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麗娟
定價:NT$ 400
優惠價:88 折,NT$ 352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給我一個支點,就可舉起整個系統神學!
本書是「教義的詮釋」系列第二冊,延續卷一《神學的發生》在論述神學的方法論、神論、人論及罪論之後,卷二將直指基督教的核心教義──基督論作一深入詮釋剖析。
基督論在整個基督教信仰陳述中,處於舉重若輕、十分關鍵宛如中心點的位置,作者很貼切生動地形容為「神學的阿基米德點」。意謂,在自然界若要舉起世界,先要找到一個適當的施力點;而基督論恰巧就如同神學中的阿基米德點,藉由它舉起、揭示其他所有的神學論題;更進一步,最終要引導我們認識這位自我啓示的三一真神。
藉由基督,我們才得以與神和好、認識神並與神同行,展開「神論」的探討。而也單單只有藉由基督,我們才認識自己在神面前的地位,認識自己內在的光景,以及在世界上的角色,不斷地在基督裡獲得「新的存在」,從而發展「基督教的人論」。基督既是救恩歷史的中心,「教會論」和「終末論」是從祂的道成肉身而展開。祂是父懷裡的獨生子,成為人而向世人彰顯神的愛和旨意,是神最真實、最高的啟示。在基督裡,信徒可以認識且經歷由父神和基督所差來的聖靈,而發展「聖靈論」。
作者李麗娟博士在方法上,融合系統神學、聖經神學、歷史神學與詮釋學,不只著重反思與信徒生活之間的關聯,更藉重基督論不同進路,分別討論波拿文土拉(從上的)、馬丁路德(從下的)與祁克果(兼具從上與從下的)等神學家所展現生命神學的論述,嘗試在諸多思潮的衝擊中,為眾人撥雲見日,相信必會大大提升讀者的神學視野。
作者簡介:
李麗娟
中華福音神學院神學碩士,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神學博士,曾任台北長春禮拜堂全職傳道,華神出版社主編,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助理教授,創欣神學院、衛理神學院專任教師,目前在聖光神學院擔任專任教師,主授教義神學與教會歷史。主編《成為基督徒:祁克果神學》(台北:台灣基文,2011),著有《詮釋神學:與存在相屬的神學》(台北:台灣基文,2010),《論對上帝的知與愛》(台北:台灣基文,2015),以及《神學的發生》(新北市:校園,2014) ──此書曾榮獲二〇一五年第六屆基督教金書獎華人神學創作類金獎。
名人推薦:
推薦序一
由基督論開展出「生命神學」
李麗娟博士的《神學的阿基米德點》引用大量德語及英語資料,將兩千多年教會歷史中關於基督論、救恩論的重要觀念,用流暢的文字表達出來,令讀者半點沒有艱深難懂的感覺。筆者認為這本作品是一本高水平的基督論入門參考書,適合神學生與對神學有興趣的人閱讀。
首先,筆者為這本書每章作簡單介紹:第一章〈導論〉部份指出基督論作為神學的阿基米德點,意思是舉起和揭示其它神學論題。回顧中世紀基督論由哲學概念表達,遠離信徒的信仰生活經驗。十二世紀密契主義(Mysticism)喚起人默想耶穌基督生平的靈修運動。馬丁‧路德受密契主義者陶樂(Johannes Tauler)的影響,注重基督論與生活的關係。近代基督論分為「從上的基督論」(Christology from above)與「從下的基督論」(Christology from below)兩種,李博士則強調兩者不能分開。第二章〈近代基督論的基本問題〉指出自由派神學將上帝國今世化與將耶穌基督的教訓道德化,到「歷史的耶穌」與「信仰的基督」被分割,到潘寧博(Wolfhart Pannenberg)強調歷史與神學的關係,重新用歷史方法解釋耶穌基督的生平。第三章〈教會歷史中重要的基督論及其思想背景〉綜覽基督論思想的歷史發展。第四章〈拿撒勒人耶穌〉從聖經神學進路理解耶穌基督,凱斯勒(Hans Kessler)的觀點再次出現,重視基督論的生活處境。第五章〈基督論與三一論〉展示如何由基督論進入三一論。第六章〈贖罪論〉介紹舊約及新約聖經的贖罪理論。第七章〈救恩論〉介紹歷代的救恩理論。第八章〈新生命〉介紹路德、加爾文、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對稱義及成聖的理解。第九章〈神學的阿基米德點〉,指出基督論是一種「悖論」(Paradox)。
