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330
優惠價:88 折,NT$ 290
本商品已絕版
最偉大的物理教師費曼博士,
這回要教你前所未見的學習訣竅和求學態度:
怎麼面對進來一流學校之後,不再名列前茅的事實?
要學好物理,必須先學會哪些數學知識和工具?
如何抓物理學講義的重點,如何解物理習題?
本書末尾還收錄了精選的基礎觀念習題與力學題庫。
你可以從這裡建立學習自信,學到解題訣竅,
再動手做習題,讓自己的物理功力更上層樓。
這四堂課是《費曼物理學講義》最精彩的遺珠,
增訂版新增三篇對作者群的訪談。
1961年,費曼在加州理工學院所開的大一物理課已接近第一學期的尾聲,他並沒打算再趕進度,
而是花了三堂課和學生談談求學的態度和方法。
他向學生開示了:怎麼面對進來一流學校之後,不再名列前茅的事實;要學好物理,必須先學會哪些數學知識和工具;更重要的是,費曼還示範給學生看——
如何抓物理學講義的重點,如何解物理習題!
接下來是一堂談到「慣性導引」的課。
這些就是費曼認為「不幸被遺漏掉」的四堂課。
本書最後還精選了一些當初為《費曼物理學講義》而設計的習題,特別是與基礎觀念與力學有關的題目,「在數字或分析上都很單純,但在內涵上卻是深刻且有啟發性」。
這本《費曼物理學訣竅》內容更基礎,主題更實用,從中學生到研究生都會受用無窮。我們可以從書中感受到,費曼確實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
作者簡介:
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
1918年生於紐約州的一個小鎮法洛克衛。1939年於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進入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1942年獲頒博士學位並開始進行研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畫,196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1988年2月15日,與癌症搏鬥十年後與世長辭。費曼先生是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更是二十世紀最傑出、也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
麥可‧高利伯(Michael A. Gottlieb)
電腦程式設計師,與拉夫‧雷頓合作讓《費曼物理學講義》遺漏的四堂課重新問世。
拉夫‧雷頓(Ralph Leighton)
傳記作家,也是《費曼物理學講義》作者之一羅伯‧雷頓(Robert Leighton)的兒子。
譯者簡介:
師明睿
1940年生於四川成都,九歲時隨父母來台。省立新竹中學及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畢業,赴美進修後,獲得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生物化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去加拿大定居,一度擔任賽門佛瑞哲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生物系講師。隨後棄筆務農,致力於推廣洋菇產業。1992年回國之後,先後在衛生署預防醫學研究所、中研院生醫所及生農所籌備處從事研究,參與台灣疫苗政策評估規劃、日本腦炎新款疫苗研發,以及中草藥金線蓮藥理之動物研究。
暇時嘗從事自由翻譯工作。譯作有《費曼的6堂Easy物理課》、《費曼的6堂Easy相對論》、《觀念物理III:物質三態.熱學》、《夸克仙蹤》、《微積分之屠龍寶刀》、《微積分之倚天寶劍》、《看漫畫,學遺傳》、《複製人的迷思》、《費曼的主張》、《萬物簡史I~IV》、《費曼物理學講義I》(第1、2冊)、《費曼物理學訣竅》(皆為天下文化出版)。
高涌泉/審訂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物理博士。現任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專長為場論與粒子物理,認為量子力學是最奇妙的學問。喜歡柏拉圖、達爾文、愛因斯坦、費曼、魯迅的作品,也喜歡看各式各樣的電影與棒球比賽。除了學術論文以外,著有《另一種鼓聲:科學筆記》、《武士與旅人:續科學筆記》。譯作有《費曼物理學講義III》(第1~3冊)。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初版序】重建四堂費曼物理課
我生平第一次聽到理查‧費曼跟拉夫‧雷頓的名字是在1986年,透過他們很有娛樂性的一本書《別鬧了,費曼先生!》。十三年後,我在一個派對上遇到拉夫,我們一見如故,成了好朋友。接下來的一年裡,我們合作設計了一種紀念費曼的夢想郵票。2 其間拉夫不斷給我一些費曼寫的或是有關費曼事蹟的書籍叫我去看,甚至包括了一本《費曼計算學講義》3 (由於我是個電腦程式設計師)。書中對於量子計算的討論,讓我的眼界為之大開,但是由於我以往未學過量子力學,讀起來非常吃力,不太能瞭解其中論證的過程。
為此拉夫建議我去讀讀《費曼物理學講義》的第III卷,也就是量子力學的部分,我聽了他的話,卻發現該冊的頭兩章,來自第I卷的第37、38章,所以,我老得回頭去翻第I卷,尋找一些名詞的出處跟意義,而不能直接就將第III卷一章接著一章讀。於是我決定要從頭到尾把這整套書讀一遍,我決心要學一些量子力學!
