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部專門寫給佛教人士看的作品,它是一部適合社會各階層人士來翻閱的智慧典故,即使你不是佛教徒,讀來也會感到趣味盎然,因為全書完全以口語化的文字─像與你面對面說故事那般,將佛教的智慧娓娓道出,即使你沒有對佛教的看法因此有所改變,也會在心靈中投下一頁平靜……
如今,生活真叫我們感覺到疲倦─欺壓、自殺、暴力、憂鬱、神經錯亂、離婚……等等的問題,接二連三的展現於社會各層面。這一連串的不幸事情,原因在於我們所塑造出來的競爭性社會。在往昔,人類彼此信賴地過日子,這也就是人類社會本來的姿態。
而現在的社會卻是叫人與人彼此競爭,對競爭的勝利者大加稱讚,而使競爭失敗者過著失意的人生。所有的一切東西都基於競爭原理而構成。正因為如此,所謂的考試競爭,奪走了年輕人的自信,而顯露出懦弱的草莓族本色,所謂的成功競爭,也使成年人變成了一隻隻「比賽用的馬兒」!
所謂的競爭社會,只會帶來更多的壓力、疲勞,以及各種後遺症……
在這種狀況之下,佛教是最被看好。因為,佛教能夠治療各種精神上的疲勞,它可以告訴你怎麼去除煩惱,並教導我們真實的生活方式。是故,現代很多人都對佛教投注熱烈期待的眼光。同時學習佛教也更深受大眾的喜愛。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裏,如果你翻閱此書後,能夠放下心中的擔子,而舒了一口氣,感覺到精神爽快的話,編者就會感到非常的榮幸!
章節試閱
〈六波羅蜜〉
基於本質方面來說,大乘佛教也就是在家佛教。這跟以出家者為中心構成的小乘佛教,有著根本性的不同。
是故,大乘佛教的修行方式,必須是在家的眾人可能實踐的東西才行。而大乘佛教的實踐項目為六波羅蜜,也就是: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
對人類成長有幫助的六個原理
為什麼要分蛋糕
說真格的,我對所謂的「捐款」行為並不喜歡,這件事情實在叫人感到赧顏。正因為如此,我對於所謂紅十字的募捐,也是視若無睹的過去。我個人認為─所謂的「社會福祉事業」也者,必須使用稅金,而把它當成國家政策的一環。
在擴張軍備方面運用龐大的預算,卻削減社會福祉的經費,政府打著如意算盤,卻叫國民以「捐款」的方式為其善後,這實在是很不合理的一件事情。一直到今天,我的這種想法還是沒有改變。
在前面,雖說「這是叫人感到赧顏的一件事情」。不過我認為既然有正當的理由,
就不必感覺到絲毫的慚愧。我所以不得不搬出那一句「感到赧顏」,乃是我深知自己私欲很深的緣故。
撇開可能成為「理由的理由」,我實在是一個吝嗇的人。正因為如此,我不喜歡捐款。所以才會搬出「堂堂的理由」。關於這件事,我還是認為可恥。
想起來,那可能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吧?那時,我曾經到東京的淺草寺。不過,我並非一個很虔誠的人。那時,我的目的並非想到淺草寺膜拜,而是到那邊喝酒。喝過黃湯後,我信步到淺草寺走走。只是,不知怎地?突然間,我忽然變得虔誠,想到了布施這件事。
淺草寺境內有所謂的托.僧。我想對托.僧布施一些金錢。
於是,我走到托.僧面前,靜靜地對他合掌。把金錢投入僧人所持的.子以後,再
對他拜一拜。我感到稍為害臊,但是,書本上面既然說那是正確的布施方式,我也就照樣做了。那位僧人在我對他合掌之際,仍然以低沈的聲音唸著經文。
想不到,淺草寺境內並非只有一位托.僧人。我大約走了二、三十公尺後,又碰到一位僧人時,一顆心突然猛跳了起來。
「我已經布施過啦……」
我差一點就―─說出這麼一句話。不過,我把心一橫,又對這位托鉢僧布施。
那一天,我又碰到了另外兩位托.僧人。但是,我同樣對他們布施。
(布施的感覺很好……)
我產生了這種念頭。彷彿是內心被洗滌得很乾淨似的。
在大學時,我攻讀佛教哲學,雖然在書本上面學過所謂的布施,但是一直到那一
天,我方才理解到所謂「布施的哲學」。
原來,所謂的「布施」就是如此─―
不過,我懼怕自以為聰明的說教口吻。我並不想說教,而只想把自己好不容易才領悟到的佛教式想法提供大家,做為參考意見。基於結論來說,所謂布施,並非慈悲行為,更非捐款行為。所謂布施,乃是為自己本身而做的事情。
