這也是必須揮舞的鐵鑿鎚斧。每個人的人生都如此獨特,他與他所屬的世代與那個世代的價值觀盤根錯節,交織在他的際遇與命運裡,該說的沒說,就欠了脈絡的完整性;若絮絮叨叨的把一切都說完,大衛終究還是埋藏在大理石裡。
在這本書裡,我看到一種逝去的價值,這種價值若是只能在時間的流沙裡緩緩逝去,會讓我有一種手足無措的可惜。歲月就是這樣,不管你願不願意,它終究會帶著那些往事沉默而持續、緩慢卻堅決的離你而去。
逝去的價值終將逝去,但有什麼東西是應當留下來的?特別在這個當下,政府已經不再像過去一樣能夠輕言承諾,年輕人能夠單純相信,明天會是一個更好的未來。這一代年輕人感受到的困惑多於希望、酸多於甜、山丘多於越過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該停一下、想一下,在惶惶然找出路時,有什麼正在逝去的價值,是值得我們留存下來,對找到未來能有幫助的呢?
這本書就是這樣一個故事。這個人的名字你一定沒有聽過,但是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文理學院(College of Liberal Arts)創立一百三十五週年,選出一百三十五位校友以資紀念時,全亞洲只有兩人入選,這兩人都來自台灣,其中一位是中央銀行十三A總裁彭淮南。
有一個屏東來的窮學生,輾轉到美國讀書與創業,他研究的東西就是現在最紅的「大數據」。沒有代工廠、生產線與奈米製程,只靠著他發明的一條統計方程式(雖然他自己說是七千多條統計公式的組合),計算出比任何人都精準的預測,成為美國與全球的業界標準;財星五百大企業前十名中,有七個曾經是他的客戶,全球市占率最高達到百分之八十。他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四十位同事組成創業團隊,透過與不同企業的併購及合作,達成現在所謂的A輪、B輪與C輪募資,成為一個一千人的大企業,最後把公司賣給全球市調龍頭尼爾森時,交易價是一億美元。這一億美元是公元一九九八年的真金白銀,那時美國還沒開始亂印鈔票。
這個故事裡有幾個關鍵字。我們都以為「大數據」是未來主流,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原來五十幾年前就有人運用自如;我們都期望台灣企業能走出硬體代工模式,而這個故事創下的一億美元,可全是腦子裡的判斷,換句話說就是「智慧財產」的價值。
我們都知道台灣企業要更「國際化」,才能不畏紅潮來襲,這個故事裡的公司不只橫跨全球六十幾個國家,更與全球頂尖企業合作,以至於寶僑(P&G)、沃爾瑪(Walmart)、英特爾(Intel)、可口可樂(Coca-Cola)、聯合利華(Unilever)這些產業領袖,都要依循他的標準來開發新產品。
我們都希望年輕人「創業」不要只有小確幸,要有國際競爭力,這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在美國創業的台灣人,沒有金錢沒有背景,靠著腦中知識,創業第六年就拿到「全球第一」的市占率;在大型企業眼見有利可圖,紛紛成立自家部門搶進地盤,想要分一杯羹的洶湧波濤中,這套模式的市占率仍然節節升高,成為沿用至今的「業界標準」。這套模式早已不只是市調分析,台灣有個飲料品牌,按照這個模式開發新產品,推出後成為該品類十年銷售冠軍。
每個人面前都有山丘,都要越過。這本書寫的,就是一個人越過山丘的故事。他越過自己的限制,到了美國,到了事業高峰,打開眼界生活。回望曾經走來的路,是什麼力量扶持他越過山丘?你會發現有街坊鄰居,願意為了村子裡有孩子能出國讀書,大家湊錢買機票。你會看見一個窮孩子進了大學能夠吃飽,不只是學識上吃飽,而是肚子終於能吃飽。你會了解那時候的老師為什麼把每一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不只教知識,也教人格。你會聽見教堂裡英文查經班的讀書聲,以及那些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人生。你會認識一種父親,明知孩子在挨餓,對於公款還是一絲不苟,分文不取的風骨。他們代表舊時台灣的一種價值,那些價值支持著台灣人越過一座座山丘,走到今日;如今,這樣的價值正在逝去。
「大衛本來就在那裡」,另一種翻譯說米開朗基羅的意思是「大衛的靈魂(Spirit)在那當中」。雕像終將風化,最後留下的就是藝術所傳遞的靈魂。如果在那個時代,透過一代人的集體滋養,可以讓一個屏東來的孩子闖盪出這樣的人生,那麼我們是不是該留住些什麼,幫助這一代年輕人面對山丘時,不再望之彌高,困惑失措?這本書所試圖記憶的,就是那一代人靈魂裡的純潔與美好,以及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創造的價值。
我們之所以獨特,不在於我們做什麼,而在於我們是什麼。
他是林英祥,和他的學生一樣,我們都稱他林老師,一方面是尊敬,一方面也偷偷讓自己感覺比較年輕。
二○一六年七月於台北
越過山丘 / 熊明德
山丘的那頭,會看見什麼?在山丘這頭,我們能爬多高?能走多久?好奇的眼睛張望著,想探索的不只是這世界有多精彩,也是自己能走多遠的能耐。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山丘,也都在嘗試越過。文藝復興時期的米開朗基羅也不例外。儘管雕刻了震爍古今的「大衛像」,儘管畫出了「最後的審判」,但當時的他並不知道後世將如何看待他的作品,以及他所代表的那個時代。他只是不斷的向前走,企圖攀越下一座山丘。
當時傳世百年以上的雕像,皆喜以大理石為塑材,而大理石雕刻的第一步,就是要用份量頗重的鐵鑿鎚斧先行敲擊,把雕刻「...
目錄
推薦序
林英祥的志氣.成就.回饋――從屏東走向世界的精彩人生 高希均
作者序
越過山丘 熊明德
他們眼中的林英祥
老派的儒者 陳春龍
快樂是利他 黃炳文
每年返校的大學長 萬鍾汶
第一部 台灣囝仔出頭天
第一章 不只是隧道
第二章 不知名的河邊工寮
第三章 父親的預言
第四章 母親如星
第五章 貴人相助
第二部 走進美國夢的世界
第六章 加入皮爾斯伯里
第七章 巨人與創業者
第八章 併購是為全球化
第九章 時代創造人物
第十章 十年磨一劍
第十一章 尼爾森敲門
第十二章 瞄準新領域
第三部 不可預測的寫意人生
第十三章 暗夜桃花源
第十四章 法蘭西謬誤
第十五章 古怪私廚的小窗
第十六章 動齡即凍齡
後 記 回到茵夢湖畔 林英祥
推薦序
林英祥的志氣.成就.回饋――從屏東走向世界的精彩人生 高希均
作者序
越過山丘 熊明德
他們眼中的林英祥
老派的儒者 陳春龍
快樂是利他 黃炳文
每年返校的大學長 萬鍾汶
第一部 台灣囝仔出頭天
第一章 不只是隧道
第二章 不知名的河邊工寮
第三章 父親的預言
第四章 母親如星
第五章 貴人相助
第二部 走進美國夢的世界
第六章 加入皮爾斯伯里
第七章 巨人與創業者
第八章 併購是為全球化
第九章 時代創造人物
第十章 十年磨一劍
第十一章 尼爾森敲門
第十二章 瞄準新領域
第三部 不可預...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軟精裝頁數:320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