但過了一陣子,原先想要學量子力學的目的卻成了次要的事,原因是我開始從頭閱讀後,很快就被費曼的世界所吸引,覺得根本用不著為了任何原因,學習物理的本身就趣味無窮,也就是說,我是完全給迷住啦!在差不多讀完第I卷的前半部時,我暫時擱下程式設計工作,跑到中美洲哥斯大黎加的鄉下去隱居了六個月,以便能把全部時間都花在讀這套講義上。
在閉門讀書的這段日子裡,我每天下午自修一堂新課,並把遇到的物理問題弄清楚,次日早晨,我把昨天的功課再拿出來複習、校對一遍。那時我人雖在國外,但一直以電子郵件跟拉夫保持聯繫。我告訴他,我發現第I卷偶爾也有一些錯誤,他鼓勵我把那些錯誤記錄下來。這件事不麻煩,因為第I卷的錯誤非常少。然而當我繼續閱讀第II、III卷時,我失望的發現,錯誤愈來愈多。最後,我從整套講義裡面一共整理出170多個錯誤。拉夫跟我都相當驚訝:怎麼可能有這麼多的錯誤,在過去這麼長的時間裡都被人忽略了?我們決定在下一次改版時,要設法把它們改正過來。
同時,我在費曼所寫的自序中,注意到一小段頗堪玩味的話:「至於書中沒有專門探討如何解題的演講,是因為課程中本來就有演習課,雖然我的確在第一年課程裡用了三堂課來講解如何解題,但它們沒有被收錄進書內。另外還有一堂課談到慣性導引,照理應該是放在旋轉系統那一講的後面,卻不幸被遺漏掉了。」
於是我就想,何不重建那四次演講的紀錄?如果內容有趣的話,可以提交加州理工學院跟艾迪生.維斯理出版社,讓他們發行一套更為完整、而錯誤都已更正的新版本。
但是我必須先找出那幾回失蹤的演講,而我人還在哥斯大黎加!那幾次演講的筆記藏身於拉夫父親的辦公室或加州理工學院的檔案室裡某個地方,拉夫運用了一些推理邏輯跟偵查的本事,總算把那幾次演講的筆記找了出來。另外他還找到了那些演講的錄音帶。等我回到加州後,為了查閱早年版本的勘誤表而到加州理工學院檔案室去,卻碰巧在一個裝著各種底片的盒子裡面,意外發現了(早以為弄丟了的)這幾次演講課堂上黑板的相片。
費曼遺產的繼承人慷慨允許我們使用這些找到的資料,再加上當初《費曼物理學講義》的三位作者中,如今碩果僅存的山德士(Matthew Sands)惠予一些有用的耳提面命,於是拉夫跟我合作,把複習課三個講次中的第二講重新整理出來後當作樣本,把它和我的那份勘誤表一起呈送給加州理工學院跟艾迪生.維斯理出版社。
艾迪生.維斯理很興奮的接受了我們的想法,但是加州理工學院的最初反應有些疑慮。於是拉夫跑去請當時在加州理工學院擔任理論物理費曼講座教授的索恩(Kip Thorne)幫忙,終於索恩出面斡旋,取得了各有關方面的共識,索恩還很慷慨的自願花時間監督我們的工作。由於加州理工學院院方基於歷史因素的考量,不願意更動現存的那三卷講義,於是拉夫建議讓遺漏的四次演講單獨成冊,這就是本書的起源,本書將和一套全新的《費曼物理學講義》修訂版(即2010年的千禧年版)一併出版,此修訂版會把我以及其他讀者所發現的錯誤都更正過來。
山德士回憶錄
在我們致力於重建那四堂演講的過程中,拉夫和我遇到了許多問題,我們覺得非常幸運有山德士教授來解答我們的問題。當年要出版《費曼物理學講義》這套書的大膽構想就是山德士首先提出來的。我們驚訝的發現,《費曼物理學講義》起源的故事還鮮為人知。因而我們體認到這次安排出書,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對此遺憾可以略做一些彌補。山德士教授慨然應允為我們這本附錄寫一篇有關《費曼物理學講義》由來的回憶錄。
