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勘助
定價:NT$ 280
優惠價:88 折,NT$ 246
本商品已下架
我希望自己可以一直以孩子般的驚嘆來觀看身旁的所有事物
作者中勘助自傳小說。以日本明治時代東京下町為舞台,描寫少年成長的日常和所思所想。
年幼體弱多病卻飽受溺愛,又因個性敏感,怕生又彆扭,以至於就學後屢屢遭遇霸凌和排擠,偏偏天生反骨,不畏權威、不斷質疑、勇於挑戰,是老師和同學眼中的問題學生和同儕;但是,他的提問卻依然可以在這個世紀振聾發聵。
「你不怕老師嗎?」
「我一點也不怕老師。」
「為什麼你不怕老師呢?」
「因為我認為老師也是人啊!」
校長與老師相視苦笑而沉默。當時我已經看出大人在裝腔作勢的外表裡,隱藏著一顆滑稽的孩子心,所以我不像其他孩子般對大人有什麼特別的敬意。
「你在幹什麼?」
「我想撿顆石頭。」.
「笨蛋!」
「哥哥可以捕漁,為什麼我不可以撿石頭呢?」
「你也太傲慢了。」
「請問我這麼說有什麼不對?」
「老師,請問我們為什麼非得孝順父母不可呢?」
「因為有父母親的庇蔭,肚子餓的時候才有飯吃,生病的時候才有藥吃。」
「可是我倒不那麼想活在世上啊!」
「因為父母的愛比山高、比海深。」
「但是在我還不明白這道理的時候,我就得很孝順父母親。」
「老師,日本人如有大和魂,那麼支那人也有支那魂吧。日本如有加藤清正和北条時宗,支那豈不也有關羽和張飛?而且先生平常講謙信送鹽給信玄的故事,教人憐敵乃是武士道,那為什麼又老是那樣罵支那人呢?」
關於本書對傳統制式教育的提問和批判,中國30年代作家周作人盛讚是近代小說中描寫兒童最好的之一,「假如讀兒童心理學為現在教員諸君所必需,那麼為得以把握住了活的心靈之現實相去接觸,我想勸大家讀這本《銀之匙》」。
關於本書的文學性,日本文豪夏目漱石讚譽:「文字透徹明淨,描寫細膩,深具獨創性的自傳小說。」
日本私校教師以本書作教材,引領中學生三年期間「精讀」,引發學生自己學習的動機,繼而締造了驚人的升學率,成為「東京大學錄取人數全日本第一」升學保證學校。受教學生包括作家遠藤周作、東京大學校長、最高法院總長等。近期引起日本對「重讀經典」的重視。
本書特色:
1.夏目漱石、周作人盛讚的文學之作。
2.日本舊制教育的檢討和反思。
3.關於病、弱兒童的心理成長。
作者簡介:
中 勘助(Kansuke Naka)
1885年東京出生。1909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為了幫助家計寫作《銀之匙》,獲大學老師夏目漱石賞識、極力推薦,於「朝日新聞」連載,從此躍上文壇。作品風格寫實、透徹,充滿嚴謹的倫理觀。1965年因腦溢血逝世。
譯者簡介:
林皎碧
淡江大學東語系畢業,日本國立東北大學文學碩士,專攻日本近代文學。譯有《NO DREAM,NO LIFE:東京貧窮宇宙──我們活著,因為夢想》、《心》、《新戀愛講座》、《避暑地的貓》、《鬼譚草紙》、《漱石:文豪消失的童年和母愛》、《彼岸過迄》等。
名人推薦:
【推薦】不安的童心/吳曉樂(作家、《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
