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可以一輩子,不會有任何創傷。
當我們來到這世間,為了存活下去,從小就會在大腦裡,安裝許多偏離現實的求生本能程式,包括自私、逃避、合理化等等。
如果你成人後,再習慣性地使用這些程式,來認知現實世界,你得到的回應必然和你的妄想,有很大的落差。
這些落差,我稱之為「功課」,很多人卻稱之為「創傷」。
作家吳九箴認為:「如果你沒有辦法察覺,你所焦慮的,不是創傷,而是功課,那麼,你就不會看見自己內心的那個無底洞。」
為了讓讀者脫離「大腦製造出的苦」,並看清「內心的無底洞」,作家吳九箴,凝結了數十年靜心觀照的體悟,完成本書,希望透過本書,讓讀者能無負擔的吸收「靜心觀照」的精華,進而靠自己的力量,深入洞察內心,勇敢面對自己的「煩憂焦慮」,開啟「覺察的力量」,感受原本就存在自身的深層平靜。
此外,作家吳九箴更在本書提出嶄新的觀點:「快樂像羽毛,是無法追求的。沒有離苦,所有的快樂,都只是自欺欺人的假象」,大幅顛覆「快樂」的刻板印象。
其實,就算你現在深受複雜的人際困擾、每天上班都得面對繁雜的待辦事項、每個月有一堆待繳的帳單及債務,甚至身陷病痛的折磨,但,只要你願意修改「大腦的參數」,你就可以放下心中的負累,全然地享受每個片刻。
本書特色
【特色一】本書是作家吳九箴的精心力作,本書文字流暢、淺顯易懂,讓你從深層看透人性,作者的文字,時而療癒溫暖、時而當頭棒喝,使你透過一個個跌宕起伏的故事,洞穿人性,進而看清自己的現實處境。
【特色二】作家吳九箴提出「在紅塵中修行」的概念,讓背負職場壓力、房貸、車貸的你,有依循的準則,當你一次次經歷現實的考驗,並隨著本書文字「靜心觀照」,你就能找回內心「原本就具有的平靜」。其實,你不必跑到深山、國外,你的辦公室,就是「最適合你」的修行道場。
【特色三】在功利導向的現代社會,媒體時常播送上流社會、明星藝人的華麗生活,讓現代人容易落入「比較」的陷阱,更因此陷入「痛苦、焦慮的漩渦」,作家吳九箴在本書揭露大腦的「切片」傾向,顛覆你對人生的舊有觀念,逃脫「切片陷阱」。
【特色四】本書特別收錄「吳九箴語錄」,讓你看透人生苦厄:
●所謂的困境指數,是客觀事件為1,負面心情為0到10相乘,由認知參數調製出來的心境。當你極度悲觀,你的困境指數就是1X9=9。
當你有這樣的覺知,即使遭遇令人沮喪的事件,也可以不讓自己陷入被悲觀情緒放大的不安和恐懼。
如果你懂得把自己的心情參數,設定成快樂模式,當你遇到工作上的不順心,就可以乘出大事化小的心境。
●悔恨,是你下次面臨挑戰和困境時,能否做出最佳決策的最大障礙。如果你每次做錯決定,沒有儘快處理悔恨的負能量,一旦累積到最高點,日後你將會被長年積壓下來的負能量,炸到粉身碎骨。
●你對他人而言,等於是他人手上的名牌包,沒事就沒事,一旦有事危及他的生死存亡,他必然會以自己的利益為第一考量,手上的身外之物,能賣就賣,不能賣就丟,先活下去是最重要的,除非你對他的生存和利益,還有利用價值。
●人跟人的因緣,如果沒有互相付出,互相充電,那麼,單方面付出的因緣,本質上就是鏡花水月,你的多情,只是讓自己藉著為別人付出,來填滿心中愧疚或不安的自殺行為。
●如果你苦怕了,不妨試著修改對時間的認知參數,任何事不要執著於當下,當你用季為單位來看那些事,連看七或八個季節,或看三到五年,你會發現,你實在沒有必要,為了一時片刻的苦或美好,棄守整個人生。
作者簡介:
【自力覺醒】推廣者/吳九箴
台灣嘉義人,最怕習性和業力,因此,每日三省吾身外,還要九箴吾心。
從不認為物質只是物質,相信「萬物有靈」,深感人生是苦,卻發現很多人在苦海中甘之如飴。