四堂演講
我們從山德士得知:1961年12月,費曼在加州理工學院所開的大一物理課已接近第一學期4 的尾聲,參與課程設計的教授們決定,在期末考之前幾天,還要把新材料教給學生,實在對學生太不公平。所以在考前一週,費曼講了三堂複習課,學生可以自己選擇要不要出席,這三堂課不會提到任何新題材,這幾堂課的目的是要幫助班上學習上發生了困難的同學,所以重點在於瞭解跟解決物理問題的各種技巧。
費曼在課堂上所舉的範例中,有一些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包括拉塞福(Ernest Rutherford)發現原子核,及測定π介子(pi meson)質量的故事。費曼並以他特有對人性的洞察力,討論了另一類問題的答案,這一種問題對他大一班上起碼一半的學生來說,和物理問題是一樣重要的:那就是當你發現自己的分數比全班平均低的時候,心情上應如何自處。
第四堂演講題目為〈動力學效應及其應用〉,是在寒假結束、學生剛回到學校之後講的,就是第二學期剛開始的時候。依照原先的安排,它應該是第21堂課,目的是要在第18到20堂課、一連三堂有關各種轉動的艱深理論探討之後,讓大家喘一口氣,上一堂「純屬娛樂」的課,讓學生看看一些來自轉動的有趣應用跟現象。該演講大半都在討論1962年時、尚屬相當新穎的科技:實用慣性導引。剩下的時間則是討論來自轉動的一些自然現象,而且這部分提供了一個線索可以告訴我們,為什麼費曼要說《費曼物理學講義》沒有收錄此一講次是件「很不幸」的事情。
演講之後
每堂課當費曼演講完畢之後,通常他都會讓麥克風開著。這個習慣提供給我們相當獨特的機會,去聆聽費曼如何跟大學部學生互動的實情。這本書裡舉了一個例子是〈動力學效應及其應用〉演講之後的錄音,這段錄音特別值得注意,原因是它討論了1962年的實時計算(real-time computing)在方法上從類比方法到數位方法的最初轉型。
習 題
在計畫進行之中,拉夫重新聯繫了他父親生前好友兼同事的沃革特(Rochus Vogt),沃革特很慈藹的給了我們他的許可,重行出版《普通物理學習題》(Exercises in Introductory Physics)中的習題與解答,這本書還是1960年代,由羅伯‧雷頓(Robert Leighton)和沃革特特地為了《費曼物理學講義》而編著的。由於篇幅有限,我只選擇了第I卷第1章到第20章的習題(也就是〈動力學效應及其應用〉之前的課程素材),我偏好選擇——套用羅伯‧雷頓的說法——「在數字或分析上都很單純,但在內涵上卻是深刻且有啟發性」的題目。
網 站
如果讀者們希望知道更多有關本書跟《費曼物理學講義》的訊息,歡迎光臨www.feynmanlectures.info網站。
高利伯(Michael Gottlieb)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8折26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1 |
4折 | 2 |
5折 | 5 |
7折以上 | 0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優惠價: 88 折, NT$ 290 NT$ 330
本商品已絕版
最偉大的物理教師費曼博士,
這回要教你前所未見的學習訣竅和求學態度:
怎麼面對進來一流學校之後,不再名列前茅的事實?