為了讓讀者欣賞李博士神學思路精妙之處,筆者從兩方面討論李博士神學進路的重要特點。第一方面:李博士提出人對基督的認識是一種「存在性的認識」,透過基督認識神;透過認識神而認識自己。因此,由基督論開展出來的神學是一種「生命神學」。華人教會注重「生命」和「實踐」,卻有一種潛藏「輕視神學知識」的想法。從字裡行間發現李博士的神學進路,非常重視靈修神學,在緊貼第六章〈贖罪論〉及第七章〈救恩論〉後,在第八章〈新生命〉裡面探討基督徒「在基督裡」的生命改變。李博士形容路德的「十架神學」是實踐性神學和生存處境中的神學(Die existentielle Theologie),與祁克果(Søren Kierkegaard)的存在主義神學建立起連結點。李博士選擇從路德神學角度詮釋祁克果的思想,避免將祁克果單單視為一位哲學家,相反將祁克果視為一位神學家。祁克果面對那位超越人理性能夠明白的神,惟有按照神設計讓人認識祂的方法──憑信心接近祂。筆者認為華人教會那種「反智傳統」輕視神學知識,反對神學院訓練模式,只會培養一些自我封閉、自以為擁有真理的基督徒。若果惟我獨尊的基督徒,按照自己的標準衡量別人,很容易覺得自己就是神的代表;不單判斷別人,甚至成為一個屬靈霸道基督徒。我們實在需要謙卑,接受自己對超越的神所知有限,我不是神,不能取代神的位置對別人作出屬靈的裁決。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神學理解是準確的、是經過認真思考過程的。不過,我們所不知道的比我們知道的更多。我們對神的認識首先是神自我啟示,然後是我們回應。面對神的啟示,我們有奧托(Rudolf Otto)所形容「戰慄」的感覺,我們並非單單在頭腦上接受神的存在;而是面對這位既超越又內住我們心中的神,感到不懂得如何說話。祁克果強調「信心的跳躍」(Leap of Faith),意思是鼓勵我們抓緊神的應許,跳出自己的思想框框,讓神親自向我們顯明祂自己。這種對神的認識和經歷,是一種屬靈經驗,亦是哲學上所講的存在經驗。筆者認為從基督信仰的存在意義開始,進入歷代靈修神學,進而踏入教義神學領域,不會將神學概念抽空為一些與生活無關的空談,相反,神學反省就是信仰經驗的深層反思。
第二方面,李博士嘗試討論兩千年神學思想史的基督論,提出一個思考方向,在「從上的基督論」與「從下的基督論」兩極之外,建議「兼具從上和從下的基督論」(Christology from above & from below)作為出路。李博士列舉波拿文土拉(Bonaventura)作為「從上的基督論」的代表,馬丁‧路德作為「從下的基督論」的代表,祁克果「兼具從上和從下的基督論」的代表。波拿文土拉 的思想說明人的心智必須回歸創造萬物的神,神學知識應該以認識神和愛神為導向。波拿文土拉的「道的基督論」,強調人只有透過基督拯救之道正確認識宇宙萬物和自己,而宇宙萬物都是從基督創造之道而來。李博士除了引用波拿文土拉富有密契神學向度的基督論外;還引用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的「十架神學」。路德的「十架神學」中的「悖論」 是在被釘於十字架的耶穌基督,呈現一種全然軟弱、被人厭棄、甚至不能自救的無助;卻是神彰顯拯救大能、救贖智慧的方法。馬丁‧路德「十架神學」的「悖論性」在信徒生活層面同樣出現,路德所理解的信心與試煉或者爭戰(Anfechtung)同樣具備「悖論性」。基督徒靈命成長的歷程,往往是面對神話語的真實性與人的經驗、理智、情感的矛盾掙扎,在面對「悖論」底下繼續憑信心前行。
李博士提及祁克果,令筆者聯想起在德國漢堡大學的博士論文導師海曼‧費雪(Hermann Fischer)教授,他的博士論文比較祁克果與士萊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的主體性觀念與罪觀。 此外,李博士亦提出「悖論」式基督論(Christology of Paradox),同樣令筆者想起費雪另一本著作。 不過,在華人神學界,對祁克果神學有深入研究的,應該是李麗娟博士,她是極少數華人女性完成祁克果神學的博士研究,參Li-Chuan Lee, Hermeneutische Theologie in einer pluralistischen Welt. 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2007。