對於童年,作家解讀各自精彩,但鮮有作家得以說出,童年時所識歷的一切,與之後自己所構築的世界,並無干係。海明威曾說過:「不幸的童年是作家的搖籃。」也許正是為了適應眼前的光怪陸離,才不情願地長出了多餘的心眼,來詮釋眼前的世界。童年記憶,最奇處也往往在於它的不準確,莫言曾說,《透明的紅蘿蔔》一作中,印象中高大宏偉的涵洞,他數年後又舊地重訪,發現自己輕易地一個舉手就摸到了涵洞最高處,莫言於是理解,兒童的眼睛裡,事物都多了一層魔幻的色彩。
追憶本身即是影像的定景播映,必然畸零破碎,也不乏活在現世的眼光的屢屢干擾,那樣看童年,往往是此明彼暗,這時添了智慧那時多了愚騃。若從此觀,《銀之匙》這部作品,倒也有其不群之處,中勘助在追憶時,並沒有尋常作者記事時難以隱匿的「後來居上」的味道,反像是順遂地召喚出童年的中勘助,並借用了識事之後的中勘助的文采,將當時孩童眼中的世界非常工整精巧地搬了過來。簡言之,像是童年的中勘助借用了未來的自己的文采,誠實地把那時耳目所得,以今日中勘助的手筆,栩栩如生地再現。
把偽字拆解,不妨解為一種「為人」的過程,從混沌至開竅,而在有了名字的當下,從前的一些質素也同時死去。《銀之匙》一書,即是成為人之過程中,一個個體曾做出的微小抗辯。自始,中勘助的來歷即與常人不同。天生體弱,又飽受頭疼、腫疱之病苦,在五歲之前,中勘助罕有機會站在地上,而是由年邁的大阿姨揹著,在居家鄰近地區遊賞。「好天氣的時候,大阿姨經常揹著我這個緊抓著她的背、好像《一千零一夜》阿拉丁故事裡的妖怪,走路到她老人家腳力勘負荷又能讓我感到愉快的地方。」從這樣的背景,不難勾勒出一個先天不安寧,後天又極度依賴的屁孩臉孔,照理說實在不應長出讓人期待的思想,中勘助彷彿是得到神明的冥冥應許,擁有十分清澈皎潔的心眼,但這樣的心眼,在世間中並無法得到青睞,只因其輕易地映見出俗世中肆意翻飛的塵埃。
如書中所述,日清戰爭(即甲午戰爭)爆發時,面對老師反覆提及「大和魂」和「小中國」,中勘助十分不以為然:「我打從心底就很討厭這種言論,老師每次都講元寇和討伐朝鮮的故事,卻不講豫讓復仇和比干挖心的故事」,甚至在被視為權威的老師面前,幼小的中勘助也能反駁:「日本人具有大和魂,中國人應該也有中國魂吧!日本有加藤清正、北條時宗等英雄,中國也有關羽、張飛等英雄啊!我記得老師曾經講過上杉謙信把鹽巴送給敵人武田信玄的故事給我們聽,還說那就是憐惜敵人的武士道精神,你為什麼要經常罵中國人呢?」這樣不馴的中勘助,逼得老師憤恨給予「沒有大和魂」的評價,同儕自然也紛紛遞來不友善的目光。而中勘助對於修身課的批評更是一絕:「課本內容都是一些以勸善為主題的枯燥無味故事,包括孝子從老員外手中獲得意外財富的故事啦!正直的人成為富豪的故事啦!加上老師的解說總是以最低級的功利主義出發,所以修身課絕無法讓我潛移默化成為善良的人,反倒是引起相反的效果。」
以上二例可知,中勘助時年不過十一、二歲,卻洞見了俗人對於權威的全然迷信,對於歷史的錯讀愚昧。箇中最哀婉的,莫過於學校作為知識養成機構之不幸。在這既有教育者亦有同儕的場域裡,孩童為了討好群體,揣摩與模仿自己也並未真心相信的道理,而理應破除迷障的師者,不僅失職地淪陷於低級的思考與劃分,在面對中勘助的質疑時,為確立自己的權威,只能狼狽地以破口大罵來閃躲問題。讓人不禁沉吟,若教職者在面對孩童受教者時,已經無能辨識出自己也曾擁有這樣的初心,那所謂教育,至末必然遭受扭曲,成了服務國族與社會,而對於幼小的個體進行強勢換血的工程,距中勘助提問至今,已逾百年,讓人不禁想問,今日的教育環境,是否已成熟得足以乘載不同的想像?