最喜歡與釋迦牟尼和老子聊天,偶爾也和科學家及禪師談論「金剛經」。
曾任記者及專欄作者,目前致力推廣「自力覺醒」運動,以及「人本自然」式的以人性和自然為本的修行。
著有:《吳九箴‧覺語錄》、《煩惱像洋蔥,最裡面是空》、《人性,是沒有文字的佛經》、《佛說:你無法真正占有一個人》、《心經只是一包速食麵》、《其實,我不是我,你也只是一朵雲》、《平靜的價格》、《覺醒2.0》、《當你接受自己,人生才真正開始》、《煩燒城中,盡是任性小孩》、《你的寂寞,是沒有鑰匙的鎖》、《其實,你和你的煩惱都不存在》、《你可以成佛,卻不能成為悉達多》、《其實,我們都只是宇宙中的泡沫》、《你和佛陀之間,只隔著一條線》、《不想當人,就別想成佛》、《其實,佛不是佛,你也不是你》、《當佛陀也要繳信用卡債》及《世界末日來不來,由你的信念決定》等,讀者眾多,遍及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大陸等地區。
歡迎加入作者Facebook:吳九箴
讀者如有任何指教,請寫信至電子信箱:karmaismirror@gmail.com
章節試閱
每個人在別人心裡,都是有價值的「身外之物」
長久以來,讀者來信問的問題中,人際關係方面一直占有很高的比例。
除了男女感情外,同事朋友間的相處和糾紛,是最多的,再來才是家人和親戚間的問題。
我說過,除非你住在孤島或深山裡,否則,如何和人相處,是一輩子的功課。
包括我在內,我的長期觀照歷程中,最耗我能量的,也是人際關係的問題。
畢竟,自我的修正和學習不難,但別人的認知和想法,是我無法改變的,所以我才說,一切隨緣不強求,因為,人跟人的緣分,往往是由無明的一方決定。
我常去的一家理髮店裡,有一位年近三十卻還在當助理的女孩,大家都叫她安安。
安安在工作上很勤奮又熱心,不管店裡來的是小朋友或老人家,她總是笑著接待,很有耐心的服務他們。
在我們這群老客人眼中,安安是個鎮店之寶,有安安在,我們就覺得很安心。
有一天,我的設計師告知下周他們要休三天,因為店裡辦員工旅遊,我笑著說他們很幸福。
然而,到了旅遊當天,他們的店竟然沒有關,還留著老闆娘和安安繼續營業。
看著安安一個人忙進忙出,我問老闆娘為何獨留安安在這裡忙成這樣?
老闆娘小聲說,安安得罪了全店的同事,尤其是那幾個設計師,所以大家要藉這次旅遊,好好教訓她。
我看著安安滿頭大汗的幫客人按摩洗頭,心想她應該待不久了。
幾天後,我到附近超商買東西,卻看到安安一個人坐在超商騎樓前的花台,滿臉愁容。
原來,她今天被開除了,她自認沒有做錯什麼,但所有設計師聯手要脅老闆娘,如果不開除她,就一起罷工或集體跳槽。
我看她年紀也不小了,做人也不錯,到底是什麼事,惹得設計師們要聯手趕走她?
當天,我也坐在花台和她聊了許久,我才知道,原來她的問題在於嘴巴亂說話。
或許安安自認為做人直率,有話就說,就是她的風格,儘管有人不喜歡,但喜歡她的人自然會覺得是優點。
但她很離譜的是,竟然把同事們私底下聊天的事,在店裡大聲嚷出來。
此外,幾個設計師和助理間的感情糾紛,或是某個設計師私生活很亂,喜歡上網找炮友之類的,她竟然逢人就說。
連我也聽過她的爆料,我還曾告誡她不要亂說話,但沒想到事情變得如此嚴重。
難怪,她三十了還在當助理,因為沒有設計師願意帶她。
難怪,她沒有什麼知心朋友,因為大家都怕跟她吐苦水的心事,哪一天又變成公開直播的八卦。
她哭著說,她只是想要真心交朋友,她真的很寂寞,她想只要付出真心,無話不說,就能交到好朋友,沒想到她的直率,害她連個朋友都沒有,人人都排擠她,現在連工作也沒有了。
我要她將心比心,如果人家把她的心事和私生活都說出去,她會做何感想?
