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中的確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
瞬息間則又樂極生悲,人非物換,
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皆空。
本書對小說文本的研討,辯證地運用還原批評和接受美學相結合的方法,且嘗試著將文本、文獻、文化作整合一體的研究。這在方法論上也是個可喜的創獲,令人耳目一新。
本書是作者自一九八二年以來從事《紅樓夢》研究的心血結晶,關於紅學考證與論述的又一部力作。上編三篇,考中含論,從不同角度考證了《紅樓夢》的著作權、曹雪芹的生卒年,以及小說的成書過程和大觀園的時間跨度等重要問題。中編十篇,論中含考,從不同層面研討了《紅樓夢》的思想意蘊、主題學、結構學、文化學、審美特徵等。下編五篇,就《紅樓夢》的道德觀念、人性觀念、審美觀念、社會觀念,分別與中國另五大古典小說作了比較研究,以見其對傳統思想和寫法的打破。
作者簡介:
張錦池,1937年2月生,江蘇靖江人。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現為哈爾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學科領導人。著有《紅樓十二論》、《紅樓夢考論》、《中國四大古典小說論稿》、《西遊記考論》、《中國古典小說心解》、《漫說西遊》等多種,以及論文多篇,亦為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紅樓夢》新校本注釋者和注釋定稿者之一。
1986年中國人事部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1991年獲中國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3年獲中國首屆國家級高校教學名師獎,2008年獲黑龍江省「龍江文化建設終身成就獎」。社會兼職有: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文學遺產》編委、《紅樓夢學刊》編委等。
章節試閱
論《紅樓夢》的結構學
一 引言
英國哲學家卡爾.波普爾有句名言:「科學並不想證明什麼,它只重視發現。」如果不是錯覺,而是事實如此,那我願意將自己的一點發現公諸於世——《紅樓夢》藝術結構的主要特點,其數理文化,好像多「四」,實則多「三」;其中的「四」也不是由「二二」組成,而是「三正一閏」或「一主三從」關係;不但富於奇數型的對稱美,而且還呈現出奇、偶相若的審美效應,最後則形成一個美麗的「情節環」。
二 本旨:三種悲劇構架
《紅樓夢》的思想和藝術是說不完的。如果從作品的審美意蘊去探尋它的主題思想,由於眼光和立足點不同,見仁見智,江山代有才人出,是正常的。然而,如果從帶有某種「序幕」性質的前五回去考察作者的創作意圖,那我將毫不猶豫地贊同「三種悲劇構架」說。
其一,作者要為一位「怡紅公子」作傳,即描寫賈寶玉的精神悲劇,把他的以「意淫」為內涵的人生價值觀念和人生足跡描摹給世人看。那似貶實褒的兩首〈西江月〉,是《紅樓夢》的第一組主題歌,它凝聚著賈寶玉型精神悲劇的主要內涵,並界定了其質的規定性。
其二,作者要為一群青年女子作傳,即描寫以「金陵十二釵」為主體的「異樣女子」人生悲劇,將她們的真善美和才學識被毀滅,殊途同歸於「薄命司」的苦難歷程展示給世人看。那飽含著讚賞和痛悼之情的〈紅樓十二支曲〉,是《紅樓夢》的第二組主題歌,它不失為「千紅一窟(哭),萬豔同杯(悲)」的縮影。
其三,作者要為一個「詩禮簪纓之族」作傳,即描寫赫赫揚揚已歷百世的賈府由於坐吃山空、兒孫不肖而日益衰微的歷史悲劇,將這個百年望族的人生價值觀念及藏於禮法帷幕後面的「自相戕戮自張羅」的情景描繪給世人看。那半含譏彈、半是輓歌的〈好了歌〉、〈好了歌解〉,是《紅樓夢》的第三組主題歌,它揭示了地主階級人倫理想和人生追求的虛妄,勾畫了封建統治階級內部各政治集團、家族及其成員之間為「冠帶家私」雞爭鴨奪、興衰榮辱迅速轉遞的歷史圖景。
《紅樓夢》中的這三種悲劇,各有自己獨特的審美價值,是不能相互包孕、彼此取代的。