然而,相較於小小主人公獨立自外的目光,更叫人激賞的,反而是他對於人的敏銳觀察,以及他對於不同人擁有怎樣的質地,如斯質地可以展延出怎樣的關係,也有著異常精準的判斷。像是主人公與阿蕙的初遇,不過一句話,「我發現她的身子瘦小,看起來好像有什麼疾病,不知不覺就喜歡上她了」,讓人不禁有了張愛玲般「噢,你也在這裡嗎」的嘆息。Sylvia Plath在《瓶中美人》寫及:「一起嘔吐過的人最容易結為知交」,但在這,中勘助的視野更為脫俗,因為意識到眼前瘦小的女孩,也彷彿遭遇了什麼疾病的干擾,而在「人同此身」的共感下而不自覺地喜歡上了阿蕙,那樣的辨識與友好,其實不無殘忍的味道,是弱小者必須嗅聞出同類以求自保的天性,中勘助誠實地寫下,是自白,亦是對人性的真實記錄。
除了對人際的尖銳刻畫,中勘助也有如詩如歌之妙筆。夏目漱石曾評論中勘助:「描寫整潔而細緻,文字雖非常雕琢卻不可思議地無傷於真實」。若見識到中勘助如何描繪自己幼時與阿蕙倚窗鑑月,恐不免賭氣想,夏目漱石所言並無溢美。「那時候,我發現自己擱在小窗戶上的手腕真的很美,皮膚白皙又光滑。這是月光照射下瞬間所產生的效果⋯⋯阿蕙也把自己的手腕伸出來給我看,粉嫩的肌膚看起來好像壽山石。我們都覺得很不可思議,竟然就在寒冷的夜晚裡,互相露出胳膊、小腿、胸部等身體各部分,彼此都忘我地一直發出驚嘆聲。」
詞人納蘭性德曾以詞託意,而有「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感傷,中勘助對幼年的刻畫,像是樹脂,完整封存了彼時的初見。而讀者在把玩著這樣一塊琥珀時,也不免回想,這樣明晰的記憶,何嘗不是一種負累;再說了,這樣的陳述內緣必然有著隨時光而增生毀傷之處,但再怎麼不情願,也必須承認,曾有一個魔幻的瞬間,自己給幼小的主人公細弱的臂膀一個牽引,就招呼了進去,回到那樣的時刻,那時我們的心很小,眼兒也很小,只消一陣風輕輕地使力,就盈盈地上了青天。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3折8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0 |
4折 | 1 |
6折 | 2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0 |
5折 | 4 |
6折 | 1 |
7折 | 4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中勘助
優惠價: 88 折, NT$ 246 NT$ 280
本商品已下架
我希望自己可以一直以孩子般的驚嘆來觀看身旁的所有事物
作者中勘助自傳小說。以日本明治時代東京下町為舞台,描寫少年成長的日常和所思所想。
年幼體弱多病卻飽受溺愛,又因個性敏感,怕生又彆扭,以至於就學後屢屢遭遇霸凌和排擠,偏偏天生反骨,不畏權威、不斷質疑、勇於挑戰,是老師和同學眼中的問題學生和同儕;但是,他的提問卻依然可以在這個世紀振聾發聵。
「你不怕老師嗎?」
「我一點也不怕老師。」
「為什麼你不怕老師呢?」
「因為我認為老師也是人啊!」
校長與老師相視苦笑而沉默。當時我已經看出大人在裝腔作勢的外表裡,隱藏著一顆滑稽的孩子心,所以我不像其他孩子般對大人有什麼特別的敬意。
「你在幹什麼?」
「我想撿顆石頭。」.