她說:「這次學到教訓了,但以後要如何做,才能不再讓人討厭,讓人真心把我當好朋友?」
我告訴她,每個人在別人心裡,都是有價值的「身外之物」。
如果她能把嘴巴看緊,真心為對方著想,在人家需要幫助時,不吝伸出援手,如果有緣,人家會把她當成「鑽石」。
次者,雖然無緣和對方成為自己人,但只要她和對方沒有利益衝突,也不去傷害人家,平時互動良好,偶爾聚會或活動她也夠隨和,那麼,人家至少會把她當成「水晶球」。
雖然「水晶球」的價值沒有「鑽石」高,但賞心悅目,放在角落也不礙眼,或許到了節日,人家還會邀她來裝飾場面,充個人場。
再來,價值最低的就是號稱山寨版水晶的「玻璃球」了。
本來,因為她的勤勞服務好,對店裡業績有幫助,人家沒事也不會去整她,但因她嘴巴不牢,人家只會假裝把她當成水晶球級的朋友,平時還會虛情假意的和她噓寒問暖。
然而,她又無明地處處傷到人家死穴,人家當然寧可把她這顆廉價的「玻璃球」砸碎,讓她被玻璃碎片割得滿身傷,也在所不惜。
她聽了,喃喃自語地說:「原來我只是顆玻璃球。」她沉思了幾秒又問:「那麼,我要如何成為水晶球或鑽石?」
我說,先把腦子裡那個「率直做自己」的錯誤認知刪掉,改成「將心比心」,再把嘴巴管牢,不要再去傷害人家,至少就能成為正版的水晶球。
接下來,要開始學習反省,反省自己是否又戳人家痛處,反省是否沒有考慮到人家的難處。
如果能不停反省,長久下來就能看清,人家其實和她一樣,都渴望有真心朋友,但又怕被人家傷害。
如果能看到這個層次,就能貼心地去為人家著想,而不是只是利用人家,玩那些虛情假意的交際遊戲,那麼,對方必然也會把她當成無價的「鑽石」,細心呵護這段緣分。
老實說,當我進入深度觀照時,我總會想起年輕時,也曾在無明狀態中,不自覺地傷害朋友或同事。
即使是十幾二十年前的事,但靜心觀照卻可以超越時間軸,讓過去已久的每個當下,如VR般地重演,讓所有細節歷歷在目。
我也曾沒有站在對方立場,說了不該說的話。
我也曾沒有顧及人家的苦衷,一味地指責對方的不是,硬是把鑽石級的好緣分拆掉。
沒錯,我也曾經是那個無明的一方。
安安也是,或許店裡的同事,也有潛在的有緣人,想把她當成好朋友,是安安的無明,讓許多善緣提早夭折。
我說過,緣分就是你需要的我剛好有,我要的你願意付出,如此而已。
即使如此,兩個人可以建立起互相信任的關係,可以相處自在,互相傾訴心事,沒有任何利益考量,不用擔心被出賣,這就是鑽石級的殊勝因緣了。
當然了,我不是主張人人都要放棄自我,戴上假面具去討好身邊的同事朋友或上司客戶。
我想說的,是要大家不要忘了,我們活在這個到處都是人的世界,尤其我們活在這個商業社會,為了生存,人人都必須互相合作,才能安穩過日子。
既然你和大家都是人,都想生存,也都想要有歸屬感,何不將心比心,把自己大腦裡的「錯誤認知」修正,不再以傷害別人來支撐自己的生存感,同樣的,別人也會以同樣的認知,來回報你的。
說難聽一點,從實相來看,除了願意為你無條件犧牲的家人之外,在社會中,在職場裡,每個人在別人心裡,都只是個有價值的「身外之物」。
所謂的身外之物,是指當彼此沒有利益衝突,人家是願意和你往來交際的。這時,你對於他人而言,等於是他人手上的寶石戒指或名牌包,沒事就沒事,一旦有事危及他的人身安全或生死存亡,他必然會先以自己的利益為第一考量,當然了,手上的戒指手錶或包包等身外之物,能賣就賣,不能賣就丟,先活下去是最重要的,除非你對他的生存和利益,還有利用價值。
因此,有緣和某人成為朋友或摯友,就心存感恩地珍惜吧!