此外,筆者特別欣賞李博士引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基斯坦‧丹玆(Christian Danz)教授於二〇一三年出版關於基督論的著作 Grundprobleme der Christologie. Tübingen: Mohr Siebeck, 2013,因為這是一本近年的著作,同時作者是有份量的學者,能夠向華人讀者引介他的思想,幫助讀者準確地進入基督論課題,是正確的選擇。
當筆者讀到書稿最後一章,發現一個熟悉的名字―普愛民牧師(Prof. Dr. Armin Buchholz)。普愛民牧師於德國漢堡大學完成博士學位,二〇〇七年除夕,我們兩個家庭的家人於漢堡的朋友家中相聚,剛巧隔年一月一日,筆者與普愛民牧師一起擔任德國華人教牧同工退修會講員。李博士提及二〇一二年向普愛民牧師提出合作撰寫教科書計畫,筆者相信這本《神學的阿基米德點》應該是所指其中一本的教科書。筆者相信李博士懷著尊敬從德國到台灣宣教士的心,完成這本作品。筆者祝願李博士繼續為華人教會寫作神學教科書,將紮實的德語神學著作,用淺易的中文表達,讓華人讀者能夠進入神學思考的殿堂。
郭鴻標牧師
香港建道神學院張慕皚教席神學教授、神學研究部主任
神學系主任、研究課程主任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五日於香港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5折 | 1 |
6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1折以下 | 1 |
5折 | 1 |
7折以上 | 3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李麗娟
優惠價: 88 折, NT$ 352 NT$ 40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給我一個支點,就可舉起整個系統神學!
本書是「教義的詮釋」系列第二冊,延續卷一《神學的發生》在論述神學的方法論、神論、人論及罪論之後,卷二將直指基督教的核心教義──基督論作一深入詮釋剖析。
基督論在整個基督教信仰陳述中,處於舉重若輕、十分關鍵宛如中心點的位置,作者很貼切生動地形容為「神學的阿基米德點」。意謂,在自然界若要舉起世界,先要找到一個適當的施力點;而基督論恰巧就如同神學中的阿基米德點,藉由它舉起、揭示其他所有的神學論題;更進一步,最終要引導我們認識這位自我啓示的三一真神。
藉由基督,我們才得以與神和好、認識神並與神同行,展開「神論」的探討。而也單單只有藉由基督,我們才認識自己在神面前的地位,認識自己內在的光景,以及在世界上的角色,不斷地在基督裡獲得「新的存在」,從而發展「基督教的人論」。基督既是救恩歷史的中心,「教會論」和「終末論」是從祂的道成肉身而展開。祂是父懷裡的獨生子,成為人而向世人彰顯神的愛和旨意,是神最真實、最高的啟示。在基督裡,信徒可以認識且經歷由父神和基督所差來的聖靈,而發展「聖靈論」。
作者李麗娟博士在方法上,融合系統神學、聖經神學、歷史神學與詮釋學,不只著重反思與信徒生活之間的關聯,更藉重基督論不同進路,分別討論波拿文土拉(從上的)、馬丁路德(從下的)與祁克果(兼具從上與從下的)等神學家所展現生命神學的論述,嘗試在諸多思潮的衝擊中,為眾人撥雲見日,相信必會大大提升讀者的神學視野。
作者簡介:
李麗娟