不少研究者曾對賈寶玉的精神悲劇作出了精闢論析,指出:「賈寶玉型的精神悲劇是很新鮮的。在這個人物的思想歷程中,已不存在傳統的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憂憤,也不會出現什麼身在山野、心在魏闕式的矛盾,它滿溢著新的煩惱。一是摒棄了傳統以建功立業為內核的人生價值觀念之後,卻找不到比較恰當的人生位置而產生的苦悶;一是褻瀆了現存以三綱五常為法典的人與人關係準則之後,卻找不到真正和諧的立足之境而產生的苦悶。」這裡必須著重補充兩點:一是鄙棄了以維護封建等級制為前提的儒家仁政理想之後,卻找不到「天不拘兮地不羈」的人間樂園而產生的苦悶;一是發現了人們於「體仁沐德」的匾額下暢飲「群芳髓」,卻無力掃除那些食人者而產生的苦悶。那遊弋於他心田的「大無可如何」的失落感和幻滅情緒由此四種苦悶而生,那縈繞於他腦際的深厚懷疑論和悲觀論亦由此四種苦悶而滋。這種精神悲劇,是古已有之的某些民主主義精神和時代造就的某種人文主義情緒的融匯,是地主階級賢明派的進步性已經消亡,而處於萌芽狀態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尚未胎動的那個時代的產物和反映,它表明儒家的王道思想既已在賈寶玉心中破產,而賈寶玉理想中的社會形態又極其朦朧。「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舉凡新時代的拓荒者面對無際墳地,舉凡守身如玉者面對撲天濁流,都可能產生賈寶玉型這種莫可名狀的苦悶。難怪魯迅早年會對賈寶玉的精神悲劇感到「格外同情」。
其實,以「金陵十二釵」為主體的青年女子的人生悲劇也是很新鮮的,它注重「發洩兒女之真情」而具有難以企及的獨特審美價值。特別是,作者放眼於「厚地高天,堪歎古今情不盡;痴男怨女,可憐風月債難償」這個今古同悲的青春命運史,以他筆端愛情婚姻故事的絢麗多彩和思想深度,證明人的感情表現具有無窮的可能性,彷若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似的;從而謳歌了青年女子的體態美、才智美、情欲美、性靈美,痛悼了她們在各自不同的遭際中被摧殘、被扭曲、被蹂躪、被毀滅,使得作品中青年女子的悲劇美不只具有時代的高度,而且具有歷史的深度。「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這種建立在對男性貶斥之上的、對青年女子的價值和尊嚴的崇尚,簡直像平地一聲雷,具有振聾發聵的作用,不只是對「男尊女卑」傳統觀念的嚴峻挑戰,不只是對「重男輕女」社會習俗的過正矯枉,更主要的,它是要藉由對男權的否定,進而否定以男性貴族居中心統治地位的封建專制主義的合理性。所以,儘管〈紅樓十二支曲〉中也有宿命論的說教,但書中實際所寫那決定青年女子命運的,卻不是「神」的法則,而是「人」的法則。時至今日,在中外文庫中還沒有一部作品能像《紅樓夢》一樣,按照審美規律反映了愛情或不幸婚姻的感受的多樣性;反映了愛情或不幸婚姻的感受的各種方式和變體,及其與社會環境的特點和人物心理的個性特點的聯繫!作者在表現以「金陵十二釵」為主體的青年女子的價值、尊嚴和悲劇美方面所做的貢獻,是卓爾不群、超塵脫俗、不可企及的。
然而,賈府的歷史悲劇又何嘗不是很新鮮的呢?說到它獨特的審美價值,清人二知道人有一見解是非常精闢的:「太史公紀三十世家,曹雪芹只紀一世家。……然雪芹紀一世家,能包括百千世家。」「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恐怕也是罕見於世界文庫的。「君子之澤,五世而斬」,自古皆然。賈府自「水」字輩至「草」字輩正好五世,難云作者無意。賈府歷史悲劇之獨特審美價值還在於它繪聲繪色地寫出:「君子之澤」所以「五世而斬」,實由於封建統治階級內部財產和權力再分配的鬥爭在不斷進行;而對於賈府「這樣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這是古人曾說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這種對封建宗法家族盛衰原因的總結,閃耀著哲理的光輝,不失為科學的判斷,具有一語破的之特點。賈府不是《水滸傳》一流作品所貶斥的「為富不仁」之第,恰恰是《水滸傳》一流作品所褒揚的「富而好禮」之族。賈府歷史悲劇之獨特審美價值更在於它維妙維肖地寫出:賈府所「好」的「禮」,作為封建社會貴族等級制的社會規範和道德規範,不只是禁錮年輕人個性發展的枷鎖,不只是扼殺青年一代幸福的魔爪,不只是吞噬具有「童心」的「真人」的怪獸,同時也是培育不肖子孫的溫床——它使憑藉封建特權而襲爵者成為行屍走肉,它使恩蔭獲祿者頭腦冬烘,它使「克己復禮」者思想空虛,它使「禮」為我用者成為於世路上好機轉的巧偽人。