但也不要妄想人家會為了你無條件付出,為你犧牲奉獻不求回報。
話說回來,你在朋友心中是鑽石、水晶球或玻璃球?你自己應該最清楚。
相對的,你也不妨靜下心來問自己,現在你心中有幾個鑽石級朋友?
老實說,這種知己不用多,兩三個足矣,畢竟人生難逢知己,可遇不可求。
倒是你要清點一下,自己的水晶球和玻璃球朋友,各占多少比例。如果你身邊都是玻璃球級的朋友,那麼,你真該好好反省,自己到底哪裡很「無明」,才會在不知不覺間,拆掉許多好因緣,讓自己在心情最低潮時,找不到人傾訴心事,或在急診室時,電話不知要打給誰。
或許你覺得我很勢利和殘忍,把人跟人的關係,說成互相利用的交易。
但這是實相,雖然殘酷又傷人。
總之,活在這世間,我們都需要許多「身外之物」來做功課。在你大徹大悟,真正離苦得樂前,我們的功課就是去用心經營,那些我們無法逃避的感情、人際關係、健康和財務。
所謂的功課和修行,內容就是這麼務實的俗塵之事。
真能把這些凡塵學分修好修完,再來談得道或成仙,為時都不晚。
心境指數=客觀事實X心情參數
你的困境和天堂,都是屬於你個人獨有的劇院,因為,你就是這場戲的導演。
記得我剛進入社會,到一家小公司上班,有一天會計跟老闆說某客戶確定倒帳,聯絡不到人,後面還補一句,明天支票存款還差三十萬元,再不軋就會跳票。
老闆聽了眉頭緊皺,滿臉愁容。
隔天一早,會計打電話叫我不用上班,說老闆昨晚吃安眠藥自殺了。
幾年後,我在一家媒體製作公司上班,同樣的,某天會計對老闆說明天軋票缺一百多萬,老闆聽了笑笑說知道了,然後就嚷著要幹部載他去洗三溫暖,洗完他約了人打麻將。
當時我心想,明天可能又不用來上班了。
隔天沒事,我到公司時,會計說軋票過關了,她說老闆昨晚在牌桌上找到金主,那個金主竟然答應把錢借給老闆周轉,隔天一早錢也軋進去了,沒有跳票。
接著,她淡淡地說:「老闆一直是這樣,關關難過,關關笑著過。」
同樣是支票缺款的困境,但二個老闆的應對和結果,卻是天壤之別,一個演的是喜劇,一個則是大悲劇。
最近我在做深度觀照時,我也發現自己年過四十後,加上近年生了一場重病,對困境的抗壓力愈來愈差。
回想年輕時,我也和那位媒體公司的老闆一樣,不管面臨什麼挑戰和挫敗,總是充滿信心,日子再苦也總是開心地過,沒想到,難關也都一關一關過了。
然而,現在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哪怕只是身體檢查的數據差了一點,或是工作上不順利,就開始陷入焦慮和不安,總是會讓負面的念頭占滿大腦。
或許是年紀大了,荷爾蒙漸退去,元氣也不如年輕時充足旺盛。這時,只要稍沒有覺察,就會掉入苦海裡。
某天清晨,我起了很早,繼續躺在床上,開始靜心觀照,不停地觀照,趁著清晨能量清淨充足,我把這幾天引起我不安的事情,同樣再輸入大腦去感受,發現沒有幾天前那麼悲觀和消沉,再往內去深度檢視許久,我終於看到了整個不安的運作模式。
原來,所謂的困境和悲觀,是一種客觀事實乘上主觀心情,成為一個占據大腦的虛實交錯的幻相。
為何說是虛實交錯?