要學好物理,必須先學會哪些數學知識和工具?
如何抓物理學講義的重點,如何解物理習題?
本書末尾還收錄了精選的基礎觀念習題與力學題庫。
你可以從這裡建立學習自信,學到解題訣竅,
再動手做習題,讓自己的物理功力更上層樓。
這四堂課是《費曼物理學講義》最精彩的遺珠,
增訂版新增三篇對作者群的訪談。
1961年,費曼在加州理工學院所開的大一物理課已接近第一學期的尾聲,他並沒打算再趕進度,
而是花了三堂課和學生談談求學的態度和方法。
他向學生開示了:怎麼面對進來一流學校之後,不再名列前茅的事實;要學好物理,必須先學會哪些數學知識和工具;更重要的是,費曼還示範給學生看——
如何抓物理學講義的重點,如何解物理習題!
接下來是一堂談到「慣性導引」的課。
這些就是費曼認為「不幸被遺漏掉」的四堂課。
本書最後還精選了一些當初為《費曼物理學講義》而設計的習題,特別是與基礎觀念與力學有關的題目,「在數字或分析上都很單純,但在內涵上卻是深刻且有啟發性」。
這本《費曼物理學訣竅》內容更基礎,主題更實用,從中學生到研究生都會受用無窮。我們可以從書中感受到,費曼確實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
作者簡介:
理查.費曼(Richard Feynman)
1918年生於紐約州的一個小鎮法洛克衛。1939年於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進入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1942年獲頒博士學位並開始進行研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畫,196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1988年2月15日,與癌症搏鬥十年後與世長辭。費曼先生是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更是二十世紀最傑出、也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
麥可‧高利伯(Michael A. Gottlieb)
電腦程式設計師,與拉夫‧雷頓合作讓《費曼物理學講義》遺漏的四堂課重新問世。
拉夫‧雷頓(Ralph Leighton)
傳記作家,也是《費曼物理學講義》作者之一羅伯‧雷頓(Robert Leighton)的兒子。
譯者簡介:
師明睿
1940年生於四川成都,九歲時隨父母來台。省立新竹中學及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畢業,赴美進修後,獲得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生物化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去加拿大定居,一度擔任賽門佛瑞哲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生物系講師。隨後棄筆務農,致力於推廣洋菇產業。1992年回國之後,先後在衛生署預防醫學研究所、中研院生醫所及生農所籌備處從事研究,參與台灣疫苗政策評估規劃、日本腦炎新款疫苗研發,以及中草藥金線蓮藥理之動物研究。
暇時嘗從事自由翻譯工作。譯作有《費曼的6堂Easy物理課》、《費曼的6堂Easy相對論》、《觀念物理III:物質三態.熱學》、《夸克仙蹤》、《微積分之屠龍寶刀》、《微積分之倚天寶劍》、《看漫畫,學遺傳》、《複製人的迷思》、《費曼的主張》、《萬物簡史I~IV》、《費曼物理學講義I》(第1、2冊)、《費曼物理學訣竅》(皆為天下文化出版)。
高涌泉/審訂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物理博士。現任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專長為場論與粒子物理,認為量子力學是最奇妙的學問。喜歡柏拉圖、達爾文、愛因斯坦、費曼、魯迅的作品,也喜歡看各式各樣的電影與棒球比賽。除了學術論文以外,著有《另一種鼓聲:科學筆記》、《武士與旅人:續科學筆記》。譯作有《費曼物理學講義III》(第1~3冊)。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初版序】重建四堂費曼物理課
我生平第一次聽到理查‧費曼跟拉夫‧雷頓的名字是在1986年,透過他們很有娛樂性的一本書《別鬧了,費曼先生!》。十三年後,我在一個派對上遇到拉夫,我們一見如故,成了好朋友。接下來的一年裡,我們合作設計了一種紀念費曼的夢想郵票。2 其間拉夫不斷給我一些費曼寫的或是有關費曼事蹟的書籍叫我去看,甚至包括了一本《費曼計算學講義》3 (由於我是個電腦程式設計師)。書中對於量子計算的討論,讓我的眼界為之大開,但是由於我以往未學過量子力學,讀起來非常吃力,不太能瞭解其中論證的過程。
為此拉夫建議我去讀讀《費曼物理學講義》的第III卷,也就是量子力學的部分,我聽了他的話,卻發現該冊的頭兩章,來自第I卷的第37、38章,所以,我老得回頭去翻第I卷,尋找一些名詞的出處跟意義,而不能直接就將第III卷一章接著一章讀。於是我決定要從頭到尾把這整套書讀一遍,我決心要學一些量子力學!