於是,作者對封建宗法家族的批判就變成對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的批判。誠然,當作者企圖從宏觀上對名門望族興亡盛衰現象作倫理的解釋時,曾陷入了諸如「千里搭長篷沒有不散的筵席」、「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之類虛無主義和歷史循環論的泥淖,這反映在〈好了歌〉和〈好了歌解〉上尤為鮮明。然而,只要人類社會還存在著人剝削人的現象,那種為金錢和權勢雞爭鴨奪、興衰榮辱迅速轉遞的歷史圖景,就會如影隨形跟隨著剝削階級內部各政治集團、家族及其成員。所以,曹雪芹筆端的虛無主義和歷史循環論雖則也是荒謬的,卻十分深刻,因為它點明了包含著某種客觀真理的實在。
《紅樓夢》中的這三種悲劇雖然各有自身的審美價值,不能相互包孕,互相取代,但卻相互依存,互相滲透,共同構成一種天然渾成的三稜鏡形態,以映射生活的光譜。
青年女子人生悲劇既是百年望族「齊家」以「禮」的必然結果,也是催發賈寶玉叛逆思想的重要誘因;「護法群釵」既是賈寶玉叛逆思想的主要表現形態,也是百年望族之中興希望化為泡影的鮮明徵兆和標誌;賈府運終數盡,既加速著青年女子趨於毀滅的苦難歷程,也激化著賈寶玉的逆反心理,並推動著其叛逆思想的不斷發展。一切皆那麼「追蹤躡跡」,一切都那麼水到渠成,而人們從中看到的生活光譜,卻是「紅樓小天地,天地大紅樓」。
然而,光認識這一點是不夠的,還必須看到這三種悲劇在《紅樓夢》中不是平列的、無主次的,最主要也是處於中心地位的,是賈寶玉的精神悲劇。
這又是怎麼說的呢?道理很清楚,賈府的歷史悲劇可以看作青年女子人生悲劇和賈寶玉精神悲劇的典型環境;賈府的歷史悲劇和青年女子的人生悲劇又可共同看作賈寶玉精神悲劇的典型環境。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就賈府的歷史悲劇而言,賈寶玉是「混世魔王」;就青年女子的人生悲劇來說,賈寶玉是「怡紅公子」。「怡紅公子」與「混世魔王」,只不過是賈寶玉同一精神世界的兩個面向而已。正因為如此,所以我認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紅樓夢》無異於一部「怡紅公子傳」。脂硯曾以「石兄」戲稱賈寶玉。該書本名《石頭記》,其寓意恐怕與此不無關係吧!
問題是,賈寶玉的愛情悲劇和婚姻悲劇是《紅樓夢》中的重要情節,我們可不可以據此將它與上述三種悲劇相提並論,而認為《紅樓夢》具有「三種以上」基本悲劇構架呢?正確的回答當是「三正一閏」,那「一閏」就是賈寶玉的愛情悲劇和婚姻悲劇。這是由於:如果從作品形象體系內部構成的特點及作者的創作意圖看問題,就寶黛釵愛情婚姻悲劇的主角來說,則理應將它融匯到賈寶玉精神悲劇、青年女子人生悲劇兩大悲劇之內;就寶黛釵愛情婚姻悲劇是植根於當事者的思想性格與賈府家世利益的依違來說,則又理應將它視作賈寶玉精神悲劇、青年女子人生悲劇、百年望族歷史悲劇三大悲劇交錯感應的結果與必然,稱之為「一閏」是合適的。
《紅樓夢學刊》曾刊登了一篇題名為〈關於《紅樓夢》主題的爭鳴現狀〉的報導,將「集中探討《紅樓夢》主題的專論性文章」歸納為八種說法,並認為這八種說法有一個「大前提」是一致的,即「《紅樓夢》是一部反封建小說」,「言人人殊,眾說紛呈」的,是「圍繞著」什麼問題來表現「這個高度概括了的大前提」。這一估量,是相當平實而中肯的。如果「三種悲劇構架」說是有道理的,再結合對作品形象體系的內部構成的特點,及其所涵審美意蘊作番考察,那麼,似應對《紅樓夢》的主題思想作如下歸納:小說圍繞著賈寶玉的精神悲劇,並透過青年女子的人生悲劇和賈府的歷史悲劇之層層展示,深刻地批判了封建統治階級「以理殺人」的罪惡,揭露了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的不人道,譜寫了一曲情愛的頌歌、「童心」的讚歌、青春的悲歌,從而發出了「救救青年」的呼喊。這在中國文學史和哲學史上是第一次,一聲聲令人熱耳酸心。
論《紅樓夢》的結構學
一 引言
英國哲學家卡爾.波普爾有句名言:「科學並不想證明什麼,它只重視發現。」如果不是錯覺,而是事實如此,那我願意將自己的一點發現公諸於世——《紅樓夢》藝術結構的主要特點,其數理文化,好像多「四」,實則多「三」;其中的「四」也不是由「二二」組成,而是「三正一閏」或「一主三從」關係;不但富於奇數型的對稱美,而且還呈現出奇、偶相若的審美效應,最後則形成一個美麗的「情節環」。
二 本旨:三種悲劇構架
《紅樓夢》的思想和藝術是說不完的。如果從作品的審美意蘊去探尋它的主題思想,由於...