當我們面臨來自外境的不順或挫敗,例如健康或感情財務上,有不利的狀況,這些客觀事實是真的,不是大腦幻想出來的,這就是「實」。
然而,面對這麼一個客觀不虛的事件,我們的心情和想法,可以放大事情嚴重性或大事化小,甚至在逆境中想出解決方案,順利過關,或者讓不安吞掉自己,直接跳入地獄。這些是「虛」的。
所以,所謂的困境指數,是客觀事件為1,負面心情為0到10相乘,由認知參數調製出來的心境。
當你很悲觀,你的困境指數就是1X6=6,極度悲觀時,指數就是1X9=9。
相對的,你很樂觀,心情也很好,充滿信心和希望,你的困境指數就會變成1X0.7=0.7或是1X0.1=0.1。
或者我們可以反過來說,所謂的快樂指數,也是從正向心情0到10,去乘以客觀事實的1,得出來的。
當客觀事實為1,你的正向心情參數為8,快樂指數就是8。因為,客觀事實只是中性的1,沒有大悲大喜,但因為你的正向心情參數是大的,因此,你可以賦予這個客觀事實,讓它變成是快樂或正向的感覺,你更可以放大它的正向參數,讓小事件也可以變成大快樂和自在。
這一切都是由你的心念和心境所創造出來的。
但是,對於那些完全不顧現實的人來說,當他的客觀指數為0,(就像有人逃避現實,自欺欺人,不敢認清客觀事實)他的快樂心情參數再高,也無法解決問題,更不用說可以改變現狀。
因此,如果你能靜心觀照自己的心念,或細心觀察人們的行為,你會發現,活在這個中性的客觀世界的每個人,內心卻都有一個專屬於自己,主觀且不理性的「心情劇院」。
當你內心的劇本早就寫成悲劇,你的所見所聞和所遭遇到的客觀事實,都會被你預設好的參數,演繹成悲劇。
就像前面提到那位因為沒錢軋支票就自殺的老闆一樣,他的內心必然是把跳票和財務危機,當成人生的末日。
相對的,另一位不怕跳票的老闆,可能只是把這件事,當成人生的小插曲,或者是內心喜劇中的一個事件。
或許,也因為他的樂觀和自信,那位牌桌上的金主,才會願意把錢借給他。
因此,我們所認知的世界,是虛實交錯乘出來的結果。
當你有這樣的覺知,全然地看透這個實相,即使遭遇不如意或令人沮喪的事實,也可以不讓自己,被無明的悲觀情緒,放大恐懼和不安,打入101層的無間地獄。
相對的,當你懂得把自己的心情參數,設定成快樂或正向模式,那些生活中的中性客觀事件,例如家人的嘮叨,同事朋友間的誤會,或工作上的不順心,就可以因為你的心情參數是正向的,乘出減壓和大事化小的心境。
其實,所有的恐懼,都是同廠牌的VR
有個男人,三十幾歲動了心臟移植手術後,醫生說因為免疫作用異常,術後情況不太樂觀,頂多再活幾年,除非有更適合的心臟,可以再移植一次。
他的女友聽了,就默默地離開了他。
然而,他卻又活了十幾年。
這段時間,每當他對有意和他交往的女孩,坦誠自己可能活不了多久時,不管他多麼優秀和有魅力,女孩的愛意有多深,最後,女孩們都選擇放棄他。
原來,女孩們的考量只有一個,就是他「沒有未來」。
他對我說,他現在才知道,人活著,除了陽光、空氣、水和食物,還需要許多看不見的東西,例如未來、希望、自信和感情的歸依。
然而,他卻是一個必須活在「沒有未來」的人。
他問我:「有人可以活在沒有未來的日子嗎?」
我回答:「聽說禪師或大覺悟者,不害怕沒有未來。但只是聽說,事實上,連我也害怕沒有未來,更不用說那些女孩了。」
那麼,他如何在沒有未來的情況下,繼續過日子?