但過了一陣子,原先想要學量子力學的目的卻成了次要的事,原因是我開始從頭閱讀後,很快就被費曼的世界所吸引,覺得根本用不著為了任何原因,學習物理的本身就趣味無窮,也就是說,我是完全給迷住啦!在差不多讀完第I卷的前半部時,我暫時擱下程式設計工作,跑到中美洲哥斯大黎加的鄉下去隱居了六個月,以便能把全部時間都花在讀這套講義上。
在閉門讀書的這段日子裡,我每天下午自修一堂新課,並把遇到的物理問題弄清楚,次日早晨,我把昨天的功課再拿出來複習、校對一遍。那時我人雖在國外,但一直以電子郵件跟拉夫保持聯繫。我告訴他,我發現第I卷偶爾也有一些錯誤,他鼓勵我把那些錯誤記錄下來。這件事不麻煩,因為第I卷的錯誤非常少。然而當我繼續閱讀第II、III卷時,我失望的發現,錯誤愈來愈多。最後,我從整套講義裡面一共整理出170多個錯誤。拉夫跟我都相當驚訝:怎麼可能有這麼多的錯誤,在過去這麼長的時間裡都被人忽略了?我們決定在下一次改版時,要設法把它們改正過來。
同時,我在費曼所寫的自序中,注意到一小段頗堪玩味的話:「至於書中沒有專門探討如何解題的演講,是因為課程中本來就有演習課,雖然我的確在第一年課程裡用了三堂課來講解如何解題,但它們沒有被收錄進書內。另外還有一堂課談到慣性導引,照理應該是放在旋轉系統那一講的後面,卻不幸被遺漏掉了。」
於是我就想,何不重建那四次演講的紀錄?如果內容有趣的話,可以提交加州理工學院跟艾迪生.維斯理出版社,讓他們發行一套更為完整、而錯誤都已更正的新版本。
但是我必須先找出那幾回失蹤的演講,而我人還在哥斯大黎加!那幾次演講的筆記藏身於拉夫父親的辦公室或加州理工學院的檔案室裡某個地方,拉夫運用了一些推理邏輯跟偵查的本事,總算把那幾次演講的筆記找了出來。另外他還找到了那些演講的錄音帶。等我回到加州後,為了查閱早年版本的勘誤表而到加州理工學院檔案室去,卻碰巧在一個裝著各種底片的盒子裡面,意外發現了(早以為弄丟了的)這幾次演講課堂上黑板的相片。
費曼遺產的繼承人慷慨允許我們使用這些找到的資料,再加上當初《費曼物理學講義》的三位作者中,如今碩果僅存的山德士(Matthew Sands)惠予一些有用的耳提面命,於是拉夫跟我合作,把複習課三個講次中的第二講重新整理出來後當作樣本,把它和我的那份勘誤表一起呈送給加州理工學院跟艾迪生.維斯理出版社。
艾迪生.維斯理很興奮的接受了我們的想法,但是加州理工學院的最初反應有些疑慮。於是拉夫跑去請當時在加州理工學院擔任理論物理費曼講座教授的索恩(Kip Thorne)幫忙,終於索恩出面斡旋,取得了各有關方面的共識,索恩還很慷慨的自願花時間監督我們的工作。由於加州理工學院院方基於歷史因素的考量,不願意更動現存的那三卷講義,於是拉夫建議讓遺漏的四次演講單獨成冊,這就是本書的起源,本書將和一套全新的《費曼物理學講義》修訂版(即2010年的千禧年版)一併出版,此修訂版會把我以及其他讀者所發現的錯誤都更正過來。
山德士回憶錄
在我們致力於重建那四堂演講的過程中,拉夫和我遇到了許多問題,我們覺得非常幸運有山德士教授來解答我們的問題。當年要出版《費曼物理學講義》這套書的大膽構想就是山德士首先提出來的。我們驚訝的發現,《費曼物理學講義》起源的故事還鮮為人知。因而我們體認到這次安排出書,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對此遺憾可以略做一些彌補。山德士教授慨然應允為我們這本附錄寫一篇有關《費曼物理學講義》由來的回憶錄。