中華福音神學院神學碩士,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神學博士,曾任台北長春禮拜堂全職傳道,華神出版社主編,中原大學宗教研究所助理教授,創欣神學院、衛理神學院專任教師,目前在聖光神學院擔任專任教師,主授教義神學與教會歷史。主編《成為基督徒:祁克果神學》(台北:台灣基文,2011),著有《詮釋神學:與存在相屬的神學》(台北:台灣基文,2010),《論對上帝的知與愛》(台北:台灣基文,2015),以及《神學的發生》(新北市:校園,2014) ──此書曾榮獲二〇一五年第六屆基督教金書獎華人神學創作類金獎。
名人推薦:
推薦序一
由基督論開展出「生命神學」
李麗娟博士的《神學的阿基米德點》引用大量德語及英語資料,將兩千多年教會歷史中關於基督論、救恩論的重要觀念,用流暢的文字表達出來,令讀者半點沒有艱深難懂的感覺。筆者認為這本作品是一本高水平的基督論入門參考書,適合神學生與對神學有興趣的人閱讀。
首先,筆者為這本書每章作簡單介紹:第一章〈導論〉部份指出基督論作為神學的阿基米德點,意思是舉起和揭示其它神學論題。回顧中世紀基督論由哲學概念表達,遠離信徒的信仰生活經驗。十二世紀密契主義(Mysticism)喚起人默想耶穌基督生平的靈修運動。馬丁‧路德受密契主義者陶樂(Johannes Tauler)的影響,注重基督論與生活的關係。近代基督論分為「從上的基督論」(Christology from above)與「從下的基督論」(Christology from below)兩種,李博士則強調兩者不能分開。第二章〈近代基督論的基本問題〉指出自由派神學將上帝國今世化與將耶穌基督的教訓道德化,到「歷史的耶穌」與「信仰的基督」被分割,到潘寧博(Wolfhart Pannenberg)強調歷史與神學的關係,重新用歷史方法解釋耶穌基督的生平。第三章〈教會歷史中重要的基督論及其思想背景〉綜覽基督論思想的歷史發展。第四章〈拿撒勒人耶穌〉從聖經神學進路理解耶穌基督,凱斯勒(Hans Kessler)的觀點再次出現,重視基督論的生活處境。第五章〈基督論與三一論〉展示如何由基督論進入三一論。第六章〈贖罪論〉介紹舊約及新約聖經的贖罪理論。第七章〈救恩論〉介紹歷代的救恩理論。第八章〈新生命〉介紹路德、加爾文、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對稱義及成聖的理解。第九章〈神學的阿基米德點〉,指出基督論是一種「悖論」(Paradox)。
為了讓讀者欣賞李博士神學思路精妙之處,筆者從兩方面討論李博士神學進路的重要特點。第一方面:李博士提出人對基督的認識是一種「存在性的認識」,透過基督認識神;透過認識神而認識自己。因此,由基督論開展出來的神學是一種「生命神學」。華人教會注重「生命」和「實踐」,卻有一種潛藏「輕視神學知識」的想法。從字裡行間發現李博士的神學進路,非常重視靈修神學,在緊貼第六章〈贖罪論〉及第七章〈救恩論〉後,在第八章〈新生命〉裡面探討基督徒「在基督裡」的生命改變。李博士形容路德的「十架神學」是實踐性神學和生存處境中的神學(Die existentielle Theologie),與祁克果(Søren Kierkegaard)的存在主義神學建立起連結點。李博士選擇從路德神學角度詮釋祁克果的思想,避免將祁克果單單視為一位哲學家,相反將祁克果視為一位神學家。祁克果面對那位超越人理性能夠明白的神,惟有按照神設計讓人認識祂的方法──憑信心接近祂。筆者認為華人教會那種「反智傳統」輕視神學知識,反對神學院訓練模式,只會培養一些自我封閉、自以為擁有真理的基督徒。若果惟我獨尊的基督徒,按照自己的標準衡量別人,很容易覺得自己就是神的代表;不單判斷別人,甚至成為一個屬靈霸道基督徒。我們實在需要謙卑,接受自己對超越的神所知有限,我不是神,不能取代神的位置對別人作出屬靈的裁決。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神學理解是準確的、是經過認真思考過程的。不過,我們所不知道的比我們知道的更多。我們對神的認識首先是神自我啟示,然後是我們回應。面對神的啟示,我們有奧托(Rudolf Otto)所形容「戰慄」的感覺,我們並非單單在頭腦上接受神的存在;而是面對這位既超越又內住我們心中的神,感到不懂得如何說話。祁克果強調「信心的跳躍」(Leap of Faith),意思是鼓勵我們抓緊神的應許,跳出自己的思想框框,讓神親自向我們顯明祂自己。這種對神的認識和經歷,是一種屬靈經驗,亦是哲學上所講的存在經驗。筆者認為從基督信仰的存在意義開始,進入歷代靈修神學,進而踏入教義神學領域,不會將神學概念抽空為一些與生活無關的空談,相反,神學反省就是信仰經驗的深層反思。