為了讓內心恐懼和絕望消退,他選擇接受事實,事先把遺言交代給家人,萬一有女孩對他有好感,也會婉拒人家,隨時待命,就等死神來按門鈴。
我常在想,大腦正常的人,才會感受到各種恐懼和苦楚,大腦受損的人,反而不知什麼是「未來」。
禪師應該就是那種,大腦正常,又不會被各種情緒恐嚇的人。
或許大腦構造不同,似乎女人更害怕沒有「未來」。
許多年輕女孩因為男友變心,就認定自己沒有未來,自殘輕生或崩潰的,時有所聞。
對於有了家庭和孩子的婦女來說,一旦老公出軌,甚至執意要離婚,當她們被大腦中的「沒有未來」嚇到絕望時,那種心情,老實說和被判死刑差不了多少。
我在失意時,也曾被「沒有未來」嚇到快得憂鬱症。
聽說日本前幾年,流行老年離婚潮,許多男人退休回到家後,竟然被老婆「休掉」。
原因是老婆不習慣男人一直在家,而且孩子也成年,老婆想過自己的人生。
頓時間,許多在公司呼風喚雨的男人,都成了獨居老人。
或許是「沒有未來」的侵襲,短時間內,老男人憂鬱病死或自殺的,也不在少數。
人沒有了未來,就像靈魂裡的電池被抽乾一樣,身心枯竭,終日陷於苦厄和恐懼中,確實生不如死。
難怪,年輕女孩們,下意識都要選擇未來。
難怪,我們祖先的人生觀,是再苦都要拚出妻財子祿,即使老死,也有家人兒孫送行,才不會覺得孤單無依。
現代人單身的多,有家庭的孩子又生得少,孩子生得多的,兄弟姊妹又不往來,有緣結婚的也因外遇或個性不合離婚。
愈來愈多人獨善其身,但享受自由的代價,就是要勇敢面對「沒有未來」,或未來必須孤單一人的無依和恐懼。
我說過,我也曾被「沒有未來」嚇到失眠。
然而,每當這個恐慌來襲一次,我就靜心觀照一次,我發現,這種「無外緣」的「內因性恐慌」,來去都是很短暫的,只是力道各有不同。
醫學也發現,這應該和年紀或創傷有關,才會讓大腦中的杏仁核過度反應或產生異常狀況。
我曾長達一年對這種恐慌保持覺知,每次它一來,我就靜心記錄它來去的過程。
我發現,只要能量夠,除了內因性的恐慌,即使稍有外緣衝擊,導致內心不安,例如:健康檢查出現異常、經濟出現困窘或和家人吵架等,然而,在一段時間的靜心養氣後,能量提升,恐慌就會消失。而且,能量愈強,恐慌就愈淺愈短。
再者,就算生活遇到重大衝擊,透過靜心的養氣,也會減少因過度恐慌,選擇相信大腦幻覺,而自殘或輕生的驅力。
許多女孩失戀時,堅信自己活不了。
但只要撐過幾個月,恐慌退潮,心情自然就開了。
就像許多中年才失婚或失去家人的案例,當事人都在「沒有未來」的恐嚇下,認定自己絕對走投無路。
然而,只要咬著牙度過一段時間,再回頭看看前塵往事,就會覺得沒有什麼事,是過不了的。
因此,一件事或一個事實,是否毀掉一個人,關鍵不在事件本身,而是當事人的反應。
當你反應過度,放大恐慌,你就看不清前面的路,油門煞車亂踩一通。
年輕時,我們遇到突如其來的衝擊,都是本能地讓杏仁核,跳過意識,直接做出逃生反應,因而錯殺太多因緣,傷了別人,也害了自己。
年過四十,我們應該學會,透過靜心,透過覺知,在杏仁核外圍多一條迴路,一條覺察情緒和恐慌的迴路,甚至可以透過練習,快速分辨出,哪些恐慌是反應外來的事實,哪些是來自內心創傷的投射,甚至可因為這個覺察,找出解決現實問題的關鍵。
如果你能練到這個程度,你會發現,不管是外緣或內因性,其實,所有的恐懼,都是同一個廠牌(人類牌)的VR,投射到你大腦的虛像。