作者序
紅學的新貢獻 馮其庸
錦池先生的大著《紅樓夢考論》即將問世了,要我寫幾句話作為序言,我當然無可推辭。
我認識錦池先生是在1975年,至今已二十三年了。1977年我們又一起校注以庚辰本為底本的新版《紅樓夢》,十來位各地來的專家聚集在一起,從《紅樓夢》的抄本到文句的注釋,一一從頭討論,這樣大約有兩年左右。這兩年左右,實在是一次寶貴的難得的聚會,現在回憶起來還令人神往。這次聚會的成果,又經過後來反覆訂正修改,就是1982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新校注本《紅樓夢》。
從1977年聚會至今的二十多年來,當年與會的諸公都有著述問世,而錦池先生應說是成績最為突出者之一。這當然不是單純指《紅樓夢》研究方面,而是包括其他研究的成果在內。例如他最近問世的《西遊記考論》就是一部具有突破性的新著。
猶記1979年關於《紅樓夢》著作權的論爭時,錦池先生以雄辯滔滔之勢,針對否定曹雪芹對《紅樓夢》的著作權之論點,率先進行了駁論,論文在《北方論叢》發表後,得到了紅學界熱烈的反映。這之後,錦池先生連續發表了〈論林黛玉性格及其愛情悲劇〉、〈論元春〉、〈妙玉論〉、〈論秦可卿〉、〈也談紅樓夢的主線〉等一系列的長篇論文,加上此前發表的〈論薛寶釵的性格及其時代烙印〉、〈論賈寶玉叛逆性格的形成和發展〉等佳作,後來結集成《紅樓十二論》,至今此書已經三版。也由於此書的問世,錦池先生遂被紅學界普遍認為是紅學的中流砥柱。
錦池先生的治學,有他自己的鮮明特色。第一是他讀書精細,目光四射,燭照無遺,所以往往能見人之所不能見,於別人不經意處發現問題,提出新的見解、新的思路。第二是他長於分析,每一問題都能抽絲剝繭,作層層深入的剖析,而且鞭辟入裡,令人心服,或如導人探幽,別開佳景。第三是他從不作空論,論必有據,且論必有考。錦池先生本來是長於理論思辨,再加論必有考,無異是把清人的義理考據結合了起來。而錦池先生的文筆,有長江大河之勢,有落花流水之妙,文質相生,花實相稱,使得他的文章更能引人入勝。錦池先生的新著《紅樓夢考論》可說更具這方面的特色。
錦池先生在論析《紅樓夢》的思想受李贄童心說的影響時,分析得鞭辟入裡,十分深刻,他說:
《紅樓夢》所表現的一些最基本的思想,顯然與李贄的「童心」說一脈相承。試看賈寶玉的一句「呆話」:「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寶珠;出了嫁,不知怎麼就變出許多的不好的毛病來,雖是顆珠子,卻沒有光彩寶色,是顆死珠了;再老了,更變的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分明一個人,怎麼變出三樣來?」「怎麼變出三樣來」的呢?合乎邏輯的答案當然是:隨著她年齡日長,「聞見道理」日多,日漸失卻了「童心」,「真人」變成「假人」。
然而,李贄的「童心」說對於《紅樓夢》的思想之最大的影響,還表現在處於此書藝術結構中心地位的人物形象都是些青少年。甚至可以這麼看問題:如果說,賈寶玉和林黛玉等是具有「童心」的「真人」,那麼薛寶釵和李紈等便是「童心」既障而又未全失的人物。這裡,既可以看出曹雪芹對李贄「童心」說的繼承,又可以看出他對李贄「童心」說的重大發展。他把賈寶玉和林黛玉等人物身上的自由觀念和平等觀念看作是「童心」,看作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這就給李贄所說的「童心」充實了具體的內容。這一點是忽略不得的。它說明曹雪芹的人性論已進入近代人性論的思想範疇;同時也說明曹雪芹繼孟子發現了人之後又一次發現了人,而他所發現的人實際上就是處於萌芽時期的帶有資產階級雛形的人。《紅樓夢》裡所描寫的一代青少年的形象,特別是其中正面人物所具有的共同品德,也足資論證這一問題。