第二方面,李博士嘗試討論兩千年神學思想史的基督論,提出一個思考方向,在「從上的基督論」與「從下的基督論」兩極之外,建議「兼具從上和從下的基督論」(Christology from above & from below)作為出路。李博士列舉波拿文土拉(Bonaventura)作為「從上的基督論」的代表,馬丁‧路德作為「從下的基督論」的代表,祁克果「兼具從上和從下的基督論」的代表。波拿文土拉 的思想說明人的心智必須回歸創造萬物的神,神學知識應該以認識神和愛神為導向。波拿文土拉的「道的基督論」,強調人只有透過基督拯救之道正確認識宇宙萬物和自己,而宇宙萬物都是從基督創造之道而來。李博士除了引用波拿文土拉富有密契神學向度的基督論外;還引用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的「十架神學」。路德的「十架神學」中的「悖論」 是在被釘於十字架的耶穌基督,呈現一種全然軟弱、被人厭棄、甚至不能自救的無助;卻是神彰顯拯救大能、救贖智慧的方法。馬丁‧路德「十架神學」的「悖論性」在信徒生活層面同樣出現,路德所理解的信心與試煉或者爭戰(Anfechtung)同樣具備「悖論性」。基督徒靈命成長的歷程,往往是面對神話語的真實性與人的經驗、理智、情感的矛盾掙扎,在面對「悖論」底下繼續憑信心前行。
李博士提及祁克果,令筆者聯想起在德國漢堡大學的博士論文導師海曼‧費雪(Hermann Fischer)教授,他的博士論文比較祁克果與士萊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的主體性觀念與罪觀。 此外,李博士亦提出「悖論」式基督論(Christology of Paradox),同樣令筆者想起費雪另一本著作。 不過,在華人神學界,對祁克果神學有深入研究的,應該是李麗娟博士,她是極少數華人女性完成祁克果神學的博士研究,參Li-Chuan Lee, Hermeneutische Theologie in einer pluralistischen Welt. Frankfurt am Main: Peter Lang, 2007。
此外,筆者特別欣賞李博士引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基斯坦‧丹玆(Christian Danz)教授於二〇一三年出版關於基督論的著作 Grundprobleme der Christologie. Tübingen: Mohr Siebeck, 2013,因為這是一本近年的著作,同時作者是有份量的學者,能夠向華人讀者引介他的思想,幫助讀者準確地進入基督論課題,是正確的選擇。
當筆者讀到書稿最後一章,發現一個熟悉的名字―普愛民牧師(Prof. Dr. Armin Buchholz)。普愛民牧師於德國漢堡大學完成博士學位,二〇〇七年除夕,我們兩個家庭的家人於漢堡的朋友家中相聚,剛巧隔年一月一日,筆者與普愛民牧師一起擔任德國華人教牧同工退修會講員。李博士提及二〇一二年向普愛民牧師提出合作撰寫教科書計畫,筆者相信這本《神學的阿基米德點》應該是所指其中一本的教科書。筆者相信李博士懷著尊敬從德國到台灣宣教士的心,完成這本作品。筆者祝願李博士繼續為華人教會寫作神學教科書,將紮實的德語神學著作,用淺易的中文表達,讓華人讀者能夠進入神學思考的殿堂。
郭鴻標牧師
香港建道神學院張慕皚教席神學教授、神學研究部主任
神學系主任、研究課程主任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五日於香港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5折 | 1 |
6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1折以下 | 1 |
5折 | 1 |
7折以上 | 3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