某天,我再次遇到上述那個換心的朋友,我問他:「是否會怨恨那些離棄你的女孩?」
他說:「不會,因為,如果我有女兒,也不會同意讓她嫁給沒有未來的男人。
畢竟,對每個女人來說,擁有愛情、婚姻和家庭,老了有伴有個歸宿,這種未來,是她們想去追求,就應該擁有的權利。」
我再問:「難道你對『沒有未來』,不會感到恐懼和痛苦?』
他說:「剛開始會,但和恐懼相處久了,似乎也相安無事,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下去。」
聽了這話,我想,或許他也己經達到禪師的修行境界了。
每個人在別人心裡,都是有價值的「身外之物」
長久以來,讀者來信問的問題中,人際關係方面一直占有很高的比例。
除了男女感情外,同事朋友間的相處和糾紛,是最多的,再來才是家人和親戚間的問題。
我說過,除非你住在孤島或深山裡,否則,如何和人相處,是一輩子的功課。
包括我在內,我的長期觀照歷程中,最耗我能量的,也是人際關係的問題。
畢竟,自我的修正和學習不難,但別人的認知和想法,是我無法改變的,所以我才說,一切隨緣不強求,因為,人跟人的緣分,往往是由無明的一方決定。
我常去的一家理髮店裡,有一位年近三十...
作者序
為什麼我們需要靜心觀照?
人生這場旅程,我們都有太多的功課要做。
不是因為我們有太多缺點,而是我們有太多需要學習及修正的地方。
例如,遇到危急或困境時,我們都會選擇逃避或退化作用來求生,這都是我們的本能。它們沒有錯,也不是缺點,只是,這些本能在我們還是孩童或青少年時,可以保護我們,是有用的。
然而,當我們到了青年甚至中年,如果還是沒有長進地用這種本能,來對應所有的挫敗壓力和困境,甚至從逃避延伸到否定和扭曲事實,或者合理化自己的不當行為,那麼,我們注定墮入無邊苦海。
切記,這些與生俱來的本能沒有錯,只是需要被修正。
然而,要修正這些來自潛意識和無意識界的力量,談何容易。
老實說,這世間只有二種人。
第一種是隨波逐流,讓習性和無明綁架一生,無法脫離業力軌道的人。
第二種則是看清人生是場夢,願意精進做功課,修正自己的無明,讓自己離一切苦厄的覺者。
四十歲前,我看不清自己也是個被無明綁架的庸才,遇到困境就自我欺騙,逃避現實,所有的行為幾乎都是大腦為了快感,為了減少壓力,而運用本能程式和驅力,主宰我人生的愚蠢鬧劇。
四十歲覺醒後,我才發現,如果我沒有透過靜心觀照,我必然還是依循過去的行為模式,每天醉生夢死的,一天混過一天,很快的,到老死前才來後悔,這一生像一場惡夢,苦多於樂。
我說過,我們的苦都來自本能的迴路,也就是來自無明的業力,讓我們一再做出愚蠢自殘的行為而不自知。
要修正這些來自無意識界的無明和本能,只有透過靜心觀照,不停地反省懺悔,進而在覺悟中看見更深的實相,然後,還要有強大意志力和耐心,長期地修正自己的行為,如此,才能真正離苦得樂。
這個功課實在不容易做,除了要從靜心中觀照到智慧,還要有大徹大悟的決心,才能改變身上的習氣,才能消除心中的無明,只要一不小心,又會走一步退三步。
但是,這是離苦覺悟唯一的路,除此之外,別無正法。
當然你可以選擇,繼續在無明的擺弄下,不停地放火燒自己的房子、自己的人生,讓自己活在暗黑煩燒的無間地獄裡。
或者,勇敢的睜開眼,下決心去修正自己的業力軌道。
如果你真的想覺悟自在,度一切苦厄,就從靜心觀照開始吧!