「笨蛋!」
「哥哥可以捕漁,為什麼我不可以撿石頭呢?」
「你也太傲慢了。」
「請問我這麼說有什麼不對?」
「老師,請問我們為什麼非得孝順父母不可呢?」
「因為有父母親的庇蔭,肚子餓的時候才有飯吃,生病的時候才有藥吃。」
「可是我倒不那麼想活在世上啊!」
「因為父母的愛比山高、比海深。」
「但是在我還不明白這道理的時候,我就得很孝順父母親。」
「老師,日本人如有大和魂,那麼支那人也有支那魂吧。日本如有加藤清正和北条時宗,支那豈不也有關羽和張飛?而且先生平常講謙信送鹽給信玄的故事,教人憐敵乃是武士道,那為什麼又老是那樣罵支那人呢?」
關於本書對傳統制式教育的提問和批判,中國30年代作家周作人盛讚是近代小說中描寫兒童最好的之一,「假如讀兒童心理學為現在教員諸君所必需,那麼為得以把握住了活的心靈之現實相去接觸,我想勸大家讀這本《銀之匙》」。
關於本書的文學性,日本文豪夏目漱石讚譽:「文字透徹明淨,描寫細膩,深具獨創性的自傳小說。」
日本私校教師以本書作教材,引領中學生三年期間「精讀」,引發學生自己學習的動機,繼而締造了驚人的升學率,成為「東京大學錄取人數全日本第一」升學保證學校。受教學生包括作家遠藤周作、東京大學校長、最高法院總長等。近期引起日本對「重讀經典」的重視。
本書特色:
1.夏目漱石、周作人盛讚的文學之作。
2.日本舊制教育的檢討和反思。
3.關於病、弱兒童的心理成長。
作者簡介:
中 勘助(Kansuke Naka)
1885年東京出生。1909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為了幫助家計寫作《銀之匙》,獲大學老師夏目漱石賞識、極力推薦,於「朝日新聞」連載,從此躍上文壇。作品風格寫實、透徹,充滿嚴謹的倫理觀。1965年因腦溢血逝世。
譯者簡介:
林皎碧
淡江大學東語系畢業,日本國立東北大學文學碩士,專攻日本近代文學。譯有《NO DREAM,NO LIFE:東京貧窮宇宙──我們活著,因為夢想》、《心》、《新戀愛講座》、《避暑地的貓》、《鬼譚草紙》、《漱石:文豪消失的童年和母愛》、《彼岸過迄》等。
名人推薦:
【推薦】不安的童心/吳曉樂(作家、《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
對於童年,作家解讀各自精彩,但鮮有作家得以說出,童年時所識歷的一切,與之後自己所構築的世界,並無干係。海明威曾說過:「不幸的童年是作家的搖籃。」也許正是為了適應眼前的光怪陸離,才不情願地長出了多餘的心眼,來詮釋眼前的世界。童年記憶,最奇處也往往在於它的不準確,莫言曾說,《透明的紅蘿蔔》一作中,印象中高大宏偉的涵洞,他數年後又舊地重訪,發現自己輕易地一個舉手就摸到了涵洞最高處,莫言於是理解,兒童的眼睛裡,事物都多了一層魔幻的色彩。
追憶本身即是影像的定景播映,必然畸零破碎,也不乏活在現世的眼光的屢屢干擾,那樣看童年,往往是此明彼暗,這時添了智慧那時多了愚騃。若從此觀,《銀之匙》這部作品,倒也有其不群之處,中勘助在追憶時,並沒有尋常作者記事時難以隱匿的「後來居上」的味道,反像是順遂地召喚出童年的中勘助,並借用了識事之後的中勘助的文采,將當時孩童眼中的世界非常工整精巧地搬了過來。簡言之,像是童年的中勘助借用了未來的自己的文采,誠實地把那時耳目所得,以今日中勘助的手筆,栩栩如生地再現。
把偽字拆解,不妨解為一種「為人」的過程,從混沌至開竅,而在有了名字的當下,從前的一些質素也同時死去。《銀之匙》一書,即是成為人之過程中,一個個體曾做出的微小抗辯。自始,中勘助的來歷即與常人不同。天生體弱,又飽受頭疼、腫疱之病苦,在五歲之前,中勘助罕有機會站在地上,而是由年邁的大阿姨揹著,在居家鄰近地區遊賞。「好天氣的時候,大阿姨經常揹著我這個緊抓著她的背、好像《一千零一夜》阿拉丁故事裡的妖怪,走路到她老人家腳力勘負荷又能讓我感到愉快的地方。」從這樣的背景,不難勾勒出一個先天不安寧,後天又極度依賴的屁孩臉孔,照理說實在不應長出讓人期待的思想,中勘助彷彿是得到神明的冥冥應許,擁有十分清澈皎潔的心眼,但這樣的心眼,在世間中並無法得到青睞,只因其輕易地映見出俗世中肆意翻飛的塵埃。