錦池先生這一段分析是十分精闢的,完全可以拿來詮釋《紅樓夢》裡的這些人物。錦池先生這樣精闢的分析文字還有很多,我不可能全部引錄,好在都收在這部書裡,讀者可以自己閱讀。
以往的紅學研究者較注意《紅樓夢》對封建社會的批判,這當然是對的,沒有問題的。但《紅樓夢》並不僅僅是對封建社會的批判,實際上曹雪芹是有新的、進步的社會理想和人生理想的,關於這一點,錦池先生也已敏銳地感覺到了,並且作了很好的闡述,錦池先生說:
論者往往以為賈寶玉只是舊世界的批判者,而對新世界缺少憧憬,這種看法並不符合書中的描寫。要知道,這位因杜絕仕途經濟而被賈政打得寸骨寸傷的「混世魔王」,面對女孩子們的眼淚,就曾莊嚴宣告:「我便一時死了,得他們如此,一生事業縱然盡付東流,亦無足嘆惜。」這裡,說得多清楚:他有自己的「一生事業!」
……
賈寶玉的「一生事業」不是別的,是護法群釵。……
《紅樓夢》把護法群釵作為賈寶玉的「一生事業」來描寫,正是作者獨運匠心的地方。其真正的目的,並不僅僅在於渲染賈寶玉的「閨友閨情」,還在於想從中反映出賈寶玉的人倫思想以及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憧憬。
錦池先生的這一分析,是卓有見地的,而且我也是與有同感。我在1983年寫的〈千古文章未盡才〉一文裡就說:
賈寶玉和林黛玉,他們的叛逆思想和叛逆行為,充分體現了那個時代思想界的先進思想和鬥爭精神。可以說,他們是一對洋溢著十八世紀中期的時代精神的典型。他們在意識形態領域裡,具有啟蒙的作用。
……
我認為《紅樓夢》這部書,不僅是對兩千年來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社會(包括它的意識形態)的一個總批判,而且它還閃耀著新時代的一線曙光。它既是一曲行將沒落的封建社會的輓歌,也是一首必將到來的新時代的晨曲。
1997年,我在北京國際《紅樓夢》學術研討會的開幕詞中說:
以往研究《紅樓夢》,較側重於曹雪芹對封建時代的批判。曹雪芹對封建時代的批判是深刻的、全面而廣闊的,因而這種側重也是必要的、自然的。
但曹雪芹是一位超前的思想家,他的理想不屬於他自己的時代。他的批判是屬於他自己的時代,他的理想卻是屬於未來的時代。所以他只給賈寶玉、林黛玉以美好的理想,而且讓這個理想在他的時代徹底毀滅,這就表明他的理想是屬於未來世紀的。
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寄託著很美好的理想,而且這個理想還將經過若干世紀才能逐步實現。
錦池先生的思想與我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我們可謂不謀而合,這也使我更加佩服錦池先生的卓識。
我一直認為曹雪芹對新社會的理想,他的新的社會觀、人生觀、婚姻觀、愛情觀,是透過他的小說人物和故事情節表現出來的,曹雪芹所描寫的賈寶玉與林黛玉具有特殊內涵的生死不渝的愛情,這就是他的新的社會理想、人生理想的集中表現,他對社會、事物的愛憎也借此而表現得十分明確。所以錦池先生指出曹雪芹對未來世界的憧憬,是一種卓見,也是今後紅學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錦池先生在紅學研究上還有許多獨到之處,特別是他對具體問題的分析,往往出人意表,勝義無盡。但我總不能把他的許多警句式的話統統引出來啊,何況我這篇文字已經夠囉唆的了,還是請讀者自己去讀錦池先生的大著吧!