我承認過,我是一個吝嗇的人,我執著於金錢。但是,吝嗇的我在布施時,內心裡感覺到幾分愉快。因為,我們心裡對金錢的執著,在布施了少許的金錢之後,很明顯地減輕了。托.的僧人接受我的執著心。
所謂「布施」,並非指對他人施恩的行為;而是把我們內心的欲望,向外捨棄的行為;因此,當托.僧接受我們布施時,我們就會對他合掌以示表示感謝。
逢到這種場合,應該說「謝謝」的人,並非接受布施的一方,而是布施的那一方。
我老是如此教導孩子們,告訴他們應該把自己得到的蛋糕分別人吃。我為何叫孩子們如此做呢?有一次,我針對這個問題詢問我的孩子。
他們的回答是:
「因為,沒有得到蛋糕的孩子很可憐呀!」
「不是這樣!」我如此回答孩子。
我給孩子的回答是―─單獨一個人吃蛋糕,不會感覺到很好吃。分給很多人吃的
話,就能夠感到滋味無窮,吃起來就會感覺到好吃得多了。我希望孩子們明白「與眾分食」時,會感覺到分食之物特別美味。我心裡想:當他們領悟到這一點以後,他們就多少理解了佛教。
「為了心向佛性與菩薩之德,蛋糕必須分給大夥兒吃。」
或許,孩子們還不理解這句話,不過,我還是如此對他們說。
〈六波羅蜜〉
基於本質方面來說,大乘佛教也就是在家佛教。這跟以出家者為中心構成的小乘佛教,有著根本性的不同。
是故,大乘佛教的修行方式,必須是在家的眾人可能實踐的東西才行。而大乘佛教的實踐項目為六波羅蜜,也就是: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
對人類成長有幫助的六個原理
為什麼要分蛋糕
說真格的,我對所謂的「捐款」行為並不喜歡,這件事情實在叫人感到赧顏。正因為如此,我對於所謂紅十字的募捐,也是視若無睹的過去。我個人認為─所謂的「社會福祉事業」也者,必須使用稅金,而把...
目錄
〈序 章〉六波羅蜜
對人類成長有幫助的六個原理
為什麼要分蛋糕
佛會保佑你
活著就必須忍耐
彼此手牽手向前走
從執著中獲得解放
用顛倒的眼光看人生
〈第一章〉布施
謝謝你接受我的贈予
化粧的心態
體恤之心
笑
臉的佛道修行
忽忘感謝之心
「施」乃是要求對方讓我們做
布施並非小小的親切
太子的布施行為
目連為了救母親
〈第二章〉持戒
戒律會保護你
戒律是為了打破而存在
捨戒的方便法門
碰到佛就殺佛?
業與宿業
輪迴與撞球理論
人類是何物?
戒
絕望的呻吟
不殺生
勿偷盜
被毆打的佛道修行
性戒與遮戒
修行就是走路
關於大乘戒
〈第三章〉忍耐
容忍他人原諒他人
帝釋天與阿修羅
輪迴的真正意義
何謂「緣起」?
有因必有果
佛教的愛與基督教的愛
娑婆與忍耐的世界
所謂「看破」!
淨土與女性
緊緊地摟著「娑婆」生活
何謂「解脫」?
地獄在哪兒?
努力與迷惑
〈第四章〉精進
盡最大的努力
如是我聞
佛教徒的自由
人與畜生
吉祥天與黑暗天
為何而活?
從結尾開始的人生
教育並非投資
病人的人生
行走中道
恰到好處
〈第五章〉禪定
從執著中獲得解放
不必想太多
「不坐」的禪
「閱讀」的禪
自己的心
正解並非只有一個
大幅度的精神自由
差別的眼光
「八分飽主義」
無心與童心
處心積慮的心
慈悲是無限的
煩惱與無心
〈第六章〉智慧
真實地凝望
為了成佛起見
所謂「空」是什麼?
形與色
為何要誦經
先有男人還是女人?
心無罣礙
招船兒停下來
方便就是真實
你對地藏菩薩知多少?
相信淨土
釋尊的教導
愛是痛苦的泉源嗎?
信仰「空」的教導
人不同,道也不同
捨棄執著的心
信念也是一種執著
勿被「常識」所拘束
沒有不出死者的家
「一期一會」的教導
一水四見
即心即佛,非心非佛
〈序 章〉六波羅蜜
對人類成長有幫助的六個原理
為什麼要分蛋糕
佛會保佑你
活著就必須忍耐
彼此手牽手向前走
從執著中獲得解放
用顛倒的眼光看人生
〈第一章〉布施
謝謝你接受我的贈予
化粧的心態
體恤之心
笑
臉的佛道修行
忽忘感謝之心
「施」乃是要求對方讓我們做
布施並非小小的親切
太子的布施行為
目連為了救母親
〈第二章〉持戒
戒律會保護你
戒律是為了打破而存在
捨戒的方便法門
碰到佛就殺佛?
業與宿業
輪迴與撞球理論
人類是何物?
戒
絕望的呻吟
不殺生
勿偷盜
被毆打的佛道修行
性戒...
商品資料
出版社:天蠍座製作工作室出版日期:2015-08-12ISBN/ISSN:978986316657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56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