如書中所述,日清戰爭(即甲午戰爭)爆發時,面對老師反覆提及「大和魂」和「小中國」,中勘助十分不以為然:「我打從心底就很討厭這種言論,老師每次都講元寇和討伐朝鮮的故事,卻不講豫讓復仇和比干挖心的故事」,甚至在被視為權威的老師面前,幼小的中勘助也能反駁:「日本人具有大和魂,中國人應該也有中國魂吧!日本有加藤清正、北條時宗等英雄,中國也有關羽、張飛等英雄啊!我記得老師曾經講過上杉謙信把鹽巴送給敵人武田信玄的故事給我們聽,還說那就是憐惜敵人的武士道精神,你為什麼要經常罵中國人呢?」這樣不馴的中勘助,逼得老師憤恨給予「沒有大和魂」的評價,同儕自然也紛紛遞來不友善的目光。而中勘助對於修身課的批評更是一絕:「課本內容都是一些以勸善為主題的枯燥無味故事,包括孝子從老員外手中獲得意外財富的故事啦!正直的人成為富豪的故事啦!加上老師的解說總是以最低級的功利主義出發,所以修身課絕無法讓我潛移默化成為善良的人,反倒是引起相反的效果。」
以上二例可知,中勘助時年不過十一、二歲,卻洞見了俗人對於權威的全然迷信,對於歷史的錯讀愚昧。箇中最哀婉的,莫過於學校作為知識養成機構之不幸。在這既有教育者亦有同儕的場域裡,孩童為了討好群體,揣摩與模仿自己也並未真心相信的道理,而理應破除迷障的師者,不僅失職地淪陷於低級的思考與劃分,在面對中勘助的質疑時,為確立自己的權威,只能狼狽地以破口大罵來閃躲問題。讓人不禁沉吟,若教職者在面對孩童受教者時,已經無能辨識出自己也曾擁有這樣的初心,那所謂教育,至末必然遭受扭曲,成了服務國族與社會,而對於幼小的個體進行強勢換血的工程,距中勘助提問至今,已逾百年,讓人不禁想問,今日的教育環境,是否已成熟得足以乘載不同的想像?
然而,相較於小小主人公獨立自外的目光,更叫人激賞的,反而是他對於人的敏銳觀察,以及他對於不同人擁有怎樣的質地,如斯質地可以展延出怎樣的關係,也有著異常精準的判斷。像是主人公與阿蕙的初遇,不過一句話,「我發現她的身子瘦小,看起來好像有什麼疾病,不知不覺就喜歡上她了」,讓人不禁有了張愛玲般「噢,你也在這裡嗎」的嘆息。Sylvia Plath在《瓶中美人》寫及:「一起嘔吐過的人最容易結為知交」,但在這,中勘助的視野更為脫俗,因為意識到眼前瘦小的女孩,也彷彿遭遇了什麼疾病的干擾,而在「人同此身」的共感下而不自覺地喜歡上了阿蕙,那樣的辨識與友好,其實不無殘忍的味道,是弱小者必須嗅聞出同類以求自保的天性,中勘助誠實地寫下,是自白,亦是對人性的真實記錄。
除了對人際的尖銳刻畫,中勘助也有如詩如歌之妙筆。夏目漱石曾評論中勘助:「描寫整潔而細緻,文字雖非常雕琢卻不可思議地無傷於真實」。若見識到中勘助如何描繪自己幼時與阿蕙倚窗鑑月,恐不免賭氣想,夏目漱石所言並無溢美。「那時候,我發現自己擱在小窗戶上的手腕真的很美,皮膚白皙又光滑。這是月光照射下瞬間所產生的效果⋯⋯阿蕙也把自己的手腕伸出來給我看,粉嫩的肌膚看起來好像壽山石。我們都覺得很不可思議,竟然就在寒冷的夜晚裡,互相露出胳膊、小腿、胸部等身體各部分,彼此都忘我地一直發出驚嘆聲。」
詞人納蘭性德曾以詞託意,而有「人生若只如初見」的感傷,中勘助對幼年的刻畫,像是樹脂,完整封存了彼時的初見。而讀者在把玩著這樣一塊琥珀時,也不免回想,這樣明晰的記憶,何嘗不是一種負累;再說了,這樣的陳述內緣必然有著隨時光而增生毀傷之處,但再怎麼不情願,也必須承認,曾有一個魔幻的瞬間,自己給幼小的主人公細弱的臂膀一個牽引,就招呼了進去,回到那樣的時刻,那時我們的心很小,眼兒也很小,只消一陣風輕輕地使力,就盈盈地上了青天。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2折 | 0 |
4折 | 1 |
6折 | 2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0 |
5折 | 4 |
6折 | 1 |
7折 | 4 |
最多人成交
平均成交價3折85元
最近成交價(折扣)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