紅學的新貢獻 馮其庸
錦池先生的大著《紅樓夢考論》即將問世了,要我寫幾句話作為序言,我當然無可推辭。
我認識錦池先生是在1975年,至今已二十三年了。1977年我們又一起校注以庚辰本為底本的新版《紅樓夢》,十來位各地來的專家聚集在一起,從《紅樓夢》的抄本到文句的注釋,一一從頭討論,這樣大約有兩年左右。這兩年左右,實在是一次寶貴的難得的聚會,現在回憶起來還令人神往。這次聚會的成果,又經過後來反覆訂正修改,就是1982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新校注本《紅樓夢》。
從1977年聚會至今的二十多年來,當年與會的諸公都...
目錄
續中編
論《紅樓夢》主線與明清小說傳奇結構形態
一 引言
二 說「通靈玉」在情節結構中的作用
三 說賈寶玉在情節結構中的作用
四 「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
論《紅樓夢》的結構學
一 引言
二 本旨:三種悲劇構架
三 情節:「三波九折」相激成瀾
四 主線:一主雙賓聯絡交互
五 餘論:「三」和「四」及「正」和「閏」
《紅樓夢》的均衡美及其數理文化論綱
一 引言
二 從芳官的耳環說起
三 從人物安排上說起
四 從章回布局上說起
五 從重大關目上說起
六 從情節線索上說起
七 從通部格局上說起
八 結論
九 餘論
賈寶玉的叛逆思想
一 引言
二 賈寶玉叛逆思想的主要特徵
三 賈寶玉叛逆思想的社會基礎
四 賈寶玉叛逆思想的發展歷程
五 賈寶玉叛逆思想的文化沿革
六 賈寶玉叛逆思想的歷史限度
下編
究竟是想規範封建道德,還是在批判封建道德
——《紅樓夢》與《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道德觀念的比較研究
一 小引
二 是諷喻文學,還是叛逆文學
三 是憧憬「仁政」,還是嘲諷「仁政」
四 是謳歌「三綱」,還是譏刺「三綱」
五 是褒揚「常人」,還是頌揚「真人」
究竟是主張制約「童心」,還是鼓吹放縱「童心」
——《紅樓夢》與《西遊記》人性觀念的比較研究
一 小引
二 說兩部小說都肯定「童心」而同中有異
三 說兩部小說都誚儒毀僧謗道而同中有異
四 說兩部小說都打破了傳統寫法而同中有異
究竟是人間喜劇,還是時代悲劇
——《紅樓夢》與《金瓶梅》審美觀念的比較研究
一 引言
二 從作品的描寫對象來說
三 從作品的藝術構思來說
四 從作品的行文如繪來說
五 結論和餘論
究竟是悲愴地緬懷三代,還是苦痛地求索未來
——《紅樓夢》與《儒林外史》社會觀念的比較研究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說兩部小說思想意蘊的異同
三 說兩部小說天良內涵的異質
四 說兩部小說文化沿革的異途
五 餘音
究竟是「諷喻文學」的佳作,還是「叛逆文學」的經典
——論《紅樓夢》後四十回
一 引言
二 說高鶚輩續補後四十回的基本方法
三 說高鶚輩續補後四十回的指導思想
四 說高鶚輩續補後四十回的總體功過
初版後記
再版後記
續中編
論《紅樓夢》主線與明清小說傳奇結構形態
一 引言
二 說「通靈玉」在情節結構中的作用
三 說賈寶玉在情節結構中的作用
四 「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
論《紅樓夢》的結構學
一 引言
二 本旨:三種悲劇構架
三 情節:「三波九折」相激成瀾
四 主線:一主雙賓聯絡交互
五 餘論:「三」和「四」及「正」和「閏」
《紅樓夢》的均衡美及其數理文化論綱
一 引言
二 從芳官的耳環說起
三 從人物安排上說起
四 從章回布局上說起
五 從重大關目上說起
六 從情節線索上說起
七 從通部格局上說...
商品資料
出版社:龍視界出版日期:2015-09-12ISBN/ISSN:9789865620219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74頁開數:14.8*21 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