四堂演講
我們從山德士得知:1961年12月,費曼在加州理工學院所開的大一物理課已接近第一學期4 的尾聲,參與課程設計的教授們決定,在期末考之前幾天,還要把新材料教給學生,實在對學生太不公平。所以在考前一週,費曼講了三堂複習課,學生可以自己選擇要不要出席,這三堂課不會提到任何新題材,這幾堂課的目的是要幫助班上學習上發生了困難的同學,所以重點在於瞭解跟解決物理問題的各種技巧。
費曼在課堂上所舉的範例中,有一些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包括拉塞福(Ernest Rutherford)發現原子核,及測定π介子(pi meson)質量的故事。費曼並以他特有對人性的洞察力,討論了另一類問題的答案,這一種問題對他大一班上起碼一半的學生來說,和物理問題是一樣重要的:那就是當你發現自己的分數比全班平均低的時候,心情上應如何自處。
第四堂演講題目為〈動力學效應及其應用〉,是在寒假結束、學生剛回到學校之後講的,就是第二學期剛開始的時候。依照原先的安排,它應該是第21堂課,目的是要在第18到20堂課、一連三堂有關各種轉動的艱深理論探討之後,讓大家喘一口氣,上一堂「純屬娛樂」的課,讓學生看看一些來自轉動的有趣應用跟現象。該演講大半都在討論1962年時、尚屬相當新穎的科技:實用慣性導引。剩下的時間則是討論來自轉動的一些自然現象,而且這部分提供了一個線索可以告訴我們,為什麼費曼要說《費曼物理學講義》沒有收錄此一講次是件「很不幸」的事情。
演講之後
每堂課當費曼演講完畢之後,通常他都會讓麥克風開著。這個習慣提供給我們相當獨特的機會,去聆聽費曼如何跟大學部學生互動的實情。這本書裡舉了一個例子是〈動力學效應及其應用〉演講之後的錄音,這段錄音特別值得注意,原因是它討論了1962年的實時計算(real-time computing)在方法上從類比方法到數位方法的最初轉型。
習 題
在計畫進行之中,拉夫重新聯繫了他父親生前好友兼同事的沃革特(Rochus Vogt),沃革特很慈藹的給了我們他的許可,重行出版《普通物理學習題》(Exercises in Introductory Physics)中的習題與解答,這本書還是1960年代,由羅伯‧雷頓(Robert Leighton)和沃革特特地為了《費曼物理學講義》而編著的。由於篇幅有限,我只選擇了第I卷第1章到第20章的習題(也就是〈動力學效應及其應用〉之前的課程素材),我偏好選擇——套用羅伯‧雷頓的說法——「在數字或分析上都很單純,但在內涵上卻是深刻且有啟發性」的題目。
網 站
如果讀者們希望知道更多有關本書跟《費曼物理學講義》的訊息,歡迎光臨www.feynmanlectures.info網站。
高利伯(Michael Gottlieb)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3折 | 1 |
4折 | 2 |
5折 | 5 |
7折以上 | 0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8折26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