本書是我多年來,從靜心觀照的心得筆記,集結出來的作品。
我想,苦是人類集體存在的本質,人人都有同樣的識和覺,我們都有同廠牌的自性,也都有同樣的原廠參數。
因此,我感受到的苦,應該和大家的相去不遠。
同樣的,我從靜心觀照中悟到的法,有心人應該也可以看得懂,心弦也會被觸動,進而從中得到啟示,在心中出現悟和智慧的火花。
沒錯,這本書頂多只能給你火花。
哪怕只是在各位心中,觸動了微不足道的火花,我也心願足矣。
因為,我不可能在各位內心深處,點燃一根火把或拉一條電線,幫大家開一盞燈,好讓各位看見,自己內在原來是長什麼樣子。
畢竟,每個人的內心,都是獨立且擁有個人意義的宇宙。
如果你也想讓「法」像陽光遍照內心各個角落,或者先點一根蠟燭,開一盞小燈,不論如何,這一切都只能靠你自己的精進修行,才能完成。
靜心觀照,就是那個起點,就是內心重現光明和智慧開悟的起點。
所以,當人們問我:「為什麼我們需要靜心觀照?」
我總是回答:「因為我們是人,不是餓鬼畜牲。因為所有生物中,只有人擁有觀照覺悟這個殊勝因緣,為什麼不靜心觀照?」
為什麼我們需要靜心觀照?
人生這場旅程,我們都有太多的功課要做。
不是因為我們有太多缺點,而是我們有太多需要學習及修正的地方。
例如,遇到危急或困境時,我們都會選擇逃避或退化作用來求生,這都是我們的本能。它們沒有錯,也不是缺點,只是,這些本能在我們還是孩童或青少年時,可以保護我們,是有用的。
然而,當我們到了青年甚至中年,如果還是沒有長進地用這種本能,來對應所有的挫敗壓力和困境,甚至從逃避延伸到否定和扭曲事實,或者合理化自己的不當行為,那麼,我們注定墮入無邊苦海。
切記,這些與生俱來的本能沒有錯...
目錄
【自序】為什麼我們需要靜心觀照?
01修改一個參數,你的苦就能減三成
02心境指數=客觀事實X心情參數
03自我懲罰的投資長
04被畫家鬼魂附身的農夫
05特洛伊效應
06我們的恐懼和貪婪都有破綻
07智慧的聲音,總是沉默的
08不要將人生寄託在希望之上
09四十歲後,小心低電壓的地獄
10緣分
11把「善護念」三個字刻在意識的桌面吧!
12共業圈
13聽說,王菲三個月叩頭十萬次?
14當你家裡的垃圾太多,你就無法安住其中
15跨過天人鬼界的橋
16其實,所有的恐懼,都是同廠牌的VR
17每個人在別人心裡,都是有價值的「身外之物」
18用大腦看世界,往往只能看見假象
19這世間誰是好人壞人,都說不準
20其實,他們不是真的饑渴,只是內心破了個洞
21每個人的靈魂,都需要安裝一個PAUSE鍵
22不要為了做好事而變成壞人
23無常是風,握在你手中的沙,不見得就等於是擁有它
24時間是萬物的顯影劑
25我們沒有預約挫敗苦痛和生老病死,但它們還是來了
26多情的人,你要學會放下心中的負累和罣礙
【吳九箴語錄】
【自序】為什麼我們需要靜心觀照?
01修改一個參數,你的苦就能減三成
02心境指數=客觀事實X心情參數
03自我懲罰的投資長
04被畫家鬼魂附身的農夫
05特洛伊效應
06我們的恐懼和貪婪都有破綻
07智慧的聲音,總是沉默的
08不要將人生寄託在希望之上
09四十歲後,小心低電壓的地獄
10緣分
11把「善護念」三個字刻在意識的桌面吧!
12共業圈
13聽說,王菲三個月叩頭十萬次?
14當你家裡的垃圾太多,你就無法安住其中
15跨過天人鬼界的橋
16其實,所有的恐懼,都是同廠牌的VR
17每個人在別人心裡,都是有價值的「身外之物」
...
商品資料
出版社:人本自然出版日期:2016-09-01ISBN/ISSN:978957470599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2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